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关键信息项: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2、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4、面临的挑战与争议5、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1 引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作为公共治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其思想对传统的公共治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协议旨在深入剖析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1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与学术背景简要介绍她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在学术领域的探索历程,为理解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112 公共治理的传统理论与局限性回顾传统公共治理理论,如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为凸显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创新提供对比。
1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121 自主治理强调社群或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打破了对政府或市场单一依赖的观念。
122 多中心治理阐述多个权力中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问题的解决。
13 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131 自然资源管理以森林、水资源等为例,说明其思想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
132 社区治理分析在社区发展、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如何运用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模式。
14 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141 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法强调社会力量在公共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更为多元和动态的治理框架。
142 重视制度分析与设计提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15 面临的挑战与争议151 实践中的困难如社群内部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影响。
152 理论的完善性探讨其思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6 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61 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强调提高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162 创新治理模式鼓励探索多样化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的自主治理理论是对自主治理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强调了在特定领域内由群体自发形成的、具有合作性质的治理机制。
这一理论为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特别是在解决公地问题、理解个体理性与协作行为以及设计有效的治理原则和规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与启示。
2. 主要理论3. 实践评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深入实践应用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她的理论为现实世界中的公共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自主治理的框架显得尤为适用。
在实践中,自主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自然资源管理、社区发展、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许多社区和组织开始尝试建立自主治理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监督行为、解决冲突等方式,实现对共有资源的有效管理。
这种自主治理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同时,自主治理理论也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政府资源有限,难以覆盖所有社区的发展需求。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社区成员可以共同规划和管理社区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公共卫生领域,自主治理理论同样具有应用价值。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往往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相关组织和社区可以迅速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社区通过自主治理的方式,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自主治理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自主治理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如社区成员的信任、合作意愿等。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摘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在全世界都引发了热烈讨论,其中心思想——多中心治理的理论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
无论是从研究公共物品的产品性质到建立制度分析框架,都是为了证明仅仅依赖政府管制和市场调控都不能够有效的解决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
并且证明需要通过借助社会群体、人民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物品;制度分析框架;多中心一、绪论2009年10月12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以政治学家的身份,凭借其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同事开创的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获得了学界的至高赞誉,在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等领域广泛运用。
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认为“通过社群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的‘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和交叠管辖的特征)、多中心公共论坛以及多样化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安排,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集体行动中机会主义的遏制以及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1]相对于其他学者关于治理理论的工作,埃莉诺的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兼具理论抽象和实践可行性,发展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互动机制的具体分析框架。
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度报告中提出了广为接受的治理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2021/6/24
27
LOGO
04 《公共事物治理之道》的启示
一、理论方面 第三,解决公共资源治理的制度供给问题不能依赖简单的模型,而 要建立一种包括多变量的制度供给理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告诉我们, 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几个固定变量基础上的, 很难适应复杂多样的场景。 因此, 研究制度的变迁,并为制度供给提供理论分析的框架比建立模型 更重要、 更有意义。 在讨论制度供给问题时, 不能以几个简单的模型为 依据, 建立包含多种变量的理论分析框架也许更有价值。
2021/6/24
2
LOGO
1 第
部分
2021/6/24
这本书是谁写的?
3
0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2012),是美国著名政治 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研究领域:制度分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可持续
1933年-2012年
2021/6/24
6
LOGO
2 第
部分
2021/6/24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7
02 问题的提出
怎样才能对由许多个人共用的(自然)资源实行 最佳治理?
2021/6/24
8
LOGO
02 作者的目标
➢ 力图理解在搭便车和违背承诺的诱惑大量存在的情形下,人们是如何为集体利益
而对他们自身加以组织和治理的。
2021/6/24
12
LOGO
03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核心内容
一、公共治理的反思 ➢囚犯困境博弈
囚徒困境博弈存在一个严格 的占优策略均衡,这使得博弈 中尽管存在使双方状况变好的 选择,但由于博弈是严格占优 的,因此更好的选择无法实现。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国外经济理论专题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王 群内容提要: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已经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并在实践中日益广泛地应用。
那么如何实现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提出的八项原则呢?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主治理体制的构建、调整与改善提供了相应的指导。
在整个框架中,行动情境最为复杂和重要,致力于解释参与资源治理过程的个体在既有信息和控制力下基于一定身份所采取的行动对治理结果的影响。
应用规则约束人们在行动情境中的行为,其改变不仅导致行动情境内部结构的变化,还能使整个制度框架结构发生变化。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在奥斯特罗姆近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逐步趋向完善。
本文对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补充性介绍,以增进国内学术界对此理论成果的了解。
关键词: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行动情境 应用规则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取得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Ostrom,1990)。
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 p m ent framew ork,简称为IAD fram ew o rk)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Kiser &Ostro m,1982)。
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exog enous variable)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结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Poteete et al.,2010),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王群(美国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的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
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
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后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如今已成为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操作指南”。
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介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
一、理论基础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有着多重渊源,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是综合了多重学科的一组分析框架。
它既可以用来研究静态制度安排,也可以用来研究新规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动态制度安排;它将人们的经济行为分解成若干相互关联、牵制的组成部分,使我们既可以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又可以将各种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奥斯特罗姆通过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向我们表明,对资源退化等问题的研究不应该仅限于相关的自然属性,例如土壤、动植物种类、降水;资源所在社区的特点、管理体系、产权、用以规范个体之间关系的应用规则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属性一样重要。
一个完整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包括7组主要变量(图1)。
奥斯特罗姆认为,由于这7组变量普遍存在于公共池塘资源以及市场、立法等多种情形下,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甚至可以让我们摆脱路径依赖难题。
对一个制度进行分析时,我们既可以从自然物质条件、共同体属性和应用规则这三组外生变量入手,也可以从行动舞台或者结果入手。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国外经济理论专题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王 群内容提要: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已经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并在实践中日益广泛地应用。
那么如何实现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提出的八项原则呢?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主治理体制的构建、调整与改善提供了相应的指导。
在整个框架中,行动情境最为复杂和重要,致力于解释参与资源治理过程的个体在既有信息和控制力下基于一定身份所采取的行动对治理结果的影响。
应用规则约束人们在行动情境中的行为,其改变不仅导致行动情境内部结构的变化,还能使整个制度框架结构发生变化。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在奥斯特罗姆近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逐步趋向完善。
本文对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补充性介绍,以增进国内学术界对此理论成果的了解。
关键词: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行动情境 应用规则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取得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Ostrom,1990)。
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 p m ent framew ork,简称为IAD fram ew o rk)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Kiser &Ostro m,1982)。
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exog enous variable)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结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Poteete et al.,2010),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进行系统的评介。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Ostrom'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称IAD框架)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提出的一种制度分析框架。
该框架自提出以来,在公共治理、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理解制度变迁、分析政策效果以及指导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IAD框架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其核心概念、主要观点和分析层次。
随后,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IAD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过程和实际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IAD框架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本文将探讨IAD框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概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IAD)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工具,旨在深入理解和分析公共池塘资源(Common-Pool Resources, CPR)的管理问题。
这一框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将制度分析、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以揭示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组成部分:行动场景(Action Arena)、行动者(Actors)和结果(Outcomes)。
行动场景是指公共池塘资源及其相关的使用规则、社群结构和制度环境。
行动者则包括个体、团体和组织,他们在特定的行动场景中通过策略性互动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