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合集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宋·陆游B. 宋·苏轼C. 唐·刘禹锡[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诗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B.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春夜图,那么和谐,宁静。

C.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_______(2)缘:_______(3)不识:_______(4)西林:_______[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苏轼。

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爽快)又温柔;(炫耀照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

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怪而问衡。

怪: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之”与“如日出之阳”中的“之”意思相同。

B.“恐已暮矣”的“暮”是傍晚的意思。

C.“吾年七十,欲学”中“欲”的意思是想要。

D.“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的意思是:为人臣子可以戏弄自己的国君。

[2]少年儿童的学习正处在的阶段。

A.如日出之阳B.如日中之光C.如炳烛之明[3]师旷用____(a.比喻 b.拟人 c.夸张)的方式向已经____岁的晋平公说明了自己对晋平公想再学习的看法。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021四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四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四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

B.白桦的内在气质。

[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

[3]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的雨,怎么会闪着银光呢?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了,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习题湘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习题湘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习题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使:________ 浥:________ 客舍:________[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_______。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用“○”将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C.伤感细腻D.雄浑壮阔[3]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

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2021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

[3]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了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dìng zhàn)透;抖(dǒu dòu)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给诗歌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这个片段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分别在天晴了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五彩的智慧书页”指的是_____________ 。

[4]在天晴的时候,还有哪些景物?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学着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1)烟花三月,长江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为什么诗人却说“孤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写一首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理解。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短诗,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母亲啊!__________________,鸟儿躲到它的巢里;_________________,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将上面的短诗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

[2]这首短诗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她是我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_____。

[3]第一个“风雨”是指_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是指__________。

[4]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已是傍晚,荨麻上……(俄)叶赛宁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的露珠。

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

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

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

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一个()的更夫,敲着()的梆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写在横线上。

困倦沉闷皎洁晶莹[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____________等,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____________。

[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______。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检测台。

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

2. 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春江水暖鸭先知。

( )A. 使知道B. 知识C. 知道[2]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正是河豚欲上时。

( )A. 欲望B. 想要;希望C. 需要D. 将要[3]《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________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

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来了。

诗人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鸭戏江水想到了________,又由萎蒿、芦苇满地生长想到了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全诗紧扣一个“_____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从“丰年留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_______的特点,全诗表现出________的气氛。

[4]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之情。

3.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雪后的景象: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节诗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202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的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

A.自然界中的风和雨B.各种各样的传言C.烦恼、痛苦、忧愁D.纷纷的议论[2]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这首诗,在正确的说法后画“√”。

(1)这首诗赞颂母爱,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与无私。

()(2)这首诗着重表现了鸟儿和人一样都有避风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由衷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4]假如你给妈妈朗诵这首诗,想象她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这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不忆江南?”是()A. 设问句B. 反问句C. 陈述句3. 课文精彩回放。

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天上的风雨来了”和“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意思相同吗?如何理解“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内阅读。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里。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天上的风雨”是指(____),“心中的雨点”是指(____)。

A.自然现象,刮风下雨。

B.人生中的坎坷、磨炼、烦恼、打击等。

[3]诗句通过联想和类比,描写“我”心灵受到打击时向母亲____________,讴歌母爱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______。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_____)。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2]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 “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 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6. 诗句赏析。

《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有两个“风雨来了”,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读诗句,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出言不逊 B. 稍逊一筹 C. 黄帝逊位[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度阴山。

(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穿:磨破。

金甲:铠甲的美称。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将”指的是(____),“胡马”指的是(____)。

A.名将李广。

B.名将卫青。

C.胡人的骏马。

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____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_____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

[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

(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

(____)(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

(____)(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

(____)(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

(____)[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 )。

(多选)A.都是边塞诗。

B.都是送别诗。

C.以描写环境开篇。

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

9.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玉立”写出了___________,“晶亮的雪花”写出了_______,表现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3]“朦胧”“玉立”“晶亮”,表现白桦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这一小节总写白桦______的气质美。

()A.静态B.动态C.静中有动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词中加点字的韵母是________,这种句末韵母相同的现象,人们称作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描写的景象是()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的词。

A.咏物B.吟咏田园风光C.咏怀D.吟咏生活[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A.陈旧的时光B.往日C.平时D.暂时[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11. 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

暮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②真珠即珍珠。

③可怜:指可爱。

[1]《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比作(),因为他们都是(),把()比作(),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_______。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别人家的小孩邢佳嘉妈妈,在您的口中,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

他练琴不倦,拿奖拿到手发软。

他奥数天才,没有难题解不开。

他乖巧可爱,从不给您添麻烦。

哈哈,妈妈告诉您一个秘密,在我的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家的妈妈。

她酷爱锻炼,总保持完美身材。

她厨艺精湛,常烧出精美小菜。

她善解人意,从不絮叨和唠烦。

其实,我俩都很平凡,但我们依然,是彼此的最爱。

让我们多一些忍耐,用浓浓的爱,将小小的缺点冲淡。

[1]在妈妈的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

[2]在“我”的心里,别人家的妈妈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精心提炼、剪裁,选择新的表现角度,形象地描述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和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B.作者把别人家的妈妈和自己的妈妈对比,希望妈妈能改正缺点,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

C.父母和儿女都有着那种对完美无缺的追求,但是浓浓的爱、包容和忍耐是父母和儿女之间沟通的纽带。

[4]你心中的妈妈是怎样的?请仿照原诗写一写。

在我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的妈妈。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快乐阅读。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