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_谢光炎

合集下载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增大,锂离子电池绝大部分江山,待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数量随之增多,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一体化电池技术的推广,汽车领域的锂离子电池回收也展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章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并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处理,分别按照预处理、分离处理、回收处理、净化并重新合成新的电极材料等流程,保证其回收再利用效果得以增强。

关键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电极材料引言:锂离子电池中的材料,如锂、钴、镍、锰等,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且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同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等,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就随意丢弃,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危害。

所以就要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既能够有效利用锂离子电池中的宝贵资源,同时也能避免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污染,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其中正极材料一般采用锂化合物,如氧化钴(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正极材料是电池中的主要能量储存部分,负责储存和释放锂离子。

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石墨(石墨烯)或硅等材料,负极材料用于吸附和储存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和吸收锂离子。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导电介质,通常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电解液负责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并维持电池的电荷平衡[1]。

隔膜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隔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和电子隔离性。

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中,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供较大的储能容量,从而为电动汽车提供长续航里程。

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能够快速释放大量电能,满足电动汽车的高功率需求,提供良好的加速性能和动力输出。

2.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处理流程2.1预处理首先收集废旧锂离子电池,并根据电池类型、容量、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电池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浅谈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

浅谈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

浅谈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9-12T16:05:42.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郭鹰[导读] 摘要: 含有镍钴金属的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放电→热解→破碎→分选→湿法冶金”工艺,得到高价值的镍钴产品。

深圳华保科技有限公司 518055摘要: 含有镍钴金属的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放电→热解→破碎→分选→湿法冶金”工艺,得到高价值的镍钴产品。

为了缩短三元材料制备路径,对湿法冶金得到镍钴锰溶液直接共沉制备三元材料前驱体。

对于体积较大的废旧磷酸铁锂( Li Fe PO44) 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方面,开发自动化的拆解分选工艺和设备是电池回收处理的难题; 另一方面,将报废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再生为电池级的 Li FePO4和碳酸锂( Li2CO3) 电池材料是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动力电池; 三元电池; 磷酸铁锂( Li Fe PO4) ; 回收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由于锂离子电池与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体积和质量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等优点已经主导了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市场,例如,便携式电话、摄像机、便携式笔记本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气候、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出现,锂离子电池也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领域。

尽管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汞、铅等毒害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但锂离子电池作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已被每个国家定为危险废品。

如果处理不当,它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系列伤害。

另外,由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 Fe PO4、Li Co O2、Li[NixCo1-2xMnx]O2等,其中含有贵重和稀缺金属比如钴、镍、锂等;还有锂离子电池极片集流体如铜、铝箔材料资源等。

因此,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对其中的金属进行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

探秘锂电池真空热解回收

探秘锂电池真空热解回收

探秘锂电池真空热解回收作者:谢光炎凌云孙水裕来源:《新能源汽车报》2015年第07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已成为人类关注的问题。

如果不实行有效的回收,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真空热解回收是在考虑二次污染的基础上,采用“真空热解”方法研究钴酸锂锂离子电池中多种物料回收的工艺,以期对锂离子电池中含有的大量铁、铝、塑料及钴镍等贵重金属进行更充分的回收。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材料及电解质组成。

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为乙炔黑和钴酸锂(LiCoO2),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用PVDF将正负极活性粉末分别涂布在铝箔和铜箔上组成正负极。

电解质溶液一般采用1mol/L的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溶剂为多种酯类。

隔膜用PP微孔薄膜或PE微孔薄膜。

以三洋能源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其质量25.3g的单体电池中就含有电极材料19.7g、外壳(铝)5.6g。

真空热解锂离子电池真空热解试验在自行研制的真空热解装置中进行,试验装置见图1。

装置主要包括电热炉、不锈钢反应器、温控系统、冷凝系统、真空系统、不可冷凝气体处理及取样系统。

电热炉使用数字温控仪设定并可控加热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050℃,反应过程物料升温曲线通过插入反应器中的热电偶记录。

不锈钢反应器放置于电热炉中加热。

冷凝系统由2个冷凝器串联组成,冷却介质分别为水和冰盐水,冰盐水温度为-10~-5℃。

真空系统由水环真空泵组成,系统最低压力可达3kPa,真空度通过真空继电器对电磁阀的控制而实现。

不可冷凝气体处理系统由5%NaOH溶液组成。

废锂离子电池真空热解和主要固氟反应是吸热过程,不同的热解终温意味着物料不同的升温过程和解热过程,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和固氟效果的差异。

Ca0的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对固氟效果增加明显,并且在Ca0加入量为30%时达到较佳效果,超过30%后固氟效果增加缓慢。

恒温时间是通过控制热解反应的程度来影响固氟效果。

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进展

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进展

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进展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三元材料尤为重要和广泛应用。

因此,对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首先,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可以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元材料中的钴、镍、锰等金属,不仅具有高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还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它们可能会释放到环境中。

通过回收废旧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关于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开展正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通过对正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回收过程的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正极材料颗粒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特性,可以有效评估废旧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回收价值和再利用潜力。

其次,研究人员还探索了不同的回收方法和技术。

目前,常见的回收方法主要包括混合物法、冶金法和湿法提取法等。

混合物法主要是利用研磨和磁力等物理方法分离和回收正极材料中的金属;冶金法则采用高温熔炼和冶炼等工艺将废旧正极材料还原和分离出金属;湿法提取法主要通过溶剂法和电解法将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和分离出来。

不同的回收方法和技术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废旧电池的特点和回收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

最后,研究人员还在对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过程中加入环境友好型材料和高效分离方法等技术手段。

例如,通过在回收过程中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作为还原剂或溶剂,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利用表面改性和高效分离方法可以提高金属的回收率和回收质量。

总的来说,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研究进展积极,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回收过程中的高温条件、高成本和技术参数的优化等。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摘要: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量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早期的锂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湿法冶金技术,主要回收负极材料中的Co。

随着处理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里的多种金属都成为了回收目标,机械粉碎、热处理等新方法不断被引入到锂离子电池的回收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回收预处理湿法冶金粉碎1引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锂电池逐渐从研发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

从最初的锂原电池到可反复充电的锂金属二次电池,到现在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各种数码产品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的发展历史见图1[1])。

锂电池主要由正负极和电解质构成,正负电极和电解质之间有隔膜隔开;直接用金属Li作负极的称为锂电池,由能“储存”Li+的材料构成负极的称为锂离子电池。

大量的应用需求刺激了工业生产,松下、索尼、三洋、富士等公司都生产着大量的各种型号的锂离子电池[1]。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大量的废旧电子产品变成了电子垃圾,但是电子垃圾的处理速度却远远没有跟上。

各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如焚烧、酸淋、填埋等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2]。

目前针对大多数电子垃圾的回收多是回收其中的贵金属、铁、铝和一些较容易回收的塑料,对结构组成复杂的部件则弃之不理。

锂电池结构复杂,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性、高效性,锂电池封装紧密、结构紧凑,这导致锂电池的拆解回收就变得很困难,也增加了锂电池的回收成本[3]。

图1锂电池发展历程[1]2早期锂离子电池处理技术锂原电池在锂电池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因为用金属Li直接做负极的缺陷在于不能实现重复充电使用,这显然不能符合将锂电池作为一种便捷的能源储备装置来使用。

因此现今已实现商业化生产的锂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负极材料不同。

各种负极材料的使用比例见表1[4]。

表1锂离子电池中各种负极材料的使用比例(体积)[4]LiNi0.33Mn0.33Co0.33O2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29.00%37.20%7.20%21.40% 5.20%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于锂电池的历史要短的多,主要集中在使用最多的以石墨为正极、LiCoO2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上。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t e r n a y r s y s t e m
随着科技 的发展 ,电子产品 已经渗透 到人们生 活的每个 角落 。由于锂 离子 电池与镉镍 电池 、 氢镍 电池相 比, 具 有体积 小、 质量 轻 、 工作 电压高 、 体积 和质量 比能量高 、 无记忆效 应 、 自放 电小 、 工作温度范 围宽 、 寿命长等优 点 已经 主导 了小型便 携式 电子产 品市场 , 例如, 便携式 电话 、 摄像机 、 便携 式笔记本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r e c o v e r y t e c h n i q u e o f s p e n t l i t h i u m i o n b a t t e r i e s
CAO Li - n a , GONG L u , L I U Ch e n g — s h i , XI E Yu a n — y u a n , Z HANG J i n - l o n g
等[ 1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 气候 、 能源和环境 问题 的出现 , 锂离
材料 资源等 。因此 , 对废 旧锂离子 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对其 中的金属进行资源化 回收再 利用意义重 大。 国内外对废 旧锂 离子 电池 回收技术 已经做 了大量研究 ,但是锂 离子 电池类 型
不同 , 其 回收方法也有差异。本文就 目前 国内外对不同类型的
废 旧锂 离 子 电池 回收 技 术 研 究 进展
曹利娜 , 宫 璐 , 刘成士 , 谢媛媛 , 张金龙
( 合肥 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 司, 安徽 合肥 2 3 0 0 1 1 ) 摘要 : 锂 离子 电池 由于具有 比能量高 、 自放电小 、 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很 多领 域 , 其 回收利用也备受关注。在 介绍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进展
收稿时间 :2018-02 作者简介 :王沿森,男,生于 1991 年,研究生,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
求。如何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和无害化已 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目前,国内外对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集中 在对钴、锂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因为这些有价金属资源稀缺, 市场价值高,与电池的其他部分相比,回收利用的价值更高。 并且随着电池的产量日益增大,对钴、锂等有价金属的需求 量也日益增大,从废旧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是解决资源问题 的有效途径。回收过程主要包括废旧电池的拆解粉碎、材料 的分选、有价金属的富集与无害化处理三部分。回收方式目 前主要分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种。火法冶金是直接利用 高温焙烧除去电池的外壳,然后利用浮选、沉淀等方法得到 金属化合物 [4]。此方法虽然工艺相对简单,但能耗较高,燃 烧产生的废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湿法冶金是先用机械方 法破除电池的外壳,然后采取一系列分离方法得到金属化合 物 [5]。此方法具有回收率较高,操作条件温和,污染较小的 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广泛采用的方法 [6]。另外有些研 究者也在尝试通过物理方法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本文主要 介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并讨论回收技术 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对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不同回收工艺的优劣,指出了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有价金属
中图分类号 :TF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8)05-0026-3
Overview of Recovery Technique of Scrap Lithium Ion Batteries
锂离子电池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成功实现商业化,具有比 容量高、自放电率低、高低温适应性强等优点。随着锂离子 电池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性能逐渐优于其他各类二次电 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等便携型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混合 动力汽车等领域。据统计,中国锂电池的总产量在 2015 年 已达到 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的产量达到 16.9Gwh, 占 比 36.07% ;消 费 锂 电 池 的 产 量 达 到 23.69Gwh,占 比 50.26% ;储 能 锂 电 池 的 产 量 达 到 1.73Gwh,占 比 3.67%。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 益严峻,以锂离子电池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化石资源,作 为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可以有效地缓解环境和资源面临的严 峻问题 [1]。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 大幅度增加,同时会有大量动力锂离子电池面临报废问题。 虽然理论上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大约 20 年的使用寿命,但 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减至 80% 以下即被废弃,所 以实际使用时间远低于理论值,仅有 3 ~ 8 年。而这部分锂 离子电池既可以用到电网储能领域,也可以作为低等级的动 力源,从而建立起能量梯级利用体系,使锂离子电池的经济 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论述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论述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论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的加速,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池回收的背景、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背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电池材料的特殊性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处理和回收成为了一项棘手的问题。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和回收目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回收方法。

1. 机械分离法机械分离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常见的回收方法。

通过机械设备对废旧电池进行破碎、磨碎等处理,将其中的有用物质和有害物质分离开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由于无法对电池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分离,其回收效率较低。

2. 化学回收法化学回收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废旧电池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酸碱溶液对电池进行处理,将其中的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并进行相应的沉淀、过滤等步骤,使其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回收效率较高,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废液和废气的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通过高温熔炼或焚烧的方式对废旧电池进行处理。

高温可以将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有用金属。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但也存在能耗高和设备要求较高的问题。

三、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是指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2CO3 共沉淀法[18]是向 H2SO4 和 H2O2 的浸出液 中加入 3mol/L 的 Na2CO3 调节溶液 pH=11 获得 CoCO3 和 Li2CO3 共沉淀物。调节配比 Li/Co=1.05: 1,将该紫 红色粉末前驱体在 750℃下烧结,保温 2h,即获得比 表面积达 18.55m2/g,平均粒度在 0.1μm 左右的粉体, 具有较大的活性,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充放电容量分 别 达 l46mAh/g 和 142mAh/g。 10 次 循 环 后 仍 保 持 96%以上的放电容量,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碱浸-酸溶化学沉淀法[7]在有效回收氢氧化铝后 通过调节 pH 值除去 Fe2+、Ca2+、Mn2+和少量 A13+杂质 加入饱和(NH4)2C2O4 溶液得到 CoC2O4,钴的回收率 为 96.3%。盐析法[8]是通过在除杂后的低浓度浸出液 中加入电解质饱和硫酸铵溶液和低介电常数溶剂无 水乙醇,调节溶液的介电常数、改变混合溶剂的结构 和溶剂化离子的半径等,使溶液离子的溶剂化能降低 至不足以破坏盐分子晶格的程度,即溶剂化能低于晶 格能,达到过饱和而使其中的 Co2+以(NH4)2Co(SO4)2 的形式析出,析出率达到 92%以上。化学沉淀法和盐 析法较适合 Ni 含量低的电池的处理或者将回收产品 做为生产电池的前驱体。因为钴镍的化学性质相似往 往产生共沉淀不易进行分离。目前较好的钴镍分离方 法是离子交换法和 Cyanex272 萃取法。 2.2.2 离子交换法
硫酸浸出-电积工艺[13],将浸出液选择性除去铁、 铝杂质后,直接在 55℃~60℃、电流密度 234A/m2 条件 下电积,得到含少量 Ni、Mn 等杂质的 Co 产品,Co 回 收率>93%,电流效率 92.08%。由于钴镍在电积过程中 产生共沉积现象,往往得到的是钴镍合金。为此在电积 之前以 Cyanex272 萃取方法进行 Ni、Co 分离[14],分离 效果较佳,萃余液几乎只含 Ni。在 250A/m2、pH 3~3.2 和 50℃条件下电积该萃余液得到 Ni,电流效率 87%, 具体能量消耗 2.96kWh/kg。在含锰和 (NH4)2SO4 的 CoSO4 溶液中,电流密度 250A/m2、pH4~4.2、50℃条 件下电积 Co,其电流效率达 96%,具体能量消耗 2.8kWh/kg。电化学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但能耗较高。 钴镍分离操作也使成本和工艺复杂性大大增加。
离子交换法[9]采用选择性沉淀回收铝后,在溶液 中过量加入含有一定量 NH4Cl 盐的氨水溶液,充分搅拌, 溶液中的 Co2+、Ni2+分别转化为[Co(NH)3 6]2+,[N(i NH3)6]2+ 络合离子。由于无法将这两种离子成功地分离,因此 通过在溶液中通入氧气的方法将钴的 2 价络合物 [Co(NH3)6]2+氧化为 3 价络合物[Co(NH3)(5 H2O)]2+或 [Co(NH3)6]3+,而[N(i NH3)6]2+不被氧化。氧化后的溶液 通过由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离子交换柱,两 种金属络合物都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根据其吸附
第 32 卷 第 4 期 第 4 2期009 年 4 月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32 No.4 Apr. 2009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谢光炎, 凌云 *, 钟胜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通过介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主要回收方法有溶解分离法 和直接回收正极材料的新型方法等,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通过浸出得到的浸出液可能含有 Co、Li、Ni、Al、 Mn、Fe 等多种元素,其中前面四种含量较高,也是回 收的主要目标金属元素。要获得需要的回收产品就必 须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并逐一提取和分离。通常利用各 金属氢氧化物溶度积的差异,通过调节 pH 值可选择 性地把 Al、Fe 分别沉淀出来,并将其作为前期除杂和 回收 Al 的手段。 2.2.1 化学沉淀法和盐析法
非晶型柠檬酸盐沉淀法[16-17]工艺流程为:失效锂 离子电池→热预处理(电池解离、熔化塑料)→一次破 碎→一次筛分→二次热处理→二次筛分→高温焙 烧→硝酸介质还原浸出(H2O2 作还原剂)→净化除 杂→柠檬酸沉淀→高温焙烧→钴酸锂。该工艺通过调 整溶液中钴和锂的配比(锂在钴酸锂中应稍过量),再 用柠檬酸与钴、锂离子形成凝胶沉淀,在 950℃下经 24h 锻烧,得到粒度为 20μm、比表面积 30cm2/g 的具 有良好充放电性能的钴酸锂。 2.3.2 Na2CO3 共沉淀法
系数相差较大的特点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氨溶液选择性 地洗脱并分离,Co 的回收率为 89.9%,Ni 的回收率为 84.1%。 2.2.3 萃取法
液液萃取法是一种研究较多的处理方法,操作条 件温和,资源回收 率 高 , 可 得 到 高 纯 度 的 产 物 [10] (99.99%的 CoSO4)。萃取剂 Cyanex272 对电池中主要 金属的萃取平衡图[11]表明 Cyanex272 对钴锂分离,钴 镍分离均有很好的效果。碱浸-酸溶-萃取工艺[12]采用 碱浸法去除铝,再用硫酸、H2O2 浸出其他金属,然后用 AcorgaM5640 萃取除铜,最后用 Cyanex272 作萃取剂 进行钴和锂的分离,得到 CuSO4、CoSO4 和 Li2CO3 产 品。其中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 98%、97%。然而溶剂在 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以及除 杂过程过于繁杂,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 受到很大的限制。 2.2.4 电沉积法
铝箔或铜箔集流体上组成电极。 电池约含金属钴 15%,铜 14%,铁 25%,铝 4.7%,
锂 0.1%。这些金属属一次资源,极具回收价值。尤其金 属钴是稀少、价格较贵的金属,没有单独的矿床,大多 伴生于铜、镍矿中,且品位较低。据估算[1]回收处理 1t 正极废料钴锂膜的成本为 13.5 万元,销售收人 19.0 万元,纯利 4.56 万元。
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产量和消费量逐年攀升, 报废量的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严 重污染。锂离子电池中含有六氟磷酸锂、有机碳酸酯、 铜、钴、镍、锰等化学物质。其中六氟磷酸锂有强腐蚀 性,遇水易发生分解产生 HF,易与强氧化剂发生反 应,燃烧产生 P2O5;难降解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 产物,如 DME(二甲氧基乙烷)、甲醇、甲酸等,这些有 毒有害物质会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 生态系统产生危害;钴、镍、铜等重金属在环境中具有 累积效应,通过生物链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具有极 大的危害性。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塑料或金属外壳、 电解液、电解质盐以及电极废料均具有回收价值。
收稿日期:2008-01-02;修回 2008-07-25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资助(2005B31101009) 作者简介:谢光炎(1965-),男,副教授,博士,环境污染控制方向,(手机)13609018966(电子信箱)gyxie@;* 通讯作者,(手机)13570341084(电子 信箱)lingyun1168@。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echniques of reclaiming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echniques summarized are valuable metals leaching and extraction,and direct recovery of LiCoO2. Problems of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hazards potentially implicate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lithium-ion battery;recovery and reuse;electronic waste;secondary pollution
98
第 32 卷
2.1 电极材料的溶解浸出 将经过第一步处理后获得的电极材料用酸溶解
浸出是整个分离回收技术的关键。电极材料中的重要 物质 LiNixCo O (1-x) 2 溶于还原性酸 HNO3[2]、HCl[3]但在 此过程中随着三价钴镍被还原为 Co2+、Ni2+会产生 Cl2 等污染物使得工作条件恶化。为此普遍采用在 H2SO4 溶液中加入还原剂 H2O2[4]或 Na2S2O3[5]做为浸出溶液, 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并使溶解率提高到 99.5%,且反应速率快。随着生物冶金技术的进步,利 用无机化能营养、嗜酸氧化亚铁菌[6]从废锂离子电池 中溶解金属的生物浸出法是一种新颖的、有发展潜力 的浸出方法,能源消耗低。 2.2 浸出液中金属元素的分离回收
2 废旧锂离子电池溶解分离回收技术
废旧锂离子电池溶解分离工艺要经历 3 个步骤: (1)将废旧电池放电、剥离外壳、简单破碎、筛选后得 到电极材料,或者简单破碎后焙烧去除有机物获得电 极材料。(2)将第一步获得的材料进行溶解浸出使电 极中的各种金属进入溶液中。其中钴和镍分别以 Co2+、Ni2+形式存在。浸出分一步溶解法和两步溶解法: 一步溶解法直接采用酸浸出,将所有金属溶于酸中, 然后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分离净化回收;两步法是用 碱浸出铝并回收,然后用酸浸出剩余金属氧化物,其 后处理与第一步法类似。(3)合成正极 材料。分离回收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盐析法、离子交换 法、萃取法、电化学法等,分别得到含钴或锂的化合物。
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