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2.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3.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A.盐酸 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 D.氧化钙5.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食醋B.柠檬汁C.氢氧化钠溶液D.肥皂水6.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7.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Na+、OH-、SO42-B.Ca2+、Na+、Cl-、CO32-C.K+、Na+、Cl-、CO32-D.NH4+、Na+、OH-、NO3-9.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10.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A.NaCl K2CO3 Ca(NO3)2 HNO3 B.Na2SO4 BaCl2 K2CO3 KNO3 C.FeCl3NaOH H2SO4 Ba(OH)2 D.K2CO3 H2SO4KNO3 BaCl21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12.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 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13.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14.“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 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钾 B.氧化铜C.碳酸钙 D.氢氧化钾1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九年级】初三化学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九年级】初三化学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九年级】初三化学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习题(附答案和解释)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5分钟的培训(预习培训,可在课前使用)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__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_______生成水。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

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分析:检查中和反应的本质。

答案:酸碱盐h+oh-2.如果正常雨水的pH值小于7,则为酸性。

原因是。

人们通常把pH值设为酸雨。

土壤pH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降雨时有一部分会溶于水生成碳酸。

酸雨及作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生长,要求同学们能记住。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5.6 < 4 > 83.人被蚊子、昆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

此时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盐水B.肥皂水C.橙汁D.米醋解析:肥皂水显碱性,可以与蚁酸发生中和反应。

回答:B4.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a、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测量溶液的pH值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c、测定前,必须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d.用胶头滴管滴1小滴待测液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正确操作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

方案a、B和C是确定溶液pH值时应注意的典型问题。

答案:d10分钟的培训(强化培训,可在课堂上使用)1.下列各种无色溶液,ph大于7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B.稀硫酸c.食盐水d.蒸馏水分析: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

碱性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a2.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下表显示了菊花提取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变化。

将菊花提取物滴入肥皂水中(pH:9.5-10.5),溶液颜色为()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菊花提取物的颜色是红色、紫色和黄色a.无色b.红色c.黄色d.紫色分析:肥皂水的pH值为9.5-10.5,表明它是碱性的。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中和反应、溶液的pH(答案,含详解)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中和反应、溶液的pH(答案,含详解)

中和反应、溶液的pH一、选择题1.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A.6 B.8 C.11 D.14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B.服用含Mg (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3.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4.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A.CO2 B.HCI C.NaCI D.Ca(OH)25.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6.(20**天津一模)某同学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 B.汽水 C.酱油 D. 洗发水7.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8.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A.MgB.H2OC.NaOHD.CaCO39.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A.HCl和NaOH B.CO2和NaOHC.H2SO4和Fe2O3 D.H2SO4和BaCl210.(20**.上海市)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A.无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D.使用pH试纸应先用蒸馏水润湿12. “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3.(20**安徽)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A.三次吃点心后 B.早、午、晚餐前C.早餐、午餐、晚睡前 D.早、午、晚餐后14.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15.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16.(20**年烟台市)(多选)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答案】A【解析】A. 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 B. 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NaOH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 Na2SO4和盐酸不反应,溶液始终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2.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

②Na2SO3+SO2+H2O═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说法正确;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1)+x+(﹣2)×3=0,解得x=+4,故C说法错误;①2NaOH+SO2═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 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CH4+2O2CO2+2H2O B.H2CO3=== CO2↑+H2OC.BaCl2+2AgNO3=== 2AgCl↓+Ba(NO3)2 D.2H2O22H2O+O2↑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OH-、Ba2+ B.Na+、K+、Cl-、SO42-C.Na+、H+、NO3-、CO32- D.K+、Mg2+、NO3-、OH-6.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A.盐酸 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 D.氧化钙8.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食醋B.柠檬汁C.氢氧化钠溶液D.肥皂水9.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10.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2Fe+3CuCl2==2FeCl3+3Cu B.CuO+H2SO4==CuSO4+H2OC.K2SO4+Ba(NO3)2=BaSO4↓+2KNO3D.Al(OH)3+3HCl==AlCl3+3H2O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12.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C CO2 → H2CO3 CaCO3 CO2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13.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H+、HCO3_ B.Na+、Ba2+、CO32-C.K+、NO3-、H+ D.H+、Cl-、OH-15.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C.盐酸 D.二氧化碳1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苹果汁葡萄汁牛奶鸡蛋清pH 2.9~3.3 3.5~4.5 6.3~6.67.6~8.0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1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18.“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题含答案(2)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题含答案(2)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题含答案(2)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解析:A【解析】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正确;B、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错误;C、氯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故错误;D、硫酸铜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

2.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解析:D【解析】【详解】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a、b、c三种曲线中,最终a、b、c都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在b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b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AB正确;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pH值逐渐减小,到达b点时,pH值为7,故C 错误;故选C。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Zn+2HCl ═ZnCl 2+H 2↑B .AgNO 3+HCl ═AgCl↓+HNO 3C .Mg (OH )2+2HCl ═MgCl 2+2H 2OD .2NaOH+SO 3═Na 2SO 4+H 2O 2.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 42-、Cl -和X ,则X 可能是A .Cu 2+B .NO 3-C .Na +D .Ba 2+ 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 溶液、Na 2SO 3溶液将90%以上的SO 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 2═Na 2SO 3+H 2O ②Na 2SO 3+SO 2+H 2O ═2NaHSO 3③NaHSO 3+NaOH ═Na 2SO 3+H 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 2SO 3C .NaHSO 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 .反应①说明SO 2与CO 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在含有大量H +、Na +、SO 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 .NH 4+B .Ba 2+C .OH -D .HCO 3-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 .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 .氮气、熟石灰、生石灰D .生铁、酒精、干冰6.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 2+H 2O→HCl+HClO 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 .酚酞试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硝酸银溶液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2+2-4Na Ba SO 、、B .+2+-H Cu OH 、、C .+--3K NO Cl 、、D .+2--3H CO Cl 、、8.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 +没有减少的是( )A .BaCl 2B .NaOHC .CuOD .Zn9.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B点之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表示的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10.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11.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常见的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是指什么?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氧气和水C. 酸和碱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水D. 酸和碱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氢气答案:A2. 以下哪个物质是酸性物质?A. 醋B. 纯净水C. 食盐D. 红磷答案:A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酸性溶液的pH值大于7B.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C. 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D. 中性溶液的pH值大于7答案:B4. 以下哪个物质是碱性物质?A. 醋B. 纯净水C. 食盐D. 氨水答案:D5.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了什么?A. 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B. 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氧化物C. 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氢氧化物D. 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水答案:A二、填空题1. 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称为________。

答案:盐2. 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的________。

答案:酸碱性3.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O4.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_______。

答案:75. 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_______。

答案:7三、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即2H2 + O2 → 2H2O。

2.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即HCl + NaOH → NaCl + H2O。

3. 什么是pH值?它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答案: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性;pH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性;pH值为7表示溶液是中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一】1.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

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 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3.根据图回答问题:(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4.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甲.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按着排干净,再放入滴瓶中吸取液体.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NaCl和HCl.猜想三:NaCl和NaOH.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猜想二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猜想一成立(3)图乙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5.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1)探究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

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①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H2SO4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BaCl2、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H2SO4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稀H2SO4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填:方案一、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②你认为下列药品或方法也能确定稀H2SO4过量的有(填字母代号)。

A.加入碳酸钠 B.加入锌粒 C.加入氢氧化镁 D.测定溶液pH【二】1.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A.锌粒和盐酸B.生锈铁钉和稀硫酸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D.烧碱溶液与稀硫酸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药品)进行实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A 铁粉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过量B 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 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D 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3.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观察到烧杯中的石灰水,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4.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所示,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图三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证明没有NaOH 加入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HCl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有产生证明有NaCl生成中,加热蒸干【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Ⅱ.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下列可选择的试剂是。

A.Fe B.CO C.CuO D.Na2CO3Ⅲ.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

当看到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a.铜 b.氧化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参考答案【一】1. 2NaOH+H2SO4=Na2SO4+2H2O;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1)3NaOH+FeCl3=Fe(OH)3↓+3NaCl;(2)< Zn+H2SO4=ZnSO4+H2↑.2.C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H+、OH﹣;(3)ABC。

4.(1)红;橡胶帽;空气;NaOH+HCl═NaCl+H2O;(2)猜想三;产生气泡;没有气泡产生;(3)CD.5.(1)红;2NaOH+H2SO4═Na2SO4+2H2O;(2)①方案二;方案一错误的原因是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同样产生白色沉淀;②ABCD。

【二】1.D2.D3. (1) 变浑浊 (2)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 药匙、玻璃棒 (4) 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4. (1)放热;(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白色晶体。

Ⅰ: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也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并不能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HCl。

Ⅱ: A、C、D。

Ⅲ: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5.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猜想四; 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不能共存。

(1)氢氧化钠。

【评价反思】(1)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的量。

(2)bc。

(3)腐蚀下水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