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道之行读后感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道路问题、方向问题日渐成为一团笼罩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头的疑云,挥之不去、驱散不尽,而且这种疑惑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越发浓重,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厦就在这种不断加深的疑惑中日益风化破损,濒临倒塌。
如何力挽狂澜于既倒,如何让“三个自信”在人民的脑海里扎根?除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在试图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注解当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外,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且,相较于纯粹官方背景的口径化解读,这种思考往往更务实,更具建设性。
由五位青年学者共同完成的《大道之行》无疑就具有这种特质。
本书在分析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的基础上,诚挚指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正如该书作者们坦承的那样,“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屑于隐瞒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作为学者,我们不惮于尖锐的批判与颠覆性创新。
像开垦过的大地裸露自己灵魂一般,我们捧出我们的心灵”,本书的立场观点与他们的良知同样掷地有声。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为我们如何通向那个我们一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圣地”——社会主义——设计了明确的方案,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将一个“空中楼阁”的抽象概念描绘成了一幅生动的施工蓝图,这可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的信仰终于从不可望不可及的远处,翩翩走来了。
本“方案”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五个领域分析得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植根于中国发展现状基础上的思索无疑是客观、理性和深刻的。
其逻辑起点,是必须对当前已呈脱缰之势的“资本逻辑”进行制约,给它戴上“笼头”,防止其“获得支配其他领域的最高优先性”。
读《大道之行》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大道之行》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大道之行》有感—袁孙华大道之行信仰人民相信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部《大道之行》读罢,颇有收获。
几名中国当世的学界新锐在书中探讨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些”大”问题,视角独到、勇气非凡,其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不落窠臼,引人深思。
《大道之行》之中阐述分析的都是事关中国发展的”大问题”、”大思维”、”大方向”、”大策略”,其中卷三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书中直言,国家治理分三层:高层、中层和基层,我们属于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最基层,是基础,是稳定器……”基层事务不是靠钱解决的,也不是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能解决的,而是高度依赖群众信任的基层骨干来实现的”,基层党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掩卷沉思,不由再一次联想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
事实上,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踏实沉稳地走好每一步。
不可否认,当下一些党员缺乏宗旨意识,使得原先密切的党群关系有些疏离,书中对于这些问题并不讳言,而是直面问题,列出了良方。
在看过之后,我再一次深切感觉到要干好工作,办好事情一切的根源在于”以群众为根本”,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习总书记说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公务人员,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人民群众无论何时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靠,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当前海事”三化”建设正酣,这一方面要依靠上层决策,通过明确方向、路径、方法来推动;另一方面要依靠群众,海事工作的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是新加坡作家陈新成所著的一本关于生命和自然法则的哲学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震撼。
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本书通过作者的自然观察和深入研究,揭示了自然法则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物都服从着一种无可违背的规律。
从宇宙的运行到微观的分子,每一个细节都在遵循着大道。
这种规律性的存在,使得生命变得更加有秩序和意义。
在阅读《大道之行》时,我被作者所传递的“大道”这一概念所深深吸引。
大道,指的是生命的本真和真理。
它超越了个体的利益和欲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
正如作者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话让我深思,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应该符合大道,为整个社会谋福祉。
《大道之行》中的观点之一是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人类常常忽视了自然的存在和重要性。
我们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本自然的生态系统,甚至破坏了环境。
然而,自然法则是不可违背的,当我们背离它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
读完这本书后,我决定要更加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我认识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了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我们应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
除了关注自然和谐以外,《大道之行》还强调了个体的修炼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生命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提升过程,包括道德、智慧和心性的修炼。
只有通过这种修炼,我们才能达到与大道同频共振的境地。
通过读这本书,我意识到自己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待提升。
我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品格和伦理观念。
同时,我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
最重要的是,我要保持一颗宽容、善良和爱心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之,《大道之行》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和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个体的修炼,我们可以实现与大道同频共振,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精选10篇)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大道之行》是一本关于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的经典之作,由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著。
对于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大道之行》中,孟子以幽默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人们应该如何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行为准则。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邃的思考,他揭示了人性的本善,以及人们应该如何通过自我修养来实现心灵的成长。
这本书展现出孟子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洞察力,引发了我对于人生和道德伦理的深思。
在阅读《大道之行》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孟子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他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比喻,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真善美,注重道德修养,而不是只追求权力和名利。
这让我对于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思考。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可以培养和修养的,而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心灵的美好。
这让我意识到,道德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只有从内心去追求道德美德,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阅读《大道之行》也带给我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认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另外,孟子还提出了“义”的概念,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道义之美,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
这引发了我对于德性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义和善良?这些问题让我对于道德伦理的实践和应用产生了深思。
总的来说,阅读《大道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寓言故事,启迪了我的思想,并让我产生了对于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它提醒了我要注重内心的成长和修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我相信,只有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大道之行,我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在翻开《大道之行》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期待,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一丝光明。
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是一次奇妙而深刻的心灵之旅。
书中所描绘的那个理想社会的蓝图,让我心潮澎湃。
它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社会美好愿景的向往。
我想起了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的经历。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人们的脸上。
公交车缓缓地行驶着,每到一站,就会有新的乘客上车。
在一个站点,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菜篮子,脚步显得有些蹒跚。
当时,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老奶奶就站在靠近前门的位置。
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和无奈。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迅速站了起来,微笑着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儿吧。
”老奶奶感激地看着他,连连道谢。
小伙子只是轻轻摆了摆手,说:“这没啥,应该的。
”车子继续前行,老奶奶和小伙子聊了起来。
原来,小伙子刚刚结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准备回家看望父母。
老奶奶则是去菜市场给家人买了新鲜的蔬菜。
他们的对话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暖。
这时,又到了一站,上来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还没等其他人有所反应,刚刚坐下不久的老奶奶立刻站起身来,说道:“姑娘,你来坐这儿,抱着孩子站着可不方便。
”那位妇女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大家的劝说下,还是坐了下来,不停地说着谢谢。
这小小的车厢里,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没有丝毫的计较和犹豫。
这让我想到了《大道之行》中所描述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这辆公交车上,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种理念。
大家并非只为自己的亲人着想,而是把这种关爱延伸到了身边的每一个陌生人。
还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快递小哥骑着车急匆匆地赶路,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垃圾桶,垃圾撒了一地。
快递小哥一脸的愧疚和着急,他正准备下车去收拾,这时,路过的几位居民纷纷走了过来。
“别着急,小伙子,我们一起收拾。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这本书,初读时只觉文字古朴,道理深远。
但细细品味,却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领略着一种别样的智慧和情怀。
书中所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让我心生向往。
那种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没有贫富差距,没有剥削压迫的景象,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美好未来吗?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在农村的经历。
那是一个偏僻但美丽的小山村,青山绿水环绕,炊烟袅袅升起。
我去那里是为了看望一位远房亲戚。
刚进村口,就看到一群孩子在泥地里嬉笑玩耍,他们的衣服虽然沾满了泥土,但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老旧的土坯房,有些墙壁已经斑驳脱落。
我走进亲戚家,屋子不大,光线有些昏暗,简单的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亲戚热情地招待我,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
我们坐在炕上,拉着家常。
他跟我说起村里的生活,种地靠天吃饭,遇到干旱或者洪涝,收成就不好。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村里的学校条件也很简陋,老师少,教学设备也不足。
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尽管生活艰苦,村民们之间却充满了互助和关爱。
哪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
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收割庄稼;哪家做了好吃的,也会给邻居送一些。
村里有一位老人,身体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邻居们经常轮流去照顾他,给他送吃的,陪他聊天。
在这个小村里,我看到了《大道之行》中所描述的一些影子。
虽然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人们的心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他们或许没有读过那些高深的理论,但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天下为公”的含义。
他们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以整个村子的利益为重。
比如村里要修一条路,大家都会自愿出工出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没有人会偷懒,也没有人会抱怨。
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修好了,受益的是整个村子的人。
而对比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了,科技进步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有些冷漠。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很少关心身边的人。
有时候,甚至连邻居是谁都不知道。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读着这古老而深邃的文字,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在这个大同世界里,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社会充满着公平和正义。
没有贫富的差距,没有地位的悬殊,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种美好的愿景,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让我不禁思考起我们现实的社会。
想起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经历的一件小事。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带着轻松的心情踏上了公交车。
车里的人不算多,但座位也都坐满了。
我站在车厢中间,手扶着栏杆,随着车子的颠簸晃动着身体。
过了几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
她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手里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
她上车后,目光在车厢里扫了一圈,没有找到空位,只能站在那里。
车子启动了,老奶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年轻人赶紧站了起来,说道:“奶奶,您坐这儿吧!”老奶奶感激地看着他,连声道谢。
年轻人笑着说:“没事儿,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一幕看似平凡,却让我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小小的车厢里,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
年轻人的让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这种关爱,虽然细微,却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整个车厢。
又过了几站,上来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这时候,坐在后面的一位阿姨也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她。
妇女连声道谢,阿姨笑着说:“别客气,带着孩子不容易。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在这辆公交车上,我看到了“大道之行”的影子。
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但它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温暖。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们或许还没有达到大同社会那种完美的境界,但这些小小的善举,不正是我们向着那个目标迈进的脚步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利益而争斗,会因为自私而忽略他人的感受。
但是,每当我想起公交车上的那些瞬间,我就相信,人性本善,我们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是一部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于人生的态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条大道,每个人都在这条大道上行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而在这条大道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其次,书中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认为人生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而其实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让我明白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最后,书中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认为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功名利禄。
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情感生活,才能真正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而其实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让我明白了只有拥有幸福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才能真正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总的来说,阅读《大道之行》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勇敢坚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珍惜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过上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
去伪存真以正视听提升政治辨识能力
--读《大道之行》有感
如东海事处黄永华
近日,认真学习了江苏海事局马小峰书记推荐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提高了我对当今世界的认识观和辨识能力。
有几个感悟想分享一下:1去伪存真
该书从正道上深刻讲解了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达到了以正视听的效果。
在纷繁繁杂的各类信息中,我们要去伪存真,要提高个人的政治辨识能力。
现在信息渠道非常多,网络、微信等,看似学习不全面、不扎实的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信息的面,但殊不知在此类信息中良莠不齐,应该说真理是少数的、零碎的、不系统的,但是由于我们阅读人的水平限制,对各类信息中提到的都认为有些道理,以至于不了解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深意,有些是哗众取宠引人眼球的,有些是避重就轻故意炒作的。
《大道之行》让我们系统性、全面性地学习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提高鉴别能力,解答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疑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需要持续改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履行相应的历史使命
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社会制度是保千年的。
每一个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只不过一些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考虑老百姓利益的朝代时间更长些。
共产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使5亿人民摆脱了贫困,高铁、航天、军事、经济的发展,无一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比英明。
但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历史使命,不可能顾及方方面面,因此,方面走得快了点,有些方面走得慢了点,有些方面左了点,有些方面右了点。
要把它摆到整个历史潮流中去看,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
将一件小事无限放大,从而影响对整个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客观的,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
我们也坚信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做好更多的事,但是事有侧重、有先后,有国际形势,也有内部的问题。
共产党需要解决是13亿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们要相信社会制度制度会不断地完善改进。
3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个世界是任何人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坚强才是真正的坚强。
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的治理也是如此。
我看到当年的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国民党要扮上帝给人民送'慈善',共产党则是要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解放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上帝,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奋斗,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样,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能相信资本主义的一套能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的问题。
我们要靠我们自己,根据我们自身的环境,结合我们的人文实际,自己为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之道,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而我们中国的自己,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依靠人民群众,纲举目张,所以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绝对信任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在此基础上的>群众路线才能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4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能量巨大,必须要汲取符合时代潮流的知识
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其局限性,比如有天子,一切为皇权服务,但也延续了几千年,其实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最连续的就是文明。
能够延续5000年,当中自有其道理,但是有些舆论鼓噪西方资本主
义的优越性,不知道中华文明能够连续到现在是各类文明的融合和发展,不了解我们的古文化中有我们人类历史的精粹。
举例而言,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这个当年的亚洲四小龙,能够在20世纪脱颖而出,令世人瞩目,但经我思考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熏陶的国家。
而我们当今之中国,只要继续发扬民主、集中、公正、公开,在原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一定会达到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另一个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