书愤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书愤》课件(共22张PPT)

《书愤》课件(共22张PPT)
201பைடு நூலகம்/11/23
列锦 手法
列锦”又称“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全句 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 景抒情、叙事述怀的艺术效果。 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诗篇中,还有哪些具有这一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
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陆游: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 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拓 展 延 伸
朱光潜先生说:“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一定要有诗情。”请同学
2018/11/23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 诗人。他生于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机的时代, 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打击,但他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 至死不忘复国大业。 陆游的诗今存9300多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 存诗最多的诗人。此外,他还创作大量词和散文, 内容丰富。陆游诗作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相当初我以塞上长城自比,立志许下扫除边患的志愿。 如今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盼望北伐收复中原都成空谈。 塞上长城空自许, 不由人缅怀诸葛亮,《出师表》真可谓名传后世。千百年 来有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千载谁堪伯仲间!
2018/11/23
概 括 内 容

《书愤》ppt全优课件

《书愤》ppt全优课件
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两句诗? •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 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 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 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 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 藉着豪壮的感情。
•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 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 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 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 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3、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 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 特点,试加以分析。 •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 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 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 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 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书 愤
• 名句赏读
• 赏读: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 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 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 可能成为君子。 •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 赏读: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 己的人请教;或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
•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赏析: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 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 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 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 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 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 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 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 为郁愤。

《书愤》优秀课件(共22张PPT)

《书愤》优秀课件(共22张PPT)
书愤
陆游
三败考场
16岁科考失败
19岁:喜论恢复,语触秦桧
29岁:喜论恢复,殿试失利
34岁:第一次踏上仕途
38岁:奏请宋高宗罢黜杨存中,因此被贬放
宋孝宗赐进士出身 40岁:因弹劾曾觌、龙大渊再遭贬官 42岁:因“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 被罢免 45岁:夔州通判
48岁:被招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下,开始了他在南 郑的军旅生活。八个月后,王炎被宋朝廷召回,陆 游改任。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Biblioteka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 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 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 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 收复了大散关。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试着赏析: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抒情方式: (艺术 手法)
《蜀相》:间接抒情,寓情于景。
《书愤》:直接抒情,抒写悲愤。
总一结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
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 。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 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每 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 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 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 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 陆游诗歌的灵魂。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 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 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 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总结:
• 首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颔联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 颈联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 尾联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书愤课件陆游(共29张PPT)

书愤课件陆游(共29张PPT)
秋风大散关。
(3) 《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
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豪情气概 塞上长城空自许 空:徒劳、枉然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长幼次序,
在这里是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书”了哪些事?
• 北望中原的气概;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年事
已高、壮志未酬;诸葛亮的建功立业。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
所要发扬的精神;
❖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
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夜读范志能揽辔录》
志难酬、年华空老的愤恨。
延伸阅读·拓展视野
1.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 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 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 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 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 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 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 难安,去也难安。
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பைடு நூலகம்
点拨提升二
❖ 志向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 、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岳飞是“为功名”。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 计。
❖ 遭遇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
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
❖ 情感相同:都抒发的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
书愤
陆游
课前检测:【每日积累】
字形: 洲 鬓 堪 仲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 诗人(9300多首)。
陆 游 他诗、词、文、史皆工。 锦十七原创模板
他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主义 诗人。
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为人们所 熟知。
书愤
锦十七原创模板
陆游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锦,十七铁原创马模板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过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锦十七原创模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为什么要提及诸葛亮和《出师表》?
用典明志。诸葛亮的《出师表》,千载之下, 读来仍令人涕泪满裳。 锦十七原创模板 1.“北定中原”是诸葛一生的心愿,这又何尝 不是陆游的理想。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陆游用一生去践 行的准则。 3.“亲贤臣,远小人”是陆游对南宋统治者的 告诫。
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

”。
作品集录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
笔记》及《南唐书》等。
诗作特点: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写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 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 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书愤》PPT课件优质课件

《书愤》PPT课件优质课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70岁)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示儿(85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春,此 时陆游已62岁,被罢官在山阴闲居了6年。直到作此诗时, 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诵读诗歌
诗歌大意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里想到世事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中原大地,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曾记得25年前,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驰着楼船 战舰。在秋风中跨上战马奔驰,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以塞上长城自比,立志许下扫除边患的志愿。如 今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盼望北伐收复中原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诸葛亮,《出师表》真可谓名传后世。千 百年来有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思考:作者“书”了哪些“愤“?如何抒
发的?请结合诗句和诗人的生平具体分析。
所愤之一: “世事艰”,为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 事业屡遭打击而“愤”。
书愤 陆游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书愤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书愤_PPT精修版

书愤_PPT精修版

讨论要求: • 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的自探所得在小组 内互讲互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也可小组 间交流。 • 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全力帮扶 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
问题
问题
展示人 G5 G6 G8
展示要求:
行动迅速,字体工整;
1
问题
条理清晰,要点简练;
展示小组组长带领全组 同学对展示同学进行帮 扶指导,使展示能体现 全组的最高智慧。
2
问题
3
评价要求:
问题
问题
评价人 G1 G3 G2
先打分数,再述原因;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补充讲解,要点全面; 注意“教态”,大方自然;
评价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评价同 学进行帮扶指导,使评价能体现全组 的最高智慧。(时间不超过2分钟) 非展示点评同学认真研读教材,力求 全面正确理解教材知识,并发掘更睿 智、更深刻的问题,及时补充、质疑 ,加倍奖分。
你 叫 钓 鱼 岛
你只是一座小小的岛 静静地沉默在东海的一角 你美丽又富饶 却远离了母亲的怀抱 多想,多想有个依靠 你的名字叫——钓鱼岛
无耻的强盗 派出舰船和大炮 露出狰狞的坏笑 我们知道 他们想毁掉 你的花容月貌
不幸突然在这一天来到 我们的怒火已然中烧 无耻的强盗 我们为你呐喊 将同样无耻的言论发表 我们为你向他们连连发出警告 想要实现那些所谓的目标 我们为你的坚贞不屈而骄傲 所谓可笑 我们还将为你向他们重重开炮 ! 所谓无理取闹 请牢记 你还有千千万万的同 所谓——虚无缥缈 胞 你的母亲竭力声讨 ——钓鱼 你紧紧地——紧紧地拉着母亲 请铭记 你的名字叫 岛! 的角
1
问题
2
问题
3
•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陆游《书愤》ppt精品课件

陆游《书愤》ppt精品课件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07
CHAPTER
课堂互动环节
朗诵《书愤》,并分享自己对于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感受。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谈谈自己对于陆游在《书愤》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理解。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陆游在南宋朝廷任职期间,曾多次上书言事,力主抗金,却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压。
创作背景
陆游在官场失意之际,愤而写下《书愤》一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投降派的愤慨。
创作原因
《书愤》创作背景及原因
主题
《书愤》一诗以抒发诗人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为主题。
02
词作内容解析
全词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离愁别恨、世事无常等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陆游深沉、细腻的词风。
《钗头凤·世情薄》等词作欣赏
诗作内容解析
诗中通过描绘山西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价值及影响
《游山西村》以其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风,成为陆游诗作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人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诗中所表现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爱,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诗中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有助于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 ”;
《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 对比手法(两个对比)
• 3.作品风格:
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 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20
总结 :
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 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 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 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 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 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 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 为陆游诗歌的灵魂。
14
• (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 首联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颔联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 颈联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 尾联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15
•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 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 么? (从诗中找)
A.忧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这些都是他写的诗。 猜猜他是谁?
1
猜猜他是谁?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 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 的统一,但终了留下绝笔“但悲不见九州同”只 落得黯然神伤;
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 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 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 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 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的满腔激愤。
10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
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 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 的故土。
16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 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 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17
表 现 手 法

A、借古讽今(用典) : • 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
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 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 千载以下。
B、对比手法:
•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18Biblioteka ❖ 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
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 品, 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19
• 不同点:
• 1.情感:
《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 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 陆游的《书愤》则表达 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7
书 愤 ——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
解题 • 书: 书写 • 愤: 愤懑,悲愤
•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9
创作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 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 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 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3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 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 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 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 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 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 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 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 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 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13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 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 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 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 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 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 愤》、《临安春雨初霁》、《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 凤》 、《示儿》等。其中词作 《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 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21
4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6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 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 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11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 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 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 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 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12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