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句鉴赏

合集下载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日本俳句给人的感受尤其特别,那种日系的惊艳无可比拟。

如此精致的句子,能给生���增添更多的乐趣,激起一瞬間出乎意料之外的兴奋。

此刻就来赏识日本信句十首,开启一场让灵魂飞升的文化之旅!首先,有“芒令空飞紫蝴蝶”,利用紫色的蝴蝶翩然飞舞的姿态,表达出生活中的激情和热情,它象征了一气呵成地把自己真正投入任何某样事物中去的秉性。

接着是“藤影暗簇碧丝锦”,将新的一年的祈祷用诗意的笔法来描写出来,囊括在此句话中的,是对节庆里宁静而又洒脱的碧空,尽情表达出幸福期待。

另外,还有“海水明月写清风”,它言简意赅,可以有层次地描述一晚的夜景,无关高深,却如此梦幻,让人沉浸其中,只想使用自己宁静的心来欣赏著属于自己的精彩之处。

此外,还有“数多葵旗一斩风”,将风的行为比喻为它的刀剑般的飘动,以此宣用的是普天同庆的祝福,里面的祥和和微笑,满溢在了句子迭里中。

其次,还有“落花古石思正茂”,把落花比喻为过去的可回味的往事,落入古石的沉被,依旧是思索不已。

让我们在宁静的夜晚,寻寻觅觅总有满足的答案,引发自我发现的旅程。

另外,还有“蛙声涟漪物言多”,采用一句反覆的俳句,来表达出一种缠绵不绝的爱意,当整句唏哩唏哩的蛙声渗透在句子里,将言语的物态完美的地呈现出来。

接下来说到“苍松古树百花争”,做出的是一种有序的对比,藉由苍松老香和新鲜鲜的花朵来表明,美好的事物总是不会丢失,一定要努力地去追求,才能得到美丽的回报。

再来,“衣袂流星彩结约”,表达的是一种时空的流淌,让自己变成那流星那么的潇洒,缤纷多彩的缕上了梦想,它们正在将未来展开到山水之间,带给我们无限的憧憬。

最后,“伤狂落日。

清雅的日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清雅的日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清雅的⽇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句⼀世界,三百见⼤千。

俳句并⾮名⾔警句,⽽是短诗,产⽣于⽇本室町时代( 1336—1573)。

当时有⼀种来源于古典短歌的“俳谐连歌”很盛⾏,诗⼈们在⼀起吟歌,你吟上句我吟下句,渐渐地诞⽣了⼀种新的⽂学形式——徘句。

俳句被誉为“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本俳句作为⼀种只有⼗七个字⾳的⽇语经典短诗,⽐中国的绝句还要短,但这种⽂学裁体在⼩⼩的世界⾥却四时花不谢,万物皆包罗,它的格律韵味、意境情节都不⽐诗歌差。

风花雪⽉,世间冷暖,俳句把季语与叙事融合起来,构成某种意境,表现作者的新感觉和微妙⼼情。

有⼈能感受到禅的境界,也有⼈能感受到⼈间烟⽕⽓。

这便是⽂学的魅⼒吧玲珑俳句,谐趣风雅,若能得半⽇闲暇,不妨放下⼼来,泡⼀壶⾹茶,品三五俳句,游⽬岛国风情,静听⾍鸣鸟啭,细赏雪⽉风花,不也是⼀种⽂学带来的快乐吗?今天就给⼤家介绍⼏个⽇本俳句⼤师以及他们的作品,⼀起来看看吧。

夜空⽉⼉圆,如果给它安个柄,⼀把好团扇——⼭崎宗鉴⽇本⼭崎宗鉴被认为是诙谐派俳句诗⼈的⿐祖,⿍盛时期是16世纪,室町时代的俳句诗⼈。

对于⼗五的圆⽉,任何诗⼈都会⼤动诗⼼,但是为什么这⾸能被⼈津津乐道呢?原因就在于安柄,孩⼦⽓⼀样的表述,诙谐幽默天真⽆邪,与端庄典雅的汉诗和短歌⼤为不同,所以⼈们喜欢这样的描述,也就是诙谐派⽂学的“俳味⼉”天也醉樱花,云脚乱蹒跚——野野⼝⽴圃哪怕只是在⼀条樱花树下的⼩径晒晒太阳散散步,也是⽇本独有的快乐和幸福。

傍晚时分的樱花道上,拎⼀瓶清酒,从河堤下到河边,⼀边喝酒⼀边在⼣阳下赏樱,笑闹着,⽤⼿⾥的杯⼦追赶着被风吹落的花瓣,再和酒⼀饮⽽尽,趁着醉意,恍惚间以为晚霞和云朵也被樱花醉红了脸。

狐狸化作公⼦⾝,乐游春夜灯。

——与谢芜村满⾝银⽑的狐狸,在⼀个春天的夜晚摇⾝⼀变成了俊俏公⼦。

公⼦眉眼间尽是温柔,嘴⾓微扬,⼀把折扇在⼿,⼤步跑到⼈间,要去看看这流光溢彩的灯。

⽇本古往今来也有灯会、烟⽕⼤会的盛典。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古称俳谐,至近代始称俳句,其发于连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第一句)。

俳句,也是最精炼的小说。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闲静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松尾芭蕉扫庭抱帚忘雪;;松尾芭蕉狐狸变作公子身,灯夜乐游春;;与谢芜村墙上窟窿,望见故乡初雪;;小林一茶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梅林深处何人宅,半星灯火漏幽微;;夏目漱石我去你留,两个秋;;正冈子规俳句的翻译俳句难译,诗无定译。

归纳起来,汉译形式大致有“唐诗宋词”式、口语式、五言两句式、七言两句式和按照原诗的五七五句式。

形意难兼得时,译者多舍形取意,力求内涵意韵能达到一致。

俳句作家的介绍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的杰出徘人。

芭蕉革新俳谐,将其变成真正表现自己内心生活的形式。

通过俳谐表现汉诗、和歌、连歌等无法表现的美学情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般的俳谐美,并创立了“风雅之道”的闲寂俳谐理论。

自此,开创了俳谐的黄金时代。

芭蕉也被尊为“俳圣”。

芭蕉于1689年3月下旬从江户出发,出门游历,历时六个月,旅程2400公里。

五年后将这段旅行结集为《澳洲小道》。

临行之前,作告别之词:“阴历三月二十七日,晓天朦胧,残月余辉,富士山隐约可见。

念及此行不知何时重睹上野、谷中之垂梢樱花,不禁黯然神伤。

挚友皆于前夕会聚,且登舟相送至千住上岸。

此去前途三千里,思之抑郁凄楚,且向虚幻之世一洒离别之泪。

”明知前路渺茫,依旧踏上前程。

和芭蕉的“执迷不悟”相比,小林一茶一生的漂泊流浪,实为无奈之举。

从墙上窟窿,窥见故乡初雪。

读来让人哀伤。

为什么不回去呢;;“野蔷薇花处处开”。

而与谢芜村则以画家的视角,将水墨写生融入俳句之中,精致细腻。

俳句的物哀、闲寂之美,似乎在立花北枝此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北枝也是江户时代的徘人,在芭蕉游历至金泽时拜入其门下。

临别之时,芭蕉赠其一句:“题辞裂扇两分留,此情难舍仍依依。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日本俳句的文字那么短,意境却那么长。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俳句经典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俳句的赏析初读俳句是正冈子规的“我去你留,两个秋。

”,难以名状的忧愁,短短七个字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

俳句原本只是一种诙谐的应答,属于庶民式。

直到江户时期的俳谐师松尾芭蕉将俳句形式推向顶峰,赋予俳句更多审美价值。

上文提到的明治时代诗人正冈子规首称俳谐为俳句。

俳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季语”,即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如:春分の日、四月马鹿、茶摘み、団扇、秋の暮れ雪祭り……溽暑将至,恰此刻的气候最宜人也最为安静,草间的虫唱,树上的蛙鸣全未响起。

姊姊梦想的夏日是像是枝裕和的新片《海街日记》里那样,坐在屋檐下,喝着自家青梅酿的冰梅酒;我梦想的夏日是你把冰西瓜中间的正圆留给我。

优美俳句的介绍下面选取几段应季的俳句,祝时祺。

樱花凋谢后园城寺里又寂静——《樱花》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松尾芭蕉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松尾芭蕉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松尾芭蕉齐集夏时雨汹汹最上川——《最上川》松岛夏月夜碧水为衣裳——《松岛》炮车驶向巷里过夏日光中舞沙尘——河东碧梧桐知了在叫不知死期快到——《知了》直凄清规往昔金盔下今闻蟋蟀声——《无题》静寂蝉声入岩石——《蝉》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小蚊》小虫漂泊一叶舟何时靠案头——《小虫》寒灯下写两行删一行——高滨虚子(此刻我的真实写照,俳句就是如此写实。

)。

日本俳句赏析--优秀

日本俳句赏析--优秀

日本俳句赏析春风起山冈,吹向大地斗志昂,骀荡不可挡。

--虚子此句季语为春风(春)。

这是一首令人振奋的佳句。

虽然写的是“满怀斗志的春风起白山冈”,但这一拟人化的描写,却不难令人想像和感到,春风满怀斗志。

其雄心是要吹化冬天的残冰、积雪,吹绿山野,也将把大地的鲜花吹开吹红,把人们经过一冬冷透的心吹暖。

总之,在作者笔下,春风不是普普通通的风,而是充满了无限青春活力,充满了抱负和理想的风。

因此,日本青年人非常喜爱这首俳句。

夕照樱花立,可怜人去有谁知,默默忍孤凄。

--鸿村此句季语为樱花(春)。

春天赏花季节,白天人们纷纷来观赏樱花,傍晚,人们便渐渐离去。

樱花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俏丽。

然而,由于无人赏识,只能感到孤凄了。

这首俳句令人联想到,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被忽略,世间最优秀的人才也会被埋没。

夕照樱更美,多少游人尽兴归,我却无家回。

--小林一茶此句季语夕照下的樱花(春),小林一茶,早年丧母,与继母及异母兄弟不和,离家出走,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据说,在作此句时,他是宿在爱宕神社里。

此首俳句所表现的正是他当时的悲凉心态。

夕阳下的樱花虽然很美,但有家之人却归心似箭,匆匆回家了。

而自己却欲归无家。

——这首俳句在艺术上很有感染力。

作者悲凉心态是通过樱花夕照、花在人离而反衬出来的。

黑渍过冬帽,伴我走过坎坷道,虽旧不忍抛。

--八束此句季语为冬帽《冬)。

这是八束借一顶黑乎乎旧的过冬帽子咏叹自己所走过的不平坦的人生之路的。

原句表层意思是:“黑乎乎的过冬的帽子背负着我过去的岁月。

”深层意思是说,这顶帽子过去与我一起尝尽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是我过去历史的见证。

因此。

再旧,我也舍不得抛弃。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这样一顶旧帽,是怀有深厚的感情的,这意味着作者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去。

萧瑟秋风烈,横扫芭蕉意欲何? 吹破芭燕叶!--路通此句季语为秋风,此句中的芭蕉是秋末的芭蕉,秋风也是深秋的萧瑟秋风。

此俳意为:你萧瑟秋风猛吹,横扫芭蕉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要把芭蕉叶吹得残败不堪,面目皆非。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下面是分享的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

松尾芭蕉: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一声响。

ゆくほたる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小林一茶:ふるさとや寄るもさはるも茨(ばら)の花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日本俳句的来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我国作家艾芜就曾在《地貌的青春》中写道:"脑海中涌起了诗意画意的涟漪,也就自然地记起日本诗人的俳句和短歌。

"日本俳句的格式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

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

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

日本的俳句欣赏

日本的俳句欣赏

日本的俳句欣赏日本的俳句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我国诗词,但又有别于诗词,是为日本特色的俳句。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俳句欣赏,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俳句日本的俳句较之中国的诗歌,倒有一句现成的话:“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

虽如此,俳句也还有它独特的魅力。

就像我们说“词是诗余,曲是词余”,却并不因此废弃词曲。

抓取瞬间的感受,是其所长。

《日本古典俳句选》这本小书收录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的作品。

虽说芭蕉是最富盛名的,我还是更偏爱芜村的华丽流畅和一茶的天真贫寒。

枯淡最是难欣赏的,我并没有这样的境界。

但,还是容我慢慢胡诌来吧。

芭蕉:看外文作品,翻译至为要紧。

这本由林林老先生译的作品原是很好的,不过我以为还有几首可以商榷。

我并不通日文,不知道“信、达、雅”是怎样,只单从中文的感觉来说。

一首是芭蕉的名作(与其说是芭蕉的名作,不如说是代表日本俳句精神——清寂幽玄——的名作了) 林林先生的译法是:“古池塘啊青蛙跳入水声响”我以为不如以前看过的另一译本:“扑通一声青蛙跳入古塘中”“水声响”虽然点出了“响”,尚令人生隔雾看花之恨,不透。

“扑通一声”,起句即如棒喝,教人一惊,可以悟了(第一次看时,是真的被吓到了,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林林先生是先出画。

一塘古池水。

再徐入青蛙。

平和是有的。

或许是大雅的译法我不懂得欣赏吧,我爱这个:“扑通”,先出声镇住你(像京剧中名角在后台先一亮嗓,前面即晕倒一片戏迷。

未语笑先闻,好不勾起人心里的痒痒肉);还在想是什么呢,他再展画卷给你——“青蛙跳入古塘中”,青蛙的跳跃急接上古塘的沉静,好。

从音入画,是一折;由动至静,又是一折。

两句之间即有大波澜,是会作文的办法。

另一首还是芭蕉的名作:“何等尊贵青叶嫩叶在阳光下。

”林林先生译作:“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林林先生的译法不如前者感动我深。

四字一断,是诗经的形式,有种古雅强健的音韵感。

“尊贵”也比“辉煌”好,天地大块的神圣,偏由这细嫩的树叶吐露,是“道在粪中”的灵光一现,更教人生出敬畏。

浅谈鉴赏俳句

浅谈鉴赏俳句

浅谈鉴赏俳句【摘要】俳句字句简短,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要欣赏俳句,就要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

欣赏俳句是乐事,却并非易事。

俳句是用最自然的感官体验,凸显最自然的,恬淡的内心境界。

勉强翻译会丢失俳句的妙味,如同嚼蜡,不如用日语去欣赏原作来的贴切。

【关键词】俳句;自然;意境俳句是日本传统的诗歌形式,只有简短的十七个音节。

俳句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如何鉴赏和翻译俳句,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日语爱好者争论的焦点。

要欣赏俳句,首要的是了解俳句,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做到正确理解。

俳句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即第二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一种诗的体裁。

连歌有如我们中国的对联,有上句跟下句的形式。

在夜阑人静时,几位骚客一起饮酒赋诗,作为晚宴的娱乐,你一首,我一首,连起來作,或是在发生某些特殊事件時才作。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另有一派说法认为连歌是由和尚们因为禅学问答所发展出来的。

总之,连歌是通过自然感悟人生的一个杰作,它教诲人们懂得从自然的虚幻中感慨人生。

这是日本人独特的心理传统和人生态度的反映。

俳谐和连歌一样,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形式。

由发句和付句构成。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俳谐形式虽然简单,却透漏出优雅深远的诗风,有人说,这与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关联。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俳句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和规律,我们称之为格律。

从字数上看,俳句是由五、七、五的三句共17个音节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