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

合集下载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作者:胡松柏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17期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预防冰害在我国,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是最为严重的,而严重的覆冰现象会导致输电线路上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急剧的下降,从而使冰害事故和覆冰事故产生。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并且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一些海拔较为高的区域发生的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尤为严重。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1)覆冰现象不均匀的覆在导地线上,在风的推动作用下产生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从而导致金具、杆塔和导线的损坏,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供电。

(2)绝缘子在覆冰的情况下所运行的电压产生闪络现象。

(3)导线和杆塔由于覆冰现象的出现而使导线和杆塔上的承载力度加重从而导致断线倒塔的事故发生。

1.2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特点(1)同一个地区发生的覆冰现象比较频繁。

(2)覆冰现象一般多在西南和华中等海拔较高的区域发生,而北方发生覆冰现象比较少。

主要是由于南方的暖空气和北方的冷空气都在西南和华中这些区域之前进行交汇,从而在山脉的上空渐渐地形成准静止或是静止锋区,从而使覆冰现象发生甚至很严重。

(3)大部分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的时候一般都是发生在每一年的寒冬10-11月以及第二年的3-4月的初春。

(4)由于一些高海拔的地区覆冰现象主要还是由于雾凇导致,而在平原地区却是由雨凇形成的。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原因分析摘要:近些年来,由覆冰而引起的冰闪、舞动以及倒塔断线等冰害事故屡屡发生,这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着眼于现状,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出发,提出些许防止病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成因分析一、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现状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现状总结如下:(一)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覆冰事故持续时间较长,覆冰面积较大,经济损失大;二是同一地区由于诸多原因覆冰事故频繁发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三是覆冰事故中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并存。

严重覆冰不仅造成金具损坏,导线断股、断线、杆塔倒杆、绝缘子串翻转、碰撞、炸裂等机械事故,而且导致导线对地或导线间的间距减少,造成闪络和烧伤、烧断导线等电气事故;四是覆冰事故多发生在华中和西南等海拔较高的地区,而在我国北方则较少。

其原因主要在于受气候影响,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空气在这些地区交汇,在山脉上空形成静止峰或准静止峰区,易形成严重覆冰;五是海拔高的地区以雾凇为主,平原地区以雨凇覆冰为主,并伴随大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六是发生时间集中,我国大部分地区输电线路覆冰发生的时间是每年的冬季10-11月开始,至第二年的3-4月初春结束。

(二)冰害事故的类型:一是覆冰导线舞动事故。

导致输电线路跳闸以及前天甚至发生断线宝塔等严重的事故。

二是绝缘子冰闪事故。

当冰中所掺杂了一些导电的杂质,更容易导致冰山事故的发生,而且覆冰还会改变绝缘子电场的分布;三是过负载。

输电线路覆冰时,导致两边的张力不平衡。

我国部分地区的地形起伏比较大,由于线路上相邻杆塔高差比较大,那么导线在覆冰时产生了较大的两侧不平衡张力。

如果导、地线上由大量且密度大的雨凇覆冰,那么这种不平衡加力将会明显增加。

一旦此荷载超过了杆塔的承受能力,杆塔的那些比较薄弱的部件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变形,导致导、地线掉落甚至杆塔倒塌;四是覆冰的不均匀或者脱冰时期不同导致的事故。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冰雪灾害对电力输送线路带来了严重挑战。

输电线路覆冰不仅会影响电力输送效率,还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倒塌和事故发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及相关事故,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并进行了事故分析。

一、调研情况1. 覆冰程度调查我们选择了全国各地的重点输电线路进行了调研,包括在降雪、降温、冰雨和突发冰冻天气等气候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输电线路由于恶劣天气导致严重覆冰,覆冰厚度甚至达到了几厘米,严重威胁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 覆冰对电力输送的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覆冰对电力输送的影响非常严重。

覆冰导致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和绝缘子串受到严重的压力,增加了绝缘子串断裂的风险。

覆冰还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导线间距和导线间的空气介质,增加了导线之间的电气参数和电场分布的复杂性,降低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应对措施调查为了解决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我们调研了各地的应对措施。

一些地方采取了覆冰防治剂喷洒、加装防冰装置等技术手段来应对此问题。

也有一些地区由于经费问题或技术条件限制,难以有效地应对输电线路覆冰问题。

二、事故分析1. 事故统计我们收集了近年来全国输电线路因覆冰导致的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覆冰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频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事故原因分析在事故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覆冰导致的输电线路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是恶劣天气条件下输电线路的维护不及时和不完善,导致线路遭受覆冰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是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在覆冰状态下易发生断裂;是输电线路导线间的雪、冰积聚导致导线间距变小、导线弯曲变形等,降低了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和安全性。

3. 事故防范措施建议针对输电线路覆冰导致的事故,我们提出了以下防范措施建议:应加强输电线路的预防性维护,及时清除覆冰和积雪,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可以加装防冰导线等技术装置来降低输电线路覆冰的可能性;应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覆冰问题。

输电线路覆冰跳闸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覆冰跳闸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覆冰跳闸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摘要: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对覆冰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的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跳闸;原因;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只有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持续、可靠的运行,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输电线路是连接用户和电网系统的重要环节,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直接的影响[1]。

当输电线路覆冰后,很容易发生跳闸事故,对用户的安全用电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和特点,对覆冰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减少或杜绝因覆冰而产生的跳闸事故,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 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及特点1.1 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输电线路覆冰首先是由气候情况决定的,在温度、湿度、空气环流、对流、风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当温度达到0℃及以下时,输电线路表面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在风力的作用下导线表面特别是迎风面覆冰会不断增厚,从而形成覆冰[2]。

一般情况当输电线路处于海拔1000m~3000m的山丫风口位置,容易受寒流、暖湿气流的作用,发生大面积覆冰现象。

但输电线路覆冰与否与海拔高度没有绝对的联系,只有当输电线路所处位置的温度、湿度、地理位置同时满足覆冰的条件,才能形成覆冰或重冰。

特殊情况海拔在1000m以下也能发生较大覆冰,如2005年2月在湖南、湖北、黔东及赣西北等低海拔地区就发生了大面积冰害事故。

输电线路覆冰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雾凇、雨凇、雾凇与雨凇混合的冻雪等几种情况。

当大气温度在-10℃—-2℃,风速在4m/s-15m/s时,在大雾或者细雨的环境下,输电线路很容易出现雾凇,由于雾凇比较松散,没有密实的覆盖在输电线路上,遇到振动时能自由脱落,因此,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不大[3]。

当风速在5m/s,大气温度在-5℃—-1℃时,容易出现容重为0.5g/cm3-0.9g/cm3的雨松,雨松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很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预防冰害在我国,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是最为严重的,而严重的覆冰现象会导致输电线路上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急剧的下降,从而使冰害事故和覆冰事故产生。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并且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一些海拔较为高的区域发生的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尤为严重。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1)覆冰现象不均匀的覆在导地线上,在风的推动作用下产生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从而导致金具、杆塔和导线的损坏,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供电。

(2)绝缘子在覆冰的情况下所运行的电压产生闪络现象。

(3)导线和杆塔由于覆冰现象的出现而使导线和杆塔上的承载力度加重从而导致断线倒塔的事故发生。

1.2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特点(1)同一个地区发生的覆冰现象比较频繁。

(2)覆冰现象一般多在西南和华中等海拔较高的区域发生,而北方发生覆冰现象比较少。

主要是由于南方的暖空气和北方的冷空气都在西南和华中这些区域之前进行交汇,从而在山脉的上空渐渐地形成准静止或是静止锋区,从而使覆冰现象发生甚至很严重。

(3)大部分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的时候一般都是发生在每一年的寒冬10-11月以及第二年的3-4月的初春。

(4)由于一些高海拔的地区覆冰现象主要还是由于雾凇导致,而在平原地区却是由雨凇形成的。

而在京津唐这些地区却是伴随着大雾天气的同时以冰雪的覆盖为主。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供电质量,也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此,针对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展开了一次全国性的调研,并对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大范围的降温和降雪,尤其是位于北方寒冷地区的输电线路更容易受到影响。

此外,线路建设和维护中缺乏考虑冰雪天气条件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具体的事故分析中,发现输电线路遭受覆冰后会导致许多问题,如线路跳闸、导线折断、杆塔断裂等,进而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

而且,输电线路遭到覆冰后,风力对杆塔和导线的作用将增大几倍,从而严重威胁电力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防冰、除冰和抗冰措施。

首先,应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冰雪天气条件,选用合适材料,避免建设或维护疏漏;其次,应当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如绝缘子等防寒隔热装置,将其设置为覆盖、挡风的形式;最后,应当在冬季采取抗冰措施,比如使用除冰剂喷洒等,改善输电线路覆冰状态。

总之,完善输电线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机制,提高抗冰能力,是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同时,对于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覆冰发生的天气因素需要提前预警和预防,在遭受极端天气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近年来,全国不断加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但是输电线路发生冰雪灾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为了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研及事故分析,本文将从输电线路的覆冰现状、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类型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输电线路的覆冰现状输电线路的覆冰是指在冰雪严重天气下,由于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导线等设备结冰,导致电力传输受到影响的现象。

输电线路的覆冰会使电力传输受到阻碍,导致电网过负荷,最终可能造成事故。

从全国来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覆冰情况最为严重,因为这些地区的气温低,降雪量大,覆冰量也大;而南方的一些地区,虽然气温较高,但是湿度大,冬季降水量也比较大,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同样十分突出。

二、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类型及原因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类型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1.冰棍事故。

在冰雪严寒的天气中,由于架空线路上的水蒸气遇冷而结冰,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冰棍,这些冰棍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因为重量过大而将线路拉断,导致输电线路覆冰事故。

2.导线间距发生故障。

输电线路中的导线间距本来就很小,而在冰雪天气下,导线上结冰就会进一步减小导线的间距,使得两条导线之间发生击穿现象,发生短路事故。

3.绝缘子爆裂。

绝缘子在覆冰时可能会受到过大的拉力,形成绝缘子爆裂事故。

1.气候原因。

气温较低、湿度大以及降雪量大都是造成输电线路覆冰的气候原因。

2.设备老化。

由于输电线路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雪打以及日常运行等原因,可能导致线路设备老化损坏,从而增加输电线路覆冰的风险。

3.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缺乏及时的防冰设施;二是缺少覆冰监测预报机制;三是缺少及时疏通冰棍以及电力设备的构造存在缺陷等。

三、如何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设备维护。

及时更换老化或損坏的线路设备,提高线路设备的抗寒能力及使用寿命。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4T09:29:04.50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6月第12期作者:金威邓少飞骆坚[导读] 从电业企业的运行流程来说,输电线路是尤为关键的电能传送载体金威邓少飞骆坚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摘要:从电业企业的运行流程来说,输电线路是尤为关键的电能传送载体,但是它目前的运输效能却会相应因素的影响及制约,其中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冰害事故,这是因为该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电力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相对的关联企业的电能需求也难以在这一劣势背景下得到满足,特别是在我国部分地区不仅缺少对冰害事故的防治措施,在事故发生时应变能力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因此,这就需要在结合实际运行标准的基础上,对冰害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综合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事故原因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时要考虑周全,同时面对这些自然性的原因,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面对这些研究也获得了很多的成果。

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现实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要,在防冰抗冰的措施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对“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基本认识1.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形成机理了解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形成机理,对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形成原因的有效探寻存在积极影响。

由输电线路覆冰过程可知:输电线路所在区域,气温下降到一定成程度(如-5~0℃),且风速为3~15m/s时,遇到降雨、大雾天气,会在输电线路导线、绝缘子的上面形成雨凇[1]。

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遇到雨雪天气,雨雪将粘结在雨凇冰面,在输电线路导线、绝缘子等上面形成冰层。

当温度下降至零下十五摄氏度至零下八摄氏度时,又会在冰层外积压覆盖雾凇,出现“混合覆盖”现象,产生输电线路严重覆冰问题。

而现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将增加输电线路支撑结构、金属设备荷载,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机械性能被削弱,出现导线、地线断裂、金具损坏、倒杆、倒塔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摘要】近年来,由于输电线路上覆冰引起的线路断线频繁发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以及影响覆冰的不同因素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些许防止冰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事故;覆冰;防治1.引言据统计,2003年电网有500kV的输电线路是因覆冰导致的线路跳闸有12次,因覆冰产生的事故有7次,其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华东、东北地区。

2005年全网22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因覆冰舞动而引起的跳闸有98起。

覆冰事故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也被冰害事故严重威胁着2.冰害事故的主要类型以及原因分析2008年我省由于受到雨雪冰冻灾害使得110kV输电线路有83处倒杆,18处倒塔。

60处杆塔偏斜受到损坏,49处杆塔横担的部件弯曲折断,421处地、导线发生断线;35kV电路中受损的线路长度约为273千米;10kV线路中16935处杆塔受损,受损的线路长度约3615千米,0.4kV受损的台区约2551个,损坏的配变台区约680台,8992处电杆基受损,线路受损的总长度约2300千米。

2.1冰害事故的成因分析通过长期对覆冰的分析和观测,我国输电线路的覆冰事故发生原因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①对输电线路的覆冰规律在认识方面不足,设计线路时,线路选择的路径不合理,缺乏抗冰害经验,使得冰害的事故时常发生;②有些设计的输电线路抗冰厚度比实际的覆冰值要低,当遭遇严重的覆冰时,就会发生覆冰事故;③某些输电线路在重冰区,虽然具有一定抗冰的能力,但因为气候十分恶劣,某些环节依然较薄弱,当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输电线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降低,导致覆冰事故。

2.2冰害事故的类型输电线路形成覆冰通常是在初春或严冬的季节,当气温下降到-5摄氏度到0摄氏度,且风速在3到15米每秒时,若遇到了雨夹雪或大雾,首先在输电线的路上将会形成雨淞,这个时候若是天气突然变冷,出现了雨雪天气时,雪和冻雨就在粘结强度比较高的雨淞上面开始迅速地增长,最后形成了较为厚的冰层。

2008年我省的轻冰区主要多为110kV的线路,据统计,该区110kV输电线按照5毫米冰区所设计的,但实际的覆冰厚度约达60毫米左右,局部地区覆冰80毫米以上。

巡视110kV线路的跳闸故障时,测得地、导线覆冰的直径约200毫米左右,通过观察拉线覆冰的情况,覆冰的结构以雾凇夹雪为主,相对的密度是0.4到0.6覆冰的厚度折算为40到60毫米。

之后通过对其的运行与观察,发现该区110kV每年都会发生覆冰,其厚度为50毫米左右。

但是该区最大的设计覆冰厚度约20毫米,因此输电线路覆冰所导致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2.2.1覆冰导线舞动事故导致输电线路跳闸以及停电,甚至发生断线倒塔等严重的事故。

舞动时有可能会导致相间闪络,对导线、地线以及金具等一些部件造成损坏。

2.2.2绝缘子冰闪事故当冰中所参杂的污秽等一些导电的杂质更容易导致冰闪事故的发生,而且覆冰还会改变绝缘子电场的分布,就是能够将覆冰可看作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参杂物。

2.2.3过负载导线都会针对覆冰事故进行抗冰的设计,当覆冰超过了设计时抗冰的厚度范围,就会导致烧断导线,闪络以及烧伤等事故的发生,以至于对金具造成损坏,甚至发生断线倒塔、地线断裂、绝缘子串翻等现象发生。

2.2.4覆冰不均匀或者脱冰时期不同的事故导线电气的间隙减少导致闪络、绝缘子与导线闪络的发生、对绝缘子造成破裂或损伤、使得杆塔横担变形或扭转以及导线发生断裂等多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相邻档覆冰不均匀或者是线路脱冰的时期不同所产生的张力差导致的。

3.覆冰的影响因素当水汽与温度为覆冰创造了形成的条件后,而且风也对导线覆冰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风作用之下,大量过于冷却的水滴由此进入了送电线路,之后和导线发生了碰撞并且被截获,继而导致了水滴逐渐开始增大,最终导致覆冰的现象发生。

据观测的结果显示,覆冰先成长部位为导线的迎风面,当这个迎风面接近了某一个覆冰的厚度时,在重力的作用影响之下,将让导线发生扭转,使得新迎风面的“诞生”。

之所以覆冰逐渐开始增大主要是因为导线不断的扭转,而在该作用之下,导线的上面也形成了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覆冰。

另外,对覆冰造成影响的因素不只是风速,其中风向也对导线覆冰有着影响,较轻覆冰的现象主要是发生在导线和风向平行的状况,或者是风向与导线间的夹角大于150度或小于45度;然而当导线和风向垂直.或者是二者间夹角为45到150度之间时,此时覆冰的现象较严重。

不仅如此,导线悬挂的高度、线路的走向及导线直径也会对导线覆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般的情况之下,我国南北走向导线的覆冰要比东西走向导线的覆冰现象较弱一些。

所以,在覆冰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可以确定线路的走向时,应尽量避免线路为东西走向。

另外.随着导线悬挂的高度越来越高,覆冰的现象就越严重,主要是由于导线悬挂的高度对其造成的影响,空气里液水的含量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导致覆冰的形成。

导线的粗细也会对覆冰量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导线越粗,覆冰的量也会随增加。

4防治的措施输电线路的覆冰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的运行,所以采取要相应的防治措施。

4.1设计避冰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应避开覆冰区域。

在线路的路径进行选择时,要对覆冰进行调研,并比较技术的经济,避开重冰区,走线要沿着起伏不太大的地形;同时还要避免风道、横跨垭口、水库、湖泊等易发生覆冰的区域;翻山越岭时要避免大高差、大档距;沿着山岭通过的时候,要沿着阳面或背风向走线。

对于不能避开的覆冰区,设计线路时要充分的考虑线路的气象条件、走廊地形等,确保抗冰的强度足够,以防止电气和机械事故的发生。

4.1.1抗冰技术输电线缆抗冰雪的措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发热融冰让输电线的本身发热,使得冰融化。

主要措施为:直流电的融冰技术。

用直流电在导线的电阻内产生热使得覆冰融化,要加装直流转换的调压装置。

交流电的融冰技术。

主要用于低压的线路之上,用特设的发电机或变压器断开和供给覆冰线路的短路电流。

使负荷电流增大来融冰。

利用电阻的发热融冰。

可用于绝缘架空的地线。

在线路的导线上通过比正常运行的电流值高的电流。

②振动除冰通过让输电线振动,来除冰。

具体的措施为:机械除冰。

线路在覆薄冰的时候用滑车式的除冰器来除冰。

手工除冰。

停运线路,让人员登杆,用榔头敲击,线路的覆冰加厚迅速而没有达到设计的值时,让导线振动来脱冰。

③改进结构减冰。

通过改进导线的结构,让冰雪不易附在导线上。

选用防积雪型的架空导线亦或是安装平衡锤、阻雪环在导线上。

④使用防冰材料。

使用新型的材料或刷涂防覆冰的材料在导线上,防止电缆覆冰。

4.2绝缘子抗冰的措施据统计,冰闪的几率和绝缘子的串型式有直接关系。

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装大盘径的绝缘子加装大盘径的绝缘子可以把横担上流的冰水和绝缘子串的覆冰给隔断,达到防冰的目的。

②绝缘子串的插花在玻璃或瓷悬垂的绝缘子串上面插花再装上大盘径的绝缘子、插花在复合的绝缘子上面使大直径的伞裙增加,通过这些方法来融冰,形成不连续的短接冰凌。

③使用V型或倒V型配置悬垂绝缘子。

将悬垂的绝缘子串布置成倒V型或者V型,倾斜绝缘子串,不仅无法形成连续冰凌,还可以使绝缘子串自洁的性能增加,有较良好防冰的效果。

4.3输电杆塔抗冰的措施优先对线路发生冰灾的区域采取改道的方案,使线路在易覆冰区域减少。

在改建的时候,应对档距与相应高差进行限制,加以避免杆塔两侧的大小较悬殊的现象发生。

对无法改变路径,同时又在地形环境恶劣的线路而言,应与冰灾受损的情况相结合,采用放松地、导线的张力和适当的增设杆塔使得档的距离缩小等措施,让导线安全的系数提高,减少纵向不平衡的张力。

对于未发生倒塔和断线但有严重覆冰情况的区域,可减小耐张段的长度或是增加设置耐张塔,从而使线路抗冰的能力提高。

4.4建立监测冰情的预警系统,加强运行的管理对线路的参数进行检测,包括有现场图像、风速、风偏角、湿度、温度、导线的张力、重力、舞动的幅度、绝缘子的倾角、导线的弧垂以及风向等参数。

通过分析采集线路的参数,系统的作出判断,之后控制装置的动作。

研究在线检测的新型技术,随时对微气象进行掌握,具有视频和图像预报警及监测的功能。

5.结束语综合上述,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造成影响。

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以及影响覆冰的不同因素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些许防止冰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运行的管理,建立对冰情监测的预警系统,在形成冰害之前要消除覆冰,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1]陆佳政,蒋正龙,雷红才等.湖南电2008年冰灾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1):16-19;[2]黄新波.刘家兵.蔡伟等.电力架空线路覆冰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电网技术.2008.32(4):23-28;[3]申屠刚.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抗冰除冰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机电工程.2008.25(7):72-75;[4]易辉.查宜萍.何慧雯.防覆冰涂覆材料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电力设备.2008.6(9):16-19;[5]贾雷亮.陈宝骏.输电线路绝缘子冰闪特征与防范[J].山西电力.2007.2(1):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