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诵读课件

合集下载

《将进酒》ppt课件24张

《将进酒》ppt课件24张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 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 来我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让侍者去换来美酒,与大家 共同来消解这千年万载也消解不尽的愁情。
赏析: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这两句呼应“唯有饮者留其名”,亦是诗人以陈王曹植自况。 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因为“陈王”曹植与酒联系 较多,且才华横溢、有志难展。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二句亦属
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 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做“饮者”,才愿 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 块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
目 录 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过程
壹 初读通文 贰 研读深悟 叁 再读入情
壹 初读通文
全诗的基调:豪放 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 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展示诗文的韵律音乐性。
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于曹丕、曹叡两朝备受猜忌,抑 郁不得志。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平 乐,美酒斗十千。”这里是用典手法,诗人欲以尽情饮酒来消解心 中的忧愁。
赏 析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不必在乎买酒破费,只管尽情地痛饮吧! 即便千金 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 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将进酒》ppt课件

《将进酒》ppt课件

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的共同愁绪。
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为人知而愁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屈原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
李白浪漫主义在《将进酒》在中是如何体现的?
①气势豪放,感情激越,跌宕起伏,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的气 势,纵情欢乐的狂放,自我肯定的豪情,视权势如粪土的愤慨, 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的豪爽大度,生动形象地抒写了 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
作者的狂是如何表现的?
“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出手甚阔,甚至反客为主, 借酒消除万古愁绪,释放豪情,显示出李白狂放不羁的豪迈性 格
如何理解万古愁?因何而愁?
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的共同愁绪。
因时间易逝,人生苦短而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如何理解万古愁?因何而愁?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 王”曹植呢?
1、才华横溢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 3、曹植也是好酒之人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乐饮过三爵,缓 带倾庶羞。主称千年寿,宾奉万年酬。——《箜篌引》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 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 诉。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皆”“惟”形 成对比。
“圣贤”不为世所用,是作者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体现诗人的愤慨。

《将进酒》 (共32张PPT)

《将进酒》 (共32张PPT)
诗人因何而“欢”“乐”?
问题研讨: (1)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 水山上来”吗?
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 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2)作者为什么从黄河水想到了人生?又 想到了什么样的人生?
人生和黄河水一样,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 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以黄河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 生的短暂
自由诵读体会情感。 提示:注意诗中带有感情色 彩的字词。
指导诵读课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樽、觞为题入诗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的有200余首,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约占全部作品的
四分之一。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 要了,惟要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 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 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 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诗人因何而“欢”“乐”?
文句解读: 自古以来圣贤多数都冷落寂寞,只有那些饮中豪客留下美名。 古人陈王曹子建曾经欢宴,斗酒十千在所不惜恣情欢乐。
表现手法: 用典、夸张
问题研讨: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 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 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 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 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且听… …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
有声势,又富有大方悲壮的韵味。
解析 “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错,应是夸张、比喻手法。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 肯屈服的倔强性情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2)《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的诗句是“天生我
九曰《将进酒》。”《敦煌诗集残卷》三个手抄本中此诗均题作“惜鳟 空”。《文苑英华》卷三三六中题作“惜空鳟酒”。将,请。②君不见: 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 故称。③高堂:高大的厅堂。一说指父母,不合诗意。一作“床头”。 ④青丝:形容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⑤得 意:有兴趣。⑥樽:酒杯。一作“鳟”。⑦“天生”句:一作“天生我 材必有开”,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财”,一作“天生吾徒有俊才 ”。
体会诗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空 / 对 月 。 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背景知识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举,由唐玄宗招进京,被任命
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天宝三载(744),李白被排挤出京,
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 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其被唐玄宗“赐金放 还 ”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 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 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 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语文精品课件(共24张PPT).ppt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 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语文精品课件(共24张PPT).ppt

总结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 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 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 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任务一:理解诗歌内容,梳理情感脉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樽(zūn )空对月。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 huán )复来。烹 ( pēng )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岑 ( cén )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 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译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 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 和意义,黄金千两 (就算)一挥而 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 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 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 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 我倾耳细听。
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任务一:理解诗歌内容,梳理情感脉络
思考:“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的真心话吗? 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①不是真心话,是反语。 ②作者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复醒”。 ③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 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思考: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①使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不单调。 ②使诗歌的节奏加快了,实际上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原来的 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任务一:理解诗歌内容,梳理情感脉络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4张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4张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这两句话自古以来成为历史上不得志之人的自我安慰 的妙偶佳句,它给人以自信的力量,展现了李白自信 乐观的一面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作者真的既“欢”且“乐”吗?这不 是与“愁”不符吗?
“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心中“愁” 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此6 句貌似消极,实是从侧面透露一种怀才不 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精神。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7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8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几句话在文中起点题的作 用,交代了“劝酒”的主题。 使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 变化加快了诗歌的节奏.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14
(1)这几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 宾夺主,看不出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 最后,他无所顾及,竟然要求主人“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 的狂放的性格展现出来。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15
万古之愁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几句中,哪两 个字明确表达了 作者的感情?
2022年4月9日11时15分
志明课件
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态?
• 必”和“还”,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 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 将进酒》课件(30张PPT)

《 将进酒》课件(30张PPT)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 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 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 头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流水文化: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和黄河水一样,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 逝一样一去不返。
文本探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 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岑夫子,丹丘生,请继续饮酒,酒杯不要停。我要 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侧耳细细听。
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 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 放起来。诗人那酒酣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 高声劝酒。
情感:愤 手法:用典、夸张
文本探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 么呢?
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 是“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不足贵” 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伸的愤激之词!一方 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 遇的愤慨之词。
文本探析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 集中表现。
万古之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句话怎样理解,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
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 酬。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 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 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 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 确确是“万古愁”。

《将进酒》ppt课件

《将进酒》ppt课件
3.映射出诗人对未来满怀无限的热切期望。 4.显露出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把握当下享受
生活的态度。
艺术手法
• 诗仙那浪漫主义的风采如何在诗作中得以展现?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
1.气魄宏大,情感热烈,如同黄河奔腾不息的壮观气势,尽情释放的欢愉狂放, 自信满满的豪迈情怀,将权势视作尘埃的激昂愤慨,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 佳酿的豪迈与豁达,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气魄。
• “昔日陈王宴于平乐观,豪饮千杯共嬉笑”,诗人援引陈王曹植的旧事, 其寓意何在?
谢灵运曾言:“世上的才华若有一石,曹植独享八斗,我仅得其一斗,余下的 一斗由天下人共享。”
王士祯(清初卓越诗人、学者、文学家)曾评述自汉魏至今二千年,能被誉 为‘仙才’的诗人,唯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曹植,字子建,生前担任陈王一职,逝世后被追封为“思”谥号,故后世亦称其为陈思王。诗人提及 “陈王”曹植作为代表,巧妙借用了其《名都篇》中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曹植设宴畅 饮,原因在于他虽具非凡才华,却遭受兄侄猜忌,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
李白确有其独到之处,当其他诗人在探究诸如“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这类无解之谜时,他已勇敢地独树一帜。他以全新的豪迈姿态出现,不 追随陈规旧矩,不在衰败之树上强求新花。他独辟蹊径,以狂放不羁、 浪漫非凡的姿态,屹立于大唐诗歌之巅。“三杯拂剑舞秋月,一振高名满 帝都”,他创立了一种想象奇特、意境宏大、构思巧妙、文风清新、豪放 超群的浪漫主义诗风。
。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郭沫若曾进行过一项统计,发现李白遗留的1500余首诗篇中,有170首描绘了饮酒的情 景。酒,对李白而言,是其心灵的抚慰剂;在他的诗作中,酒与诗紧密相连,不可分 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脉络(2)
人生得意须尽欢 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悲 欢
痛饮狂欢 满腔豪情
朗诵点拨
节奏要逐渐加快。

“尽欢”和“空对月” 重读。
“天生”一联掷地有声。 “会须”句要用升调读, 读得豪气十足。
情感脉络(3)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悲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欢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鄙视豪门 惟有饮者留其名。 壮志难酬 愤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将 进 酒
《依托校本教材 推进国学教育》 课题组公开课 郭加文
初读提示
王安石说 “李白诗词 , 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 气势。
(1)回味意境,找准感情基调 (2)把握好节奏 (3)读好重音 (4)控制好语速
迅快无疏脱处”。由此看来,
《将进酒》(唐朝·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 (zūn) 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烹(pēng)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 进酒,杯莫停。与 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zhuàn) 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 取对君酌。五花马,千 金裘,呼儿将(jiāng) 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与尔同销”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
“万古愁”三字,一字一顿,语调夸张。
酣畅淋漓
狂放不羁
情感脉络()

(欢乐)

(狂放)

(感伤)

(愤激)
诵读表演

将进酒

独 齐 独 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劝酒辞朗读点拨

“不足贵”“不愿醒”用极强音读。 “古来”两句,上句轻读,下句重读。 “陈王”两句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情感脉络(4)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欢 愤
纵情美酒 狂放不羁

劝酒辞朗读点拨
“五花马”三句快读,

“主人”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再读点拨
《将进酒》感情奔 放,气势雄浑,曲折低 回,跌宕起伏。 请找出诗中带有情 感色彩的字词。 感情线索:悲-乐愤 -狂
情感脉络(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悲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短促 韶光易逝
起兴句朗读点拨
“君不见”,从容、亲切。 “天上来”“不复回”须重读。 “悲白发” 叹意极浓, “悲” 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 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 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