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技术
2021LTE华为认证初级题库及答案19

2021LTE华为认证初级题库及答案19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米A.0.5mB.1mC.1.5mD.5m答案:C2、如果出现eNB的告警“小区退服,天线故障”(1018006),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A.RRU掉电B.RRU与天线之间的馈线进水C.RRU与天线之间的馈线被割断D.天线损坏答案:A3、LTE中2T2T OLSM表示A.传输分集,速率高B.传输分集,速率不高C.空间复用,速率高D.空间复用,速率不高答案:C4、在LTE系统中,各个用户的PHICH区分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码分B.工分C.时分D.频分答案:A5、优化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是A.切换优化B.起呼优化C.掉话优化D.覆盖优化答案:D6、LTE中存在()个PRACH签名序列A.16B.32C.48D.64答案:D7、不是宏分集技术的优点的是A.提高系统容量B.提高小区边缘传输速率C.增加小区覆盖范围D.降低邻区干扰答案:D8、TD-LTE优化初期我们对RSCP的覆盖要求应该是:RSCP大于等于-105dbm的采样点占所有采样点的比例应大于________A.0.85B.0.9C.0.95D.0.98答案:C9、数据采集是优化的重要手段,下列哪种方式不正确A.通过OMC统计B.通过规划的资料获取C.通过DT采集D.通过CQT采集答案:B10、Reordering_Window指示了记录窗的大小,对于映射在:式下的Reordering_Window大小为2048:A.RLC UMB.RLC AMC.RLC TMD.答案:B11、(LTE)3GPP R8 及以后的SGSN与MME之间的接口是()A.S6B.S3C.S4D.S12答案:B12、GSM/UMTS/LTE互操作初始阶段目标错误的是A.只有数据业务B.保证业务的连续性C.避免对GSM/UMTS网络稳定性的影响D.只有语义业务答案:D13、下行 SPS调度可以最多配置()进程A.1B.2C.4D.8答案:D14、LTE系统在整体架构上是基于()交换的扁平化架构B.电路C.IPD.CS答案:A15、LTE协议中所能支持的最大RB个数为:A.6B.20C.50D.100答案:D16、EPC发起的寻呼消息以下列哪个为单位下发给UE()A.TAB.TA ListD.RA答案:B17、RPF为2时的最小SRS序列长度是()A.6B.8C.10D.12答案:D18、LTE PDCP支持几种支持加密?A.只能1个B.只能两个C.只能三个D.多个答案:A19、对于8天线,2Port配置,当单port上的功率需求为15.2dBm时,单Path应该配置多大()B.7.2dBmC.8.2dBmD.9.2dBm答案:D20、下述关于2*2 MIMO说法正确的是?()A.2发是指eNodeB端,2收也是指eNodeB端B.2发是指eNodeB端,2收是指UE端C.2发是指UE端,2收也是指UE端D.2发是指UE端,2收是指eNodeB端答案:B21、LTE要求下行速率达到A.200MbpsB.150MbpsC.100MbpsD.50Mbps答案:C22、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线绝对高度指的是:A.天线的挂高B.天线所在铁塔的海拔与覆盖地点海拔的差值C.天线的挂高加铁塔所在地的海拔D.天线的挂高加上天线所在铁塔海拔与覆盖区域的差值答案:D23、天线选择掩码间最小的汉明距是()A.1B.2C.3D.4答案:A24、LTE系统中,定义TTI(发送时间间隔)的长度为:A.2msB.3ms、C.1msD.5ms答案:C25、LTE信道的分类中不包括A.逻辑信道B.传输信道C.物理信道D.随机信道答案:D26、TD-LTE引入后要求天馈系统支持频率范围为( )MHz。
LTE功率控制技术介绍

.LTE功率控制技术介绍目录1LTE功率控制概述 (2)2下行功率分配技术 (2)3上行功率控制技术 (3)3.1.1PUSCH (3)3.1.2PUCCH (6)3.1.3SRS (8)3.1.4PRACH (9)1 LTE 功率控制概述LTE 系统中,下行链路采用功率分配方法来确定基站的发送功率,主要目的是保证下行链路传输的有效性。
同时,由于不同的下行物理信道的可靠性、实现方式的差异导致功控需求不同,系统中对不同物理信道的功率分配分开考虑。
上行链路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来确定用户的发送功率,包含小区内功率控制和小区间功率控制,主要目的是抑制小区间干扰,同时补偿路损与阴影衰落,保证信号达到上行传输的目标信噪比。
其中,小区内功率控制主要为了达到上行传输的目标信噪比,小区间功率控制主要是为了降低小区间的干扰水平。
2 下行功率分配技术ENodeB 决定下行传输的EPRE 。
UE 假设下行导频EPRE 在整个带宽和子帧内是常量,直到不同的导频功率信息到达。
下行导频EPRE 来源于高层配置的Reference-signal-power 参数提供的下行导频传输功率。
而这个下行导频传输功率定义为系统带宽内包含参考信号的所有RE 的功率的线性平均值。
每个OFDM 符号上的PDSCH EPRE 与RS EPRE 的比值用A ρ or B ρ表示,由OFDM 符号的索引值决定,如下表所示。
此外,A ρ和B ρ都是UE 相关参数。
表格 1 一个时隙内OFDM 符号的PDSCH EPRE 与RS EPRE 比值的设置在16QAM ,64QAM ,TRI>1空间复用和多用户MIMO 传输模式下: 当基站侧是4天线的发送分集时,A ρ = )2(log 1010offset -power ++A P δ[dB]; 其他时候,A ρ = A P +offset -power δ[dB]。
其中,A P 是高层配置的UE 相关的参数,由RRC 信令指示;除多用户MIMO 情况offset -power δ是0dB 。
LTE功率控制综述综述

2019扰协调 小区专属天线端口下的ρ A/ρ B比。其由高层信令 通知的小区专用参数 以及 eNodeB 配置的小区专用 天线端口数目决定。
小区专属天线端口下的ρ A/ρ B比
2019/2/20
2019/2/20
7
用户功率分配和小区间干扰协调
小区专属比值与PDSCH使用的不同传输模式有关。对于16QAM、 64QAM调制、多层空分复用,或多用户MIMO的PDSCH传输: ������ 当UE接收使用4小区特定天线端口发送分集预编码传输的PDSCH数 据时:ρ A= power -offset PA 10log10 (2) 其他情况下:ρ A= power -offset PA 其中,在除了多用户MIMO之外的所有传输模式中, power -offset 均为0; 在指示 B / A基础上,通过高层参数 PA 确定 ρ A的具体数值,得到 基站下行针对用户的PDSCH发射功率。
下行功率分配
在频率和时间上采用恒定的发射功率,基站通过高 层信令指示该发射功率数值。 在LTE系统中,使用每资源单元容量(Transmit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 EPRE)来衡量下行 发射功率大小。 下行功率分配方法: 提高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Power Boosting) 与用户调度相结合实现小区间干扰抑制的相关 机制
2019/2/20
5
提高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Power Boosting
ρ A或 ρ B表示每个OFDM符号内的PDSCH EPRE和小区专属RS EPRE的比 值,且ρ A或ρ B是UE专属的。 在包含RS的数据OFDMA的EPRE与小区专属RS EPRE的比值标识用ρ B
表示; 在不包含RS的数据OFDMA的EPRE与小区专属RS EPRE的比值标识用 ρ A表示。
LTE中的上行功率控制

LTE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无线系统中的上行功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上行功控,可以使得小区中的移动台既保证上行发送数据的质量,又尽可能地减少对系统和其他用户的干扰,延长移动台电池的使用时间。
LTE中,同小区内不同用户之间的上行数据,设计成相互正交的。
因此同W CDMA相比,小区内上行干扰的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LTE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是慢速而非WCDMA中的快速功率控制。
LTE通过功率控制,主要用来使得上行传输适应不同的无线传输环境,包括路损,阴影,快数衰落,小区内及小区间其他用户的干扰等。
LTE中,上行功率控制使得对于相同的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不同UE到达eNodeB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 亦即单位带宽上的功率)大致相等。
eNodeB为不同的UE分配不同的发送带宽和调制编码机制MCS,使得不同条件下的UE获得相应不同的上行发射速率。
LTE功率控制的对象包括PUCCH,PUSCH,SRS等。
虽然这些上行信号的数据速率和重要性各自不同,其具体功控方法和参数也不尽相同。
但其原理都是基本相同的,可以归纳为(对于上行接入的功控如RA preamble,RA Msg3会有所区别,会在相应接入部分加以描述):UE发射的功率谱密度(即每RB上的功率)=开环工控点+动态的功率偏移。
其中开环工控点=标称功率P0 +开环的路损补偿α×(PL)。
标称功率P0又分为小区标称功率和UE特定的标称功率两部分。
eNodeB为小区内的所有UE半静态地设定一标称功率P0_PUSCH和P0_PUCCH,该值通过SIB2系统消息(UplinkPowerControlCommon: p0-NominalPUSCH, p0-NominalPUCCH)广播;P0_PUSCH的取值范围是-126dBm 到+24 dBm (均指每RB而言)。
P0_PUCCH的取值范围是-126 dBm到-96 dBm。
LTE上行功率控制物理层

L T E上行功率控制物理层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L T E功率控制Tag:功率控制TPC-RNTILTE功率控制的对象包括PUCCH,PUSCH,SRS,RApreamble,RAMsg3等。
由于这些上行信号的数据速率和重要性各自不同,其具体功控方法和参数也不尽相同。
PUSCH和SRS的功控基本相同。
1标称功率(NominalPower)eNB首先为该小区内的所有UE半静态设定一标称功率P0(对PUSCH和PUCCH有不同的标称功率,分别记为P0_PUSCH和P0_PUCCH),该值通过系统消息SIB2(UplinkPowerControlCommon:p0-NominalPUSCH,p0-NominalPUCCH)广播给所有UE;P0_PUSCH的取值范围是(-126,24)dBm。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动态调度的上行传输和半持久调度的上行传输,P0_PUSCH的值也有所不同(SPS-ConfigUL:p0-NominalPUSCH-Persistent)。
另外RAMsg3的标称功率不受以上值限制,而是根据RApreamble初始发射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加上?Preamble_Msg3(UplinkPowerControlCommon:deltaPreambleMsg3)。
每个UE还有UEspecific的标称功率偏移(对PUSCH和PUCCH有不同的UE标称功率,分别记为P0_UE_PUSCH和P0_UE_PUCCH),该值通过dedicatedRRC信令(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p0-UE-PUSCH,p0-UE-PUCCH)下发给UE。
P0_UE_PUSCH和P0_UE_PUCCH的单位是dB,因此这个值可以看成是不同UE对于eNB范围标称功率P0_PUSCH和P0_PUCCH的一个偏移量。
LTE功率控制总结

LTE功率控制总结LTE (Long Term Evolution) 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高速率和低延迟,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在LTE中,功率控制是保证信号质量、最大限度利用系统资源的重要技术。
下面是我对LTE功率控制的总结。
首先,LTE功率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资源。
因此,功率控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即上行功控和下行功控。
上行功控是指对用户终端(UE)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在LTE中,上行功控通过调整UE的传输功率来控制其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度,以保证信道质量。
LTE中采用了多种功控算法,例如关闭循环功控、开环加权功控和闭环功控等。
其中,闭环功控利用了基站对收到的上行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信号的质量进行反馈来调整功率。
基站通过应答信令中携带的反馈信息来控制UE的发射功率,实现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功率调节的闭环控制。
下行功控是指对基站对UE的下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在LTE中,下行功控通过调整基站的传输功率来保证UE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信道质量。
下行功控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全局功控和子载波功控。
全局功控通过调整基站的全局传输功率来控制信道质量,保证覆盖范围内所有UE的接收信号质量。
而子载波功控则是根据每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号质量来调整功率,以实现对不同位置或用户间信号的灵活控制。
对于LTE功率控制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可以优化功控算法,提高功控的精确度和灵活性。
例如,可以引入更复杂的功控算法,结合信道质量、拥塞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以实现更加准确的功率调节。
其次,可以优化功控策略,根据网络负载、用户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功控目标,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优化功控参数的配置,根据网络拓扑和用户分布等特点,合理配置功控参数,以实现全网覆盖和负载均衡的最优化。
此外,LTE功率控制还需要考虑与其他技术的协同工作。
例如,与LTE调度算法的协同可以实现对功率控制和调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系统性能。
tdd-lte上行功控参数分场景验证及总结

TDD-LTE上行功控参数分场景验证及总结摘要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LTE主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用户:更高的数据速率、更高的小区容量、更低的延迟时间、降低用户以及运营商的成本。
LTE也用以下数据体现出该系统的先进性与优势:●LTE根据双工方式的不同,分为FDD和TDD两种模式;●LTE用户峰值速率:DL 100Mbps,UL 50Mbps;●简化的网络架构,采用扁平网络架构,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用户面单向时延小于5ms;●控制面处理能力:单小区5M带宽内不少于200用户;●支持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
理论上看LTE确实充分体现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优越性,但网络建设是一个实际的过程,尤其是当站点数量形成规模之后,网络中站点内、站点间互相干扰,加剧了整网性能的恶化,并且站点建设的地理环境纷繁复杂,不同的场景下,如楼宇内、密集城区、郊区、甚至是山区等,加之不同地理形态下也形成了站点建设数量的差异。
综合以上因素,导致现网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覆盖形态,中心城区站点密度大,覆盖良好,干扰大;边缘地区站点密度小,覆盖差,干扰小。
如何平衡这种现网差异,就需要功控来发挥作用。
TD-LTE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其优越性的体现有赖于功率控制技术的使用。
功率控制是 TD-LTE系统中资源分配和干扰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有效的功率控制算法能够降低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可以在满足每个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最小化其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干扰、增加系统容量,并能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
关键词:功控场景信道参数目录摘要 (2)1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网络规模 (5)2上行功控参数场景验证总结 (6)2.1测试环境及网络结构 (6)2.2LTE上行功控简介 (8)2.3上行功率控制参数-PRACH功率控制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10)2.4上行功率控制参数-PUSCH功率控制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23)2.5上行功率控制参数-PUCCH功率控制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42)3总结 (56)4致辞 (57)5参考文献 (58)1概述1.1项目背景在信息技术领域,由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无线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产生了对宽带无线网络的巨大需求。
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

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移动通信是指利用电波或光传递无线电波来实现移动通信的技术和设备。
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移动通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针对移动通信相关的面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面试题目及答案。
1. 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有哪些?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包括无线信道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多路复用技术、编码与解码技术、射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
这些技术共同实现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通信功能。
2. 请简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以模拟信号为基础,主要用于语音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引入了数字信号技术和数字通信协议,实现了数字化语音和短信功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数据传输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移动互联网接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高清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目前,5G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中,预计将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3. 什么是TD-LTE和FDD-LTE?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和FDD-LTE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都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的变种。
其中,TD-LTE对上行和下行数据流采用不同的时间片进行分配,而FDD-LTE则采用频率上下行分离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两者均为当今主流的4G通信技术,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种应用场景。
4. 请简要说明移动网络中的常见接口类型。
移动网络中的常见接口类型包括UE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Uu),基站之间的接口(X2),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S1)以及核心网之间的接口(S5/S8、S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