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品种介绍新会陈皮

合集下载

新会陈皮营销策划案&

新会陈皮营销策划案&

新会陈皮营销策划案一,产品介绍产品名称:新会陈皮简介:新会著名特产——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出产地:新会产品用途:1药用: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

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

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香料调味:在凉果、食品方面,新会陈皮梅、陈皮鸭、陈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制作菜肴若加入陈皮,不但辟去鱼肉的膻腥气味,且使菜肴特别可口、制作绿豆沙、红豆粥等甜品,如加入一点陈皮,味道分外芳香半成品:未晒干的柑皮,10元/500克市场价:30元/500克,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在美国卖的产自新会梅江的陈皮最便宜的15美元/公斤利润(%):150%二,产品参数产品销售形式:新会陈皮现在的主要销售形式有通过建立工厂加工分销到国内制作成例如凉果,做菜香料,药用品。

出口到国外的通常是通过精美包装的原始晒干的陈皮。

还有通过阿里巴巴和淘宝等新型的网络形式进行销售。

新会还打算申报陈皮之乡以扩大陈皮的影响力。

江门地区的五星级酒店已开始就陈皮来设计精美的菜式来吸引顾客。

近年来还有尝试制作成茶叶类型饮品出售。

销售权利:新会柑、新会陈皮已双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但是就销售新会陈皮并无设定特定的门槛,但现在新会陈皮缺乏一个权威的销售品牌,假冒伪劣产品比较多。

年出售量:受食用习惯的限制,陈皮目前主要的消耗地域是江门五邑地区,据行内人士估计,每年的消耗量约200至300吨,本省的需求量也是300吨左右,另外,香港的需求量达300至400吨,包括经香港再转销到澳门、台湾及世界各地,基本上将当年的产量消化了,基本处于一个供需平衡的状况。

目前新会柑总的种植面积是1万亩,每年产出鲜果2万多吨,陈皮(初级产品)的产量是1000吨,初级陈皮产生的产值超过4000万元,平均陈皮的亩产是4000元。

【新会风物】你分得清什么是陈皮柑皮果皮吗

【新会风物】你分得清什么是陈皮柑皮果皮吗

【新会风物】你分得清什么是陈皮、柑皮、果皮吗?陈皮?柑皮?果皮?小编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于是又找林老师问问题↓↓↓陈皮新会陈皮享誉海内外,为陈皮中最佳品,新会用正宗的本地大红柑果皮生产陈皮已有700多年历史。

而查阅历史文献可知,我国利用柑橘的外皮作中药,约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旧文献资料中,往往不是以“陈皮”的字眼出现;“陈皮”的名称到元代以后才变得常见。

现找出相关资料,以分析研究陈皮名称的演进。

▲《晒果皮》By青藤@紫筠橘、柑橘,粤音骨。

古代所称“橘”,包括了现代柑、桔(粤音吉,《现代汉语词典》:“‘橘’俗作‘桔’。

”)、橙、柚、柠檬等品种类群,但先秦、两汉的文字记载只称“橘”、“橘柚”,“小曰橘,大曰柚”(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

《周礼》有“橘逾淮而北为枳”之句。

著名楚辞、屈原的诗歌《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传诵千古。

《庄子》、《韩非子》、《怀南子》写“橘柚”。

《史记》中有“橘柚芬芳”、“橘柚之园”等词语。

《全唐诗》中出现“橘柚”一词的诗有40首,如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橘柚玲珑透夕阳”。

柑,后来从“橘”中独立列出,是由于原来“橘”所包含的种类较多,作细分。

因其经霜成熟后,果味甘而称“甘”,加木字偏旁为“柑”。

柑发生于橘之后。

西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已见“柑”字出现,“柑”与“橘”分别记述:“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

”“柑”“橘”的连用见于3世纪《土风记》。

记载南北朝历史的《宋书》、《南史》出现“甘橘”的词语;《旧唐书》、《新唐书》作“柑橘”,可想象“柑”字的演进过程。

《全唐诗》中有十几首出现“柑(甘)”字的诗,其中有“柑树”、“柑橙”、“柑园”、“柑子”、“黄柑”等词汇。

如杜甫诗《树间》:“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

”杜牧诗句:“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韩翃诗句:“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全宋词》中“柑”字的更多,约有40首,如辛弃疾“黄柑荐酒”和张孝祥“家种黄柑丹荔”。

新会特产

新会特产

1.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

《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

”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之述。

质轻而柔软,不易折断,香气特异,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不甚苦。

新会著名特产——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

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

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

(即苦涩味)。

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

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

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陈皮酒便是以陈皮为主要原料酿制的著名特产,历史悠久,远销海内外。

2.新会现为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新区,历史上以产蒲葵出名,因而也被称“葵乡”。

新会的蒲葵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

据《新会县志》记载:1600多年前,上至朝廷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爱用新会葵扇取风纳凉。

葵扇有精粗之别,精制的扇还要进一步修饰和绘画。

制扇剩余下来的末叶,还可加工成蓑笠、簟席、坐团等多种用具。

据《明史》载,在明代葵扇的手工业发展很快,葵扇成为畅销的产品,工艺已非常精湛,是奉献给皇室的贡品。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新会葵扇已远销全国各地。

解放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葵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葵扇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提高。

1974年,新会县葵类工艺厂成功将中断了35年的竹箨画扇工艺重新挖掘出来,推出了新产品。

新会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新会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新会陈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新会陈皮的简介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新会区著名的特产之一,以其独特的香味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新会陈皮是以新会脐橙或陈氏脐橙的果皮进行制作的,经过晾晒、发酵等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药用成分。

2. 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新会陈皮具有许多药用价值,常用于中药制剂中,被广泛用于药膳调理和草药疗法中。

以下是新会陈皮的主要药用价值:•调理消化系统:新会陈皮富含挥发油和柑苷,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缓解胃部不适、消化不良和胃痛等症状。

•镇静安神:新会陈皮中的柠檬酸和柑苷具有镇静作用,可用于缓解焦虑、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相关问题。

•抗菌作用:新会陈皮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感染问题。

•缓解胃炎:新会陈皮中的柚皮甙和挥发油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于胃炎引起的胃酸过多、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新会陈皮的功能主治新会陈皮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并被传统医学认可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药材。

下面列举了一些新会陈皮常见的功能主治:•肠胃不适:新会陈皮具有消食和调理肠胃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部不适、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祛湿化痰:新会陈皮中的挥发油和柠檬酸等成分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气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抗菌消炎:新会陈皮中的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外伤、感染等问题的消炎处理。

•安神助眠:新会陈皮中的柚皮甙和柑苷等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相关问题。

•镇咳化痰:新会陈皮中的柠檬酸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咳化痰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4. 新会陈皮的使用方法新会陈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用:1.烹饪:可以将新会陈皮切片或刮屑后加入烹饪菜肴中,增添香气并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

2.泡水饮用:将新会陈皮切片或用研磨器磨成粉末,放入开水中冲泡成陈皮茶饮用,有助于消化和舒缓肠胃不适。

新会陈皮介绍文案

新会陈皮介绍文案

新会陈皮介绍文案100多年前,与新会大红柑一样,新会陈皮也曾为宫廷贡品。

近几年来,新会陈皮不仅热销广东、港澳地区,还远销东南亚与美国、加拿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会民间销往外地的陈皮及其他制品有4000吨,贸易额在3亿元以上。

近日,新会区政府提出对新会大红柑及其制品(新会陈皮)实施原产地地域保护。

据介绍,根据这一设想,将进一步制定和施行相关生产和产品标准,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新会柑”和“新会陈皮”原产地证明商标,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还要授权和扶持新会柑(陈皮)协会为原产地标志合法管理单位,实行行业化管理、规范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以弘扬新会陈皮的品牌文化。

据介绍,世间有川陈皮与广陈皮最为人喜爱,并以广陈皮为上品。

广陈皮中,又以产自新会的陈皮为上品,尤其以新会大红柑皮为珍品,更以经年陈藏为极品,因此,民间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

新会陈皮之所以成为食物中的精品,在于其内在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陈皮药用功能,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论述,随着新会陈皮名声远扬,有的医学书在论述中,甚至专门指出药用“新会陈皮”。

自清朝起,民间就有很多专营新会陈皮的客商,这样,也促进了新会陈皮走向更广泛的地带,加上质量好、味道正、药用价值高,新会陈皮名气越来越大,并最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与新会大红柑一起成为了宫廷贡品。

除药用外,新会陈皮还是制作美味佳肴的极好原料与调味品。

如今,在新会区也流行许多调味食用方法,如陈皮蒸鱼、陈皮鸭、陈皮骨、陈皮甜品、陈皮糕点、陈皮酒、陈皮凉果等。

新会陈皮之所以味道好、药用价值高,是由新会大红柑独特的生长水土与气候环境决定的。

据介绍,新会陈皮尤以原新会境内的潭江流域冲积平原,特别是银洲湖沿岸所产为最佳。

此地域,西江与潭江交汇,每年汛期,西江就会将远至云贵高原的土壤随洪水带到银洲湖,与潭江水汇合,形成独特的灌溉用水,而每年的12月至来年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径流减少,海潮倒灌,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因而水土成分中渗透了海水元素。

新会陈皮的分类和选购

新会陈皮的分类和选购

新会陈皮的分类和选购陈皮是指晒干后贮存一段时间的柑皮,是中国广东省新会市特产。

陈皮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理气开胃、健脾化湿、消炎止咳等功效。

陈皮的分类和选购十分重要,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1. 干陈皮:是最基本的陈皮,是将新鲜的柑皮经过晒制后变得干燥后的产品。

干陈皮黄橙色,表面有光泽,质地硬而脆,有强烈的甜香气味。

2. 嫩陈皮:是在干陈皮基础上再进行一些特殊处理的陈皮。

该种陈皮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糖类物质,使得陈皮表面会长出许多细碎的晶体,同时其质地也比干陈皮较软。

3. 醋陈皮:是在干陈皮的基础上,通过将陈皮浸泡在醋里制成的陈皮。

醋陈皮味道酸,质地软而粘稠。

4. 橙皮:是从普通的陈皮中区分出的一种,是由新鲜的橙子皮中提取出来制成的。

橙皮的外形较薄,表面往往有许多小物质(比如果杂囊),其质地比陈皮软。

1. 外观质量:陈皮应该看外观的光泽、色泽和细腻程度,颜色应该是深黄色或者金黄色,而表面应该是平整的,质地干而脆。

2. 香气质量:陈皮香气属于硬香,有一定的刺鼻性。

选购时应该用手轻捏看是否有香气的散发,如果有的话,说明是好货物。

3. 品种质量:根据陈皮的品种和等级,不同的质量也会不同。

一般而言,好的陈皮应该是用新鲜的柑/橙子皮所制作的。

4. 保存条件:袋装陈皮应该保存在通风干燥处,并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

当然,要注意陈皮保存的环境卫生。

总之,陈皮有很多好处,能够为人体提供多种物质的营养,也是一道家常菜中不可少的调料。

如果买到了好的陈皮,即使是在日常饮食中稍稍加入,也能给人体带来许多的帮助。

因此,关于陈皮的分类和选购,我们应该多加了解,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好的香气和口感。

新会陈皮简介

新会陈皮简介

关于新会陈皮,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新会陈皮,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

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

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药方"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 。

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

由于新会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2006年10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一、颜色、皮形、油室、茶色新会陈皮规则三瓣状,片张反卷颜色方面,在真正的新会陈皮中,年份短的陈皮内表面呈雪白色或黄白色,外表面呈猪须纹,颜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高年份的陈皮内囊风化自然剥落,内外表面猪须纹明显,呈棕褐色甚至黑色。

但无论多陈,都干净鲜明,纹理清楚,有光泽。

而外地陈皮则由于产地不同,陈皮颜色不统一,呈现青色、黄色、红色不等,颜色或深或浅,内囊光滑无脱落感,皱纹不匀。

从皮形来看,正宗新会陈皮的基部相连,规则三瓣状,片张反卷。

经过数十年的陈化后,陈皮的形状若仍为三瓣完整无缺,为之极品。

而外地陈皮则片状多不规则,零碎型者居多。

"油室"是陈皮行业中的术语。

新会陈皮表面有无数大小均匀且凹入的油点,邹缩十分明显,即"油室"。

油室完整度越高,陈皮所含橙皮甙等活性物质就越高,药用养生功效就越好。

外地陈皮的油点则分布不匀,数量较少,大小不一。

茶色方面,新会陈皮中年份短的陈皮茶色呈青黄色(甚至青色)。

陈皮专业术语

陈皮专业术语

陈皮专业术语
以下是陈皮的专业术语:
1.产区:天马、茶坑、梅江、东甲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一线)产区。

2.工艺皮:一般指非生晒陈皮,而是通过煮、蒸、烤、闷、染色等特殊工艺做旧的陈皮。

3.原枝、圈枝、驳枝:是指育苗方式的不同,圈枝是在柑枝上选取合适的柑枝环切后,经特殊处理,让其生根,再移植至土地后结的果;驳枝是将新会柑枝“嫁接到”本地红柠檬树上结的果;原枝实际上就是圈枝的一种。

4.大红皮、二红皮、青皮:是柑果成熟周期的不同阶段,青皮是相果未成熟,果皮还未着色时所加工的皮;二红皮是相果半成熟,果皮刚开始着色时采收加工的皮;大红皮是柑果已基本成熟,果皮基本着色时采收加工的皮。

5.干仓皮、湿仓皮:是指陈皮陈化过程中的陈化方式,干仓皮是把新会相皮储存在一个干燥密封,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自然陈化的皮;湿仓皮是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新会相皮存放在保持较高的湿度和温度,密闭不通风的湿润环境中,加速发酵的皮。

6.内囊、外皮:内囊是柑果连接果肉的橘络,外皮是柑果的外层果皮。

7.陈化:陈皮晒干后储存的过程中,陈皮内囊和外皮与空气接触陈皮性状以及气味发生变化的过程即是陈皮的陈化过程。

8.油室、油包:是陈皮内囊在肉眼观察现呈现的黑色斑点,外皮在强光下呈现的黄色圆形强光点。

9.小青柑、相胎:小青柑是柑果在小果的时候采摘,挖空填入普洱茶之后的圆型成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即将挂牌交易现货发售品种介绍---新会陈皮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汉族传统名产。

当地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中文名:新会陈皮;分类:特产;地区:广东.新会品种简介新会陈皮,是广东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

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

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

经药检部门初步化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农田气候的差异,新会产的陈皮及外地移植新会柑的陈皮,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药用及调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药用价值性味及功效味苦、辛,性温。

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

用于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

用量5~15g。

药理作用1、祛痰、平喘作用:陈皮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有刺激性祛痰作用。

煎剂及乙醇提取液用于兔气管灌流,发现灌注流速稍快,似对气管有扩张作用。

川陈皮素在豚鼠离体气管试验和麻醉猫静注时都有平喘作用。

2、对胃肠道平滑肌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煎剂及乙醇提取液均能抑制兔离体肠运动。

陈皮抑制作用比肾上腺素弱,但较持久,这一作用可被乙酰胆碱所对抗。

橙皮甙对离体肠肌的作用是双相的,先有一短暂兴奋,而后抑制之。

3、抗胃溃疡作用: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100或500mg/kg/天,连给6天,有明显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4、对心脏作用:陈皮煎剂、乙醇提取液及橙皮甙均能兴奋离体及在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对心率影响不大,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据湖南医学院报导,静脉滴注甲基橙甙40mg/kg,能使在体狗心冠脉阻力减小,流量增加,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持续30分钟以上,但对心肌氧耗无明显影响。

5、利胆作用:甲基橙皮甙给麻醉大鼠皮下注射100或500mg/kg,可增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质的排泄量。

6、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橙皮甙及甲基橙皮甙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即有维生素P样作用。

历史渊源新会民间流传以能看见熊(ní)子塔地方为田区,传说以会城梅江塞口围(原为50多亩滩涂冲积成围)为原产地,这里是西江和潭江的交汇处,又说这里所生长的蒲葵叶形最好,叶柄最正。

种植品种以软枝形“大种油身”为上品,且采用圈枝苗和有机栽培方法所产出的新会柑最正宗、品质最好。

在宋代以前新会所处的岭南(包括现广东、广西、海南一带)还属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广陈这一名称出自广陈皮世家的黄氏宋代先祖源深公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源深公讳名广汉,宋代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丑科进士出身,官徐州知府,浙江都漕运使,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居正(珠三角黄氏入粤开宗第一人),其子黄国泰等三个儿子均为进士出身,其夫人米氏被封为一品夫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夫人被封为一品夫人缘自其丈夫所创制广陈一皮为国母杨太后治病有功有关。

黄夫人米氏亦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在南宋宋理宗年间公元1229年(当时首都已经搬到临安)诏侍杨太后前后四年,因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黄广汉采用在新会一些特定地方栽培的一种柑橘(如今的新会大红柑)用特制之法的所制成的药材陈皮交给其夫人米氏为杨太后医治,米氏便用此皮为君药,慢慢地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中“广汉” 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橘陈皮(在此以前还是称橘皮,在此以后才出现广陈皮)当时的“广” 是繁体字,“广”字头“黄”字底,寓义黄氏所创。

杨太后对此广陈(陈皮)的功效和黄夫人的医术大嘉赞赏,奏请宋理宗皇帝用“邦显一品夫人”对黄夫人米氏加以封赏,广陈黄氏族谱诗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诏封邦显”。

后来明清一些名医家如刘若金等也是使用此法医治此症。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广陈青皮对乳腺疾病有独特的疗效,邦显夫人不仅深暗药材之道,还有商业意识,协助其丈夫源深公从中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种柑技术带回新会,并将其制皮之法传于子孙代代相延,种柑取皮,并诫子孙:不为良臣,当事良药,认为此药材品质独一无二既能营生又能济世,在此后数佰年间,一直到解放前,留在新会银洲湖和潭江、西江下游流域而从事广陈皮事业的黄氏子弟不在少数,高峰时十有七、八,开创了广陈皮走遍海内外的局面领衔天下七佰年,这位被黄氏后人尊称为米氏太婆的黄夫人不但医术高明、知书识礼而且教子有方,三个儿子均为进士,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新会为数不多的一品夫人之一,备受后人的尊崇。

黄夫人之所以能获此殊荣,并不能代表其医术比御医们都要高,一是当时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乳疾这方面太医们不太方便治疗,其二,黄夫人是官宦世家太太身份更容易和太后、皇后等相处,更方便医治,三是黄夫人精通药理岐黄之术,四是有好的药材而且懂炮制(自此以后的广陈世家的广陈皮亦被奉为道地药材独占鳌头数佰年),广陈皮作为新会地道药材明、清时期被大量使用到一些高级的方剂中,大量的典籍均有记载,特别是一些宫廷药方,广陈皮必不可少。

著名作家何亮华留下“五佰春秋誉本草,六合齐仰领头羊”的诗句。

种植环境新会地处北半球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充分(年均温度数21.8℃,最高7月份达28.3℃,最低1月份13.4℃,年均日夜温差达6.9℃,10℃以上有效积温达7729.7℃);光照时数足(年均日照时数1731.6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量达1784.6mm);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达349天),堪称珠三角的福地。

新会地理条件独特,依山面海,北有圭峰山,南有古兜山;这里两江汇聚,咸淡交界,形成以银洲湖两面岸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这一带土地肥沃,盛产禾虫和蒲葵,是柑桔的最适宜栽培区,“七五”期间国家柑桔商品生产基地,高峰期的生产规模近14万亩,拥有诸如新会柑、新会橙和新会年桔等多个柑桔原产品种,是柑桔的起源中心之一;这里河海相连,水利发达,交通方便,比邻港澳,地缘优势突出,是物流的天然中心。

这里是全国著名侨乡,改革开放前沿,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快捷;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农田基本设施;这里以典型珠三角精耕细作制度见称,富有柑桔的栽培经验。

产品应用在新会民间流传并实践着许多陈皮调味和食用的方法,如陈皮配鱼(蒸鱼、鱼旦、陈皮禾虫等),陈皮配禽(陈皮鸭、陈皮鹧鸪等),陈皮配畜(陈皮骨、陈皮牛肉、陈皮狗肉等),陈皮味料(陈皮卤水、陈皮豉油、陈皮酱等),陈皮甜品(陈皮红豆沙、陈皮绿豆沙、陈皮冰糖木瓜等),陈皮糕点(陈皮糕、陈皮饼等),陈皮酒类(陈皮酒、桂花陈皮酒等),陈皮凉果类(陈皮梅、陈皮应子、陈皮姜等)等等。

产品保护1、产地范围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新府报[2006]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镇、崖门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螯镇等11个街道办事处、镇和围垦指挥部所辖行政区域。

2、技术规程(一)品系和种苗。

1、品系:茶枝柑的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2、砧木:红柠檬、江西红桔、软枝酸桔;3、苗木繁殖:采用嫁接技术繁育苗木。

(二)立地条件。

地下水位深度0.7米以上、能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土壤pH 值在5.0至7.0之间,活土层厚度宜在60cm以上。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时间:春植(立春至立夏)或秋植(白露至寒露)。

受咸潮影响的围垦地区、春旱年份宜在5月至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

2、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植株数不超过1200株。

3、园地建设:新建园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

水田种植要求深沟高畦、高墩种植,独立建园面积不超3公顷,独立排灌系统,每畦配宽0.6至1.2米小沟,大、小沟相通,可灌可排;坡地种植要求起低畦,低墩种植。

4、土壤管理:以有机肥和客土改良土壤。

每年在夏、秋梢老熟后,新芽萌动前或采果后,中耕1至2次,每年施用石灰1至2次。

5、施肥:每年农历的正月、5月和9月埋施有机质肥,每公顷年施用纯鸡屎量不少于1200公斤;产果100kg的植株,年施纯氮0.8kg 至1.0kg。

氮、磷、钾比例1:(0.3至0.4):(0.8至1.0)。

6、整型修剪:采用自然开心树型。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叶果比不少于60:1。

(四)采收。

按采收加工时间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

柑青皮: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微红皮: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大红皮: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

(五)加工。

1、开皮: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

2、翻皮: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3、干皮:晒干法: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

烘干法: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4、包装: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5、存放。

在地势较高、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离地、离墙、离顶存放。

(六)陈化。

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

质量指标1、感官特色:(1)柑青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2)微红皮:色泽黄褐色至黄棕色,质较硬、皮较厚、味辛甜,气芳香;(3)大红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味微辛、甜香。

2、理化指标:专用标志使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门市新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