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理解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

乙 115 100 125 130 115 125 125 145 125 145
2、样本方差
(2)从甲、乙两个生产日光灯管的厂家中抽取5~6只 日光灯管进行检测,灯管的使用寿命如表:
(单位:100h)。
甲厂
9.8
9.9
10.1
10
10.2
10
乙厂
9.8
10.3 10.8
9.7
9.8
当样本数据的极差较大时数据较分散,极差较小时数据 较集中,运用极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简单方便地估 计总体的相关指标的稳定能。 当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差异不大时,还可以考察每一个样本 中的每一个数据与均值的差的平方和,此平方和越小,稳定性就 越高。由于两组数据的容量有可能不同,因此应将上述平方和除 以数据的个数。我们把由此所得的值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
2、样本方差
思考交流 样本标准差与频率直方图有什么关系?
本节主要知识: (1)样本平均数的计算; (2)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方法; (3)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计算; (4)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的方法; (5)样本频率直方图、样本平均数、样本标 准差三种方法估计总体的差异.
教材P189练习第2题.
1.样本平均数
例3 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的抽样频率分布表 (单位:h),度估算该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人数 频率
6~6.5
6.5~7
5
17
0.05
0.17
7~7.5
7.5~8
33
37
0.33
0.37
8~8.5
8.5~9 合计
6
2 100
0.06
0.02 1
1.样本平均数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

样本估计总体
课堂小结
1.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 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 2.在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后,你如何处理样本数 据并估计总体数据的集中趋势? 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3.请列举生活中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一 个例子.
梨的个数? 每个梨的质量?
(1)果农从100 棵梨树中任意选出10 棵,数出 这10棵梨树上梨的个数,得到以下数据:154,150, 155,155,159,150,152,155,153,157.你能 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梨的个数吗?
150 2+152+153+154+155 3+157+159 x= =154 10 所以,平均每棵梨树上梨的个数为154.
所以,平均每个梨的质量约为0.42 kg.
(3)能估计出该果园中梨的总产量吗?
154 100 0.42=6468
所以,该果园中梨的总产量约为6 468 kg. 思考:这个生活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体现
了怎样的统计思想?
样本估计总体;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例.某校为了解八年级男生的身高,从八年级各班随机
使用计算器).
所用时间t/min 人数 4
提示
先计算出各小组的组 中值,再利用加权平均数 公式进行计算.
0<t ≤10
10<t ≤20 20<t ≤30 30<t ≤40 40<t ≤50
50<t ≤60
6 14 13 9
4
解:
各组的组中值见下表 所用时间t/min 0<t ≤10 10<t ≤20 20<t ≤30 30<t ≤40 40<t ≤50 50<t ≤60
简述以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的理由

样本均值恰好等于总体均值的机会很少,但是样本均值的期望(平均值)却是等于样本均值的。
一般情况下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会有些差异,这个差异是可以科学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样本均值也称为样本均值。
是样本的平均值。
平均值是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数量,即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总和,然后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样本均值是总体中样本数据的平均值。
样本是指从人口中提取的一部分个人。
样本中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数量或含量,并用符号n或n表示。
人口是指客观存在并基于相同属性组合的许多单个单元的整体,即具有某些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整体,也称为矩阵或整个域。
简而言之,人口是相同性质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被检查物体或其一部分的反射图像。
以某种方式从种群中提取的一些个体用于提供有关种群的信息,从而对种群进行统计推断。
也称为子样本。
例如,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不可能对全国人口进行年度普查,但是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必要的信息。
从总体采样的过程称为采样。
最常用的采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采样。
这样,总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采样到样本中,因此获得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样本的平均值称为样本平均值,样本偏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称为样本方差。
在数学统计中,样本平均值通常用于估计总体平均值,样本方差用于估计总体方差。
平均值是代表一组数据集趋势的数量。
它指的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总和,然后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解决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总数”以及与该总数相对应的副本总数。
在统计工作中,平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趋势和离散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平均值是统计中的重要概念。
在统计中,算术平均值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它是一个统计数据,描述了数据集的位置。
它不仅可以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而且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组的数据以查看组之间的差异。
使用平均值表示一组数据是直观而简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例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输出,平均得分等。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新课导入
例1: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 , 公交部门统计了 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 , 得到下表:
载客量/人 1≤x<21 21≤x<41 41≤x<61 61≤x<81 81≤x<101 101≤x<121
新知探究
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时 ,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步 骤有所不同 , 操作时需要参阅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 . 通常需要先按 动有关键 , 使计算器进入统计状态 ; 然后依次输入数据x1 , x2 , … ,
—
xk 以及它们的权f1 , f2 , …, fk ; 最后按动求平均数的功能键(例如 x 键) , 计算器便会求出平均数的值 .
灯泡只数
5
10
12
17
6
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 ?
解:根据表可以得出各小组的组中值 ,
— 5800 101200 160012 17 2000 2400 6
x=
=1672.
50
即样本平均数为1672 .
因此 , 可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1672h .
知识归纳
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 当所 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时 , 或者对考察对象带有 破坏性时 , 统计中常常通过样本估计总体 .
答: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16.25根黄瓜 .
课堂小结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运用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 , 统计中常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 , 把各 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 , 利用加权平 均数公式计算即可 .
12.2.2用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例2、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25.40mm的一种零件.为了 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 20件,量得其内径尺寸如下(单位:mm) 甲: 25.46, 25.32, 25.45, 25.39, 25.36 25.34, 25.42, 25.45, 25.38, 25.42 25.39, 25.43, 25.39, 25.40, 25.44 25.40, 25.42, 25.35, 25.41, 25.39 乙: 25.40, 25.43, 25.44, 25.48, 25.48 25.47, 25.49, 25.49, 25.36, 25.34 25.33, 25.43, 25.43, 25.32, 25.47 25.31, 25.32, 25.32, 25.32, 25.48 从生产的零件内径的尺寸看,谁生产的质量较高?
如: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 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 乙:9 8 5 7 7 9 8 5 7 4 6 9 8 10 6 7 7 4 7
如果你是教练,你应当如何对这次射击作出评价? 如果看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由于 x甲 7,x乙 7 思考:两人射击的平均成绩是一样的.那么两个 人的水平就没有什么差异吗?若有差异你能说明 其水平差异在那里吗?
(1) s
( x1 x2 xn ) x
(3)数据kx1,kx2, ,kxn的平均数为k x,方差为k s .
2 2
(4)数据kx1 b,kx2 b, ,kxn b的 平均数为k x+b,方差为k s
2 2
练习: 1.在数据统计中,能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大小的 指标是 ( A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以上都不对
【精品】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精品】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需要对一个总体进行统计分析,但是由于总体规模太大或是复杂,往往不可能对全部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因此我们采用抽样的方法来获取部分数据,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在使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时,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样本平均数来进行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一、样本平均数的含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样本平均数的含义。
样本平均数是指将抽取的若干个样本数据求和后再除以样本的个数所得到的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bar{x} = \frac{\sum_{i=1}^{n}x_i}{n}$其中,$\bar{x}$表示样本平均数,$x_i$表示第$i$个样本数据,$n$表示样本的个数。
样本平均数是对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度量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样本平均数越接近总体平均数,那么样本数据就越能代表总体的情况。
二、总体平均数的估计现在假设我们要估计某个总体的平均数,但是由于样本方便采集,我们只能获取其中的一部分数据,假设是$n$个样本数据。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样本平均数$\bar{x}$来估计总体平均数$\mu$,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其中,$\hat{\mu}$表示我们对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值,也称为样本平均数的无偏估计量。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样本平均数$\bar{x}$并不总是等于总体平均数$\mu$。
这是因为抽取的样本数据只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可能并不包含全部的情况。
但是,如果我们把样本平均数看成是一个随机变量,那么它的期望值就可以等于总体平均数,也就是说$\mathbb{E}(\bar{x})=\mu$。
这就是样本平均数作为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量的原因。
在使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时,我们需要考虑误差的情况。
误差是指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通常用标准误差来表示。
标准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的方差除以样本大小的平方根所得到的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在使用样本平均数$\bar{x}$来估计总体平均数$\mu$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95%置信区间来评价我们的估计值的可信度。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课件

中心极限定理
01
中心极限定理是指无论总体分布 是什么形状,只要样本量足够大,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将趋于正态分布。
02
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非常重 要的原理,它为我们提供了用样 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理论 基础。
簇随机样本的平均数计算
总结词
簇随机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簇,然后在每一簇内进行随机抽样。
详细描述
在簇随机抽样中,首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簇,然后在每一簇内进行随机抽样。样本平均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各簇的权 重,计算公式为:$overline{x} = frac{sum_{i=1}^{n} w_i x_i}{sum_{i=1}^{n} w_i}$,其中 $w_i$ 是第 $i$ 簇 的权重。
在市场调估计总体消费水平、满 意度等指标,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通过样本平均数,企业可以评估市场趋势,制定更加精准的 市场策略和营销计划。
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在质量控制中,样本平均数可以用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水平,帮助企业及时 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课程目标
掌握样本平均数的计 算方法。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 体平均数的技巧。
理解用样本平均数估 计总体平均数的原理。
02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关系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样本平均数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 取的一部分个体的平均值,而总 体平均数是指总体中所有个体的 平均值。
概念
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都是描 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样 本平均数是估计总体平均数的工具。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样本平均数是所有样本数据的加权平均值,其分布受到样本量和总体分布的影响。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第3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1.体会运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意义;(重点)2.会运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难点)一、情境导入果园里有100棵苹果树,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梨的产量.你认为该怎样估计呢?苹果的个数?还是每个苹果的质量?你会怎么办?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类型一】根据统计表信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解析:抽出的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组成一个样本,可以利用样本的平均使用寿命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解:根据题意得x=(800×10+1200×19+用寿命大约是1676小时.方法总结:解此类题应先求出样本的加权平均数,再根据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类型二】根据统计图信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的黄瓜,为了考察这种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瓜根数,得到下面的条形图,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解析:先求样本的加权平均数,再估计总体即可.解:条形图中样本的平均数为10×10+13×15+14×20+15×1810+15+18+20≈13,故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13根黄瓜.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对条形图的理解,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类型三】根据扇形图和频数分布表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福子孙后代,济南市积极开展“节水保泉”活动,宁宁利用课余时间对某小区300户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5月份各户居民的用水量比4月份有所下降,宁宁将5月份各户居民的节水量统计整理如下统计图表:节水量(米3)1 1.5 2.5 3户数508010070(1)扇形统计图中2.5米3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度;(2)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多少米3?解析:(1)首先计算出节水量2.5米3对应的居民数所占百分比,再用“360°×百分比”即可;(2)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可.解:(1)120(2)(50×1+80×1.5+2.5×100+3×70)÷300=2.1(米3).答: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2.1米3.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表,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关键是看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三、板书设计使用寿命x (单位:小时)600≤x<10001000≤x<14001400≤x<18001800≤x<22002200≤x<2600灯泡数(单位:个)1019253412本节课是初中统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统计方法,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通过对平均数的认识,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1.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方法;(重点)
2.在实际情景中会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体会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意义.(难点)
一、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小笑话”: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爸爸:“火柴能划燃吗?”儿子:“都能划燃.”爸爸:“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爸爸:“啊!……”
今天我就学习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类型一】结合扇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来估计总体情况
济南以“泉水”而闻名,为保护泉水,造福子孙后代,济南市积极开展“节水保泉”活动,宁宁利用课余时间对某小区300户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5月份各户居民的用水量比4月份有所下降,宁宁将5月份各户居民的节水量统计整理如下统计图表:
节水量(米3)1 1.5 2.5 3
户数508010070
(1)扇形统计图中2.5米3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度;
(2)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多少米3?
解析:(1)首先计算出节水量2.5米3对应的户数所占百分比,再用360°×百分比即可;
(2)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1)120
(2)(50×1+80×1.5+2.5×100+3×70)÷300=2.1(米3).
答: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2.1米3.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表,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关键是看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类型二】结合条形图来估计总体情况
为宣传节约用水,小明随机调查了某小区部分家庭5月份的用水情况,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图.
(1)小明一共调查了多少户家庭?
(2)求所调查家庭5月份用水量的平均数;
(3)若该小区有400户居民,请你估计这个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
解析:(1)条形统计图上户数之和即为调查的家庭户数;(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400×所调查的20户家庭的平均用水量”即可.
解:(1)1+1+3+6+4+2+2+1=20(户),
答:小明一共调查了20户家庭;
(2)(1×1+1×2+3×3+4×6+5×4+6×2+7×2+8×1)÷20=4.5(吨),
答:所调查家庭5月份用水量的平均数为4.5吨;
(3)400×4.5=1800(吨),
答:估计这个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为1800吨.
方法总结: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类型三】结合频数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情况
统计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未完成):
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万人)组中值(万人)频数频率
7.5~14.51150.25
14.5~21.560.3
21.5~28.5250.3
28.5~35.532 3
(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出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的天数和所占的百分比;
(3)利用以上信息,试估计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
解析:(1)根据表格的数据求出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最后即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根据表格知道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的天数有两个小组,共9天,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所占的百分比;(3)利用每一组的组中值和每一组的频数可以求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
解:(1)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是(14.5+21.5)÷2=18,3÷20=0.15.
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万人)组中值(万人)频数频率
7.5~14.51150.25
14.5~21.51860.3
21.5~28.52560.3
28.5~35.53230.15
(2)依题意得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有6+3=9(天),所占百分比为9÷20=45%;
(3)∵园博会前20天的平均每天参观人数约为
11×5+18×6+25×6+32×3
20=
409
20=20.45(万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20.45×247=5051.15(万人).
答: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5051.15万人.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三、板书设计
估计总体平均数
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本节课以数学情景作为问题的依托,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问题变式,让学生将逐步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方法,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样本代表性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同时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