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1、全国土地日由来。
答: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2、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答: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情。
4、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答: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五个特点:(1)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少;(2)山地多于平地,耕地比例小;(3)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4)后备土地资源有限;(5)水土资源不平衡。
5、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什么?答: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是“一多三少”,即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6、《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一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要求是什么?答: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禁止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或者“设施农业”等任何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7、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有多少?答:目前我国在册基本农田面积近16 亿亩。
8、土地整理按内容分包括什么?答: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9、土地整理按对象分包括什么?答: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
10、土地行政处罚是指什么?答:土地行政处罚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措施。
11、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是什么?答: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一课时-土地资源的特点 课件-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冷,冰川、冻土广布。目前西部地区难利用土地面积达
2亿多公顷。
城乡建设
难利用土地
干旱荒漠
戈壁、石山
土地利用类型特点—
人们在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栽培 树木、放牧牛羊、修建房屋……
根据_利___用__方__式__的不同,我们可 以把土地分为__耕__地____、__林___地___、 _草___地____和__建__设__用___地___等不同类型。
评价:耕地质量水平总体偏低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四 分布:
400毫米
北方旱地800毫米
秦岭 淮河
东南水田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_不__均__。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季__风___区的 _平__原___及低缓的_丘__陵___地区,其中 秦__岭__—__淮__河__一线以北地区以_旱__地___ 为主,以南地区以__水__田___为主; 2.林地主要分布在_东__北___、_西__南___ 和__东__南___部的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 地 农业用地
林地
建设用地
非农业用地
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
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
林地
珠江三角洲
旱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水田
塔里木盆地
草地
横断山区
难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数量特点二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土地资 源利用类型_齐__全___,其中 _草__地___、__林__地__和难利用土地 比重较大,_耕__地___比重较小。
总量丰富,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
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目
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0公顷,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我国的土壤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初计有13个土纲49个土类。
不但具有世界上主要的森林土壤,而且具有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以及其他草原土壤,同时还具有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少,平原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6%,丘陵占10%,山地面积占64%,而且许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
寒漠、冰川有两万平方公里。
沙漠、戈壁约110万平方公里;石质山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
所以我国土地面积中有20%开发利用上是有困难的,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阔的丘陵、山地,复杂而多变的山地气候,也为我国发展多种国林、药材等经济林木以及开发牧场提供了场所。
3.)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
据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0.41%,而印度、丹麦、法国等国的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我国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同类耕地的7%。
居世界第四位。
同时分布上又很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总的来说,我国人均耕地不仅少,而且分布过于集中。
4.火山灰土的特征如何火山灰土又称“暗色土”。
指晚近火山活动地区火山灰母质上发育的各种土壤。
主要分布于世界近火山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我国仅有零星分布。
成土年龄较轻、发育程度低者,仍保留火山灰原来的特征,剖面分化微弱;发育程度较深者,已有明显的剖面分化,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15%以上,土色暗灰,肥力颇高。
这种土壤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含有大量火山起源的矿物(如火山玻璃、火山碎屑等),其量超过70%;粘土矿物以水铅英石为主,对磷有固定作用。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农业用地率
土地垦殖率 森林覆盖率 建设用地率
71.7%
28.4% 47.4% 10.1%
79%
19.9% 26.1% 5.0%
59.2%
6.9% 9.9% 1.5%
水面覆盖率
牧草地比重
8.9%
——
4.9%
25.8%
3.1%
35.6%
未利用土地面积
——
11.9%
中南区
行政辖区 中南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园地总面积 2900.1 308.3 398.7 501.4 789.6 386.9 515.2 占全国比率 29.0 3.1 4.0 5.0 7.9 3.9 5.1
西南区
行政辖区 西南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园地总面积 1445.8 165.1 590.9 73.7 614.6 1.5 占全国比率 14.4 1.6 5.9 0.7 6.1 0.0
地区
4.土地利用分区系统
土地利用区 行政区域 1.东北山地平原有林 黑龙江、吉林、辽宁(不含朝阳市) , 地与旱地——农林用 内蒙古的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共 地区 210多个县市区
3.土地污染严重
污染土地总共2186.67万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400
万公顷,乡镇企业污染186.67万公顷,农药严重污
染1600万公顷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耕地
二、园地
三、林地
四、牧草地
五、居民点击工矿用地
六、交通用地
七、水域
八、未利用地
一、耕地
1.耕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带的华北、东 北、中南4个大区,该区域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1.7%,西部的西南、西北仅占28.3%。
土地资源第二节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述一、土地资源的定义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自然土地及其附属物。
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市土地等。
土地资源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 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原状,具有不可再生性。
2. 空间有限性:地球表面积有限,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空间有限。
3. 功能多样性:土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如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等。
4. 持续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重要性1. 保障粮食安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土地资源的重要作用之一。
2. 促进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是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生态保护:土地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土地资源有利于生态平衡。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分类一、按利用类型分类1. 耕地资源:包括旱地、水田、菜地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地类型。
2. 林地资源:包括天然林、人工林、经济林等,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多种功能。
3. 草地资源: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具有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4. 水域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具有灌溉、发电、航运、渔业等多种功能。
5. 城市土地资源:包括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二、按土地质量分类1. 高产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
2. 中产田:土壤肥力中等、水分条件较好,适宜种植部分农作物。
3. 低产田:土壤贫瘠、水分条件差,适宜种植部分耐旱作物。
4. 荒地:土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具有开发潜力。
三、按土地所有权分类1. 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包括耕地、林地、水域等。
2. 集体土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3. 个人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等。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作用: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土地总量居世界第三,人均不到世界的1/3。
)3.类型齐全(草地、耕地、林地),构成不合理: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4. 区域差异明显,分布特点:耕地:90%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我国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难以利用的土地: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
5.我国有哪些土地资源构成类型?草地、耕地、林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
6.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滥伐森林、乱占耕地7.我国“土地日”的日期是()6月25日经典习题1.现在,某地有10 000公顷森林,对这片森林如何处理,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②全部砍掉,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③把10 000公顷森林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一片,即1 000顷。
砍伐后,随即补种树苗,以便森林能有更新的机会。
(1)你赞成哪一种办法?为什么?(2)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你的主意写出来。
(1)赞成第三种办法。
因为第~种虽然使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但没有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二种属于过度砍伐,会破坏生态环境,是最不可取的,只有第三种既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能够使森林得到更新,保护了森林资源,所以是比较恰当的。
(2)略点拨:此题设置了三个情景来提出问题,然后我们辩证地分析,③是比较合理的。
(2)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回答合理即可。
2.由于我国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1.类型多样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 n,跨越49个纬度。
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2%,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占28%,热量条件良好。
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达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
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2.6%,干旱、半干旱区占47.4%。
由于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生物资源很丰富。
2.山地面积大国是个多山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仅占3 4%,按海拔高程统计,低于500m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500~1000m的约占16%,1000~1 500m 的约占18%,1 500~3000m,约占14%,超过3000 m的约占25%,广大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的40%,有林地的90%,天然草场的一半分布在丘陵山区。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按现在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
其他的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原等,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中耕地约1.3 5 亿hm2,林地约1.67亿hm2,天然草地约2.8亿hm2,淡水水面约0.18亿hm 2,建设用地约0.27亿hm2。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据统计,我国尚有疏林地、灌木林地与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1.23亿hm2,其中,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者约3 530万hm2,仅占国土面积的3.7%,而质量较好的一等地仅有310万h m2,质量中等的二等地有800万hm2,质量差的三等地有2430万hm2,可见,数量少、质量差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第2节土地资源第一课时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2.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概况。
3.理解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地理统计图表,进一步巩固这类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土地资源重要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
【难点】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新课导入】教师用投影仪呈现诗歌:土地是什么?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同学们从诗歌中听出了什么?学生:土地对于自然界和人类都非常重要。
教师:的确,土地资源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那么我们对土地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的土地资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
知识点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67~P69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3.6,说出土地的利用类型。
__答案: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业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
__2.读教材图3.9,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__答案: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__(教师点拨)(探究活动)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讨论交流)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为什么人均占有量不足?(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人均不足的原因。
(教师点拨)知识点二地区分布不均【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69、P70的内容,自主完成)读教材图3.10,分析我国主要农业用地的分布地区及其主要的农业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n,跨越49个纬度。
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2%,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占28%,热量条件良好。
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达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
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
2.6%,干旱、半干旱区占47.4%。
由于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生物资源很丰富。
2.山地面积大国是个多山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仅占34%,按海拔高程统计,低于500m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500~1000m的约占16%,1000~1 500m 的约占18%,1 500~3000m,约占14%,超过3000m的约占25%,广大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的40%,有林地的90%,天然草场的一半分布在丘陵山区。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按现在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
其他的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原等,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中耕地约1.35 亿hm2,林地约1.67亿hm2,天然草地约2.8亿hm2,淡水水面约0.18亿hm2,建设用地约0.27亿hm2。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据统计,我国尚有疏林地、灌木林地与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1.23亿hm2,其中,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者约3 530万hm2,仅占国土面积的3.7%,而质量较好的一等地仅有310万hm2,质量中等的二等地有800万hm2,质量差的三等地有 2430万hm2,可见,数量少、质量差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同时,这些后备土地资源又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垦难度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
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
1998年仅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就有三起严重违法滥占土地事件,并揭露了一些地区为了赶在国务院冻结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规定之前抢征、虚征甚至弄虚作假,许多良田被占用。
2.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括动破坏植被,就会引起水力对土壤的侵蚀,随即引起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
我国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20世纪90年代初已增至15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土壤流失量每年达50亿t,居世界第一位,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最为突出,年侵蚀模数5000~15000t/km2,长江流域由于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目前其泥沙量已接近黄河,1998年长江流量特大洪水同时也是一次特大范围、集中性的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
我国水上流失造成土壤肥力的损失量每年相当于4000万t化肥,价值340亿元。
水土流失区使江河湖库淤积,内河通航里程缩短,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增加。
3.土地沙化在扩展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加上自然风力对土地的侵蚀,使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据分析,目前沙化面积的95%是由各种人为活动引起的,我国三北地区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为17.6万km2,其中历史上形成的有12万km2,近年形成的有5万~6万km2。
现有15.8万km2的土地面临沙化的危险,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来,沙化土地每年扩展约1 500km2,受沙化危害的有11个省区的212个县,人口约3 500万,耕地400万hm2,草场500万hm2,2000年我国北方沙尘暴频频发生,说明土地沙化已非常严重。
4.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较大次生盐渍化是不合理灌溉形成的,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北方,面积约800万hm2。
在干旱区、半干旱区次生盐渍化的危害尤为严重,在新疆、甘肃受次生盐渍化威胁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30%一40%,内蒙古河套平原耕地中,盐渍化耕地占50%左右。
5.次生潜育化水稻土面积在扩大潜育化水稻土的特点是在稻田土层的50~60cm深处形成一个清灰色还原层,通称青泥层,不利于水稻生长,由于管理不善或排灌不当产生的潜育化叫次生潜育化。
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纯属人为造成的稻田质量退化,它是稻田提高单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次生潜育化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小丘间沟谷、河流沿岸、水库周围及渠系附近。
我国次生潜育化稻田的数量相当可观,南方约有420万hm2,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潜育化水稻土为20%,江西全省稻田面积的20%为潜育化水稻土。
6.耕地肥力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和对土地重用轻养、施用有机肥过低,使土地养分减少,地力普遍下降。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403个县的资料统计显示,土壤无障碍因素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5.3%,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耕地占10.6%,耕地总面积的59%缺磷、23%缺钾、14%钾磷俱缺;耕层浅的占26%,土壤板结的占12%,东北地区的黑土开垦初期有机质含量为7%~10%,开垦不到100年降至3%~4%,严重的甚至降到了2%。
7.土地污染与破坏末得到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施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由于利用率低,大部分化肥、农药散失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直接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使动、植物和各种农产晶中有毒物大量积累,危害人、畜健康,影响农产晶出口。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水果、粮食、肉食出口因有害物质超标退货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开采矿产不及时复垦,尾矿不合理堆积,也会破坏大量的土地,地下矿藏如煤炭,地下水等开采,会引起地面下沉或塌陷,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8.农用土地结构调整缺少规范化管理目前,农用土地结构调整是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用地鲒植调整除了少部分属于25o以上的坡耕地,根据7ki保持的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正常调整外,绝大部分的调整是受利益的驱动,将大面积耕地改为果园或鱼塘,据1995年国家土地局《全国土地管理统计资料》的数据分析:1995年耕地减少了79.8万hm2,其构成是:国家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交通、水利等)占12.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乡镇企业、个人建房等)占7.6%,农业结构调整用地(变园地、林地、草地、鱼塘等)占64.1%,灾害损失占15.8%,因此,急需解决对农业用地结构调整的规范化管理问题。
9.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失控近年来,一些城市发展规模失控,占用耕地面积过多问题较为突出。
有关专家利用遥感卫星资料测算结果表明,1986--1995年全国31个特大城市的主城区占地规模扩大了50.2%,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为1.12:1是合理的,而我国目前已高达2.29:1。
个别城市1980--1995年人均占地从76.9m2增至158.1m2,增加了一倍多,更为严重的是城市扩建占用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城郊菜地或良田沃土。
开发区建设占地失控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法建的开发区占很大比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3年全国有各类不同级别的开发区2 800个,其中经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批准只有757个,只占27%,二是开发区用地严重失控,据统计,仅开发区的起步区就占用了73万多hm2的土地,而且大多数都是耕地。
村镇建设超标严重,首先是乡镇企业用地缺少指导,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占用良田
沃土,其次是农村居民宅基地用地严重超标,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宅基地占用面积已达190m2,已超过规定的最高标准150m2的27%,而且宅基地几乎都选在交通方便的平原,占用的多为高产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