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合集下载

猪细小病毒研究进展_刘占通(PDF)

猪细小病毒研究进展_刘占通(PDF)

猪细小病毒研究进展刘占通王书丽(河南省兽药监察所河南郑州450008)猪细小病毒(P PV)是M ayr和M ahnel于1966年在用猪肾原代细胞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发现的112,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特征是母猪孕前期受到感染,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初产母猪流产、胚胎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

各种类型、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PP V,但除怀孕母猪和仔猪外,其他类型的猪感染后均无明显临床症状12,32。

猪细小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本病一直是猪病研究的热点之一,P PV又常同猪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而加重了其危害。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从欧洲、美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分离到该病毒或检测出其抗体,我国也先后在北京、上海、吉林、黑龙江、四川、浙江等地分离到了多株P PV,血清学调查的阳性率为80%。

近几年来,该病毒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该病毒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1猪细小病毒病原学研究1.1形态和理化特性PP 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P PV外观呈六角形或圆形,无囊膜,直径为20~30nm,二十面体轴立体对称,核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核心含单股线状负链DN A,核酸约占整个病毒粒子的26.5%,其G+C=48%。

P PV具有较强的耐热能力,适应pH范围极广,pH在3~10范围内,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对酶、脂溶剂及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但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5min可杀死P PV,甲醛蒸汽和紫外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杀死P PV。

病毒培养液在pH9.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在-20e及-70e以下保存1年以上其感染效价和血凝性都不减弱。

1.2细胞培养特性PP V的复制需要借助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体系,因此P PV对培养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

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2010.07B总第194期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山西省柳林县畜牧兽医局高志强摘要详细阐述了猪群中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痛原特性及病理变化,提出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议、引种控制、疫苗接种等诊断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病原病理诊断防治doi:l O.3969/j.i ssn.1673—887×.2010.07.016中图分类号$858.28文献标志码A1流行特点及发病机理1.1流行范围广PPV病最早由M ar y和M ahncel于1966年发现。

car t w r i幽t等人在1967年对猪的不孕、流产、死产等进行病原学研究时,首次从病料中分离出了PPV,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

潘雪珠等人于1983年在我周首次分离到PPV。

病毒血清学研究表明,目前PPV只有1个血清型。

近年来,PPV感染呈扩大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1986年至今,我国学者对全国很多省市进行了PP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

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均有PPV的流行,已有文献报道的包括四Ji I、山东、河南、河北、广西、江西、云南和黑龙江等。

1.2猪是猪细小病毒的唯一宿主不同年龄、性另0和品种的家猪、野猪均可感染,常见于初产母猪。

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或母猪产仔和交配期。

母猪怀孕早期感染时,胚胎、胎猪死亡率可高达80%一100%。

母猪在怀孕期的前30一40d最易感染,孕期不同时间的感染,会分别造成死胎、流产、木乃伊、产弱仔猪和母猪久配不孕等不同症状。

病毒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比。

1.3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毒猪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饮水、饲料、器具均可引起本病的传播,带毒种公猪通过配种传染给母猪,怀孕母猪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以前认为猪细小病毒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因种(母)猪的引进及活猪交易传播,现很多规模猪场及生猪饲养密集区,时有本病发生。

1.4母猪妊娠早期易感母猪在配种后1月内感染猪细小病毒后会引起胎儿死亡,死亡胎儿迅速被吸收,因此母猪产仔数减少并出现假孕返情现象;妊娠中期(30一70d)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表现为部分母猪流产、死产及产木乃伊;妊娠后期(70d以后)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胎儿不仅存活,出生后一般也无异常表现,胎儿大部分产生免疫保护性应答,但这些出生仔猪可能带毒而成为感染源。

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收稿 日 : 0 - -1 期2 65 0 02
维普资讯
1 2
浙 江畜牧 兽 医
20 0 6年 第 6期
的卵细胞层看 到细胞碎片。P V还能使母猪黄体发 P 生萎缩 , 如果怀孕母猪感染 P V, P 则妊娠黄体发生萎
较强的免疫力。A ir 等将 H 株在猪肾细胞 上培 ki ho T
如淋巴生发中心 , 结肠 固有层 等。子宫 内感染 的仔
猪至少可带毒 9周, 有些具有免疫耐受性 的仔猪可 能终生带毒和排毒。被感染公猪的精细胞 、 精囊 、 附
高其感染效价 ; 只有在来源 于猪的细胞 ( 如原 代猪 肾、 猪睾丸细胞 、 次代猪 肾、 P . 、 R .、 P 、 及 K 1 I S C K 5 B 2 M P 、T等传代 细胞 ) V KS 和人 的某些 传代 细胞 ( 如
在配种后前 6 d 4 的各个 阶段经子宫感染胎儿 , 怀孕 后期则感染胎儿产生抗体。我 国已先后在北 京、 上 海、 黑龙江、 四川和浙江等地分离到病毒和检测到抗 凝涪 l物质 。P V基 因编码 的 三种非结构 蛋 白为 生 P N 1N 2和 N 3其 中 N 1 S 、S S, S 蛋白具有调节 P V D A P N 复制作用 , S N 2和 N 3的功 能 目前 尚不 清楚。P V S P 的组织嗜性与致病性决定于病毒的基因结构和宿主
维普资讯
20 第 6期 06年
浙 江畜牧兽 医
猪 细小 病毒 病 的研 究进 展
马晓平 余 华 。 (.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 6 5 1 ;. 2042 四川省绵阳市畜牧局 ) 中图分类号 : 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 — 3720)6 01 — 0 ¥ 82 8 8 A 1 5 70(060 — 01 04 0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4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丁希军肇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肇庆526040摘 要 猪细小病毒病是因猪细小病毒所引发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在规模化猪场较常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对猪的健康及繁殖影响甚大。

着重对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 规模猪场;细小病毒病;诊断;防控措施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4.0210 引言目前养猪业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证养猪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受到引种、环境、营养、疫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患细小病毒病的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如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公猪不育等,严重阻碍了畜牧经济的增长。

如何有效防控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成为行业工作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1 病原学猪细小病毒病的致病原是单股DNA病毒属的细小病毒,该病毒直径为20~23nm,形态不一,有椭圆形、圆形、六角形,没有囊膜,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非常强,因此能够长期在粪便、土壤、污水中生存,即使在56℃的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够存活48h,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猪细小病毒的活性及感染性均会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

当温度升高至70℃时2h就能够让病毒丧失感染性;温度升高至80℃时5min病毒即失去活性和感染力。

猪细小病毒病具备较强的抗酸性和碱性能力,在pH值3~9环境下依然可以生存。

该病毒对紫外线及甲醛蒸汽有一定的抵抗性,需要长时间方可将病毒杀死。

该病毒对氢氧化钠、漂白粉等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被其快速杀灭。

短时间胰酶处理无法降低病毒感染性,甚至会增强其感染力。

细小病毒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也非常强,即使在-20℃的环境下毒力也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1]。

2 流行特点细小病毒病可发生于任何猪,患病的母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患病后可将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腹中胎儿,流产母猪所产下的死胎以及胎衣、羊水等,均含有大量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

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预防 - 养猪技术

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预防 - 养猪技术

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预防-养猪技术猪细小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来源于猪的生长分裂旺盛的细胞上增殖,其体外复制是杀细胞性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隆起、变圆、核固缩和溶解,最后许多细胞碎片黏附在一起,使受感染的细胞单层外形不整,呈破布条状。

另外,不同毒株间存在培养温度依赖性差异,从而可以解释不同分离株在猪体内的复制能力和毒力差异的现象。

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病毒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母猪所产的死胎、仔猪及子宫内的排泄物中均含有很高滴度的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

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预防。

1、患病症状这种病毒主要攻击成年猪的生殖器官及生长旺盛的细胞,如精子,对于胎盘中的仔猪主要攻击仔猪的肝、脏、肺,以及生殖器官,不但具有很强的致命性还有很高的感染性。

患有此种病毒,对于成年猪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但过了数个月之后成年猪也会发生明显的特征反应,母猪表现为不孕不育,子宫溃烂,身体不适,严重时会出现死亡。

公猪表现为性欲底下,身体不适,严重将会导致死亡。

对于胎盘中的仔猪,情况比较严重,出现流产,生出死猪、畸形胎、病猪或生理虚弱的仔猪,有些猪在生出不久就夭折,还有出现木乃伊的现象。

只有少数猪在生出之后才能免于一死,幸运存活,绝大多数猪都难逃厄运,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诊断猪患上细小病毒的可能性总会存在,为了及早发现患病猪,应该经常对猪群进行抽样检查,以防病毒在猪群内传播,造成巨大损失。

对猪细小病毒的诊断方法有很多,这里笔者就简单介绍几种经常用到的,主要有血清学诊断包括了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乳胶凝集试验。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包括了PCR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芯片技术。

这些技术在检测中准确率高,速度快,但是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

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有哪些?怎么打?.doc

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有哪些?怎么打?.doc

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有哪些?怎么打?概述:猪细小病毒的防治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在我国主要以疫苗免疫为主。

目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的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使用最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基因工程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CP—99)灭活疫苗也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建议根据猪群情况进行选择。

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有哪些?1.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又称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诱导产生抗体时间长,不需要低温保存等优点。

但是灭活疫苗产生抗体慢,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抗体水平相对活疫苗较低,需重复接种,使用剂量大,费用较高。

PPV灭活疫苗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历了30余年,目前仍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

免疫佐剂是影响PPV灭活疫苗的重要因素,Moliter等比较了14种不同佐剂用于PPV灭活疫苗的效果,结果发现50%氢氧化铝,顺丁烯乙酰(EMA)、油水乳剂及DDA作佐剂的疫苗,均诱导猪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而用油佐剂、SDS、L-121、氢氧化铝和油乳剂混合物作佐剂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均较低。

目前在PPV灭活苗的制备中,经常采用的佐剂是氢氧化铝和油水乳剂。

Mengeling等将通过细胞培养增殖的PPV和PRV,用AEI在37℃灭活后混合,加入10%氢氧化铝制成灭活二联疫苗用于免疫预防试验,结果发现PRV-PPV灭活二联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PRV,PPV,和JEV病均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研制出灭活多联疫苗可以简化免疫程序,降低临床应激反应,适合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二联苗和单联苗比较试验显示,二联苗与两种单苗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多种试验表明两种病毒抗原同时刺激机体没有相互干扰作用。

2.猪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弱毒苗又称活疫苗,经人工致弱而失去对原宿主的致病力,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的病原体,或者用自然弱毒病原体制成的疫苗。

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_刘运超

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_刘运超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0):12-16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5.10.003收稿日期:2015-05-21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980);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100);河南省基础前瞻类项目(20141644)作者简介:刘运超(1982-),男,河南周口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与疫苗研究。

E -mail :yunchaoliu2012@163.com*通讯作者:张改平(1960-),男,河南内黄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免疫机制与疫苗研究。

E -mail :zhanggaiping2003@163.com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刘运超1,陈玉梅1,2,姬鹏超1,赵宝磊3,王聚财3,邓瑞广1,张改平1,3*(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3.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猪细小病毒(PPV )感染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和肠炎性腹泻等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临床防控以接种疫苗为主,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PPV 疫苗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

VP2蛋白是PPV 主要的衣壳蛋白,对研究新型PPV 疫苗至关重要,综述了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PPV 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猪细小病毒;VLP ;疫苗;VP2蛋白中图分类号:S852.6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15)10-0012-05Research Progress of Virus Like Particles Vaccine Against PPVLIU Yunchao 1,CHEN Yumei 1,2,JI Pengchao 1,ZHAO Baolei 3,WANG Jucai 3,DENG Ruiguang 1,ZHANG Gaiping 1,3*(1.He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Immunology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Immu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Zhengzhou 450002,China ;2.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3.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 :Porcine parvovirus (PPV )is the major causative agent in swine ,which usually causesreproductive failure ,weaned piglets multiple system weak syndrome ,inflammatory diarrhea and otherdiseases ,causing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in the swine industry.The vaccin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ng PPV infection and its complications ,which including attenuated vaccine andinactivated vaccin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he research work of the novel vaccine against PPV has a remarkable progress.The VP2protein is a main target for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novel vaccine against PPV.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vovirus VP2protein and virus like particles vaccine against PPV ,which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novel vaccine against PPV.Key words :swine ;porcine parvovirus ;VLP ;vaccine ;VP2猪传染病对我国养猪业危害严重,防治猪传染病对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

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和治疗防控

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和治疗防控

猪细小病毒的症状和治疗防控猪细小病毒是一种传染病,会引发母猪繁殖机能的障碍,这个猪病在后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是因为这一点,让很多篇养猪户朋友都吃过大亏。

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猪细小病毒的症状以及防控治疗。

猪细小病毒是一种传染病,会引发母猪繁殖机能的障碍,这个猪病在后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是因为这一点,让很多篇养猪户朋友都吃过大亏。

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猪细小病毒的症状以及防控治疗。

一、猪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猪细小病毒病可以导致妊娠母猪繁殖异常或者失去繁殖能力。

患病母猪常发生不孕、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或者弱胎。

部分妊娠母猪在染病初期会有体温升高,也有可能造成屡配不孕、发情异常等。

未妊娠母猪和公猪感染此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公猪的精液带毒,不影响受精率。

二、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和治疗1.免疫接种灭活疫苗有猪细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和猪细小病毒氢氧化铝灭活疫苗。

猪细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肌肉注射,种公猪和母猪要在6月龄和配种前半个月进行接种。

成年公猪和经产母猪每年要接种1次,但是此疫苗不适合妊娠母猪。

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可在母猪妊娠前几周接种,可以保证妊娠期都有抗体。

初产母猪在6月龄时母源抗体会消失,应在这时接种疫苗。

如果不打算马上配种,可以先不免疫,在7月龄后再进行免疫。

对于发病的猪场,每年要进行2次抗体检测,对抗体浓度低的猪要及时补接疫苗。

2.加强饲养管理猪场按时清扫卫生,定期对猪舍和饲喂用具消毒。

猪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来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模式,如果必须引种的话,一定要从非疫区引进,而且种猪需要有检疫证明。

新引进来的种猪需要先隔离一段时间,观察无问题后进行合群。

综上所述,猪细小病毒病传播率高、发病广泛,其对养猪业造成的影响巨大,严重影响养猪业效益。

此病暂无特效药,所以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养殖人员应提高防病意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此病,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和免疫计划,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验将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接种豚鼠进行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在免疫后14 d 全部产生抗体反应,免疫后60 d 血清HI 抗体达到高峰(1∶5 405),免疫后180 d 仍可达到1∶256,与进口疫苗的对比结果显示,3批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均已达到同类进口疫苗标准。
参考文献(略)
猪细小病,等
来源:《兽医导刊》 2016年第7期
李晓艳 刘超 何平有 郁宏伟/ 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病毒(PPV) 感染猪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而母猪并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妊娠前期的母猪易感染,主要引起母猪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发生皮炎和腹泻,与猪圆环病毒协同感染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呈现出与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以及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严重态势,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结果
(一)疫苗制备
采用同步接毒的方式,病毒接种剂量为培养液体积的1%,结果运用单克隆ST 细胞培养纯化后的PPV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其抗原含量比克隆前增加1 个~ 2个滴度,并且血凝价较稳定,收毒后测定毒价,病毒TCID50 ≥ 108.0/ml,血凝价≥ 212/0.25 ml。
(二)安全性试验
目前,对于由PPV 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的防制措施就是对易感猪进行疫苗免疫。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其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猪体免疫后有时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接种部明显红肿块、疫苗免疫后保护率低和疫苗持续期较短。针对目前情况,我公司对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抗体消长规律和安全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
(一)病毒毒株、细胞与血清
猪细小病毒RP 株、ST 细胞均由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经扬州优邦公司转让资源克隆获得;犊牛血清购自Hyclone 公司;猪细小病毒标准阳性血清购自美国VMRD 公司;阴性血清由本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制备并保存。
(二)参考疫苗
进口疫苗产地:德国,批号:20150501。
(三)试剂
胰酶购自GIBCO 公司;BEI 购自FLUCA 公司。
二、方法
(一)疫苗制备
按照“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规程草案”制备3 批疫苗, 批号分别为20150301 批、20150402 批和20150403 批。
(二)安全性试验
1. 乳鼠安全性试验。取3 ~ 5 日龄乳鼠25 只,随机分为5 组,5 只/ 组,分别免疫3 批疫苗,0.1 ml/ 只,观察10 d,同时设进口疫苗对照和空白对照组。
四、讨论
猪用灭活疫苗的安全高效和副作用小是此项研究的关键。病毒滴度高,细胞培养物的牛血清含量低,灭活剂浓度低且中和彻底是灭活疫苗研究要重点着手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运用单克隆细胞株培养纯化的PPV 毒株,极大的提高猪细小病毒的病毒滴度,降低生产成本。病毒液采用新型灭活剂二乙烯亚胺(BEI)对猪细小病毒(PPV)进行灭活,通过灭活验证以及安全性试验。表明对PPV的灭活是彻底的、安全的,疫苗免疫乳鼠、仔猪均无不良反应,免疫豚鼠后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本试验制备的3 批灭活疫苗连同进口厂家的疫苗,各分别注射3 ~ 5 日龄昆明乳鼠5 只和4 ~ 6 周龄仔猪5 头,临床观察3 批疫苗免疫后均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乳鼠和仔猪发育良好,精神和食欲都正常,增重比对照组无差异。
(三)疫苗HI 抗体消长情况
3 批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连同进口疫苗免疫豚鼠,结果均于14 d 开始全部产生抗体反应,免疫后60 d 血清HI 抗体达到高峰(1∶5 405),免疫后180 d 仍可达到1∶256,均达到同类进口疫苗标准。4 种疫苗免疫成年豚鼠后的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和图1。
2. 仔猪安全性试验。取4 ~ 6 周龄仔猪25 头,随机分为5 组,5 头/ 组,其中3 组分别皮下注射3 批疫苗,4 ml/ 只,观察21 d,同时设进口疫苗对照和空白对照组。
(三)疫苗HI 抗体消长情况
取体重350 g ~ 400 g 健康豚鼠25 只,随机分为5 组,5 只/ 组,其中3 组分别皮下注射3 批疫苗,0.5 ml/ 只,并设进口疫苗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免前先心脏采血1 ml,免后每月采血,连续采血6 月,分离血清后检测HI 抗体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