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题目精讲
[全]中国美术史考研真题详解
![[全]中国美术史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804ae7f01dc281e43af015.png)
中国美术史考研真题详解1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U )彩陶的杰出代表。
[浙江理工大学2008年研]A.仰韶文化B.马家窑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杰出代表。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其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2山东嘉祥武梁祠的建造年代是()。
[中央美术学院2001年研]A.西汉早期B.西汉晚期C.东汉早期D.东汉晚期【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山东嘉祥武梁祠建于东汉晚期,其中武梁祠画像尤其著名。
3武夷山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
[四川大学2004年研]A.四川B.山东C.河南D.江苏【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
画像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手法,雕凿精湛,风格凝重沉稳,堪称汉画像石的典范。
41974~1976年,在陕西临潼西杨村南边发现的秦代兵马俑是()艺术形式。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A.陶塑B.石雕C.木雕D.青铜铸像【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陕西临潼西杨村的秦代兵马俑是陶塑艺术形式,由7000余尊等人等马的圆塑组成,其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5代表西汉纪念碑雕刻,具有划时代成就标志的作品是()。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A.马踏飞燕B.击鼓说唱俑C.马踏匈奴D.孤坐石人【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马踏匈奴”,由马、虎、象、牛、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6“马踏匈奴”是西汉()墓前的著名石刻。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 A.刘彻B.霍去病C.卫青【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马踏匈奴”是西汉霍去病墓前的著名石刻,由马、虎、象、牛、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中国美术史简答题、论述题、赏析题集锦

12. 解析“马一角、夏半边”含义。 马远:A.以雄健的大斧皴画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B.尤善 于在章法上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留出大幅 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C.这种“边角之景” 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a.《踏歌图》:大幅山水的代表作,高山与近景用 云气隔开以拉大空间,老农形象朴实生动具有幽默感,带有风俗画的因 素.b.《梅石溪凫图》《寒江独钓》《水图》。<4>夏圭:A.用笔苍老,水 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山上十二 段》。B.画山:劈染兼用,水墨交融,淋漓尽致,表现了他的水墨特色。 C.马,夏山水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构图而画边角之景,被称为“马一 角”“夏半边”:a.是在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 突出.b.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11.宋代绘画繁荣兴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1.宋代绘画内容,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注重真实的具体的描写, 能够通过瞬间的景象,具体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定关系和在生活中的 神情动态,当时汉族与外族间的关系在绘画中也得到了反映。 表现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宋代充分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 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 2.宋代绘画艺术技巧上有重要的创造,着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 的表现,着重山水花鸟的动人的美的意趣,围绕着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 求自由地而且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于抓住对 象外形特征进行提炼形象等等。宋代绘画艺术技巧的创造使中国绘画的 样式特点逐渐形成,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3.宋代一些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人直接从事绘画活动,对于绘画艺术的 繁荣和提高在某一阶段上也有促进的作用,他们对于笔墨诸因素的艺术 效果的重视与有意识的追求,也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现,并为绘画技 术积累了新的经验。
美术史考研历年专业精彩试题讲课讲稿

美术史考研历年专业精彩试题2002重庆大学1.简述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三者的概念和区别。
2.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五代时期四个以上代表画家。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三杰”艺术特色。
4.佛教出入中国时佛教的雕塑风格是什么?它来源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是哪个?5.试比较中国文人画和西方古典绘画在题材和形式上的差异。
6.试述二战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7.描述你所了解中国当代最前卫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并加以评价。
8.表述一个你所了解的最新艺术概念并加以评价。
2003重庆大学美术史及理论1.简述埃及的绘画艺术、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最典型的程式化风格以及两地区艺术的区别。
2.简述花鸟画在五代时期的两种主要风格的概况。
3.19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是哪里?并列举该世纪有哪些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发展。
4.中国南北朝是绘画理论的大发展时期,请列举两位理论家及其作品的划时代意义。
5.试述19世纪末俄罗斯绘画中作重要的一个组织和两个以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
6.试述后印象主义的审美着眼点和三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
2004重庆大学新艺术运动达达派1.简述古希腊几个艺术分期的雕塑和瓶画艺术风格之变。
2.简述中国院体画在五代、北宋时期发展的概况。
3.简述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发展的概况。
4.比较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
5.三星堆铜像和中原青铜艺术有什么异同?6.从视觉形象看,宋文化和唐文化主要有哪些区别?7.明朝版画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是什么?8.评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9.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艺术主张和主要作品?2004华东师范名词解释根特祭坛画巴洛克马蒂斯六法论徐渭简答1.“元朝三杰”的艺术风格及其差别。
2.简述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代表画家、代表作。
3.简述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
论述1.乔托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阐述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论述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中国美术史试题讲课讲稿

中国美术史试题中国美术史试题 E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一次高峰。
3、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重 875 公斤。
4、湖南出土的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是《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5、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壁画、画像砖、画像石和瓦当等四个门类。
6、陕西临潼出土的秦陵兵马俑,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
8、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创了青山绿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
9、中国美术史上具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而断代史著作则是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
10、《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周文矩。
11、代表着宋代风俗画发展高度水平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2、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1)“古意”(2)书画同源。
13、明代画家沈周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学元代王蒙画法,代表作是《庐山高图》,另一种学吴镇而形成自家风格,代表作有《落花诗意图》。
14、“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画家徐渭和陈淳。
15、在“金陵八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是龚贤。
16、清初以没骨花卉著称的画家是恽寿平。
17、清初“四王”指的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
18、明清都城所建皇家苑圃以颐和园为代表,而所建坛庙中以天坛气势最大,艺术性也最高。
19、“岭南画派”中的“二居”指的是吴巢和吴廉。
20、“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西汉时期的( A )A、赵伦先人墓石人B、昆明池牵牛织女像C、霍去病墓石刻D、都江堰李冰石像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 A )。
A、宾阳洞B、古阳洞C、莲花洞D、奉先寺3、“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B )A、画山水序B、笔法记C、林泉高致D、山水纯全集4、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 A )A、李唐B、刘松年C、马远D、夏圭5、宋末以画白描水仙而著称的画家是( B )A、扬补之B、赵孟坚C、郑思肖D、法常6、“元四家”中,山水画笔墨松秀简淡,意境荒寒萧索的画家是( D )A、黄公望B、吴镇C、王蒙D、倪瓒7、明代推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 C )A、曾鲸B、沈士冲C、董其昌D、赵左8、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吾之天游”的画家是( C )A、八大山人B、石涛C、髡残D、弘仁9、明末刺绣中“闺阁绣”的突出代表是( D )A、苏绣B、粤绣C、蜀绣D、顾秀10、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 C )A、杨柳青年画B、桃花坞年画C、杨家埠年画D、朱仙镇年画三、名词解释(15分)1、解衣盘礴中国画术语。
综合分析历年美术史论试题及模拟题讲课讲稿

名词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朝画家张璪提出的,“造化”为大自然,“心源”之内心的感悟,意思是以大自然为老师,结合心中感悟,才能创造出一幅好画。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饕餮纹:商代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其主纹为饕餮纹。
外师造化,中的新源:有意味的形式: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僧:石涛,朱耷da,髡kun残,弘仁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永乐宫壁画:南北宗论:吴道子:野兽派:20世纪最早出现的新艺术象征主义画派,特点是狂野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给人不合常理的感觉。
以马蒂斯为首的年轻画家在巴黎沙龙画展出自己的形象简单,色彩大胆鲜艳的作品,震惊画坛。
人们惊呼这简直是野兽,由此出现了新的画派——野兽派。
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文征明,唐寅,沈周,仇英明代画家。
他们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称其为吴门四家。
四人中文征明,沈周擅长山水画,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
唐寅山水,人物都擅长,以南宋院体为法。
仇英以工笔人物,青山绿水著称。
四人各有所长,不分前后,出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和仇英各有风格,因此吴门四家是指明代四位造诣很高的大家,而且一个画派。
美术的社会功能:认识,教育,审美。
石画像:中国古代墓室,祠堂,石碑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丰富,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的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后者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塑里面最美丽的一尊,多年来,人们对它倾注了很多赞美和歌颂。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双臂,虽然已经残缺,但那尊雕像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完美形态,以至于后世很多雕塑家复原手臂都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正是这一残缺的双臂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中国美术史讲解

《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第一章:史前美术(实用目的性明确)第一节(石器与玉器)一:常见器具1, 早期: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2,中期:三棱尖状器石球3,晚期:石镞石刀石锯第二节(陶器)——陶器的诞生是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一:仰韶文化彩陶1:时间上第一个文化2:属于具象型3:代表作《人面鱼纹盆》(半坡类型)《鹳鱼石斧缸》(庙底沟类型)二:马家窑文化彩陶1:地理上第一个文化(黄河上游)2:属于抽象型3:代表作《漩涡纹瓮》(马家窑型)《舞蹈纹盆》(马家窑型)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1:特点:属于黑陶2:山东龙山文化代表作《高柄杯》(又称蛋壳陶杯)——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罄,亮如漆大汶口文化代表作《兽形鬶》(又称“猪形鬶”)四:陶塑1:分类:器物局部装饰雕塑,拟形器(如:猪形鬶),小型独立圆雕(如:孕妇像)2:孕妇像特征:腹部隆起,性特征明显,可能蕴含着生殖崇拜的观念第二章;先秦美术(王权)第一节(青铜器)一:观察青铜器三步:1:器形2:纹饰3:文字二:青铜特点:1: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主要为锡青铜2:先秦青铜器主要采用合范铸造法铸造,还有失蜡法,复合金属熔铸法等。
3:先秦青铜器具从功能上可分为礼器,实用器具,雕塑三大类。
4:礼治的核心是通过尊崇王权和明辨等级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统治秩序,因而,青铜礼器也就成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
5:青铜礼器的别称:鼎彝6:青铜器主要集中在商周7:青铜器艺术:铭文(1)萌芽:甲骨文(2)制作:用尖利的工具刻在坚硬的甲骨上(3)金文亦称钟鼎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三:西周青铜器1:特点:狞厉之美2:功用:怵目惊心3:代表纹饰:几何纹(背景纹饰),兽面纹(重点纹饰),凤鸟纹(1)几何纹:云雷纹(重点纹样)云:柔和回旋的线条组成雷:方折角的凹旋线条组成(2)兽面纹:饕餮纹(重点纹样)特点:物象头部,正视图案4:部分器物上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代表青铜器:毛公鼎四:三星堆青铜雕塑1:内容:先秦独立青铜雕塑少见,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晚期遗址出土的青铜雕塑是已知最重要的一批先秦独立圆雕作品,其数量之多,体重之大,水平之高,为历年罕见。
02.中国美术史基础精讲讲义_2

而吴道子画山水笔迹豪放,“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故有“山水之变始于吴”之说。
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李思训之法为后世宫廷绘画及民间宗教画所继承,吴道子之法则对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一个艺术家对山水画创作的追求与理解。
花鸟画:描绘自然界花草生灵与社会富足及贵族日益奢华的生活好尚相关联。
花鸟画分科独立,出现专擅花鸟的画家,薛稷以画鹤知名,边鸾擅画孔雀。
而晚唐避乱入蜀,工龙水竹石花鸟猫兔的刁光胤则对黄筌等西蜀画家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一时期花鸟画的技巧水平和风格流变还可以从墓室壁画中窥见一斑。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壁画六扇花鸟画屏风和北京海淀八里庄王公淑墓《牡丹芦雁图》是难得的出自画工之手的真迹,也是且前所见独立成幅的最早的花鸟作品。
以鞍马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前代虽已很流行,作为分科独立的鞍马绘画在唐代则备受重视,已由古代体现勇敢尚武的精神而一变成为玩赏对象和地位、财富的象征。
盛唐出现画马名家曹霸与韩幹,他们的艺术成就为杜甫等诗人反复称颂并获得帝室、勋贵的喜爱。
鞍马与畜兽画的兴盛,说明唐代绘画表现的领域已扩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隋唐绘画艺术概况一、隋——呈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1、承上启下的画家——郑法士、董伯仁、杨契丹、展子虔2、擅宗教壁画,呈现出关注现实生活题材的倾向,大多是描绘上层社会的生活,创作初步表现出个人的专长。
画风多属于“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的绵密一体。
二、唐——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1、初唐画坛呈现着集南北传统画风与外来风格争相辉映的局面,隋唐帝王出于文治武功的需要,大力提倡书画。
(1)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初唐阎立本。
(2)隋代统一之后,南北画家会集京师,增进了道释人物画家的交流。
少数民族画家尉迟乙僧与康萨陀以画外族人物、佛像及奇禽异兽而负盛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表现体系。
中国美术史专题讲义

中国美术史考研美术学高分精讲讲义目录一、课前提示: (3)二、专题内容抢先看: (3)三、不过如此专题详述 (4)★专题一、绘画艺术的发展综述专题(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亓代宋元、明清).4 ★专题二、中国山水画史(青绿山水画) (7)★专题三、中国花鸟画史(写意花鸟画发展史) (9)★专题四、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中国仕女画发展史) (10)★专题亓、中国画论发展史 (13)★专题六、中国宫廷绘画史 (17)▲ 专题七、秦汉画像砖、汉画像石 (22)▲专题八、中国书法、篆刻发展史(先秦——明清) (23)▲专题九、中国建筑艺术史(寺庙与佛塔) (40)▲专题十、中国壁画发展史: (45)▲专题十一、中国雕塑发展史 (48)▲专题十二、中国陶瓷工艺史 (53)专题十三、中国版画发展史 (55)▲专题十四、南宋四家、元四家、四僧、清则四王、吴门四家(明四家) (56)专题十亓、中国近代美术 (60)专题十六、石窟美术 (62)专题十七、中国文人画 (64)专题十八、明清绘画流派大集锦(明、清画派及代表画家) (65)专题十九、“最早、第一、首创”集锦 (66)专题二十、先秦青铜器 (67)中国美术史专题一、课前提示:1、本专题使用时间:(听完各编知识点后+自己整理笔记)后、现场确认后一周、11月末、12月末、考前一周每天(不定时思路混乱阶段强烈建议重复使用)2、本专题使用方法:参考翻、画、写、对、背五遍复习法之“对”3、本专题使用技巧:人生、考生、翻页声声入耳,习题、真题、模拟题题题关心。
4、本专题适用范围:查缺补漏、梳理考试知识点,建立模拟考试逻辑思维图、建构纵向知识点脉络。
5、本专题适用症状:慌张、紧张、心里没谱、考前定心、考研过日子墙头必备。
二、专题内容抢先看:1、绘画综述专题(先秦绘画、秦汉绘画、魏晋南北朝绘画、隋唐绘画、五代宋元绘画、明清绘画)2、中国山水发展画(青绿山水画发展史)3、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写意花鸟画发展史)4、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中国仕女画发展史)5、中国画论发展史6、中国宫廷绘画发展史7、秦汉画像石、画像砖8、中国书法篆刻发展史9、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寺庙与佛塔)10、中国壁画发展史11、中国雕塑发展史(历代宗教雕塑画家)12、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13、中国版画发展史14、“四字辈“专题:宋四家、元四家、四僧、四王山水画、吴门四家15、中国近代美术16、石窟美术17、中国文人画18、明清绘画流派大集锦19、“最早、第一、首创”集锦20、先秦青铜器三、不过如此专题详述★ 专题一、绘画艺术的发展综述专题(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先秦艺术发展综述:①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三代美术,春秋以前是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一、填空题1.术语“吴带当风:是指中国画术语。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2.术语“曹衣出水”是指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3.4.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中国绘画创作的六个要领气韵思景笔墨,这三对范畴,将谢赫“六法”做了专题发挥.5.五代花鸟画家黄笙和徐熙创造了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 .7.唐代画家韩幹擅长画马,其代表作是《照夜白图》 .8.明代画家提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董其昌 .9.汉代霍去病墓前的主题石雕是马踏匈奴,象征墓主人的战功业绩.10.《女史箴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创作的人物画作品.11.南齐谢赫著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12.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被称为“百代画圣”的画家是吴道子 .13.石涛在《苦瓜和尚语录》18章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一画论 .14.中国佛教艺术著名的洞窟有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石、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15.《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16.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一幅帛画名《人物龙凤帛画》 .17.苏轼评价唐代画家王维的作品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8.北宋后期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著名的传世风俗画作品.19.在明代晚期的画论著述中,以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最有影响,书中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20.“以美育代宗教”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21.明初浙派山水画的杰作代表是戴进、吴伟、蓝瑛 .22.明代中期的绘画技法上有许多突破,在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青藤的徐渭和白阳山人的陈淳,世称“青藤白阳” .23.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赵子谦 .24.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25.清代顾氏画谱,顾炳成为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26.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构件,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榫卯结构实物遗存.27.新石器时代后期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典范,玉粽是其中代表性器物,出土数量最多,其型制功能都非同一般.2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羲之被奉为“书圣”.29.唐代绘画作品《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 .30.“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北宋时期的苏轼提出关于“文人画”艺术的审美追求.31.五代花鸟画家黄、徐异体分别指的是黄笙、徐熙 .32.盛唐时期画家吴道子,一千年来被称“画圣”,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一语来概括,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艺术家.33.以“春蚕吐丝”的线条被世人称道的画家是顾恺之 .34.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二、名词解释1.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2.谢赫六法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笔法记《笔法记》是由五代后梁荆浩撰写的一部山水画论著,他在这一书中提出中国绘画创作的六个要领“气韵思景笔墨”,这三对范畴,将谢赫的“六法”做了专题发挥.4.上海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代表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5.月份牌是一种集画,广告与年历三位为一体的商业文化产物,它是融合中国传统工笔人物与西方擦笔水彩技法的新画种。
它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盛行于民国时期,因其画面中除了人像插画、广告商品、公司名称外,还附有全年的月份年历,故被称为“月份牌广告”,或简称为“月份牌”。
6.《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社会热点,朝廷腐败,列强侵略,民俗奇闻等。
生动地展现了晚清各阶层人群的思想涌动和社会变化,对艺术及服装也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山水画家张璪的名言。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意是,山水画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内心的感受。
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8.南北宗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
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即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
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这种崇南贬北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派门户的偏见,对明末清初以来绘画界有颇大的影响.三、简答题1.谈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制陶技术最能代表当时的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典型类型举例:1.半坡类型:风格:朴实厚重;彩绘纹样以动物纹、几何纹、编织纹为主;代表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 2.庙底沟类型:风格: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彩绘纹样多为新月形、叶形的植物纹以及几何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代表作品:彩陶花瓣纹盆、勾叶纹彩陶盆2.简述“清初四王”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
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
“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
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
“四王”以山水画为主,绘画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气,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而这一形式离不开精深的笔墨造诣。
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3.简述汉代画像石艺术的特点与思想.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从描绘内容看:汉画像石所描绘的一种深沉雄大的艺术气魄,是时代的产物。
两汉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作为典型的丧葬艺术,它表现的主题是生者祭祀、悼念死者的永恒悲剧题材。
但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并没有将死亡描绘得凄凄惨惨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对生命的乐观与渴望。
就这一点来说,汉画像石称得上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从思想内容看从汉画像石的思想内容看,人世与鬼神杂糅,精华与糟粕参半。
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4.简述清代“扬州八怪”画派的艺术特色.扬州八怪画派为中国清代著名画派之一,指清朝雍正到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地区的几位著名的职业画家。
扬州八怪有八人,分别是: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1)表现出的个性强烈张扬,这意味着对于传统绘画、书法的背离与反叛;(2)表现出个人独特的创造力和想像力;(3)学于古人而不约束于古人。
体现了创新精神,偏离了所谓的正宗,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艺术观点。
扬州画派的画家主张继承传统,但反对泥古不化;强调以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清末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以及后来的齐白石等人,都曾受到扬州画派的巨大影响。
扬州画派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尤其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简述近代美术“海上画派”与清初“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清末明初,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
他们最先接受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融合外来艺术技法因素,在“正统派”外别树旗帜,形成“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硕、吴友如等。
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法功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宏伟富丽。
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风格沉着雄肆。
吴昌硕治印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四任”中以任颐(字伯年)最著,他善于画人物、花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
“岭南画派”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
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海外技法,,有“新国画派”之称。
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笔墨劲爽、色彩鲜亮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两个画派皆有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点,而岭南画派吸收西画与日本画的元素更多一些,更注重实景写生,较之传承性强的海上画派,其绘画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感更为强烈。
6.中国美术史中王献之、苏轼、吴道子、赵孟頫、赵洁、董其昌分别在哪个朝代?王献之:东晋苏轼:宋吴道子:唐赵孟頫:宋赵诘:宋董其昌:明7.汉代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说,哪几法是造字法?哪几法是用字法?8.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哪几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9.徐渭绘画分析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戏曲家。
徐渭在诗文、戏曲、书画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徐渭艺术活动的范围和成就是广泛而卓著的,无论是中国文学史、中国书法史还是中国绘画史都要将其重重的写上一笔。
最受称道和瞩目的还是他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
徐渭是继陈淳之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大写意画变革的一代大家。
他的绘画以水墨为主,重神韵,重笔墨情趣。
徐渭的作品主要有:书画有《山水人物花卉》册、《牡丹蕉石图》轴、《墨花》、《黄甲图》轴、《榴实图》轴、《墨葡萄》等。
他的这些艺术形式写意性特别浓厚,尤其是在书法,绘画方面。
他的泼墨大写意的艺术风格更彰显其桀骜不驯、独立高标的人格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