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1

合集下载

兰州地铁1号线方案

兰州地铁1号线方案

地铁1号线方案示意图兰州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第一阶段(2011-2020年)主要修建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第二阶段(2021-2030年)主要修建1号线、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第三阶段(2031—2050年)主要修建中川线、榆中线和青什线。

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兰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由6条线路组成,分为中心城区线网和市域线网两个层次,总长约207公里。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准时、节能、环保、安全的交通方式,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有效解决“大城市交通病”的首要选择,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一般40%的城市出行需求靠轨道交通解决。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将在2020年前建设完工。

中心城区线网由1、2、3号线组成,总长约90公里;市域线网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3条线组成,总长约117公里。

根据规划目标,预计到2020年,兰州市区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量的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15%—20%。

轨道交通1号线是中心城区规划的3条线路中最先开建的一条,也是最长的一条线路。

东起城关区东岗镇,西至西固区石岗,长约34公里,东西横贯中心城区,串联了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主要功能区块,以及铁路西客站、小西湖、西关十字、东方红广场、东部市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直接沟通了城市第二中心和城市核心区。

轨道交通2号线东起城关区雁北路,西至安宁区元台子,长约32公里,连接雁滩组团、城关组团、七里河组团、安宁组团,在城市蜂腰地段形成东西向的轨道交通第二通道,是兰州市轨道交通又一条主干线路。

轨道交通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兰州市城区东扩的重要线路。

东起榆中县和平镇,西至城关区五泉下广场,长约24公里,连接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雁滩组团和和平组团,期望有效解决和平镇市民便捷入城的问题。

规道交通4、5、6号市域线,分别为中川线、榆中线和青什线,主要是解决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一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一

•长江十号:李田梅
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城市轨道交通按轨道空间位置分:可分为地下铁道、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 按小时单向运能划分:可分为 重轨铁路 、 轻轨铁路 和 独轨铁路 。
2、城市轨道交通按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 有轨电车 、
地下铁道
、 轻轨
、 独轨
、 城市(市郊)铁路 、 磁悬浮
•长江十号:李田梅
7.新交通系统
新交通系统,是新开发的具有高速、准点、舒适和污染小的交通方式及其运 行服务系统的总称,一般泛指以无人驾驶的车厢在专用路权及自动化控制条件下 运行的新型运输系统。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就是一种新交通系统,是指系统中利用导轨导向自动控制 运行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如图1-10所示。
•长江十号:李田梅
任务二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历史
1.现代轨道交通诞生前阶段(1827~1890)
2.现代轨道交通的初步发展阶段(1890~1924)
3.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
4.再发展阶段(1949~1969)
5.高速发展阶段(1969至今)
•长江十号:李田梅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长江十号:李田梅
四、判断题
1、有轨电车是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2、轻轨是指铺设的轨道是轻型的。( √ ) 3、轻轨和地铁的投资一样大,投资回收期都很长。( × ) 4、轻轨单项高峰小时的运输能力为1万~3万人。( √ ) 5、独轨铁路具有道岔结构复杂、笨重、转换时间长的特点。(×) 6、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盖挖法。(× ) 7、棋盘式线网使旅客换乘次数较多。( √ ) 8、放射形线网所有线路间都可以实现直接换乘,且换乘客流不大。(×) 9、市郊铁路是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 10、ESC是指通信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摘要: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线路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关系着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及效益,因而需高度重视线路设计工作,并深入挖掘其设计影响因素,进而获得最优轨道交通设计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特点,详细阐述线路设计具体内容,并对线站位方案进行了比对研究,旨在优化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效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内容;方法线路设计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项目投入及运营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可认为线路设计直接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的总体布局,对施工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而线路设计包含平、纵断面、配线、调线调坡等诸多内容,要求设计人员掌握轨道线路设计方法,通过科学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充分利用先进设计设计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调整线路设计方案,实现轨道交通设计效果的最优化。

一、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特点(一)总体性在进行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内容为车站规划、配线方案、总体布局和运营实际需求等方面,保证接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项目初级阶段,应当保证线站位布置的合理性。

在进行线路设计时注重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第二,在交通工作中重视换乘效率,协调好各交通工具,做好接驳工作。

第三,想要提高线路设计的质量,各部门之间一定要及时进行合作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接口协调。

第四,在设计方案时结合实际工况,主要考虑到交通堵塞和土地占用等因素。

第五,尽量减少轨道交通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缓解轨道运营企业资金压力。

(二)复杂性通常来说,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涉及到的工序很多,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并且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

因此,想要做好线路设计工作,有关人员一定要熟悉并掌握相关线路资料,明确城市交通格局、换乘频次、站点分布等内容,然后对一些重要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2)坡段长度。坡段长度简称坡长,是指相邻两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 坡段长度越长,变坡点的数目就越少。列车通过变坡点时,由于坡度的变化, 列车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力和附加加速度。在变坡点前后列车运 行阻力不同,车钩间存在游间,将使部分车辆产生局部加速度,影响行车平稳; 同时也使车辆间产生冲击作用,增大列车纵向力。坡段长度要保证列车不致产 生断钩事故。附加应力过大,车钩就有断裂的可能;附加加速度过大,会引起 乘客的不舒适和突然移位。

谢谢观看!
市 轨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3.竖曲线 在线路纵断面
的变坡点处设置的 竖向圆弧称为竖曲 线,常用的竖曲线 线型为圆曲线,如 图28所示。
图28竖曲线示意简图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1)竖曲线半径需要满足的要求。 ① 行车平稳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的,如图26所示。
图26线路纵断面的组成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1.坡段 坡段的特征
用坡度(i)和坡 段长度(Li)来表
示,如图27所示。
图27坡段示意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 2.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
4.最大坡度折减 当平面上出现小半径曲线和
隧道时,由于附加阻力增大、黏 着系数降低,因此需降低最大坡 度值,保证列车以不低于计算速 度或规定速度的速度通过该地段。 此项工作为最大坡度折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摘要:在铁路运输工程中,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第一专业人员,是地铁和轻轨整体设计中最重要的。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速、和谐发展,介绍了不同阶段道路设计的内容和工作方法。

在设计线路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因素,对线路和车站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市政当局和物业单位建立积极联系,逐步稳定线路和车站方案,最后确定科学、合理、可实现的平台纵断面方案。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包含内容;方式方法;分析;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加大。

面对这种情况,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发展正在加快,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大中型城市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

铁路运输工程建设中,线路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社会经济效益和缓解交通压力的效益。

并具有全球性、决策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改进线路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化,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并为铁路交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线路专业设计特征1.1总体性线路专业人员在了解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其选线设计在工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可以说,它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其质量直接控制着其他项目的设计和投资,这些项目的横向设计也是最重要的。

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项目的总体布局,并确定了项目完成后的外观和有效性。

因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明确界定所有控制措施。

除了干线方向、车站布局、移交计划和布线条件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干线的初步、近期和长期业务需求,以及车辆仓库布局(停车区)和综合计划的可行性。

特别是,在对项目进行初步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到中继站方案的所有组成部分。

生产线设计必须以整合方式进行计划,输入整体计划,处理下列五种关系,并选择最佳整合计划。

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保持一致,相辅相成,改进城市规划;综合城市交通联系:与其他城市交通方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联系和转移;内外接口协调:线路设计是基于不同专业和系统之间的协调,需要加强内外接口的协调;项目可行性:全面审查线路站计划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到施工方法、拆除土地和清除交通等因素;工程经济性:降低集成工程和运营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导论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导论 第一章

11.造价
同样规模的线路,建设在地面和 高架上的轻轨交通与地铁比较,三者 投资相差较多,比值一般为1∶3∶9。 每公里地铁造价高达6~8亿元人民币, 每公里轻轨则需要1.5~3.5亿元人民 币。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伦敦地铁线路总长度约410 km (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 座,地铁车辆保有量约4 139辆,年客 运总量已突破8亿人次,如图1-6所示。
4.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站装 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 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 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8.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污染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 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减少公共汽车的数量,从而进 一步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 了各种降噪措施,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若按容量(运送能力),可分为高容量、大容量、中容量和小容量。 若按线路架设方式,可分为地下、高架和地面。 若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轨导向。 若按线路隔离程度,可分为全隔离、半隔离和不隔离。 若按轨道材料,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和橡胶轮混凝土轨道梁系统。 若按牵引方式,可分为旋转式直流、交流电机牵引和直线电机牵引。 若按运营组织方式,可分为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和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与施工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与施工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4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可编辑课件PPT
5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构成 ➢ 线网规划
在一定线路数量规模条件下,确定路网的形态及各条 线路走向的决策过程。
➢ 线路设计
在已经确定的线网规划基础上,研究某一条或某一段 线路的具体位置,包括线路路由、敷设方式及站点选择等 的确定过程。
可编辑课件PPT
13
可编辑课件PPT
14
可编辑课件PPT
15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可编辑课件PPT
17
可编辑课件PPT
18
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可编辑课件PPT
19
上讲内容回顾
✓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可划分为哪两个部分? ✓ 线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
以确立知道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规划原则。
它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 状与发展规划。
可编辑课件PPT
10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b.线网结构研究 线网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合理规模研究、线网结构研究、线 网方案客流测试和线网方案评价等。
可编辑课件PPT
1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可编辑课件PPT
3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
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 路.网.?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包括哪两个部分?每个部 分的主要工作是做什么?
– 路,线路,城市中某一把甲地和乙地连接起来的轨道路由. – 网,线网,一个城市中轨道交通线路所构成的路网状态.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 7)经过市郊铁路车站时,应设站换乘; 有条件时宜预留接轨联运条件。
2、主要技术标准
基本类型
正线
最小曲线半 辅助线
径(m)
车场线
正线
最大坡度 辅助线
(‰)
车场线
竖曲线半径 正 线
A 300~350
250 150 30~35 40 1.5
3000~5000
B 250~300 150~200 80~110 30~35
区间并行 地段 线间距
演示主要内容
• 一、盾构概述 • 二、土压平衡盾构机简介 • 三 、盾构施工工艺简介
一、盾构概述
• 盾构的型式: • 根据结构特点、开挖方式—— • 手掘式 • 挤压式 • 半机械式 • 机械式(土压平衡、泥水加压式、大刀
盘式、局部气压式)
二、土压平衡盾构机简介
土压平衡盾构机
3、线间距
当左右线并行布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 为线间距。线间距受所处位置、施工方法、限界、线 路速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一般可以分为区间并行地段 线间距、车站地段线间距、道岔地段线间距等。
按照线路的敷设位置、施工方法分
地下线盾构施工法线间距 地下线路明挖施工法线间距 地面、高架线路线间距
2)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路由选择 当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离开线路直线方向或经由主
路时,线路路由有下列方式可供选择。 (1)路由绕向特大型客流集散点。 (2)采用支路连接。 (3)延长车站出入口通道,并设自动步道。 (4)调整路网部分线路走向。 (5)调整特大型客流集散点。
• 3)路由方案比选 路由对线路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影 响重大,应多做路由方案比较。吸 引客流条件、线路条件、施工条件 、施工干扰、对城市的影响、工程 造价、运营效益等,是路由方案比 选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保证项目设计的总体性和完整性,为项目
安全地投入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总体设计工作在 建设的各个阶段是连续进行的,这不因建设过程 中设计与施工单位增减或变更为中心。
全方位:
从客流预测到项目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制定,从 线、站方案比选确定到土建工程结构施工方案研究,从 车辆、设备制式方案选择到设备系统方案的确定。设备 安装到调试,总体设计都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协调与 控制,应特别重视重点部位及关键细节的管理和控制。 有时细节决定成败。
注:这里所讲“建设的不同阶段”,主要指总体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联调、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未
含规划、预可研、可研等前期研究阶段。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出于 自身管理的需要,常在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完成后,才进行总体设
计(含总包)工作招标。即是说,中标单位从项目的总体设计阶段才
于某一设计阶段,而是纵贯项目的建设期之全过程。 即从总体设计阶段到施工验收的各个阶段都有总体设
计工作,只不过其内容和工作方式不同而已。若从广
义上说,总体设计工作应贯穿该项目的前期规划研究 (可行性研究以前)到项目实施(总体设计阶段以后) 的整个项目建设之全过程。除非因业主的市场运作而 中断。
连续性:
设计的及时协调和连续控制,才能确保达到设
计文件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总体性要求,为工 程施工打下基础。
先导性:
通过工程的总体筹划、施组方案研究和工期总
体安排,以及重点、难点,为工程施工提出指导性
意见和建议。同时,总体设计对各种工程风险因素 进行了比较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规避或减少其 影响的措施或建议,这些都不对工程施工起到提示 或警示作用。
总体性 :
各分项设计及各系统设计的技术标准和内容完全 符合总体设计的要求,步调高度一致,土建系统与设备 系统及各设备系统之间的“接口 ”无矛盾、不碰撞,
上述诸系统的设计方案充分满足运营组织和管理系统制
定的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功能需求。
统一性、完整性和总体性是紧密相连、密不可
分的总体设计工作目标和任务。只有通过总体
正式开展总体设计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实际上,从总体设计的技术 层面上看,如果设计单位的工作是连续的,其总体设计从项目建设的
前期研究工作,至少从预可研开始即开展了总体设计工作,这对项目
的建设的连续性,统一性是有利的。
主要特点:

全过程 连续性


全方位
负总责
全过程 :
以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设计工作不只限
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工期较长、施工对城 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大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设计过程中,常采用多专业、多单位联合设计 的管理模式。两种情况,凸显总体设计的核心
作用。
简言之,总体设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确保工
程设计文件的统一性、完整性、总体性和对工
程施工的先导性。
统一性:
整个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的统一,各
以上只是集中说明了总体”约定,总体设计应对项目设计的
质量、工期、投资控制负总责。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总体设计应从技术方案角度、高度关注设计方案的
可靠度和安全性,确保设计方案是安全可靠的,为 施工和运营安全打下坚实基础,以避免不必要的麻 烦和责任。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 地位与作用
地位: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实践证明,总体设计
分现设计及分系统设计技术要求及系统功能设计目
标与整体功能目标的统一,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的
统一,设计要素的输入输出相关管理方式的统一等。
完整性:
各分项设计及分系统设计的功能应符合与满
足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各系统的功能衔接
与整合合理,符合项目远期系统能力配套之要求,
各项设计文件内容齐全、完整、不漏项、不缺失 等。
需要。希望我院从事此项总体设计的同仁,认真
总结经验大力提高我院的总体设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
基本概念与特点


基本概念: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就是根据项目远期的客流和运营管 理功能需要,以城市规划和发展为先导,按照现行设计“规范”, “规程”和国家、省、市有关方针政策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设的 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最终目标;统筹考虑城市规划、 道路、交通、市政、地下建筑、电力、通信、地下管线、环保等 各方面的条件约束,对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和设计方案 与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与安排,并对拟定的各项设计方案 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 定义与特点 地位与作用 主要工作内容 管理方法与措施 素质与要求
有关提示:
1.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与传统的铁路总体
设计相比,涉及的因素繁多,影响到城市的方方 面面,需要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中相关领域及有关 利益体的各种诉求,在设计内容、方法和管理模 式等方面有诸多的特殊要求。本文根据我院多年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经验教训归纳、整 理、总结而成。
2、由于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常采用“总体总
包”的设计管理模式,因此,下文所述之总
体设计工作内容不仅包括狭义的总体设计及 总体性技术管理与总包管理工作,还包括总 包单位在设计全过程中及分阶段设计中承担 的具体设计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都应是 “总体设计负责人”或“项总”(“总体”) 全面关注,认真抓好“份内工作”。
3、在具体实施项目的总体设计中,由于各个城市
管理理念及有关条件的差异,业主对总体总包设计
的工作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总体设计单位应与业主 予以明确并以“合同”方式履行职责,确保做好合 同规定的总体设计工作内容,大力协助业主搞好其 他工作。
4、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工作在设计 内容、方法及管理模式方面有了不少改进与发展, 本文所述有关内容可能已不符合或不能满足实际
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核心,在整个设计过程
中,处于“总策划、总控制、总指挥”的地位,对 于工程施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水平的总体设 计,不仅可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系统设计质 量的提高,而且对工程建成后发挥良好地功能效益
亦有很大的影响。
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为
一体、技术复杂、涉及的控制因素多、设计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