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道之行》有感_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道之行读后感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道路问题、方向问题日渐成为一团笼罩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头的疑云,挥之不去、驱散不尽,而且这种疑惑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越发浓重,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厦就在这种不断加深的疑惑中日益风化破损,濒临倒塌。

如何力挽狂澜于既倒,如何让“三个自信”在人民的脑海里扎根?除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在试图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注解当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外,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且,相较于纯粹官方背景的口径化解读,这种思考往往更务实,更具建设性。

由五位青年学者共同完成的《大道之行》无疑就具有这种特质。

本书在分析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的基础上,诚挚指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正如该书作者们坦承的那样,“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屑于隐瞒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作为学者,我们不惮于尖锐的批判与颠覆性创新。

像开垦过的大地裸露自己灵魂一般,我们捧出我们的心灵”,本书的立场观点与他们的良知同样掷地有声。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为我们如何通向那个我们一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圣地”——社会主义——设计了明确的方案,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将一个“空中楼阁”的抽象概念描绘成了一幅生动的施工蓝图,这可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的信仰终于从不可望不可及的远处,翩翩走来了。

本“方案”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五个领域分析得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植根于中国发展现状基础上的思索无疑是客观、理性和深刻的。

其逻辑起点,是必须对当前已呈脱缰之势的“资本逻辑”进行制约,给它戴上“笼头”,防止其“获得支配其他领域的最高优先性”。

大道之行读书心得体会

大道之行读书心得体会

大道之行读书心得体会读《大道之行》心得体会《大道之行》是一本以道家思想为主线的哲学读物,作者通过对道家思想的阐述和解读,让读者对人生、道德、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道教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生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容和谐的基础。

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公共场合,道德行为都是人们应该秉持的准则。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追求和谐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然。

现代人往往过于急功近利、追逐物质的享受,却忽略了与自然的联系。

读完《大道之行》,我深刻地认识到,人应该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只有从内心追求内外和谐,才能保持身心健康,真正获得快乐。

再次,重视人生的内在追求。

现代社会给人带来了过多的焦虑和压力,人们往往追求外在的成就和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追求。

《大道之行》提醒我,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心的修炼和人格的提升。

只有在内心追求真理、追求良善,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最后,正念与养性的重要性。

道家思想主张“去欲存虚静”,强调养性修道,培养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追求物欲与功利很容易让人心灵失衡,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

读《大道之行》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明白了重视内心的修养和培养正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念和养性,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并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总之,读完《大道之行》,我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道德观念的重要性、追求和谐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内在追求的意义、正念与养性的重要性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这本书提醒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他人和世界的尊重和珍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和目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道之行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道之行读后感1近日,认真学习了江苏海事局马小峰书记推荐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提高了我对当今世界的认识观和辨识能力。

有几个感悟想分享一下:1、去伪存真该书从正道上深刻讲解了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达到了以正视听的效果。

在纷繁繁杂的各类信息中,我们要去伪存真,要提高个人的政治辨识能力。

现在信息渠道非常多,网络、微信等,看似学习不全面、不扎实的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信息的面,但殊不知在此类信息中良莠不齐,应该说真理是少数的、零碎的、不系统的,但是由于我们阅读人的水平限制,对各类信息中提到的都认为有些道理,以至于不了解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深意,有些是哗众取宠引人眼球的,有些是避重就轻故意炒作的。

《大道之行》让我们系统性、全面性地学习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提高鉴别能力,解答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疑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需要持续改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履行相应的历史使命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社会制度是保千年的。

每一个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只不过一些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考虑老百姓利益的朝代时间更长些。

共产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使5亿人民摆脱了贫困,高铁、航天、军事、经济的发展,无一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比英明。

但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历史使命,不可能顾及方方面面,因此,方面走得快了点,有些方面走得慢了点,有些方面左了点,有些方面右了点。

要把它摆到整个历史潮流中去看,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

将一件小事无限放大,从而影响对整个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客观的,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

我们也坚信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做好更多的事,但是事有侧重、有先后,有国际形势,也有内部的问题。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是一部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于人生的态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条大道,每个人都在这条大道上行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而在这条大道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其次,书中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认为人生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而其实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让我明白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最后,书中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认为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功名利禄。

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情感生活,才能真正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而其实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让我明白了只有拥有幸福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才能真正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总的来说,阅读《大道之行》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勇敢坚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珍惜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过上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读了《大道之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这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闷热的午后,突然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让人一下子神清气爽。

书中所描绘的那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让我心驰神往。

在那个“大道之行”的世界里,人人都能得到关爱,没有贫困,没有歧视,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次经历,那次经历让我对这种美好的社会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向往。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我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加快了脚步。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哭声。

顺着声音望去,我看到在一个角落里,蹲着一个小女孩,她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我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小妹妹,你怎么在这里哭呀?”小女孩抬起头,眼里满是泪水,声音颤抖地说:“我……我找不到家了。

”我心里一紧,这么冷的天,这孩子得多害怕呀。

我赶紧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她围上,说:“别害怕,姐姐帮你找家。

”我问她记不记得家里的电话号码或者地址,可她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哭得更厉害了。

没办法,我只好带着她在附近的街道上寻找线索。

我们走了一家又一家店铺,问了一个又一个路人,可还是一无所获。

风越来越大,小女孩的手冻得通红。

我心疼地握住她的手,给她哈着气取暖。

就在我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一个卖烤红薯的大叔走了过来。

他看着我们,问道:“这孩子咋啦?”我把情况跟他说了一下,大叔皱了皱眉,想了想说:“我好像见过这孩子,她家好像在前面那条街。

”听到这话,我心里又燃起了希望,连忙谢过大叔,带着小女孩往那条街走去。

终于,在一家小杂货店门口,小女孩停了下来,说:“这就是我家。

”我松了一口气,陪着她走进店里。

她的父母看到她回来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劲儿地对我表示感谢。

在离开的时候,小女孩跑过来抱住我,说:“姐姐,谢谢你。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喜悦。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大道之行读后感(精选6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精选6篇)

大道之行读后感(精选6篇)大道之行读后感篇1《大道之行》一书是武安作家安秋生所著,全书三十余万字。

书中讲述了我们公司董事长郭恩元开拓进取栉风沐雨的创业史。

作家安秋生用朴实的语言,详细的讲述了郭董艰难曲折的创业史以及创业精神;讲述郭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从一个太行山区的普通农民,白手起家,历经磨难,成长为享誉全国的农民企业家的光辉历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郭董的创业史真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离奇曲折。

然而现在看来,这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转折,又都是郭董的创业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人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从郭董的成功经验来看,说这些话的人一定不是成功人士,郭董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成功想要成功的人,必须是走自己的路,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要知道成功绝非易事,成功的道路上人很多,但大多数人都倒在了成功的路上,只有郭董坚持到最后,如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郭董的经验就验证了这句格言,郭董成功的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郭董的一生有几个精彩的看点:一、郭董放弃了高考。

这是怎样痛苦的放弃,痛彻心扉的放弃。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人生四大喜事中有句话叫做金榜题名时。

可见高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是十年没有高考,这是怎样的一次珍贵的高考?而且有能力高考的人也十分有限,郭董毅然决然的放弃了。

这样的放弃是他一生的痛,也是最精彩的放弃,最华丽的转身。

而正因为这样的放弃,才有郭董后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第二个看点是:在炼铁最低迷的时候,可以说几乎是全行业亏损,很多小炼铁厂都已经停掉了。

有人说:谁有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资本,谁就有成功的可能。

在当时“谁生产谁赔钱”的情况下,郭董依然坚持不停产,终于等来了胜利的曙光,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谁都不会想到,当时的郭董是没有穿越周期的钱,可他却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穿越了经济周期,取得了巨大成功,绝对是企业家的神来之笔,堪称是经济奇迹。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读后感《大道之行》是一本由中国经济学家李书福所著的经济学著作。

这本书以生动的文字和深入浅出的解释,深刻地探讨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对于经济发展的道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大道之行》中,李书福带领读者一起反思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探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素。

他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一观点,主张经济发展需要追求的是共同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体利益的追逐。

这种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追逐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大道之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书中,李书福详细描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并对它们进行了剖析和比较。

他指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都是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一观点使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我总是习惯性地将经济问题局限于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但《大道之行》告诉我,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重要。

只有全面、客观地掌握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

而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中,李书福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他认为我国要实现经济繁荣,需要走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民的福祉。

他提倡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构建一个富有活力和可持续的经济体系。

这些观点都给我带来了深思。

通过阅读《大道之行》,我深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广阔和多样性。

过去,我以为经济学只是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研究,但《大道之行》让我意识到,经济学所涉及的领域远不止于此,涵盖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最后,我想说,《大道之行》是一本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经济学著作。

通过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在翻开《大道之行》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期待,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一丝光明。

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是一次奇妙而深刻的心灵之旅。

书中所描绘的那个理想社会的蓝图,让我心潮澎湃。

它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社会美好愿景的向往。

我想起了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的经历。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人们的脸上。

公交车缓缓地行驶着,每到一站,就会有新的乘客上车。

在一个站点,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菜篮子,脚步显得有些蹒跚。

当时,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老奶奶就站在靠近前门的位置。

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和无奈。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迅速站了起来,微笑着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儿吧。

”老奶奶感激地看着他,连连道谢。

小伙子只是轻轻摆了摆手,说:“这没啥,应该的。

”车子继续前行,老奶奶和小伙子聊了起来。

原来,小伙子刚刚结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准备回家看望父母。

老奶奶则是去菜市场给家人买了新鲜的蔬菜。

他们的对话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暖。

这时,又到了一站,上来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还没等其他人有所反应,刚刚坐下不久的老奶奶立刻站起身来,说道:“姑娘,你来坐这儿,抱着孩子站着可不方便。

”那位妇女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大家的劝说下,还是坐了下来,不停地说着谢谢。

这小小的车厢里,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没有丝毫的计较和犹豫。

这让我想到了《大道之行》中所描述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这辆公交车上,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种理念。

大家并非只为自己的亲人着想,而是把这种关爱延伸到了身边的每一个陌生人。

还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快递小哥骑着车急匆匆地赶路,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垃圾桶,垃圾撒了一地。

快递小哥一脸的愧疚和着急,他正准备下车去收拾,这时,路过的几位居民纷纷走了过来。

“别着急,小伙子,我们一起收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道之行》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大道之行》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大道之行》有感
—袁孙华
大道之行
信仰人民相信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部《大道之行》读罢,颇有收获。

几名中国当世的学界新锐在书中探讨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些"大"问题,视角独到、勇气非凡,其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不落窠臼,引人深思。

《大道之行》之中阐述分析的都是事关中国发展的"大问题"、"大思维"、"大方向"、"大策略",其中卷三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书中直言,国家治理分三层:高层、中层和基层,我们属于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最基层,是基础,是稳定器……"基层事务不是靠钱解决的,也不是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能解决的,而是高度依赖群众信任的基层骨干来实现的",基层党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掩卷沉思,不由再一次联想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

事实上,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踏实沉稳地走好每一步。

不可否认,当下一些党员缺乏宗旨意识,使得原先密切的党群关系有些疏离,书中对于这些问题并不讳言,而是直面问题,列出了良方。

在看过之后,我再一次深切感觉到要干好工作,办好事情一切的根源在于"以群众为根本",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习总书记说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公务人员,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人民群众无论何时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靠,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当前海事"三化"建设正酣,这一方面要依靠上层决策,通过明确方向、路径、方法来推动;另一方面要依靠群众,海事工作的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

我以为,"三化"建设,是事关海事前进方向、努力目标,关乎海事事业
长久发展的大计,要让"三化"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需要正确的决策与坚决的执行来推动。

而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的意见也必然可以带动群众的拥护执行。

其三,就是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搞清楚"我是谁"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工作之余,公务人员也是一名普通群众,我们每天也面临着柴米油盐的问题,也需要衣食住行,认清自己、定位好自己,不要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才能坚持做人之本、不移公仆之心。

同样,对于人民群众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八项规定、五个禁止是对我们的时时刻刻的警示警醒,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宣传教育后也更加清楚,关键是要执行到位。

简言之,无论何时都要"信仰人民相信党",这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的我读罢此书后的最大感悟。

责任编辑:袁莉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