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情况总结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情况总结

张梁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情况总结材料张梁小学二0一九年六月张梁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情况总结张梁小学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我校现有学生数672人,留守儿童315名,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165名,来自学区所辖各个自然村。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王先锋校长为组长、分管韩新文主任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韩新文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小组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

2、学校通过党员大会,班主任会议,发动全体党员教师,班主任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3、落实了“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队伍。

我们公开向全体教师招聘,选择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担任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志愿者,让他们参与到日常管理已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等工作中去。

三、大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

安排了教师值班,张贴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张贴展示了留守儿童书画作品展,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四、依托“留守儿童之家”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

学校按照学期活动安排表,定期安排留守儿童到活动室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阅读、下棋、拨打亲情电话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最新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最新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

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

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

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一、硬件建设;1、房屋设施;活动室2-3间;;2、配套桌凳;课桌凳25-30套;3、图书资料;(1)书柜2个;;(2)图书800册;4、文体器材;篮球、象棋、跳棋、扑克、拉力器、臂力器、跳绳等;5、设备配备:电脑两台、电视、DVD、电子钢琴一;二、软件建设;1、组织机构;(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科教;(2)天水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一、硬件建设1、房屋设施活动室2-3间;2、配套桌凳课桌凳25-30套.3、图书资料(1)书柜2个;(2)图书800册。

4、文体器材篮球、象棋、跳棋、扑克、拉力器、臂力器、跳绳等。

5、设备配备:电脑两台、电视、DVD、电子钢琴一台、亲情电话一部、二、软件建设1、组织机构(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科教学组、心理咨询组、健康卫生组、后勤保障组;(2)建立社群组织:兼职教师、爱心妈妈、爱心志愿者.2、规章制度(1)“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2)留守儿童学习制度、生活制度、活动制度、安全卫生制度、食宿管理制度;(3)“留守儿童之家"考核评价办法.3、工作计划(1)“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2)“留守儿童之家”年度计划;(3)工作行事历;(4)德育计划;(5)体育锻炼计划;(6)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4、课程设置(1)课表;(心理教育课、卫生常识课、学业辅导课、思想品德课);(2)教学讲稿;(每周一节,每期16节左右);(3)测试卷;(每学期一次).5、学籍管理(1)留守儿童花名册;(2)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6、专题活动(1)文化活动:读书竞赛等;(2)主题活动:开展“四自三远离"、“知恩感恩报恩”、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保护环境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日记等)、关爱老人等。

7、健康卫生(1)体检资料;(2)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资料。

留守儿童家庭简介及个人成长主要事迹

留守儿童家庭简介及个人成长主要事迹

留守儿童家庭简介及个人成长主要事迹李海涛同学是XX县XX乡XX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因为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农业收入微薄,父母为增加收入便外出前往昆明打工,父亲帮人送货,母亲从事食品加工工作。

本该在父母亲怀里撒娇的他,由此成为了一名双亲亲留守儿童。

李海涛同学今年10岁,在同龄人中,他的个子算中等的,身上穿着整洁的衣服,乌黑的头发,脸上时时挂着腼腆的微笑,这或许是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缘故。

如今他和爷爷奶奶、上幼儿园的妹妹一起生活。

别看他是个小男孩,家务活他可是包揽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年幼的妹妹,爷爷奶奶和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手脚麻利、勤劳懂事的好孩子。

爷爷奶奶在家还种部分粮田和小菜园,平时农活特别忙,李海涛同学经常放学回家到菜园帮爷爷奶奶除草、浇水。

李海涛是管理班级工作的好助手,是四年级的副班长及英语科代表。

他对班级工作尽职尽责,早晨到校后,虽然还没上课,便带领着已到校的同学晨读,有同学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他总是耐心的讲解、教读。

每天的作业总是收整齐,列出请假同学和缺交作业同学的名单,老师看到后一目了然,对于缺交作业的同学,他不包庇,教导同学一定要认真完成。

老师不在时配合班长维护课堂纪律,对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课前课后主动帮助老师拿课本、教具等东西,集体劳动时主动承担累活、脏活,不偷懒耍滑,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十分难得。

尽管承担着家务劳动和班务工作,李海涛同学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积极完成作业,辅助后进生,辅导年幼妹妹的学业,自一年级到现在,每次期末考试都名列前茅,在班级中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及带头作用!他是同学眼中的好榜样,教师眼中的好学生,邻居嘴里的好孩子……愿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以爱童行有你有我
——金银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打工潮”的掀起,农村劳务输出的进行,大批农民工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我校留守儿童多达58,占学生总数的20%。

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家庭教育环节薄弱,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学习情绪低落,成绩偏低,有的甚至因管教不严沾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安排、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为留守儿童提供约1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配置了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空调、电话、图书、报刊杂志、象棋、跳棋、篮球、乒乓球等设施。

使这些孩子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有专人管理,有交流、倾诉的对象,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使他们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同时,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构;同时摸底造册,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规范留守儿童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建章立制,在留守儿童的教学、管理、活动等方面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正规、规范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日常教学的同时突出关爱留守儿童特色,重点加强亲情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情况简介_2022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情况简介_2022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情况简介_2022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根据省人大会内司工委的要求,我们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调研,对全市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关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已有163万农民进城务工,其中不少务工人员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子女异地入学入托困难等原因,无奈将孩子留在了家中,从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未成年人总数为1473436名,留守儿童约有41万名(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27.8%),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约有31万名(小学阶段的约有三分之中学阶段的约有三分之一),处于学龄前的约有10万名。

据某县统计,在留守儿童中,由单亲监护的约占26.5%,由祖辈监护的约占62.1%,由亲友监护的约占9.86%。

此外,还存在部分留守儿童独自生活的情况,其中小学阶段有1048名,初中阶段有4069名。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市留守儿童的成长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忧的突出问题:一是身体健康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监护人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的儿童,有时温饱得不到保证,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并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医疗条件。

二是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胆怯、行为孤僻、情绪消极等特征。

三是学习成绩问题。

由于心理问题的存在和农活、家务活的增多,往往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逃学辍学。

四是习惯养成问题。

留守儿童极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长以多给钱作为爱的补偿,养成了部分留守学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乱花钱、比阔气的坏习惯以及吸烟、迷恋网吧、打架、早恋等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五是安全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家庭管护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留守儿童又很容易成为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容易酿成许多伤害事故。

主要做法几年前,我市霍山县黑石渡镇一名留守儿童曾写下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的打油诗,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注意并开始踏上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破题之路。

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参观讲解词

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参观讲解词

留守儿童之家参观讲解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管前中心小学指导工作。

今天非常高兴能作为讲解员,带大家参观我校留守儿童之家。

我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设施完善。

校园环境优美,洁净文明。

现有教职工66人,学生总数798人,其中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已达232多人,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课题,它不只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落实计生政策的后续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校以政府实施“冷暖关爱工程”和“幸福成长工程”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推进“真情关爱,幸福成长”工程,始终贯穿“大爱”这条主线,以“三个三”工作模式,即“三导”为手段(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学习辅导),“三心”为基石(安心舒心开心),“三自”为目标(自理自信自强)。

全面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家无处不在,爱无处不有。

管前镇党委政府多次下文关爱我校留守儿童,党政领导和计生办、计生协会以及驻村工作组成员都和我校的留守儿童实行“一帮一”结对活动,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他们经常上来和结对儿童沟通、交流,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给予关爱。

这里用相机记录下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捕捉他们精彩瞬间,包括各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掠影。

这里是棋艺室,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这里让他们在活动中,忘记父母不在身边的委屈与难过。

这里是手工室,结合农村学校实际特点,留守儿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这样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基地上得到了实践,培养了劳动技能。

这里是手工烹饪室,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让留守儿童周一返校时从家带回蔬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已经掌握烹饪的基本步骤,会炒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如西红柿炒蛋、凉拌黄瓜、炒青菜~~~,他们还学会了包水饺、煮面条,有时他们还会把自己炒的菜端上老师的餐桌,给老师一个惊喜。

这里是留守儿童艺术活动中心美术书法室,创建于2002年,由我校吴方钦老师负责,吴老师毕业于福州艺校美术专业,他长期坚持对孩子们进行系统辅导,在他的培养下,孩子们对美术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

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

寿县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0年度,寿县枸杞小学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1、留守学生量大面广。

我校由2个村组构成,全体在校学生有704人,其中留守学生30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3.32%。

其中有女生143名,男生162名。

2、留守学生监护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是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

其中240人由祖辈监护。

3、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期盼强烈。

大多数的留守学生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要有一人在家。

二、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1、由于监管不到位,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2、由于缺乏父慈母爱和祖辈溺爱的影响,大多数行为习惯不良。

3、由于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影响,部分产生道德缺失。

三、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情况:2010年度我校在中心校的指导、协调下,积极上报、争取到“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项目,成立了“枸杞小学留守儿童之家”。

由于我校房屋比较紧张,未能把“五室”配备齐全。

但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桌椅板凳;毛巾、脸盆等洗漱用品;小药箱;图书300册以上,报刊20种;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象棋、拔河绳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咨询老师4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四、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运行情况: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成立了由校长戴延勇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大队辅导员杜万远老师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工作。

并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

2、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王石凹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情况介绍
王石凹中小学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办事处,距印台政府约15公里,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完全中小学。

现有学生530人,教职员工110人。

在校学生涉及到王石凹街道办、苟村、南塬、李家塔,傲背、陈家河等村组。

现有留守儿童47名,其中男19人,女28人。

矿区占50%,附近农村占20%,偏远农村占30%。

这些儿童家长或外出打工或在外做生意,孩子由在家的亲戚和老人照看。

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

2013年9月我校成立了以书记贺凌云同志为组长、唐建鸿、李有庄、白宏江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开始儿童之家的规划,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填表,登记造册,核实。

同时选拔、培训管理人员,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创建计划、活动安排。

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结合实情况于2014年9月底成立了王石凹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

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拥有有一间12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

在区关工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各种制度全部张贴上墙。

活动中心配备电视1台,电脑2台,资料柜1个。

设立亲情电话1部,号码为7684126。

校园内有对应配套的图书室、微机室及运动场地,可随时供留守儿童活动。

留守儿童之家由政教处张金安同志负责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之后,我们将在广大教师中倡导教师做留守儿童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活动。

要求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留守儿童结对
子,做到“四个一”。

即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一次以上;每月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以上;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

为留守儿童寻找了代理家长,要求代理家长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建立相对稳定的留守儿童帮教志愿者队伍。

今后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和不断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办法。

充分发挥亲情电话的暖心作用,安排留守儿童定期与亲人通话;经常性的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帮扶资助对象;安排人员给留守儿童辅导学业、功课。

安排“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活动。

学校每学期初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活动安排表,每周的星期六、日为开放日,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安排所有的留守儿童由关爱教师进行指导专项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开展假期关爱活动。

每逢寒暑假,将就近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组成关爱小组,组织他们一起做作业、一起做游戏,让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充实又快乐;密切家校联系。

不断强化家长学校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搭建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并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不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建立家校沟通联系制度。

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不定期进行家访,邀请家长或监护人员进行到校了解情况,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教育管理。

我们相信,有区关工委、区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会做的更好,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一定会绽放的更加炫丽。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

“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
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胸怀远大的志向!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
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