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的诊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屈光不正课件PPT课件

轻度:<-3.00D 中度: -3.00D~-6.00D 高度: >-6.00D 病因 1、遗传因素 2、发育因素
3、外界因素
临床表现:
1、视功能的改变 2、视疲劳 3、眼位偏斜(外斜视) 4、眼球改变 5、眼底改变:(1)豹纹状眼底,(2)近视弧 形斑,(3)黄斑部病变,(4)后巩膜葡萄肿, (5)周边眼底病变。
共同性内斜视
1、非调节性内斜视: (1)先天性 (2)获得性
2、调节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
先天性内斜视
六个月内发病 斜视角较大,>40△ 与屈光的关系不大
获得性内斜视
2岁以后的儿童期发生,与调节无关; 斜视角比先天性的小; 可随年纪的增大而增加。
小度数外斜 三棱镜矫正 正位训练 手术治疗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1、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获得正常眼位(美容)
1. 矫正屈光不正 2. 治疗弱视
3. 正位视训练 4. 手术治疗:斜视角已稳定
非手术后仍偏斜 交替性注视
内斜: 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外斜: 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 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 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 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其偏斜角度在不同注 视方向和距离有所不同,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 动障碍。
结果判断: ①水平复视主要在左右注视时最为突出,周边物 象属患眼。
②垂直复视时不仅左右注视时突出,重点在右上、 右下、左上、左下寻找分离最大的方向,周边物 象属患眼。
3、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
3、外界因素
临床表现:
1、视功能的改变 2、视疲劳 3、眼位偏斜(外斜视) 4、眼球改变 5、眼底改变:(1)豹纹状眼底,(2)近视弧 形斑,(3)黄斑部病变,(4)后巩膜葡萄肿, (5)周边眼底病变。
共同性内斜视
1、非调节性内斜视: (1)先天性 (2)获得性
2、调节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
先天性内斜视
六个月内发病 斜视角较大,>40△ 与屈光的关系不大
获得性内斜视
2岁以后的儿童期发生,与调节无关; 斜视角比先天性的小; 可随年纪的增大而增加。
小度数外斜 三棱镜矫正 正位训练 手术治疗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1、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获得正常眼位(美容)
1. 矫正屈光不正 2. 治疗弱视
3. 正位视训练 4. 手术治疗:斜视角已稳定
非手术后仍偏斜 交替性注视
内斜: 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外斜: 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 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 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 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其偏斜角度在不同注 视方向和距离有所不同,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 动障碍。
结果判断: ①水平复视主要在左右注视时最为突出,周边物 象属患眼。
②垂直复视时不仅左右注视时突出,重点在右上、 右下、左上、左下寻找分离最大的方向,周边物 象属患眼。
3、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
屈光不正诊断与治疗PPT

汇报人:
CONTENTS
屈光不正的诊 断
屈光不正的治 疗
屈光不正的预 防与控制
屈光不正的并 发症及处理
屈光不正的案 例分析
屈光不正的未 来发展趋势
PART ONE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视物模糊:看东西模糊不清 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疲劳感
头痛: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症状 眼睛干涩: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症状 眼睛红肿: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红肿症状
激光手术:激光手术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的治疗更加精确和安全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的出现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同时具有更多的 功能
激光手术:更精确、更安全、更个性化 药物治疗:新型药物研发,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屈光不正问题 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和调整屈光不正问题
PART FOUR
近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远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散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斜视: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影响视力和美观 弱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影响日常生活 屈光参差: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影响视力和美观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眼疲劳,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用眼习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斜视,需要及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
保持良好的用 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近距离
用眼
定期进行视力 检查,及时发 现并纠正视力
问题
增加户外活动 时间,让眼睛 得到充分的休
息和放松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富含维生素A 和C的食物, 如胡萝卜、菠
CONTENTS
屈光不正的诊 断
屈光不正的治 疗
屈光不正的预 防与控制
屈光不正的并 发症及处理
屈光不正的案 例分析
屈光不正的未 来发展趋势
PART ONE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视物模糊:看东西模糊不清 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疲劳感
头痛:长时间用眼后出现头痛症状 眼睛干涩: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症状 眼睛红肿: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红肿症状
激光手术:激光手术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的治疗更加精确和安全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的出现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使得屈光不正患者可以更方便地矫正视力,同时具有更多的 功能
激光手术:更精确、更安全、更个性化 药物治疗:新型药物研发,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屈光不正问题 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和调整屈光不正问题
PART FOUR
近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远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散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斜视: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影响视力和美观 弱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影响日常生活 屈光参差: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影响视力和美观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眼疲劳,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用眼习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斜视,需要及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屈光不正可能导致弱视,需要及时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
保持良好的用 眼习惯,避免 长时间近距离
用眼
定期进行视力 检查,及时发 现并纠正视力
问题
增加户外活动 时间,让眼睛 得到充分的休
息和放松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富含维生素A 和C的食物, 如胡萝卜、菠
《屈光不正的诊治》PPT课件

屈光指数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发生了改变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四 调节:
视近 →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视近物清楚→调节痉挛→眼累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根据调节情况分类:
1》总合性远视:显性远视+潜伏性远视 2》显性远视:可克服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3》潜伏性远视:综合性远视与显性远视之差 4》绝对远视:调节作用不能克服的远视 5》可克服性远视:调节作用能克服的远视 (举例)Leabharlann 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31
(二):单 纯 近 视 的 分 类
区别 名称
屈光状
调节性近视 态 近视
混合性近视 近视
真性近视 近视
调 节 松 弛 后 近视消失、呈正视或 近视部分降低 远视
近视度数未下降
发 病 机 制 调节紧张
调节紧张与器质病 完全是器质性病变 变
精选ppt
11
注意:儿童在6岁以前都有+3.00DS 左右的远视,这时如果超过+3.00DS 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弱视的发生。
精选ppt
12
三 分类:
轴性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短 (眼轴+1mm 时就会产生+3.00Ds屈光度)
曲率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屈光面发生了改变,
1、按度数分类: 1)低度近视-3.00D以下,
2) 中度近视-3.00D---6.00D 3) 高度近视-6.00D----10.00D 4) 超高度近视-10.00D以上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四 调节:
视近 →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视近物清楚→调节痉挛→眼累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根据调节情况分类:
1》总合性远视:显性远视+潜伏性远视 2》显性远视:可克服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3》潜伏性远视:综合性远视与显性远视之差 4》绝对远视:调节作用不能克服的远视 5》可克服性远视:调节作用能克服的远视 (举例)Leabharlann 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31
(二):单 纯 近 视 的 分 类
区别 名称
屈光状
调节性近视 态 近视
混合性近视 近视
真性近视 近视
调 节 松 弛 后 近视消失、呈正视或 近视部分降低 远视
近视度数未下降
发 病 机 制 调节紧张
调节紧张与器质病 完全是器质性病变 变
精选ppt
11
注意:儿童在6岁以前都有+3.00DS 左右的远视,这时如果超过+3.00DS 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弱视的发生。
精选ppt
12
三 分类:
轴性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短 (眼轴+1mm 时就会产生+3.00Ds屈光度)
曲率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屈光面发生了改变,
1、按度数分类: 1)低度近视-3.00D以下,
2) 中度近视-3.00D---6.00D 3) 高度近视-6.00D----10.00D 4) 超高度近视-10.00D以上
屈光不正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专业诊断
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角膜曲率测量等方法 进行专业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制定合适治疗方案的基础。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眼镜
配戴矫正眼镜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屈光不正治 疗方法。
眼镜通过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来帮助眼睛聚 焦。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也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方式,适合不 喜欢佩戴眼镜的人。
成因
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球的长度、角膜的弯曲度 或晶状体的形状异常所引起的。
遗传、环境因素和用眼习惯可能会影响屈光不正 的发生。
什么是屈光不正?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头痛和阅读 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甚至不会 察觉到问题。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例如,女性在某些年龄段可能更容易发展为 近视。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屈光 不正问题。
儿童尤其需要定期检查,以监测视力发展。
何时应就医?
症状出现
如出现视力模糊、阅读困难或眼部不适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尽早干预有助于改善视力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何时应就医?
未来展望与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 于预防屈光不正的发生。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未来展望与预防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屈光不正的认识,提高早期筛查和干 预意识。
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人们关注视力健康。
谢谢观看
隐形眼镜需要定期更换和正确清洁,以避免 感染。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手术
《屈光不正诊治》课件

PART FOUR
框架眼镜:最常用的矫正方式,适合各种屈光不正 隐形眼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隐形眼镜,适合某些特殊屈光不正 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白天无需佩戴眼镜,适合青少年近视 激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来矫正屈光不正,适合部分屈光不正患者
隐形眼镜种类:软性隐形眼镜、硬 性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
头痛:长时间用眼 后,头部感到疼痛
眼睛干涩:长时间 用眼后,眼睛感到 干涩、不适
PART THREE
视力表检查:测量视力,判断屈光不正的程度 验光检查:通过验光仪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 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的曲率,判断屈光不正的类型 眼压检查:测量眼内压力,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眼病
视力检查: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屈光度检查:测量眼睛的屈光度,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眼压检查:测量眼内压力,判断是否有青光眼等眼病 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判断是否有其他眼病 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的曲率,判断是否有角膜疾病 眼轴长度测量:测量眼球的长度,判断是否有近视或远视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屈光不正病史
环境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电 脑、手机等
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眼部营养素
眼部发育异常:如眼球发育异常、角膜 发育异常等
屈光手术后遗症:如激光手术后遗症等
视力模糊:看远处 或近处物体时,视 力模糊不清
眼睛疲劳:长时间 用眼后,眼睛感到 疲劳、酸痛
阅读时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 低头或仰头
阅读时保持适当着屏幕, 适当休息眼睛
阅读时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 的环境下进行,选择合适的光 线环境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电脑等 每隔一段时间休息,如20分钟休息5分钟 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低头、歪头、斜视等不良姿势 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如阳光直射、灯光昏暗等
屈光不正医学PPT课件

(model eyeball):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简易 模型眼 和广角光学模型眼 。简易模型眼将角膜和晶体 分别简化为单一球面。
简略眼Emsley’s reduced eye
眼球总屈光力(total diopter of the eyeball)在调节静止状态下为58.64D,最 大调节时为70.57D。眼屈光系统中最主 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状体,角膜的 屈光力大约为43D,晶体约为19D。眼轴 长度为24mm
分类(Classification) : 按度数:1)低度<+3.00D 2)中度+3.00~+5.00D 3)重度> +5.00D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 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眼光时难 以发现。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下降, 被调节所代偿的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 来。
临床表现:6岁以前,低、中度远视者无任何 症状,因为调节幅度大,近距阅读的需求也较 少。高度远视者通常在体检时发现,或伴有调 节性内斜而被发现。调节性内斜表现为近距内 斜大于远距内斜,由高调节性集合/调节比例 (AC/A)引起。远视的正确矫正可以减少调节, 从而减少调节性集合而消除或减少内斜。6~12 岁时,近距阅读需求增多,特别在10岁左右时 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症状。 20~40岁,近距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的视疲 劳症状,部分病人老视提前出现。40岁以后, 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隐性部分变为显性。
四、远视(hyperopia) 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 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 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远点在 眼后,为虚焦点. in hyperopia Under relaxed accommodation, parallel rays refracted by the ocular refractive system focus behind the retina, forming a diffused light circle but clear image on the retina
简略眼Emsley’s reduced eye
眼球总屈光力(total diopter of the eyeball)在调节静止状态下为58.64D,最 大调节时为70.57D。眼屈光系统中最主 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状体,角膜的 屈光力大约为43D,晶体约为19D。眼轴 长度为24mm
分类(Classification) : 按度数:1)低度<+3.00D 2)中度+3.00~+5.00D 3)重度> +5.00D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 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眼光时难 以发现。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下降, 被调节所代偿的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 来。
临床表现:6岁以前,低、中度远视者无任何 症状,因为调节幅度大,近距阅读的需求也较 少。高度远视者通常在体检时发现,或伴有调 节性内斜而被发现。调节性内斜表现为近距内 斜大于远距内斜,由高调节性集合/调节比例 (AC/A)引起。远视的正确矫正可以减少调节, 从而减少调节性集合而消除或减少内斜。6~12 岁时,近距阅读需求增多,特别在10岁左右时 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症状。 20~40岁,近距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的视疲 劳症状,部分病人老视提前出现。40岁以后, 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隐性部分变为显性。
四、远视(hyperopia) 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 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 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远点在 眼后,为虚焦点. in hyperopia Under relaxed accommodation, parallel rays refracted by the ocular refractive system focus behind the retina, forming a diffused light circle but clear image on the retina
屈光不正PPT课件

.
6
近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 远视眼凸透镜矫正远视
主要是散瞳验光配镜。其他任何治疗包括药物, 仪器效果不肯定。尤其对于青少年第一次配镜必 须散瞳.
处理原则: 近视:以最小的度数达到最好的视力 远视:尽早配镜以避免弱视 散光:配镜矫正
.
7
近视眼的成像
远视眼的成像
凹透镜矫正近视
凸透镜矫正远视
接验光,往往不够准确,只有散瞳麻痹眼内睫状肌 才能测出正确地真实的屈光度数,此时,若视力恢 复正常,则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并不需要戴眼镜, 只需多注意眼睛休息,多做眼保健操,减少近距离 用眼时间,常常远眺助于预防真性近视的发生。
.
12
老视
调节力减弱 原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逐渐硬化,
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减低,从而引起 眼的调节功能下降,出现看近时阅读困难
.
8
调节
眼的调节机理: 当眼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肌收缩 悬
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 眼的屈光 力增加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当眼看远处物体时 睫状肌松弛 悬 韧带收缩 晶状体变平 眼的屈光 力减弱 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
9
什么是调节
睫状肌(环)
调节就是睫状肌收缩、晶体变厚、屈光力增 强使近处物体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的过程。
屈光不正
包头市眼科医院 邬永生
.
1
屈光不正
定义: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 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屈折后不能 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
分类: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类型。
.
2
屈光系统的构成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
3
•
远视眼屈光不正分类源自•正视眼.
屈光不正科普讲座PPT课件

如何预防屈光不正?
如何预防屈光不正?
养成好习惯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 眼。
遵循20-20-20规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 体20秒。
如何预防屈光不正? 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 眼睛健康。
阳光中的自然光对眼睛发育有积极作用。如何预防屈ຫໍສະໝຸດ 不正? 合理饮食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症状表现
出现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头痛等症状时,建议 及时就医。
早期干预可以防止屈光不正加重。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和儿 童。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矫正屈光不正。
何时应就医?
专业评估
专业的眼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提供合适的矫正 方案。
包括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等多种选择。
屈光不正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屈光不正? 2.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如何预防屈光不正? 5. 如何矫正屈光不正?
什么是屈光不正?
什么是屈光不正? 定义
屈光不正是指眼睛在调节光线时出现的偏差,导 致视觉模糊。
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什么是屈光不正? 成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眼也是一种常见的屈 光不正。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职业影响
某些职业如教师、程序员和设计师等,因工 作性质容易导致屈光不正。
定期眼部检查对于这些职业的人尤其重要。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生活方式
不良的用眼习惯、缺乏户外活动等,会增加 屈光不正的风险。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和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预 防。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和 Omega-3脂肪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全身因素
高血压患者 糖尿病 妊娠期间 女性月经期间 其他重大疾病期间
51
2 眼内屈光手术
A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B 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C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
1
屈 光不正
2
屈 光不正
一:定义 二:分类
3
一:定义
人眼调节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以 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屈光系统的折 射后不能呈像在视网膜上,统称屈光不正。
4
5
二:分类
一 、远视 二、 近视 三 、散光
6
远视
一 :定义 二 :病因 三 :分类 四 :调节 五 :临床表现 六 :治疗
眼
7
一 定 义:
在人眼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 以 外的平行光线经过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 以后聚焦在视网膜后(如图)
8
(如图)
9
10
二 病 因:
遗传因素:人的眼球在出生时的直径只 有17—17.5mm,在出生后1-----2岁时 发育最快,在4岁 左右基本接近正常,可以 达到23mm左右,在17岁时可以完全达到 正常。这时如未达到正常(24mm)就形 成了先天性远视。
2、按屈光性质分类: 1) 轴性近视 2) 曲率性近视 3) 屈光指数性近视
28
3、按屈光动态分类:1) 假性近视 2)真性近视 3) 混合性近视
4、按空间分类:1) 高空近视 2) 低空近视
29
四:总 分 类
(一) 单纯性近视
(二) 病理性近视
30
(一):单 纯 性 近 视 与 病 理 性 近 视 的 区 别
31
(二):单 纯 近 视 的 分 类
区别 名称
调节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真性近视
屈 光 状 态 近视
近视
近视
调 节 松 弛 后 近视消失、呈正视或 近视部分降低 远视
近视度数未下降
发 病 机 制 调节紧张
调节紧张与器质病 完全是器质性病变 变
年
龄 较小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发 病 时 间 较短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区别 名称
单纯性近视
病
因 环境与遗传
调 节 因 素 起一定作用
屈 光 度 一般在-6.00D以下
பைடு நூலகம்
矫 正 视 力 一般正常
发 展 情 况 20岁以上停止发展
眼
轴 一般正常或稍延长
眼
位 一般正常或外隐斜
玻 璃 体 一般正常
视 乳 头 弧 形 斑 部分有、但一般都在1/2PD以下
视 网 膜 一般正常、少数有豹纹状眼底
2 角膜接触镜
A 软性 B 硬 性 1>日 戴
2>夜 戴
问题:1、近视眼是不是越戴越深? 2、眼镜应该怎么戴? 3、视力稍有下降是不是应该配镜?
43
(三)手 术
1、角膜屈光手术 2、 眼内屈光手术
3、眼外手术
44
•角膜屈光手术
A: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B: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C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D: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 E :oRk个性化切削 F :角膜镜片植入术
19
五 临床表现:
1、视力障碍 2、视力疲劳
3、眼位异常
20
21
六 治疗:
1、戴镜 2、手术治疗
22
七 并发症:
1 、弱视 2 、斜视
23
近视
一:定义 二:近视的 原因 三:近视眼的分类 四:总 分 类 五:临床表现 六:并 发 症 七:治 疗
24
一 定义:
人眼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 当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人眼 的屈光系统折射以后,呈像在视 网膜前
13
14
15
四 调节:
视近 →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视近物清楚→调节痉挛→眼累
16
17
18
根据调节情况分类:
1》总合性远视:显性远视+潜伏性远视 2》显性远视:可克服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3》潜伏性远视:综合性远视与显性远视之差 4》绝对远视:调节作用不能克服的远视 5》可克服性远视:调节作用能克服的远视 (举例)
11
注意:儿童在6岁以前都有+3.00DS 左右的远视,这时如果超过+3.00DS 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弱视的发生。
12
三 分类:
轴性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短 (眼轴+1mm 时就会产生+3.00Ds屈光度)
曲率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屈光面发生了改变,
屈光指数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发生了改变
25
(如图)
26
二:近视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调节学说 2>辐辏学说 3>环境适应学说 3.营养体质学说
27
三:近视眼的分类
1、按度数分类: 1)低度近视-3.00D以下,
2) 中度近视-3.00D---6.00D 3) 高度近视-6.00D----10.00D 4) 超高度近视-10.00D以上
45
PRK手术演试图
46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47
LASEK手术演试图
48
手术选择:
年龄因素:1、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2、屈光度数必须稳定2年以上
精神因素: 1、精神病患者 2、神经质型 3、对手术过高的期望值
49
•眼部因素
干眼症 角膜病变 严重沙眼 白内障 眼底病变 青光眼患者或家族遗传史
33
六:并发症
晶体病变
34
玻璃体病变
35
•黄斑区脉络膜萎缩和出血
36
黄斑裂孔
37
视网膜裂孔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38
开角型青光眼
39
40
七:治 疗
(一)药 物 (二)戴 镜 (三)手 术
41
(一)药物
1 阿托品 2 山莨菪碱(乐诚、康明等)
42
(二)戴镜
1框 架 视必治(控制近视发展)
并 发 症 一般无
单 纯 性 青 光 眼 发病率一般不高于正常人
病理性近视
主要为遗传 不起作用 在-6.00D以上 中年以后难以矫正到正常 20岁以后可以正常发展 明显延长 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基本混浊(絮状) 基本都有、且都在1/2PD以上
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屈 光 度 较低(-2.00D以下) 一般大于-2.00D 较高
治 疗 效 果 明显
可降低部分屈光度 疗效不佳
戴
镜 不需要戴镜
要戴
要戴
32
五:临床表现
1远视力下降 2视力疲劳 3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4眼球突出 5眼底的改变 1)豹纹状眼底
2)视神经乳头变大 3)弧形般 A)月牙状
B)半月状 4)黄斑变性
全身因素
高血压患者 糖尿病 妊娠期间 女性月经期间 其他重大疾病期间
51
2 眼内屈光手术
A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B 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C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
1
屈 光不正
2
屈 光不正
一:定义 二:分类
3
一:定义
人眼调节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以 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屈光系统的折 射后不能呈像在视网膜上,统称屈光不正。
4
5
二:分类
一 、远视 二、 近视 三 、散光
6
远视
一 :定义 二 :病因 三 :分类 四 :调节 五 :临床表现 六 :治疗
眼
7
一 定 义:
在人眼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 以 外的平行光线经过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 以后聚焦在视网膜后(如图)
8
(如图)
9
10
二 病 因:
遗传因素:人的眼球在出生时的直径只 有17—17.5mm,在出生后1-----2岁时 发育最快,在4岁 左右基本接近正常,可以 达到23mm左右,在17岁时可以完全达到 正常。这时如未达到正常(24mm)就形 成了先天性远视。
2、按屈光性质分类: 1) 轴性近视 2) 曲率性近视 3) 屈光指数性近视
28
3、按屈光动态分类:1) 假性近视 2)真性近视 3) 混合性近视
4、按空间分类:1) 高空近视 2) 低空近视
29
四:总 分 类
(一) 单纯性近视
(二) 病理性近视
30
(一):单 纯 性 近 视 与 病 理 性 近 视 的 区 别
31
(二):单 纯 近 视 的 分 类
区别 名称
调节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真性近视
屈 光 状 态 近视
近视
近视
调 节 松 弛 后 近视消失、呈正视或 近视部分降低 远视
近视度数未下降
发 病 机 制 调节紧张
调节紧张与器质病 完全是器质性病变 变
年
龄 较小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发 病 时 间 较短
介于两者之间
较大
区别 名称
单纯性近视
病
因 环境与遗传
调 节 因 素 起一定作用
屈 光 度 一般在-6.00D以下
பைடு நூலகம்
矫 正 视 力 一般正常
发 展 情 况 20岁以上停止发展
眼
轴 一般正常或稍延长
眼
位 一般正常或外隐斜
玻 璃 体 一般正常
视 乳 头 弧 形 斑 部分有、但一般都在1/2PD以下
视 网 膜 一般正常、少数有豹纹状眼底
2 角膜接触镜
A 软性 B 硬 性 1>日 戴
2>夜 戴
问题:1、近视眼是不是越戴越深? 2、眼镜应该怎么戴? 3、视力稍有下降是不是应该配镜?
43
(三)手 术
1、角膜屈光手术 2、 眼内屈光手术
3、眼外手术
44
•角膜屈光手术
A: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B: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C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D: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 E :oRk个性化切削 F :角膜镜片植入术
19
五 临床表现:
1、视力障碍 2、视力疲劳
3、眼位异常
20
21
六 治疗:
1、戴镜 2、手术治疗
22
七 并发症:
1 、弱视 2 、斜视
23
近视
一:定义 二:近视的 原因 三:近视眼的分类 四:总 分 类 五:临床表现 六:并 发 症 七:治 疗
24
一 定义:
人眼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 当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人眼 的屈光系统折射以后,呈像在视 网膜前
13
14
15
四 调节:
视近 →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视近物清楚→调节痉挛→眼累
16
17
18
根据调节情况分类:
1》总合性远视:显性远视+潜伏性远视 2》显性远视:可克服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3》潜伏性远视:综合性远视与显性远视之差 4》绝对远视:调节作用不能克服的远视 5》可克服性远视:调节作用能克服的远视 (举例)
11
注意:儿童在6岁以前都有+3.00DS 左右的远视,这时如果超过+3.00DS 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弱视的发生。
12
三 分类:
轴性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短 (眼轴+1mm 时就会产生+3.00Ds屈光度)
曲率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屈光面发生了改变,
屈光指数性远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角膜、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发生了改变
25
(如图)
26
二:近视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调节学说 2>辐辏学说 3>环境适应学说 3.营养体质学说
27
三:近视眼的分类
1、按度数分类: 1)低度近视-3.00D以下,
2) 中度近视-3.00D---6.00D 3) 高度近视-6.00D----10.00D 4) 超高度近视-10.00D以上
45
PRK手术演试图
46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47
LASEK手术演试图
48
手术选择:
年龄因素:1、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2、屈光度数必须稳定2年以上
精神因素: 1、精神病患者 2、神经质型 3、对手术过高的期望值
49
•眼部因素
干眼症 角膜病变 严重沙眼 白内障 眼底病变 青光眼患者或家族遗传史
33
六:并发症
晶体病变
34
玻璃体病变
35
•黄斑区脉络膜萎缩和出血
36
黄斑裂孔
37
视网膜裂孔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38
开角型青光眼
39
40
七:治 疗
(一)药 物 (二)戴 镜 (三)手 术
41
(一)药物
1 阿托品 2 山莨菪碱(乐诚、康明等)
42
(二)戴镜
1框 架 视必治(控制近视发展)
并 发 症 一般无
单 纯 性 青 光 眼 发病率一般不高于正常人
病理性近视
主要为遗传 不起作用 在-6.00D以上 中年以后难以矫正到正常 20岁以后可以正常发展 明显延长 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基本混浊(絮状) 基本都有、且都在1/2PD以上
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屈 光 度 较低(-2.00D以下) 一般大于-2.00D 较高
治 疗 效 果 明显
可降低部分屈光度 疗效不佳
戴
镜 不需要戴镜
要戴
要戴
32
五:临床表现
1远视力下降 2视力疲劳 3外隐斜或显性外斜 4眼球突出 5眼底的改变 1)豹纹状眼底
2)视神经乳头变大 3)弧形般 A)月牙状
B)半月状 4)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