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法推理中应用的若干基本法律概念》

读《司法推理中应用的若干基本法律概念》
读《司法推理中应用的若干基本法律概念》

读《司法推理中应用的若干基本法律概念》

记得在大学本科的一次国际金融课程的课堂讨论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一开始我就对我的同学还有老师做出一个大胆的提醒,那就是我们的讨论必须建立在对所涉及的概念有共同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否则我们的讨论就变成了无用功。为了表明对这个观点的极大认可,我甚至自创“概念主义”这一名词,并大胆地提出“自己就是一个概念主义者”。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强调:对概念的肤浅理解与偏差认知往往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扯后腿者”。基于我个人的经验与学识,我认为:对于专业概念的深刻理解与全面认知,不仅是建构我们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基础,更是我们进行专业识别与判断即专业思维的出发点,还是生动有力展示专业力量的基本前提,因为概念是对事物本质与内涵的集中概括。

刚拿到霍菲尔德的《司法推理中应用的若干基本法律概念》这本书,就很是高兴。主要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学习过专门关于讲解法律概念的专业书籍,而且这还是一本专门讲解法律概念在司法推理中应用的专著。如同第一段结论所言,我认为:对法律概念进行深刻理解与全面认知,不仅仅是建构我们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基础,更是我们进行法律专业思维的出发点,还是生动有力展示法律专业力量的基本前提。而霍菲尔德的大作恰是对法律概念进行理解与认知的典范,而且还是从司法这一极具实践色彩与价值的角度进行深刻、生动论述。

但是这些都不是这本书的最大发光点,最为令人敬佩的地方是:虽然有大量的案例及观点引述,但是霍菲尔德始终没有脱离紧紧围绕对法律关系这一极为本源的法律概念来进行论述的主线。

上篇第一节法律概念与非法律概念,开篇就说,“首先,恐怕有必要强调和区分纯法律关系和引起该关系的物质和精神事实的重要性。”紧接着还指出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幸倾向”,而第一节内容的主体就是通过英美法学者惯用的引述方式具体解释了有这种倾向的两个原因。上篇第二节构成性事实与证明性事实,也是开篇就说,“为了下文的论述方便,必须在此先强调事物自身固有属性中的另一重要区别。”而第三节要说的正是法律关系,而且还是基本法律关系。第二节的内容,就类似于大陆法系的名词解释或者说理论解说了,但不是空洞的说白,中间不乏具体事例的列举,算是以理引例、以例说理吧。霍菲尔德在第三节开门见山地说,“下面这种公开或默认的臆断往往是清晰理解、透彻表述以及正确解决法律问题的最大障碍之一:一切法律关系皆可化约为‘权利’与‘义务’,此类范畴甚至还不足以胜任分析诸如信托、先买权、第三方担保、‘未来’利益及公司利益之类最为复杂的法律利益。”看到这里我再次想到翻开本书第一页时看到的第一个观点:“从古到今,信托与其他衡平法利益之本质始终是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信托是智慧的人类所创设的一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信托关系的确立需要有信托契约的存在。而契约恰是使得信托存在于法律影响力之下的物质体现。但是这只是一个引入话题的关键例子,霍菲尔德真正要说的确是,“而我之所以着重强调信托以及其他衡平法利益,仅是由于对此问题的重大分歧突出地表明:该领域比任何其他法律领域更亟需加以集中而系统的研究。”他紧接着还说,“对此,我要不揣冒昧地指出:通常我们对信托和其他法律利益的研究似皆有所欠缺甚至不时误入歧途,其原因无非是上述研究并未立足于对一般法律关系问题的充分理解和区分。”因此,在第三节第二段一开始,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严格的基本法律关系毕竟自成一体,是以试图对其进行形式化的定义纵然并非徒劳无功,也总是难令人称心。”紧接着霍菲尔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就是:“那么最得体的办法,或许是先把各种法律关系纳入下述反映‘相反’和‘相关’关系的图表,再举例说明诸关系在个案中的分野及应用。”“第三节的主体内容便是“循

此法而行”。霍菲尔德在下篇最开始关于上篇内容的略作交代也印证了前文所析:“前作分为三节:‘法律概念与非法律概念’、‘构成性事实与证明性事实’以及‘基本法律关系’。其中第三节从‘相反与相关关系’的图表入手分析、研究了诸法律关系。”

总观上篇,引言和头两节的论述,都是为了铺垫第三节,即对法律关系的本质与内涵进行解构性论述,或者说是划分与区别法律关系基本要素。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看到这里就应该不难明白霍菲尔德在上篇第一节对那种“不幸倾向”的两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意思了。霍菲尔德在谈及两个原因时指出,“一方面,这两组关系——物质、精神关系与纯法律关系——在观念上的联系当然极其密切。另一方面,对这种将法律概念与非法律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的倾向而言,法律术语的模糊与随意也难辞其咎。”我们知道,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而且这也不否定它仍然是社会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它已经不是普通的社会关系了,而是“法律对被纳入其调整范围的社会关系加以调整而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法律关系就其原型来说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等,这是法律关系原初的属性。但其形成和实现要通过国家的、当事人的意识和意志,因而又增加了一层意志关系的属性。”至于第二个原因,霍菲尔德进一步解释说,“法律术语的许多困难根源于下述事实:多数词语最初仅表达物质对象,而当其用以表达法律关系时,严格说来,皆属比喻或拟制。‘让与’一次就是典型的例证。”这表明,如果法律关系原型是社会关系一样,法律概念的原型也是它的社会概念,即法律概念是它的社会概念的“比喻或拟制”。

“凡是在社会生活中能实际发生的,并且为法律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即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具体推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条件,也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中间环节和桥梁。”上篇第二节的论述实际上是对法律事实的进一步区分。霍菲尔德认为,“与特定法律行为有关的重要事实,要么属构成性事实,要么属证明性事实。”而且,“在所有需法院认定的事实中,构成性事实当然最为重要;证明性事实则对前者其辅助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为图方便而用一个术语表达各种(一般的)事实构成。尽管这些事实构成的具体‘成分’大相径庭,却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果。”但是霍菲尔德这种对法律事实的区分思路,有助于我们对引起法律关系产生与变化的法律事实进行重构整理,因为“这些词汇也不能幸免于混淆法律因素和非法律因素的老毛病。因此其最常见的用法仍是暧昧不明地表达因之而生的那些法律关系。”

为什么霍菲尔德“第三节从相反或相关关系的图表入手分析、研究了诸法律关系”?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让我疑惑不解。直到我第二遍正式看完上篇,也就是开始本文的实际写作开始,我才明白其间事理。

我们大家都知道“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特定主体之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关系。让我们再来看看霍菲尔德在上篇第三节开门见山说的那句话,“下面这种公开或默认的臆断往往是清晰理解、透彻表述以及正确解决法律问题的最大障碍之一:一切法律关系皆可化约为‘权利’与‘义务’,此类范畴甚至还不足以胜任分析诸如信托、先买权、第三方担保、‘未来’利益及公司利益之类最为复杂的法律利益。”我已经在本文前段说过,第三节是对“法律关系这一概念进行解构性论述,或者说是划分与区别法律关系基本要素。”在这里我再具体说说,通常我们说的权利义务是相对应的关系,但是霍菲尔德却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他将这种相对应关系具体化为“相反关系”和“相关关系”,而且就是在这种对对应关系的解构思路中,实现了对“权利”与“义务”的解构,也就是实现了对法律关系基本要素的划分与区别。

再看看霍菲尔德的这段话:“其实,除非打一开始就对几乎每一现实法律问题皆涉及的各种基本法律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根本无法充分理解信托问题。对此,我要不揣冒昧地

指出:通常我们对信托和其他法律利益的研究似皆有所欠缺甚至不时误入歧途,其原因无非是上述研究并未立足于对一般法律关系问题的充分理解和区分。换言之,其缺陷或谬误就在于处理具体问题时远未意识到该问题实际上具有的复杂性。可知,正是这种试图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化的‘值得称道的努力’,构成了清晰理解、有序表达以及正确解决法律问题的绊脚石。”结合前段的论述,应该不难明白霍菲尔德要说的是什么了。前段所引之“皆可化约为”之行为,正是霍菲尔德这里说的“试图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化的‘值得称道的努力’”,而“其缺陷或谬误就在于处理具体问题时远未意识到该问题实际上具有的复杂性”说的正是前段所引之“公开或默认的臆断”。正如霍菲尔德本人所说,“正确的简化只能立足于深入研究和准确分析之上。”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才在其《寻找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分析思想研究》中说,“霍菲尔德开辟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他的理论严谨有力,影响深远,一直至今。第一,对私法的各个部门法特别是财产法思想的影响至深。第二,霍菲尔德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法理学。”

在对法律关系皆适用的重要分类进行列举后,霍菲尔德指出,“由于我国的制定法与判例法越来越汗牛充栋,上述分类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不仅因其生来便是理解复杂法律素材并将其体系化的思维工具,更由于这些彼此相对的概念与术语愈发构成了日常司法推理与判决的形式基础。”这就是他本人对他对法律关系基本要素解构性理解与认知的价值判断。然而,我要说明的是,霍菲尔德的贡献绝非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或多或少会让我们放弃掉这样一种不幸倾向——对专业概念的肤浅理解与偏差认知,使得我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建构基础欠缺,更使我们的专业识别与判断即专业思维出现错乱,进而使得我们的专业力量出现减损。正如霍菲尔德说,“本文的主旨乃是强调那些有助于理解和解决日常法律实践问题但又往往为人所忽视者。是以本文和随后发表的续篇将主要关注基本法律概念——即蕴涵于诸法律利益中的法律元素。”

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段兴国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凌晨2:50于P2楼506

敬畏生命答案

敬畏生命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的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甲】可是,渐渐地,【乙】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丙】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丁】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敬畏生命阅读答案】敬畏生命阅读答案。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 a (A.猛烈、B.强烈、C.剧烈、D.热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 b (A.得不偿失、B.事半功倍、C.惊心动魄、D.骇人听闻)的壮举。 1.根据上下文意,在a、b两处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 (2)________ 2.下面的四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们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把序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处。 A.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敬畏生命阅读答案】文章敬畏生命阅读答案出自B.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尔风起 C.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 D.我感到诧异和震惊。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揣摩文中加粗的时间短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的“白色纤维”是指什么?文中的画曲线句子对“白色纤维”的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章中“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这句话?

2020年6月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2017级高三下学期6月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6月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2017级高三下学期6月三模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2020.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

汉语阅读佳作欣赏

汉语阅读佳作欣赏 我靠写作为生。有人对我说:像你这样写是不行的啊,你没有 生活!起初,我以为他想说我是个死人,感到很气愤。忽而想到,“生活”两字还有另一种用法。有些作家常到边远艰苦的地方去住上一段,这种出行被叫做“体验生活”一—从字面上看,好像是死人在诈尸,实际上不是的。这是为了对艰苦的生活有点了解,写出更好的作品,这是很好的做法。人家说的生活,是后面一种用法,不是说我要死,想到了这一点,我又回嗔作喜。我虽在贫困地区插过队,但不认为体验得够了。我还差得很远,还需要进一步的体验。但我总觉得,这叫做“体验艰苦生活”比较好。省略了中间两个字,就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生活就是要经常吃点苦头有专门从负面理解生活的嫌疑。和我同龄的人都有过忆苦思甜的经历:听忆苦报告、吃忆苦饭,等等。这件事和体验生活不是一回事,但意思有点相近。众所周知,旧社会穷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吃糠咽菜菜不是蔬菜,而是 野菜。所谓忆苦饭,就是旧社会穷人饭食的模仿品。 我要说的忆苦饭是在云南插队时吃到的一一为了配合 某种形势,各队起码要吃一顿忆苦饭,上面就是这样布置的我当

时是个病号,不下大田,在后勤做事,归司务长领导,参加了做这 顿饭。当然,我只是下手。真正的大厨是我们的司务长。这位大叔朴实木讷,自从他当司务长,我们队里的伙食就变得糟得很,每顿都吃烂菜叶一一因为他说,这些菜太老,不吃就要坏了。菜园子总有点垂垂老矣的菜,吃掉旧的,新的又老了,所以永远也吃不到嫩菜。我以为他炮制忆苦饭肯定很在行,但他还去征求了一下群众意见,问大家在旧社会吃过些啥。有人说,吃过芭蕉树心,有人说,吃过芋头花、南瓜花。总的来说,都不是什么太难吃的东西,尤其是芋头花,那是一种极好的蔬菜,煮了以后香气扑鼻。我想有人可能吃过些更难吃的东西,但不敢告诉他。说实在的,把饭弄好吃的本领他没有,弄难吃的本领却是有的。再教教就更坏了。就说芭蕉树心吧,本该剥出中间白色细细一段,但他叫我砍了一棵芭蕉树 来,斩碎了整个煮进了锅里。那锅 水马上变得黄里透绿,冒起泡来,像锅肥皂水,散发着令人 恶心的苦味…… 我说过,这顿饭里该有点芋头花。但芋头不大爱开花,所以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线上联考语文试题

新洲一中2022届高一(下)6月线上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敬观以为苏东坡有一类词,是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的,那是他最好的词。至于豪放激荡的词,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很大的开拓。可是,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说他好像是教坊雷大使之舞,虽然跳得很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因为词自五代《花间集》以来,都是写闺房儿女的,而苏东坡所写的是“大江东去”之类的词,因此被认为不是本色。他的词是词的发展史上把词诗化的一个高峰。可是,词毕竟是词,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他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气逸怀结合了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这才是他第一等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的地方比较多,《满庭芳》也使大家感动了,但都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 他既然与旧党的人论政不合,于是出官到杭州。后来又被召回汴京,《八声甘州》就是离杭回汴京时写的。你看他这首词: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现在我年岁已经老大了,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后边你看他的转折。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他说我现在难以忘记的是,当春天在美丽的春山之中,当空濛的晴翠的山峦烟霭的霏微之中,我在西湖跟你在一起的生活。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在这么好的西湖,这么美的风景之中,我碰见你这样一

2016年82敬畏生命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 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丽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 到生命是、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 (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它。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高于 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的生命同样重要。 (3)“仁者爱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3.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 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 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生命至上 【关键词】跪着手术最美姿势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最美姿势”。照片中

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 跪了近两个小时。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 (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2.休戚与共 【关键词】特蕾莎修女慈善工作者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老人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死得像个人,谢谢你!”“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特蕾莎修女一生践行的这个准则,不仅使她自己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试图唤醒全世界的良知。 (1)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的爱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生命观?结合特蕾莎修女的言行谈谈你对这种生命观的理解。 (2)你如果在街上见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会怎么做?

高级新闻汉语阅读及练习

美退休基金Calpers披露私募股权绩效费高达34亿美元 美国规模最大的退休基金称,1990年以来已向私募股权管理公司支付了34亿美元的业绩表现费,仅过去一年就支付了7亿美元。 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缩写为Calpers)周二首次披露了与业绩表现相关的费用。Calpers称,这些绩效费是根据1990年以来获得的242亿美元回报以及截至6月30日财年的41亿美元回报而得出的。 Calpers首席投资长埃利奥普洛斯(Ted Eliopoulos)在与记者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Calpers从私募股权项目上承担的风险及产生的成本中获得了回报。 多年来,美国的退休基金没有询问或披露私募股权公司的绩效费信息,而绩效费是外部资金管理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最近几个月,从纽约到加州的政府雇员退休基金监管人员开始核算相关数字。新墨西哥州、南卡罗来纳州、肯塔基州和新泽西州新披露的总费用最高能比其最初公布的数字多出一倍。 最新的信息披露可能使退休基金的私募股权投资面临更加严格的审视,使此类基金的管理者面临更大压力,需要减少私募股权投资或谈判更低的费用。 Calpers的投资组合规模为2,950亿美元,其中有287亿美元(约占10%)投资私募股权公司。Calpers在逾700只私募股权基金有投资,与私募行业内一些大公司合作,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和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LP)。 跟踪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Preqin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共退休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已成为私募股权行业最大的投资者,在全球投资了逾3,500亿美元。 Calpers称,私募股权是其表现最好的资产,过去10年回报率为11.9%。 不过,Calpers正在寻求减少与私募股权公司的关系,向更少的合作伙伴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Calpers今年6月曾表示,希望2020年前将合作的私募股权公司从约100家减少至约30家。 Timothy W. Martin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人与动物》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学习对象已经学习了2000学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量在3500以上。在不借助工具书的条件下,能比较准确、流畅地阅读非专业性汉语书面材料,能理解汉语一般隐喻现象,了解汉语与自己母语的常见隐喻手法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为泛读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比较准确地阅读汉语书面材料的能力。 本课由两篇阅读材料组成:《藏羚羊跪拜》、《猫》。 教学内容是: 1 把握阅读材料主旨:老猎人不再狩猎的真正原因(《藏羚羊跪拜》) “我”家养的三只猫的特点; “我”家后来不再养猫的原因(《猫》) 2 准确理解阅读材料读中的关键性语句(详见“阅读练习”); 3 理解书面词语的意义(详见“阅读练习”); 4 领会阅读材料中某些隐喻现象:“软”隐喻怜悯(见《藏羚羊跪拜》); 5 学会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6 学会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做完阅读练习,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率

达到60,70,; 教学重点:阅读材料的主旨; 某些汉文化含量较高的语句含义。如, 眼睛一亮、心头一软、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 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见《藏羚羊跪拜》); 花白的毛、怂恿、毫无生意、诅咒(见《猫》) 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省的简称,方向词 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姓氏,嫂/婶/妈 四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材料,完成阅读练习。要求每题必做。然后让学生们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练习答案,边对练习答案边讲解教学重点。 1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因课间不休息,第一课时实际上课时间70分钟) 1 简要介绍本课主题,指导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中“阅读提示”。因为每篇阅读材料标题之上的“阅读提示”都是针对文章的主旨、脉络来设计提 问的。仔细阅读“阅读提示”便于激活阅读者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在阅读和做阅读练习时,要求做到三条: 1独力思考 ? 2每题必做 ? 3限时完成 ?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练习题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练习题 一、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划线的词语,A、B、C、D四个答案是对这一划线的词语的不同解释,请选择最接近该词语的一种解释。(每题2 分,共40 分) 1.保护臭氧层是一向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A可是B而且C 而是D反而 2.皮肤癌多发生在西方国家,其原因有三点。A 其他B 那个C它的D 其实 3.考生应持准考证和带身份证入场。 A拿着B 支持C保持D有 4.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A 自己 B 自己的身体C自然D从身体 5.草书写起来很快,也很简便。 A简单方便B 简单随便C简单顺便D简单便宜 6.他写的字清楚,好认,好看。 A很久B 不坏C很多D容易 7.他是一位知名华人学者。 A 知道名字 B 著名C有中国名字D有知识的 8.街道这样窄,这样脏,两边的人家大都关着门。 A 狭小B喧闹C陈旧D灰暗 9.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A不方便B不容易C 复杂D不合适 10.妈妈再三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 A 三次 B 再次C一次又一次D一共三次 11.心里觉得这个人好面熟啊。 A 面熟了 B 面做好了C脸孔熟悉D熟人面前 12.就是一时没遇上合适的。 A一次B 有时C多次D(在)一段时间(内) 13.谁知,他根本没听我的话。 A谁知道B没想到C有什么人知道D 有人知道吗 14.来,给你介绍下,这是我那口子,这是,,

A 家里的人B丈夫、妻子C嘴D孩子 15.我家住的这一层楼只有两户人家。 A别人B 我C住户D他们 16.他没有因为父亲的即将离去而伤心。 A就要B 很久C慢慢D刚刚 17.他总是对我有敌意。 A敌人B 讨厌C厌烦D仇恨 18.等到最后一帮人走过了她们的面前,她们都跳下石蹬来。 A 家 B 个C车D群 19.在饭店吃饭时,父亲点了很多菜。 A 做B卖C要D吃 20.他一气之下就叫人把这棵树砍了。 A伐B浇C 栽D烧 二、阅读理解(每题3 分,共60分) (一) “钱”这个东西,有时候会在人与人之间引起一些矛盾。有人说“钱是魔鬼的化身。”钱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呢?中国有一句俗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也有人说:“千金难买真情”。那么我们该怎么去评价这个东西呢? 有人说有了钱就有了快乐,因为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真是这样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有钱的女人自杀了,原因是丈夫不爱她,而她觉得再活下去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有钱人不一定快乐,有的人可以一生过着贫穷的日子,但却也觉得快乐。 有人说钱可以买到友谊,不错,有时候是这样。但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有的钱买来的朋友都没有了,而留在你身边的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所以,友谊是不能用钱买来的。 但是,没有钱行吗?我们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个可以用钱来计算的价值。我们吃的、用的、住的都需要钱。没有钱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我们可能会饿死,冬天的时候可能会被冻死。所以我们必须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阅读答案附赏析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阅读答案附赏析 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此词体现了苏东坡怎样的人生态度? 2本词在表达上有多种特色,试着分点赏析。 参考答案 1(6分)答认识到荣辱得失,祸福生死都是事皆前定,不用干忙。人应该超越各种束缚,以酒消解,使身心自然融为一体,获得真正的自由。如从愤世疾俗和飘逸旷达两方面答也可给分. 2以议论为主,间以抒情。本词主要通过议论来表达自己对名利得失的看法,对自由的追求。用于率真自然,充满豪迈之气,且语言多俗语口语,明白晓畅。善用多种修辞,如开篇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既有比喻又有对偶。 阅读练习二: 结合词的上片内容,分析一下,词人在这片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是一首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请根据在这首词中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在这一片中,通过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他百年里,浑教是醉,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在词中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这首词通过对世事和自我经历的婉曲述说,集中抒发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感和努力自我超越的旷达豪迈的情怀。 鉴赏 严羽讥弹宋人以议论为诗,有一定道理,苏轼就好在诗词里发议论。但是他多数作品能作到情景并行,而不是一味叫噪怒骂。这首词就是以议论为主的典型例子。其实,看词主要不是看是否议论,而是看议论得好不好。这首词议论得很好,胜过读一篇议论文。 此词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敬畏生命-教案

第2课时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至上。 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讨论法、汇报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开展活动、讲授新课 【活动一:情境分析】播放失联客机及寻找情景 1、问题: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分析。 3、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4、请学生列举类似的情境。 【活动二:名言警示】 1、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生命重要的名言。 2、结合陶行知的警示思考:(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3、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的压力,无暇顾及他人的生命。 (2)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小品赏析】

1、播放郝建的《扶与不扶》 2、学生谈感受。 3、教材P9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4、答案提示: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活动四:情境表演】 1、根据教材P96的情境,学生表演。 2、学生谈启示。 3、答案提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活动五:】 1、出示图片,学生分析图片 2、思考: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3、答案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拥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关怀。 (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六:】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3、教师讲解:四种道德的潜能。 4、小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资源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四、总结收获、情感提升 五、当堂检测、查缺补漏 填空题: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 _崇高_ _的、_ _神圣_ _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 _敬畏_ 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_ 高于一切_ 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 _同样重要_ _。

(完整)《高级商务汉语课》习题样张.doc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高级商务汉语课》习题样张 第一部分听力 一.每一题你将听到简短的对话或讲话,请你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1.女的想干什么?()A.做公务员B.开个网店 C.结婚D.考研究生 2.男的公司是经营什么产品的?()A.丝绸面料B.棉布 C.衬衫D.裙子 3.男的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A.缺乏资金B.没有市场 C.缺乏经验D.人手不够 4. 创业所具备的自身素质中没提到哪一项?() A.创新能力B.心理素质 C.创业知识D.创业胆量 5. 创业者最先考虑的是什么?() A.决定做什么B.寻找货源 C.如何销售D.售后服务 二. 你将听到一段短文,请你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6. 海尔集团从创立到现在有多长时间?() A. 十多年 B. 二十多年 C. 三十多年 D. 四十多年 7. 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为什么面临破产?() A. 产品不够新颖 B. 生产设施跟不上

C. 市场不欢迎 D. 领导无方 8. 下面哪一项不是海尔集团制胜的法宝?() A. 效益至上 B. 集团经营 C. 产品创新 D. 科学管理 9. 海尔人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 A. 服务 B. 乐观 C. 创新 D. 竞争 10. 海尔集团营销管理策略不包括哪一个?() A. 日清日毕 B. 赛马与相马 C. 激活休克鱼 D. 楚人施粥 三.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 技术创新是娃哈哈发展的“助推器”。娃哈哈11. 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参与了16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12. ,荣获国家、省、市、行业科技进步奖24项,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近年来,娃哈哈在引进先进生产线的同时,还自主13. 各种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娃哈哈连续十年14. 中国饮料行业,成为中国15. 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企业。 第二部分阅读 四.选词填空。 遵守脱节在于严格看似 描述统统判断确实提升 16. 海尔公司准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五十九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五十九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 “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 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围绕着旅途中遇雨一 事。 D、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 启迪。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拟人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诗人气质了,禁不住,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但他的五尺之躯。,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却容不了当权派 ⑥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⑦无论是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⑧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敬畏生命阅读答案

敬畏生命阅读答案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的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甲】可是,渐渐地,【乙】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丙】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丁】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 a (A.猛烈、B.强烈、C.剧烈、D.热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 b (A.得不偿失、B.事半功倍、C.惊心动魄、D.骇人听闻)的壮举。 1.根据上下文意,在a、b两处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 (2)________ 2.下面的四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们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把序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处。 A.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 B.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尔风起 C.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 D.我感到诧异和震惊。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揣摩文中加粗的时间短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的“白色纤维”是指什么?文中的画曲线句子对“白色纤维”的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章中“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这句话? 6.作者说生命在进行“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试从文章中找出例证。 答案: 1.(1)B(2)C 2.BADC 3.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渐渐被植物旺盛的生命力所折服,加粗词表示时间的渐渐推移。 4.指一种植物随风而散的种子。生命的宝贵,就在于它的顽强,不懈地寻找生存的空间,让自己活下去,就如这一类种子,随风飘散,尽管不知目的地何在,但仍坚信会有一寸土地等待着它去扎根,作者所“折服”,所“敬畏”的,应该就是这种生命的顽强。 5.天下的生命千千万万,都有自己活着的风采,只是我们未曾发现,常因其平凡而视之不见。作者通过种子的飘零,第一次以自己的心体验到生命的力量和顽强,所以应该说是“第一次体验到”。 6.这里是通过生命奢侈的投资,说明生命是一种无价的投资,突出生命为了实现永恒的存在而奋斗不已的精神。“奢侈”应是贬义词褒用,体现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高级汉语新闻阅读及练习

农行爆出票据案员工套取38亿元炒股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中国警方和监管机构正对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ABC)两名低级别员工展开调查,这两人涉嫌套取38亿元人民币(合5.78亿美元)投资一度颇为繁荣的中国股市。 据财经新闻网站“财新网” 报道,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对这一内控疏忽感到“震怒”。据称,这一疏忽使得农行北京分行的员工得以非法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获取现金。 据报道,上述两名员工打算在完成股票交易后归还现金,但中国股市的暴跌造成了亏损。 此案突显出中国大银行的运营风险,在这些银行,承兑汇票仍在以纸质方式签发和兑付。据新网周五称,本应存放在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中的票据被换成了报纸。 由于涉及金额巨大,中国公安部和中国银监会已将该案件上报中国国务院。 银行承兑汇票在中国被广为用作一种付款方式。银行客户可获取承兑汇票,然后交给供应商,作为一种未来付款的承诺。但如果汇票持有人亟需资金,可在银行将其贴现——往往会使用回购协议。 原则上说,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应与具体商业交易挂钩,确保在汇票到期时客户账户上有资金。但银行人士表示,在去年6月底的股灾之前,利用汇票套取现金炒股的可疑操作相当普遍。 在这个最新的案件中,农行据称与某银行进行了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农行本应持有该汇票。但重庆一家票据中介却得以从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里取出了汇票,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使得农行在这第二项回购到期时背上了38亿元人民币债务。财新网报道称,由于资金在股市里发生了亏损,这笔钱“无法”兑付。 在中国,与银行承兑汇票有关的欺诈活动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银监会在对银行展开现场检查、并发现不审慎行为和管控松懈后,下发了新的指引。

苏轼《满庭芳》阅读答案

满庭芳①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②,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③。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④。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形容雨声。③残: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14.下列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B.上片的“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上片的“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15.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6分) 阅读答案: 14.C C项,本句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苏轼对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15.感情:行人未起,别离的船鼓就已经响起,仿佛在催促一般,从而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惜别之情。产生的原因:①词人对王长官很仰慕,以经冬不凋的“苍桧、竹坞、松窗”等代表正直刚毅的景物烘托了王长官正直耿介、性格刚毅的隐士形象;②词人与王长官情意相投,词中写了自己与客人畅谈,整整一夜,把酒都喝完了。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

敬畏之心阅读答案

敬畏之心阅读答案 导读:导语: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敬畏之心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①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②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

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③我们敬畏自然。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也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④我们敬畏自己。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有天命而不敬畏,轻视大人,对圣人之言也会加以戏侮。活在当下,人无敬畏,不知其可。敬畏之心常在,做人才能守底线,做事才会留余地。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让敬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选自《做人与处世》)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高级经贸汉语精读期末复习资料

高级经贸汉语精读期末复习资料 一、需重点掌握的生词(搭配) 第一课: 遗产蕴含创业承载内涵上乘信誉理念恪守弘扬信守 承诺赢得见证淡薄定位赋予借鉴挑剔流失调整舒适 第二课: 周到带动关注行情飙升动荡分红遍及便捷履行获准给与弥补 第三课: 逆转误区运作咨询配送落伍共识实时整合环节重组优化切实 第四课: 说服导致途径动机典型论证分散魅力 第五课: 迸发升级转移普及延续掀起龙头涌现激增流动路径抑制扩张 适中保障构建开拓调控 第六课: 积累突破限制枯竭约束和谐掠夺冷落遏制暴发盲目发掘 第七课: 承包营养企图风险秉公虐待配备激励实施引导力图煽动 考核盲目剽窃代价 二、需掌握的成语(用成语改写句子) 第一课:自然而然、显而易见、背道而驰、得天独厚 第二课:翻天覆地、推陈出新、前所未有、凤毛麟角、鲜为人知、举世瞩目、任重道远第三课:大势所趋、必由之路、循序渐进 第四课:杞人忧天、毋庸置疑、难能可贵、可见一斑、循循善诱、长篇累牍、现身说法第五课:供不应求 第六课:有目共睹、岌岌可危、不容小觑 第七课:人满为患、缘木求鱼、乘风破浪、弃恶从善、至关重要、想方设法、立竿见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十全十美、缘木求鱼

三、需掌握的语言点(造句) 第一课: (1)“据……”格式 (2)介词“随着” (3)“之所以……是因为” (4)代词“其” (5)动词“赢得” (6)连词“以” (7)从而、进而 第二课: (1)“在……下”格式 (2)介词“由” (3)介词、动词“为” (4)动词“从事” (5)动词“给与” 第三课: (1)“以……为……”格式 (2)助词“而已” (3)“只有……才”与“只要……是”(4)连词“免得” (5)插入语“一般来讲” 第四课: (1)“毫无”用法 (2)或多或少(或A或B) (3)副词“甚至” (4)连词“以至于(以至)” (5)动词“取决(取决于)” 第五课: (1)动词“有赖于(有赖)” (2)动词“有待于(有待)” (3)“对于……而言” 第六课: (1)所+动词(造句) (2)不容+怀疑、否定+小句 (3)甚、甚微、甚为 (4)“对…而言”

赏析苏轼词《满庭芳》

苏轼的这首词,写透了人生的得失成败,世间又有几人能看透! 苏轼的一生,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变幻难测之中,他也获得了对人生更深的体悟,因此,在他的诗词中,有着对人生深刻的洞见。苏轼的《满庭芳》这首词,写透了人生的得失成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人生虚名,就像蜗牛头上的两个触角在争地盘,这蝇头般的小利,有什么值得人们争来争去呢?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名利得失,自有因缘,得到了就是强者,失去了也未必就弱,又何须执著。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人生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不如趁此身未老,还有闲暇的时光,放开外在的束缚,放浪形骸,逍遥自在。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人生不过百年,与其为名利所累,不如醉他个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仔细思量,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时光,何况,人生中,有一大半时光被忧愁的事物所困扰,又何必一天到晚说短道长呢?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人生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不如,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用心欣赏这江南的美景,品味这江南的美酒,再听一曲优美的《满庭芳》。

这世上,有很多东西是强求不来的,功名利禄,谁不想要,但是,人的一生被功名利禄所束缚,却得不到真正的快乐,那这功名利禄,要来何用? 人生真正追求的是快乐,其它一切不过是得到快乐的手段,如果手段是痛苦的,那么又何必执著于那令人痛苦的功名利禄呢?可惜,知易行难,世上又有几真正看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