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期末试卷B
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试卷1

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试卷1(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总题数:19,分数:38.00)1.进化体现在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这就决定了进化改变的是整个群体,而不仅仅是个体。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自然选择作用下群体水平的进化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基因库的变化。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基因库是一种生物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它决定了下一代的遗传性状。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4.一个群落全部个体所带的的全部基因(包括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5.分子进化中性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6.数以千亿计的恒星聚集成星系,而太阳仅是一颗普通的轻量级恒星。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7.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8.只有在液态水和含碳有机化合物都存在的行星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9.(厦门大学,2004)地球上最早诞生的生命形式应该是原核厌氧的多细胞生物。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0.(厦门大学,2004)元古代生物大爆发,进化产生了多细胞的大型藻类。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1.古生代晚期,即石炭纪和二叠纪,是裸子植物和爬行类繁盛的时代。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2.现在正在进行的物种大灭绝的标志是哺乳类和鸟类的灭绝,其根本原因是温室效应。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3.现代的猿类有长臂猿、黑猩猩和猩猩等,其中猩猩与人类的亲源关系最近。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4.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现代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厦门生物试题及答案

厦门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组成?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细胞壁2.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4.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能量B. 传递遗传信息C. 催化化学反应D. 维持细胞形态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A. 动物B. 植物C. 细菌D. 真菌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肝脏B. 心脏C. 皮肤D. 肺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间期B. 分裂期C. 凋亡期D. 所有选项都是8.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通常存在于: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线粒体9.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A. 环境变化B. 基因突变C. 自然选择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个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A. 地理隔离B. 生态位分化C. 物种形成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作为能源。
3.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___对。
4. 基因是_________的片段。
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说明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五、论述题(15分)论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结束语: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厦门大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厦门大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厦门大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1.果蝇具有丰富的外表型态差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
2.FISH技术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转导实验中所用的菌株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培养基。
4.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实验中所用的菌株分别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5.在提基因组DNA时,为保证DNA的完整性应该采取的步骤有,,。
6.DNA凝胶电泳可以以和为凝胶介质,当DNA为> bp时,用作为介质,当DNA为< bp时,用作为介质。
7.抽提DNA纯化时,一般采用抽提,采用体积;沉淀DNA用,体积;洗涤沉淀时用。
8.DNA纯度一般用比值来衡量,当比值在表示DNA很纯,当表示不干净,当表示含过多。
9.衡量DNA得率或浓度时应该用值来进行计算,公式表示为。
10.进行电泳加样时,要将DNA样品与混合,其主要成分为,如要加样10μlDNA要加μl混合。
11.在提取DNA时,酚∕氯仿的作用是,其比例应为,可选择使用酚︰氯仿︰异戊醇,酚的饱和是用,在使用酚时应注意,一般用的酚需要酚,要用瓶子来装。
12.酚是蛋白变性剂,用酚抽提细胞DNA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1) (2) 。
13.提质粒DNA时,加入STE的作用是;加入溶液Ⅰ的作用是,现象;加入溶液Ⅱ作用,现象,成分主要为,提供环境;加入溶液Ⅲ作用是,现象,成分主要是,目的是。
14.质粒DNA有以下状态、、、,进行电泳时跑的最快在最前面,其次为、,最后为。
15.实验过程中常用的枪头有以下几种:μl用色枪头,μl用色枪头,μl用 __色枪头。
16.转化时用的感受态细菌需要用处理,转化细菌时需要进行,时间为秒,目的是。
2022年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鞭毛很细,直径为______,用特殊染色法将鞭毛______,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细菌鞭毛的真实形态需在______下才观察得到。
2、最大的病毒是直径为200nm的______;最小病毒之一是______,其直径仅为28nm。
3、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______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______。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构成。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不能加热灭菌的液体培养基应采用______除菌,通常用的器皿有______和______。
8、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
9、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实验予以证明,它们是______等人的______,______的______,以及______等的______。
10、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G+细菌和G-细菌在鞭毛构造上是相同的。
()12、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13、在化能自养细菌中,呼吸链的递氢作用是不可逆的。
()14、与其他微生物相似,同种病毒粒或噬菌体个体间,也存在生长期(即年龄)和形态上的差别。
()15、青霉菌根据分生孢子梗的排列可分为两类,即一轮青霉和多轮青霉。
()16、DNA-DNA杂交主要用于种、属水平上的分类研究,而进行亲缘关系更远(属以上等级)分类单元的比较,则需进行DNA-rRNA杂交。
()17、使用手提灭菌锅灭菌后,为了尽快排除锅内蒸汽,可直接打开排气阀排气。
2022年厦门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厦门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在肽聚糖生物合成的三个阶段中,均会受到相应抗生素的抑制:在细胞质中时,______可抑制L-丙氨酸消旋酶的活力;在细胞膜上时, ______和______分别有一处抑制效应;而在细胞壁上时,则______可抑制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4、蓝细菌的培养可用______培养基。
5、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______型,其基体横切面则为______ 型,这类鞭毛的运动方式是______。
6、著名的微生物学家Roger St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学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______。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细菌沥滤又称细菌冶金,主要分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一步是关键,它由化能自养细菌______来完成的。
9、采用紫外线杀菌时,以波长为______的紫外线照射最好。
10、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遵循五个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G+细菌由于细胞壁中除肽聚糖成分外还含有较多的磷壁酸,因此仅用溶菌酶处理只能获得还剩留一部分残壁的球状体。
()12、以明胶作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中,明胶的含量在2%左右。
()13、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系统只能传递电子而不能传递质子。
()14、朊病毒是以蛋白质为主并含有微量核酸的分子病原体。
()15、真菌在液体培养时常会形成对发酵生产不利的菌丝球。
()16、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极多,甚至是无数的。
进化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库

进化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A. 环境变化B. 基因突变C. 物种竞争D. 随机事件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比较解剖学C. 分子生物学D. 神话传说3.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中,新物种形成的机制是:A. 基因突变B. 地理隔离C. 人工选择D. 环境适应4.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保护色B. 拟态C. 性别二态性D. 物种灭绝5. 以下哪个选项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的核心?A. 个体的适应性B. 物种的多样性C. 环境的稳定性D. 遗传的稳定性6. 遗传漂变是指:A. 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基因流7.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模式是正确的?A. 线性进化B. 分支进化C. 循环进化D. 随机进化8. 基因流是指:A. 基因在种群内的传播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传播C. 基因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传播D. 基因在不同时间的传播9.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体在形态或行为上的相似性?A. 同源B. 异源C. 同功D. 同形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A. 物种不变论B. 物种起源C. 物种灭绝D. 物种多样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包括自然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
12. 物种的________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3. 物种的________是指物种在地理上被隔离,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4.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________和________。
15. 基因的________是指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
16. 进化生物学中的________指的是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
17. 比较解剖学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研究生物的进化关系。
【最全最给力】进化生物学复习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大学生考试专用_生物科学专业

一.选择题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是: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变异、选择、隔离3.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成 A 和 B 两个种群。
如果 A 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 B 种群的地区没有变化,则种群 A 进化的速率很可能是( D )。
A.比 B 慢B.比 B 快C.与 B 相同D.开始比 B 慢,后来比 B 快4.下面哪个不属于绝灭的类型( B )。
A.常规绝灭B.特殊绝灭C.集群绝灭D.很短时间一个物种的绝灭5. 仙人掌(仙人掌科),仙人笔(菊科)植物形态结果非常类似,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这种现象称为趋同。
6. 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进化速度( C )。
A.慢B.不快不慢C.快D.恒定7. 结构域不但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和可能的功能单位,而且还是蛋白质的一种( B )。
A.序列B.进化单位C.突变单位D.重组单位8. 列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C )。
A先有人类的生物进化,后有人类的文化进化 B先有人类的文化进化,后有人类的生物进化C.人类的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同时存在D.上面描述都不对10.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D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11.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原始生命体必然是一个( A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半开放系统D.半封闭系统12.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氨基酸的科学家是( B )。
A.爱因斯坦B.米勒C.爱迪生D.牛顿13.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揭示整个生物界进化可归为三条主干分支,它们分别代表古细菌、真细菌和( A )。
A.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D.藻类14. 自我复制、调控、更新和( C )等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025届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人员以HCl溶液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它们对蛋白质和淀粉的催化水解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同种底物起始量相同,在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底物剩余量)。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物质1、2分别为蛋白质和淀粉B.图甲、图乙实验所用催化剂分别是HCl溶液和淀粉酶C.该实验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D.该实验可证明淀粉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2.某种野生型水稻体内B基因突变成b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第31位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表现为矮化的突变体水稻。
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基因与b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不同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3.下列关于生物膜模型建立的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结构特点---膜的流动性开始的B.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应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B.该实验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D.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β细胞和腺垂体都可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B.卵巢通过输卵管将孕激素分泌到血液中从而抑制妊娠时子宫的运动C.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腺垂体细胞只能接受下丘脑释放的信号物质D.腺体通过垂体门脉运输促甲状腺激素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6.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原因是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B.小鼠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4条C.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中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染色体在后期倍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二倍体昆虫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基因纯合的个体表现为灰色;眼色则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哪对染色体上未知,但均不位于X、Y同源区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生物进化2、神创论3、耗散结构4、古细菌5、五界说6、性选择7、适合度8、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9、姐妹种 10、生态演替 11、基因家族 12、分子钟 13、趋同进化 14、简化式进化 15、宏观进化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 种内斗争B 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C 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
A 自我抑制 B 自我繁殖 C 自我突变 D 自我利用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
A 突变说 B 选择说 C 渐进说(经典说) D 适应说4、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 指相化石B 微化石C 标准化石D 大化石5、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A 趋性 反射B 本能行为,学习行为C 悟性行为D 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6、蛔虫的进化属于A 、复式进化B 、特化式进化C 、简化式进化D 、以上都不对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课程试卷_生命_学院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系_2014_年级____专业学年学期:16-17学年第2学期_主考教师:___A 卷()B 卷(√)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A、变异,突变,隔离B、变异,重组,选择C、变异,选择,隔离D、选择,重组,隔离8、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趋势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10、人类的祖先可能是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从进化过程中新构造的起源、形态结构进化的两方向及进化的总趋势三个方面论述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
2、论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宏观进化及宏观进化的主要类型。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2、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计划和一定目的,一下子创造出来的。
并且当初创造后物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物种数也无增减,各种之间也无亲缘关系。
在18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3、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出现的有序结构。
4、古细菌:又名原细菌,是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元和生物,能存在高温高压货高盐或极为低温,干旱的环境,属化能自养极端嗜热的细菌。
5、五界说:将生物界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6、性选择:指与性别相联系的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进化压力来自异性之间的相互选择。
7、适合度:也称适应值,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
8、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
生殖隔离机制是指生物防止杂交的生物学上的特性和机理。
9、姐妹种:种与种之间在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相互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这样的物种关系叫做姐妹种。
10、生态演替:是生态系统在中等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11、基因家族:在基因组进化中,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产生了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这些基因拷贝就组成了一个基因家族。
12、分子钟:是利用已知的分子系统学数据和古生物数据建立的表示分子进化变化量与进化时间之间关系的通用曲线。
13、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14、简化式进化:生物复杂的结构转变为简单结构的进化方式,又称为退化;如寄生、固着生活等。
15、宏观进化:宏观进化研究的是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长时间(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
物种是宏观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种内斗争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A自我抑制B自我繁殖C自我突变D自我利用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
A突变说B选择说C渐进说(经典说)D适应说4、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指相化石B微化石C标准化石D大化石5、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A趋性反射B本能行为,学习行为C.悟性行为D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6、蛔虫的进化属于A、复式进化B、特化式进化C、简化式进化D、以上都不对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A、变异,突变,隔离B、变异,重组,选择C、变异,选择,隔离D、选择,重组,隔离8、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趋势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10、人类的祖先可能是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答:1、C,2、C,3、C,4、A,5、D,6、C 7、C 8、A 9、A 10、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答:1)生物体中已发现的元素近60种,主要有C、H、O、N、P、S,其次是Ca、Mg、Na和Cl 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普遍存在于无机自然办,可见生命中不存在特有的元素。
2)从分子成分看,各种生物除含有70%的水和我种无机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葡萄糖、A TP等在各种生物中都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而蛋白质和核酸竺生物大分子,虽然在各种不同的生物体中有不同的组成,但构成它们的单体却是一致的。
如蛋白质单体包括20种氨基酸,并且者是L型氨基酸,构成各种生物核酸的单体也仅仅是8种核苷酸。
说明各种生物在化学万分上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
2、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答:化石是经过自然办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
从时间上看,必须是从全新世之前的地层中挖掘出的才可称之为化石。
根据地层形成的规律,埋藏越深的化石,生物出现的年代越早,因而也就越古老。
由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表,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记载了生物界的系统发展概况,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答: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种形成。
另一方面,生物学上差异造成的隔离,也是随着物种的形成而获得的。
以美洲棉尾兔分布为例,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个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说明在多山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又如蚊子中至少有6个物种之间的隔离属于生态隔离,一些种生活在盐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静水中。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从进化过程中新构造的起源、形态结构进化的两方向及进化的总趋势三个方面论述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
答:1)新构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多功能性是器官发育变异的基础,基因的多效性是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
基因多效性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个性状的特征。
在若干个性状中,如果某一性状的影响能够提高选择价值,则这一性状就会得到加强和保留,而其他性状的影响对生存可以没有什么意义,至少不增强适应,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原先没有多大适应意义的特征可能对新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因而会得到保存和加强。
2)复杂化和简化是形态结构进化的两个主要方向。
复杂化是指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
进化的结果使形态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完成特定功能的效率越来越高。
如……。
形态结构的另一进化方向是简化,或叫退化。
它是由结构复杂化向简单化的一种演变过程。
如寄生生物……。
3)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不难看出生物个体形态结构进化的总趋势是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
如………。
2、论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宏观进化及宏观进化的主要类型。
特化式进化指由于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从而出现的多方向的分化,表现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没有质的提高和改变,其进化水平属于同一等级。
可进一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分歧(divergence , 趋异)由一个祖先物种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向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发展的进化过程。
北极熊是从棕熊发展而来的。
2)辐射(radiation)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以适应不同环境或生态位,从而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进化系统。
哺乳类在历史上发生的三次适应辐射,最后一次发生在新生代,从原始的食虫类分化出包括灵长类在内的胎盘哺乳类。
3)趋同(convergence) 指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的选择压力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这种现象称为趋同。
化石爬行类中的翼龙很像哺乳类的蝙蝠,这就是生物进化中的趋同作用。
1)4)平行(parallelism) 指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但后来适应不同条件产生分歧,之后又遇到了相同的条件,产生了对相似环境的相同适应。
澳大利亚的鹅袋类与大陆的真兽类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是非常相似的,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条件中,进行了平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