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实验报告范本【精品】
总糖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总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3. 学习如何绘制标准曲线并应用于样品中总糖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样品中所有糖类的总量,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
DNS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发生反应,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的颜色深浅成正比关系。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测定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从而推算出总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样品: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等。
2. 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氢氧化钠(NaOH)、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蒸馏水等。
3. 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数显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移液器、枪头、容量瓶、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 按照DNS比色法的步骤,分别对每份溶液进行测定,记录光密度值。
-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按照DNS比色法的步骤进行测定。
- 记录光密度值,并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3. 总糖的测定:- 根据还原糖的测定结果,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 结合样品中非还原糖的含量,推算出总糖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标准曲线。
曲线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大于0.9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通过测定样品的光密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葡萄糖浓度,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3. 总糖的测定:- 根据还原糖的测定结果和非还原糖的含量,推算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总糖是指在食品和饮料中存在的所有糖类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而还原糖是其中可被还原剂还原为对应醛或酮的糖类的量。
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对食品工业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方法,并对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分析。
2. 实验步骤2.1 样品准备1.收集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如果酱、蜂蜜、糖果等。
2.将收集到的样品进行标记,记录样品名称和来源。
2.2 总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邻苯二甲酸溶液,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入含硫酸的试剂,进行硫酸铜法测定。
5.根据产生的蓝色沉淀的量,用标准曲线确定总糖的含量。
2.3 还原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费林试剂,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5.根据试剂的吸收光谱,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3. 结果与讨论3.1 总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总糖含量(g/100g)样品A 50样品B 70样品C 803.2 还原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还原糖含量(g/100g)样品A 30样品B 40样品C 50根据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
糖果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果酱和蜂蜜样品。
这可能是因为糖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而果酱和蜂蜜中含有的糖分相对较少。
4. 结论本实验使用了硫酸铜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并得出了相应的测定结果。
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食品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并获得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定量分析结果。
5. 延伸应用1.此方法可以应用于食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帮助饮料、甜品等生产企业控制产品中糖分的含量。
总糖纯度实验报告

1. 掌握总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 学习使用旋光仪测定糖的纯度。
3. 了解不同提取方法对总糖纯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内所有糖类的总称,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总糖,利用旋光仪测定其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样品(如甘蔗、甜菜等)、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铜、苯酚、重铬酸钾、旋光仪等。
2. 实验仪器:旋光仪、分析天平、水浴锅、离心机、移液器、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样品预处理:将植物样品剪碎,用无水乙醇浸泡过夜,以去除色素和杂质。
2. 提取总糖:将预处理后的植物样品加入适量水,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总糖提取液。
3. 纯化总糖:向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使总糖转化为蓝色复合物。
加入苯酚和重铬酸钾,使蓝色复合物转化为绿色复合物。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使绿色复合物转化为红色复合物。
将红色复合物用无水乙醇提取,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即为纯化后的总糖溶液。
4. 测定总糖纯度:用旋光仪测定纯化后的总糖溶液的旋光度,根据旋光度计算总糖的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总糖:根据实验结果,植物样品中总糖的提取率为X%。
2. 纯化总糖:通过纯化过程,总糖纯度提高了Y%。
3. 测定总糖纯度:根据旋光仪测定结果,纯化后的总糖溶液的旋光度为Z°,总糖纯度为W%。
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植物样品中的总糖,提取率为X%。
2. 通过纯化过程,总糖纯度提高了Y%,纯化效果良好。
3. 旋光仪可以准确测定总糖的纯度,为总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植物样品的预处理对总糖的提取和纯化效果有很大影响。
预处理不当会导致提取率和纯度下降。
2. 纯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对总糖纯度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中,苯酚和重铬酸钾的加入使总糖纯度提高了Y%。
3. 旋光仪测定总糖纯度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总糖纯度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总糖是指食物中所有可溶性糖类的总和,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在食品工业中,准确测定食物中的总糖含量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测定某种食品中的总糖含量,并探讨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实验原理:总糖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显色法、酶解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实验采用显色法进行总糖的测定。
该方法是利用总糖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糖的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2. 酚酞溶液制备:将适量的酚酞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成0.5%的酚酞溶液。
3. 反应体系制备:取适量的样品溶液和酚酞溶液混合,加入适量的硫酸,使反应体系呈酸性。
4. 反应与显色:将反应体系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2-3分钟,使反应充分进行。
然后冷却至室温,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5. 吸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20nm处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6.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显色反应,并测定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7. 总糖含量计算: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得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待测食品中总糖的含量为X g/100g。
这个结果表明该食品中含有较高的总糖含量,可能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摄入过多的该食品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总糖的测定方法中,显色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然而,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食品样品可能会产生干扰,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食品样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了葡萄糖作为标准物质,绘制了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备对于准确测定样品中总糖的含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标准物质,并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某种食品中的总糖含量,并探讨了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食品中的总糖含量,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为人们合
理膳食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总糖是指在食品中以单糖、双糖和多糖形式存在的糖类物质的总和。
本实验采用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即将食品样品与酚和硫酸混合后,在高温
条件下发生酚酸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比色计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
总糖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取适量食品样品,将其加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酚溶液和硫酸,混合均匀;
3. 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保持一定时间;
4. 冷却后,用比色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总糖含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定,我们得出了食品样品中总糖的含量为X%,这为我们
进一步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品样品中总糖的含量,为人们
合理膳食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饮食中要适量摄入糖类,保持
身体健康。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酚硫酸法测定了食品样品中总糖的含量,为我们提供了重
要的营养成分数据。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够引起大家对于饮食营养的重视,合理搭配膳食,保持健康生活。
总糖实验报告范本

总糖实验报告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502总糖实验报告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的米饭、水果、零食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糖类。
同时,糖也是我们维持机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能量的来源。
我们这次便走进实验室探索糖类的奥秘。
本次实验我们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中的含糖量。
本次实验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基本原理还要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测定方法吧。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一、实验目的1、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的基本原理2、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3、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了解不同食品中糖分的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食品中所有可溶性糖类的总和,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和部分双糖。
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方法主要有蒸发法、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实验采用显色法测定。
三、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粉碎并过筛,取2g样品加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振荡混合均匀。
2.制备还原剂:称取0.5g氢氧化钠加入50ml去离子水中,加温搅拌至完全溶解。
3.蒸发:将步骤1中制备好的样品放入沸水浴中加温蒸发至干固。
4.水解:将步骤3中得到的干固样品加入10ml 0.5mol/L盐酸中,加温水解30min。
5.冷却:将步骤4中的样品冷却至室温,加入50ml去离子水稀释。
6.显色:取10ml样品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2ml酚酞指示剂溶液和2ml还原剂溶液,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min。
7.测定:用1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颜色变为淡粉色,记录滴定体积V1。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记录滴定体积V0。
8.计算:总糖含量=(V1-V0)×0.01×1000/2g(mg/g),还原糖含量=(V1-V0)×0.01×1000/2g(mg/g)。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得样品A的总糖含量为24.5mg/g,还原糖含量为8.7mg/g;样品B的总糖含量为18.3mg/g,还原糖含量为6.9mg/g;样品C的总糖含量为31.7mg/g,还原糖含量为12.4mg/g。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不同食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样品C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而样品B的含量最低。
这提示我们在饮食中应该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六、实验感想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让我对不同食品中糖分的含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了解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铜离子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总糖是指食品中所有的糖类物质的总和,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费林试剂将还原糖氧化成酸,然后用氢氧化钠将酸中和,再用硫酸将非还原糖氧化,最后用费林试剂滴定还原糖。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不同食品样品,如蜂蜜、果酱等,分别称取适量样品。
2. 提取糖液,将样品加水稀释,加热至沸腾,过滤得到糖液。
3. 还原糖的测定,取一定量糖液,加入费林试剂,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滴定所需费林试剂的体积V1。
4. 总糖的测定,取一定量糖液,加入硫酸,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至沸腾,冷却后加入费林试剂,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滴定所需费林试剂的体积V2。
实验数据:样品 | V1(mL) | V2(mL) | 。
蜂蜜 | 12.3 | 15.6 | 。
果酱 | 8.7 | 10.5 | 。
实验结果:1. 蜂蜜中还原糖的含量为12.3mL,总糖的含量为15.6mL。
2. 果酱中还原糖的含量为8.7mL,总糖的含量为10.5mL。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蜂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果酱,说明蜂蜜中含有更多的糖类物质。
而果酱中的还原糖含量略高于蜂蜜,这可能是因为果酱中的果糖含量较高。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为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食品中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初步了解了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蜂蜜中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果酱,而果酱中的还原糖含量略高于蜂蜜。
这为我们对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的精确性,尤其是在滴定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2. 实验中的废液需要妥善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方法,以及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的米饭、水果、零食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糖类。
同时,糖也是我们维持机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能量的。
我们这次便走进实验室探索糖类的奥秘。
本次实验我们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中的含糖量。
本次实验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基本原理还要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测定方法吧。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的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
3、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
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材料与器具的准备。
实验材料:面粉。
实验试剂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将6.3g DNS和262mL 2M NaOH溶液,加到500mL含有 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结晶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3)、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和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溶于250mL 70%乙醇中。
(5)、6M HCl和6M NaOH各100mL。
实验器材
(1)具塞玻璃刻度试管:20mL×11(2)大离心管:50mL×2
(3)烧杯:100mL×1 (4)三角瓶:100mL×1 (5)容量瓶:100mL×3
(6)刻度吸管:1mL×1;2mL×2;10mL×1 (7)恒温水浴锅(8)沸水浴(9)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
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比色原理——Lambert-Beer's law:
数学表达式:
A=lg(1/T)=KCL
A为吸光度T为透射率,是投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 L为吸收层厚度 K为吸收系数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西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L成正比.
四、实验步骤。
器材与材料准备完毕之后,便开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首先,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
取6支20mL 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浓度为1mg/mL 的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配成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反应液。
接下来,提取还原糖。
准确称取2.00g 食用面粉,放入100mL 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50mL 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浴中
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
过滤,将滤液收集在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作为还原糖待测液。
紧接着,提取总糖。
准确称取1.00g食用面粉,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15mL蒸馏水及10mL 6M HCl,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水解是否完全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查)。
待三角瓶中的水解液冷却后,加入1 滴酚酞指示剂,用6mol/LNaOH 中和至微红色,用蒸馏水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混匀。
将定容后的水解液过滤,取滤液10mL,移入另一1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作为总糖待测液。
然后,取4支20mL 具塞刻度试管,编号,6、7、8、9,按下表所示分别加入待测液和显色剂。
最后,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
先将机器打开预热20分钟。
选择540nm的波长。
再按MODE键切换到T,将黑体放入光路中,合上盖,0键校零。
再按MODE键切换到A,将倒入比色皿中的0号液体放入到光路中,合上盖,100键校零。
再将倒入比色皿中的各号液体放入到光路中即可测得光密度值。
总糖实验报告范本相关内容:武钢烽火科技实验报告
武钢烽火科技实验报告一、实习说明(一)实习目的:通过在具体单位的参观实习,了解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和烽火科技集团公司的财务软件基本操作,同时使我们掌握财务管理基础、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活动专题等相关内容。
长岭幼教中心阅读与游戏识字实验报告
改进早期识字教学,促进幼儿综合发展——长岭幼教中心阅读与游戏识字实验报告王文良摘要:本报告介绍了我园3—6岁幼儿游戏识字实验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幼儿综合能力测试结果,通过对实验进行研究总结,认为运用游戏识字教学法,科学指导识...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高xxxx届x班固体酒精的制取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试管夹、药匙...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二.实验原理相关性分析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报关报检实验报告参考
一、实验目的1、了解报关报检的知识,扩充书本上的知识,从实际的案例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缺陷。
2、了解报关报检的单据的制作。
3、了解一些案例知识。
SRDP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定酸模、香蒲、毛茛、青岛藨草、绿萝5种湿地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根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力。
二、实验方法 1.磷酸酶测定方法(1)根中酸性磷酸酶的测定;(2)根中碱性磷酸酶;(3)水中酸性磷酸酶;(4)水中碱性磷酸酶。
考研初复试高分规律实验报告书
一、实验目的:如今关于考研的话题还在继续,考研如何顺利通过复试?考研er面对众多选择和重重困难又何去何从呢?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实验原理: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其卓越,但有尽其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