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练习
《短文二篇》八上语文小测(答案版)

11《短文二篇》小测一、文学常识1.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2.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4.[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 ),他承袭祖父谢玄(343- -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6.[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
7.[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8.[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二、解释下列字词,并翻译句子。
(1)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古来共(共同)谈。
高峰入(耸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的秀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见水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班斓,交相辉映。
交,交相)。
青林翠竹,四时(四季)俱(都)备。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完备。
3.晓(清晨)雾将(将要)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
欲,将要。
颓,坠落。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竞(争相,争着)跃。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猴、飞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将要落山了,水中前有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4.实(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自从)康乐以来,未复(再)有能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其(代词,这种)奇者。
(这)确实是人间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种奇景的人。
(2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就)一起在院子散步。
4.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的闲人罢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两篇》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两篇》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曰欲颓.(tú)B.沉鳞竞.跃(jìng)C.水中藻、荇.交横(xìng)D.何处去竹柏.(bǎi)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夕日欲颓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二、文言文阅读4.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五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竞跃: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6.《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课后习题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 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 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习题及答案1.给加粗字注音。
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奇者③藻、荇交横2.解释加粗字。
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3.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________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____________〞。
4.试比拟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参考答案1.①tuí②yù③xìng2.①交相辉映②消散③坠落④潜游在水中的鱼⑤考虑、想到⑥参与,这里指观赏⑦共同,一起⑧形容水的澄澈3.①陶弘景②宋苏轼三苏4.写景上都写令人赏心悦目之景,但前者是融天下美景于一文,而后者是洞庭湖一处之景。
抒情上都抒发欣喜之情,但前者表达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后者则表达迁客骚人宠辱皆忘的愉悦之情。
(短文两篇)习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两篇练习题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一:《我的暑假生活》暑假到了,同学们都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你们假期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的暑假生活。
我喜欢读书,所以整个暑假期间,我都有按时读书。
每天早上,我都会找一个宁静的地方,静心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
通过阅读,我结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物,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在书中,我像游走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感到非常快乐和充实。
除了读书,我还参加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我报了一个夏令营,去了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度假。
在夏令营里,我结交了好多朋友,一起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登山、海滩排球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我的体力,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
我和父母一起去了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节目。
老人们非常高兴,我们也很开心。
通过这个经历,我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并且愿意为他们尽一份力量。
除了读书和活动外,我的暑假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旅游。
我的家人带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名山大川、风景如画的乡村等。
在旅游中,我见识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总之,我的暑假生活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我在读书中汲取知识,在参加活动中增强团队意识,在旅游中丰富阅历。
这个假期过去了,我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也更加懂得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对我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初二语文人教版短文二:《我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的梦想。
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这个想法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小时候,我经常生病,每次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总是对那些医生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他们用自己的医术和周到的关怀,帮助了我许多次。
慢慢地,我也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我知道成为一名医生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为此,我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对医学的学习兴趣。
我常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书籍来阅读,通过这些阅读,我对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经典练

11 《短文两篇》同步经典练第一部分:基础经典1. 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自号,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朝代)齐梁时思想家,著有。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_____,宋代_____。
散文方面,他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诗词方面,他与______合称“______”,同为宋代______词派的代表。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xiǎo)沉鳞.(lín) 夕日欲颓.(tuī)B.石壁.(bì) 猿.鸟(yuán) 与.其奇者(yǔ)C.欣.然(xīn) 相与.(yǔ) 五色交辉.(huī)D.积.水(jī) 竹柏.(bǎi) 解.衣欲睡(ji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4.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二部分:能力经典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练习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牍.〔〕儒.〔〕淤.〔〕涟.〔〕蔓.〔〕蕃.〔〕逸.〔〕噫.〔〕2.以下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那么名.〔〕〔2〕有龙那么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3.选择以下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给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 B.适宜 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少 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A.否那么 B.却 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HY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8〕亭亭净植.〔〕 A.植物 B.栽种 C.立5.指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2〕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6.写出以下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7.将以下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八上语文《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短文二篇【经典永流传】闷歌行十二首(其十二)[宋]杨万里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锦书】【微赏】纵使风大浪高,也不要慌,少则两天,多则三月,风力减弱后,浪头自会平静下来。
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一课一赏·豁达夯基厚积致远1.正字音(1)夕日欲颓(tuí)(2)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3)水中藻(zǎo)、荇(xìnɡ)交横2.晓词义(1)五色交辉交: 交相(2)五色交辉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 四季(4)晓雾将歇歇: 消散(5)夕日欲颓欲: 将要(6)夕日欲颓颓: 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7)沉鳞竞跃竞: 争相,争着(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9)念无与为乐者念: 考虑,想到(10)怀民亦未寝寝: 睡觉(11)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共同,一起(12)相与步于中庭步: 名词用作动词,散步(13)相与步于中庭于: 在(14)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15)盖竹柏影也盖: 大概是(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只是3.写句意(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省略句)译文: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译文: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4.默名句(1)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2)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记常识(1)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南朝齐梁(朝代)时思想家。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练习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 ) 鲜有闻(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可爱者甚蕃( )
(4)濯清涟而不妖( )
(5)亭亭净植 ( )
(6)宜乎众矣 (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之乱耳( )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7.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3)可以,。
无丝竹之乱耳,。
(4)菊之爱,。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选自《》作者,代哲学家
(2)《陋室铭》作者是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说”“铭”是古代一种文体,请你再举出二例与之相类似的文体。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
B: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三、读写链接
作者在《短文两篇》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还要写出你喜爱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1.xīn tái rú dú shǔfán yū zhuó xiè xiǎn
2.D
3.(1)这(2)没有学问的人(3)多(4)洗涤(5)立(6)应当(7)使……劳累(8)奏乐的声音
4.A
5.D
6.(1)B(2)D
7.(略)
8.(1)《周元公集》、周敦颐、宋(2)唐、刘禹锡、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用韵(3)表、记
二、
1.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
2.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
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惟吾德馨(4)何陋之有
4.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
5.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
7.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
8.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9.(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3)中通外直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
11.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2.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
13.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
(略)。
点拨:写出植物本身的特点及给你带来的启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