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助剂的检测

助剂的检测

助剂的检测1.醋酸:中和法—醋酸的准确浓度,可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N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操作:用移液管吸取试品5毫升,置于已知重量的称瓶中,精确称重。

用水洗入500毫升的量瓶中,加水至标记,摇匀。

用50毫升的单标移液管吸取50毫升,置500毫升的锥形瓶中。

加水100毫升及酚酞指示剂数滴,以0.1NNaOH滴定,滴至试品溶液呈微粉红色时为止。

2.液碱:中和法—液碱的准确浓度,可以酚酞作指示剂,用1.25N硫酸溶液滴定。

操作:用移液管吸取试品5毫升,置于放有少量水的称量瓶中在放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使其呈红色,用1.25N的硫酸置于25ml的分液管中滴定,滴至试品呈无色为止。

看分液管刻度值,一般浓度高的在36—40ml。

3.纯碱:滴定法—称取试品2克,以蒸馏水溶解,并冲淡至500毫升,取试液50毫升置于500毫升的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00毫升及酚酞指示剂数滴,速即以0.1N盐酸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这是第一终点,所用的0.1NHCl 溶液的毫升数读为V数。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继用0.1NHCl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这是第二终点,所用0.1NHCl溶液的毫升数读为V'数。

在滴定过程中所用标准酸溶液的容量V的读数大于V‘时,则表示纯碱中含有NaOH。

在滴定过程中所用标准酸溶液的容量V‘的读数大于V时,则表示纯碱中含有小苏打(NaHCo3)。

双氧水:高锰酸钾滴定法—双氧水不但可作氧化剂,并且可作还原剂,能把高锰酸钾KMnO4还原成二价锰盐,根据这个原理,高锰酸钾可以用来滴定双氧水。

操作:精确称取试品2.5克,用少量水搅匀后,将全部溶液和洗液注入500毫升的量瓶中,并加水稀释到500毫升的标线。

用50毫升的单标移液管移取试液50毫升,置于300毫升的烧杯中,加水100毫升及6N硫酸溶液10毫升,然后以0.1N高锰酸钾液慢慢滴入,并时加搅动,滴至粉红色经久不褪时为止。

H2O2%=N KMnO4*v KMnO4*1.7/试品重量*0.1配制所需当量的硫酸:需要硫酸克数=待配制硫酸当量浓度*硫酸克当量*配制的总溶液量例如:配制1.25N的硫酸1升需要硫酸克数=1.25*49*1=61.25克N1* V1=N2* V2当过浓时需加水稀释:加水量=总溶液量*(滴定计算当量-所需当量)/所需当量(1.25N)当过稀时需加硫酸量:加硫酸量=硫酸克当量*(待校准硫酸当量浓度-精确硫酸当量浓度)/硫酸比重。

常用助剂特性测试项目

常用助剂特性测试项目

常用助剂特性测试项目一、物理性质测试:1.外观和颜色测试:用于描述助剂的外观形态和颜色,例如粉末状、颗粒状、黄色、白色等。

2.密度测试:常用方法为比重法或气体比重法,用来测量助剂的密度,可以反映助剂的重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3.粒度分析:通过粒度仪或筛分法,测试助剂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对于固体助剂特别重要。

4.溶解性测试:测试助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以为后续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5.水分含量测试:使用烘箱法或卡尔费休法等方法,测量助剂中的水分含量,可以评估助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化学性质测试:1.化学成分测试:通过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分析仪器,分析助剂的成分和结构。

2.酸碱度测试:使用酸碱度计或PH试纸,测量助剂的酸碱度,评估其稳定性和适用性。

3.氧化性测试:通过加速氧化实验、温度循环实验等方法,测定助剂的氧化稳定性,考察其耐热性和抗氧化性能。

4.闪点测试:使用闭杯或开杯法,测量助剂的闪点,评估其火灾危险性和易燃性。

三、稳定性测试:1.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失重试验和热稳定性实验,评估助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并确定其热处理温度范围。

2.光稳定性测试:使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测试,评估助剂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如耐紫外线性能。

3.氧化稳定性测试:使用氧化试验箱、氧指数仪等方法,评估助剂的氧化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四、毒性测试:1.急性毒性测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采用小鼠、大鼠或金鱼等动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估助剂的安全性。

2.慢性毒性测试:通过长期暴露实验,评估助剂对组织的慢性毒性作用,如致癌性、基因毒性等。

3.生物降解性测试:通过培养微生物或土壤样品,测定助剂的降解度,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助剂特性测试项目,具体的测试项目和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助剂类型和应用领域进行选择。

印染助剂测试方法

印染助剂测试方法

印染助剂性能及测试方法印染助剂的性能不仅对于助剂生产商至关重要,也越来越受到印染企业的重视,前面的朋友也提到这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个专题,把印染助剂常用的一些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给大家做个汇总,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希望搞化工的朋友积极参与进来。

含固量含固量一般可以用烘干法来测,称量一定重量(w0)的助剂样品,于105度的烘箱中烘干至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重量为w1,那么含固量就是w1除上w0。

烘干法对大多数印染助剂可以适用,但也有一些例外。

离子性的鉴定在有塞试管中加入5mL亚甲基蓝试剂(称取0.03g亚甲基蓝,用12g浓硫酸和50g无水硫酸钠一起搅和,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L)和5mL氯仿。

然后滴加被测样品,每滴一滴,上下剧烈摇晃,直至上下曾呈同样颜色,继续滴加2mL被测样品,摇晃,然后静置,待其分层。

若氯仿层颜色深,水层无色,则被测样品为阴离子型。

若氯仿层无色,水层颜色深,则被测样品为阳离子型。

此方法对表面活性剂样品,如洗剂、精练剂等比较明显,对于乳液类的样品需要有点经验。

浊点的测定将样品在烧杯中用蒸馏水配成1%的溶液,然后慢慢加热,边加热边搅动,并用温度计测其温度,等溶液由澄清变成浑浊时读取温度值。

然后将样品溶液边搅动边自然降温,等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时读取温度值。

重复几次,取平均值即为浊点温度。

浊点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指标,对于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乳液类样品不适用。

起泡性的测定在一具塞的刻度试管(最好选用20mL以上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比如10mL)被测样品,盖好塞子(保证不会漏液体),用力上下摇晃20次,试管中泡沫达到的高度即作为起泡性的标准。

泡沫越高,说明起泡性越好。

消泡性能测定取两个同样大小的具塞试管(最好20mL以上),分别加入同样量(比如10mL)的被测样品,上下用力摇晃20次,泡沫由最多到完全破灭所需的时间即为消泡时间,消泡时间越短,消泡越快,消泡性能越好。

抑泡性能测定取两个同样大小的具塞试管(最好20mL以上),分别加入同样量(比如10mL)的被测样品,用力上下摇晃20次,读取泡沫达到的高度,泡沫少的说明抑泡性能好。

助剂测试方法汇总

助剂测试方法汇总

助剂测试方法汇总助剂常识助剂常识功能性助剂:指纺织印染助剂,特指那些可以赋予织物抗菌、防腐、防水、防污、阻燃、防缩、抗皱、防紫外等功能的印染助剂;复配:指将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助剂,通过物理混合,达到协同效果,使应用效果明显改善;前处理剂:指坯布染色之前的去油、练漂等工艺称前处理工艺,该过程中应用的助剂称作前处理剂;染色助剂:染色是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使整个纺织物成为有色物体,该过程应用的助剂称作染色助剂;后整理剂:织物经练漂、染色和印花等工艺处理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的加工过程称作织物整理,该过程中应用的助剂称作后整理剂;通用型助剂:主要指那些性能单一,技术含量低,应用简单的助剂;功能基团:能够赋予织物某种功能的化学分子结构;微乳化:指本体硅油的乳化,乳化后固体颗粒的粒径达到100nm以下;PA织物涂层剂:指聚丙烯酸酯织物涂层剂;PU织物涂层剂:指聚氨酯织物涂层剂;超微乳自交联:粒径在0.5-100nm的乳液称作超微乳,自交联是相对于外交联而言的,即在交联反映过程中无需加入交联剂。

螯合分散剂的应用测试螯合分散剂CJ/JC-2一、钙螯合值准确称取样品1g,加8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10mL2%碳酸钠溶液。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10-11之间。

用0.25moL/L氯化钙溶液滴定。

滴定至溶液浑浊时为终点。

计算:钙螯合力=V×10.03(mgCa2+/g)二、镁螯合值准确称取样品1g,加8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10mL2%碳酸钠溶液。

用氢氧化钠溶在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水平放入已剪成1cm×1cm的帆布片(标准棉帆布:28特(2 1支)3股×28特4股细帆布制成1cm×1cm的方片),并立即开启秒表,当帆布片完全润湿时按下秒表,记录完全润湿所需时间,重复测试5次,取其平均值,即为渗透剂试样的渗透时间。

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常用助剂检测方法第一章:化验室常用药剂配制: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精确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钠(未吸水)4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开料用的长劲瓶),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必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0.1N高锰酸钾溶液:精确称取分析纯高锰酸钾3.16克,加入到煮沸15分钟的蒸馏水中,充分溶液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放置12小时后使用。

3、0.1N盐酸溶液:量取9ml分析纯盐酸至烧杯中,加蒸馏水100毫升稀释,必需边加水边摇拌,待冷确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4、配酞指示剂配制:称取酚酞0.5克,用100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状入滴瓶中待用。

5、0.1N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称取分析纯硝酸银1.7克,用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装入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10%的氯化钡标准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10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第二章无机化工测试:1、冰醋酸(乙酸):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16℃是否结冰,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

②检测方法:取配制好的0.1N NaOH(氢氧化钠标准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

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

用滴定管内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止。

记录消耗NaOH 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NaOH的浓度N。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004计算公式:冰醋酸%(有效含量)=G样品重量×0.001以上试验可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以免出现错误偏差。

氢氧化钠标准液必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必需将配制好的标准液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详见试剂配制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三种不同助剂的性能检测方法

三种不同助剂的性能检测方法

三种不同助剂的性能检测方法催干剂催干性能检测方法:HG/T2828催干剂催干性能测定法原理:用催干剂与精致亚麻仁油以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涂制样板,以漆膜干燥时间来判定: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比例,称取干燥剂和精制亚麻仁油(磺值180)混合均匀,静止2-5小时,用刷涂法在玻璃板上制备漆膜,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干燥防潮剂白化性能检测方法:GB/T1752稀释剂,防潮剂白化性能测定法原理:按规定比例将防潮剂加入同类型挥发性漆中,喷涂制版,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观察漆膜发白及失光现象结果,如不发白或没有无光泽的斑点,即为符合标准。

流平剂流平性能检测方法:待测的流平剂以一定数量加入到以称量的选定涂料中,按照国家标准GB/T1750《涂料流平性测定法》或JB3998《涂料流平性防刮测定法》等规定的方法测定。

发泡剂性能检测方法一、起泡高度法(罗斯法或ISO法)起泡高度法的核心是以发泡剂的起泡高度和泡沫半消的时间两个技术指标来考核发泡剂的性能。

罗斯法(Ross-Milles法)是目前国际最通用的表面活性剂起泡力检测方法,并被ISO国际标准所采用,被定为ISO-696-1975;我国参照罗斯法,先后出台了几个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如原轻工部颁部标准QB510-84,国标GB/T7462-1994等。

因此,目前罗斯法在国内外采用的最为广泛和流行,是主导性检测方法。

QB510-84所用的试验仪器Ross-Miles泡沫仪的尺寸规格。

将滴液管(P)注满200ml 试液(试液液面到刻度线G),安放到事先预备好的管架上(一般可用软木塞安装于刻度管口)和刻度管断面垂直,使溶液流到刻度管的中心,滴液管的出口应置于900mm刻度线(G),如图所示。

刻度量管中装有50ml试液,从刻度管底部注入。

所用试液用150μg/g硬水和2.5g 试样配制面成。

打开玻璃管活塞,使溶液流下,当滴液管中的溶液流完时,立刻记录泡沫高度。

重复以下试验2~3次,每次试验前必须将管壁用试液冲洗干净。

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的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的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的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的测定,是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项目。

它既具有保护和调节的作用,也能提升纺织品的功能性和造型效果。

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介绍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的测定:
一、准备
1. 试剂:碘铵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紫外室詹温室模型等。

2. 仪器:化学分析仪、滴定管、滴定管内胆、乙烯膜、滤纸等。

二、实验步骤
1. 将要测定样品放入滴定管内胆中,加入适量碘铵溶液,搅拌均匀。

2. 以碳酸氢钠溶液为比色液,以0.2ml步进法用蓝斑法分别滴管两样样品溶液。

3. 疏松不溶物,当室温升至25℃,注入比色液;使用分光光度计在420nm处测定。

4. 将未调整的纺织染整助剂溶液测定的结果,与经碎解的染整助剂溶液测定的结果比较。

三、结果分析
1. 实验结果:经纺织染整助剂离子性测定后,结果表明,未调整的试样与碎解的试样的比色强度有所减弱,表明含有更多的离子型纤维。

2. 结果分析:纺织染整助剂的离子性检测,从测定的结果可见,经碎解的纤维含有更多的离子型,这样的纤维可提供更多的离子型纤维,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性和造型效果,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性能。

印花助剂的测试与评价

印花助剂的测试与评价

项目八、印花助剂应用测试印花分为染料印花和涂料印花两大体系,染料印花要用糊料,印后要皂洗。

涂料印花要用粘合剂和增稠剂,因此印花助剂主要是防沾污皂洗剂,印花糊料,粘合剂和增稠剂,四个品种。

任务一、白地印花防沾污皂洗剂的应用效果测试方法防沾污皂洗剂测试其防沾污力的试验有二个方法,染色布皂洗沾色试验法和水解染料染色法。

1、染色布皂洗沾色试验法。

(1)染色织物的的准备。

与一般皂洗剂染色织物的制备相同。

(2)防沾污力的试验方法。

把上述染色织物5g 和相同织物贴衬白布2.5g ,在防沾污皂洗剂2g/L ,浴比1:15,60℃皂洗30分钟。

取出染色织物和沾色后的贴衬织物,用冷水漂洗一次,在60℃以下烘干,待测其防沾污效果。

(3) 防沾污效果评定及防沾色系数。

分别把无防沾污皂洗剂试验的沾色贴衬织物和加入防沾污皂洗剂试验的沾色贴衬织物在电脑测色仪上测得其K/S 值(和各数据),分别为DE0和DE1,C 为防沾污系数,按公式计算:%100010⨯-=DE DE DE C C ﹥0表示有防沾污效果,C 值越大,防沾污效果越好;C ≦0表示无防沾污效果。

如在X —rite 7000A 测试仪,在dCIELab :D65条件下,直接测的DL 、Da 、Db 、DC 、DH 、Dcmc 和K/S 值,更能比较其效果。

2、水解染料染色法(1)防沾污皂洗剂水解活性染料的制备称取1g 活性染料(活性红B-4BD )溶解于200mL 水中,再加入1g 片碱,于100℃条件下处理1小时,然后用冰醋酸中和至近中性,再配制1g/L 的1000mL 水溶液。

(2) 皂洗力的测定将白色纯棉织物置于上述制备水解的活性染料液中两浸两轧(控制其轧余率为80%),平放自然晾干;经自然晾干后的水解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在3g/L 的防沾污皂洗剂染液中按1:30的浴比,90℃/20min 处理,并控制溶液硬度为150ppm 。

然后冲洗织物后烘干,用灰色样卡评定皂洗前后颜色的深浅级数,即得该皂洗剂的皂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助剂检测方法第一章:化验室常用药剂配制: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精确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钠(未吸水)4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开料用的长劲瓶),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必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0.1N高锰酸钾溶液:精确称取分析纯高锰酸钾3.16克,加入到煮沸15分钟的蒸馏水中,充分溶液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放置12小时后使用。

3、0.1N盐酸溶液:量取9ml分析纯盐酸至烧杯中,加蒸馏水100毫升稀释,必需边加水边摇拌,待冷确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4、配酞指示剂配制:称取酚酞0.5克,用100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状入滴瓶中待用。

5、0.1N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称取分析纯硝酸银 1.7克,用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装入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10%的氯化钡标准溶液配制:称取氯化钡10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第二章无机化工测试:1、冰醋酸(乙酸):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16℃是否结冰,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

②检测方法:取配制好的0.1N NaOH(氢氧化钠标准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

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

用滴定管内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止。

记录消耗NaOH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NaOH的浓度N。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004计算公式:冰醋酸%(有效含量)=G样品重量×0.001以上试验可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以免出现错误偏差。

氢氧化钠标准液必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必需将配制好的标准液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详见试剂配制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可分三次滴定,求平均值。

16度结冰法:冰醋酸的结冰点是16度,这是其唯一的物理特性,纯净的冰醋酸一定会在16度有结冰。

因此可利用其特有的物理性质进行结冰点试验,以验证其纯度。

酸中是否含有强酸: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N硝酸银标准溶液,0.1N氯化钡溶液,当加入硝酸银时有白色沉淀,有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盐酸,加入氯化钡时时有白色沉淀的有硫酸, 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硫酸.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4%,16度有结冰。

(由于标准溶液配制有误差,所以测试结果有误差)2、草酸: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外观白色粉未无黄色物质。

②检测方法:称取样品工业3-5克,用1000毫升的容量瓶稀释至标线,用吸管吸取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再用0.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滴定,滴至试品溶液呈微红色为止.记录消耗氢氧化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3计算公式:草酸%=G样品重量×0.001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6%,并且外观为白色粉未(说明无变质,无氧化)。

以上试验氢氧化钠标准液必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必需将配制好的标准液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详见试剂配制方法),分三次滴定求平均值。

3、蚁酸: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检测是否含有硫酸,盐酸。

②检测方法:酸碱中和法:取配制好的0.1N NaOH(氢氧化钠标准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

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

用滴定管内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止。

记录消耗NaOH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NaOH的浓度N。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4604计算公式:蚁酸%(有效含量)= ×100G样品重量×0.001高锰酸钾滴定法:取样品3-5克,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用吸管准确吸取10毫升至三角杯中,并加蒸馏水50毫升,加10%的碳酸钠溶液使微呈碱性(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沾于外指示剂红色石蕊试纸上,以变微蓝为止)取样品2-5毫升至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3滴,如果有白色沉淀析出,含有硫酸,反之没有。

一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3滴,如果有白色沉淀析出,含有盐酸。

需要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滴定。

从滴定管中滴入0.1N的高锰酸钾至红色不消失为止,计消耗0.1N高锰酸钾读数,续加过量的0.1N 高锰酸钠标准溶液,并与前消耗0.1N高锰酸钾的毫升数为V高1,加6N硫酸,用0.1N草酸滴定,计消耗草酸的毫升数V草,过量的草酸再用高锰酸钾滴定,此时消耗0.1N高锰酸钾的毫升数为V高2,计算公式如下: N高锰酸钾×V(V高1+V高2)-N草酸×V草)×0.02302蚁酸%= ×100样品重量×0.001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 80%以上,不含硫酸,盐酸。

4、双氧水检测方法: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

②检测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取配制好的0.1N高锰酸钾溶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

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

用滴定管内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红色不消失为止。

记录消耗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N。

V 高锰酸钾溶液的毫升数×N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0.01703计算公式:双氧水%(有效含量)= ×100G样品重量×0.0015、酸性匀染剂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匀染性能对比检测。

方法一:取固定配方如:Yellow 2R 0.5 , Red G 0.5,Grey G 0.5,加入一定用量的匀染剂(根据说明书上的规定用量),在不同温度点看上色情况,如50度, 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上色深力度低,上色浅力度高。

如果此方法不明显可采用残液染色法如下方法二: 取固定配方如:Yellow 2R 0.5 , Red G 0.5,Grey G 0.5, 加入一定用量的匀染剂(根据说明书上的规定用量), 在不同温度点(如50度, 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将色纱取出,残液保留,再取坯料放入残液中进行98度吸尽染色,残液染色深的表示匀染阻染效果好,反正较差。

6、阿白格B测试:A:取固定配方如:Yellow CE 1.0 Red CE 1.0 Blue CE 1.0,加入阿白格B 2 %,在不同温度点(如50度, 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将色纱取出,残液保留,再取坯料放入残液中进行98度吸尽染色,残液染色深的表示阿白格B促染效果差,反正较好。

B:另取黑色或者大红色配方(兰纳素染料),加阿白格B 2%,冰醋酸0.4克/升,在98度摇炉中染色30-45分钟,将色纱取出,另取坯料加入残液中复染,色深的效果差,色浅效果好.7、净洗剂:根据其洗涤乳化能力去进行检测。

吸取染料:Yellow 3RS 2.0 ,Red 3BS 6.0 ,进行染色,在后处理净洗时,可将0.5克坯料加入一同洗涤,使加入的坯料沾色,可根据沾色情况识别洗涤效果的差异。

色深的较好,色浅的较差。

8、软剂类:凡是软剂类检的需要对比手感,黄变,色变,增深黄变等因素进行考查。

9、固色剂检测:需要考查的项目固色效果,色变。

固色剂用量不着1%,2%,3%进行打样测试,固色后进行牢度测试。

用浅鲜色进行固色查看色变情况。

10检测用器材:广口瓶,烧杯,三角杯,铁架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瓶,容量瓶无机化工所需试剂必需使用分析纯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必需用蒸馏水进行稀释配制。

11、有机化工类可根据实际的功能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

12、腈纶阻染剂测试方法:取十二个三角杯,分别吸取配方Yellow X-GL 0.2 Red X-GRL 0.2 Blue X-BL 0.2分二组分别加入不同的阻染剂(现用样与待测样对比):2.0% 2.1%,2.2%,2.3%,2.4%,2.5%,(或从2.5-3.0,可根据纤维的饱和值不同进行适当调整)98度×45分钟,保温时间结束后将残液倒入试管中,按照阻染剂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查看颜色深浅度,将两组颜色相近的排列在一起,根据阻染剂用量的大小计算力份的差异分比。

腈纶阻染剂主要成份有:十二烷铵盐,十四烷铵盐,十六烷铵盐,十八烷铵盐,烷数越高阻染效果越差,十二烷阻染效果最好,目前浙江一带,上海一带使用生产十二烷铵盐的比较多,全称叫:十二烷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他的力份要比广东市场上的力份高出20%左右第三章:水质分析:1、0.1N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精确称取分析纯EDTA 1.86克,用蒸馏水充分溶解好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摇匀装瓶待用.2、PH 10缓冲溶液配制精确称取分析纯氯化铵20克,分析纯氨水100毫升,用蒸馏水充分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装瓶待用.3、铬黑T指示剂:精确称取铬黑T指示剂0.5克,溶于100毫升PH 10缓冲溶液中(使用时间不可超过7天)。

4、测试方法:将配制好的EDTA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至零刻度线。

取水样25毫升,加蒸馏水50毫升,铬黑T指示剂3-5滴,PH10缓冲溶液5毫升,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变成兰色或绿色止,记录消耗EDTA毫升数V。

计算方法:硬度(毫升/摩尔PPM)=V 消耗EDTA毫升数×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