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

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
1.组内同学相互交流 —— 互 查
2.课堂达标 —— 完成堂堂清测试
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新丑条约》” 各框的相关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小组共同展示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难点: 义和团运动。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5分钟)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动脑动手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2.八国联军包括:
3.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运动
1.兴起的地点:
2.提出口号:
3.运动性质:
4.作战地点:
5.最终结果:
6.评价:(1)积极;表现了中国人民
(2)局限;其蒙昧迷信及
(三)《新丑条约》
1.签定时间:
2.内 容:
3.影 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5分钟)
(一)理清线索 —— 整合信可采用小品、相声、三句半、评书、讲故事等)
(二)展示认知 —— 角色扮演,追述历史,再现情景,深入体会。
(提示:舞台上表演的同学可在表演过程中向座位下的同学提问)
(三)教师精讲 —— 梳理脉络 —— 形成板书(以下是板书位置)
(四)解疑释疑 —— 1,把自主与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出来。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解决疑难。
三:训练提高,巩固新知(15分钟)

导学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模块】一、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镇压运动。

(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支重要力量)2.时间、国家、人物(1)时间:年。

(2)国家:、俄、、、法、、意、奥八国。

(3)人物: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率领。

3.中国人民的抗争义和团战士协同清军英勇作战,在、等地阻击敌人。

4.列强罪行1900年8月,陷落。

慈禧太后携帝仓皇出逃,并下令剿灭义和团,派大臣与各国议和。

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年9月。

2.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亿两,分年还清,本息共计亿多两。

(2)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清政府必须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开展的活动。

(4)拆除的所有炮台,从至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3.影响:《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沉重枷锁。

通过这个条约,西方列强从、、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中国。

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问题探究】【问题1】通过《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分析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探究:①条约规定的巨额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一次极大勒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使清朝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清朝的内政外交,完全被洋人控制,以武力为后盾的帝国主义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目的是要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帝国主义侵略军完全控制了京、津要地,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进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导】: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缘故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缘故。

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操纵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定的情形》插图,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4.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讨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议】:《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什么缘故?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展现升华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形)【练】:反馈检测以下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2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作业:辅导书第4课板书: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二.《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影响:课后反思:年月日。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岳麓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岳麓
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
出。”——瓦德西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
(2)材料二描述的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列强的罪行?
(3)读了这些材料你有何感想?
五、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2、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关条约》
中和英、美、法、俄、德、日、意、奥、比、西、荷《辛丑条约》
三、交流提升
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是( )
A. 1899年B.1900年C.1901年D.1902年
2.八国联军侵华主要目的是( )
(3)北京陷落: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慈禧太后挟持仓皇出逃。
(4)罪行: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辛丑条约》
(1)时间:年
(2)主要内容:经济上:中国赔偿白银,以
等税收做担保。
军事上:拆毁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上: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1、义和团运动
(1)年,义和团运动开始掀起了运动;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2)时间:年6月
(3)目的:为了镇压反帝爱国活动。
(4)国家:、、、、、、、八国联军,由
率领。
2、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过程:(1)廊坊战役:侵略军在被义和团围困,后来逃回天津。
(2)大沽之战:外国舰队夺取,攻占天津。

江苏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八国联侵华战争导学案

江苏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八国联侵华战争导学案

第4课八国联侵华战争一、课程标准:了解八国联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知识结构:目的,时间八国联侵华战争内容:见P23页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影响:见P23页三、探究交流:1.《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想一想: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

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又一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议一议:“城破之日,洋人无数。

”“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材料揭示了八国联的暴行,请你畅所欲言,面对侵略者的暴行,我们应该怎么做?读一读:慈禧太后曾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四、训练反馈(一)选择题1.《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之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允许列强在华建厂B.赔款2亿两白银C.清政府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D.开放新的通商口岸2.“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

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驻扎有外国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八年历史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八年历史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八年历史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年9月【学习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流程】一、预习导学(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8月,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二)《辛丑条约》2.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2)划定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3)清政府保证严禁;(4)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

3.《辛丑条约》影响:西方列强,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

变成了“”。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

二、展示探究(1)《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三、点拨归纳四、巩固训练1.下列内容,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之最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权益的是()A.开埠通商B.割地C.赔款D.驻兵4.在下面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并大肆抢劫()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A.1900年春B.1900年夏C.1899年春D.1899年夏6.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A.英国B.法国C.德国D.奥地利7. 对对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8.连连看《南京条约》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北京条约》 B.割让香港岛《马关条约》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辛丑条约》 D.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案(大全五篇)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案(大全五篇)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案第四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的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重点和难点:《辛丑的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一、八国联军的入侵: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2、八国联军的入侵:(1)组成:(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

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

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

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

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

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

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

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

”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

罗荣光严词拒绝。

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

八上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doc

八上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doc

杨集中学八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课题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目标 1.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重点重点: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习札记学【导学清单】一、温故知新:八时间目的侵略国家经过签订名称争条约内容(1)(2)(3)(4)影响【点拨拓展】《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回顾一屈辱的岁月•填一填:下面是1840—1895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请把符号依照范例填到相应位置。

A、鸦片战争①《马关条约》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漩涡B、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南京条约》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T午中日战争③《北京条约》c、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示例:B—®一b A—__—_________ C—__— _____________■直面一瓜分的狂潮•想一想: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

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又一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聚焦一“洋人的朝廷”•读一读: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达了对义和团的斩杀令,希望以此换取与侵略军的和谈。

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一一节选自《辛丑条约》•想一想: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感悟一失败的惨训•填一填:下表是小红同学比较不平等条约所列简表。

请你填空。

条约名称签订国家割占领土赔款数目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说一说:填完此表后,你有什么感悟?检测(一)精挑细选1、当看到“四周设立缓冲地带,中国人不得在此建房定居"的条文时,我们可以断定它是依据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知识结构:
目的,时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内容:见P23页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见P23页
三、探究交流:
1.《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想一想: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

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又一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数。

”“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材料揭示了八国联军的暴行,请你畅所欲言,面对侵略者的暴行,我们应该怎么做?
读一读:慈禧太后曾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四、训练反馈
(一)选择题
1.《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之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允许列强在华投资建厂
B.赔款2亿两白银
C.清政府禁止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D.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2.“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

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20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