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公路工程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是公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公路工程规范中规定了路基设计的一系列原则,旨在确保公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基设计原则。
1. 路基设计的稳定性原则稳定性是路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包括土质的稳定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土质的稳定性要求路基土质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滑移能力,能够承受交通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外力作用。
结构的稳定性要求路基的各个构造层面之间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力,确保路基的整体结构稳定。
2. 路基设计的排水原则排水是路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确保雨水和地下水等能够及时排除,不对路基造成损害。
路基设计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设施等,以确保公路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路基设计的路面平整度原则路面平整度是影响公路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保证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要求,不得出现凹陷、起伏等问题,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路基设计中应考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合理的养护措施,以确保路面平整度的长期维持。
4. 路基设计的环保原则环保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减少土地占用,避免对周边生态系统和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
路基设计还应考虑节能减排问题,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材料等,促进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
5. 路基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公路工程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是决定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路基设计必须具备经济性,既能满足基本设计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路基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施工工艺和维护措施,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条文解读

3.1.3 水浸淹路段路基 ——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 波浪侵袭高,以及0.5m 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3 规定。
精品课件
3.1.4 路基设计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 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沿河路基不宜侵占河床,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 支挡工程; ——妥善处理好路基废方,应避免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 沿ຫໍສະໝຸດ 构造物、农田、房屋等。精品课件
3.2.6 路基结构 ——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 ——以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应与交通量等级相适应,并应符合表 3.2.6 的规定。
精品课件
3.2.7 新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E0 ——可由标准状态下的路基回弹模量按式(3.2.7-1)确定; ——并应满足式(3.2.7-2)的要求。
提纲
精品课件
1、总则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目的 适用范围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 路基设计原理 路基设计原则 “四新”技术应用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
精品课件
1.0.1 目的
——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技术水平,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 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
精品课件
1.0.6 “四新”技术应用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路基工 程质量。
精品课件
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
——路基设计符合本规范规定; ——还应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精品课件
3、一般路基
3.1 一般规定 3.2 路床 3.3 填方路基 3.4 挖方路基 3.5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6 高填方路基与陡坡路堤 3.7 深挖方路基 3.8 填石路堤 3.9 轻质填料路堤 3.10 工业废渣路堤 3.11 路基取土与弃土
道路基层施工方法

道路基层施工方法(一)、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是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90)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一2004)的有关规定进行的,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科学、必要的排水、防护手段,经济、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危害,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基横坡行车道采用向外倾斜1.5%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内倾斜1.O%的横坡。
3、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5。
4、路基边坡防护路基边坡防护,综合考虑道路两侧建设情况以及道路路基填挖情况,填、挖方边坡以植物防护为主,一般采用满铺式草皮进行防护。
5、路基、路面排水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水影响行车安全,路面排水一般通过路拱横坡来完成,并汇流经雨水井排入地下排水管道。
6、借土、弃土借方:到距离本项目15公里附近的地方借土回填。
弃土:路基挖方及其他弃方全部运到距离本项目8妇弃土场。
借土场、弃土场环境保护处理:借土、弃方完成后,必须对借土场、弃土场进行草皮防护、美化。
绿化防护数量见取土弃土数量表。
7、路基压实度按设计规范考虑松方系数,土方压实系数采用1.15,石方压实系数采用1.0。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方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厘米。
填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5%,80厘米以下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3%,挖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5%;填方路基路槽底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80厘米深度以下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厘米。
挖方路段及零填路段路槽底下0~30厘米深度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
8.路基填方材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草皮、生活垃圾以及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简析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原则及路基设计

简析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原则及路基设计作者:王雁飞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1期【摘要】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工程数量日趋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公路质量问题。
为了节约公路建设成本,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使人民生命安全有所保障,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公路路基工程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本文阐述了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原则,对公路路基工程设计中的综合排水设计、公路路基工程中的特殊路基设计、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取土、弃土设计、公路路基工程设计中的防护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工程;设计原则;排水设计;防护设计1公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原则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行,公路路基工程设计应把握如下原则:1.1要与地形地质相结合,以利环保,展现景观。
①在植被较差、地形平缓的地段,采取削坡绿化处治垮塌碎落病害;在植被较好、地形较陡的地段,采用低矮挡墙和削坡绿化处治;对不稳定的高陡边坡,用竖梁锚杆、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处治。
对挡墙段采用花池墙防护绿化,对岩石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护坡。
②路线通过很陡的山腰斜坡时,注意挡墙与桥梁的取舍,分离式路基、台阶式路基、悬出式路基及整体式路基的综合设计,寻求合理的断面形式,降低边坡高度,增加边坡稳定。
③路基中间的中央分隔带、边坡的绿化美化和路基外侧的绿化带,采取宜树则树、宜灌则灌,适地造树,乔、灌、草结合,点、线、面结合,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结合,丰富路景,使公路绿化有特色、有特点,同时也起到稳定路基、防止冲刷的作用。
1.2要与路段地理位置相结合,诱导行车顺入佳景。
路线经过风景名胜区,应结合填土高度、挖方边坡高度、弃方和地形条件对边坡进行特殊设计,以利边坡的绿化,形成优美的绿化带,诱导行车顺入佳景。
1.3要与涵洞通道相结合,以利行车顺畅。
高速公路路面应平整、匀顺,才能连续、高速、舒适运行,应要求涵洞、通道区域的整体刚度与其后的路基整体刚度要匹配,变形应协调。
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简介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是欧洲各国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文档,旨在确保公路路基的设计和建设达到国际标准并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 路基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路基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了以下原则:•合理经济: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尽量考虑经济效益,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适应环境:路基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虑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应作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
•合规性与可扩展性:路基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考虑未来公路交通的发展需求。
2. 路基设计指标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了一系列的设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载荷分析•载荷分析是路基设计的基础,通过分析交通流和车辆特性等数据,确定合理的路基设计参数。
•载荷分析应考虑不同车型、车重、车速和车辆密度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2.2. 功能性要求•路基设计应满足公路的功能性要求,包括水平和垂直几何设计、交叉口设计、视距要求等。
•功能性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公路符合行车安全和交通运行的需要。
2.3. 排水设计•路基设计中的排水设计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对路基的侵蚀和损害。
•排水设计应考虑降雨量、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2.4. 地质工程要求•路基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地质特点,进行相应的地质工程设计。
•地质工程要求包括土质分类、土质力学特性、地基稳定性等内容。
2.5. 环境保护和土壤保持•路基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路基设计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路基土壤的保持和保护。
3. 施工和质量控制欧洲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还对施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关要求,以确保路基的设计和建设质量符合标准。
•施工要求包括土方开挖与填筑、路基土石料的选择和处理、路基压实等内容。
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承担着承载车辆荷载和分散荷载的作用。
为了保证公路线路的牢固稳定和长期使用,必须控制拌和料、施工工艺和其他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路基稳定性设计准则
为了保障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应满足以下设计准则:
1. 负荷承载能力
路基层和路面层在严格控制厚度、宽度等方面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足够的负荷承载能力。
2. 抗变形能力
经过反复试验,确定路基的最小稳定厚度。
同时,要施工措施加强路基的稳定性,防止路基发生深层变形。
3. 抗风化和耐水性
路基稳定性也和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如路基破损、脱离等情况,减弱了路基的稳定性。
因此,在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路基材
料的抗风化和耐水能力。
4. 施工温度
根据路基稳定性需求,确定每个区间施工温度,避免因温度过
高或过低而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路基稳定性设计要点
为了满足路基稳定性设计准则需求,还需注意以下要点:
1. 路基基础选择
路基基础主要有沙土、粘土和砂砾石三种材料。
根据工程地质
统计数据以及路基处于的环境因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基基础。
2. 路基基础厚度
对于路基基础的厚度设计,应根据地质统计资料、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来确定。
3. 路基材料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在路基材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通过检测
手段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规范是保证公路工程长期使用和稳
定的重要保障。
亟需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公路工程达到稳定、安
全的目的发挥重要作用。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域 ;此外保证尽量远离水源 区,避免通过半封闭和封闭的低洼地等; 在 众 断设 计 的时 候 要考 虑 软土 的 地 基 条 件 以 及 地 下 的 水 区 和 桥 涵 高 度 最低 及 路 堤 的 极 限 高 , 不 要 选 择 太 高 或 太 低 的 路 堤 ;在 修 建 地 基 的 时 候 要 先 填 筑 路 堤 , 然 后 再 其 充 分 稳 定 以后 再 施 工 修 建 构 造 物 , 以防 止 太 大 的 沉 降 和 位 移 ;在 和 桥 梁 涵 洞 等 连 接 的时 候 ,注 意搭 建 踏 板 和 临 时 性 路 面 来 防 止 施 工 后 的破 坏 。 2 . 2 有 关湿 地 的设 计 原 则 湿地 指的是人工或者天然形成的沼泽区域 ,这些地方的水源充 足,土地肥 沃,很利于动植物 生长与繁衍 。一般很多的湿地都被列 为 自然 保 护 区 。 湿 地 由于 其 特 殊 性 ,所 以在 建 设 公 路 的 时 候 需 要 小 心 的 保 护 它 的 生 态 系 统 , 避 免 被 破坏 。 比如 在 选 线 的时 候 ,要 尽 量 保 证 不 穿过 和 远 离 湿地 的 生态 敏 感
一
公 路 路 基 的一 般 设 计 要求 便 是最 有 合 适 的 稳 定 性 、 耐 用 性 以及 强 度 。此 外 还 要 符 合 当地 的环 保 以及 人 文地 理 方 面 的 要 求 和 符 合 经
。
济效益等要求 。首先需要 确定路基的断面形式以及宽度和高度 。其 中对 于 路 基 的 宽 度 设 计 原 则 是 必 须 考 虑 生 态 平 衡 以及 占用 土 地 的面 积 ,尽 量 少 占用 农 田 , 尽 量 保 持 填 挖 平 衡 ,注 意 预 防 水 土 流 失 等 环 境 问题 。对 于路基的高度设计原则是需结合排水和 临界高度 ,公路 的 纵 断 面 , 需 使 路 肩 边 高 于 地 面 ,并 需考 虑 地 下 地 面 水 、 冰冻 力 等 对 路 基 稳 定 性 影 响 ;深 路 堑 和 高路 堤 以边 坡 高为 依据 , 然 后 再 选 择 路 基 填 料 要 考 虑 到 经 济 性 、环 保 性 以及 强度 粘性 等 物 理 特 性 ; 压 实 标准原则 ,一般 需要分层填料 压实来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性 。对于 边坡的坡度要求 则是 由边坡 土质等 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决定的 ,可 根 据 计 算 以及 实 践经 验 和 设 计 规 范 推 荐 值 等 设 计 ,总 之 需 要 保 证 边 坡 设 计 可 以符 合 路 基 整 体 稳 定 性 和 施 工 难 易程 度 。 另外 就 是路 基 的 排 水 系 统 设 计 和 坡 的 加 固 防 护 和 附 属 设 施 的 设计 。 总 的来 说这 些 设 计 原则 都 是 在 确 保 路 基 稳 定 性 以及 强 度 和 持 久度 的 基本 原 则 下 设 计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高速公路的建设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是高速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高速公路路基的定义、设计原则、施工工艺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以期对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高速公路路基的定义高速公路路基是指为高速公路铺设路面而进行的地基处理工程。
它是承受车辆荷载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路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填方、挖方、回填、排水等。
二、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规划路基的布局,以确保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2. 稳定可靠: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荷载。
3. 良好的排水性能:为了防止路面积水,路基设计应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包括设置合适的排水沟、雨水排放系统等。
4. 合理选择材料:路基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包括填方材料、回填材料等,以保障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1. 勘测与设计:进行路线勘测,分析地质情况,确定路基的横断面和纵断面,进行路基设计。
2. 地面准备:对照设计图纸,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并做好土壤改良等前期准备工作。
3. 挖方与填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方或填方,保证填方的紧实性和平整度。
4. 路基处理:对填方后的路基进行整平、边坡处理、压实等工作,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5. 排水系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水沟、雨水井等排水系统的施工,确保路基的排水性能。
6. 灌浆加固:根据需要对路基进行灌浆加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7. 道路基层施工:在路基上进行道路基层的施工,包括碾压、摊铺等工艺。
8. 路面铺装: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铺装,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
四、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填方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路基不稳定、塌陷等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加强对填方材料的检验和合理控制填方工程的施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摘要】公路路基的设计主要有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设计原则两种,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原则。
本论文就一般路基的几个指标的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中的软土路基类型、湿地路基类型以及多年冻土路基类型,这几种典型类型做了具体的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于基础设施的力度要求也逐渐加强,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方面。
公路是交通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它们覆盖面非常广泛;因此公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的施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公路主要由路基、路面以及路面标识以及路旁环境等组成,这每一部分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方便人类社会交通运输的路径。
本文就对公路的路基部分的设计原则做具体的论述。
1公路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作为一种长距离的并且和自然界广泛接触的一种线状结构工程,它的设计条件很多程度上取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具体的根据公路建设原则以及公路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的等级以及应用要求然后再结合实地考察比如对当地的文物古迹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勘测,这样结合综合因素而获得的设计方案才是最佳也是最可靠的设计方案。
公路路基的一般设计要求便是最有合适的稳定性、耐用性以及强度。
此外还要符合当地的环保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要求和符合经济效益等要求。
首先需要确定路基的断面形式以及宽度和高度。
其中对于路基的宽度设计原则是必须考虑生态平衡以及占用土地的面积,尽量少占用农田,尽量保持填挖平衡,注意预防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对于路基的高度设计原则是需结合排水和临界高度,公路的纵断面,需使路肩边高于地面,并需考虑地下地面水、冰冻力等对路基稳定性影响;深路堑和高路堤以边坡高为依据,然后再选择路基填料要考虑到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强度粘性等物理特性;压实标准原则,一般需要分层填料压实来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性。
对于边坡的坡度要求则是由边坡土质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决定的,可根据计算以及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值等设计,总之需要保证边坡设计可以符合路基整体稳定性和施工难易程度。
另外就是路基的排水系统设计和坡的加固防护和附属设施的设计。
总的来说这些设计原则都是在确保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和持久度的基本原则下设计的。
2公路特殊路基设计原则及举例
上文描述的设计原则主要适用于一般的路基设计,对于特殊的路基设计还会有其他因素的考虑以及设计标准。
目前主要的特殊路基有水库地区的路基,滨海路基,滑坡段路基,泥石流区路基,软土泥沼地段路基,多年冻土地段路基,风沙地段路基等等。
这些因地制宜,会有不同的应对解决办法。
以下就几种典型的特殊路基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说明。
2.1有关软土地区的设计原则
软土顾名思义,性质“软”,它的物理强度很低,含水量高,空隙多,易被压缩,在铺设路基时易凹陷。
比如在广州市,它的软土总分布面积近两千平方千米,特别是广东省的南沙区,建筑经常发生沉降,有时甚至可达一米五。
这种地区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对于这种地区的公路设计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般对于这一特殊地区的路基的选线原则为:尽可能选择软土分布层最薄最窄的区域,尽量接近山丘和地势较高,便于取土的地域;此外保证尽量远离水源区,避免通过半封闭和封闭的低洼地等;在众断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软土的地基条件以及地下的水区和桥涵高度最低及路堤的极限高,不要选择太高或太低的路堤;在修建地基的时候要先填筑路堤,然后再其充分稳定以后再施工修建构造物,以防止太大的沉降和位移;在和桥梁涵洞等连接的时候,注意搭建踏板和临时性路面来防止施工后的破坏。
2.2有关湿地的设计原则
湿地指的是人工或者天然形成的沼泽区域,这些地方的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很利于动植物生长与繁衍。
一般很多的湿地都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湿地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在建设公路的时候需要小心的保护它的生态系统,避免被破坏。
比如在选线的时候,要尽量保证不穿过和远离湿地的生态敏感区域,尽量不占用本有的湿地土地资源。
在湿地设计中,最典型常用的设计为生态化设计,即利用蓝色的道和边缘,在增设灰色廊道时不加新的边缘,减少边缘效应;使用原有面积较小的基质以减少大面积毁坏,保护景观;路线尽量选绿地农田小的区域。
另外还要保障湿地的连通度和景观的完整性,采用生态化设计原则,使原有湿地的生物、信息、能量的循环交互等免于太大的破坏。
在取土之后,需要对原有的取土环境进行一定的恢复,使其重现绿地,另外注意保护环境。
2.3有关多年冻土地基的设计原则
冻土指零度以下的含冰土壤和岩石,分短时、季节和多年冻土三种类型。
地球上多年冻土面积较多,一般占总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它对温度和敏感,且一般地底都有丰富地下冰,所以冻土有流变性,它的瞬时强度远远高于长期强度。
比如在建设黑北公路的时候,由于随着气候变暖,冻土也在慢慢的退化,所以在建设公路时候常常会面临冻胀和融沉问题;除此由于退化的情况,有些地区的冻土区域处于不连续性,如小兴安岭的岛状冻土。
由于冻土的状况很不稳定,所以对于不同的施工要求,一般会灵活的选择方案,目前采用的原则有三类:严格保护、一般保护、不保护。
其中,保护原则指在开工使用周期中,路基需保证冻结状;一般保护原则是指在开工使用周期中允许路基逐渐融化;不保护原则是指将路基当一般的对待,还可以先破坏它的物理特性。
这三种原则需要参考工程因素、多年冻土特性、经济性和社会要求等来选择。
对于地基要求很高的工程需选用保护原则;对于那种不断退化难以保护的冻土,采用不保护原则;对于其他条件的冻土,采用一般保护原则。
3结束语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度的推进,公路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各种生态情况。
公路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人类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它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所以设计出更加便于使用,经济合理,环境和谐的公路非常关键。
本文就对于公路的路基设计原则做了一个论述。
在对于路基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做了具体的说明,充分展现了在公路路基设计中的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田洪文,孟雷.公路路基设计高度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7(12).
[3]刘鹏飞,雷志军.软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7).
[4]姚元波.公路建设对湿地的生态损失分析及湿地公路设计原则研究[J].北方交通,2009(9).
[5]窦明健,胡长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J].冰川冻土,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