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变频器 G P 参数设定方法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说明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说明
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实际应用中,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但有些参数由于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关系,且有的还相互关联,因此要根据实际进行设定和调试。
本文讲讲富士变频器基本技术参数设置:
一、加减速时间
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所需时间。
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
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
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二、转矩提升
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增大的方法。
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
如采
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
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

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
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一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但有些参数由于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关系,且有的还相互关联,因此要根据实际进行设定和调试。
因各类型变频器功能有差异,而相同功能参数的名称也不一致,为叙述方便,本文以富士变频器基本参数名称为例。
由于基本参数是各类型变频器几乎都有的,完全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一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所需时间。
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
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
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二转矩提升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增大的方法。
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
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
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三电子热过载保护本功能为保护电动机过热而设置,它是变频器内CPU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计算出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过热保护。
本功能只适用于“一拖一”场合,而在“一拖多”时,则应在各台电动机上加装热继电器。
电子热保护设定值(%)=[电动机额定电流(A)/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A)]×100%。
富士变频器使用说明

1.外围线路配置1.1 数字量输入:端子FWD正向运行C板:Y 4 F板:JP 10.4端子REV反向运行C板:Y5 F板:JP10.5端子X1 E01=0 多段速频率选择SS1 F板:JP10.7端子X2 E02=1 多段速频率选择SS2 F板:JP10.8端子X3 E03=2 多段速频率选择SS4 F板:JP10.9端子CM 公共端C板:COM2 F板:JP10.101.2 数字量输出(继电器):Y5C-Y5A 变频器运行信号可编程E24=0C板:串入抱闸接触器线圈回路F板:JP2.1030A-30C 变频器故障C板:X13 F板:JP2.21.3 模拟量输入:12 - 11(0~10V -0V)C板:V1-V0 F板:JP6.3-JP6.22.一些重要参数说明:F01=1 频率设定模拟量(电压型)F02=1 运行操作外部信号(FWD/REV正反向运行)F07 加速时间1 O13 S曲线1F08 减速时间1 O14 S曲线2E10 加减速时间3 O15 S曲线3bE11 加减速时间4 O16 S曲线4E12 加减速时间5 O17 S曲线5 数字量可调节参数值E13 加减速时间6 O18 S曲线6 模拟量不用,都为0E14 加减速时间7 O19 S曲线7E15 加减速时间8 O20 S曲线8O21 S曲线9O22 S曲线10F03 最高输出频率F04 基本频率此四个参数值须根据电机铭牌设F05 额定电压F06 最高输出电压F17 频率设定增益(模拟量)F18 频率偏置(模拟量)F26 载波频率15KHz 一般不调,仅当电机动作正常,但声音尖锐异常时可调整(≤15KHz)E33=1 过负载预报按输出电流预报E34: OL预报值额定电流150%**E37 过负载预报额定电流150%**C07 爬行速度C08 检修速度数字量可调节参数值C09 单层速度模拟量不用,都为0C10 双层速度C11 多层速度C33 模拟量输入滤波时间0.04P01 电机极数P=120f/N (f-电机额定频率;N-电机额定转速)一般情况,N >1000rpm,P=4极N≤1000rpm,P=6极P02 电机功率此两个参数值须根据电机铭牌设P03 电机额定电流P04 电机空载电流初始值设为p04的40%,自整定后自动生成O01=1 (闭环);0(开环)O03 编码器脉冲数(分频在PG卡上实现)O04 速度环P常数(高速时)O05 速度环I常数0.5O06 速度检测滤波常数0.003O07 速度环P常数切换频率1 5O08 速度环P常数切换频率2 10O09 速度环P常数(低速时)H03 数据初始化(一般不用)3. 特殊参数调试说明3.1 H03 数据初始化(一般不用)这个参数用法可参考第一章“3.1 A1-03=0 初始化”,与之用法类似。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
(1)频率设定及范围:
将变频器的频率设定在1-400Hz之间,定义步进设置为1.0Hz,选择P1的最大值(如果有),让变频器在0-400Hz之间可调;
(2)滑动行程设定:
将变频器的滑动行程设定为最大15%,最小值为10%,定义滑动行程为2%,这样在0-400Hz之间可调;
(3)功率占空比设定:
将变频器的功率占空比设定为最大值100%,最小值50%,定义最小值的有效设置为50%,此时,最大和最小之间的功率占空比可以在0-100%之间可调;
(4)电流设定:
将变频器的电流设定为最大值0.5A,最小值0.1A,定义步进设置为0.1A,可以调节在0.1A-0.5A之间的电流;
(5)终端电抗器设定:
将变频器的终端电抗器设定为最大值2.5欧姆,最小值1.2欧姆,定义最小值的有效设置为1.2欧姆,最大和最小之间的设定范围可以在1.2欧姆-2.5欧姆之间可调;
(6)输出电流极限设定:
将变频器的输出电流极限设定为最大值4.0A,最小值2.0A,定义最小值的有效设置为2.0A,最大和最小之间的设定范围可以在2.0A-4.0A 之间可调;
(7)启动模式设定:
将变频器的启动模式设定为最大值200s,最小值20s,定义最小值的有效设置为20s。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富士变频器参数调整方法一些重要参数说明:
F01=1 频率设定模拟量(电压型)
F02=1 运行操作外部信号(FWD/REV正反向运行)F07 加速时间1 O13 S曲线1
F08 减速时间1 O14 S曲线2
E10 加减速时间3 O15 S曲线3
bE11 加减速时间4 O16 S曲线4
E12 加减速时间5 O17 S曲线5 数字量可调节参数值E13 加减速时间6 O18 S曲线6 模拟量不用,都为0 E14 加减速时间7 O19 S曲线7
E15 加减速时间8 O20 S曲线8
O21 S曲线9
O22 S曲线10
F03 最高输出频率
F04 基本频率此四个参数值须根据电机铭牌设
F05 额定电压
F06 最高输出电压
F17 频率设定增益(模拟量)
F18 频率偏置(模拟量)
F26 载波频率15KHz 一般不调,仅当电机动作正常,但声音尖锐异常时可调整(≤15KHz)
E33=1 过负载预报按输出电流预报
E34: OL预报值额定电流150%**
E37 过负载预报额定电流150%**。
富士变频器参数快速调整

带动大负荷时可 0:不动作,1:动作(通用电机)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开启电机,电机和变频器损 2:变频器专用电机 坏有风险! 范围为电机额定电流的20%-135% 变频器过流保护动作值 2极同步转速约3000r/min,4极同步 在电机铭牌上无电机基数时可根据对应的转速推 转速约1500r/min,6极同步转速约 算出电机的基数,很好的与变频器匹配。 1000r/min,8极同步转速约750r/min 0-10次 变频器保护动作时自动复位的次数 2-20S 变频器保护动作时自动复位的时间间隔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开启电机,电机喝变频器损 0:不动作,1:动作 坏有风险!
F01 F02 F03 F07 F08 F09 F10 F11 P01 H04 H05 H12
频率设定 运行操作 最高输出频 率 加速时间 减速时间 转矩提升 电子热继电 器 OL设定值 电机级数 自动复位次 数 复位间隔 瞬时过流限 制
0:键盘面板输入,1电压输入,2电流 输入 0:面板操作,1:有外部端子 P11S:50-400Hz,G11S:50-120Hz 0.01-3600S 0.01-3600S 输入信号最大值对应最大输出频率,更改可控制 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达到最大输出频率需要的时间(可以减小 重负荷时电机的冲击) 变频器在最大频率减到零时的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定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定
P04 M 自整定步骤:
1.按照电机特性,正确设定电压和频率。
设定功能“F03最高输出频率”、“F04基本频率”、“F05额定电压”和“F06最高输出电压”。
2.设定电动机的不需要整定的常数。
设定“P02容量”、“P03额定电流”和“P06空载电流”(当P04设定2,在电动机运行状态自整定,自动测定空载电流时,不需要设定空载电流)。
3.自整定空载电流时,电动机虽脱开机械负载后旋转,仍必须仔细确定其安全性。
4.设定功能“P04自整定”数据为1(电动机停止)或2(电动机旋转)。
按
DATA
FUNC
键写入
设定值后,按FWD 或REV 键即开始自整定。
自整定过程需要数秒到数十秒时间。
(设定值为2时,电动机按照设定的加速时间加速至二分之一基本频率进行空载电流的整定,再按照设定的减速时间减速,所以总的设定时间和时定的加减速时间有关。
) 5.当显示“执行中”消失时,表示自整定结束。
最后,按STOP 键。
富士变频器参数设置

F01=1 频率设定模拟量(电压型)F02=1 运行操作外部信号(FWD/REV正反向运行)F07 加速时间1 O13 S曲线1F08 减速时间1 O14 S曲线2E10 加减速时间3 O15 S曲线3bE11 加减速时间4 O16 S曲线4E12 加减速时间5 O17 S曲线5 数字量可调节参数值E13 加减速时间6 O18 S曲线6 模拟量不用,都为0E14 加减速时间7 O19 S曲线7E15 加减速时间8 O20 S曲线8O21 S曲线9O22 S曲线10F03 最高输出频率F04 基本频率此四个参数值须根据电机铭牌设F05 额定电压F06 最高输出电压F17 频率设定增益(模拟量)F18 频率偏置(模拟量)F26 载波频率 15KHz 一般不调,仅当电机动作正常,但声音尖锐异常时可调整(≤15KHz)E33=1 过负载预报按输出电流预报E34: OL预报值额定电流150%**E37 过负载预报额定电流150%**C07 爬行速度C08 检修速度数字量可调节参数值C09 单层速度模拟量不用,都为0C10 双层速度C11 多层速度C33 模拟量输入滤波时间P01 电机极数 P=120f/N (f-电机额定频率;N-电机额定转速)一般情况,N >1000rpm, P=4极N≤1000rpm, P=6极P02 电机功率此两个参数值须根据电机铭牌设P03 电机额定电流P04 电机空载电流初始值设为p04的40%,自整定后自动生成 O01=1 (闭环); 0(开环)O03 编码器脉冲数(分频在PG卡上实现)O04 速度环P常数(高速时)O05 速度环I常数O06 速度检测滤波常数O07 速度环P常数切换频率1 5O08 速度环P常数切换频率2 10O09 速度环P常数(低速时)H03 数据初始化(一般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頁NO.14-3頁
NO.2
4-3頁
NO.3
4-3頁
NO.4
1) 用手抄寫記錄下 INV 內參數值. ( 寫在參數表上 ---> 9 ~ 12 頁 )
2) 將參數 F.00 改為 0 後 --> 表示可改變 INV 內的參數值. ( 13 頁 )
-----------------------------------------------------------------------------------------------------------------------------------------------------
3) 利用 " 數據復寫 " 功能 --> 進行 INV內的參數 COPY 到 鍵盤面板儲存器內. ( 7 頁 )
4) 驗證 [INV內的參數 & 鍵盤面板儲存器內的參數 ] --> 是否一致 ? --> 必定要一致. ( 8 頁 )
----------------------------------------------------------------------------------------------------------------------------------------------------- 5) 按 "STOP" + "^" 鍵 --> 將參數 H.03 改為 1 後 --> 按 "FUNC/DATA" 鍵 --> 表示 INV的參數 回復到出廠值. ( 14 頁 )
6) 再驗證[ INV內的參數 & 鍵盤面板儲存器內的參數 ] --> 是否一致 ? --> 不一致. ( 8 頁 )
-----------------------------------------------------------------------------------------------------------------------------------------------------
7) 利用 " 數據復寫 " 功能 --> 進行 鍵盤面板儲存器內的參數 COPY 到 INV內. ( 7 頁 )
8) 再次驗證[ INV內的參數 & 鍵盤面板儲存器內的參數 ] --> 是否一致 ? --> 必定要一致. ( 8 頁 )
----------------------------------------------------------------------------------------------------------------------------------------------------- 9) 進行 INV內的參數確認 對照 手抄寫記錄下 INV 內參數值 -->是否一致 ? --> 必定要一致. ( 6 頁 ) PS: 若 INV 內的參數 & 手抄寫記錄下 INV 內參數值 --> 不一致時 --> 用手動輸入更改 INV 內 不一致的參數 --> 必定要更改到與 手抄寫記錄下 INV 內參數值 一致.
10) 試機 確認是否正常.
參數設定方法
程序MENU 4-3 頁
運轉模式
參數表
參數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