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几种时空处理的美学效应
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分析

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分析在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分析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情节、角色和视觉元素的组合,向观众传达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意义。
在电影的创作和观赏过程中,美学视角被广泛运用,通过对电影叙事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电影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效果。
首先,电影叙事的结构是美学视角下的重要要素。
电影叙事常常采用线性结构或非线性结构来展现故事的逻辑和内在联系。
线性结构是一种顺序展示故事发展的方式,通过时间的推移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呈现给观众。
非线性结构则是以非传统的时间顺序组织剧情,通过闪回、前瞻和回环等手法来塑造电影叙事的独特魅力。
例如,电影《星际穿越》采用非线性结构,通过插入多个时间线来讲述故事,最后将这些线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需要注意角色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角色的形象和表演可以深刻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一个真实而有趣的角色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使他们更加投入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通过其坚定的意志和智慧,赢得了观众的敬佩与喜爱。
他在电影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不仅成为故事的核心驱动力,也触动了观众深层次的情感。
此外,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还需要关注视觉元素的运用。
摄影、美术和音乐等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可以加强情感表达和氛围渲染,为观众提供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例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画面色彩丰富多样,通过精细的动画画面和音乐的配合,打造了一个充满奇幻和音乐的墨西哥民间传说世界。
这种视觉和音乐的呈现方式既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在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叙事分析中,也应该关注电影的主题和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也承载了导演对社会、人性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通过电影叙事的分析,可以揭示电影所传达的思想和启示。
例如,电影《楚门的世界》通过楚门的一生,道出了人们对真实与虚幻、自由与控制的思考。
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

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导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电影空间叙事方式来传达情节、表达主题和引发观众的体验。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电影空间叙事的美学倾向,包括实体空间、想象空间和心理空间,并分析这些倾向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
一、实体空间实体空间是指电影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包括实际拍摄的场景和布景。
实体空间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影空间叙事方式,通过展示真实的环境和物体,使观众进入电影的世界。
1.1 外景和内景电影实体空间可以分为外景和内景。
外景是指在实际场景中拍摄的部分,通过真实的背景和自然光线,增强电影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内景则是在室内拍摄的部分,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和创意空间,例如通过布置家具和搭建布景来营造特定的情境。
1.2 线性空间线性空间是指电影中有序排列的实体空间。
通过引导观众在空间中的移动和目光的流动,线性空间能够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角色的关系。
角色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动态能够传达人物的意图和情感。
1.3 虚构空间虚构空间是指通过特效和创意布景等手段营造的非真实的实体空间。
虚构空间可以突破现实的限制,创造奇幻的世界和特殊的氛围,从而增加观众的惊奇和吸引力。
二、想象空间想象空间是指电影中虚构的或存在于角色心智中的空间。
它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法来展现角色的思维、梦境或幻觉,使观众参与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2.1 内心空间内心空间是指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通过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来揭示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例如,通过快速的剪辑和迷离的画面来表达角色的紧张和困惑。
2.2 梦境和幻觉梦境和幻觉是想象空间中常见的形式,通过使用模糊、扭曲和超现实的影像来呈现角色的幻想和内心世界。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创造出迷人的视觉效果和意象,引导观众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2.3 符号空间符号空间是指通过视觉符号和象征手法来传达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故事的意义。
例如,黑暗的房间可以象征角色的孤独和恐惧,而明亮的阳光可以象征希望和解放。
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例子

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例子
1、写实主义手法
严格地、真实地、客观地、不加任何修饰地再现现实世界。
与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对立。
2、麦格芬手法
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属于蒙太奇的一种剪辑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作用是引起悬念,制造紧张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4、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称并列蒙太奇。
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
5、象征手法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6、怪诞手法
指在电影剧作中对所描绘的人、事、物、景,运用种种古怪离奇、悖于常规、异常变形、极度夸张等刻画方式。
怪诞手法给人新奇、刺激的感受,能引起兴趣和加深印象。
7、白描手法
白描原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
8、细节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是对表现对象的细微部分进行细腻描写,是作品形象描绘的最小单位,但对其只有意义性要求而无统一的量的规定性。
电影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
简要叙述蒙太奇分类

简要叙述蒙太奇分类蒙太奇是电影制作中常见的一种技巧,通过将多个画面或音频片段按照特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效果。
蒙太奇技法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下面将从时间、空间、意义等方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蒙太奇分类。
一、时间蒙太奇时间蒙太奇是指将不同时间段的画面或音频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时间关系和节奏感。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回忆、梦境、闪回等情节的表现中。
例如,在电影《致命ID》中,主人公回忆起过去的经历,片中使用了时间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多个画面快速切换和交错,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二、空间蒙太奇空间蒙太奇是指将不同空间场景的画面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旅行、追逐、环境转换等情节的表现中。
例如,在电影《盗梦空间》中,主人公在梦境中不断穿梭于不同的场景,片中使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手法,通过画面的流畅切换和错位排列,营造出了悬念和奇幻的氛围。
三、意义蒙太奇意义蒙太奇是指将不同画面或音频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象征。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象征、暗示、隐喻等情节的表现中。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通过钻墙逃离监狱的画面与自由的海鸥飞翔的画面进行交叉叠加,传达出主人公获得自由的愿望和希望。
四、情感蒙太奇情感蒙太奇是指将不同画面或音频进行组合,创造出特定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爱情、悲剧、喜剧等情节的表现中。
例如,在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戏份通过画面的交替和对比来展现,营造出浪漫、悲壮的氛围。
蒙太奇技法在电影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通过画面和音频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表达方式。
不同类型的蒙太奇技法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同时,蒙太奇技法的运用也需要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断裂和混乱的效果。
蒙太奇分类可以从时间、空间、意义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在电影制作中,运用蒙太奇技法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

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手段,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体验到截然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在电影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影片的叙事结构、场景布置、角色行为等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电影的时间与空间。
一、叙事结构中的时间表达电影的叙事结构决定了影片时间的呈现方式。
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展现故事的发展,给观众带来一种真实感。
然而,也有许多电影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溯、前后交错等手法打乱时间的流程,增加观众的思考和惊喜。
例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通过多条时间线的穿插,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时间结构,使得观众不断地穿梭于梦境与现实之间,体验到时间的扭曲和空间的变幻。
二、场景布置中的空间表达电影的场景布置是对空间的表达。
通过不同的场景设计,电影能够将观众带入不同的地点和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通过巧妙的舞台设计和特效技术,创造了太空、虫洞、黑洞等宏伟壮观的场景,将观众带入宇宙深处,拓展了时间与空间的想象。
三、角色行为中的时间与空间交织角色行为是通过动作、对白等方式展示人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角色的行为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改变,表达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在世界。
例如,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和思考,揭示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电视节目,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思考。
四、语言及视觉手法中的时间与空间呈现除了叙事结构、场景布置和角色行为,电影中的语言和视觉手法也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借助剪辑手法,电影可以通过快速的画面切换来传递时间的流逝和节奏的变化;通过摄影技术,电影能够利用画面的纵深感和透视感来表达空间的大小和距离。
这些语言和视觉手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呈现,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探索电影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美学

探索电影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生动的影像和精妙的叙事手法牢牢吸引着观众的注意。
在电影的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美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影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使观众沉浸其中,体验到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
首先,时间美学是电影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现了人物情感的变迁、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生命的不可逆转。
时间的流逝给电影赋予了一种真实感和连贯性。
譬如,在一部电影中,通过快速的镜头剪辑和时间流逝的变化,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物在某个场景中的经历和体验。
时间的流逝也可以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变化。
通过时间的推移,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参与。
同时,电影还通过时间的压缩和展开来创造一种割裂感和悬念感。
比如,在一部悬疑片中,导演可能会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故事,通过对时间的重组和逆序排列,带给观众一种错综复杂的感觉。
这种非线性的时间叙述方式既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又能增加剧情的紧张感。
此外,电影还可以通过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压缩成几秒钟或几分钟来表现出一种慢动作的效果。
这种慢动作可以让观众更加关注细节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观影体验更加丰富和感染力十足。
其次,空间美学在电影叙事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电影通过场景的设计和空间的布局,打造了一个具有独特韵味的虚拟世界。
空间的美学可以通过建筑、道具、画面的呈现等方面来表达出来。
一个美好的场景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上的冲击。
比如,在一部浪漫的爱情片中,导演可能会选取一座美丽的城市作为背景,通过对城市夜景的悠扬音乐和柔和的灯光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观众就会因为这个空间的美学而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升华。
此外,电影还通过空间的运动和转场来丰富叙事。
空间的运动可以通过摄像机的移动、人物的活动等形式来体现。
譬如,在一部动作片中,电影可能会使用运动镜头来呈现激烈的战斗场面,如跳动的画面、旋转的角度和高速的移动。
蒙太奇的原理与应用

蒙太奇的原理与应用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技术,通过将多个不同的镜头片段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情感效果。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镜头的剪辑、变换和组合,来传达更深层次的信息和情感体验。
蒙太奇的原理蒙太奇的原理基于视觉和心理的效应,通过排列和组合不同的镜头片段,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情感效果。
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原理:•连贯性原理:蒙太奇通过连接不同的镜头来创造连贯性,使观众能够在片段之间建立起逻辑上的关联。
•对比原理:蒙太奇通过对比不同的镜头,突出差异,增强影片表现力。
对比可以是画面上的对比,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对比。
•节奏原理:蒙太奇通过运用不同的镜头速度和长度,创造出一种旋律感和流畅的观影体验。
•符号主义原理:蒙太奇运用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意义,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蒙太奇的应用领域蒙太奇不仅仅用于电影,它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应用领域:广告和宣传蒙太奇在广告和宣传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通过将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品牌或产品的特点和形象。
视觉艺术蒙太奇在视觉艺术上的应用是引人注目的。
艺术家可以运用蒙太奇的原理,通过将不同的图像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故事创作蒙太奇在故事创作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剪辑技术,它可以将不同的场景和情节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故事线和情感效果。
教育和培训蒙太奇可以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
通过将不同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效果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蒙太奇的创作技巧要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蒙太奇作品,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创作技巧:•理清思路:在开始剪辑之前,先理清思路和故事线,确定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情感体验。
•合理运用镜头: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片段,通过变换、剪切和组合来创造出连贯性和对比效果。
•注意节奏和节奏感:合理运用镜头的速度和长度,创造出节奏感和流畅的观影体验。
叙事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形式及方法

叙事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形式及方法
1.时间蒙太奇:这种蒙太奇通过将时间上非连续的事件交叉叙述,创造出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电影《盗梦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片中通过交替叙述梦境和现实,使观众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错觉,加强了电影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3.心理蒙太奇:这种蒙太奇通过交替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电影《失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片中通过交替展示主人公的幻觉和现实,刻画了他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崩溃。
4.视觉蒙太奇:这种蒙太奇通过交替展示不同的画面和图像,来营造视觉冲击和艺术效果。
电影《2001太空漫游》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片中通过交替展示各种抽象的画面和图像,营造出科幻的氛围和意象。
这些应用形式和方法在实际的电影制作中可以结合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剪辑:通过剪辑不同的镜头和画面,创造出时间、空间和情感的跃迁和对比。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剪辑手法,比如交叉剪辑、跳跃剪辑和快速剪辑等,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节奏。
2.音乐:音乐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和音效来配合蒙太奇画面的变化和转换,可以强化叙事的效果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3.影像处理:通过对画面的处理和特效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
比如使用分屏、过渡效果和色彩处理等,来增强叙事的个性和独特性。
4.字幕和解说:适当的使用字幕和解说,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影片中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
通过文字的介入,可以突出一些关键信息和情节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电影中几种时空处理的美学效应1、线性时空结构这是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时空结构方式。
这种时空结构方式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时序组织情节的时空,推进剧情。
通常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事件及人物性格的发展进程。
线性结构的影视剧情节完整,讲究起、承、转、合,情节与情节之间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所以剧情发展具有严格的逻辑性。
由于脉络清晰,叙事性较强,矛盾冲突集中,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这类结构的影视剧非常受普通观众的欢迎。
好莱坞电影就采用了这一结构即:“时间的统一(连续性时延或间断但保持内在一致的时延),空间的统一(明确的地点),以及动作的统一(清晰的因果关系)来划分场景。
段落的边界则用标准化的标点符号——叠化,淡变,划来标示。
”1这就是古典好莱坞电影中最著名的叙事线性结构。
在线性结构里,叙事作者和观者都期望建立一种和谐一致的情节动作时空,前后两个镜头、两个时空应有逻辑的关系,顺承观众的惯性感知,以避免观众产生混乱的时空感。
这样,观众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是受影片控制的,而影片的讲述者则隐藏不见,好象是故事在讲述故事自己,情节的顺畅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好莱坞的影片和一般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这种时空结构。
因为重视情节的曲折及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人物刻画方面往往被忽略,常出现类型化、符号化的人物形象。
另外,人工安排的痕迹较重也是此类作品的缺陷之一。
法国著名编剧阿伦·罗勃一格里叶曾说:“大家都知道老式电影的线性情节,即把观众早己料到会发生的事情连成一串,一个环节不缺……实际上,我们的心灵比这走得快——有时也会走得慢一些。
心灵活动的方式更多样化,内容更丰富,但不是那么肯定:我们的心灵会跳过一些情节,会准确地记住一些‘不重要’的细节,还会重复和倒回去。
心灵的时间有它自己的特性和间隙,有它自己的癖好和暧昧的地方: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灵的时间,因为它是我们的感情的速度,我们的生活的速度。
”2罗勃-格里叶的评论一语中的,也代表了部分观众的想法,他们并不满足于屏幕上编织的戏剧性的,圆满结局的故事。
但是这些观点并不能否定顺序式时空结构的艺术价值,这种结构的影视作品仍然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
2、时空交错式结构现代电影人急切地想在电影中实现所有现代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诗歌)的表现,在电影风格上追求“光的写作”、“作者”意图以及“纯电影”形式。
因为现代电影的中心议题已经不是古典时期的一个简单故事,而是对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类状况作出描摹和判断,线性时空的叙事显然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它有赖于对叙事时空结构进行改造,于是叙事时空和叙事形式成了现代电影人探索和追求的主要目标。
时空交错式结构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显影,从现代电影的领军之作《公民凯恩》中可以得到印证。
电影《公民凯恩》讲述的是美国一位报业巨头凯恩的生活经历,他是一个自相矛盾,引起争议的人。
这部影片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漫长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但它没有按照经典电影叙事模式来引起悬念和戏剧冲突:即主人公希望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而是另辟奇径,以一种开放式的、散状的叙事时空来组织电影。
在《公民凯恩》中,主人公在影片一开始的新闻短片中就已经死去,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观点来拼凑他的一生:监护人撒切尔的回忆、属下伯恩思坦的回忆、朋友利兰的回忆、妻子苏珊的回忆、管家的回忆以及记者的追踪调查和新闻短片等。
影片中有若干个不同时空的讲故事者,每人讲一个不同时间的凯恩的故事。
这种叙述的手法也迫使我们去评价每一位叙述者的倾向性和偏见。
从《公民凯恩》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多重叙事时空。
它拥有若干个叙述层面,各个层面之间跨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为观众展现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性内容。
从监护人的叙述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自负的、不听话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在助手的叙述中,凯恩是一个精力充沛、头脑灵活的成功商人;在朋友的叙述中,凯恩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在妻子的眼中,他是一个缺乏爱的人;在管家那儿,凯恩是一个孤独、暴躁、不可接近的神秘老头;新闻中,凯恩是美国的传奇人物。
这些叙述层面看似是零碎的、散乱的、没有逻辑性的,而实质上,这些叙述层面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直指、聚焦一个核心:公民凯恩这个人。
围绕着这一核心,各个叙述层面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最大可能“组装”起公民凯恩这个“相对完整”的形象。
这也是现代电影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以对“人”、“人性”的关注替代了好莱坞对“情节”的专注。
如果按古典叙事,《公民凯恩》必然呈现一个线性的时空结构和完整的清晰的凯恩形象以及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这个形象和故事是电影的一相情愿的产物,也是观众被动接受的形象和故事。
而现代电影采取交错式时空叙述,公民凯恩丰富了、复杂了、不可明确言说了。
银幕上的一相情愿的描述和展现,变成银幕内外之间的互动联系,观众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组装、建构人物,得出各自心中的凯恩形象。
现代电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邀请观众参与电影创作,一起完成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的表达,从中体验艺术创作的特有意味。
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的时空交错式结构跟《公民凯恩》基本一样。
它的聚焦核心是“人性本源”,它的叙述时空是四个,武士的叙述展现出他为情为义而勇敢地杀死了那女人的丈夫;女人自述她被逼受辱之后无法承受丈夫鄙夷的眼光而误杀了他;丈夫的死后鬼魂说因他不能忍受武士的狡诈和妻子的不忠而自杀;旁观的樵夫证实两个男人是在女人的调唆下不得已而拼杀中偶然丧命,这看似客观的证词却又被樵夫偷拿凶器而显得疑窦丛生。
这四个叙述层面都毫无疑问地指向了一个“焦点”:真实。
这种真实在《罗生门》里,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是不一样的。
那个“发生在遥远森林里的事件的景象都被重新改造,以便适应他给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
”1影片以这种特殊的叙事时空告诉观众:所谓历史、所谓真实永远是搞不清的客体,透出强烈的危机感和内心的困惑和焦灼。
这种由不可知论导致的困惑和焦灼就成了现代电影的表现重点。
交错式时空结构在电影史的发展中一直没有中断,对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以中国近年电影论,从香港导演关锦鹏的电影《阮玲玉》到内地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其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应用是一脉相承的。
只是,在他们的时空交错中,少了些多义性,而多了些明确性。
这无疑减少了这类电影表达的深刻性、复杂性和哲理性。
如张艺谋在《英雄》中,采用了几个时空来描述刺秦的过程,这本应增添电影核心内容“刺杀”的歧异性、暧昧性和复杂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几个叙述时空轻易地被秦王一一点破,最后还达到了一个明确的大统一的结局。
这显然是一种叙事策略的失误:企图使用这类多重叙事时空来完成一个单义的线性叙事,观众看了并不满足。
由此看出,电影的叙事时空与电影的表达密切相关。
选择一种叙述时空,就选择了一种电影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即携带了电影的某些风格特征。
从以上对几部影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时空交错式结构在各个叙述层面、在对主题的表达有其非常明显的特征,现归纳如下:第一、时空交错式结构都有若干个叙述时空构成,各个叙述时空包含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新闻、有资料、有小故事、有评论等。
这些叙述层面叙述的内容之间是不连贯的、有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但同时每个叙述层面又呈现一定的独立性。
它们象念珠般的被串联起来,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连贯性,由它们组成一个影片的多个部分,就象一个生命的细胞一样。
第二、这些叙述层面必须“聚焦”一个核心,它们虽然看似是杂乱的、无续的,但它们都必须因核心而存在,为核心而服务。
这个核心通常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思想。
而这些叙述层面和核心并不导致一个必然的明确的结果或结局,也就是说,时空交错式结构并不会有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上的结尾。
这如同现代电影导演费里尼的观点,“我认为讲述一个有结尾的故事是不道德的,因为你在银幕上一表明结局,你就抛弃了观众……反之,如果不给他们安排什么愉快的结尾,你就能引起他们的思考,你就能消除这种沾沾自喜的安全感,然后,他们就不得不自己去寻找他们自己的答案。
”1第三、由此而来的结果是,观众在接受这种叙事时空时,会有一种主动参与影片的冲动。
因为这种时空结构为影片意义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为观众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白。
它提示我们,也许电影应该具思辨性,它可以象其他艺术一样,要求观众采取一种新的活动方式:他们的敏锐的目光必须从物质的东西开始,然后转向精神世界。
3、套层时空结构如果说时空交错式结构的电影以淡化情节、淡化故事而取得丰富表现视角来赢得自身特点的话,套层结构并不排斥故事和情节,它把重点转向了如何讲述故事、如何讲述复杂的、有意味的故事。
它一般都含有两个叙述层面,一个是此时空的故事,一个是彼时空的故事,两个故事交替行进中互有渗透。
我们看的有些“片中片”的电影就属于这类叙事结构。
如《8 1/2》、《最后一班地铁》、《w的悲剧》、《莆田进行曲》、《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剧本》、《时时刻刻》等。
他们涉及的主题几乎都是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们总是给我们讲述一个电影人或艺术家的故事,再由电影人给我们讲述另外一个故事,影片中的人物同时既是演员、又是角色,他们的双重身份引领着两个叙述层面的展开。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由英国著名戏剧家哈罗特·品特编剧、卡雷尔·赖兹导演的一部典型的套层时空结构的电影。
它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基本忠实小说原著《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故事,在维多利亚时代,贵族青年查里爱上了一个孤僻、怪异、有着坏名声的底层姑娘萨拉,查里在困境中拯救了萨拉,并以为萨拉是自己的最爱,于是他抛弃了自己的未婚妻,去寻找萨拉,萨拉却为了自由远走他乡。
三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有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另一个故事是扮演查里和萨拉的男女演员安娜和迈克的故事,他们在拍摄电影过程中互相吸引、爱慕,他们虽然各有家庭,却无法阻止爱和欲望。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怂恿和鼓励下,安娜在迈克的苦苦追寻下悄然消逝。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电影演员安娜和迈克是一个叙述层面,小说中的萨拉和查里是一个叙述层面,两个叙述层面在叙述关系上不是独立直行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交融和渗透的关系。
两个时空、两个叙述层面互为文本、互为参照,它让我们从这样的参照和比较中,来深刻认识人类两性关系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之后,会有什么改变,会有什么传承。
小说中的人物萨拉,是一个独立、倔强、不为命运所左右的女子。
在英国那个古老的小镇里,她不为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和遭受的歧视而自甘沉沦,而是勇敢地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一种自由生活中。
在她遇见贵族青年查里时,她并没有因为一时的爱和渴望而改变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在那个自由世界里,她本身不被别人所决定,而为自己所决定。
电影中的演员安娜是一个美丽、有才气的我行我素的女子,她有丈夫,但她又和剧组演员迈克发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