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风物】你分得清什么是陈皮柑皮果皮吗

合集下载

关于江门新会陈皮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门新会陈皮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门新会陈皮的调查报告俗话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陈皮作为三宝之首,至今仍然在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中,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陈皮又是享誉国内,更一度成为“贡品”。

一,陈皮的介绍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

本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后便可得到。

果皮以陈者良,所以被称作陈皮。

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产地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其中以广东新会、四会、广州近郊产者质佳,以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

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

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味辛、苦。

而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lmm。

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陈皮的加工一般10,12月间。

其中10月份采摘的柑皮色偏青,11月份的柑皮色呈黄,12月份的红色。

.柑果采摘后先是剥皮,然后晾干,最后就是密封储藏。

只有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

陈皮的药效可用于许多途径:(1).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

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

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

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即新会大红柑的干果皮,享誉海内外。

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

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以前就蜚声遐迩,并被列为“贡品”,行销国内外。

大红柑果实扁圆,油身而有光泽,皮色在成熟过程中由青转红,冬至后呈大红。

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适度,每百毫升含柠檬酸0.7-0.82克,含糖10.1克-11.3克,可溶性固体物为11%-12%,单果重约100克-150克。

其品种分为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笃四种,近年双培育出早熟、高产、优质的新良种。

新会大红柑不仅是著名水果,而且药用价值较高,有润心肺、清热、化痰止咳等功效。

大红柑连皮藏于白糖中,待糖溶化后制成的糖柑,有防治小儿麻疹的功效;其核有理气止痛功效,常用作医治疝痛。

大红柑的果皮就是新会的著名特产-----陈皮。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

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

而“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品,故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

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

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

经药检部门初步化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农田小气候的差异,新会产的陈皮与外地移植新会柑的陈皮,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药用与调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

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

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三年以下无陈皮?“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皮”别傻傻分不清!

三年以下无陈皮?“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皮”别傻傻分不清!

三年以下无陈皮?“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皮”别傻傻分不清!陈皮是一味中yao材,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和胃的功效。

陈皮的历史最早可以在一千九百年前的《神农本草经》找到,当然那时候新会还不是新会,那时候应该是“南越”。

而作为陈皮的代表“新会陈皮”,就最早出现在宋朝的记载中,其作为贡品的鼎盛时期在明清,根据《本草纲目》就有记载:“橘皮········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

广中,即广东中部的新会地区产的陈皮,为佳。

虽然新会陈皮很出名,但很多人以为陈皮就是新会柑皮晒干之后,其实不然。

一年皮可以吃吗?两年皮可以泡吗?三年皮可以入药吗?老李说啊,这些都可以吃,只是吃了是为了啥?你想吃果皮,还是陈皮的区别而已?2019年11月初的青皮和二红,柑场阿姨正在开皮目前市面上包括各大网店,在售的除了造假造旧的不说,大部分都是不清楚年份的皮。

我们行内说,“陈皮”说的是三年存放以上的,才可以称之为陈皮。

所以我们说的陈皮,并没有“1年-2年”的皮,能够称得上“陈皮”的,均为三年或以上者。

所以,陈皮是不存在一年或者两年的概念,但凡是三年以下,我们说这是“新会柑皮”!下面这个就是一年的新会柑皮,还在发酵阶段,不能称为陈皮。

老李收的2019年12月冬至大红一年和两年的皮,从皮色上看,还是保留柑皮时候的颜色,即果皮的颜色。

因为发酵不充分,晒的日子也不够,所以看起来就是干了果皮。

老李收的2018年冬至大红但到了第三个年头,陈皮和果皮之间的差别就马上显现了,看下图2017年皮,已经换了一个肤色,成了新会陈皮!老李收的2017年冬至大红其实,如何存放新会陈皮的才能有香味,这不是一个难题,因为大部分功夫花在了“陈化时间”这点上。

从新鲜的新会柑皮到陈皮的就是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陈化”——翻晒、发酵,让陈皮药效从果皮到药效的转化,除了按部就班让时间催化,没有其他什么捷径。

了解正宗的柑普茶的六大关键点

了解正宗的柑普茶的六大关键点

了解正宗的柑普茶的六大关键点1:什么是陈皮?柑普茶用的配料算是陈皮吗?新会陈皮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广东新会位于两江汇聚、咸淡交界的冲积平原带,这一带土地肥沃,是柑桔的最适宜栽培区。

此区的柑果总体柑香突出、柑油含量也是最好,是最正宗的陈皮产地。

当地的果农将当年采摘的果子开皮后,并晒青三年后才称之为【陈皮】,这是一个保健食品的概念。

目前市面上陈皮普洱,又叫柑普茶,是新会本地质监部门定义的名称,即是在柑里面加普洱茶制作出来的含茶制品,这里面用的“陈皮”跟保健食品的陈皮不是同一个概念,原料都是新会柑,但没有年份的限制。

目前陈皮普洱只有地方的企业标准,还没有国家标准。

2:种植方式及树龄对品质的影响新会当地一般会通过嫁接的方式进行扩充种植,嫁接的果树一般会选择柠檬树或者柚子树,主要是柠檬树,一是他们的树种接近、二生长较快,一般嫁接成功后,再种植3年时间便可以开始产果,柠檬本质偏酸,嫁接一般头2年出的果都会更偏酸,树龄一般6年至10年是最佳!通常更大的果树,果农也会考虑重新种植(树龄越大、产能越少)在本地一般最老的柑果树是20年左右。

3:什么是“驳枝柑”和“圈枝柑”?以嫁接的方式种值的新会,即是驳枝感,是目前的主流。

另一种传统的种植方式,即是在母树上圈枝,以禾草缠上泥土,让它生根,长成树苗后移植到大田,以这种方法育苗种出的,俗称“圈枝柑”。

“圈枝柑”果实偏小,果皮较薄,制陈皮质量极佳,但抗病虫害能力较差,产量不高,目前已沦为小众。

4:柑普茶和橘普茶、桔普茶是一回事吗?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以及临近的周边也会开始种植此类果树,如广西柑、珠海柑等,茂名的高州地区也有大量的柑树,每年也会制成陈皮、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不同,总体的品质与新会(特别核心区)的柑皮有差距,就柑普茶来说,只有新会柑+云南普洱制成的产品才是最为正棕。

采用比较其它品种的柑桔类水果制作,对比柑普则没明显陈皮滋味,价格也是便宜许多。

【推荐】陈皮的分类及作用

【推荐】陈皮的分类及作用

陈皮的分类及作用
所谓陈皮,又叫做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

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每至10至12月果橘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

果皮以陈者良,故名。

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

一、陈皮的分类
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一般来说,陈皮果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或呈不规则碎片。

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而微苦。

而广陈皮果皮则多剖成3至4瓣,基部相连,形状整齐有序,厚度约1毫米。

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但是不管是陈皮还是广陈皮都以片大、色鲜、油润、质软、香气浓、味甜苦辛者为佳。

二、陈皮的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

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

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新会陈皮、新会柑地方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会陈皮、新会柑地方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会陈皮、新会柑地方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新会陈皮和新会柑作为新会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而且在国际市场也享有盛誉。

本文将分别介绍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的特点,并探讨其所对应的地方标准。

新会陈皮是一种以新会地区特有的陈皮制作而成的干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新会地处广东省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洼,土壤肥沃,这些地理环境为新会陈皮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独特,采用新鲜青皮经过晾晒、蒸煮、晾晒、细心炒制而成。

新会陈皮质地饱满,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略带酸甜,带有一丝苦味,可谓酸中带甜,甜中带苦,香气四溢。

不仅可作为独立的干果食用,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有着多种功效,如健脾开胃、理气化痰、润肺止咳等。

新会柑是一种以新会地区特有的柑橘品种为原料酿制而成的柑橘饮品,具有浓郁的柑橘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新会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新会柑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会柑的栽种历史悠久,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手段,确保新会柑的品质和口感。

新会柑的果肉鲜嫩多汁,酸甜适中,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有滋补养颜、健胃消食等功效。

作为天然的柑橘饮品,新会柑不仅满足人们对口感的追求,更是一种健康的饮品选择。

针对新会陈皮和新会柑这两种特色农产品,新会地区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以规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的地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这两种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和保护。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会陈皮和新会柑的地方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概述进行阐述,说明文章要讨论的内容以及为什么选取了新会陈皮和新会柑这两个特定的主题。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首先对新会陈皮的特点进行详细探讨。

这将包括新会陈皮的产地、历史发展背景、品种特征、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介绍。

陈皮的种类划分

陈皮的种类划分

陈皮的种类一般有茶枝柑青皮陈皮、茶枝柑二红皮陈皮、茶枝柑大红皮陈皮三种。

1.茶枝柑青皮陈皮:
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

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点,不显皱缩,内表紧密光洁,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适用于乳癖、乳痈、由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等症状。

2.茶枝柑二红皮陈皮:
指果皮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生理仍未充分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外表色泽褐黄色至棕黄褐,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内表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不明显,质较硬,皮微厚,味辛带苦略甜,微红皮的营养物质含量分布均匀,性平和,介于青皮和大红皮之间。

3.茶枝柑大红皮陈皮:
指果皮已基本着色,生理已基本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红,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内表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大红皮性质平和,稳定适用范围广,具有健气理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镇咳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腹胀、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状。

一次性把新会陈皮讲清楚(建议收藏)

一次性把新会陈皮讲清楚(建议收藏)

一次性把新会陈皮讲清楚(建议收藏)陈皮,原产于中国华南地区,中国人使用陈皮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

陈皮,丰富并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陈皮文化。

陈皮独有的特性,越陈越香,年份越久价值越大。

新会陈皮古今闻名,“百年陈皮,千年人参”、“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都是对新会陈皮的夸赞与认可,长期食用陈皮可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具有刮油减脂、止咳祛痰、平喘抗菌等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陈皮燥湿化痰,对雾霾等引起的慢性咽炎等呼吸道问题也非常有效。

《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本草述》中都有专门关于新会陈皮的记载,《中医手册》中也记载:陈皮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足见新会陈皮的药用、保健价值之高。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橘皮,以会县为佳,陈三年味津,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

”会县指的就是我的家乡新会,陈化过三年以上的才可以称为好陈皮。

大家好,我来自辰益茶厂,是广东新会陈皮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

我在新会茶坑村长大,十岁便开始跟着家中长辈学习纯手工制作陈皮。

陈皮对于我们广东人,就像辣椒对于四川人,陈醋对于山西人一样,我们广东人,在这么湿热的地方,不需要用辣椒祛湿,只用陈皮就可以了。

我们不论泡茶、煲汤、炖肉,还是做甜品,都离不开陈皮。

辰益茶厂是一家集陈皮产品制作、柑普茶与陈皮普洱茶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生产基地,是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新会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优秀生产企业。

辰益茶厂自有新会陈皮生产基地、云南茶园基地,热衷追求云南古树茶与新会柑的结合,探寻原始深林与生态柑之原味,感悟人茶结合的境界。

辰益茶厂秉持“以人为本,以树为根”的理念和创新的企业精神,做好每一款产品都具备“香、醇、润、滑、甘”之特性,让每一位消费者品尝到“杯杯香浓”,让陈皮茶叶“代代相传”。

辰益茶厂坚守传统,遵循天然生晒,自然陈化的原则,只为晒出最优质、最实惠的新会陈皮,始终保证品质第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风物】你分得清什么是陈皮、柑皮、果皮吗?
陈皮?柑皮?果皮?小编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于是又找林老师问问题↓↓↓
陈皮新会陈皮享誉海内外,为陈皮中最佳品,新会用正宗的本地大红柑果皮生产陈皮已有700多年历史。

而查阅历史文献可知,我国利用柑橘的外皮作中药,约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旧文献资料中,往往不是以“陈皮”的字眼出现;“陈皮”的名称到元代以后才变得常见。

现找出相关资料,以分析研究陈皮名称的演进。

▲《晒果皮》By青藤@紫筠橘、柑橘,粤音骨。

古代所称“橘”,包括了现代柑、桔(粤音吉,《现代汉语词典》:“‘橘’俗作‘桔’。

”)、橙、柚、柠檬等品种类群,但先秦、两汉的文字记载只称“橘”、“橘柚”,“小曰橘,大曰柚”(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

《周礼》有“橘逾淮而北为枳”之句。

著名楚辞、屈原的诗歌《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传诵千古。

《庄子》、《韩非子》、《怀南子》写“橘柚”。

《史记》中有“橘柚芬芳”、“橘柚之园”等词语。

《全唐诗》中出现“橘柚”一词的诗有40首,如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橘柚玲珑透夕阳”。

柑,后来从“橘”中独立列出,是由于原来“橘”所包含的种类较多,作细分。

因其经霜成熟后,果味甘而称“甘”,加木字偏旁为“柑”。

柑发生于橘之后。

西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已见“柑”字出现,“柑”
与“橘”分别记述:“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

”“柑”“橘”的连用见于3世纪《土风记》。

记载南北朝历史的《宋书》、《南史》出现“甘橘”的词语;《旧唐书》、《新唐书》作“柑橘”,可想象“柑”字的演进过程。

《全唐诗》中有十几首出现“柑(甘)”字的诗,其中有“柑树”、“柑橙”、“柑园”、“柑子”、“黄柑”等词汇。

如杜甫诗《树间》:“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

”杜牧诗句:“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韩翃诗句:“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全宋词》中“柑”字的更多,约有40首,如辛弃疾“黄柑荐酒”和张孝祥“家种黄柑丹荔”。

宋文如苏轼《峻灵王庙碑》:“石峰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

”黄柑,柑的一种。

柑橘是此类产品统称。

加工制作新会陈皮(广陈皮)的新会大红柑虽称“柑”,但不同于椪柑、蜜柑、红柑,也不同于甜橙与椪柑天然杂交出的蕉柑,亦不是橘(桔)子,而是一个特别品种。

据《中国百科全书》,大红柑“橘类。

又名茶枝柑”,“果皮可入药,是制陈皮的原料”。

新会大红柑属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橘”,新会陈皮属“橘皮”。

橘皮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懂得将柑橘的外皮作为药用,药名“橘皮”,为理气化痰药。

中国现存最早、成书于东汉的医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卷一记:“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

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一名橘皮。

”东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总结汉以前的医学经验,写下了《伤寒杂病论》,其中《金匮要略》中有不少应用橘皮的药方。

唐代陆羽《茶经》
提到有加入橘皮煮茶。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很多用到橘皮的方剂。

宋代普济的禅宗经典巨著《五灯会元》、李昉的《太平广记》也提到“橘皮汤”。

橘皮在唐代还作为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即“土贡”。

唐代杜佑《通典》记有江陵郡、《新唐书》记有梓州梓潼郡,它们的“土贡”名单中就有橘皮。

陈皮人们发现,“橘皮”作为中药,干燥后陈放日久的“陈”皮药效更好,“橘皮以陈久者为良”(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语),因此,药方就有清楚写明的“陈橘皮”、“陈皮”。

晋代葛洪撰《肘后备急方》多个方子中有“橘皮”、“陈橘皮”的药名。

但“陈皮”一词在唐以前少见。

宋代严用和撰《济生方》一书中,有“陈皮”、“青皮”(未熟而落、未熟而摘的果实加工果皮)的药方。

但宋王袞撰《博济方》,苏轼、沈括撰《苏沈良方》仍有写作“陈橘皮”、“青橘皮”。

▲宋《济生方》可见用陈皮的药方到元代的药书,已多见“陈皮”了,如王好古《汤液本草》、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等均可找到。

伪托唐代孙思邈撰的《银海精微》中有8个药方,全部写作“陈皮”,而不作“橘皮”,因此人们推测此书成于元代乃至明代中期。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中,就有使用陈皮的28条记载。

在清代的各类名著中,“陈皮”之名已很常见,如地方文史类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生活笔记类的袁枚《随园食单》、文学艺术类的曹雪芹《红楼梦》等,医学书籍就更不用说了。

柑皮、果皮2008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常识笔试问答里就有这样一道题:“陈皮实际上是什么果实做成的?”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橘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大红柑、福橘、朱橘等多种柑橘类成熟果实的外果皮”。

由于“橘皮”原包括柑橘类果实外皮,既包括柑皮,又包括桔皮,“橘”又俗作“桔”,普通话两字同音,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著名柑橘产区、陈皮之乡新会,文字写“陈皮”,专门表示这种大红柑果皮(陈放3年以上为“陈”皮),新会民间口语又直接称之为“柑果皮”,省称为“柑皮”、“果皮”。

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二“物产”说:“凡果之皮以柑皮为尤佳,故又名‘果皮’。

”在新会,只有大红柑果才会取皮,说“果皮”绝不会误解为其他果皮如桔皮、橙皮、蕉皮等。

如果日常说橘皮,大众反会以为是桔子的果皮,而桔子皮、橙皮是不能加工新会陈皮的。

▲从大红柑到新会陈皮的过程林福杰
摄制此外,陈皮和新会陈皮还见有黄橘皮、陈橘皮、柑子皮、广柑皮、广皮、广陈皮、陈柑皮、新会皮、大红皮、冈州红皮等别名。

因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陈皮“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即粤中,粤中陈皮主产于新会,所以有称“广陈皮”。

《广东植物志》“茶枝柑”(大红柑)条指出,“主产区在新会”,“果皮制干即是中药陈皮的正品”,“所谓广陈皮即是本品种的果皮,后来为扩大药源,将行柑也列为广陈皮”。

(“行柑”,别名四会柑)可见,新会陈皮为广陈皮正宗。

▲《果农》By 青藤@紫筠版权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