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挑食和偏食
幼儿园幼儿挑食偏食解决措施

幼儿园幼儿挑食偏食解决措施挑食和偏食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中,简直是个常见的“老大难”问题。
你想啊,吃饭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总有那么几个小家伙,跟食物杠上了,像是吃饭是个很大的任务,非得“挨着”吃,不然就不乐意。
这可让家长和老师们愁坏了,常常想:“这小子真是拿食物当敌人啊!”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破解这个难题,帮孩子们和食物和谐共处,让他们的饭桌变得像游乐场一样有趣。
1. 理解小朋友的心理1.1. “小大人的”自我意识首先,得明白,孩子们其实都是“小大人”。
他们对食物的选择,常常是因为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他们可能觉得“我要吃什么,才是我自己”。
这时,家长和老师可不能硬着来,要有耐心,给他们一点空间和选择。
比如,问问小朋友:“你今天想吃苹果还是香蕉?”让他们有了选择权,自然会高兴得像个小太阳。
再者,告诉他们吃蔬菜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壮,可能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1.2. 食物的颜色和形状另外,食物的颜色和形状也很重要哦!你想,如果桌子上都是一盘子单调的米饭和青菜,谁会觉得好吃呢?试试把食物摆得花里胡哨的,像调色板一样,五颜六色,或者把蔬菜切成有趣的形状,比如星星、心形,孩子们自然会觉得这道菜可爱得不得了,马上就想尝试。
而且,营造一个愉快的氛围,跟孩子一起做饭,享受这个过程,肯定会让他们对食物产生更多的好奇心。
2. 创造有趣的用餐体验2.1. 变身小厨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变身”的游戏,不妨让他们当小厨师,参与到饭菜的准备中来。
比如,带他们去超市选菜,告诉他们这些食材的故事,甚至让他们帮忙洗菜、拌菜。
你看,小朋友在做这些的时候,心里满是成就感,吃的时候也会觉得这道菜是“我的杰作”,怎么可能不爱呢?2.2. 举办“食物派对”再者,办个“食物派对”也是个好主意。
把不同的食物摆在一起,像个小小的自助餐,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小盘子,任意搭配。
你说这不是给他们一种“选秀”的感觉嘛,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还能和小伙伴们分享,肯定会乐在其中。
幼儿挑食教师的解决方法

幼儿挑食教师的解决方法1、营造适宜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行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通过自身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丰富的经验得到主动发展。
2、进餐氛围幼儿进餐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
而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幼儿身心愉悦放松。
经常保持进餐时愉快情绪,有利于增进幼儿食欲。
3、放音乐在幼儿进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进餐,边欣赏音乐,愉快的进餐。
4、表扬鼓励对进餐表现好的幼儿,老师要用眼神投给他们赞许的目光。
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表示赞扬,这会激励他们更积极用餐。
5、态度宽容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一定要宽容。
如有的掉饭菜,有的剩饭,还有的把饭扣在地上等,这时不能训斥、命令、批评。
否则会影响他们的食欲。
而要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使这种宽容、谅解成为幼儿的开胃菜,促进幼儿的饮食。
6、环境创设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中介和桥梁。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墙饰活动,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
在互动中学会科学进餐的知识,懂得进餐时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增强幼儿科学进餐的自觉性。
7、运用不同方法由于每个幼儿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教育的不同,食物的偏好等也必然不一样。
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进餐多少,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异。
8、逐渐加量面对太多、太满的饭菜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给幼儿盛饭时,要留有余地。
这样,幼儿会很轻松地吃完一碗。
然后,教师及时鼓励:“真棒!再盛点吧!”“今天,你吃了两碗,了不起。
”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激起幼儿的食欲,达到逐渐增加饭量的目的。
9、情绪感染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易受大人情绪感染。
因此,教师应用积极情绪去感染幼儿,激起幼儿食欲。
也可以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们,能激起幼儿主动进餐的愿望,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
10、榜样示范模仿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园家园联系育儿:如何解决幼儿挑食 、偏食的问题?

如何解决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
1、可以让孩子适度体验饥饿,随后获得饱感。
2、限制两餐之间的热量卡路里,餐前一小时不喝饮料和吃点
心。
3、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3.5---4小时.
4、慢慢调整孩子不喜欢食物和喜欢食物的比例,把不喜欢和
喜欢食物从1:1变为2:1或更多,使不喜欢变为喜欢。
5、当孩子有推开饭勺、哭闹、转头等行为时,家长采取暂时
隔离法,移开食品,把孩子放进餐椅不理她(他)。
6、带孩子到菜场或超市,由孩子决定采购什么食品。
7、提供机会向进食好的孩子学习。
8、不把甜点作奖赏(否则会让孩子误以为那是最好的食物)。
9、允许孩子做进餐的准备,如拿勺、碗等。
10、营造快乐进食的氛围,反对威逼惩罚强化冲突。
11、进餐时不要看电视,不听故事,不玩玩具,减少进餐分心。
针对宝宝挑食的不良习惯,建议家长这么做 - 不良矫正

针对宝宝挑食的不良习惯,建议家长这么做 - 不良矫正挑食是指儿童经常拒绝某一类食物或者长期只想要相同的食物。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40-70%的1-7岁儿童存在挑食现象。
挑食影响了宝宝的营养摄入、体格智能发育,这让家长很是焦虑。
针对宝宝挑食的不良习惯,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1. 让宝宝与全家人一起吃饭,或是与不挑食、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并且鼓励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学习。
2.改善烹调技术,不让宝宝把不太喜欢吃的食物挑拣出来。
如有的宝宝不吃鸡蛋黄,可以把生鸡蛋与面粉调和,烹制鸡蛋软饼或是鸡蛋面条;不吃胡萝卜的,可以做成胡萝卜猪肉馅包子或饺子。
等吃完饭,再告诉宝宝他所吃的食物。
3.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
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时,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
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时间长了,便会慢慢适应。
4.从不在宝宝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或者有什么特殊味道之类的话。
对宝宝不太喜欢吃的食物,多讲讲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吃了以后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而且父母应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大口大口香甜地边吃边称赞那些食物吃起来味道有多好。
当宝宝表示也想吃一点时,要及时表扬孩子。
5.给宝宝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如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到了吃饭时间,让他洗洗手,安静一会,等有了食欲再吃饭。
此时桌子上摆了各种食物,其中也有宝宝不太喜欢吃的,可是家长不要提醒他。
宝宝经过活动,肚子已很饿了,吃起来会觉得很香。
只要他吃了以后没有恶心、呕吐或过敏等表现,说明这种食物对他是合适的。
如果食后确有身体不适的表现,则要向医生请教,那就不属于挑食、偏食了。
幼儿园老师如何巧妙应对幼儿挑食

2021/10/10
6
2021/10/10
8、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宣 传栏等方式督促家长教育幼儿改 变饮食结构,引导孩子形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孩子的不良饮食习 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 的,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 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助孩子 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 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3
2021/10/10
4、变换花样,使饭菜可口。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
吃味道鲜美、可口的饭菜。孩子 一般都喜欢色泽鲜艳的食品,这 也是孩子喜欢垃圾食品的原因, 根据幼儿的这一喜好,幼儿园每 天给孩子准备的食谱都应该是不 一样的,而且要做到各种菜的营 养搭配,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 要把菜肴做得色香味惧全,给幼 儿做食物,要注意烹饪的方法, 食物的外形要美观,品种多样, 气味要香,这样的食物可以刺激 幼儿的视觉和嗅觉等器官,从而 刺激幼儿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 分泌,增进消化和吸收功能。
2021/10/10
5
6、让孩子必须尝一点的规矩。 让孩子吃饭时必须把菜尝一尝,
即使他不喜欢或以前从未吃过这个 菜。孩子尝过菜后,你要表扬和奖 励他。比如增加他看电视的时间, 让他从彩袋中摸一件意想不到的小 礼物或饭后给他。
7、在教育活动中渗透营养方面的知 识。
通过生活教育活动向幼儿讲述 偏食的危害性,让孩子了解各种食 物中含有人体最需要的成分。如果 缺少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健康。容 易患各种疾病。
挑食、偏食现象好发于6 个月至6岁各个年龄段的 儿童,比例高达25%— 30%。常见问题包括吃得 少而慢、对食物不感兴 趣、不愿尝试新食物、 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 些类型的食物等。那么 幼儿园老师如何能够纠 正这个问题呢?
幼儿园教师如何改善幼儿挑食问题

幼儿园教师如何改善幼儿挑食问题幼儿挑食是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头疼的问题之一。
每当孩子们在吃饭时挑食、偏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营养摄入,也给教师和家长增添了不少麻烦。
而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改善幼儿挑食问题是一项必须认真对待的任务,因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改善幼儿挑食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1. 了解儿童挑食的原因挑食在幼儿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孩子挑食是因为味蕾敏感,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某种食物的颜色或形状,还有的可能是对某种食物有先天的厌恶情绪。
了解儿童挑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了解了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纠正。
2. 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对于改善幼儿挑食问题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餐桌、调整用餐时间、改善用餐氛围等方面进行改善。
在餐桌上摆放一些色彩鲜艳的餐具,或者让孩子参与食材的选择和准备,会有效地吸引他们对食物产生兴趣,从而增加食欲。
3. 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对于克服挑食问题非常重要。
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食物制作活动,引导孩子们参与食材的处理和烹饪过程。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一些小点心或者简单的美食,不仅能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对食物的认识,从而改变他们对某些食物的偏见。
4. 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们的挑食行为。
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口味和偏好,合理安排膳食,并且在食材的选择上多样化,多角度地满足孩子们口味上的需求。
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有趣的饮食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各种食材和食物,从而提高他们对食物的接受度。
5.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幼儿挑食问题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营养教育活动,向孩子们传递关于饮食均衡、膳食多样化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挑食教育措施

吃饭挑食教育措施
1. 以身作则: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2.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
可以尝试将孩子不喜欢的食物与喜欢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或者以不同的方式烹饪,增加食物的吸引力。
3. 让孩子参与食物准备过程: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选择和购买,甚至可以让他们帮忙准备饭菜。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和参与感,也有助于他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规律的饮食时间和餐桌礼仪,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在饭前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他们的食欲。
5. 耐心引导: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家长要保持耐心,不要强迫他们吃。
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尝试新食物。
6. 给予积极反馈:当孩子尝试新食物或吃了他们不太喜欢的食物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 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某些食物,是否有过敏或不舒服的感觉。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他们的感受。
8. 家庭氛围: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就餐氛围,让孩子享受吃饭的过程。
总之,纠正孩子吃饭挑食的问题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通过采取上述教育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孩子的挑食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幼儿挑食解决方法

幼儿挑食解决方法
幼儿挑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纠正这个问题:
1.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让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蛋白质等。
可以尝试将新的食物与孩子喜欢的食物混合在一起,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味道。
2.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尽量让孩子定时吃饭,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腹。
同时,避免让孩子在正餐之间吃太多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
3. 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参与度。
也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餐具和碗盘,提高他们的用餐兴趣。
4. 家长做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出健康、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从而接受各种食物。
5. 鼓励和奖励:当孩子尝试新的食物时,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奖励,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自信心。
6. 了解孩子的偏好: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对食物的偏好,尽量避免提供他们不喜欢的食物。
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的口味变化,逐渐引导他们尝试新的食物。
7.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孩子的挑食问题比较严重,家长可以考虑咨询儿科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意见,了解更多关于孩子饮食方面的知识。
总之,纠正幼儿挑食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引导。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做榜样、鼓励和奖励等方法,可以逐渐改善孩子的挑食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纠正挑食和偏食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也要有“狠”心。
刚开始孩子很可能又哭又闹,甚至宁可饿着肚子都不吃一口其他食物。
这时就更要注意方式方法:
平时不要给太多的零食,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孩子自然就会有食欲。
家长的态度要一致。
不要不停的问孩子喜欢吃这个吗?喜欢吃那个吗?更不要专门把好菜挑出来留给孩子。
家长不要拿吃饭和孩子讲条件,不然孩子更会将吃饭当做“武器”。
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可采取“饥饿疗法”,不要一直担心他饿不饿。
一顿两顿没吃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反而下顿会吃更多。
尽量注意营养和色香味的搭配。
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
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
舒适的进餐环境:进餐的环境要安静、卫生,餐前要洗手。
大人不要在进餐时训斥孩子,保持孩子心情愉快。
切忌边吃边玩。
食物种类多样:食物应注意粗细搭配,粮食类(包括粗粮、细粮)、豆类、肉蛋类、鱼类、蔬菜、水果、油、糖等各种食物都要吃。
定时定量:每顿饭的量要合适,早餐、午餐、午点、晚餐之间的比例以25%、35%、10%、30%为宜。
教孩子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调味料尽量少:盐分会影响血压、增加肾脏的负荷,而糖分过多则会令人肥胖,应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