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前言及大纲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总结

精品文档高等代数( 1)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2.开课单位:数学与财经系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4. 备选教材:《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二、课程性质和目标高等代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代数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代数方面的科学的思维、抽象的思维,逻辑推理、提高运算以及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代数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元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 为进一步学习近世代数,复变函数、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深入理解初等数学、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高等的专业知识与重要的方法论。
通过本门课程系统的学习与严格的训练,全面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具备熟练的运算能力与技巧;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代数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与学分教学时数:9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1 学时,实践教学15 学时学分数: 6 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合计(学时)(学时)(学时)第一章多项式26632第二章行列式16319第三章线性方程组22325第四章矩阵17320合计811596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第一章多项式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数域的概念;掌握一元多项式的概念、运算及基本性质;掌握带余除法与整除性的关系,会进行相关运算;会求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理解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掌握求重因式的方法;理解多项式在不同的数域的因式分解形式;掌握Eisenstein判别法,会求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
2.教学重点:整除概念,带余除法及整除的性质,最大公因式、互素、辗转相除法、不可约多项式概念、性质,k 重因式与 k 重根的关系。
小作文策划书提纲模板

小作文策划书提纲模板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2.1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
2.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2.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3.1 古代教育学的发展。
3.2 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3.3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3.4 未来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4.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4.2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
4.3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4.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5.1 教育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2 教育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育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5.4 教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六、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6.1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6.2 教育学的未来方向。
6.3 教育学的未来挑战。
6.4 教育学的未来机遇。
七、结论。
7.1 总结全文内容。
7.2 展望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7.3 对教育学研究的启示。
7.4 对教育学实践的指导。
以上是小作文策划书提纲模板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字体与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字体与版式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前开设三大构成、PHoTOSHOP等课程,它是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均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规律并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以点带面的思维能力培养,使考生熟练的掌握基本编排技能,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空间、体积、构图的形式感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1系统讲授有关版面设计各构成要素、创意及各媒体版面的创作技巧等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系统而比较明晰的把握。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实际案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阅读和鉴赏,这是创作的先导和基础。
同时,阅读和鉴赏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3、该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讨论、作品赏析、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字体与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字体与版式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
因此,字体与版式设计的能力是广告设计师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课程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程项目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实际技能,为学生尽快掌握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砒二、能力目标1系统掌握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来编排完整的版面作品。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性学习与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养成善于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版面构成概述一、学习目的要求明确版面构成的内涵,构成原则及造型要素,并了解21世纪版面艺术发展的趋势。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一、前言: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二、具体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目的要求: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的内容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三、健康资料的来源四、健康资料的类型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六、健康史的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第一节发热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教学内容:一、正常体温二、发生机制三、病因四、临床表现(一)临床过程(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三)热型五、护理评估要点六、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二节水肿目的要求: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水肿(二)局部性水肿三、护理评估要点三、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节咯血目的要求:一、熟悉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掌握咯血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五节发绀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熟悉发绀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六节呼吸困难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二、熟悉呼吸困难的五种发病机制三、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三、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和病例介绍第七节心悸目的要求:一、了解心悸病因、发生机制二、熟悉心悸的临床表现、定义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节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一、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病因、评估二、了解恶心与呕吐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九节呕血与黑便目的要求:一、熟悉呕血与黑粪的病因、临床表现二、掌握呕血与黑粪的病因、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节便血目的要求:一、了解便血的发病机制二、熟悉便血的病因三、掌握便血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一节腹泻目的要求:一、熟悉腹泻的发生机制、病因二、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二节便秘目的要求:一、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二、熟悉便秘的病因三、掌握便秘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一)病因(二)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三节黄疸目的要求:一、熟悉黄疸的定义、发生机制二、掌握黄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四节抽搐与惊厥目的要求:一、掌握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了解抽搐与惊厥的病因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五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一、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二、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三、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章身体评估第一节全身状态目的要求:一、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二、掌握全身状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性别二、年龄三、生命体征四、发育与体型五、营养状态六、意识状态七、面容与表情八、体位九、步态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浅表淋巴结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的评估内容、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二、掌握浅表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皮肤评估(一)颜色(二)湿度(三)温度(四)弹性(五)皮疹(六)压疮(七)皮肤、粘膜出血(八)蜘蛛痣(九)水肿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淋巴结分布(二)评估方法(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四节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头面部、颈部的检查内容与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二、面部(一)眼: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球、瞳孔、视力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意义(二)耳(三)鼻(四)口:口唇、口腔粘膜、牙齿及牙龈、舌的检查、扁桃体肿大的检查三、颈部(一)颈部外形与活动(二)颈部血管(三)甲状腺(四)气管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五节胸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一、熟悉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二、掌握肺和心脏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二)自然陷窝(三)人工划线和分区二、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二)胸廓:桶状胸、佝偻病胸的概念(三)乳房:乳房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的内容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三、肺和胸膜(一)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困难的类型、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节律改变的类型(二)触诊:1、胸廓扩张度、2、触觉语颤的形成机制、3、评估方法、生理变异及异常4、胸膜摩擦感(三)叩诊: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胸部叩诊音的分类、正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及意义(四)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啰音的分类及意义、语音共振、胸膜摩擦感四、心脏评估(一)视诊: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尖搏动及改变、心前区异常搏动(二)触诊:心前区搏动、震颤及意义、心包摩擦感(三)叩诊:心脏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2、听诊内容:心率、异常心律、正常心音及心音改变的意义3、额外心音、心脏杂音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五、周围血管检查(一)视诊: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二)触诊:异常脉搏及意义(三)听诊:动脉杂音、射枪音等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腹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掌握腹部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腹部评估方法(一)视诊:1、腹部外形异常的意义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原因4、胃肠蠕动波(二)触诊1、腹部紧张度增加和减低的意义2、常见的压痛点、反跳痛的临床意义3、肝脏触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疾病肝脏触诊的特征4、脾脏触诊的方法、脾肿大的测量方法、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5、胆囊触诊的方法胆囊压痛点的触诊6、膀胱触诊(三)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脏叩诊、病理改变、肝区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四)听诊1、肠鸣音异常的意义2、振水音3、血管杂音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神经系统评估目的要求:一、熟悉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掌握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运动功能评估1、瘫痪的概念及分类、肌力的概念及分级、肌张力的概念及异常的分类2、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分类3、共济运动的评估方法三、感觉功能评估: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检查的内容及方法四、神经反射评估: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五、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自学)1、一般检查的内容2、自主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自学等第五章心理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一、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二、自我概念评估认知评估情绪和情感评估个性评估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六章社会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社会评估的内容、方法教学内容:一、社会评估的内容、目的、方法二、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三、文化评估四、家庭评估五、环境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七章心电图目的要求:一、了解心电图导联体系并能正确应用二、正常心电图各种波形状况三、描述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四、会对心电图进行诊断教学内容:一、心电图的导联二、正常心电图三、异常心电图四、心电图诊断步骤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影像学检查原理二、熟悉X线检查前的有关护理三、掌握各系统常见X线表现教学内容:一、放射学检查二、核医学检查三、超声检查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第九章实验室检查目的要求:一、熟悉实验室检查的内容二、掌握各项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三、掌握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有关护理教学内容:一、血液检查二、尿液检查三、粪便检查四、肾功能检查五、肝脏病常用检查六、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七、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实验课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检查方法学会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基本检查方法: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及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二.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学会头颈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检查:头颅、眼睛、耳、鼻、口腔、腮腺二、颈部检查:外形、颈部活动、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肺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肺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四.心脏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检查的方法、内容、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五.腹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六.神经反射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教学时数分配序号内容理论课实验课合计1 第一章11 2 第二章3 第三章4 第四章5 第五章6 第六章7 第七章8 第八章9 第九章合计健康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11818662016181041010 1182866201618104四、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内容学时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 1实验二头颈部评估 1实验三肺部评估 2实验四心脏评估 2实验五腹部评估 2实验六神经系统评估 2五、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及要求理论考试:试卷考试占70%实验课考试:在实验室学生随机抽取一项教师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考核该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内容为身体评估部分包括:一、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二、头部评估三、颈部评估四、肺部评估五心脏评估六、腹部评估七、神经系统评估1。
讲座课程大纲

讲座课程大纲I. 课程概述A. 课程名称和背景介绍B. 授课目的和目标C. 目标学生群体II. 课程目标A. 知识目标1. 学生将了解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理论。
B. 技能目标1.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将掌握相关的研究和学术技巧。
C. 态度目标1. 学生将培养对所学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III. 课程内容A. 模块一:介绍和背景1. 课程主题和重要性2. 相关领域的历史和发展B. 模块二:理论和原理1. 基本概念和术语解释2. 相关理论和模型介绍C. 模块三:应用和实践1.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2. 学生实践项目和实验D. 模块四:研究和创新1. 学术研究方法和技巧2. 学生研究项目和报告IV. 授课方式A. 讲座和演示B.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C. 学生报告与展示D. 问题解答和辅导V. 评估和考核A. 课堂参与和表现B. 作业和小组项目C.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D. 学生研究报告和项目成果VI. 参考资料A. 主要教材和参考书籍B.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C. 在线资源和学术网站VII. 课程支持A. 助教和辅导员支持B. 课程网站和在线学习平台C. 随堂练习和作业答疑D. 学习资源和资料分享VIII. 课程时间安排A. 总课时数和每周课时B. 重要事件和讲座安排C. 考试和项目截止日期IX. 咨询和联系方式A.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B. 助教和辅导员联系方式C. 咨询办公室和学院信息请注意,以上提供的内容和结构仅为参考,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该大纲应准确概括和呈现讲座课程的重要信息,确保学生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估方式有清晰的了解。
讲课流程大纲

讲课流程大纲Teaching a class involves following a structured outlin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 subject matter to students. 讲课包括遵循一个结构化的大纲,以便有效地向学生传达主题内容。
This process typically includes several key components, such as introduction,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几个关键组成部分,如介绍、材料展示、互动活动和评估。
Developing a well-organized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lan is crucial for engaging students and facilitating their learning. 制定一个组织良好、全面的教学计划对于吸引学生和促进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
First and foremost, the introduction sets the stage for the lesson by providing context and outlining the objectives. 首先,通过提供背景信息和概述目标,介绍为课程铺平了道路。
This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will be learning and why it is important.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将学到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
Additionally, the introduction should captur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pique their curiosity to create a sense of anticipation for the upcoming material. 另外,介绍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以为即将到来的内容制造一种期待感。
教案讲授提纲怎么写

教案讲授提纲怎么写简介教案讲授提纲是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结构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讲授提纲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探讨如何编写教案讲授提纲,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步骤以下是编写教案讲授提纲的基本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学生应该在课程中学到什么。
•目标要具体、可度量,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划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逻辑划分,确保每个知识点或主题都得到充分的讲解。
•按照顺序或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排序,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3. 设计教学活动•在提纲中包含各种交互式教学活动,如讨论、小组合作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活动设计要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运用能力。
4. 确定教学方法•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案例分析等。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5. 编写教学评估•在提纲中包含教学评估的方式和标准,用于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可以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评估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编写教案讲授提纲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因素。
一个清晰、完整的教案讲授提纲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步骤能够对您编写教案讲授提纲有所帮助。
扩展阅读•【链接标题】: 描述内容•【链接标题】: 描述内容•【链接标题】: 描述内容后记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教案讲授提纲的编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充分发挥教案讲授提纲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祝您教学顺利,学生成绩优异!。
课程大纲《MS Project-项目管理实战应用培训》

MS Project——项目管理实战应用培训课程背景:在现代管理中,项目就是一切,每个人都是一个项目管理者。
项目管理通过系统化的思维、可操作的方法有效的协调与管理资源,以投入产出比转化的角度,使企业的资源利用更为有效,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形成正向势能推动创造价值!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系统认识程度直接影响项目团队的整体运作与最终项目的结果,如何把握项目管理的”5X10知识框架”+“6条核心思维”+“25种工具方法”,提高项目经理及团队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维,形成项目管理知识系统的框架结构,有利于新晋/兼职项目经理的角色转型,及公司后续项目工作的整体推进。
而项目管理规划的核心思想和工具都已内嵌入MS Project的软件当中。
Microsoft Project 有助于项目经理轻松管理和执行项目。
内置模板和熟悉的日程安排工具可提高项目经理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应用MS Project软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与相关方对于项目目标和计划达成共识,完成项目管理的迭代式计划与持续监控。
课程目的:▲熟悉应用MS Project的基础操作;建立项目计划的基础表格;▲通过现场案例演练,应用Project进行时间、资源的详细规划;▲形成项目管理的可视化报表,通过报表发现项目的状态和问题;▲现场实战演练,获得软件工具的使用体会与经验,快速应用于实际工作开展课程特色:●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与咨询经验与案例,将实际案例引入培训课程,更具实操性;●整合常用工具方法的专项课程,深入浅出通用项目管理课程更为专业;●对项目管理的框架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结构化的思维结合案例生动的讲解;●课程形式立体丰富,“原理讲解+应用案例+实战演练”,现场互动丰富,代入感强。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市场经理、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研发、质量、生产等)、项目职能经理等,工作中使用Project的人员。
课程方式:体验式教学,课堂讲述、案例分析、游戏体验、互动练习、教练演示、现场模拟、头脑风暴、视频演示、情景训练、现场问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精讲班第1讲讲义前言1、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考试大纲(第五部分,土地估价实务)2006年土地估价师资格考前辅导(精讲班)学习(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第1讲考试大纲有关内容、注册土地估价师这个行业经过过去几年的考试,估价师已经发展到二万八、九千左右。
这些估价师算不算多,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国内这些争论也很多。
有的说多了,有的说还是不够,要找真正高质量、有水平的估价师,还是找不到。
得到的结论是:全国有670个城市,2300-2800个左右的县级单位,这还不包括开发区在内,这些县级单位加起来总共是3500个左右,每个单位估价师不够10个人,所以还是少了,还不够多。
所以我认为大家报考土地估价师这门考试从宏观上来讲是很有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的。
那么我们看看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这门考试: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这门考试,与2004年考试内容和方式相比有很大变化,我总结了四点:一是将土地估价实务基础与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分开考试。
我们知道,2004年土地估价师考试是将我们现在的土地估价实务基础和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合成一门考试,那么这次是分开考试,这就意味着对土地估价方法的考察要求更高了,对土地估价方法的计算题的考察应该讲是更全面了,所考试的深度和广度将更有所增加。
二是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
相对于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来讲,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应该说是对应试者对土地估价案例和报告的全面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从报名到考试的时间间隔较短。
所以对于考生来讲,考试时间更加紧迫,要学习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复习备考的压力可能更大一些,对于合理掌握学习方法,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果的要求更高一些。
四是考试没有很明确的统一的教材。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提供了2006年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推荐参考书目,共15本,但并不是和大纲十分的吻合,有些知识点需要几本书互相参考,那么这也给大家的复习应考带来了不便。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以考试大纲为蓝本,借鉴这些参考书目给大家讲解,争取为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由于推荐的15本书各成体系,每本书的内容并不是紧紧围绕大纲来编写的,给大家复习也带来一些难度。
我们查询起来非常的的耗费精力和时间,也给复习带来很大的不便。
根据15本书介绍,我们给大家推荐看一下广东土地估价师出版社的两本书:《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法律法规新编》广东省土地估价师协会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推荐理由:该书汇集了当前适用和新颁布实施的105个相关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目前能查到相对全面法律法规汇编。
《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广东省土地估价师协会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推荐理由:该书是按照《2006年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对现行的与土地估价师考试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文件规程进行归纳、总结,在相关教材和参考书中采取了部分知识点。
对于学习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也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因为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这门考试是前些知识的综合,所以在学习中应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复习时要紧贴大纲,对大纲提到的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对其他科目的掌握内容也要多多掌握。
其次,针对案例和报告分别进行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
第三,对估价案例和报告的难点进行重点复习。
学员可将自己在复习中的疑问点及练习中出错的地方作为难点,最后,学员应多做一些有关案例和报告的题目,一定要独立的去做,并限制时间,对重点题目和出过错的题目要重复的去做。
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答题的第一步是“读题”。
通常,案例与报告每一道试题都会有比较长的背景段,有图有文字。
为了提高答题效率,学员在读题过程中,应先看问题,通过快速读题,对试题性质进行了解,作出判断。
答题的第二步是“审题”。
学员在读题之后不要急于把进行计算和答题,而应多想一想,带着问题去审题,形成答题思路。
“审题”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想该试题是在考核教材中相应的哪一部分内容,命题者想考那一类内容,自己要依据那些估价理论和方法去解答。
答题的第三步写清步骤,使用估价方法正确。
1、学员答题要以书本中的理论和试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作为自己回答问题的依据;2、学员答题要步骤清楚,有计算过程。
有的考生在演算纸上写好了答题的每项步骤,但在试卷上只写出了简单的答案,省略了过程也是要扣分的,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学员在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的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做好心理调节学员在考前和考试中做好心理调节,才可能超水平发挥。
考前先将自己总结的案例分析题模式浏览一遍,对重要的公式作最后一次记忆。
在考试中,当学员看到自己不是十分熟悉的试题时,先易后难,等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后再按答题步骤以一一思考与解答,即使不准确,拿不准对错也要答,不能空题。
2、安排好考试时间许多学员反映做题时间不够用。
这是由于平日独立练习太少,在每一道题前反复思量,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致使后面有会答的题,也因为没有时间,导致未答。
学员在拿到卷后先将所有的试题浏览一遍,做题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3、要简化答题思路对照历年考题,认真分析考点和得分点,注意答题的严谨性,要培养化繁为简的本领。
在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的考试中,一般不会有较高深理论的试题,要注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考试命题这次是单独考试,考试题目一般有计算和报告改错题。
考试题型年年在变,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基础,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深入理解掌握。
学员在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考试中,还有一些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计算式正确的情况下,不要因简单的计算错误而失分,而且影响后面的答案。
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是漏写计量单位,小数点点错位置或少写一位数等等。
考虑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的试题采用手工阅卷,学员在答题时应注意书写工整,分条陈述,不要字迹潦草。
另外,案例考试中要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而且在考试中只能应用一种类型和颜色的笔,许多学员为了方便涂改和卷面整洁,用铅笔答题,是不规范的,应予以改正。
最后,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这门考试,是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中比较综合的一门考试,说它综合主要是综合案例分析题是综合考核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检验应考人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土地估价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求应考人员具有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实际工作能力。
对于案例与报告的学习,建议大家还是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这些基础学习好了,那么对于综合的题目就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不要急于做大量的案例题。
考试时间全国统一按照“北京时间”进行考试。
其中:1月27日: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9∶00-10∶00土地估价理论方法10∶30-12∶00土地估价实务基础14∶30-17∶001月28日: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9∶00-11∶30土地估价相关知识14∶30-17∶00内容讲解:考试大纲有关内容(第五部分,土地估价实务)一、土地估价业务受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掌握土地估价业务受理知识和土地估价委托协议的主要内容的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业务获取的途径和土地估价业务受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土地估价委托协议(合同)的主要内容。
了解:土地估价的业务范围和我国土地估价发展的历史沿革。
(三)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业务获取的途径2.土地估价业务受理及应注意的问题3.签订土地估价委托协议的重要性4.土地估价委托协议(合同)的主要内容5.土地估价的业务范围6.我国土地估价发展的历史沿革二、确定土地估价事项(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掌握确定土地估价事项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确定土地估价对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熟悉:土地估价目的的确定和地价定义描述。
了解:土地估价中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三)考试范围1.确定估价对象2.确定土地估价目的3.界定土地价格定义4.土地估价中特别事项的内容与一般界定方式三、土地估价资料收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资料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熟悉:土地估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了解: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
(三)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所需资料2.资料收集的方法及要求3.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四、土地估价现场调查测试应考人员土地估价现场调查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现场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熟悉:土地估价现场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三)考试范围1.现场调查的目的2.现场调查的内容3.现场调查的方法4.现场调查资料五、土地估价分析和估价方法选择(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技术要点、技术思路、影响土地价格的有关因素和土地估价原则等的分析能力以及估价方法的选择运用知识的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分析确定土地估价技术思路的原则,土地估价目的的判断对土地估价方法、估价参数的选择以及估价过程处理的影响,土地权利资料分析要领以及有关因素资料分析的内容,土地估价原则的选择,土地估价其他主要事项的内容,土地估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和综合运用。
熟悉:土地市场状况的分析,土地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的分析和确定。
(三)考试范围1.分析确定土地估价技术思路的原则2.土地估价目的判断及对土地估价方法、估价参数的选择以及估价过程处理的影响3.土地权利资料的分析要领4.土地估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与方法5.土地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分析6.土地估价适用原则的分析7.各种土地估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和综合运用8.土地市场分析的内容及方法六、土地估价报告撰写(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报告的撰写和使用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报告的作用、构成、形式、格式、撰写、使用和估价报告的归档。
熟悉:土地估价报告的内容。
了解:土地估价档案管理知识。
(三)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报告的作用2.土地估价报告的构成3.土地估价报告的形式4.土地估价报告的格式5.土地估价报告的使用6.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的内容及规范格式要求7.土地估价报告的归档和档案管理七、土地估价报告审核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报告的质量的认知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目的和土地估价报告的质量。
熟悉: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地估价报告的评价。
(三)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目的2.土地估价报告的质量3.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内容4.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方法5.土地估价报告的评价八、常见目的土地估价(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各种常见土地估价目的下的土地估价特点的认知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常见土地估价目的和相应评估价格类别的判断。
熟悉:各种常见土地估价目的下土地估价的主要原则确定、估价方法选择、主要技术参数选择、价格确定方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