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合集下载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

智能交通技术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交通出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了减少人们出行中的烦恼,智能交通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推广和普及的技术。

而在智能交通的发展中,交通信息采集以及传输技术也成为了相当重要的系统。

本文将就智能交通技术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进行详细探讨,并试图阐述它的发展前景。

一、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采集是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收集各种交通信息的过程,它能够为整个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安全提供有效的支持。

目前,常见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是在主要交通道路和路口等区域设立摄像机,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相关的交通信息。

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交通管理部门监控交通状况,以及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实时、准确、无误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

它可以安装在道路和汽车上,从而对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都会配置传感器,以收集车辆运行中的数据,从而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3.地磁感应技术地磁感应技术是一种可以非接触式地检测车辆通过情况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识别车辆情况和道路状况,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交通信息。

二、交通信息传输交通信息传输是指将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传输到后端处理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的过程。

它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或车主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路况,以及有针对性的应用服务。

目前,交通信息传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是一种根据卫星定位的方式来实现车辆位置种植和设备位置分布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实现交通信息的传输,从而提供有利于交通情况分析和预测的数据。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交通信息传输方式。

它可以实现车辆和交通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无线传输,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信息传输服务。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可以为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后端处理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视频采集技术❖从信息流程角度看,ITS涉及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交通管理与控制、信息发布和利用。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ITS信息链的来源。

❖是交通管理、控制、预测、引导、指挥和信息服务的信息源和基础。

❖也是交通规划、道路建设的前提。

❖静态交通信息动态交通信息智能型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指动态交通信息技术❖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视频采集检测技术❖微波采集检测技术❖其他交通信息检测技术❖视频交通采集技术是利用视频、计算机及现代通信等技术,实现对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系统通过安装在线杆或桥梁上的摄像机采集交通图像,再进行图像处理,得到车流量、瞬时车速度、指定时间段内的车速统计平均值、车型分类、占有率、平均车距、检测交通事故等交通动态信息,从而为交通的信号控制、信息发布、交通诱导、指挥提供实时交通动态信息。

一、视频信息采集检测系统1)利用视频、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实现对交通态信息的采集。

2)所采集的数据:流量、车速、车型分类、占有率、平均车距等。

3)为信号控制、信息发布、交通诱导、指挥提供动态交通信息。

二、视频检测系统的结构1)前端信息采集设备(1)摄像机(2)视频采集卡(3)工控机2)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三、功能1)实时交通数据:车速、车辆车身长度、车队长度。

2)统计性交通数据:平均速度、车流量、道路占用率等。

3)交通事故信息:停车、交通堵塞情况、等候车队长度。

❖1)在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中的应用❖2)在交通违章检测系统中的应用❖3)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四、视频检测技术的特点:1)优点:❖安装方便,不破坏路面,施工时基本不影响交通;❖根据处理软件的功能,实现不同的采集功能;❖摄像机设置方便、灵活;❖可以实现大区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可扩展性好、系统运行效率高;❖实时对多车道的车流量、占有率、平均车速等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实时进行机动车车型的采集区分和统计;❖实时进行各种交通异常状况的采集和报警,如拥堵、事故等;❖实时进行各种车辆违章行为的采集,如超速、闯红灯、逆行、违章变线、违章停车、违章占用车道等;❖可以从视频采集的图像中实时地自动检测车辆并识别车牌号码;❖维护方便。

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交通管理系统。

其中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它可以为交通运输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降低交通事故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从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基础的技术就是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采集技术包括车辆识别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路面视频监控技术、GPS定位技术等。

其中,车辆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获取车辆的基本信息和行驶状态。

车辆识别技术可以采用RFID、红外、激光、视频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识别,其中以视频图像识别技术最为广泛应用。

车辆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将行驶中的车辆影像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大小、颜色、形状、牌照等特征进行识别,从而获取车辆的基本信息和行驶状态。

同时,在车辆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车辆跟踪、车辆计数、车辆速度测量等功能。

二、信息应用技术在信息采集技术的基础上,智能交通系统还需要进行信息应用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信息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识别、路线优化、智能导航、交通事故预警等多个方面。

其中,交通流量预测和交通拥堵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技术中的重要领域。

交通流量预测是指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合天气、节假日等因素,预测未来交通流量情况。

交通流量预测可以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决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

交通拥堵识别是指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交通拥堵的实时监测和识别,从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交通拥堵识别技术主要采用GPS、车载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算法和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对交通拥堵的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识别。

在交通拥堵情况发生时,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路线优化、远程车辆通行等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相关的内容,包括技术概述、采集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1.技术概述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算法等手段,对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车辆、行人、道路等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通过采集交通信息,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拥堵预测、路径规划、交通信号优化等应用。

2.采集设备2.1 车载设备车载设备是指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采集设备,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车辆型号等信息。

常用的车载设备包括GPS定位装置、车载摄像头、CAN总线数据采集器等。

2.2 道路设备道路设备是指安装在道路上的采集设备,可以通过地感线圈、摄像头等采集车辆流量、车速、车道占用等信息。

常用的道路设备包括交通信号灯、地感线圈、摄像头、气象传感器等。

2.3 行人设备行人设备是指用于采集行人活动信息的设备,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行人数量、行走速度、停留时间等信息。

常用的行人设备包括红外传感器、摄像头、脚踏板传感器等。

3.数据处理方法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将采集设备获取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对于车载设备和道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有线接口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对于行人设备,则需要使用无线通信或存储介质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过滤、数据插值、异常数据剔除等。

3.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或文件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文件存储等。

4.数据分析4.1 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量分析是对采集到的车辆和行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取交通流量、流速、流密度等信息。

常用的交通流量分析方法包括平均速度计算、车流量计算、交通流状态识别等。

第二章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第二章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波段分为四部分, 即近红外、中红外、 远红外和极远红外。
/ m
/ cm
/m
10- 9 10- 7 10- 5 10- 3 10- 1
10
10- 1
10
102
103
104
宇 宙 射 线 射 线
X射 线
紫可 外见 线光
红外线
微波
无 线 电波
近红外 中红外
0
3
6
远红外
912ຫໍສະໝຸດ / m第一节 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
Rh I h jLh I h jMI c U r RcIc jLcIc jMIh 0
Ih

Rh

Rc (M )2 Rc2 (M )2
Ur
j[Lh

(M )2Lc Rc2 (Lc )2
]
第一节 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
4、环形线圈工作原理 (1)当车辆通过环形地埋线圈或停在环形地埋线圈上,车辆自身铁质
切割磁力线,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变化,检测器通过检测该电感变化 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 (2)检测电感量的变化一般有两种方式, 利用相位锁存器和相位比较器,对相位的变化进行检测 利用由环形地埋线圈构成回路的耦合电路对其振荡频率进行检测
第二节 视频采集检测技术
三、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 1、在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2、在交通违章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3、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
第三节 微波采集检测技术
常用的微波检测技术 1)雷达测速仪 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巡逻、车流速度检测。 2)远程交通微波检测(RTMS,remote transport microwave sensor) 可实时、全天候的探测8条车道,收集各车道的车流量、道路占用率、

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摘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智能交通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城市的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交通运输的效率也大大的提升,为城市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而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慧交通系统对交通信息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深入研究十分有必要。

围绕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对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息;采集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日益成为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安全、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采集是实现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交通流诱导等应用的前提和关键。

1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的本质就是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体,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通信技术、电子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具有综合性的地面交通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系统(ITS)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功能。

第一,平稳性。

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营的效率以及道路网流量,及时调整交通需求,保证交通设施可以更好的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对于促进交通的平稳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安全性。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将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为交通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三,环保性。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让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降低了车辆行驶对环境的影响,这与我国所推行的环保政策也是相符的。

但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多应用在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快,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2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2.1视频采集技术所谓视频采集技术,指的是将摄像机安装在目标区域内,借此来获取相关的交通视频图像,并借助计算机技术从视频图像内提取对交通分析与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实现交通信息的智能化采集。

交通数据采集总结

交通数据采集总结

交通数据采集总结交通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获取并记录交通相关的信息,以便分析和应用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总结交通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交通数据采集方法1. 交通摄像头:在重要交通路段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车辆,可以统计车流量、车速和车道占用等信息。

2. 交通雷达:利用雷达原理探测车辆的运动状态,可以测量车辆的速度、距离和密度等。

3. 交通地磁:通过地下埋设的地磁传感器,感知车辆的经过和停留情况,可以用于统计车流量和平均速度等信息。

4. 电子收费系统:通过收费站、电子标签等技术,获取车辆的通行信息,可以用于统计车流量和通行时间等数据。

5. GPS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追踪车辆的位置和轨迹,可以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行驶路线和行驶距离等信息。

二、交通数据采集的重要性1. 交通规划:通过分析交通数据,可以了解不同时段和路段的车流量、拥堵情况和瓶颈点,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优化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

2. 交通管理:交通数据采集可以监测交通违法行为,如超速和闯红灯,提供证据和依据进行交通执法和处罚。

3. 交通安全:通过交通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模式,为改善路况和道路安全设施提供依据,并制定交通安全政策和措施。

4. 减少拥堵:通过交通数据采集,可以实时监测道路通行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路口设计等,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三、交通数据采集的局限性1. 隐私问题:交通数据采集涉及到车辆和驾驶员的隐私,需要合理规范数据使用和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2. 数据质量:交通数据采集可能受到天气、设备故障和操作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质量不准确或不完整。

3. 数据处理和分析:交通数据采集的原始数据庞大且复杂,需要借助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才能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4. 成本问题:交通数据采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备维护和数据存储成本较高。

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

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

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对于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还能够对交通状况进行及时调整,优化城市路网和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交通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支撑。

一、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在交通领域,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是实现数据驱动交通管理、智慧交通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见的交通实时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感器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获取道路交通现场的实时数据,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比如,借助于车辆计数器能够获取通过某一路段的车流量;悬挂在路灯杆上的视频监控设备,则能够采集交通流速、道路运行的速度等方面的数据。

其他如地磁、红外等传感器设备,分别可以用来实时采集汽车停靠、红绿灯运行、人行道等方面的交通数据。

2、GPS定位使用GPS定位技术可以获取汽车的实时位置、速度等信息。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GPS定位数据的采集也变得比较容易。

通过对GPS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路段的通行时间、拥堵情况等详细信息。

3、交通监测站交通监测站通过对交通流进行在线监测,能够获取交通信号、天气、路面状况等数据。

这种采集方式需要搭建监测站,相对于传感器设备、GPS定位等采集方式来说,难度与投入更高。

二、交通实时数据分析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只是数据分析的开始。

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交通信息数据,引导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1、数据清理和处理数据清理和处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原始实时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筛选,将不规则数据进行清理和标准化,避免因为数据不规范而造成误解。

同时,为了方便后续分析,通常需要将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转化。

2、数据可视化通过可视化手段,将数据转化成图表、动画等形式,更容易被工作人员理解,同时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可判别交通异常、车辆违章、车牌号等 缺点:
1)大型车辆会遮挡随行的小型车辆; 2)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误差;
7、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 应用实例:局部增强对比
7、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 应用实例:违法检测
判断车辆右/左转、逆向行驶、压线、跨线、违反禁止线等违法行为。
应用实例:车速测量
对图像范围进行速度点位标定,结合视频分析车辆轨迹,测量车速。
应用实例:车速测量
通过L1和L2的标定,确定车辆经过的时间t,计算车辆行驶速度v。
应用实例:交通流量
交通流量统计用于在高速公路或环线公路上监视交通情况。
应用实例:交通流量
进一步实现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供管理和决策。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检测车流量、车速、车型、 车头时距、占有率等数据
2、基于视频参数检测方法
1)虚拟线圈法
通过软件在视 频图像上按车道设 置虚拟车道检测器 ,当车辆通过虚拟 检测器时,就会产 生一个检测信号, 再经过软件数字化 处理并计算得到所 需的交通数据。
2、基于视频参数检测方法
视频虚拟线圈检测示意图
2、基于视频参数检测方法
●探测器必须放在正确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前挡风玻璃贴了金属防暴隔热膜(或自带防暴功能)的车子将
会影响探测器反应距离;
●严禁两台探测器共同使用; ●市区杂波干扰。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2)电子狗
●接收无线信号后,发出警告。 ●属于非法产品。 ●价格便宜,250~500元。
原理:生产电子狗的厂家,在有电子眼的地方,偷藏了一个无
五、红外线传感器
1、红外线 红外线也称红外辐射,它是一种不可见光, 由于是位于可 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红外线在电磁波谱 的位置如图所示。工程上又把红外线所占据的波段分为四部 分, 即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
五、红外线传感器
2、红外传感器分类 (1)主动式红外传感器 有发射和接收两套光学系统。发射低能红外线照 射探测区域,并经车辆反射或散射返回传感器。 使用可调发光二极管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可测 量车速和进入高速公路曲线型较差的高大货车的高度。 (2)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接收来自两个来源的红外线:检测范围内的车辆、 路面及其他物体自身散发的红外线和他们反射的来自 太阳的红外线。
馈线 环 形 线 圈
线圈检测系统图
检测处理单元
检测处理单元组成:
1)中央处理器,
2)检测卡。
一、掌握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 3、线圈施工规范
(1)按规格,采用切路机在路面切出槽。槽宽4~8dm,深度30~ 50dm。 (2)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 (3)从线圈至路边切一条引线槽。 (4)绕制线圈: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 贴槽底。 (5)沿引线槽双绞引线至路边。 (6)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注意: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 圈的电感值。
四、远程交通微波检测器
(2)功能和作用:
● 精确检测车流量、速度、排队状况等信息。
●具有存储功能,可接入其他系统。
●检测时,不中断交通流。 ●特点:多道性、真实再现、全天候、准确性、升级性。
(3)RTMS与感应线圈相比的优势 更换不影响交通,可同时检测多条车道,对路面要求不
高,安装便捷,维护方便。
我国目前生产的雷达测速仪主要采用X和K波段。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4)雷达测速的应用-区间测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眼)
组成 雷达测试仪、摄像机、红外灯 合作,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 安装方式 背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 和汽车行进方向一致,车辆超速 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后车牌。 正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 和汽车行进方向相反,车辆超速 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前车牌。
四、远程交通微波检测器
可实时、全天候的探测8条车道,收集各车 道的车流量、道路占用率、平均速度等。
微波检测器示意图
四、远程交通微波检测器
(1)工作原理:RTMS向行驶的车辆发射调频微波,波束被行
驶的车辆阻挡而发生反射,反射波通过多普勒效应使频率发生
偏移,根据频率偏移可检测出有车辆通过,经过接收、处理、 放大后输出检测信号,从而达到检测交通信号的目的。
2)运动物体检测与跟踪法

以运动物体为目标,跟踪每个运动物体 在视频图像序列中的位置,进而得到每 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物体总数。
3、视频采集检测系统的组成
车辆 摄像机 图像数字化 检测 图像分区
特征提取
检测分类
交通信息数据库
1)摄像机对车辆进行拍照;
2)对图像进行存储并数字化;
3)对图像进行分区,特征提取; 4)根据特征信息进行车辆分类、统计,根据相邻图像计算车速; 5)在拍摄区域内跟踪所辨别的车辆。
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巡 逻、车流速度检测。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1)多普勒效应原理
无线波由频率和振幅构成,它在进行过程中与物体碰撞后会被 反射,反射回来的波,其频率和振幅随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 ●当物体朝着无线波发 射方向前进时,无线波 被压缩,频率增大; ●当物体朝着远离无线 波发射方向行进时,无 线波频率减少。
视频检测
1、大型车辆会遮挡随行的小型车辆; 2、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 误差; 3、检测精度较低。
微波检测
1、侧向方式速度检测不够准确; 2、拥堵时流量检测不够准确。
超声波检测
1、必须顶置,安装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 2、易受风速影响。
1、检测精度较低; 2、易受到灰尘、冰、雾的影响。
红外线检测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2)雷达测速原理:
把雷达波发射到一个移动的物体上,根据反射回来的与 目标速度成比例的雷达信号,由测速仪内部的线圈将该信号 进行处理,得到一个频率变化,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
后,得到目标的速度。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3)雷达测速仪的发射频率 根据国际航空通讯法令的规范,主要分为 以下几个波段: S波段:2.445GHz X波段:10.525GHz K波段:24.150GHz Ka波段:33.40-36.00GHz
4、视频检测系统的结构
中心管理系统
网络视频传输
路口视频采集
5、视频检测系统的功能
提供三类交通信息:
1)实时交通数据:车速、车辆数、车身长度、车队长度。
2)统计性交通数据:平均速度、车流量、道路占用率等。
3)交通事故信息:停车、交通堵塞情况、等候车队长度。
6、视频检测技术的特点
优点: 1)安装、设置方便、不破坏路面、不中断交通 2)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 3)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
a)非法产品,交警部门将逐步打击。
b)发射器使用干电池,无法保证长期可用。
c)经验模式导致网络难以保证。
三、掌握雷达测速仪应用
3)GPS雷达探测器
工作原理:通过在地图上增加监测点地标结合GPS本身的即时
定位功能来即时报警。
特点:(1)能做测速雷达警报,也可以做红绿灯电子眼警告; (2)交管系统增加一处电子眼,只需更新地图,成本低、 响应快; (3)可判别电子眼方向,减少误报; (4)可设定报警提前量,或车并未超速时,可不予报警。
一、掌握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
4、应用
1)基于环形线圈的车流量和道路占有率统计 2)基于环形线圈的车辆识别分类 3)基于环形线圈的车速估计
实例:环线线圈在电子警察系统中的应用
1)无违法事件时,系统 持续判断是否有车辆通 过检测区域并监测信号 灯状态。 2)红灯亮且有车辆通过 时 (1)车辆进入线圈A,但 未通过停车线 (2)车辆离开线圈A (3)车辆进入线圈B (4)车辆离开线圈B
五、红外线传感器
4、被动式传感器 (1)无生成图像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在其光学系统的焦面上装有一个或多个红外线 光敏探测单元,由它们采集来自外部的红外线光能。 只有一个探测区域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流量及道 路占有率;具有多个探测区域的传感器可以测量车 速和车辆长度。 (2)可生成图像的被动式传感器 可以得到探测区域的图像,并可以转换为视频。
六、超声波雷达
超声波传感器可提供车辆计数、出现及道路占有 率等交通信息。 该检测方法性价比比较高,不需破坏路面,也不 受路面变形的影响,而且使用寿命长。
各种检测方式的比较
技 术 优 点 缺 点
环形线圈检测 1、线圈电子放大器已标准化; 2、技术成熟、易于掌握; 3、正常使用寿命长; 4、性价比高; 5、非常精确。 1、可为管理提供可视图像; 2、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 3、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 多车道。 1、在恶劣气候下性能出色; 2、可检测静止的车辆; 3、可以侧向方式检测多车道。 1、全天候工作; 2、可检测静止的车辆、车间距 很小的车辆; 3、体积小,易于安装。 1、可检测车间距很小的车辆; 2、体积小,安装方便。 1、安装或修理需中断交通。
停 车 线
二、掌握固定式视频采集检测技术
1、视频采集检测系统
1)利用视频、计算机、 通信等技术,实现对 交通动态信息采集。 2)采集的数据:流量、 车速、车型分类、占 有率、平均车距等。 3)为信号控制、信息发 布、交通诱导、指挥 提供动态交通信息。
1、视频采集检测系统
1、视频采集检测系统
视频图像检测器-Traficon VIP/D-交通流
五、红外线传感器
3、主动式红外激光传感器 (1)测量车辆的速度
d v T
(2)车型分类 布置在车道两侧的红外阵列检测器,取得车辆 侧面的几何轮廓特征,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车辆 类型。系统中,采用一对水平和垂直的红外探测检 测杆,采集车辆的侧面几何数据,然后通过这些数 据与车型数据库的数据比较后判断出车型,从而实 现车型的自动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