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定义合集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定义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1米=10分米 1m=10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厘米 1m=100cm

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

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8、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加起;

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9、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

⑶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

减。

30、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31、判断结果的对错,我们可以进行验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定义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2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试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积要最接近被除数,而且要小于被除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商,再算出余数。

26、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

四比,比较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27笔算除法的方法与步骤:(1)先写一个“”表示除号,在除号里写被除数,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2)把商写在被除数上面,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把差写在横线下面。

二年级数学公式、法则、顺口溜大全

背:二年级数学公式、法则、顺口溜大全 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 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 3、有余数除法口诀 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地图中的方向歌 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读数写数要牢记 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 没有数时有“0”记; 读书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 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长度单位换算公式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以cm表示 1千米=1000米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米=1000毫米1m=1000mm 重量单位换算公式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500克×2 1千克=2斤=1公斤 1斤=10两=500克2000克里有4个500克 竖式计算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竖式计算减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相加后再减,借走的数位要减掉1后,再计算。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回来后当十相加再做减法计算。 加减法验算方法 (一般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加法:加数+加数= 和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被减数-差被减数= 减数+差 乘法:乘数×乘数=积一个乘数= 积÷另一个乘数 除法:被除数÷除数= 商除数= 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或商×除数+余数 图形有关知识 1、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锐角<直角<钝角 3、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宽”,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5、品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有一组钝角,一组锐角。 时间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1分=60秒1小时=60分=360秒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 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数学34个必考公式以及重难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奥数 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的汉堡和汽水的例子就更加形象。 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34个小学数学必考公式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 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 和与倍数 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 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 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 3、有余数除法口诀 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3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 地图中的方向歌 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读数写数要牢记 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没有数时有“0”记; 读数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6 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7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1千米= 1000米1km= 1000m 1米= 10分米= 100厘米 1分米= 10厘米 1dm= 10cm 1厘米= 10毫米 1cm= 10mm 1米= 1000毫米 1m= 1000mm 8 竖式计算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9 竖式计算减法法则

小学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必背公式、定义汇总 上册必背公式定义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 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小学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全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必背公式、定义汇总 上册必背公式定义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公式概念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公式概念汇总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定义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定义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 乘的被除数。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 ÷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大全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4、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 x 除数 5、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每份数 x 份数 = 总数 6、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线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一样,并能够重合。 7、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8、物体或图形沿直线移动,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运动现

象,叫做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9、单价 x 数量 = 总价 总价÷数量 = 单价 总价÷单价 = 数量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3、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加减先算加括号。 14、余数<除数 被除数 = 商 x 除数 +余数 15、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一十。(10 个一是 10) 一十一十地数,10 个十是一百。(10 个十是 100)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百是 1000 ) 一千一千地数,10 个一千是一万。(10 个一千是 10000) 16、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我们认识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17、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 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 99999。 18、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19、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20、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数位多的比数位小的数大;数位相同的,第二位相同比第三位,第三位相同比第四位…… 21、中间有一个0 或两个 0,只读一个 0; 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0。 22、写近似数的方法:约是整千看百位,约是整百看十位,约是整十看个位。( 大于等于5 前一位加l,小于5前一位不变 ) 23、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 物体,常用:"千克"(Kg)作单位。1千克= 1000 克 24、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天平秤来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 乘的被除数。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 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较解决实际题目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活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下面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并按照列表划分好,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零元素:a+0=0+a=a 4、加法逆元:a+(-a)=0 二、减法公式 1、减法定义:a-b=a+(-b) 2、减法同加法:a-b=-(b-a) 三、乘法公式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4、乘法单位元素:a×1=1×a=a 5、乘法零元素:a×0=0×a=0 四、除法公式 1、除法定义:a÷b=a×1/b 2、除法分配律:(a+b)÷c=(a÷c)+(b÷c) 五、算术平均数公式 1、算术平均数定义:a1+a2+…+an=n×平均数 六、面积公式 1、正方形面积:S=a×a (a为正方形的边长) 2、矩形面积:S=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

3、三角形面积:S=1/2×底×高 (底为底边长度,高为垂直于底边的线段长度) 4、梯形面积:S=(上底+下底)×高/2 (上底和下底为梯形的边长,高为梯形的高度) 七、周长公式 1、正方形周长:C=4×a (a为正方形的边长) 2、矩形周长:C=2×(a+b) (a、b为矩形的长和宽) 3、三角形周长:C=a+b+c (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4、圆周长:C=2×π×r (π≈3.14,r为圆的半径)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进行数学计算,提高数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取得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

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 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 3、有余数除法口诀 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 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地图中的方向歌 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读数写数要牢记 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 没有数时有“0”记; 读书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 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竖式计算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 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竖式计算减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相加后 再减,借走的数位要减掉1后,再计算。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回来后当十相加再做减法计算。 加减法验算方法 (一般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加法: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乘数×乘数=积 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图形有关知识 1、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条边张 开的大小有关。 2、锐角<直角<钝角 3、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宽”,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5、品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有一组钝角,一组锐角。 时间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跳绳长2(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小学生数学必背公式定理

要求: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一、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 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小时 1 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 天, 闰年全年366天 二、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 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 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ab+ah+bh)×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π rh=2π(d÷2)+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 π(d÷2)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 (d÷2) h÷3=π(C÷2÷π) h÷3 三、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 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 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 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 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 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 除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 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 的整数。 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 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 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