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练习题(2021新版)2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钟》习题——第1课时

《太阳钟》第1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判断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
(4)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
二、综合题
1.填空
(1)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3)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和()不能计时。
三、提高题
1.思考
(1)日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来记时的?
(2)想一想,如何制作一个太阳钟。
参考答案
四、基础题
1.判断
(1)√
(2)√
(3)√
(4)√
五、综合题
1.填空
(1)方向长短
(2)太阳昼夜交替时间天
(3)阴天夜晚
六、提高题
1.思考
(1)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日晷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记时的。
(2)略。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太阳钟》教案(2021新版)2

8.太阳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2)一天中影子变化规律:长——短——长(3)影子的长度和位置是随着太阳的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4)影子总出现在背光的一面,其方向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
(5)古人利用影子一天内方向的变化制造计时工具——日晷。
[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2)实验观察物体的影子是怎样的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3)通过观察小棒在阳光下的变化,探索物体影子在一天内的变化规律。
(4)查阅资料,认识日晷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2)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一天内物体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坚持对物体影子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现在,只要打开手机,看看钟表,就知道几点。
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明确:用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用光影来计时。
2、你能根据光影的长短和方向推测出时间吗?二、讲授新课一、实验1物体影子随处可见,可大可小,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
①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②影子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③影子会消失吗?1、实验材料铅笔、橡皮、手电筒2、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②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③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3、温馨提示①铅笔竖直固定在橡皮上②照射方向:直射、斜射、平射③照射高度:低、中、高④观察影子:长、短4、观察记录“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记录表“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照射高度的变化”记录表5、实验结论影子总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子的方向与光的运动方向关系:__________同一物体,照射的高度与影子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2021扬州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课件

8. 太阳钟
温故知新
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
上午9点
下午3点
角的顶点、开口方向(影子的方向)是不同的。
探究新知
观察影子
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光源、遮挡物、屏
光源 遮挡物 屏
一探究竟
观察木条的影子 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 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太阳”位置变化时物体影子的记录
实验结果 :太阳位置变化时,物体影子也随之发生变化; 早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最短
认识日晷
地平式日晷
赤道式日晷
思考: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
它们有什么不同?
动手制作
制作日晷
回顾
总结
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 一天中中午物体影子最短,早晚物体的影子最长; 日晷是中国古代人的计时工具;
一探究竟
观察木条的影子 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 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竖直照射
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怎样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 迹呈半圆形,用竹篾模拟
手电筒模拟太阳
9:00
12:00
14:00
竹篾
7:00
东方
17:00
西方
提醒
记录影子位置时把对应的时间标注好
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综合练习4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1、()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的()球。
2、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后看到( )。
3、地球仪上高原用()色表示,平原用()色表示。
4、像()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星叫行星。
5、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
6、日晷是根据()的移动和())的变化有关系制成的计时工具,。
7、我们看到月球是在()移动的。
8、月球本身()【填会或者不会】发光。
9、太阳是()星,月球是()星,地球是()。
二、判断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相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2、月球上有生物。
()3、太阳能发光,是一颗行星()4、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5、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6、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7、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是不动的()8、环形山在太阳上也有。
()三、选择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宇宙飞船。
A 、1961B 、1962 C、 19632、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度。
A、 5700 B 、570 C 、5600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A、恒星B、慧星 C 、卫星4、地球仪上海洋用()表示。
A、白色B、绿色C、蓝色5、196 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般(A 宇宙飞船 B望远镜 C 空间站6、太阳在中午时,影子朝向()方。
A、东B、南C、北四、问答1、科学家是如何证明地球的形状的?2、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3、你知道有哪些日晷?它们有什么不同?(举出三个例子)4、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阳的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五、科学实验1、请你设计一个环形山的模拟实验。
假设∶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改变的条件:过程∶结论:2、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法是什么?实验材料: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202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docx

B,太阳位置越高,物体的影子越短C.太阳位置高低与物体的影子长短没有关系9.下面的物体中,不能产生影子的是()。
A.无色透明玻璃B.木球C ..石块10.关于月球的特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球上有氧气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C.月球会发光二、填空题(25分)11.学校操场上立着的旗杆,上午8点到10点期间的影子长度在不断下午2点到4点期间的影子长度在不断.12,太阳上有黑子__________ 上有环形山。
1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 然后看到—.14.—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15. 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的o16.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探索影子的秘密,当手电筒直射木圆柱时,产生的影子;当手电筒斜着照射木圆柱时,产生的影子。
影子总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光”或"向光")的一侧。
17.地球上有()、()、()和形状多样的动植物等。
18.太阳为我们送来()和(),阳光下物体会产生().19.影子产生的条件是:()、()、().20,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的,地是______________ 的。
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_______________ 。
三、判断题(10分)21.阴历初十的月亮比十五的更圆。
()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20分)1■地球的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A .陆地大B .海洋大C .—样大2. 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A.月球B.地球 C ,太阳3.()中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观。
A .《天体运行论》B .《八十天环游地球》C ,《天体的光环》D .《自然哲学》4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
A .新月B .望月C .圆月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A .长B .短C ,—样6.观察从地平线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先看到它的()A .船身B.船头C.整条船D.桅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每课练习及答案

A. 云层或冰川B. 海洋C. 森林或草原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没有关系
10.关于月球下列说法错误 是( )。
A 月球上有环形山
B.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C. 月球上有嫦娥
11.下列图片中表示中秋节的月相是( )。
C.都是球体
3.下列节气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大是(B)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四、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太阳的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夏至太阳高度角最大,春分或秋分太阳高度角次之,冬至太 阳高度角最小。
五、说说怎样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最后做出结论。
答:实验步骤∶
1.—名同学背对太旧站定。
1.地球仪是个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3.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x)
4.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x)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B)
A.高原B.海洋C.沙漠D.草原
5.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C)
A.24小时
B.半个月
C.1个月
2.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时,我们将细沙平铺在托盘中,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撞击细沙。平铺的细沙代表(A)
A.月球表面
B.沙准
C.沙漠
3.月球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下列关于环形山叙述错误的是(C)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8太阳钟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8太阳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形成的。
A.火山喷发B.流星体C.行星2.太阳是一颗()。
A.行星B.卫星C.恒星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度。
A.5700B.570C.5600二、填空题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 )形。
5.影子形成的条件是______和________。
6.古代人注意到太阳的移动和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 ),于是制造出了( )工具,这一类工具在西方被称为( ),在中国被称为( )。
7.太阳在东边,物体的影子朝向( )。
8.在( )影子是最短的。
9.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很快的。
( )10.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太阳。
( )三、判断题11.太阳发光也是反射别的星球光。
( )12.太阳是一颗行星。
( )13.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 )四、简答题1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15.日晷是用来观测什么的仪器?是根据什么规律制成的?怎样测定时间?16.如何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五、实验题17.物体影子长短、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实验材料: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参考答案:1.B【详解】环形山通常指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
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
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洗刷与激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至今,这是目前公认的环形山的成因。
2.C【详解】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
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太阳是一颗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和物会产生影子3.A【详解】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质量过关试卷(2份)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过关试卷(2份)含答案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地球、月球与太阳(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太阳表面温度约为()度。
A.5700 B.570 C.56002.()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宇宙飞船。
A.1961 B.1962 C.19633.在一天中,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4.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周期一般是()。
A.一个月B.半个月C.半年5.这是一个()。
A.立式日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6.在完成《太阳钟》的前置作业:观察一天中早晨、中午和放学回家时的影子位置和长短变化。
除了铅笔,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观察影子变化规律的是()。
A.大树B.小草C.短竹竿7.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表面蓝色的部分是()。
A.森林B.荒漠C.海洋8.()带领团队朝一个方向旅行,最后又回到了出发地。
A.哥伦布B.麦哲伦C.爱因斯坦9.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大约是()。
A.一个月B.半个月C.一周10.下图中的摆现在每分钟摆动50次,如果想把它调整到一分钟摆动60次,我们应该()。
A.把摆绳调短B.把摆绳调长C.减轻摆的重量11.下图是小乐在对一天中铅笔影子变化的记录图,中午观察到的影子应该是()。
A.A B.B C.C12.古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中的“三五”指的是()。
A.农历初八B.农历十五C.农历二十二、填空题13.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 )撞击形成的。
14.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 )。
15.________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16.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__________。
17.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 ),后看到( )。
18._______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太阳钟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変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
2、如图,手影游戏中形象的动物就是手的影子,需要具有_____和_____才能形成手影。
3、阳光照在旗杆上,地面会出现旗杆的影子。
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旗杆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的位置有关,一天中旗杆的影子最短的时间是______。
古人很早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时,这种利用日计时的仪器叫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日晷是利用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変化规律来计时的。
( )
2、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
3、同一项帽子,产生的影子形状都相同。
()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
5、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长。
()
6、手电简照射下,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影子,一直是长方形的。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如图所示的影子,此时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2、晚上,小明从路为下经过(如图所示),对影子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始终跟在人后面
B、影子的清晰度是清晰——模糊——清晰
C、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3、小明在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中记录的某物体的影子的情况,正确的是( )
4、赤道日晷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什么的变化来计算时间的( )
A、方位
B、长度
C、影子大小
5、在模拟影子发生变化的实验中,下列方法可以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
A、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
B、改变光的照射角度
C、改变光照的亮度
6、奇奇看到了果树都有影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树的影子形成所需要条件是太阳(光源)、果树(遮挡物)、地面(屏)
B、果树的影子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C、太阳的位置变化可能会影响果树影子的长短变化
D、果树的影子形状可能与果树自身的形状有关
7、某天上午9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1小时前测得的大树影子长度会()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四、连线题
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牛顿钟立式日晷
五、综合题
1、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
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
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
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
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__(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厘米。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________ (填“短”或“长”)。
(4)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
2、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
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________的观察纸,在纸板上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太阳的_______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③在纸板的中心,_________立上小短杆。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___________。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______________。
⑤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__________。
3、图①是阳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形成影子的情况,图②是阳光下不同物体在同一时刻形成影子的情况。
请你根据图片分析物体在阳光下形成影子的规律。
(1)如图①,在阳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形成影子的规律是()。
A.方向不同,长短相同
B.方向不同,长短也不同
C.方向相同,长短不同
(2)古代的人们利用图①的现象制作出的计时器是()
A.日晷B.指南针 C.地动仪
(3)在阳光下,测得旗杆的影子长2米,过了一会儿,旗杆的影子变长了。
这种现象发生在()。
A.上午B.下午 C.中午
(4)如图②,在阳光下,不同物体在同一时刻形成影子的规律是()
A.方向相同,长短也相同
B.方向相同,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长短也不同
(5)阳光下,关于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中午的影子最短B.早晨和下午的影子最短 C.早晨和中午的影子一样长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短相反
2、光源不透明遮挡物
3、长-短-长正午日晷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选择题
1、B
2、C
3、B
4、A
5、B
6、B
7、C
四、连线题
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牛顿钟立式日晷
五、综合题
1、(1)下午
(2)12
(3)短
(4)
2、同心圆标注方向照射角度竖直地位置和长短观察的时间变化的规律
3、(1)B (2)A (3)B (4)B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