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获得最优体验,也就是所谓的心流状态。

什么是心流呢?简单来说,心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时,那种沉浸其中、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效率极高,而且能感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揭示了心流产生的条件。

首先,清晰的目标是关键。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进入心流。

比如,一个喜欢写作的人,给自己设定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文章的目标,这个目标明确且有一定难度,就能激发他全身心投入。

其次,即时的反馈也不可或缺。

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保持专注。

就像玩游戏,每一个操作都能立刻看到结果,这种即时反馈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能力与挑战的平衡也很重要。

如果挑战太高,我们会感到焦虑;如果挑战太低,我们又会觉得无聊。

只有当挑战与我们的能力相匹配,并且略高于我们现有的水平,我们才会全力以赴,进入心流。

那么,心流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工作中是最常见的。

当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往往会进入心流状态。

这时,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休闲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心流。

比如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仿佛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或者进行一项喜欢的运动,如打篮球,在赛场上与队友默契配合,为了胜利而拼搏。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因素干扰,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过多的外界干扰,如手机的各种消息通知;内心的杂念,如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还有不良的时间管理,导致任务堆积,压力过大。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呢?首先,要学会专注。

减少外界的干扰,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心流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心流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快乐的源泉章节导读01《心流》是一本教人如何获得幸福的书,同时告诉我们人生最优体验是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在个人成长中挑战自我达到“大心流”。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帮助我们提升效率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阜姆港,是一位22岁移民到美国的匈牙利籍心理学家。

现在任职于克莱蒙研究大学。

他是前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和森林湖学院社会人类系主任。

他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创造力大师。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心流,人类不幸福的原因和善用自己的体验等,下面是本书第一章的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02一、人何时最幸福?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

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

二、幸福的代名词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心灵体验到达最优状态时,心中澄莹如练。

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当事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地去做一件事,不掺杂任何其他企求。

如果一个人不靠信仰支持,试图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能会从极致的生理快乐,或社会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事物着手。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核心概念心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精神熵用于衡量意识的混乱程度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有序的意识,也就是最优体验在最优体验种,意识形成良性的循环,注意力得到集中,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对外干扰事物的感知降低,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在秩序不佳的家庭里,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层出不穷的谈判与争执,以及不让脆弱的自我被别人的目标所吞噬的自我保护上自我弗洛伊德,“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

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

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

再也不必为追赶不到的目标而孜孜以求,或是在每个无聊的一天告终时,盼望明天会更好;再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奖励受尽折磨,而可以真正开始充实人生。

但光是放纵本能的欲望,并不等于摆脱社会制约,我们还得超脱肉体的欲望,学习控制心灵。

在复杂社会中的求生,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完全放弃社会认可的每一项目标;相反,我们要在别人用以利诱我们的目标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关键过程对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心流》读书笔记心流是指在某个活动过程中,恰好融入其中,全神贯注,感受时间流逝的停滞,完全投入其中并且享受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对《心流》一书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流的概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影响。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详细细化: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心流的概念和重要性,作者提出了通过心流来实现真实满足感的理论。

第二章:理论的基础作者详细解释了心流的理论基础,包括流体经验的特征和心流的元素,以及实现心流的条件和要素。

第三章:心流的境界本章描述了心流状态的境界,从心流的体验中得到的乐趣和满足感,以及心流境界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性。

第四章:心流的产生作者介绍了心流的产生过程,包括挑战与技能的平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

第五章:工作中的心流本章讨论了心流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如何通过调整工作环境和任务来促进员工的心流体验,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第六章:学习中的心流作者探讨了心流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包括如何创造适合心流体验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第七章:生活中的心流本章讨论了如何将心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八章:心流的心理学作者介绍了心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注意力、意识和自我感知等方面的心理机制与心流的关系。

第九章:心流与人类发展本章探讨了心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成长、创造力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影响。

结语通过阅读《心流》一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

通过追寻心流,我们可以实现真实满足感和持续的成长。

附件:- 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不涉及法律名词和注释。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一、心流概念阐述心流,是指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投入某项活动时,所产生的高度专注、愉悦和成就感。

在心流状态下,个体会忽略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这种状态有时也被称为“忘我境界”。

二、心流产生的条件1.明确的目标:在心流体验中,个体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引,使得注意力集中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2.挑战与技能平衡:挑战与技能之间的平衡是心流产生的关键因素。

当挑战过大或过小时,都无法引发心流。

只有当挑战与个体的技能水平相当时,心流才可能出现。

3.即时反馈:在心流体验中,个体需要得到即时的反馈,以便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实现目标。

4.投入:心流的产生还需要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三、心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提高效率:在心流状态下,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增强自信心:在心流体验中,个体不断克服挑战,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

3.促进学习与创新:心流状态下,个体对事物的洞察力更强,更容易发现新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学习与创新。

4.增强心理韧性:在心流过程中,个体面对挑战,不断克服困难,从而增强心理韧性。

四、如何进入心流状态1.设定明确的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可实现的目标,让自己始终专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

2.保持挑战与技能平衡: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使之与挑战相匹配。

3.寻求即时反馈:在实践过程中,寻求他人的建议和反馈,以便调整自己的行为。

4. 全身心投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总结心流是一种高度专注、愉悦和成就感的状态,通过明确的目标、挑战与技能平衡、即时反馈和全身心投入等条件,可以激发心流。

心流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效率、增强自信心、促进学习与创新、增强心理韧性。

学会进入心流状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实现个人成长。

心流,快乐的源泉——《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快乐的源泉——《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快乐的源泉——《心流》读书笔记
何为“心流”?心流就是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情当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而获得内心的一种秩序与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便会悄悄地潜入了你的心灵,使你变得快乐。

这就是“心流”体验。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

这种体验本身也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本书的内容大致是围绕着何为幸福来展开说明的。

社会学家郑也夫在本书的序言中这样总结,他说:“米哈里在本书的全部研讨中,似乎都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题,而是一种附带现象。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和安宁时,这种状态就是幸福。


人何时最幸福?
一个人若能充分控制地自己的意识,并尽可能多地创造心流体验,生活品质才会提高改善。

为此,书中还列举了一个典型案例。

一个在装配生产线上工作的职员,他每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次。

真可谓是一项枯燥又繁重的工作。

但是,这样的工作他却一连做了5年,一点儿也不腻,反而还觉得很愉快。

秘诀就在于,每当他工作时,他都会把自己当做是一名奥运选手,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还时常想着该如何打破自己的工作记录呢。

心流并非易事,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能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只要训练得当,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这种心流体验。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早日寻找到那些属于自己的心流体验,获取成长快乐之源。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心流》读书笔记6篇

《心流》读书笔记6篇《心流》读书笔记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流》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流》读书笔记1 最近用三天时间仔细阅读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英文原版名称为“flow”,此书的副标题为“最优心理学体验”。

书中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智慧的光芒,也解答了好多困扰我多年的心理疑问,更是一本能够提升我们生活幸福感的指南。

”心流”一词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并且在做完这件事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给大家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体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打球、游泳、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

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的状态,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获得最优的体验。

下面就选取书中的一些有启发之处与大家分享。

1、为什么幸福感如此的难能可贵?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要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异说起。

其他动物的心灵只能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且与自身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

比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智能注意到猎物的资讯,而一只吃饱后的老虎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面......除了人之外,其他动物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受悲伤、沮丧这些复杂的情绪,只要没有外在的干扰,它们就能保持自身的和谐稳定,体验到人类所说的“心流”。

而人类的神经系统过于发达,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但却也是我们感知更多苦恼的罪魁祸首。

也可以说,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繁衍,从来没有考虑过增加幸福感。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

《心流》读书笔记一八要素:专注,设立目标,全身心投入,反馈等等保证了专注带来的乐趣。

前三章太多废话差点毁了一本书(排除前三章废话的五星)从第四章开始才终于精彩起来。

二、困境,身体,思维与心流。

困境下专注带来的心流如何让人坚持,发现乐趣;如何运用身体创造心流:运动,饮食,性等等;思维如何创造心流:你也可以成为业余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读到这儿才发现这本书如何和最近的阅读串联起来,这书的价值才体现出来。

跟最近读的大山里的小诗人,山居七年串联了,一种生活方式,诗意的隔绝的,苦闷的如何让人心满意足。

跟最近的烦恼串联起来了,不思考,在思维的混沌和忙碌的工作和自寻烦恼中中找不到存在的知觉,其实一切不过去,失去了聚焦和专注的习惯。

跟昨天看的“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也串联起来了,老头子之所以是日本的”灵魂”,只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的观察,心灵没被各种东西分解得稀碎吧。

继续记录,阅读,更多地去总结,去动,去走,专注地观察,不带情绪,带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尝试。

才会是发现更多乐趣的法宝啊!宝藏一样的书,再看一定可以找到更多解脱的途径。

三、工作与心流:改变工作or改变自己,符合心流的模式。

再就是工作与休闲的把握。

虽然实际上人从工作中获得的心流更多,但现代人的工作观却让人不满足。

如何更好地利用休闲时间?建议是主动创造,而非被动地被消耗。

四、人际与心流:“生活品质由工作体验和人际决定”,“别人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我们实现目标,只有在我们因他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源泉“,刷新三观。

innerpeace其实靠自己设立目标,完美地独处实现。

学会独处,靠的是发起不间断的挑战,学习新技能,拓展新见识。

家庭的和谐也靠不吝惜全部的注意力才能维系,青少年的发展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核心:耗散结构,化无序为有序,生命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么运作的。

五、方法论: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出路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者
1、【契克森米哈赖】积极心理学奠基人,质疑心理学不应该只关注病态的心理问题,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幸福)也是非常重要。

2、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题,而是附带现象。

3、幸福是你全身心投入一桩事情,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二、心流,快乐的源泉
1、人类不满的根源
a、宇宙的混沌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无止尽的欲望
只要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快乐,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一般人总把心力放在新目标上面,不能享受此刻当下。

2、人何时最幸福
a、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之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b、最优体验:你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

3、米哈利的新发现
a、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而是取决于我们队外界的诠释。

b、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

三、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1、意识和意图
2、注意力和自我的相互塑造(少年海底潜水后立志成为海洋学家)
3、内在的失序
a、精神熵:每当外界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时,就会发生失序现象。

(轮胎撒气,
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后续一系列糟糕)
b、外在事件进入意识纯属资讯,不一定具有负面影响,自我的控制可能强化我们的目标,激发出更多的精神能量,进入精神熵的反面——最优体验。

4、意识井然有序
心流体验: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
需要整顿,没有收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

eg:流水线上的奥运选手。

5、成长,心流的关键词
a、心流的关键在于成长,让自我变得更复杂,更与众不同。

b、在顺境厌烦时增加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在逆境焦虑时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技巧,都能
到达心流通道。

三、心流的构成要素
1、具挑战性的活动。

(挑战和能力恰好平衡)
2、知行合一而且全神贯注(精神熵无法乘虚而入)
3、明确目标和即时反馈。

(回馈能够产生乐趣)
4、掌控自如
5、浑然忘我(乐趣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
6、时间感异常
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1、自得其乐的性格
a、获得心流的禀赋,就是自得其乐的性格。

(受环境的钳制较少,注意力比较有弹性,能轻易重新调整结构。


2、家庭对心流体验的影响
自得其乐的性格还会受到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
a、清晰:子女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目标和回馈好不含糊。

b、重视:子女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具体事、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读好大学找好工作。

c、选择:子女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

d、投入:孩子有足够信心全心全意投入感兴趣的事情。

e、挑战: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3、你要如何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a、确立目标。

b、全神贯注
c、避免过于自我
d、从当前体验中需求乐趣。

(控制心灵就能够发现乐趣)
4、工作的悖论
a、对工作的不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缺乏变化与挑战;人际冲突;压力大
b、对于压力大的解决方法:把它当成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

(意思可能是,这个工作意
义很大,我应该继续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