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工业食品的创新思路

合集下载

康养产业中的养生美食中心规划思路与菜谱创新

康养产业中的养生美食中心规划思路与菜谱创新

康养产业中的养生美食中心规划思路与菜谱创新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康养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康养餐饮作为康养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养生与美食的结合。

本文将探讨康养产业中养生美食中心的规划思路以及菜谱创新。

一、养生美食中心规划思路养生美食中心的规划思路是为了提供健康、营养、美味的餐饮服务,让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满足身心健康的需求。

以下是养生美食中心规划思路的几个要点:1. 营养均衡:养生美食中心的菜品应该均衡搭配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成分,保证每餐包含充足的蛋白质、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

2. 食材优选:选择新鲜、有机、健康的食材是养生美食中心的基本原则。

尽量避免使用人工添加剂和化学调味品,选择天然食材来让食物更加健康。

3. 烹饪方式创新:养生美食中心在烹饪方式上应该追求健康、简单、清淡的特点。

可以采用蒸、煮、炖等方式,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4. 菜品多样化:养生美食中心的菜单应该包括多种口味、风味各异的菜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可以结合中西式烹饪技巧,创造出充满创意的菜品。

5. 环境舒适:养生美食中心的环境应该舒适、宜人,给顾客一种身心都能得到放松的感觉。

合理的座位布局、良好的空气流通以及优雅的装饰,都能为就餐体验增添不少分。

二、菜谱创新菜谱创新是养生美食中心的核心之一,为顾客带来新颖、独特的口味体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菜谱创新方式:1. 材料组合创新:将传统食材与新鲜的时令食材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口味和质感。

比如将传统的鸡蛋炒饭改良为鸡蛋蔬菜炒饭,增加了蔬菜的营养和口感。

2. 烹饪方式创新:在传统的烹饪方式上做新的改变,以提升菜品的口感和色香味。

比如使用蒸煮代替传统的煎炸,减少油脂的摄入,让菜品更加健康。

3. 调味品创新:在传统的调味品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调料和香料,营造出独特的风味。

比如在炒菜时加入果酱或者花椒等,使菜品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4. 形式创新:从菜品的摆盘方式到整体造型设计上进行创新,给顾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最新53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中餐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汇总

最新53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中餐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汇总

53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中餐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中餐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在新平民饮食习俗形成的过程中,餐饮业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餐饮业有专业团队的优势,也往往是大众尝试、学习、交流饮食体验的场所,对大众的饮食活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放大了餐饮业的导向作用,有时餐饮业会影响饮食时尚的兴衰,餐饮业追求高品位艺术和科学真理,就会在新平民饮食习俗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起阻碍作用的餐饮企业最终将被淘汰,只有起积极作用的餐饮企业才能伴随新平民饮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大众不同的食物需求层次,对餐饮业有不同的要求。

在裹腹层次和补偿层次,食物属于稀缺资源,采购食物是餐饮业的生命线,掌握着食物就掌握着市场主动权,同样的价格,哪个餐馆能让顾客吃饱,那个餐馆就能发展。

当大众饮食消费超越裹腹层次和补偿层次之后,哪个餐馆能敏锐地感受饮食观念的变化并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那个餐馆就能发展;那些只能让顾客吃饱的餐馆,迟早一天要倒闭,而当这些企业纷纷倒闭,标志着新的饮食时期已经到来。

在中国,新平民饮食文化时代正在进行中;在世界,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平民饮食文化时代。

也就是说,世界上一些地区已经进入到平民饮食文化时代,一些地区正在进入,还有一些地区将来也会进入,这样,全球性的平民饮食文化时代也在进行中,中国的餐饮业在这个进程中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决定着中餐业的命运。

要起积极作用,必须大胆创新,改变旧平民时代所形成的饮食经营模式,只有创造出适合新平民的饮食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地适应世界。

1、中国菜的神韵一提起日本料理,人们很容易想到寿司;一提起韩国菜,人们很容易想到泡菜;一说到意大利饮食,人们很容易想到空心粉。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人们可能想到很多,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但最多的会想到川菜,或者是湘菜,或者是粤菜,这又是一连串的可能性。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中国菜博大精深,也说明中国菜的标志不明,缺乏形象代表。

如何通过饮食结构促进创新思维

如何通过饮食结构促进创新思维

如何通过饮食结构促进创新思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思维成为了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常常寻求各种方法来激发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方面——饮食结构。

其实,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促进创新思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创新思维的特点和对身体的需求。

创新思维需要大脑保持高度的活跃和敏捷,能够迅速处理和整合各种信息,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这就意味着大脑需要充足的能量供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

碳水化合物是大脑能量的主要来源。

然而,并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对大脑有益。

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能够提供稳定而持久的能量。

相比之下,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糖果等,虽然能迅速提供能量,但这种能量释放迅速且短暂,之后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蛋白质对于大脑的健康和功能也至关重要。

它是构成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有助于维持大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从而促进思维的清晰和集中。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豆类、坚果和蛋类。

脂肪同样是大脑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 脂肪酸,存在于三文鱼、亚麻籽、核桃等食物中,有助于改善大脑的细胞膜流动性,增强神经细胞之间的通信,从而提升大脑的认知功能和创新能力。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促进创新思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 B 族,如维生素 B1、B6 和 B12,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对大脑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 C 和 E 的良好来源,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大脑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矿物质如铁、锌和镁等,对于维持大脑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信号传导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来促进创新思维呢?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应该包含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可以选择一份全麦面包搭配鸡蛋和一杯牛奶,或者燕麦粥加上坚果和新鲜水果。

食品科技:健康饮食的创新之路

食品科技:健康饮食的创新之路

食品科技:健康饮食的创新之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食品科技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科技发展的皇冠上,食品科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引领着健康饮食的创新之路。

首先,食品科技如同一位神奇的厨师,将各种食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手段,科学家们能够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的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不仅口感鲜美,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种创新的食品科技,无疑为人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其次,食品科技如同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然而,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实时监测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可控。

同时,新型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也使得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无处遁形。

这些举措,无疑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再者,食品科技如同一位环保主义者,致力于减少食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量的食物被浪费掉,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环境问题。

而食品科技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通过智能包装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因过期而导致的浪费;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减少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损失。

这些创新的技术手段,无疑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了一份力量。

最后,食品科技如同一位教育家,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正确的观念,很多人在饮食上存在诸多误区。

然而,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改善。

通过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公益讲座等形式,科学家们向公众普及了健康饮食的知识和方法,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

养生美食研发方案

养生美食研发方案

养生美食研发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养生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日常饮食中注重均衡、营养和健康的美食越来越受到欢迎。

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介绍一套养生美食研发方案,通过选取新鲜天然的食材、健康烹饪技巧和科学配比,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口感美味的养生菜谱。

1. 食材选择选取新鲜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食材是养生美食的基础。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常用食材:•有机蔬菜:如菠菜、莴苣、生菜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腰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海鲜类:如鱼、虾、贝类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和大脑发育。

•杂粮类:如荞麦、糙米、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利于消化和预防慢性病。

2. 健康烹饪技巧在养生美食研发中,烹饪技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健康烹饪技巧:蒸蒸是一种低脂肪、高营养的烹饪方法。

将食材放入蒸锅中,用蒸汽将其煮熟。

蒸煮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避免了油炸和烧烤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

煮煮食是最传统的烹饪方法之一,利用水将食材加热到熟透,保持食材的原有味道和养分。

在煮食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具有养生功效的配料,如姜、葱、蒜等,增加食物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炖炖食是在加水或汤汁的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慢炖使食材完全熟透的一种烹饪方法。

炖煮可以使食材中的营养物质充分释放,并使食材更加鲜嫩美味。

烤烤食是一种使用烤箱或烤架进行烧烤的烹饪方法。

烤食不需要使用大量油和调料,能够锁住食材间的水分和营养,使食材的风味更加突出。

3. 科学配比科学配比是养生美食研发的基础,通过合理搭配不同食材,使菜肴的营养价值更加均衡。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科学配比原则:•主食:粮食类食物是主食的首选,如米饭、面条、糙米饭等。

合理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保持能量平衡。

•蔬菜:蔬菜的摄入应占主食的1.5倍以上,不同颜色和类型的蔬菜搭配食用,可获得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烹饪科学与技术实践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烹饪科学与技术实践
• 原因: 来自于对人体健康的 认识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2.宏观控制 阴阳平衡 它是指从整体上把握住人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的中 心乃是人体的阴阳平衡。 阴阳与阴阳学
阴:向下、静止、凝聚、 寒凉、沉降
阳:向上、运动、发散、 温热、上升
人与自然界(饮食)也构成了一个大的阴阳平衡体。
人属阳,饮食属阴,饮食当中的荤素构成了一个大的 阴阳平衡体,同时荤食和素食中又有阴阳的平衡。
它是指人的饮食必须有利于养生,以食治疾, 辨证施食,饮食有节,以保正气,除邪气, 达到健康长寿。
1.辨证施食 是将食物原料的属性,即食物的性能和作用,
以性味(即四气五味)、归经加以概括,使 人通过饮食兴利除弊,并使人体阴阳平衡。
四气:食物的寒、凉 、 温、热的属性。
五味:食物的辛、甘 苦、酸、咸的不同味道。
定法。
3.原料的初加工
• 原料的初加工是指将选择好的原料进行初 步处理,使原料由毛料变成净料的过程, 通常包括解冻、去杂、洗涤、涨发、分档、 出骨等工艺流程。
4.食物原料的保藏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 以保存食物原料品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 有低温保藏、干藏、腌渍与烟熏和辐射保 藏等方法。
第二,蔬菜原料是中国菜肴原 料的另一个核心组成。
4.五果为助
(1)含义 五果:专指五种果品; 泛指各种果品. 五果为助:在养益充的基础上,经常吃适量的果品
对维护人体健康有极大帮助。 (2)助的原理 营养:果品----维生素C,微量元素,植物纤维,水; 特殊成分; 经济:价格较高
(3)五果为助在烹饪中的应用 第一,果品成为中国菜点的重要原料之一。 第二,很多果品作为食品雕刻和工艺菜肴的造型原
生所必需的最主要食品。

养生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创新

养生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创新

养生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创新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养生食物逐渐成为食品工业中的热门领域。

养生食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还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食品工业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养生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

养生食物的范畴广泛,包括富含营养成分的天然食材,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以及经过特殊加工或添加了有益成分的食品,如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添加了膳食纤维的饼干等。

这些食物通常具有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富含抗氧化剂等特点,有助于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食品工业在养生食物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在研发方面,食品工业更加注重对食材营养成分的研究和利用。

例如,通过提取和分离技术,获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从蓝莓中提取花青素、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等,并将其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强食品的保健功能。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改良食材的品种,提高其营养价值。

比如,培育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品种,或者选育出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品种。

生产工艺的创新也是养生食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加工方式可能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而现代食品工业采用了更先进的加工技术,如低温真空干燥、超高压处理、非热加工等,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此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能够保证养生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产品形式的创新为养生食物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常见的食品形态,如片剂、胶囊、粉末等,还出现了许多新颖的产品,如功能性饮料、能量棒、代餐食品等。

这些产品不仅方便携带和食用,而且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例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一份营养丰富的代餐食品可以快速解决一餐的需求;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能量棒能够在运动前后提供及时的能量补充。

包装创新在养生食物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保、便捷、智能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品质,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食品工业发展基本思路与方向

食品工业发展基本思路与方向

食品工业发展必须体现食品的核心价值──满足居民营养需要,食品工业事关人民健康,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常说,食品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道德工业。

因此,食品工业应扮演营养传道者的角色,聘用营养专业人才,密切注视居民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发挥供给引导需求的作用,以营养科学为指导,生产符合各类居民营养需要的营养食品,并在产品宣传过程中传授给消费者正确的营养知识和营养食品选择知识。

一、食品工业发展基本思路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营养科学为指导,把消费者的营养需要置于食品工业的核心地位,发挥供给引导消费的作用,紧密跟踪消费者的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不同消费者生产“安全、营养、美味、方便”的市场细分营养健康食品,并将这些食品营销给适合的人群。

1.把食品营养价值置于核心地位食品的核心价值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为机体提供新陈代谢所需物质,这在温饱满足之前是一个不需讨论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温饱满足之前,人们最为迫切的营养需要是热量和蛋白质之类的宏量营养素,而绝大部分食物都含有这些营养素,都能满足这类营养需要,也就不会出现食物不符合人体营养需要的问题。

而且,热量和蛋白质是最基本的营养素,人类对这类营养素比较敏感,缺乏这类营养素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一种食物如果不能解除人们的饥饿感自然不会受到欢迎而最终被淘汰出局或受到限制,这就保障了食物食用功能与营养价值的统一。

此外,这个阶段的食物大多是未经加工制造的原始天然食物,不会出现人为干预而导致食物营养丢失问题。

时至全面小康阶段,上述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随着食品质量提高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类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能量需求下降,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已得到基本解决,热量与蛋白质、特别是热量已不是制约我国人民营养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当多的人还因热量摄入过剩而营养不良。

这时,高热量的食物对相当多的人已不是营养食品,食物的饱腹功能与营养价值出现了分离,高脂肪、高糖分的美味食品未必是符合食用者营养需要的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工业食品的创新思路在传统手工业食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食品非常发达,传统手工业食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距今3000年前商周时代发明了黄酒,2000年前淮南王发明了豆腐,1600年前西晋时发明了粽子,诸葛亮发明了馒头(比汉堡早1000多年),唐代发明了面条、点心,等等,品种十分丰富。

按食用功能分为主食和副食,主食如饺子、包子、面条、馅饼、春卷、烧麦、汤圆等,副食如榨菜、泡菜、豆腐、豆干等。

传统食品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因而成为早餐的主要食物。

在一日三餐中,最重要一餐是早餐。

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要补充夜间的能量和营养素消耗,又要满足当天上午学习、活动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早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全天的工作、学习效率和精神状态。

良好的早餐习惯,不仅利于当前的健康,而且对一些营养性疾病和慢性病的预防也起着重要作用。

用于早餐的传统食品是否具有合理结构,决定人们的营养是否合理,决定人们的健康水平。

因此,有理由要求用于早餐的食品,在方便加工和食用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合理食物结构,使人们的早餐能够达到营养标准。

这就要求食品工业对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进行改造和创新,生产具有合理食物结构的方便快捷食品。

养充益助食物结构,适用于大众日常饮食,是生产结构型食品的主要依据。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与养充益助食物结构的原理是一致的,并进行了量化处理,将“比例适当”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了食物合理搭配的精确度。

所以,也可以按照《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比例,生产具有合理食物结构的方便快捷食品。

理论上对食物合理搭配的精确度越高,食品加工中操作性越强。

1、主副食一体化,改造食品生产工艺带馅食品如包子、饺子,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其发明思想是主副食一体化,就是主食和副食原料综合加工,主食与副食的营养成份融为一体,方便保存携带和食用。

外国食品如麦当劳、三明治虽然有馅,但都必须烤好了面包,切开加上熟肉馅,那是主食和副食原料分别加工,不能以带馅的形式保存携带。

主副食一体化,为生产具有合理食物结构的方便快捷食品,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带馅食品外,传统食品中还有大量的非带馅食品如面条、馒头等,有些地方风味小吃的加工方法,为非带馅食品的主副食一体化,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湖北有一种风味食品叫“云梦鱼面”,其制作方法是:选用鲜鱼(以青、鲤、草鱼为佳),除去内脏、鱼鳞、头尾、鱼骨、鱼皮,绞成肉泥,与上等小麦面粉、玉米粉、豆粉、海盐、纯碱、清水搅拌均匀,压成薄面皮,上甑蒸熟,取出摊晾,折叠切丝,晒干装盒,便可以贮存携带。

湖南有一种风味食品叫“蒿子粑粑”,其制作方法是:采撷泥蒿的鲜嫩尖叶,捣碎取其汁,然后用泥蒿汁与糯米粉拌和,做成圆粑粑,中间包腊内和盐菜、葱(也有不包腊肉芝麻粉和糖的),蒸熟,或现做现吃,或冷却后保存。

这两种风味食品加工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副食原料加工成泥状,另一种是加工成汁状,然后与粉状主食原料和匀。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主副食一体化食品,是将主食原料加工成面粉状,副食原料加工成馅状、泥状、汁状,生产带馅食品和非带馅食品。

其中,非带馅食品的生产工艺是,在面类食品加工的和面阶段,用预先加工的泥状或汁状的副食原料代替水和面,和面的过程就是主副食一体化的过程,然后按传统食品的后续加工工艺,完成全部加工过程。

合理食物结构的基础是食物多样化,对于多种食物,营养学有一个量的要求:每人每天食用40种左右的食物,再按照早、中、晚餐膳食摄取量3:4:3的比例,一般作为早餐的面类食品,要含有10种左右的食物,这是一桌丰盛菜肴的标准,主副食一体化食品,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主副食一体化,由于将食物原料加工成馅状、泥状、汁状,这就为容纳多种食物提供了可能。

可以将一餐的食用量分解为多份食品,每一份食品分别添加一种或多种不同的食物,多份食品组装成一个系列,这个食品系列中就有多种食物成份,相应地具有多种营养成份。

因此,主副食一体化食品,体现了食物多样的思想,能使人们在不增加食量的情况下,增加食物种类,增加多种营养成份。

食物多样化,还包括对食物资源的开发。

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生物,从食用的角度,生物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已作为食物的种植养殖的生物,二是可作为食物的野生生物,三是有营养价值但因咀嚼困难、外观丑陋及其他原因不适合直接作为食物的野生生物和种植养殖生物中未纳入食物的部份。

主副食一体化是对生物经过液化处理为食品原料,克服了咀嚼困难、外观丑陋的障碍,大大扩展了食品原料的范围。

只要经过无毒性检测,很多生物可以纳入食物范畴。

特别是那些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类活动无益甚至有害的生物,如草类、虫类尤其是水葫芦、蝗虫、老鼠等公害性物种,将其开发为食物来源对人类有双重意义。

总之,液化处理可以打破现有食物的局限,那些有一定营养但不宜直接食用的生物也成为了食物来源,使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食物多样性、广泛性。

2、合理搭配食物,生产结构型食品养充益助食物结构,按照五谷、五菜、五畜、五果的数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递减,《宝塔》采用从底层向高层数量依次递减的排列方式。

《宝塔》共分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水果,每人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第三层为鱼、禽、肉、蛋类动物性食物,每人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100克,豆类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主副食一体化按照《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和早餐在三餐中的大体比例设计食品的食物结构。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而面积大,是主副食一体化食品的主食部份,在食品中所在比重也最大,按一顿早餐的食用量安排100-150克,分为3-6份,作为副食原料的载体。

油脂类位居顶端而面积小,《宝塔》限定上线为每天不超过25克,相应地早餐大约不超过8克,考虑到动物性、植物性食物含有油脂成份和我国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偏高的实际,主副食一体化食品不作专门安排。

同时,水果可以在课间餐、工间餐食用,早餐食品中可以不考虑。

《宝塔》中的第二、三、四层通过添加不同的副食原料来实现。

以三份主食为基本样式,分别添加三类副食原料,一份添加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一份添加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一份添加蔬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瓜茄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这样,就将《宝塔》中各层各类食物安排在一个主副食一体化食品系列中。

为了使各层各类食物的比例大体符合《宝塔》的标准,可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调整食品份数以调整食物比重。

在《宝塔》中,第二层蔬菜应占较大的比重,可将早餐的主食分为四份,其中两份添加蔬菜类食物。

还可将早餐的主食分为五份,其中两份添加蔬菜类食物,两份添加动物性食物,且在两份动物性食物中以蔬菜类食物为配料。

《宝塔》没有将菌物性食物单独归类,营养学研究证明食用菌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可以增加一份主食承载菌类食物,也可将它作为其它类食物的替换原料,这是符合食物多样性原则的。

在既定食量内,主食份数越多,承载多种食物的可能性越大,越符合食物多样性原则,但生产难度、成本也随之增大,方便面、馒头、面包、饼干、豆皮、面条、米粉等品种,根据食品的特点,选择能体现《宝塔》标准的主食份数。

二是提高液体副食原料的浓度以调整食物比重。

在和面的过程中,面粉与水的比例一般为3:1,用液体副食原料代替水和面,其浓度越高所占比重就越大,胶质状适用于所有的面类食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副食原料的比重。

馒头、面包、饼干、豆皮等块、片状食品还可用微粒渣状原料,进一步提高副食原料的比重。

三是调整副食原料的形态以提高其比重。

蔬菜、豆类、菌类都有自然含水分状态和脱水状态,可根据和面对水分的需要对两种状态的物质配合使用,部份选用脱水蔬菜、干果和坚果、干豆、干菌等食物的粉状物质,以提高其比重。

总之,通过各种方法,保障各层各类食物的比例大体符合《宝塔》的要求。

3、同类食物互换,调配结构食品系列养充益助式食物结构,主要是根据食物的谷、菜、畜、果种类排列组合而成,每一种类中都有许多具体品种,虽然每一品种的食物与另一种不完全相同,但同类食物养生功能大致相近,在饮食中同类食物互换,养充益助式食物结构可以演化出许多具体的食物组合,且具有相近的养生功能。

《宝塔》指出,人们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不仅是为了获得均衡的营养,也是为了使饮食更加丰富多彩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享受。

假如人们每天都吃同样食物,难免久食生厌,那么合理营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宝塔》包含的每一类食物中都有许多的品种,虽然每种食物都与另一种不完全相同,但同一类中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往往大体上近似,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换。

应用《宝塔》应当把营养与美味结合起来,按照同类互换的原则调配一日三餐,就可以变换出数十种吃法。

同类食物互换是对食物多样性原则的深化,按照同类互换的原则,主副食一体化食品也可以变换出数十种食品品种。

主、副食原料几乎包括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淀粉植物的种子、蛋白质植物的种子、油脂植物的种子;五菜主要包括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瓜类、茄类、藻类、菌类、蕨类;五畜主要包括水生动物类、家畜类、虫蛹类、家禽类及蛋类、乳类;五果主要选用坚果、核果。

其中每一门类包括众多具体食物,如叶菜有菠菜、韭菜、苋菜、白菜、空心菜等等。

按照养充益助式食物结构及《宝塔》的模式,采取同类食物互换的方法,可在一周、一月或更长时间周期内选用不同的具体食物,早餐可做到一天一个样。

同时,食物有绿、红、黄、蓝、紫、黑等多种颜色,有甘、酸、咸、苦、辛五味属性,同类食物互换还可根据食物的颜色、口味进行调配,生产出丰富多彩的食品。

在同类食物互换的过程中,以中华养生学关于食物的有益搭配和禁忌搭配为依据。

有益搭配如猪肝与菠菜、鸡肉与栗子、豆腐与萝卜、芝麻与海带、百合与鸡蛋等,禁忌搭配如猪肉与菱角、牛肉与栗子、萝卜与木耳、花生与黄瓜、甲鱼与苋菜等,尽可能多的采用有益搭配,一定避免禁忌搭配。

在日常膳食中有些人因不懂食物搭配的禁忌,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食物搭配,主副食一体化食品,无论是个体食品还是系列食品,有条件避免出现错误的食物搭配。

同类食物互换,包括同类食品的互换,将面类食品的方便面、馒头、面包、饼干、豆皮、面条、米粉等品种进行互换,每天吃不同食物、吃不同的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