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edible oil, fat and its product establishments

X X X X年X X月X X日发布X X X X年X X月X X日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4人力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食品安全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5)

5前提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基础设施与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其他前提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关键过程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原辅材料的控制 (9)

6.2原料的预处理 (10)

6.3浸出 (10)

6.4精炼 (10)

6.5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的使用 (10)

6.6油脂及制品的关键控制要求 (10)

6.7包装(灌装) (10)

7 检验 (10)

8 产品追溯与撤回 (10)

附录(资料性附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1)

前言

本技术要求是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相应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替代了CNCA/CTS 0008-2008,CNCA/CTS 0008-2008同时废止。

本次修订,与CNCA/CTS 0008-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题和术语中增加“食用油脂制品、食用动物油脂”,扩大了本技术要求的使用范围覆盖种类。对术语“食用植物油”的定义进行了修改;

——第4章节,对4.1进行了增补,对4.2、4.3进行了修改;

——第5章节,删除原“5.2.7 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因在4.3中已阐述;对“5.2.8控制包装、储运卫生”进行了细化修订;

——第6章节,修改和增补了关键过程“原辅材料的控制、原料的预处理、浸出、精炼、食品添加剂和抗氧化剂的使用、油脂及制品的关键控制要求(调配乳化、巴氏杀菌、熬制、金属探测)、包装(灌装)”;

——对第2、7、8章节及附录进行了修改和增补。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纪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华测鹏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吕艳、李鹏伟、谭平、许宾、郭晓辉、胡军、张永、冯晓红、李琼、孙文芳、姚年升、王喜春等。

本技术要求系第二次发布。

引言

为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食品安全水平和食用植物油企业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技术要求从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检验等,提出了建立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技术要求。

鉴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从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主要包括原辅料控制,强调组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危害控制,重点提出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的使用要求、对原料预处理、浸出、精炼、调配乳化、巴氏杀菌、熬制、金属探测、包装(灌装)等过程进行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确保认证评价依据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以HACCP原理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技术要求,包括人力资源、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检验、产品追溯与撤回。

本技术要求配合GB/T 22000以适用于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适用于对此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评价和认证。

本技术要求用于认证目的时,应与GB/T22000一起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卫生部73号令)

GB/T 325.1 包装容器钢桶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 9684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卫生标准

GB 10146 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

GB 13508 聚乙烯吹塑桶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同GB/T 22000中相关术语。

3.1食用植物油

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

3.2食用油脂制品

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3.3食用动物油脂

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包括单一品种动物油脂和多品种混合动物油脂产品。

4人力资源

4.1 食品安全小组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建立与实施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包括食品卫生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工艺制定、原辅料采购、生产控制、检验、设备维护、仓储运输、产品销售等知识、技能或经验。

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4.2.1 食品安全小组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具有守法意识,理解HACCP原理、前提方案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4.2.2应具有满足需要的熟悉产品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的人员。

4.2.3从事产品研发、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

4.2.4采购人员应具备识别原辅材料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

4.2.5企业应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持续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掌握生产安全职位知识和技能。从事产品研发、配料、油脂制取、精炼、加工、灌装、杀菌操作的人员应持续满足岗位能力要求。

4.2.6 需持证上岗的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并按时复审。

4.3 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4.3.1 人员健康

4.3.1.1应执行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4.3.1.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3.1.3必要时,应做临时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3.1.4企业应建立日常员工健康报告制度,生产经营人员上岗时应报告身体健康、疾病或受伤状况,卫生管理人员应对之加以关注和检查。

4.3.1.5应建立并保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4.3.2个人卫生

4.3.2.1与食品直接接触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应留长指甲,应勤理发、勤洗澡、勤更衣。

4.3.2.2不同区域或岗位的人员宜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装,人员进入车间应更衣,穿工作服和鞋、戴工作帽,工作服应遮住外衣,头发不外露,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物品带入车间;应洗手、消毒,调配室的工作人员在配料时应配戴口罩、发套。

4.3.2.3 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加工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消毒,上岗后,若处理被污染的产品或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应重新洗手消毒;不得穿工作服进入卫生间,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服。

4.3.2.4 更衣室及与更衣室相连的卫生间内不得吸烟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4.3.2.5工作帽、服、鞋应集中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企业宜建立洗衣房。

4.3.2.6进入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均应遵守上述规定。

5前提方案

5.1 基础设施与维护

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GB 14881、GB 8955等标准的要求,出口企业还应满足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的要求和进口国的相关法规要求。

5.1.1 厂区

5.1.1.1生产企业应建在无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应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和物品。厂区路面应平整、无积水、易于清洗;厂区应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地面。生产区域应与生活区域隔离。

5.1.1.2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锅炉房、贮煤场等应当远离生产区域和主干道,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处。

5.1.1.3废弃物暂存场地应远离生产车间。应有防污染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厂,暂存过程中不应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

5.1.1.4需要时,应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5.1.2 厂房

厂房应结构合理,牢固且维修良好,其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防止蚊、蝇、鼠、其他害虫以及烟、尘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的设施。

5.1.3 生产车间

5.1.3.1 布局

车间面积应当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设施及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生产操作,应有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加工品、成品以及废弃物进出车间的通道应当分开。

5.1.3.2 基础设施

a)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的覆盖材料应使用浅色、无毒、耐用、平整、易清洗的材料。地面应有充足的坡度,不积水;墙角、地角、顶角应接缝良好,光滑易清洗;天花板应能防止结露和冷凝水滴落。b)车间的门窗应用浅色、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表面光滑而且防吸附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必要部位应有防蚊虫设施;内窗台应当有倾斜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c)必要时,应设置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卫生间及淋浴室;其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需要。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不得对生产车间的卫生构成污染。

d)卫生间内应当设有洗手设施;便池均应设置独立的冲水装置;应设置排气通风设施和防蚊蝇虫设施。

e)车间内设备、管道、动力照明线、电缆等应安装合理,符合有关规定,并便于维修。

f)浸出、炼油、食用油制品车间的地面应稍有坡度,便于清洗。

g)浸出车间的设备、管道应密封良好。

h)油料预处理车间应安装防尘设施,以保证车间内外粉尘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5.1.3.3 卫生设施

a)车间内必须设有洗手设施。食用油制品车间及包装车间的进口处,必须设有不用手开关的温水或冷热水洗手设施和供洗手用的清洗剂、消毒剂。

b)食用油制品车间及包装车间的进口处,必须设有鞋靴消毒池。

5.1.4 生产设施

5.1.4.1所有食品加工用机器设备设计和构造应能避免产生卫生问题防止污染食品。应易于清洗消毒(尽可能拆卸)和检查。使用时应能防止润滑油、冷却剂、热媒、金属碎屑、污水等物质混入食品中。

5.1.4.2食品接触表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以减少食品碎屑、污垢及有机物聚积。

5.1.4.3设计或选型应简洁、易排水、易保持干燥。

5.1.4.4贮存、运输及制造系统(包括重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应防止带来卫生问题。

5.1.4.5所有用于食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的食品器具,应采用不会产生毒素、无臭味或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避免使用会发生接触腐蚀的不当材料。

5.1.4.6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可使用木质材料,除非有证据证明其不会成为污染源。

5.1.4.7生产设备排列应有秩序,空间充足。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设备配置应与产能匹配。

5.1.4.8以机器导入食品或用于清洁食品接触面或设备之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处理,以防止造成间接污染。

5.1.4.9 灯具及照明

车间内的照明设施应装有防护罩、照度满足操作要求,生产场所的照度在220 lx以上,检验场所的照度在540 lx以上。

5.1.4.10 温度控制

需要时,应控制车间的温度,按照设定的温度要求进行控制,定时记录。

5.1.4.11 排水

车间内应有畅通的排水系统,并有防虹吸装置。水流应当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排水沟底部为圆弧形,应有适当的坡度。

5.1.4.12 通风

车间应安装通风设备,保证加工区域空气清洁。进风口设置空气清洁装置,车间内空气应由高清洁区向低清洁区流动。

5.1.5 附属设施

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辅材料、化学物品储存等辅助设施。

5.1.6 动力能源

应确保充足的电力和热能供应。

5.1.7 维护保养

应制定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计划,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对于关键部件应制订强制保养和更换计划。

5.1.7.1设备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装填设备宜采用自动机械装置,物料输送宜采用输送带或不锈钢管道,且排列有序,避免引起污染或交叉污染。

5.1.7.2凡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包括容器内壁),应选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或涂料制造。

5.1.7.3机械设备应设置安全栏、安全护罩、防滑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

5.1.7.4机械设备有操作规范和定期保养维护制度。

5.2 其他前提方案

其他前提方案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5.2.1接触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产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5.2.2接触产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应清洁、卫生和安全。

5.2.3确保食品免受交叉污染。

5.2.4保证与产品接触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卫生间设施的清洁。

5.2.5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及其它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

5.2.6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

5.2.7对鼠害、虫害实施有效控制。

5.2.8控制包装、储运卫生

应制定原辅料的储存期,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对不合格或过期原料应加注标志并及时处理。原料在贮藏过程应控制防鼠、防虫及防湿(防霉),并在夏季应控制因温度升高而引起变质。原(辅)料的运输工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或同一容器混装。

6 关键过程控制

6.1原辅材料的控制

6.1.1原辅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加工食用植物油的油料应符合GB 19641标准要求;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应符合GB 10146标准要求。肉禽类产品应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进口原料必须持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卫生合格证明。

6.1.2食品添加剂及加工助剂应选用GB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和添加数量应符合GB 2760 的要求。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应符合《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

6.1.3新资源食品的使用符合《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和标准的要求。药食同源食品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1.4包装材料应符合GB9684、GB9687、GB13508、GB325.1标准要求。

6.2原料的预处理

应充分去除原料中夹带的泥土、石子等杂质、异物,分离出混在原料中的杂、霉变子粒,剔除酸败或有酸败迹象的食用植物油种子原料。

6.3浸出

6.3.1浸出法所用的溶剂,应符合国家标准。

6.3.2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不断改善工艺条件和设备,降低溶剂残留,确保产品中的最后溶剂残留符合标准要求。

6.4精炼

精炼过程通常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及脱蜡等工序,应按照工艺要求控制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压力、真空度等参数,确保产品的安全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6.5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的使用

使用的添加剂、抗氧化剂的品种和添加数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2760 的要求。

6.6油脂及制品的关键控制要求

6.6.1调配乳化过程中,控制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符合GB2760的要求,在工艺上应保证其均匀添加。

6.6.2巴氏杀菌:对终产品有微生物指标要求的产品需进行巴氏杀菌,对灭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

6.6.3对动物油脂产品应严格熬制过程的温度和时间,减少有害成分的生成。

6.6.4宜采用金属探测使金属等异物得到控制。

6.7包装(灌装)

6.7.1 包装前对生产车间、设备、工具、内包装材料等进行有效的清洁或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

6.7.2产品包装(灌装)应在专用的包装间进行,包装(灌装)间及其设施应满足不同产品需求,产品包装应严密,整齐,无破损。

6.7.3灌装前,空瓶、瓶盖均应清洁干净。封口应密闭,灌装后的产品,其卫生指标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

7 检验

7.1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验室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

7.2检验室应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验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

7.3应制定原料及包装材料的品质规格、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抽样计划(样品容器应适当标示)及检验方法等,并实施。

7.4成品应逐批抽取代表性样品,按相应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凭检验合格报告入库和放行销售。

7.5成品宜留样,存放于专设的留样室内,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7.6委托外部实验室承担检验工作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受委托的外部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具备完成委托检验项目的检测能力。

8 产品追溯与撤回

8.1 应建立且实施可追溯性系统,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生产和交付记录的关系。应按规定的期限保持可追溯性记录,以便对体系进行评估,使潜在的不安全产品得以处理。可追溯性记录应符合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

8.2 应按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建立产品撤回程序,验证撤回方案的有效性,并按规定予以记录。

8.3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第98号令)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版)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卫生部73号令)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CCGF 102.1 食用植物油

CCGF 102.2 食用油脂制品

CCGF 102.3食用动物油脂

GB/T 325.1 包装容器钢桶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1534 花生油

GB1535 大豆油

GB1536 菜籽油

GB1537 棉籽油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5524动植物油脂扦样

GB 77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233 芝麻油

GB/T 8234 蓖麻籽油

GB/T8235 亚麻籽油

GB 8611 油脂业用大豆

GB/T 8873 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

GB/T 8937 食用猪油

GB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 9684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卫生标准

GB 10146 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

GB10464 葵花籽油

GB11765 油茶籽油

GB/T 12529.4 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4部分:油脂工业

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508 聚乙烯吹塑桶

GB 14880 食用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36 硅藻土卫生标准

GB15196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GB15680 棕榈油

GB 16629 植物油抽提溶剂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17402 食用氢化油卫生标准

GB/T 17756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009 棕榈仁油

GB19111 玉米油

GB19112 米糠油

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GB 196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

GB/T 21999蚝油

GB 21123 营养强化维生素A食用油

GB/T 22327 核桃油

GB/T 22465 红花籽油

GB/T 22478 葡萄籽油

GB/T 22479 花椒籽油

GB/T 22498 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

GB 23347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GB 24265 硅藻土助滤剂

GB/T 24301 氢化蓖麻籽油

GB 255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活性白土LS/T3217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

LS/T3218 起酥油

NY/T 230 椰子油

NY/T 1273 低芥酸菜籽色拉油

QB/T 2088 食品工业用助滤剂硅藻土

SB/T10292 食用调和油

SB/T 10419 植脂奶油

SB/T 10446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

推荐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以项 目经理为首 的安全保证体系,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执行《陕西省劳动安全条例》精神,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文件要求进行安全生产,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目的。安全事故目标如下: 杜绝重大安全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的频率控制在 1.5%。以内。 施工过程中做到无伤亡、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无物体坠落 和无机械安全事故。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我们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健安保障体系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成立由有职工代表参加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 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督促安全设施防护,劳动保护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比,参与安全事故处理。 项目经理部、施工对设专职安全人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项 经济承包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颁发在内的保证措施,签证各级安

全责任制,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 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1. 安全教育制: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首先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施工过程中坚持经常的安全教育和检查评比活动。 2. 安全技术交底: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内容全面,且履行签字手续。坚持“五同时”、“三不放过”制度。 3. 班前检查制度:区域现场责任工长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施工方、专业分公司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4. 周一安全活动制度: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 育,对上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冋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做必要的交底,是广大工人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5. 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 &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施行年审制:每年由公司相关部门统一组织进行,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7. 施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与事故报告制。

监理安全生产监理管理体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北区) 三标段监理安全管理体系 批准:(总监理工程师) 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 北京光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7年7月7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安全方针 三、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四、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五、安全监理机构人员管理体系图 六、监理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图 七、安全监理工作程序图 八、施工过程中安全及文明施工监理检查制度 九、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 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

十一、事故隐患的控制及上报制度 十二、现场监理人员安全守则 十三、教育和培训 十四、资料管理 工程监理安全管理体系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北区)项目三标段(监理),工程地点东至宋梁路、南侧为玉带河大街、西侧为通南路、北侧为通胡大街,工程规模约247000m2,其中地上面积万平方米,工程范围包括基坑支护和降水、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建筑、电梯工程、建筑节能以及室外工程等施工图纸显示的全部工程的监

理工作。工程投资额:140000万元工期要求:计划工期:560日历天,施工阶段监理服务期:自2017年7月7日始,至2019年1月18日止;相关服务期:保修期服务期限自实际竣工日期至2021年1月17日止;其他相关服务期限自2019年1月18日始,至2021年1月17日止。 二、在项目实施安全监理全过程中,坚持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伤亡、设备、火灾、管线、质量、交通等重大事故;建设工程无重大伤亡事故。 四、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监理企业行政负责人对本企业监理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工程全面负责。实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安全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履行安全监理委托合同的全权负责人,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施工现场具体施工现场具体安全监理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 安全监理人员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安全监理情况。所有参加安全监理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监理培训才上岗。 1)、总监岗位职责 1、代表监理公司全面履行工程建设合同,承担合同中的约定的监理业务与责任。 2、代表监理公司与业主、承包单位及第三方协调沟通有关方面的关系。 3、确定现场监理组织系统,制定监理工作方针和基本工作流程。

食品安全课程大纲-

《食品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 英文名称:Food Safety 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一个涉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类健康与种族繁衍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本课程是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以食品安全科学理论,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为指导思想,以食品加工过程和供应链为主线,针对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内容包括食品原料的安全,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的安全,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食品流通领域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和制度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适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生,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的课程有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先修课程。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编写模式,将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食品加工危害因素的来源及污染过程,学会贯彻和运用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和卫生控制基本原则,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学科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讲解食品安全性的定义及内涵,我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国际食品安全形势和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1.1 食品安全性的定义及内涵 1.2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影响因素 1.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监管现状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食品安全性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及其突出迫切问题。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73-77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20xx年底,我国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初步实现了网厂分开。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市场竞争,输电和配电由政府控制,以提高中国电力的发展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使发电企业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理安全生产和争取利润最大化的问题。由于电力是产供销一体化的商品,而且受地域的限制和输电通道的制约,差异化程度极小,电力商品的竞争只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而电力生产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机组经济指标的好坏,从而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随着电力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分项安全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监督和指导各职能部室的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置专管安全的项目副经理,领导各级生产指挥人员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由安全副经理、安全员负责。在安全副经理、安全员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杜绝盲目指挥冒险作业。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人员和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关心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3).检查并考核项目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副经理(安全副经理):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 (3).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同样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领导编制和组织实现安技措施计划,监督劳动保护费用的使用,不断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5).对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6).组织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安全专会。 (7).组织均衡生产,注意工人的劳逸结合,对因加班加点致使工人过度疲劳造成事故负领导责任;对经理责成解决的安全工作或已决定急需解决的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故负直接责任;对虽采取措施,但由于下属人员执行不力造成的事故负领导责任。 项目总工程师: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工程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2).审批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管安全技术教育工作。 (3).在审批技术文件和处理技术问题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标准。 (4).在审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革新项目时,符合安全技术规定。 (5).对已提出的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

食品安全

生鲜食品配送模式研究综述 摘要:生鲜食品物流在国外一直是物流市场的重头戏,近年来也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从生鲜食品概念、国内外生鲜物流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三个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生鲜食品流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于生鲜食品物流配送如何操作、如何提高生鲜食品物流配送的效率等涉及生鲜食品物流配送本身运作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做出系统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生鲜食品;物流;配送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身健康和饮食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纯天然低加工度的生鲜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03 年,全国各类生鲜食品的总产量达近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生鲜类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生鲜类食品消费量约2.4 亿吨,生鲜市场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但是,生鲜食品不同于普通的工业品,大多数生鲜食品在常温下难以贮藏,不易保持原有的新鲜度和品质,短期放置后极易丧失营养和食用价值。据估计,仅生鲜蔬菜从采后到消费之前易发生质和量的损失在发达国家达5%-25%,在发展中国家达20%-50%。在我国,生鲜蔬菜采后的损失率高达40%-50%。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鲜食品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流通过程的关键因素。从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运用具体模型解决操作层面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生鲜食品如何控制存货规模,如何运用运筹学等科学理论合理优化配送线路,如何在加工配送中实现生鲜食品的保值增值的具体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生鲜食品概念、特征和物流要求 2.1生鲜食品概念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生鲜食品经营普遍为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但是学术界以及业界人士对生鲜食品的理解不一,生鲜经营的项目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至今对这类商品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参照日本的生鲜商品分类方法,中国业界较有代表性有“生鲜三品”之说,即:蔬果(蔬菜水果)、精肉、水产品,这类商品只需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上架出售,是生鲜类的初级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鲜食品的再加工已成为一种趋势,其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宽。方昕认为传统的“生鲜三品”已经发展为“生鲜五品”,即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上由西式生鲜加工制品延伸而来的面包和熟食制品。 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界定,生鲜食品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称谓。仅以蔬菜为例,目前大多数文献已经认为“生鲜蔬菜”与“鲜切蔬菜”、“半加工蔬菜”、“最小化加工蔬菜”等概念密切相关,尤其与“净菜”的概念相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瑞宇提出的净菜实际上是经过净化加工的新鲜蔬菜,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在最大程度上方便消费者的购买和食用,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的新鲜、安全、营养和卫生的需求。 由此,本文认为,生鲜食品是指在0℃-10℃温控条件下加工上市的各类营养保全、洁净卫生、又未经烹调加工的生制食品,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生鲜食品”的概念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目录 一、安全生产目标 (2) 二、安全管理机构 (2) 三、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3) 3.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3) 3.2.分管安全副经理安全职责 (4) 3.3.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5) 3.4.专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6) 四、各部门安全职责 (7) 4.1安保部安全职责 (7) 4.2工程部安全职责 (8) 4.3 机械材料部安全职责 (9) 4.4实验室安全职责 (9) 4.5综合部安全职责 (10) 4.6计合部安全职责 (10) 五、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10) 六、安全管理工作及安全措施 (12) 6.1安全管理 (12) 6.2临边与洞口的防护安全措施 (13) 6.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5) 6.4消防措施 (19) 6.5施工脚手架安全措施 (22) 6.6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措施 (2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目标 我项目部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执行河北省高管局下发文件精神,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目的。安全施工目标如下: 杜绝重大安全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的频率控制在1.5‰以内。施工过程中做到无伤亡、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无物体坠落和无机械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机构 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我们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健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责任制,设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

三、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3.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企业的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 ②、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第一责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指挥。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在下达 工作任务时,同时下达安全生产任务。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副组长 组员: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6年10月10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经理 1. 1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其实施; 1. 3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1. 4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劳务队伍必须向公司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劳务队伍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1.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1. 6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1. 7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1.7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1.2.1对项目工程生产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1.2.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1.2.3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1.2.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1.2.5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1.2.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施、设备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防护设施、设备投入使用; 1.2.7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1.2.8参加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1.3项目部工程部长 1.3.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特别是劳务队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1.3.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随时制止违章作业;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城北中心小学西校区新建工程 施 工 现 场 质 量 、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体 系 江苏凯翔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七月

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到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施工验 收规范标准及全面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项目经理:杨晓鸿 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志霞 质施安材资电 工全料检料 员员员工员员 :::::: 张赵邢江吴俞 森玉彩永凡月 森宽林辉 平 施工班组

三、质量管理职责 质量管理职责表 序号部门职责内容 1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制定工程质量实施总目标。 根据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组织专项施工方案、工艺标准、操作规程 2项目技术负责编制,提出质量保证措施,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人结;负责定期组织质量讲评、质量总结,以及与业主和业主代表、监理进行有关质量工作的沟通和汇报,负责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管理。 对施工进行安排部署,保证按工程总控计划实现工期目标;实施工程过程 质量监控,严格执行项目质量计划,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 3施工员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优良;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职责到人,保护措施到位;对施工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保证各专业工程质量目标的 实现。并负责各劳务分包、专项供应商之间的施工协调和配合工作。 编制专项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进 行控制;组织检查各工序施工质量,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 4质检员组织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针对不合格品发出“不合格品报告”或“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落实。向业主(监 理)报送月度技术质量总结。 5材料员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确保物资采购质量;组织对工程物资的验证,确保使用合格产品;采购资料及验证记录的收集、整理。 四、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表 序号制度名称制度内容 (1)技术管理部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图纸审核、作好图纸会审记录,协助 甲方、设计作好设计交底工作,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好记录。 (2)技术管理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 图纸会审技 1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术交底制度 括项目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 级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因技术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 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材料进场检工程钢筋、水泥及各类材料进场,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2 验制度分批量进行抽检,抽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

大班社会教案《食品安全我知道》[1]

活动名称:健康 活动内容:食品安全我知道 活动班级:大一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增强幼儿对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识,拒绝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喜洋洋娃娃一个、垃圾食品、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若干包和其他安全食品若干包。装食品的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喜洋洋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食品专家喜洋洋,我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小熊寄来的邀请函,它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呢,你们高兴吗? 二、认识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 1、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一,认识垃圾食品。 师:小熊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食品的名称。接着播放喜洋洋为幼儿分析讲解有关垃圾食品知识的声频后让幼儿根据喜洋洋的讲解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食品是垃圾食品?

2、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二,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外包装,认识“三无”食品。 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幼儿,在喜洋洋的提醒下让幼儿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对比,再由喜洋洋引导幼儿观察卫生条件极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后告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再由喜洋洋通过讲解进行小结,进而使幼儿明确什么是合格和“三无”食品。 3、观察课件画面三,认识腐烂变质食品。 小熊又拿出它最喜欢的水果、鸡蛋(其中有些开始腐烂变质)请客人吃。喜洋洋再一次的提出问题:“这些食物有何不同?”幼儿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喜洋洋进行总结:像这种开始腐烂有异味颜色不鲜艳的食品就是腐烂变质食品,上面有大量有害细菌,不能食用。 三、采购食品,游戏巩固。 创设超市货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儿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食品分类采购比赛,看哪一组采购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师以食品检验员的身份参与游戏。 四、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小熊家做客时又学到了一项新本领,知道了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腐烂变质食品。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安元科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产品说明书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

安元科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1. 产品概述 (1) . 产品简介......................................................... (1) . 产品特性......................................................... (3) . 系统环境需求 (4) 网络版 (4) 单机版 (4) . 产品定位......................................................... (5) 2. 产品模块及功能介绍 (6) . 系统功能简介 (6) .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9) 用户登录及主程序界面 (9) “系统”菜单 (10) 安全基础信息 (12) 安全生产管理 (31) 安全教育与培训...................................................... (41) 防救灾应急预案 (44) 安全统计与分析...................................................... (45) 3. 客服信息 (49)

1. 产品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系列之一,旨在响应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对生产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号召,辅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软件产品。产品采用主流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软件为企业量身打造,力求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完善的功能。 产品开发采用两种基于用户选择的模式:通用产品开发和定制产品开发。其中通用产品开发完成的软件产品整合了企业生产中的共性的功能,而定制开发的软件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下面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等进行展开介绍。 . 产品简介 公司开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软件。软件包括基础数据管理、事故隐患管理、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安全教育管理等功能模块。目前有单机版、网络版两个版本。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要,并且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配置,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差异化的需求。 产品能帮助企业掌握整体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状况,对重大危险源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汇总分析,对事故隐患,及时地、科学地提出预防方案和整改措施,以更好地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此产品能帮助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壹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分项安全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监督和指导各职能部室的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置专管安全的项目副经理,领导各级生产指挥人员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由安全副经理、安全员负责。在安全副经理、安全员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杜绝盲目指挥冒险作业。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人员和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关心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3).检查且考核项目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副经理(安全副经理):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

(3).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同样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领导编制和组织实现安技措施计划,监督劳动保护费用的使用,不断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5).对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6).组织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安全专会。 (7).组织均衡生产,注意工人的劳逸结合,对因加班加点致使工人过度疲劳造成事故负领导责任;对经理责成解决的安全工作或已决定急需解决的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故负直接责任;对虽采取措施,但由于下属人员执行不力造成的事故负领导责任。 项目总工程师: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工程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2).审批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管安全技术教育工作。 (3).在审批技术文件和处理技术问题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标准。 (4).在审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革新项目时,符合安全技术规定。 (5).对已提出的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故负直接责任,对虽采取措施,但由于下属人员执行不力造成的事故负领导责任。 技术质量部: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协助主管领导贯彻落实安全技术工作。 (2).在进行技术方案设计及工艺方案选择时,优先考虑安全设施的设计(如:脚手架、护栏、支撑、模板等),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

安全体系建设资料全

一、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化工行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简陋、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操作技能差,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生产装置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普遍存在,另外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不落实,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偏大,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 ⒈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企业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 ⒉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要认真全面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组织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足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化工或安全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历,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要明确考核内容、程序、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履行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分明,客观公正。 ⒌建立健全健全生产议事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召集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企业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主持一次、由各部门和生产(包括辅助生产)装置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协调、检查、布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企业要广泛开展车间、工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范文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刘谊 审核:卢声权 审批:卢泽友 日期: 5月31日

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方针、原则、目标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守以下五项原则 “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短板管理、重点控制”的原则; “从严治理、奖罚分明”的原则; “安全工作一票否决权”的原则; “施工作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实现“五无”: 无因公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一; 无设备安装装修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 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 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 无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 为实现安全控制目标,我项目部将全面贯彻公司及业主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经过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抓好培训,加强检查,落实各项预控措施,全面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按招标文件要求,不得透露成员名单,名单签订合同时添加) 二)工作机构 安全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由安质环保部负责安全管理日常工作。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保证体系图如下: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1.1 项目经理是该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1.2 建立健全本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1.3 组织制定本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项目所必须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改进劳动条件。 1.4 领导并参加该项目重点工程的安全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和所属单位正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 1.5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6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2.1 项目总工程师在技术上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响螺湾月亮岛项目部 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 二0一一年三月

目录 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7) 安全生产责任状 (7) 项目经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8) 项目总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10项目安全主管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11项目安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2) 项目责任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13项目质检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4) 项目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5) 项目分包队伍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16项目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项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制 (18) 工程项目交叉作业安全责任制 (19)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20) 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1)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2) 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2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24)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5) 分包队伍管理规定 (27)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金制度 (28) 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违章处罚制度 (29)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2) 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验收制度 (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3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CI) .41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42) 机械安全管理制度(CI) (46) 重要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47) 因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制度 (49)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53) 施工现场安全色标管理制度 (56) 项目消防、保卫管理制度 (57) 施工现场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60) 消防安全责任制 (61) 项目经理防火责任制 (61) 消防干部(消防责任工程师)防火责任制 (62) 生产班组长防火安全岗位责任 (63) 班组防火负责人职责 (64) 职工防火职责 (65)

新建企业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doc

新建企业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指导目录(试行)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资料等方面的内容 (一)法律法规(企业最少应收集以下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7、《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办法》。 (二)技术标准: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别自行收集,如《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用电安全导则》等。 (三)文件资料: 1、企业有关证照、批复等复印件,如工商营业执照、环保批复、防雷设施合格证、土地使用证、消防审核意见、消防验收意见、危化批准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平面布置图等等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建与审批资料,安全评价报告等; 3、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通知及执行情况汇报、记录; 4、企业上报的各种安全生产方面的总结、报告等材料; 5、企业内部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通知等资料。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与上级部门签订的责任书。 (二)企业内部签订的责任书。 (三)企业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制; 4、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企业安全生产机构的名称(如:××厂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等)及有关该机构设置、分布配备人数的文件;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用图表说明); 3、安全生产责任人名册及任命书; 4、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含注册安全主任)名册。 (五)各类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1、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安全培训证书;

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B.0.3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报审表 第五版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项目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安全、高效至上。 2、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安科组成的质量安全体系,专人负责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3、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5、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6、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施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及材

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 7、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8、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不达标不予签证、付款。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二、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 1、工程实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由施工单位按分类组织进行,具体由分管领导组织,项目部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和有关各方一道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纸会审意见。 2、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和项目部组织会审单位,会审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和技术负责人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 3、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经理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实施。 4、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工艺、质量、安全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核准。

关于食品安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食品安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研究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来抓。但是,近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食品所引起的灾难性事件层出不穷,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阜阳奶粉事件、金华毒火腿事件、喷药多宝鱼事件、吊白块腐竹事件、假牛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已升级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府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对百姓的身心造成伤害,对创建和谐社会产生副作用。人民公众要求并呼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很多议题是关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卫生、化学或生物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多样性、复杂性问题。现今世界,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对其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中国政府也对其越来越重视。本文以无锡的食品安全监管为研究对象,从无锡的监管体制出发,结合近年来无锡在食品监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揭示出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从理论角度来阐述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最后从法律法规、监管职能、技术标准、信用体系

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现实意义 导致无锡现在食品经营单位数量多,规模小。那些地下加工、无证无照小作坊大量存在,这也给无锡的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无锡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无锡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历来高度重视,每年都会采取很多措施,花很多钱,用于食品安全监管。但是,由于现行的食品安全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标准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无锡食品安全问题也时常发生。如何面对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探讨一条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保障无锡快速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方法,结合无锡现在通用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提出一系列措施用于解决食品监督管理问题,对无锡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3、研究思路与施 鉴于上述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来阐述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再以无锡为例,列举多个发生在无锡的案例来深层次剖析现行的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再结合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一些措施。 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阅我国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监管相关著作、文献。搜索一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及食品安全改革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了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动态、前沿进展,对前人己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