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
简说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的分期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
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
《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
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
《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
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
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中世、近世文学,包括镰仓、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文学。
日本中世纪是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武士阶级的兴衰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
日本称镰仓、室町时代为“中世”,称江户时代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为标志,后者以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为标志。
镰仓、室阿时代表现武士阶级战斗历史的军纪文学流传甚广,出现了《平家物语》、《义经记》、《太平记》等。
随笔、纪行、日记文学受隐遁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鸭长明的《方文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
镰仓时期在后鸟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达了“余清”、“妖艳”的美。
其后和歌诗坛出现了二条、京极、冷泉三家的长期对立。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一、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日本文学史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学的认知和理解,并提供相关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文学的起源及其与历史、社会的关系;2. 熟悉重要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并能进行综合分析;3. 掌握日本文学史上的重大文学派别和流派;4.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5.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内容1. 古代日本文学- 奈良时代文学(7世纪-8世纪)- 平安时代文学(794年-1185年)2. 近世日本文学- 镰仓时代文学(1185年-1333年)- 室町时代文学(1333年-1603年)- 江户时代文学(1603年-1868年)3. 现代日本文学- 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1868年-1912年)- 大正时代文学(1912年-1926年)- 昭和时代文学(1926年-1989年)- 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1989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主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日本文学史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并编写读后感、评论或分析文章。
4. 辅助资料与多媒体利用利用多种辅助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日本文学的魅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学史某一时期或某一文学派别的论文,展示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学校或班级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相关文学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六、教学参考资料1.《日本文学史》 - 陈述日本文学发展的经典教材2.《日本文学导读》 - 对日本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和分析3.《日本文学鉴赏辞典》 - 提供关于日本文学作品和作者的详细资料4. 网络资源 - 搜集日本文学相关的电子文献、音频和视频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古代日本文学第二周:平安时代文学第三周:镰仓时代文学第四周:室町时代文学第五周:江户时代文学第六周: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第七周:大正时代文学第八周:昭和时代文学第九周: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八、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论文的成绩将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指导和帮助。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文学史序说

日本文学史序说.上卷
《加藤周一作品:日本文学史序说(套装上下册)》是日本文学史,同时也是日本思想史,也可以说是以日本人的思考方式来表现的文学的历史,它强烈地意识到,日本文化与文学是东北亚文化与文学的一部分。
《加藤周一作品:日本文学史序说(套装上下册)》尽可能超越文化的差异,运用国际性、知识性的社会所能理解的概念,来分析并叙述日本各个文学时代的作品及作家。
目录
“加藤周一作品”中译本序
主编的话
日本文学的特征
文学的作用
历史发展的类型
语言及其文字表现
社会背景
世界观背景
文学特征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万叶集》的时代
从《十七条宪法》到《怀风藻》
《古事记》与《日本书纪》
民间故事与民谣
《万叶集》
第二章第一个转折期。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文学史结课感想

日本文学史结课感想第一篇:日本文学史结课感想结课感想本学期学期了张如意老师教授的日本文学史,虽然不能说对日本文学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加深了我对日本文学的兴趣。
日本文学史从主要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文学,从大和时代到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前,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
此时日本文化与文学深受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唐朝文化的影响。
主要的成就有《万叶集》、《源氏物语》等。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诗歌总集,它的地位堪与中国的《诗经》相似。
全书20卷收录4500余首诗歌,通篇使用“万叶假名”记录,内容广泛地反映了日本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生活,对当时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男女之间的爱情、自然风物以及中日友好往来的史实等,都做了生动真实的描述。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典范,日本古典文学的优秀代表作。
作者紫式部是平安时代的著名女作家。
小说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贵族公子光源氏和他周围女性的悲欢离合以及自身在宫廷的兴衰荣辱的故事,展现了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对日本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日本近代文学,从明治维新开始到20世纪初。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此时的日本文学主要受到欧洲文化与文学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以及社会问题小说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作品,并反过来对我国“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文学,指20世纪初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战败投降之间的文学。
这个时期的日本文学主要有两派,一是左翼文学,一是艺术派。
艺术派早期以新感觉派为代表,主要作家是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后期以新兴艺术俱乐部成员为代表,主要作家是横光利一、小林秀雄、同舟桥圣一等,标榜艺术至上,反传统,寻求新的形式与手法。
左翼文学以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为代表,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与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被称为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日本文学史

(三)文学についての概観 文学についての概観 についての
福沢諭吉(1834~1901) 1、福沢諭吉
学問のすすめ のすすめ』 1872~1876) 啓蒙文学の 『学問のすすめ』(1872~1876)は啓蒙文学の代 実学尊重、自由と独立の精神を 表で、実学尊重、自由と独立の精神を説き、『西 国立志編』とともに、明治期最大のベスト のベスト 国立志編』とともに、明治期最大のベストセラー となり、当時の青年層に きな影響 影響を ぼした。 となり、当時の青年層に大きな影響を及ぼした。
2、翻訳文学
明治十年代に ってからは、「文明開化」 、「文明開化 明治十年代に入ってからは、「文明開化」の 風潮にしたがって、西洋諸国の政治制度、 風潮にしたがって、西洋諸国の政治制度、風俗 にしたがって 人情などの海外事情 紹介を 雰囲気が 人情などの海外事情の紹介を待ち望む雰囲気が などの海外事情の まり、ようやく翻訳文学 流行するように 翻訳文学が 強まり、ようやく翻訳文学が流行するように なった。そのうち最 きな影響 影響を なった。そのうち最も大きな影響を及ぼしたの 花柳春話』 80日間世界一周 であった。 日間世界一周』 は『花柳春話』と『80日間世界一周』であった。
天は人の上に人を作らず人の下に人を作らず。 らず人 らず。 中略)賢人と愚人との との別 ぶと学 (中略)賢人と愚人との別は学ぶと学ばざる とによって出でくるものなり。(中略) 。(中略 とによって出でくるものなり。(中略)天は 富貴を へずしてこれを人 きに与 富貴を人に与へずしてこれを人の働きに与ふ るものなり。 るものなり。 福沢諭吉『学問のすすめ 冒頭) のすすめ』 (福沢諭吉『学問のすすめ』冒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文学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适合日语专业三年级及兄弟院系达到该水平的本科学生。
本课程介绍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及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重点讲解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其中会贯穿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大略关系等内容。
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junior Japanese majo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who have reached this level.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focuses on the influential writers, works, schools and thoughts, etc., which will run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culture, and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2.设计思路:
- 5 -
本课程引导已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专业学生掌握日本文学的发展,日本文学总体走向、核心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和艺术理念。
从古典文学至近现代文学,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以及重要文学事件、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全面掌握比较困难。
重点要是理清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类别的特征和代表作家作品。
2.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开始本课程学习时,学生应该已经掌握5000左右单词,基本具备日语语法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了中等水平,能够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日语期刊中文学、文化、日常生活、科普等文章并理解其主旨、大意,基本能够听懂NHK一般话题的新闻报道、社论或特写等,基本能够看懂原版影视作品,已经了解日语常用修辞手法,已经读过简写日本文学作品。
二、课程目标
日本文学史是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重点讲解日本文学的基本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律,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对日本文学发展状况有比较全面的基础性的了解,对日本文学产生兴趣;(2)熟练掌握重点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相关知识;
(3)基本掌握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其与外来文学文化的关系。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
- 5 -
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5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自编讲义
2、主要参考书:
[1]『最新国語便覧』加藤道理浜島書店2009
[2] 『新明解日本文学史』萩谷朴三省堂1997
[3].『日本文学の歴史』ドナルド・キーン中央公論社1994
[4] 《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 《20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青岛出版社 2010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 5 -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
- 5 -
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