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 第17课《钓鱼》教学反思 人美版

合集下载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说课稿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说课稿人美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观察与感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提高对钓鱼场景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
2.美术表现: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提高绘画表现力,培养艺术创造力。
3.情感与审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钓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鱼饵、怎样判断鱼儿上钩的时机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钓鱼场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பைடு நூலகம்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钓鱼场景的描绘”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钓鱼的基本工具、技巧,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绘画钓鱼场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绘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钓鱼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在观察钓鱼场景、讨论绘画技巧时,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几点反思:
1.学生们在观察与描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关注场景中的细节,如光线、色彩、线条等。通过观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绘画对象,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钓鱼|人美版(2023)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钓鱼|人美版(2023)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来说明钓鱼的基本概念,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似乎对构图技巧的应用还不够理解,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详细,也可能是学生们对这些概念还不够熟悉。为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增加更多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技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颜色搭配和线条描绘等。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指导。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钓鱼|人美版(2023)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钓鱼|人美版(2023)》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快乐的生活”主题展开。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包括:
1.了解钓鱼活动的乐趣,观察钓鱼场景和工具。
2.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钓鱼的场景,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感知空间关系,运用简单的构图技巧完成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钓鱼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钓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钓鱼地点、鱼饵的种类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钓鱼场景。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教案 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教案 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钓鱼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钓鱼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钓鱼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钓鱼的基本知识:介绍钓鱼的起源、发展、器材及钓鱼的技巧等。

2. 钓鱼场景的描绘:学习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钓鱼的场景,包括人物、环境、氛围等。

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钓鱼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钓鱼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绘钓鱼场景,使之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钓鱼相关图片、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钓鱼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钓鱼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钓鱼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钓鱼的起源、发展、器材及钓鱼的技巧等。

3. 示范与讲解:展示示范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线条、颜色、构图等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表现钓鱼场景的方法。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钓鱼的经验和技巧,然后进行绘画实践。

5. 评价与总结: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钓鱼》2. 内容:- 钓鱼的基本知识- 钓鱼场景的描绘- 创作实践3. 示例作品: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以钓鱼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方法,描绘生动的钓鱼场景。

3. 评价标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绘画技巧。

《钓鱼》教学反思

《钓鱼》教学反思

《钓鱼》教学反思《钓鱼》教学反思1经过__的设计,教学,我更深刻的明白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

一,以体验促阅读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想一下如果自我就是作者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

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悲痛,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

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一样的观点,进行争论。

二,抓重点词句,感悟情境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__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

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一样层次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

三,联系实际,感悟__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

同学经过讨论找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形象的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四,不足及改善措施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

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

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进取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

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

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

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__,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这在课堂上显得薄弱。

抓重点词,感悟情境。

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__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

钓鱼(教案)-2020-2021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人美版

钓鱼(教案)-2020-2021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人美版
-教授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钓鱼时的氛围和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钓鱼主题作品。
举例:在讲解构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如何将人物放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以及如何用线条表现水波、鱼竿等元素。
2.教学难点
-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可能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指导和示范。
4.学习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钓鱼场景的氛围;
5.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钓鱼》-2020-2021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人美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观察钓鱼场景,学会欣赏大自然中的美;
2.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运用线条、色彩描绘钓鱼场景,展现人物动态;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钓鱼主题作品;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合作;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描绘,使学生掌握钓鱼场景的基本构图和人物动态表现,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针对画面和谐与平衡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构图技巧,如黄金分割、对称等,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使画面更加协调。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钓鱼场景的图片或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钓鱼》-2020-2021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人美版”教案。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整体画面的和谐与平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

新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钓鱼》教案

新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钓鱼》教案

新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钓鱼》教案钓鱼》优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体验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鱼以及钓鱼游戏的乐趣,培养学生认识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以及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并根据其材料特点,设计、制作装饰鱼。

教学难点:将各种材料巧妙的组合,设计、制作出一条装饰鱼。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鱼类图片、示范作品、制作过程图片、小猫钓鱼的背景图、小猫头饰、鱼竿。

学具准备:立体的软型材料(塑料瓶)双面胶、透明胶条、各种纸材和布材、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动画片导入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小猫和妈妈去钓鱼,小猫没有耐心,一会儿抓蜻蜓一会儿抓蝴蝶,一条也没钓上来……后来小猫学着妈妈的样子也钓了许多鱼。

师:看了动画片我们能不能学小猫三心二意?那样能钓上鱼吗?生:不能研究小猫,那样是不会钓上鱼的。

师:你们想不想钓鱼呀?那么先跟老师一同制作鱼再去钓鱼好吗?生:好!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学生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来,小猫的钓鱼引出学生的钓鱼兴趣,很顺利地导出了课题。

二、板书课题课题提前制作好,粘在有河边背景的黑板上。

三、欣赏图片,找出重点1、自然界中鱼的种类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让我们一起走进鱼的世界,看时仔细观察鱼的形状特征。

(放课件鱼类图片)师:谁能说一说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鱼主如果由头、身体、尾巴、鱼鳍、鱼鳞等组成的。

2、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活生生的鱼,再来欣赏一下艺术作品中的鱼。

看时观察鱼的各部是由哪些材料做的。

生:用布、塑料、陶瓷、木头、纸等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具体的图片让研究了解鱼的布局,通过观察自己。

找出鱼的特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工艺作品的欣赏帮助了解教学重点——鱼各部分的制作材料。

四、学生描述,教师演示。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教案人美版

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钓鱼》教案人美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钓鱼场景的描绘方法。这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以及透视原理。这些元素是表现画面效果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钓鱼的乐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具体的美术作品,分析它是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表现钓鱼场景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4.学会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表现,如彩色铅笔、水粉等。
教学内容包括:
1.钓鱼场景的观察与描绘。
2.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
3.透视原理的初步了解。
4.创意表现方法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目标
《钓鱼》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创意表现和美术鉴赏能力:
1.审美感知:通过观察钓鱼场景,学生能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四、教学流程Hale Waihona Puke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钓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钓鱼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钓鱼的乐趣和艺术表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创意表现: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钓鱼画面,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3.美术鉴赏:学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了解透视原理在作品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文化理解:了解钓鱼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增进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钓鱼》教学反思

《钓鱼》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需求的教学调整建议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0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辅导。
激发学生兴趣
02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
和热情。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03
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意见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教学反思的收获和不足
和提高。但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
加强引导。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但在
实际生活中,仍有部分学生未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未能达成目标的原因分析
教学内容难度过高
对于初学者来说,钓鱼的技巧和方法可能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掌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难度,增加实践机会,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学生意见和建议收集
增加实践环节
学生们希望增加更多实践性的环 节,如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
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加强课堂互动
学生们建议加强课堂互动,鼓励更 多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 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学生们希望老师能够提供更多的学 习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站等,以 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课后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学习和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
本课我设计了“体验钓鱼——尝试做鱼——鱼竿创新——钓鱼竞赛”教学流程。

体验钓鱼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为目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快的钓鱼活动中,充分体验钓鱼的乐趣。

这样学生们就能主动地投入尝试做鱼过程中,因为他们很想钓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鱼,所以他们在探索做鱼时总想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品,就出现了用包、裹、捆、剪、卷、粘等多种做鱼方法,也就做成了用蜡光纸、报纸、一次性杯子、娃哈哈瓶子等材料制作的鱼。

在鱼竿创新教学时学生们想出纸制鱼竿、铅笔鱼竿、枪形鱼竿……一个个创新设想让人折服,钓鱼竞赛又把课堂推上高潮,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们在钓鱼时也玩出了新花样。

如:用一个鱼钩钓到二条鱼(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有的还独出心裁地钓着一个用纸杯做成的乌贼,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叫到:“我这是海钓,一不小心钩到了一个大乌贼了,哈哈哈……”孩子是天真的,他们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只要我们教师去组织、去引导,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呈现形式,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创造的审美化教学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自由、创造的教学活动之中,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学生们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氛围中,大胆创作自己的“新”与“奇”的作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让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