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认同感的研究量表

合集下载

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为例

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为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复杂过程。

身份认同一般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种(张淑华等,2012)。

吉登斯(1998)将自我认同定义为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Tajfel ,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例如,彭远春(2007)和殷娟(2009)等分别调查研究了武汉市和长沙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王春光(2010)等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难题;陈映芳(2005)探讨了“农民工”身份被建构的制度背景。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方面探究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

调查发现,农民工存在着自我认同模糊或自我认同方面的困惑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身份认同模糊的原因、身份认同模糊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及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3)05-0075-06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3.05.013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皖江城市带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与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研究”(编号:AHSK09-10D62)。

叶良均,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其佩,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009级学生(安徽合肥230036)。

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为例叶良均王其佩社会工作··75社会工作本文以上述成果为基础,采用个案访谈和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外来打工者进行调查研究。

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

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

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简介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The 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用于评估被试的社会认同性。

该量表由马尔洛和克罗恩于1960年开发,旨在测量被试在评估中对社会期望的回答倾向。

测量内容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是一套自陈式问卷,其中包含一系列与个人价值观、社交行为和社会期望有关的问题。

测量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宣称的社会行为:通过询问被试对某些道德、伦理或社会规范行为的立场,来评估被试在回答中是否倾向于符合社会期望。

2. 社会期望的态度:通过对被试对某些社交行为的态度进行评估,来推断其与社会期望的关系。

3. 反社会行为倾向:通过探究被试对社会期望的态度以及其行为倾向,来分析其对社会规范的遵守程度。

使用方法使用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将问卷分发给被试,确保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填写。

2. 引导被试阅读每个问题,并根据其真实观点进行回答。

被试需要尽量真实地回答问题,而不是为了符合社会期望而给出虚假答案。

3. 收集被试填写完毕的问卷,并确保保密性和匿名性。

4. 对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数据解读和结果报告。

应用领域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以下方面的研究和实践:1. 人格特点和社会适应性的评估:通过测量被试的社会认同性,可以了解其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态度,进而推断其在社交互动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

2. 社会心理研究:通过分析大量被试的社会认同性量表结果,可以揭示某些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社会期望和价值观念。

3. 人际关系和沟通研究:通过了解个体的社会认同性,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沟通方式,有助于改进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总结马洛-克罗恩社会认同性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可用于评估个体的社会认同性。

社区工作者社工认可度调查问卷-电子版03

社区工作者社工认可度调查问卷-电子版03

问卷编号:__________社区工作者对社会工作认可度调查问卷亲爱的朋友:您好!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我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

为了解社区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我在北京市12个社区开展了这项调查。

请您根据个人的实际体验填写下列问题,您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需选择符合您条件的选项,花费几分钟的时间。

您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此次调查属于匿名调查,所有个人信息不会公开。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调查人:李普歌2012年3月填答说明1、请在认真阅读本问卷的每个问题后在符合自己情况答案前划“√”,或者在______处,填上适当内容。

2、本问卷除了特殊注明外,均为单项选择题,即只能选填一个答案。

3、请您尽量安排一个有益于思考的时间,我们希望得到您完整、真实的答案。

4、在填写问卷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谢谢。

一、基本信息A1、您的年龄:___29____A2、您的性别:1、男2、女A3、您所工作的社区:___________A4、您现在的职务是:______A5、您在社区工作的时间:_____①≤1年②>1年≤ 3年③>3年≤8年④>8年≤15年⑤>15年A6、您的文化程度:___________①高中、中专及以下②大专③本科④研究生及以上A7、您是否毕业于社会工作专业:_____①是②否A8、您是否拥有社会工作师资格(包括助理、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①是(请注明初、中和高级):___________②否二、专业认同度B1、您是否认同“个案工作”的工作手法?A.很认同B.比较认同C.一般D.不太认同E.很不认同B2、您是否认同“小组工作”的工作手法?A.很认同B.比较认同C.一般D.不太认同E.很不认同B3、您是否认同“社区工作”的工作手法?A.很认同B.比较认同C.一般D.不太认同E.很不认同B4、您是否认同社区工作模式之一的地区发展模式?A.很认同B.比较认同C.一般D.不太认同E.很不认同B5、您对“人生来是有价值”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6、您对“人具有改变的潜能”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7、您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8、您对“国家对个人发展承担责任”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9、您对“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10、您对“人人平等”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A. 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11、您是否同意“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可以满足个人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的观点?A.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12、您是否同意“社会工作能使社会更好”的观点?A.很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B13、您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A.很好B.较好C.一般D.不好E.非常不好B14、您认为政府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力度怎样?A.很大B.一般C.不大D.不知道B15、您认为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A.国家和政府不够重视和支持B.社会工作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C.公众不了解,不接纳D.从业者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E.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F.缺少专业的人才G.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B16、如果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想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您支不支持?A.不支持B.不太支持C.支持D.非常支持E.不知道,看情况而定三、职业满意度C1、您目前每月的工资是多少?_______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2000D.2000-3000E.3000-4000F.4000以上C2、您对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是否满意?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C3、您对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保险和户口等)是否满意?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C4、您认为您的薪资和您目前的工作匹配吗?A.很匹配B.比较匹配C.适中D.比较不匹配E.很不匹配C5、您期望的薪资是多少?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2000D.2000-3000E3000-4000F.4000以上C6、您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C7、在您看来,您目前从事的工作和社会工作相关吗?A.非常相关B.比较相关C.不太相关D.不相关E.不知道C8、您对您目前的工作的喜欢程度如何?A.很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太喜欢E.很不喜欢C9、您对您工作的成就感有什么看法?A.非常有成就感B.比较有成就感C.成就感一般D.不太有成就感E.完全没有成就感C10、您能否在目前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A.完全可以B.基本可以C.一般D.不太可以E.完全不可以C11、您能否在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A.能B.不能C.我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不太了解.C12、当别人询问你的职业和工作时,一般情况下您是否愿意告诉他们自己是社区工作者?A.愿意B.比较愿意C.不太愿意D.不愿意E.无所谓如果选择C或D项,请您回答C13题,选择其他选项请直接跳至C14题C13、您认为自己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告诉他人自己是社区工作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知道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的人太少B.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公众认可度不高C.社区工作者待遇比较低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C14、目前,你是否希望更换工作?A.是B.否上题如果选择“是”,请您回答C15题;如果选择“否”,请您跳至下一题C15、如果你希望更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社区工作者工资太低,待遇不够好B.工作不适合自己C.对社工的实际工作没有兴趣,和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D.自己能力得不到发挥E.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他人的认可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如果您已获得社工师资格,请回答C16-C17题,如果您未获得这一资格,请跳至C18-C19题C16、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参加这一考试(可多选)_________A.很喜欢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希望学习更多知识以完善自己B.按照上级规定或其他要求,被迫参加考试C.获取更多晋升的机会或更高的工资待遇D.为了到更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和发展E.有同事或朋友参加这一考试,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参加考试F.认可这一考试,社工师资格很有价值G.其他(请注明)______C17、以上原因您认为最重要的是_____C18、您未参加社工师资格的考试的原因是?(可多选)A.考试很难,社工师资格不易取得B.个人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原因C.不喜欢这个职业,对社会工作没有兴趣D.取得资格对自己没有太大益处和帮助E.不知道可以考取这个资格F.我想参加考试,但是目前还不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C19、您在未来一年是否打算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考试?A.是B.否C.不确定请您简要描述一下您对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现状的看法我们的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因素,探索了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对其现状进行描绘的同时,提出一个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同感问题的基本模型。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认同感;解决策略1 新生代农民工的背景和现状他们,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栖人”:他们住在城市,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渴望融入城市,却因为城市的种种门槛,无法在城市中真正立足;他们的根在农村,却不谙农事,无心恋土,与农村渐行渐远。

他们,就是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关注的新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目前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大约1.5亿的农民工中16~25岁的“80后”、“90后”占到了61%。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认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和老一代农民工相对应,这些人基本特征第一是年轻,第二是想融入城市的生活,比他们的父兄具有更加远大的志向。

他们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我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市从事工人工作的青年人。

他们受教育水平高、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严格的户籍制度、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分级办学,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和部分城市人对他们的冷漠和歧视等因素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步履维艰。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自身认同(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和对未来的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在对自身的社会特性(如身份、职业和生活等)上有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和相似性的看法。

二是城市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和管理认同)。

即新生代农民工流入地的有关社会群体和社区环境对他们的认可情况。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1)身份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所持有的是农村户口。

他们自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测度--呼和浩特市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测度--呼和浩特市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测度--呼和浩特市的调查
王春枝;高娃;孙淑清
【期刊名称】《现代营销》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列联分析、因子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
定量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状况。

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城市人”认同度总体偏低,学历与进城前的主要经历是主要的个体特征影响因素;从城市生活感受来看,经济收入、住房状况、乡土记忆都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

【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王春枝;高娃;孙淑清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内蒙古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以S村若干新生代农民工为
例 [J], 胡晓红
2.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研究 [J], 胡宏伟;曹杨;吕伟;叶玲
3.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J], 张璐;黄溪;惠源
4.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研究 [J], 宋颜丽
5.浅析社会工作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介入——以重庆市铜梁县A 村为例 [J], 陆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标准

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标准

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标准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能够得到来自社会环境中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科学地评估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的社会支持量表,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

本文将介绍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量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社会支持量表的构成。

社会支持量表通常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区支持等多个维度。

在评分时,需要对这些维度进行分别评分,并综合得出个体总体的社会支持得分。

评分标准通常采用 Likert 5级评分法,即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中立”,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

其次,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量表而定。

以家庭支持量表为例,评分标准可能包括家庭成员对个体情感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家庭成员对个体在困难时的帮助程度、个体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程度等方面。

每个方面都会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和解释说明,使用者在评分时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标准,以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另外,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

比如,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量表,在评分标准上可能会更加注重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朋友支持可能会更具有重要性。

因此,在使用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时,需要根据被调查者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最后,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量表的信效度。

评分标准应当能够准确地反映被调查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同时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制定评分标准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以保证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总之,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是科学评估个体社会支持程度的重要依据。

使用者在使用社会支持量表时,需要充分理解评分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量表的信效度,以保证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量表的分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量表的分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量表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研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量表是研究者用来收集信息和数据的工具,通常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量表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问卷调查量表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向被调查者发放包含一系列问题的问卷,来获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观点和看法。

问卷调查量表根据问卷的设计和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结构化问卷和非结构化问卷。

结构化问卷包含了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和选项,被调查者只需要选择或填写答案。

非结构化问卷则是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观点和看法。

问卷调查量表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大量的数据,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被调查者可能出现不诚实回答或误解问题等问题。

二、访谈量表访谈是一种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交流来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

访谈量表是用来指导访谈过程的一种工具,包含了问题的设计和顺序。

访谈量表可以分为半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两种类型。

半结构化访谈是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问题的顺序和内容,但也允许被调查者自由发表意见。

非结构化访谈则完全由被调查者自由表达观点和看法。

访谈量表的优点是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想法和感受,获取更加丰富的数据。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访谈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快速获取大量数据等。

三、观察量表观察是通过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表现和环境来获取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量表是用来指导观察过程的工具,包含了观察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观察量表可以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两种类型。

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生活当中,非参与式观察则是研究者不直接干预或影响被观察对象。

四、实验量表实验是通过对被调查对象施加特定条件或处理,来观察其反应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分析.kdh

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分析.kdh

注:本课题得到甘肃省司法厅和甘肃第二劳动教养所的资助。

作者简介:何宝平,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学研究730070。

高云鹏,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学研究730070。

景国成,甘肃省司法厅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劳动教养和司法政策研究,730000。

1.问题的提出农民工作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心理与情绪的变化既是社会运行状况的一种主观反映,同时,农民工心理作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可能,又将对社会动态运行和变革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农民工的行为失范,特别是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1],部分省市的农民工犯罪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的惊人,而且体现在犯罪率增长速度和犯罪类型的变动程度上的惊人。

随着农民工犯罪行为的多发化和复杂化,社会对其也投入了积极关注,许多社会学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诸多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对政府决策和当前城市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然而当前研究更多地着眼于社会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农民工主体文化背景及其社会适应上,不少研究者是在对市民和农民工的对比中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更多的注重了二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上分析差异,没有从农民工主体感受和对所处环境的内在体验上进行深入分析。

而作为个体外现行为内在根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则在主体态度和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从这两方面入手,从农民工内在心境与体验上分析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世界,则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从根本上了解他们的主要手段。

社会支持一般认为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社会认同感的研究量表
附录三社会认同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一项关于“农民工社会认同状况”的调查,本次调
查采取不记名方式,答案无对错之分,调查结果仅作研究之用。

我们会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资料进行严格保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把您的真实
状况告诉我们,谢谢您的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0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102.您的出生年:年
103.您目前户口登记地是:
①张掖市②甘肃省其他县市③外省④户口待定
104.您的婚姻状况:
①已婚②未婚③丧偶④离异
105.您的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或中专④大专及以上
106.您现在或最近一次工作从事的行业: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采矿业④批发零售业
⑤餐饮业⑥服务业⑦其他行业(请注明)
107.您外出务工是通过以下哪种渠道:
①自发外出②通过中介③学校推荐或政府组织
④亲朋好友、同乡介绍
⑤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
⑥其他途径
108.您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
①家乡收入低,外出赚钱②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
③向往城市生活方式,希望留在城市④开开眼界,增加社会阅历
⑤没有干过农活,不懂务农⑥其他原因(请注明)
109.最近一年内,由于自身原因,您更换过几次工作?①没有更换过(选此选项的请跳到底 201 题)
② 1 次③ 2 次④ 3 次⑤ 3 次以上
110.您更换工作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考虑:
①获得更高收入②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③想换一种工作环境④多学习、多体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
⑤出于其他考虑
第二部分社会认同状况
201.有过城市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你,认为自己还是不是农民?
①是
②不是(选此选项跳至第 203 题)
③说不清(选此选项跳至第 204 题)
202.您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农民?
①政府相关政策的规定
②其他人(专家、学者、传媒)是这么认为的
③自己这么认为的
④以上三种原因兼有
203.您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农民?
①自己不从事农业生产
②自己已经不在农村居住
③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惯等与农民不同
204.您想不想改变农民身份?
①想(选此选项跳至第 206 题)
②不想
③无所谓(选此选项跳至第 206 题)
205.您为什么不想改变农民身份?
①当农民挺好②自己的根在农村③想也没用
206.进城打工后,您和本地人的交往程度如何?
①经常交往②交往一般③很少交往④基本不交往
207.您的朋友圈属于以下哪种情况:①基本所有的朋友都是长春本市人
②多数朋友是长春本市人,少数为同乡或外地人
③少数朋友是长春本市人,多数为同乡或外地人
④没有什么朋友
208. 在与城市人的交往中,您觉得他们是否友好?”
①很友好②比较友好③说不上友好不友好④不友好
209.您是否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
①非常适应②比较适应③比较不适应④完全不适应
210.您在本地是否有家的感觉?
①有很大感觉②有一点感觉③完全没有感觉
211.您是否还习惯农村生活?
①非常习惯②比较习惯③比较不习惯④完全不习惯
212.您平均每年在城市和家乡的时间属于以下那种情况?
①全年都在城市工作,不回老家
②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工作,农忙或节假日回老家
③在老家时间居多,在城市的时间相对较少
④不好说,视情况而定
213.您有没有参加过所在城市的社会组织(如:娱乐组织、公益组织等)?
①参加过(选此选项跳至第 215 题)②没有参加过
214.您没有参加的原因是?
①没有兴趣参加②对自己没有帮助
③想参加,但没有机会和渠道④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15.如果将来在城市遇到困难或发展不好,您会怎么办?
①回农村务农(选此选项结束本次问卷)
②仍然留在城市,寻求其他发展机会
③没想过这个问题,走一步看一步(选此选项结束本次问卷)
216.您为什么选择继续留在城市?
①务农比较辛苦②务农没有出息③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
④在外面能享受现代化的便利设施⑤在外面的机会总比在家乡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