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式脚手架结构设计计算(含计算书)

合集下载

碗扣钢管计算2

碗扣钢管计算2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6m,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5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35×80mm,间距300mm,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95×95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100×0.200×1.200+0.200×1.200=6.264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2.500)×1.200=3.0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120.00×1.20×1.20/6 = 28.80cm3;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120.00×1.20×1.20×1.20/12 = 17.28cm4;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叠合楼板支撑架(碗扣式)计算书

叠合楼板支撑架(碗扣式)计算书

叠合楼板支撑架(碗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6、《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风荷载参数:荷载系数参数表:设计简图如下:叠合楼板平面图叠合楼板剖面图(支架纵向)叠合楼板剖面图(支架横向)四、预制楼板验算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楼板上进行现浇部分楼板施工,预制楼板需要承担现浇楼板重量及施工荷载,预制楼板下有支撑架,故预制楼板可看成受弯构件计算。

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0×[1.3×(G1k+(G2k+G3k)×h1)+1.5×γL×Q1k]×b=1×[1.3×(1.5+(24+1.1)×0.07)+1.5×0.9×2.5]×1=7.609 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G1k +(G2k+G3k)×h1))×b =(1×(1.5+(24+1.1)×0.07))×1=3.257kN/m计算简图如下:预制楼板计算简图一1、强度验算弯矩图一(kN·m)M max=0.685kN·m单位宽度1m,根据弯矩计算配筋:h0=h2-15=60-15=45mmαs=M max/(α1f c bh02)=0.685×106/(1×14.3×1000×452)=0.024γs=0.5×[1+(1-2αs)0.5]=0.5×[1+(1-2×0.024)0.5]=0.988A s=M max/(γs f y h0)=0.685×106/(0.988×360×45)=42.784mm2根据配筋8@150得到:单位宽度1m实际配筋面积A s2 A S2=301.593mm2≥A s=42.784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变形图(mm)νmax=0.045mmν=0.045mm≤[ν]=L/200=900/200=4.5mm满足要求!五、主梁验算1、荷载设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预制楼板传递给单根主梁的荷载设计值q1q1=γ0×[1.3×(G1k+(G2k+G3k)×h1)+1.5×γL×Q1k]×b=1×[1.3×(1.5+(24+1.1)×0.07)+1.5×0.9×2.5]×0.9=6.848kN/m主梁自重设计值g=γ0×γG×g k=1×1.3×0.046=0.06kN/m主梁承受的荷载设计值q=q1+g=6.848+0.06=6.908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制楼板传递给单根主梁的荷载标准值q2q2=(γG(G1k +(G2k+G3k)×h1))×b=(1×(1.5+(24+1.1)×0.07))×0.9=2.931kN/m主梁自重标准值g,=γG×g k=1×0.046=0.046kN/m主梁承受的荷载标准值q,=q2+g,=2.931+0.046=2.977kN/m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一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kN·m) M max=0.682kN·m≤[M]=2.7kN·m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一(kN) V max=3.828kN≤[V]=8.5kN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mm)跨中νmax=0.051mm≤[ν]=900/250=3.6mm悬挑段νmax=0.021mm≤[ν]=2×100/250=0.8mm满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依次为R1=3.08kN,R2=7.656kN,R3=3.08kN 六、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7.656kN≤[N]=30kN 满足要求!七、立杆验算1、长细比验算l0=kμ(h+2a)=1×1.1×(1500+2×600)=2970mmλ=l0/i=2970/15.9=186.792≤[λ]=230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l0=kμ(h+2a)=1.155×1.1×(1500+2×600)=3430.35mmλ=l0/i=3430.350/15.9=215.745查表得,φ1=0.157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 wk=l a×ωfk=0.9×0.475=0.427kN/m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F wk= l a×H m×ωmk=0.9×1×0.254=0.229kN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ok:M ok=0.5H2q wk+HF wk=0.5×3.92×0.427+3.9×0.229=4.143kN.m立杆考虑风荷载造成的立杆附加轴力Nwtk,计算如下:N wtk=6n×M ok /[(n+1)(n+2)B]=6×23×4.143/[(23+1) ×(23+2) ×20]=0.048kN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根据《规范》JGJ166-2016 第5.3.7条,当立杆材质采用Q235钢材时,单根立杆轴力设计值不应大于30kN.N d1=Max[R1,R2,R3]+1×γG×q×H=Max[3.08,7.656,3.08]+1×1.3×0.15×3.9=8.417kN≤30kN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根据《规范》JGJ166-2016 第5.3.7条,当立杆材质采用Q235钢材时,单根立杆轴力设计值不应大于30kN.N d2= N d1+ 1×1.5×0.9×0.6×N wtk=8.417+1×1.5×0.9×0.6×0.048=8.456kN≤30kN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根据《规范》JGJ166-2016 第5.3.2及5.3.3条文说明,立杆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力与最大弯曲应力不发生在同一位置,所以有风荷载时立杆应分别按轴心受压构件和压弯构件两种工况进行计算,并应同时满足稳定性要求。

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5、《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脚手架参数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计算简图碗扣脚手架剖面图碗扣脚手架正面图碗扣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水平杆验算横向水平杆钢管类型SPG-90(Φ48X900)横向水平杆自重G khg(kN) 0.036单跨间水平杆根数n jg 2 间水平杆布置方式1步1设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向水平杆截面惯性矩I(mm4) 121900横向水平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向水平杆截面抵抗矩W(mm3) 508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γ0[1.3×(G khg/l b+G kjb×l a/(n jg+1))+0.9×1.5×G kzj×l a/(n jg+1)]=1×[1.3×(0.036/0.90+0.350×1.50/(2.00+1))+0.9×1.5×2.000×1.50/(2.00+1)]=1.629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G khg/l b+G kjb×l a/(n jg+1)+G kzj×l a/(n jg+1)=0.036/0.90+0.350×1.50/(2.00+1)+2×1.5/(2+1) =1.215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ql b2/8=1.629×0.902/8=0.165kN.mσ=M max/W=0.165×106/5080=32.47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 b4/(384EI)=5×1.215×9004/(384×206000×121900)=0.413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 =6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2=ql b/2=1.629×0.90/2=0.733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2'=q'l b/2=1.215×0.90/2=0.547kN4、水平杆接头焊接剪切强度验算τ端部= ql b/2=1.629×0.90/2=0.733kN≤[τ]=25kN满足要求!四、间水平杆验算单跨间水平杆根数n jg 2 间水平杆布置方式1步1设间水平杆钢管类型JSPG-90 间水平杆自重G kjg(kN) 0.044间水平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间水平杆截面惯性矩I(mm4) 121900间水平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间水平杆截面抵抗矩W(mm3) 508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γ0[1.3×(G kjs/l b+G kjb×l a/(n jg+1) )+0.9×1.5×G kzj×l a/(n jg+1)]=1×[1.3×(0.044/0.90+0.350×1.50/(2.00+1))+0.9×1.5×2.000×1.50/(2.00+1)]=1.6 4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G kjs/l b+G kjb×l a/(n jg+1)+G kzj×l a/(n jg+1)=0.044/0.90+0.350×1.50/(2.00+1)+2×1.5/(2+1)=1.224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ql b2/8=1.641×0.902/8=0.166kN.mσ=M max/W=0.166×106/5080=32.70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 b4/(384EI)=5×1.224×9004/(384×206000×121900)=0.416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 =6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2=ql b/2=1.641×0.90/2=0.738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2'=q'l b/2=1.224×0.90/2=0.551kN4、水平杆接头焊接剪切强度验算τ端部= ql b/2=1.641×0.90/2=0.738kN≤[τ]=25kN满足要求!五、纵向水平杆验算由上节可知F1=R1=0.738kN/mq=γ01.3×G kzg/l a=1×1.3×0.060/1.50=0.05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F1'=R1'=0.551kN/mq'=G kzg/l a=0.060/1.50=0.040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σ=M max/W=0.384×106/5080=75.51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 =2.734mm≤[ν]=min[l a/150,10]=min[1500.00/150,10] =10.00mm满足要求!3、水平杆接头焊接剪切强度验算τ端部=0.777kN≤[τ]=25kN满足要求!4、下碗扣组焊后剪切强度验算τ端部=2×0.777+0.733=2.287kN≤[τ]=60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立杆钢管类型LG-A-180(Φ48X180立杆自重G kl(kN) 0.1020)外斜杆材料形式专用斜杆专用外斜杆WXG-1518(Φ48 ×2340)外斜杆自重G kwg(kN) 0.093 外斜杆布置5跨1设1k(1)、立杆的自重标准值NG1k1外立杆:NG1k1=H×G kl/1.80=19.800×0.102/1.80=1.122kN内立杆:NG1k1=1.122kN(2)、纵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NG1k2外立杆:NG1k2=G kzg×(n+1)=0.060×(10.00+1)=0.660kN内立杆:NG1k2=0.660kN(3)、横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NG1k3外立杆:NG1k3=G khg×(n+1)/2=0.036×(10.00+1)/2=0.198kN内立杆:NG1k3=0.198kN(4)、外斜杆的自重标准值NG1k4外立杆:NG1k4=G kwg×n×1/5=0.093×10.00×1/5=0.186kN1/5表示专用外斜杆5跨1设(5)、水平斜杆的自重标准值NG1k5外立杆:NG1k5=(n+1)×G ksg×(l a2+l b2)0.5×1/10/2=(10.00+1)×0.038×(1.502+0.902)0.5×1/10/2=0.037k N1/10表示钢管扣件水平斜杆10步1设内立杆:NG1k5=0.037kN(6)、间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N G1k6外立杆:NG1k6=(n+1)×n jg×G kjg×1/1/2=(10.00+1)×2.00×0.044×1/1/2=0.484kN 1/1表示间水平杆1步1设内立杆:NG1k6=0.484kN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总计外立杆:N G1k=NG1k1+NG1k2+NG1k3+NG1k4+NG1k5+NG1k6=1.122+0.66+0.198+0.186+0.037+0.484=2.687kN;内立杆:N G1k=NG1k1+NG1k2+NG1k3+NG1k5+NG1k6=1.122+0.66+0.198+0.037+0.484=2.501kN;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G2k1外立杆:NG2k1=(n+1)×l a×l b×G kjb×1/2/2=(10.00+1)×1.50×0.90×0.350×1/2/2=1.299kN;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内立杆:NG2k1=1.299kN;(2)、栏杆挡脚板的自重标准值NG2k2外立杆:NG2k2=(n+1)×l a×G kdb×1/2 =(10.00+1)×1.50×0.170×1/2=1.403kN;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3)、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G2k3外立杆:NG2k3=G kmw×l a×H =0.010×1.50×19.80=0.297kN;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总计外立杆:NG2k=NG2k1+NG2k2+NG2k3=1.299+1.403+0.297=2.999kN;内立杆:NG2k=NG2k1=1.299=1.299kN;单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外立杆:NQ1k=l a×l b×(n zj×G kzj)/2= 1.50×0.90×(2.00×2.00)/2=2.700kN;内立杆:NQ1k=2.700kN;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外立杆:N=1.3×(NG1k+NG2k)+0.9×1.5NQ1k=1.3×(2.687+2.999)+0.9×1.5×2.700=11.036kN 内立杆:N=1.3×(NG1k+NG2k)+0.9×1.5NQ1k=1.3×(2.501+1.299)+0.9×1.5×2.700=8.585kN七、立杆稳定性验算l0=kμh=1×1.55×1800=2790mm长细比λ=l0/i=2790/15.800=176.582≤230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l0=kμh=1.155×1.55×1800=3222.45mm长细比λ=l0/i=3222.45/15.8=203.953查《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附表C.0.1得,φ= 0.175M w=γLφwγQ M wk=γLφwγQ(0.05ζw k l a H12)=0.9×0.6×1.5×(0.05×0.6×0.195×1.5×3.62)=0.092 kN·m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NG1k+NG2k)+0.9×1.5NQ1k=1.3×(2.687+2.999)+0.9×1.5×2.700=11.036kN σ=γ0[N/(φA)+M w/W]=1×[11036.07/(0.175×489.00)+0.092×106/5080]=147.074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八、连墙件承载力验算Lw k l l k a长细比λ=l0/i=600.00/15.80=37.975,查《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附表C.0.1得,φ= 0.896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0,取3.00kN。

满堂式碗扣支架设计及计算书

满堂式碗扣支架设计及计算书

满堂式碗扣支架设计及计算书连马路跨线桥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径组合为(4×25)+(25+35+25)+(5×25)m。

断面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断面。

25 m基本跨连续箱梁梁高1.6 m,箱顶宽19.0 m,悬臂长2.5 m,悬臂根部高0.5 m,边腹板采用斜腹板,斜度为1/2.2,底板宽13 m。

(25+35+25)m连续箱梁采用变截面形式,跨中梁高1.6 m,高跨比1/21.88,支点梁高2.0 m,高跨比1/15.625,底板宽随箱梁高度变化,宽度12.636~13.0 m。

为此,依据设计图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地质情况,并充分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为便于该区段连续箱梁的施工,保证箱梁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我部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组织该桥第一、三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现浇施工。

一、满堂式碗扣件支架方案介绍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现有石大公路砼路面)、10cm×15cm木垫板(地基相对薄弱处)、Φ48×3.5mm碗扣立杆(材质为A3钢)、横杆、斜撑杆、可调节底座及顶托、15cm×15cm方木做纵向分配梁、10cm×10cm方木横向分配梁;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

15cm×15cm木方分配梁沿纵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其上为10cm×10cm木方横向分配梁,中横梁处间距按25cm布置,跨中处间距按30cm布置,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15mm 厚大块竹胶模板。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每孔支架立杆布置:纵桥向为: 28*90cm共计28排。

横桥向立杆间距为:2*90cm+21*60cm+2*90cm,支架立杆步距为120cm,在横梁和腹板部位的支架立杆步距加密为60cm,支架在桥纵向每480cm间距设置剪刀撑;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底托安置在原有石大公路路面上,原有泥浆池或承台基坑回填部分支架底托安置在10cm×15cm木垫板上。

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支架体系设计——碗扣式脚手架从满足施工要求、节约成本、操作方便、易为人工掌握和周围关系人接受出发,采用WDJ碗扣式支架。

经过计算与验算,决定采用的间距为60×90×120CM,即横桥向立杆间距为60CM,纵桥向90CM,横杆步距为120CM。

根据支架间距参数的数据,在碗扣式支架材料规格上采用有:立杆型号:LG—180、LG—300横杆型号:HG—60、HG—90斜杆型号:XG—300(1.8×2.4M框架斜撑)横向21排,纵向34排合计:每跨脚手架73×12.5/7.5=121.7T/跨方木横向长度13M,纵向间距0.75M41排,则方量为:0.15×0.15×13×41=12M3/跨工字钢的横向长度13M,纵向34排,则重量为:13×34=442M/跨一套脚手架按三跨加8M计(即98M),则:支架设计计算书(碗扣式脚手架)一、荷载计算:计算过程中,以7.5M的箱室范围为研究对象。

1、主梁混凝土计算:箱梁截面积计算:(6.4+1.1)×1.75-(6.4/2-0.45/2)×1.35×2+0.4×0.3×4+0.3×0.2×4=5.8125M2纵向每延米混凝土重:5.8125×1×2450=14.24T2、钢筋重量计算:纵桥向每延米钢筋重量(包括:钢筋、钢绞线、锚具等):全断面钢筋重:1862146.99+11898.78+247110.12=2121155.89kg翼缘板钢筋重:60×179.8×3×2×0.888+5.845×2×1.578×1130×3×2=182547.9kg箱室钢筋重:2121155.89-182547.9=1938607.99kg=1938.608T每延米箱室钢筋重:1938.608/(18×30)=3.59T3、主梁底模重量计算:木模5cm厚,纵桥向每延米重量:7.5×0.05×0.8=0.3T用组合钢模板20cm×1.5m 每块10kg,纵向每延米:7.5/0.2×10=308kg=0.38T 0.38/1.5=0.253T4、侧模计算:面板2.5mm厚,加劲肋8mm厚,1m一块,竖向4个,横向8个,高度60mm, [(3.92×4+1×8)×0.008×0.06+3.92×1×0.0025]×7.8×103=165kg 两侧总量:165×2=330kg=0.33T5、箱梁内模重量计算:(2×2.175+0.5×2+0.85×2+0.36×2)×0.05×1×0.8×103×2=0.622T木模3.885×2×2×10kg /0.3=0.518T 组合钢模板6、底模下枕木重量计算:15×15cm2横桥向、纵桥向间距 0.75m7.5×0.152×(30/0.75+1) ×0.8×103=5.535T/跨纵向每延米:5.535/30=0.1845T/m7、施工荷载采用纵桥向每延米:1.5T8、以上荷载汇总如下:木模:14.24+3.59+0.3+0.33+0.622+0.1845+1.5=20.7665T钢模:14.24+3.59+0.253+0.33+0.518+0.1845+1.5=20.6155T9、取安全系数为1.25,则计算荷载为:木模:20.7665×1.25=25.9581T钢模:20.6155×1.25=25.7694T10、立杆允许荷载:步距为0.6m P max=40.0kn/根=4T/根步距为1.2m P max=30.0kn/根=3T/根步距为1.8m P max=25.0kn/根=2.5T/根步距为2.4m P max=20.0kn/根=2.07T/根我们采用步距1.20m,则每延米需用9根立杆支撑。

(整理)碗扣式脚手架计算

(整理)碗扣式脚手架计算

32+48+32m悬灌梁支架计算碗扣式脚手架直径为48mm,壁厚3.5mm。

这种支架的优点是:轴心受力好,拆装工艺简单,且有各种长度规格(包括上下托螺杆),便于调整高度,但它的缺点是杆件均以碗扣连接,平面相对转动自由度较大,不利于支架的整体稳定,不过可以通过增加斜撑来克服这个薄弱环节。

碗扣式支架横杆采用0.6m横杆步距。

支架标准碗扣步高为0.6m,步高采用0.6m,底托及顶托螺杆调节高度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螺杆与杆件装配间隙较大、螺杆调节太长,会使轴心偏位增加而导致不稳定)。

纵向剪力撑只加在最外侧两排节点处,横向则以3m为间距加设,斜撑与碗扣杆件用钢管卡固定在一起。

1、0号块支架验算:根据箱梁设计结构形式,在腹板和翼板相交区域(图3阴影部分)自重最大,所以将此区域作为支架验算对象。

2080,61图3—箱梁断面示意图经计算:S阴= 3.32 m2C50钢筋混凝土每立方米重2880㎏不可预计荷载取恒载的0.2倍所以,计算区域的荷载(立杆轴心压力)P=3.32×2880×1.2×0.6=6884.35㎏立杆稳定性验算:N/ψA≤f式中:N为轴力值;ψ为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f为钢材抗压强度值(取205×106N/m2)L0=kuh式中: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u----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5h----立杆步距,取0.6米L0=1.155×1.5×0.6=1.040米 (L0为立杆计算长度)λ=L0/I=65.8(λ为立杆长细比,I为立杆回转半径I=1.58×10-2 m)查表,ψ取 0.793A有效面积值4.89×10-4m2所以:N/ψA=6884.35/(0.793×4.89×10-4)=177N/mm2≤205N/mm2满足要求。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计算M=1.4×213.45×104N=2.99×104Nσ= M/W=2.99×104N/5.08cm2=58.8N/mm2<205 N/mm2满足要求。

碗扣支架计算书

碗扣支架计算书

西安至银川高铁DK110+217~DK138+151.98干板沟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桥现浇支架计算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四月第一部分概述一、编制依据1、现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程、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2、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计算及参考依据计算及参考的依据主要有: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三、工程概况西安至银川高铁DK110+217~DK138+151.98干板沟特大桥(40+64+40)m 连续梁桥,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箱梁为变截面箱梁。

本桥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基础,圆端形实体桥墩、圆端形空心桥墩,桩基共有φ150、φ125两种形式,全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第二部分现浇支架计算一、支架布置干板沟特大桥支架体系自上而下依次为6mm定制钢模,I20工字钢分配梁,Φ48×3.5碗口脚手架,立杆底托安置在厚30cm C20混凝土硬化层上,采用15cm ×10cm木垫板支垫,纵桥向立杆间距为60cm,横桥向立杆间距60cm,立杆步距60cm,12#,11#桥墩两侧梁体腹板区横、纵桥向立杆间距加密为30cm,10#、13#现浇直线段横桥向立杆间距加密为30cm。

支架在桥纵向每360cm间距设置剪力撑,剪力杆与地面成45度,剪力撑按构造要求布置。

支架布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纵桥向支架布置图(单位:cm)图2 中跨现浇支架布置示意图(单位:cm )二、荷载分析施工期间需要考虑的荷载有:混凝土自重、模板及其它支撑体系自重、支架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振捣荷载等。

终版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终版碗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梁模板碗扣式钢管支撑计算书本计算书是以1600*2000梁为模型计算的,1600*1800的梁参照执行。

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180mm,梁宽b=1600mm,梁高h=2000mm,层高6.20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70m;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 m=13.00N/mm2 ,抗剪强度f v=1.40N/mm2 ;支撑采用Φ48碗扣式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20m;钢管直径48m m;壁厚3.5mm;截面积4.89cm2;回转半径i=1.58cm;碗扣式钢管重量0.0538kN/m。

钢材弹性模量 E=206000N/㎜2,抗弯强度f=205.00N/㎜2,抗剪强度f v=125.00 N/㎜2。

2.梁底模验算(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①底侧模自重 0.3 kN/m2×(1.60 + 3.64 ) ×1.2 = 1.89 kN/m②砼自重 24.0 kN/m3× 1.60 × 2.00 × 1.2 = 92.16 kN/m③钢筋荷载 1.5 kN/m3× 1.60 × 2.00 × 1.2 = 5.76 kN/m④振捣砼荷载 2.0 kN/m2× 1.60 × 1.4 = 4.48 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104.29 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 2 = 83.17 kN/m (2)梁底模板验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碗扣式脚手架结构设计计算1 基本设计规定:1.1本规范的结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等国家标准的规定。

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1.2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以“结构计算简图”为依据进行结构计算。

脚手架立、横、斜杆组成的节点视为“铰接”。

1.3脚手架立、横杆构成网格体系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满足)网格的每层有一根斜杆(图1.3)。

图 1.3 网络结构几何不变条件1.4 模板支撑架(满堂架)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是)沿立杆轴线(包括平面x、y两个方向)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每层有一根斜杆(图1.4),也可采用侧面增加链杆与结构柱、墙相连(图 1.4-1所示)或采用格构柱法(图 1.4-2)。

图 1.4满堂架几何不变体系图 1.4-1侧面增加支撑链杆法图 1.4-2 格构柱法1.5 双排脚手架沿纵轴x方向形成两片网格结构的几何不变条件可采用每层设一根斜杆(图 1.5),在y轴方向应与连墙件支撑作用共同分析:1当两立杆间无斜杆时(图 1.5a),立杆的计算长度l0等于拉墙件间垂直距离;2当两立杆间增设斜杆(图 1.5 b)则其立杆计算长度l0等于立杆节点间的距离。

3无拉墙件立杆应在拉墙件标高处增设水平斜杆,使内外大横杆间形成水平桁架(图1.5A-A剖面)。

图 1.5双排外脚手架结构计算简图1.6 双排脚手架无风荷载时,立杆一般按承受垂直荷载计算,当有风荷载时按压弯构件计算。

1.7 当横杆承受非节点荷载时,应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当风荷载较大时应验算连接斜杆两端扣件的承载力;1.8 所有杆件长细比λ=l0 /i不得大于250。

1.9当杆件变形有控制要求时,应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其变形。

1.10脚手架不挂密目网时,可不进行风荷载计算;当脚手架采用密目安全网或其他方法封闭时,则应按挡风面积进行计算。

2 施工设计2.1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说明所服务对象的主要情况,外脚手架应说明所建主体结构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模板支撑架应按平面图说明标准楼层的梁板结构。

2 架体结构设计和计算:第一步:制定方案;第二步:荷载计算;第三步:最不利位置立杆、横杆、斜杆强度验算,连墙件及基础强度验算;第四步:绘制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

3 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撑架应绘制顶端节点构造图;4说明结构施工流水步骤,编制构配件用料表及供应计划;5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法;6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2.2 架体的构造设计尚应符合本规范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3 双排脚手架的结构计算3.1 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1 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N = 1.2(N G1+N G2)+1.4ΣN Qi(3.1-1)式中:N G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N G2——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m2);ΣN Qi——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分双排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两种情况(KN/m2)。

2 单肢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N≤φA f( 3.1—2)式中:A ——立杆横截面积;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细长比查本规范附录C;f ——钢材强度设计值,查本规范附录B表B2。

3.2 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1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矩按下式计算:M w = 1.4 a l02 W K / 10( 3.2-1)式中:M w——单肢立杆弯矩(KN·m);a ——立杆纵矩(m);W k——风荷载标准值(KN /m2);l0——立杆计算长度(m);2 单肢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N w=1.2(N G1+ N G2)+0.9×1.4ΣN QI( 3.2-2 )3 立杆压弯强度按下式计算:N w/ΦA+ 0.9βM w/ [γW(1- 0.8N w/N E)]≤f( 3.2-3 )式中:β——有效弯矩系数,采用1.0;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管截面为1.15;W ——立杆截面模量;N E——欧拉临界力,NE=π2EA/λ2(E为材料弹性模量,λ为压杆长细比)。

3.3 连墙件计算1 在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的轴向力应按下式计算:N c=1.4 W K · L1 · H1( 3.3-1)式中:N c——风荷载作用下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L1、H1——连墙件竖向及水平间距(m)。

2 连墙件强度及稳定应按下式计算:Nc+No ≤Φ·Ac·f( 3.3-2 )式中: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3KN;Ac——连墙件的毛截面积(mm2);3 当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时应验算其抗滑承载力。

4 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4.1双排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应为立杆最下段);2 施工荷载及层数及脚手板铺设层数;3 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及横杆的步距;4 拉墙件间距;5 风荷载等的影响。

4.2 最不利立杆的单肢承载力的计算,应根据1.5条的两种情况确定最不利单肢立杆的计算长度;确定单肢立杆承载能力:N ≤φAf。

4.3 计算立杆的轴向力,根据施工条件确定荷载等级和层数以及脚手板的层数,计算立杆的轴向力(图 4.3)。

图 4.3 搭设高度计算图1 脚手板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层数m;脚手板自重载荷G2。

N G2=mG2×ab/2( 4.3-1)2 施工荷载:层数n;施工荷载Q3。

.N Q1=nQ3×ab/2( 4.3-2)4.4 计算每步脚手架自重N G1=ht1+0.5t2+t3+t4( 4.4)式中:h——步距(m);t1——立杆每米重量(KN);t2——廊道横杆单件重量(KN);t3——纵向横杆单件重量(KN);t4——内外立杆间斜杆或十字撑重量(KN)。

4.5 搭设高度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按下式计算:H=[Ns-(1.2N Q2K+1.4N QK)]h/1.2N Q1(4.5)式中:Ns——单肢立杆承载力,按( 3.1—2)式计算。

组合风荷载时的H值应按( 3.2—3)立杆压弯公式验算。

5地基承载力计算1 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Ag = N / f g( 1)式中:Ag——支撑单肢立杆底座面积(m2);f 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按地勘报告选用,当地基为回填土时乘以地基承载系数2 当地基为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算,但应保证立杆底座与基底均匀传递荷载。

3 当地基为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并应考虑雨水渗透的影响。

地基承载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

4 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挑台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垫板,并应对楼板或挑台等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6模板支撑架计算6.1单肢立杆承载力的计算1 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公式N = [1.2Q1+ 1.4 (Q3+Q4)] · L x·L y +1.2 Q2V( 6.1—1)式中:L x、L y——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m);V —— L x、L y段的混凝土体积(m3)。

2 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同( 3.1—2)。

6.2 横杆承载力及挠度计算1 当横杆支撑梁时(图 6.2),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应对横杆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可将作用在横杆上的均布荷载转化为两集中荷载P。

横杆弯矩按下式计算:M=Pc·C( 6.2-1)式中:M——横杆弯矩(KN ·m);Pc--- 梁砼重量及模板重量的1/2;C---- 梁边至立杆之间距离。

2 横杆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M /W ≤ f( 6.2-2)式中:W--- 钢管的截面模量。

图 6.2 横杆弯矩计算简图3横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横杆的最大挠度;式中:υmax[υ]——容许挠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6.3 碗扣节点承载力按下式验算:Pc ≤ Q b( 6.3)式中:Q b——下碗扣抗剪强度设计值,取60KN。

6.4 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8米并有风荷载作用时,应对斜杆内力进行计算,并验算连接扣件的抗滑能力(图 6.4)。

图 6.4 斜杆内力计算简图1 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中荷载W;2W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WV、Ws按下式计算:3 自上而下叠加斜杆最大内力为Σn1Ws,验算斜杆两端连接扣件抗滑强度:( 6.4-3)——扣件抗滑强度,取8KN。

式中:QC4 当下部无密目安全网时,只需计算顶端模板的风荷载。

6.5 高度大于8米的模板支撑架并有风荷载作用时,应验算迎风立杆所产生的≥ 0,否则应采取措施保证架体整拉力,不得超过立杆轴向力荷载,即P —ΣWV体稳定。

相应风荷载在另一侧立杆中产生的压力,应叠加到立杆轴向力中并验算其强度。

6.6 当采用缆风绳维持架体整体稳定时,缆风绳的初始拉力在立杆中的数值应叠加到立杆轴力中;缆风绳的拉设与拆除应对称,否则应计算其偏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