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行业发展pdf

合集下载

世界船舶行业及中国发展现状(编辑版)

世界船舶行业及中国发展现状(编辑版)

世界船舶行业及中国发展现状一、世界船舶发展史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

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再到1954年开始美国首先采用核动力潜艇,到核动力船舶,世界造船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史。

二、世界船舶发展现状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全球船舶制造业仍兴旺生产并向中国转移。

全球造船业仍处于景气期,此轮景气持续时间之长、景气度之高前所未有,经过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全球造船业出现了适度回落,但这并没有使全球造船业从此进入低迷期,经过2009年的触底,迎来了2010年船舶行业的又一年蓬勃发展!近几年,全球造船业正加速向中国的产业转移。

凭借在船舶制造成本、海岸资源上等的比较优势,中国已在常规船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超过韩国。

中国赶超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只是时间问题。

但中国在造船技术、生产效率以及基础设备等方面与日韩仍有一定差距,而且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压力逐步加大,都给未来中国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世界主要造船公司从企业的规模结构看,世界上大部分造船企业为中小型企业。

大型造船企业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造船能力、造船产量、产值和职工人数在舰船工业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

目前世界上的大型造船企业大约有近30家,其中包括:美国的6大船厂,即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电船公司、英格尔斯船厂、巴斯钢铁公司、阿冯达尔船厂和国家钢铁造船公司。

经过近年的兼并和重组,目前这6家船厂已分别隶属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6家船厂的职工总数占美国船厂职工总数的90%,承担了美国海军80%以上的舰艇建造任务。

意大利造船金融集团是西方最大的国营造船企业集团,拥有意大利最重要的l0家船厂、科研机构和主机制造厂,其造船产量一直占全国造船产量的80%~90%。

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工 业 技 术
柬工案技术
1 2
浙 江省船 舶制造业 发展 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吴琳慧 , 林 燕 ( 浙江师范 大学行 知学院 ,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4)
摘 要: 浙 江省船舶制造 业发展 历 史悠 久,发展 基础好 ,区位优 势明显 ,是我 国重要 的船舶制造基 地。但是 ,浙江省船舶 制造业在初期发展 的 基础 上 ,要 更上一级 台阶,存在 以下 问题 ,如低 劳动力成本优势 而导致 的路径 锁定 ,资金约束 明显 ,产 业链 不完整 ,产业 集中度低 ,技 术水平 不 高,创新 能力弱。在分析浙 江省船 舶制造业的存在 的问题 的基础上 ,针对这 些问题 ,提 出了相应的对 策和 建议 ,为大力推进浙江省船舶 制造 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船舶工 业;现状 ;问题;对策
制造业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 1 2 9 6 亿元 ,同 比增长 9 . 7 %,工业增 加值 2 7 2
亿元, 同比增长 8 . 9 出口交货值 5 亿元 , 同比稍有下降 , 为一 O . 3 %。 浙 江省船舶产 品以 7 ~ 8 万载重 吨以下的中小型船舶为主 , 代 表产品为 5 0 0 0 T E U 以下的集装 箱船、灵便型散 货船和油船 、各类 工程 辅助船 。 省 内已经形 成舟 山为主 ,宁波、台州 、温州 和杭嘉湖地 区为 辅的现代 化 船舶产业集群 ,完工量 、 新 接订单量、手持订单 量 占 全 国市场份额 , 位 居江苏 、上海之后 ,处全 国第三位 ,是 我国重要的船 舶制造基地 。 政 府非常重 视船舶工业 的发 展 ,在管理服 务水平、财政支持 、贸易政 策 、 出口条例 、竞争条例等 方面 ,均直接 支持船舶产业 发展。浙江省 船 舶制造业经历 了十几年的发展 , 在组 织效率、技术先进 、结构优化 、 布 局合理 的等产 业格局方面 表现优异 ,由此 浙江省成为 了国内 比较有 影响力的船舶制造 中心以及修理中心 。但也存在一 些明显的问题 。

船舶制造业中的 Dassautl Systemes PLM V5 解决方案

船舶制造业中的 Dassautl Systemes PLM V5 解决方案

船舶制造业中的Dassautl Systemes PLM V5解决方案为数字化造船设立方案和策略数字化制造:虚拟船厂前言作为为全球造船业提供先进信息技术的先导企业,DS系统通过与多家船厂,设计公司以及咨询公司的协作,从基本理念到端对端的方法来理解造船行业,并研发出新的解决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被称作为“建立数字化造船的方针策略”,是在一系列拥有新指导思想的文章中所提出的,而这一系列文章是由DS公司所有。

每篇文章都证实了针对当代船厂所面临的不同方面的挑战和问题,DS公司所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有效的解决它们。

本篇“数字化制造:虚拟船厂”主要针对生产计划,包括工艺仿真,资源规划以及数字化制造的新技术。

目录1介绍(Introduction)a)PPR HUBb)驱动生产c)数字化制造d)制造 HUB 所取得的收益2工艺规划(Process Planning)a)概要b)工艺规划(Process Planning)c)工艺图表(Process Graphs)d)制造过程中的约束条件e)时间分析f)制造方案g)布局规划h)离散事件仿真i)工艺规划总结3工艺细化和验证a)生产细化,部件运动,干涉和间隙检测b)资源建模和仿真3.b.1人员仿真3.b.2机器人仿真c)制造数据和作业指导d)制造库和设计库的连接e)库的结构,数据和资源使用3.e.1核心部件4在船厂的实施a)LPD-17的组装设计和支持设计b)三星重工(SHI)的拼板生产线优化设计c)生产规划对LPD-17在BIW阶段的优化d)在联合船厂内为系列驱逐舰所做的标准化设计e)在Fincantieri和NGSS船厂对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f)ISSELNORD的维修培训g)在GDEB使用数字化组装分析进行设计和制造5海军史上的数字化改造6总结a)结论7附录a)附录A 缩写b)附录B 数字化制造方案1.介绍先进的船舶制造企业,对于制造当代船舶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仅是因为更加复杂的船舶系统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考虑到经济指标,而决定一种外包趋势的形成。

[最新]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

[最新]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 (CB标准)CB 999-1982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标准.pdf 228.23 KBCB 1000-1982 耐压人孔盖.pdf 275.75 KBCB 1004.1-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全压起动器.pdf 1.75 MBCB 1004.2-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pdf 390.40 KBCB 1004.3-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组合起动器.pdf 236.14 KBCB 1006-1982 小流量凝水泵.pdf 370.44 KBCB 1008-1983 船用电动机电磁起动器.pdf 1.59 MBCB 1010-1990 外螺纹不锈钢截止阀.pdf 202.00 KBCB 1016-1982 船舶液压系统滤器和滤芯技术条件.pdf 779.29 KBCB 1017-1982 船用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基本参数.pdf 128.73 KBCB 1019.1-1982 一氧化碳检定管.pdf 689.06 KBCB 1019.2-1982 二氧化硫检定管.pdf 288.27 KBCB 1019.3-1982 氮氧化物检定管.pdf 364.93 KBCB 1019.4-1982 硫化氢检定管.pdf 304.99 KBCB 1019.5-1982 氯气检定管.pdf 285.24 KBCB 1020-1985 船舶工业标准制订程序.pdf 854.07 KBCB 1021-1983 水封澄清器.pdf 165.53 KBCB 1022-1983 拖钩.pdf 169.00 KBCB 1024-1983 滚轮叉.pdf 176.05 KBCB 1025-1983 船用主锅炉安装技术要求.pdf 835.16 KBCB 1026-1983 船用主锅炉水压试验方法.pdf 178.51 KBCB 1028-1983 船用汽轮机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pdf 1.98 MBCB 1029-1983 玻璃钢初发弹药箱.pdf 793.05 KBCB 1030-1983 蠕虫状石墨铸铁金相检验.pdf 559.27 KBCB 1034-1983 铺板放水阀.pdf 122.98 KBCB 1039-1995 耐压海水滤器规范.pdf 215.43 KBCB 1041-1983 船舶液压系统滤器和滤芯试验方法.pdf 845.51 KBCB 1042-1983 船体高强度钢缺口破断试验方法及成层性评级标准.pdf 561.16 KBCB 1044-1983 P30异径搭焊铜法兰.pdf 172.15 KBCB 1045-1983 P30异径搭焊钢法兰.pdf 170.77 KBCB 1049-1983 双面传动应急舷侧阀.pdf 99.77 KBCB 1049-2004 双面传动应急舷侧阀规范.pdf 132.95 KBCB 1060.1-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放样.pdf 3.75 MBCB 1060.10-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钻孔铆接.pdf524.27 KBCB 1060.2-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号料.pdf 1.37 MBCB 1060.3-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气割.pdf 1.16 MBCB 1060.4-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冷加工.pdf 2.89 MBCB 1060.5-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火工.pdf 2.92 MBCB 1060.6-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装配.pdf 4.23 MBCB 1060.7-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电焊.pdf 3.14 MBCB 1060.8-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批凿碳刨.pdf 1.37 MBCB 1060.9-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密性试验.pdf 429.19 KBCB 1061.1-1987 造船舾装件工时定额制造.pdf 7.38 MBCB 1061.2-1987 造船舾装件工时定额安装.pdf 3.07 MBCB 1062.1-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高中速柴油主机及柴油发电机.pdf 758.37 KBCB 1062.2-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 RND低速柴油机.pdf 962.72 KBCB 1062.3-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 B&W低速柴油主机.pdf 1.09 MBCB 1062.4-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辅机.pdf 3.03 MBCB 1062.5-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甲板机.pdf 1.83 MBCB 1062.6-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轴系.pdf 1.53 MBCB 1062.7-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锅炉及其附件.pdf 660.35 KBCB 1063-1987 造船管路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1.91 MBCB 1064-1987 造船薄板制品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1.99 MBCB 1065-1987 金属螺旋桨制造工时定额.pdf 788.45 KBCB 1066.1-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动力照明设备安装.pdf 1.63 MBCB 1066.2-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通讯导航设备安装.pdf 1.55 MBCB 1066.3-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内场电气钳工.pdf 2.25 MBCB 1067-1987 铅酸蓄电池工时定额.pdf 3.93 MBCB 1068.1-1987 造船木工制造工时定额制造.pdf 4.87 MBCB 1068.2-1987 造船木工安装工时定额安装.pdf 1.60 MBCB 1069-1987 造船涂装工时定额 .pdf 2.97 MBCB 1069-1987 造船涂装工时定额.pdf 2.71 MBCB 1070-1987 造船泥水工时定额.pdf 1.02 MBCB 1071-1987 造船蓬帆工时定额.pdf 1.21 MBCB 1072.1-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 SULZER柴油机.pdf2.15 MBCB 1072.2-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 B&W 柴油机.pdf 1.71 MBCB 1072.3-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中速柴油机.pdf 890.60 KBCB 1072.4-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高速柴油机.pdf 696.02 KBCB 1073-1989 船用柴油机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pdf 3.46 MBCB 1074.1-1988 船用柴油机热加工工时定额铸造.pdf 1.35 MBCB 1074.2-1988 船用柴油机热加工工时定额锻造.pdf 2.76 MBCB 1075-1988 船用柴油机机械加工工时定额.pdf 7.14 MBCB 1076-1988 船用柴油机管系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914.75 KBCB 1077.1-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甲板机械.pdf 3.38 MBCB 1077.2-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舱室机械.pdf 903.14 KBCB 1077.3-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特种机械.pdf 1.50 MBCB 1077.4-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液压元件.pdf 1.59 MBCB 1080.1-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装配放样.pdf 2.29 MBCB 1080.2-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焊接.pdf 5.23 MBCB 1080.3-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冷加工、火工、气割.pdf 2.75 MBCB 1081.1-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铸造.pdf 3.72 MBCB 1081.2-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锻造.pdf 3.14 MBCB 1081.3-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锻压.pdf 4.06 MBCB 1081.4-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木模.pdf 4.52 MBCB 1081.5-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热处理.pdf 3.67 MBCB 1081.6-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炼钢.pdf 1.68 MBCB 1082.1-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车工.pdf 9.71 MBCB 1082.2-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铣工.pdf 2.52 MBCB 1082.3-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刨工.pdf 1.15 MBCB 1082.4-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插工.pdf 611.13 KBCB 1082.5-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磨工.pdf 1.41 MBCB 1082.6-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钻工.pdf 1.36 MBCB 1082.7-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镗工.pdf 2.19 MBCB 1082.8-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齿轮加工.pdf 3.17 MBCB 1083-1989 特辅机武备电镀工时定额.pdf 9.47 MBCB 1084-1989 特辅机电器安装工时定额.pdf 1.25 MBCB 1084-89 特辅机电器安装工时定额.pdf 1.13 MBCB 1085.1-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有色金属砂型铸造.pdf 3.23 MBCB 1085.2-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钳工、钣金、冲压.pdf 2.11 MBCB 1085.3-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车工磨工铣工刨工插工齿轮加工.pdf 5.65 MBCB 1085.4-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表面处理.pdf 5.17 MBCB 1085.5-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热处理.pdf 2.96 MBCB 1085.6-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pdf 2.67 MBCB 1085.7-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变压器.pdf 2.79 MBCB 1085.8-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水声换能器.pdf 1.54 MBCB 1085.9-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整机电器装联.pdf 8.23 MBCB 1086-1988 钢质船体、锅炉修理工时定额.pdf 6.34 MBCB 1087.1-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低速柴油机.pdf 3.13 MBCB 1087.2-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中、高速柴油机.pdf 2.85 MBCB 1087.3-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机舱辅机.pdf 1.83 MBCB 1087.4-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甲板辅机.pdf 1.47 MBCB 1087.5-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甲板及机舱杂项.pdf 950.31 KBCB 1087.6-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锅炉阀件及通用件.pdf 900.85 KBCB 1087.7-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轴系舵系及坞修.pdf 895.84 KBCB 1088.1-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电机.pdf 1.48 MBCB 1088.2-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通讯导航.pdf 902.74 KBCB 1088.3-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动力照明.pdf 1.61 MBCB 1089.1-1988 船舶舾装件修理工时定额装配.pdf 6.84 MB CB 1089.2-1988 船舶舾装件修理工时定额钳工.pdf 4.07 MB CB 1090-1988 船舶管系及其附件修理工时定额.pdf 1.77 MBCB 1091-1988 船舶薄板制品修理工时定额.pdf 0.97 MBCB 1092-1988 船舶家具、附件修理工时定额.pdf 3.12 MBCB 1093-1988 船舶舱室木作修理工时定额.pdf 2.16 MBCB 1094-1988 船舶塑料地板及玻璃钢制品修理工时定额.pdf 460.60 KBCB 1095-1988 船舶修理涂装工时定额.pdf 1.38 MBCB 1096-1988 船舶修理泥水工时定额.pdf 0.96 MBCB 1097-1988 船舶修理蓬帆工时定额.pdf 672.64 KBCB 1098.1-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铸、锻造.pdf 3.07 MBCB 1098.2-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机械加工.pdf 4.71 MBCB 1098.3-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装配.pdf 906.09 KBCB 1099.1-1988 船用锚链制造工时定额电焊锚链.pdf 620.89 KBCB 1099.2-1988 船用锚链制造工时定额铸钢锚链.pdf 1.63 MBCB 1101-1984 船用YPL YXL液压滤器.pdf 377.80 KBCB 1102.1-1984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一般规定.pdf 396.89 KBCB 1102.2-1984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元件和辅件的应用.pdf 314.50 KBCB 1102.3-1985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配管.pdf 299.57 KBCB 1102.4-1986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清洗.pdf 293.99 KBCB 1103-1984 液压件脉冲试验方法.pdf 461.29 KBCB 1109-1984 船用仪器分划件分划公差.pdf 313.64 KBCB 1110-1984 爪式螺旋掣链器.pdf 141.33 KBCB 1111-1984 船用柴油机配套产品型号编制办法.pdf 75.81 KBCB 1114-1984 液压系统放气针型螺塞.pdf 114.72 KBCB 1115-1984 外螺纹三通、四通接头.pdf 280.01 KBCB 1116-1984 Z向窗型层状撕裂试验方法.pdf 144.19 KBCB 1117-1984 п型刚性T形接头层状撕裂试验方法.pdf 152.66 KBCB 1120-1984 环形镶块裂纹试验方法.pdf 163.85 KBCB 1122-1984 刚性T形接头焊接横向裂纹试验方法.pdf 204.17 KBCB 1123-1984 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系列基本参数.pdf 273.31 KB CB 1125-1998 水声用压电陶瓷材料规范.pdf 927.40 KBCB 1129-1985 隔离气压式蓄能器压力频率和阻抗频率动态特性试验方法.pdf 369.02 KBCB 1133-1985 BFe30-1-1管材技术条件.pdf 427.38 KBCB 1134-1985 BFe30-1-1管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pdf 445.63 KB CB 1137-1985 船用轴向球塞式液压马达.pdf 203.82 KBCB 1138-1985 船用电液伺服阀安装面尺寸.pdf 165.00 KBCB 1139-1985 热处理和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布技术条件.pdf 222.82 KBCB 1141-1985 船用球式先导电磁阀.pdf 464.60 KBCB 1142.1-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图形符号.pdf 483.86 KBCB 1142.2-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pdf 186.60 KBCB 1142.3-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技术条件.pdf 0.96 MBCB 1144-1985 P30盲板钢法兰.pdf 201.31 KBCB 1144-2004 P3.0MPa 盲板法兰规范.pdf 146.88 KBCB 1145-1986 船用仪器设备钢质机柜焊接通用技术条件.pdf 270.82 KBCB 1146.1-1146.18-1996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及工程导则.pdf 4.61 MBCB 1147-1986 水面舰艇1211灭火系统技术要求.pdf 948.90 KB CB 1148-1985 铜247焊条技术条件.pdf 175.92 KBCB 1151-1986 船用仪器分划件毛坯系列.pdf 164.91 KBCB 1152-1986 仪器零件加工技术要求.pdf 619.75 KBCB 1153-1993 金属波形膨胀节.pdf 1.33 MBCB 1156-1992 锡基轴承合金金相检验.pdf 424.39 KBCB 1157-1986 水听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pdf 845.71 KBCB 1158-1986 水声换能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pdf 730.58 KBCB 1160.1-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总则.pdf 102.69 KBCB 1160.10-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铅量.pdf 204.62 KBCB 1160.11-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铅量.pdf 169.85 KBCB 1160.12-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pdf 145.58 KBCB 1160.13-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孔雀绿-苯萃取光度法测定锑量.pdf 151.93 KBCB 1160.2-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EDTA容量法测定铝量.pdf 166.79 KBCB 1160.3-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铍量.pdf 145.74 KBCB 1160.4-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铍重量法测定铍量.pdf 112.49 KBCB 1160.5-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亚硝基R盐光度法测定钴量.pdf 173.58 KBCB 1160.6-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钴量.pdf 123.61 KBCB 1160.7-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铁量.pdf 149.58 KBCB 1160.8-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铁量.pdf 114.73 KBCB 1160.9-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钒黄光度法测定磷量.pdf 144.21 KBCB 1162-1986 铸造钛合金螺旋桨补焊技术条件.pdf 404.64 KB CB 1163-1986 钛合金螺旋桨铸件技术条件.pdf 161.95 KBCB 1164-1986 铝及铝合金焊接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pdf 317.21 KBCB 1166-1986 船舶电子设备用电感线圈通用技术条件.pdf 1.01 MBCB 1168-1986 船用液压控制阀用电磁铁技术条件.pdf 742.83 KBCB 1169-1986 油船惰性气体系统技术条件.pdf 1.20 MBCB 1170-1986 船用电液比例控制阀技术条件.pdf 1.52 MBCB 1171.1-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振动.pdf 233.38 KBCB 1171.2-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冲击.pdf 224.15 KBCB 1171.3-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颠震.pdf 162.45 KBCB 1171.4-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温湿度.pdf 798.32 KBCB 1171.5-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盐雾.pdf 336.27 KBCB 1171.6-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油雾.pdf 252.95 KBCB 1171.7-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霉菌.pdf 581.04 KBCB 1175-1988 船用鞭状天线.pdf 479.14 KBCB 1177-1987 声呐换能器用水密插头座通用技术条件.pdf 709.75 KBCB 1178-1987 修船竣工提交文件资料要求.pdf 411.73 KBCB 1180-1988 船用柴油机单体式喷油泵技术条件.pdf 548.18 KBCB 1181-1988 船用柴油机喷油器安装连接尺寸.pdf 389.66 KB CB 1182-1988 船用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型式尺寸.pdf 349.87 KB CB 1183-1988 船用柴油机液压调速器.pdf 477.45 KBCB 1184-1988 潜水器推进用交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625.50 KBCB 1187-1988 MYN型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pdf 843.78 KBCB 1188-1988 船用短波液压伸缩鞭状天线.pdf 498.99 KBCB 1189-1988 船用超短波通信天线电性能基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822.69 KBCB 1190-1988 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参数系列.pdf 261.07 KBCB 1191-1988 SB211壳体用919铝合金厚壁挤压管.pdf 372.92 KBCB 1192-1988 SB211壳体用919铝合金模锻件.pdf 398.15 KBCB 1194-1988 水声实用压电陶瓷元件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pdf 2.83 MBCB 1195-1988 SB211壳体用ZL115A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pdf 303.20 KBCB 1196-1988 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pdf 589.28 KBCB 1197-1988 CZJ型船用线簧孔矩形连接器.pdf 857.70 KBCB 1199-1990 SY-1型生氧罐.pdf 1.05 MBCB 1200.1-1988 玻璃钢构件的强度计算单层结构.pdf 1.15 MBCB 1200.2-1988 玻璃钢构件的强度计算夹层板.pdf 2.01 MBCB 1202-1991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规范活性炭吸附法.pdf 424.19 KBCB 1204-1990 船焊40A焊条技术条件.pdf 226.00 KBCB 1205-1991 承压长圆门.pdf 159.25 KBCB 1207-1992 925高强度钢锻件技术条件.pdf 358.49 KBCB 1213-1990 非携带式氢气监测仪.pdf 558.52 KBCB 1218-1993 水声常用压电陶瓷元件.pdf 1.98 MBCB 1219-1995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方法气浮阀.pdf 190.91 KBCB 1220-1993 921A、922A钢焊接坡口基本型式及焊缝外形尺寸.pdf 1.01 MBCB 1223-1993 潜艇推进电机安装技术条件.pdf 373.06 KBCB 1225-1993 放射性沾染消除药剂规范.pdf 161.51 KBCB 1227-1993 舰用起锚绞盘.pdf 715.66 KBCB 1230-1993 电子转换模块通用规范.pdf 1.46 MBCB 1231.1-1993 电子转换模块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38 MBCB 1231.10-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直流电压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39 MBCB 1231.11-1993 电子转换模块自整角机输出变压器详细规范.pdf 1.00 MBCB 1231.2-1993 电子转换模块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85 MBCB 1231.3-1993 电子转换模块线性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85 MBCB 1231.4-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自整角机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04 MBCB 1231.5-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旋转变压器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75 MBCB 1231.6-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矢量发生器详细规范.pdf 1.58 MBCB 1231.7-1993 电子转换模块旋转变压器功率放大器详细规范.pdf 848.46 KBCB 1231.8-1993 电子转换模块 360为模的二进制-二-十进制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05 MBCB 1231.9-1993 电子转换模块粗-精数据双速处理器详细规范.pdf 2.37 MBCB 1232-1994 舰船报文自动处理系统通用规范.pdf 1.29 MBCB 1237-1995 鱼雷转动惯量测试方法.pdf 438.77 KBCB 1247-1994 搭接、接地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pdf 272.00 KB CB 1251-1994 舰艇声呐设备安装技术条件.pdf 275.87 KBCB 1252-1994 潜艇通海阀、通气阀和应急舌阀安装技术条件.pdf 452.27 KBCB 1258-1995 水中兵器使用说明书编写导则.pdf 404.13 KBCB 1260-1994 潜艇舷侧阀焊接座板.pdf 440.63 KBCB 1281-1995 水中兵器设计评审.pdf 487.70 KBCB 1285-1996 通风蝶阀规范.pdf 475.41 KBCB 1290-1996 舰用直流不间断电源规范.pdf 835.02 KBCB 1298-1998 Pb SnCu三元合金减摩镀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145.59 KBCB 1298-1998 Pb-Sn-Cu三元合金减摩镀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145.59 KBCB 1299-1998 爆炸螺栓安全操作规程.pdf 324.26 KBCB 1300-1998 带电爆活门的气瓶安装安全操作规程.pdf 258.56 KBCB 1327-1997 手提声呐规范.pdf 497.88 KBCB 1330-1997舰船用铁镍合金板材规范.pdf 430.73 KBCB 1333-1998 鱼雷自噪声数字式内测记录设备规范.pdf 488.17 KBCB 1337-1998 舰船用电磁屏蔽门规范.pdf 430.35 KBCB 1338-1998 舰船通信天线技术要求.pdf 1.37 MBCB 1343-1998 铝-钢过渡接头规范.pdf 501.68 KBCB 1352-1999 角度位置指示器规范.pdf 1.81 MBCB 1353-1999 数字正弦机规范.pdf 2.11 MBCB 1354-1999 电流-电压信号调整器规范.pdf 934.44 KBCB 1358-2002 舰船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基本格式.pdf 652.17 KBCB 1360-200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程.pdf 3.80 MBCB 1361-2002 假雷规范.pdf 685.52 KBCB 1362-2002 鱼雷后舱试验方法.pdf 1.01 MBCB 1363-2002 舰船用汽轮机性能台架试验方法.pdf 2.02 MBCB 1364-2002 船舶用铜墙铁壁质卡套式管接头规范.pdf 1.23 MBCB 136。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作为国内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领导厂商,浪潮在行业十余年的耕耘,在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推出面向船舶行业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船舶行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既满足企业管控要求,又满足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在船舶工业基本实现技术开发环境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实施销、产、供、人、财、物等关键业务的信息化,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企业管理模式调整,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标准规范、加快信息流动,强化管控能力,防范运营风险,提高运营能力、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1.2系统建设总体框架作为国内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领导厂商,浪潮在行业十余年的耕耘,在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推出面向船舶行业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船舶行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既满足企业管控要求,又满足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3管理控制层主要内容1.3.1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面向企业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不同的管理功能:向决策领导层提供综合查询、分析、预警、决策支持的平台;向管理支持层提供分析问题,快速提供定制报表查询的工具;向管理信息人员提供方便获取信息的途径。

为避免并不具备良好IT技术能力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轻松获取到所关注的业务和财务信息,商业智能系统能够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形象展示各单位运行的关键指标(KPI),直观的监测各单位业务和财务状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和挖掘分析。

同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向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面披露其所关注的信息,系统能够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关键指标、数字图表,自动生成到Office办公软件中,形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

总体财务、业务状况直观监控示意:自动生成分析报告1.3.2全面预算管理浪潮ERP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到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0 W od ppn 8 d Shi ig
一 一
造船年 销售收入 1 0 亿 元 ( 中出 口10 万 载重吨 ,出 口值 求量 大面广 的主力 船舶 和海洋工 程装备 的优化 和设计 技术 , 50 其 20 10 2 亿美元 )。船 用低 、中速柴 油机年 生产能 力分别 达 ̄ 4 0 培 育 高技 术 、高附 加值 船 舶 和海 洋 工程 装 备 设计 、制 造能 q5
P ly oi c
船舶工业 中长期发展规划 ( 0 6 2 1 年 ) 2 0 — 0 5
船舶 工业 是为水上 交通 、海 洋开发 和国防建设 等行业提 走 出一 条科技含 量高 、经 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 污染 供技术装 备的现代综 合性 产业 ,也是劳 动 、资金 、技术 密集 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型产业 ,对 机电 、钢铁 、化工 、航 运 、海 洋资源勘 采等上 、 2调整存 量资产 和新建产能相结合 ,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 .
前 ,世界 船舶 工业 正 在加 速 向劳 动力 、资本 丰 富和 工业 基
3提高 自主研发 能力 和船 用设 备配套能力 ,增强船 舶工 .
础雄厚 的区域转 移 。2 0 — 0 5 间 ,是 我 国船 舶工业 发展 业核心 竞争力 。统筹利用产业 内外技术 资源 ,增强 常规 产品 0 6 2 1年 的关 键时期 ,需要抓住机 遇 ,充分 调动各方 面积极 因素 ,及 优化 、创 新能 力 ,培育高技 术 、高附加值 产品开发 能力 。高 时承接 国外产 业转移 ,提 高市场竞 争力 ,促 进船舶工业 快速 度重视 船用设备 制造本土化 ,集 中力量解 决配套能力 弱的问 发展 ,力争  ̄ 2 1年使 我 国成 为世 界最 主要 的造船大 国和强 题 ,为 船 舶 工 业 发 展夯 实基 础 。 l0 5 J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

两大造船集团。随着 中国船舶工业逐步 开放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前景越来越明
62} 西部论丛 2 1・9 000
公 司 与产业
配套 设 备等 产 品 的技 术水 平 总体 上 达 到 国外 当代 同 类 产 品水 平 。
随 着 中 国重 化 工 业 的发 展 。中 国 船
相 比 仍存 在 较 大 差 距 。 精 度 控 制 、区 域 舾 装 和 涂装 等关 键 制 造技 术 尚 未 取 得 突 破 。 在 _ 管理 技 术 和 信 息 化 应 用 方 而 L程
市场 竞 争 的 格局 基 本 形成 加入
工业通过现代造船模式应用研究 ,掌握
了 以 中间 产 品 为导 向 的生 产 组织 管 理 技 术 和区 域 造 船技 术 、分 段 建 造技 术 等 关
年的锻 炼 ,已成 长起一批 具有 国际竞
争 力 的 企 业 , 比 较 突 出 的 有 :上 海 外
舶市场 的竞争格局 。
自主 创 新 能 力 有 所 提 高 在 大 主 流船 型方 面 ,中 国 已形 成 自主 品牌 。通
过对油船 、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三大 主流
船 型 的 设计 开发 和 技 术优 化 ,形 成 了系 列 化 的 品牌 船 型 。中 国船 舶 企 业 已进 入 L G 船 、万 箱 级 集 装 箱 船 、豪 华 客 船 、 N 3 0万 吨 F S P O、火 车 轮 渡 、 石 油 钻 井
的差距 更大 ,信息集成度低 ,设计 、生 产 、管理等各领域基本上处于信息孤岛
状 态 。 同 时 ,中 国 船 舶 工 业 企 业 在 相 当
千 家 。许 多 中 小 型 船 厂 存 在 着 产 品 安 全 、质 量 标 准达 不 到政 府 要 求 ,非 法 违 规 造 船 , 由 于 产 品 技 术 、生 产 方 式 落 后 ,对 环境 产生 较 大 影 响 , 同类 低 水 平 产 品 恶 性 竞 争 ,岸线 资 源 的低 效 使 用 及 浪 费 等 问题 。 面 临 着 生产 能 力 过剩 和 人 民 币 升 值 可 能 导 致 的 风 险 大 量 低 效 、低 水 平 生 产 能 力 的形 成 ,不仅 造 成 了恶 性 低 价 竞

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

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

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船史钩沉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前面我们叙述了中国船舶工业从1865年至l9世纪末这一时期,创立了"四局两坞",一度曾有相当规模的发展,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封建体制的钳制,到l9世纪末,都已陷入面临破产衰亡的危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冲破旧生产关系的束缚而发展石健提要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叙述中国近代船舶工业从建支到十九世纪末已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进展缓慢,逐步陷入困境.到二十世纪初,江南造船所等单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转变经营机制,实行商务化方针,给工厂带来新的生机,在复苏中很有发展;另一些工厂没有实行这种转变,仍然步履艰难,有的终于停业倒闭,对比之下,显现市场对船舶工业发展的威力和作用.主题词船舶工业近代史船厂江南在改革生产经营体制中新生取代福建船政为中国主要造船基地江南制造局在1885年以后就停止造船活动,船坞长期闲置,甲午战争以后,战乱不断,清政府一度想将它迁往内地,终因体大繁重而末成.1904年冬,两江总督周馥受命到江南制造局考察,认为船坞为造修兵轮而设,日久偏废,几同虚设,实为振兴海军的障碍,非筹议改良不足以扫积习;非仿照商办不足以挽利权.经和驻节上海的南,北洋海军提督叶祖琏协商,决定将船坞与制造局划开,另派大员专管,仿照商坞办法,暂借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为开办经费,常年经费自行周转, 以期工归实用,费不虚糜.1905年4月,江南制造总局"局坞分立",成立江南船坞.按照(局坞划分章程>规定,"凡与船坞相因之轮船,机器,锅炉,熟铁,木工,铸锻等厂,由船坞接收".自东至西的江岸码头,也归船坞接管,占地4万平方米,有100米长泥坞一座,大小厂屋265问,还有栈房5所,华,洋式住房l4所,其规模比当时的福建船政要小的多.局坞分立后的江南船坞在生产经营体制方面有重大改变,其要点有三:(1)自行承揽修造华,洋兵商轮船;(2)自负盈亏;(3)盈利提成酌留花红,部分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另一部分作为奖金分配.这些商务化措施,使江南船坞不再是旧时封建衙门式的官办军事工厂,而逐渐转变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清政府聘英人毛根为江南船坞总稽查兼总工程师,授以船坞的经营管理权.毛根精通机械工程,1887年来中国后任招商局的机器工程师,l894年任英商祥生船厂的机器工程师,后又担任英商和丰船厂经理,既熟悉造,修船的一般技术,又熟悉上海的造修船市场行情,是管理船坞的一个行家.毛根上任后在江南船坞推行的一套管理制度,几乎完全是英商船厂搬过来的,他由英商船厂带来一个技术人员和监工头班底.对于原制造局划归船坞的400多名职工,仅留下20余名技术上乘的员匠,各厂委员一律辞退,改用由他带来的监工头督率工人,学徒从事各厂各项作业.他还组织r一个精干的洋账房,作为商务经营的办事机构.这就在人事和管理制度上保证了商务化经营方针的具体实施.他还从英商船厂移植过来一套包工制度,减少固定工人,这对广大工人当然是残酷的剥削机制,但对刺激工人多干活以适应船厂生产和季节性,波浪性和突击性的特点,有其促进生产发展的合理因素,包工制度实际上给江南船坞带来了大量的剩余价值.毛根为了招揽修造船业务,不遗余力,经常派手下洋员乘专用小火轮外出打探洋船进港消息,一待洋船停泊江岸,立即上船招揽生意.有时为了捷足先登,不惜远道到吴淞江,蕴藻浜一带去等候.对外国轮船来坞修造的介绍人或经办人,还给予优厚的回扣,以资拉拢.毛根还尽量利用他与洋商方面的私人关系,招揽洋商业务,如他熟识美商大来洋行经理,通过这一关系,使大来洋行的航运部门石健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 成为江南船坞的经常主顾.生产经营体制的改变,给江南船坞带来生机,其修船业务和造船业务日益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经营效益十分可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自1905年局坞分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的6年间,江南船坞共造船136艘,修船524艘.这与江南制造总局时期的40年间仅造船15艘,修船ll艘相比,差别悬殊.6年盈利75万银元,局坞分立时向江安粮道所借的2O万两白银的开办费,原计划十年还清,江南船坞务于1911 年提前还清,彻底改变了以往长期靠清政府拨款撑持的局面.1911年建成的海军大臣载洵钢质双桨座船"联鲸"号军舰,为江南船坞时期建造最大军舰,全用柔钢造成,船长53.4米,宽7.6米,型深2.7米,吃水0.8 米,排水量500吨,主机为两台三汽鼓回汽机,总功率746千瓦(1000匹马力),航速14节,船之首,尾各配40 毫米73磅快炮2门,了望台左右配麦克沁机关炮lf]. 其余'探海灯,电灯,暖气管,电风扇等装备完善.船式之美,工程之坚,深得海军大臣之赞许.1911年开工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为江南船坞时期建造的最大的内河船舶,船长100米,排水量4130吨,主机功率2240千瓦(3000匹马力),航速14节,其尺度和性能都是当时长江客货轮之冠,服务于申汉线客货运输4O余年.由于盈利颇丰,从而有能力逐步扩充生产规模,6年中,先后扩充厂坞码头并添购机器,把原有的100米长泥坞改为木质于船坞,拓长加宽,改造后,于船坞长l】4.3米,面宽22.8米,底宽18.3米,潴水最深可达5.5 米,使之可容纳5000吨级船舶;增建了打铁厂,木工厂和坞东码头;填平了锅炉厂前之土地以扩充造船场地; 添置r船体加工设备1O余台.从而使江南船坞的造船,造机和坞修设施日益完善,为大规模造船准备了条件.据统计,江南船坞1911年同年开工建造的比较重要的船有12艘,其中开工建造的兵轮有"永绩","永健","建中","永安"等炮舰和浅水炮艇ll艘,还有1艘是4O00余吨的大型长江客货船"江华"号.江南船坞的新生并初步走向繁荣,为近代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历史经验.改变了以往清政府由国家拨款造船的经营管理旧习,代之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商务化经营方针,敢于聘用懂得近代造船经营管理的外国行家,按照当时西方先进造船厂所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再加上当时上海作为全国最大航运中心的地位,大批国外船舶云集上海,当时的江南船坞兼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综合,遂使江南船坞和后来的江南造船所能一花独放,在中国其他地区近代船舶工业都日趋衰败的情况下倔起,独领风骚近半个世纪,并取代福建船政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和近代海军舰艇和武器装备生产的主要基地.从九十年前还处于封建末世时代的江南船坞的厂务和经营方针改革中,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作用和威力.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4月,北京政府将江南船坞收归海军部管辖,改名江南造船所,任命陈兆锵为所长, 1927年更名为海军江南造船所(简称江南造船所),国体变更以后,继续按商务化方针经营,而且不断发展. 1918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美国政府为向欧洲战场运送战略物资,向中国订造4艘运输舰.江南造船所派总工程师毛根赴美洽谈.江南当时只有能力接受5000吨左右船舶建造任务,但考虑到今后的发展, 接下了万吨级运输舰的建造任务7月10日,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和美国运输部总办韩丽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合同.运输舰重载排水量14750吨,造价按每载重吨105美元计,4艘共480万美元.造舰的钢板等主要原材料由美国进口,2733千瓦(3668匹马力)的巨型蒸汽主机则由江南造船所自制.为制造这4艘万吨级运输舰,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技术改造,占地面积增加到局坞分家时江南船坞总面积的2倍以上,扩大造船场地三分之一,将原先的泥坞加大并改为木质干船坞,坞长169.5米,宽18.3米,深7.5米,新建万吨级大船台4座以及轮机合拢厂(可装配功率为4470千瓦的动力机),木模厂,造船铁工厂,压汽机厂,大库栈,办公楼,洋餐楼各一座;扩建轮机厂,铸铁厂,打铁厂,打铜厂,造船机器厂;添置机器设备七,八十台,将部分蒸汽动力改为电力;改造起重架,起重杆加长1/3,起.重力由5O吨增至75吨,并移置坞东新建合拢厂之前面;拓宽坞口码头.局坞分家时,江南船坞仅有工人400名,以后逐渐增加,通常情况下为3000人,建造万吨级运输舰时多达7000~8000人.这批万吨级远洋运输舰为全遮蔽甲板型蒸汽机货船,船长130.7米,型宽16.8米,型深l1.6米,吃水8.4米,载重量10200吨,满载排水量14750吨,指示功率2500~2700千瓦,航速13节.仅化一年三个月的时间,第一艘运输舰"官府"号于1920年6月30日下水,海军总长刘冠雄与各国驻华使节都参加了下水典礼,盛况空前.1921年2月交船.美国政府接舰后十分满意,认为"工程坚固,配置精良",超出原定航速指标,被誉为:"实于美政府运输部中可称最优美之轮船也".当时<东方杂志>载文说:"江南造船所承江南集团技术2001年第1期一51—造(美国)一万吨汽船,除日本不计外,为远东从来所造最大之船……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国, 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者供人之需求,中国产业史乃开一新纪元".这批运输舰建成驶抵美国后即投入欧洲航线,直到二次大战前仍在营运.江南成功的建成万吨级运输舰,在中国近代造船史和工业史上确是令人瞩目的大事.正如在"官府"号下水典礼上江南造船所所长刘冠南所说:"溯中国造船历史,在西历纪元以前已有艨艟,楼船诸名称,当时构制虽有可观,究系木质所造.自近世钢铁汽船发明后, 中国各船厂如福建船政局,大沽造船所及敝所等处,所造大小钢铁汽船不少,其排水量仅二,三千吨而已,即敝所前代招商局造"江华"商轮,排水量4100余吨,彼时在中国造船界中已为仅见之事,较之今日下水之"官府"号排水量可14750吨,在今日中国造船界中不更成空前巨构乎?"当时世界上能够建造万吨轮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中国已步人可建造万吨轮的行列.江南造船所自建成4艘万吨船后声誉大增,中外客户前来订造,订修船舶者络绎不绝,营业日见兴旺,进入江南制造局创办以来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为适应这一形势,又不断扩充生产设备,几度扩大厂区.由于旧有的船坞不能满足日益发达的造,修船业务的需要, 1925年新建二号船坞,长153米,宽18.6米,深7米,配以最新电力抽水机,"进坞修船,无不称便".民国初年兴建的船坞电灯间经十年发展,逐渐扩充电气设备,后扩建为电机工程处,其厂址扩大了十倍.1923年铸铁厂增设电气炼钢炉一座,炉成后,曾出钢40炉,成绩尚佳.同时还添建锅炉厂和材料课各栈房,改造考工课大门等.这一时期,江南造船所的技术力量也逐步壮大,1916年,赴英,美等国学习造船,造机技术的叶在馥,王开治,伍大名,司徒权,郭锡汾,余建复等人先后回国,到江南造船所工作.1927年,着名造船和轮机专家马德骥,陈藻藩分任正副所长,1932年由该所送往英,德学习造船,锅炉,涡轮机,柴油机制造技术的周亨甫,徐振骐,郭子桢,吴贻经,王荣滨,杨元墀,陈薰等人相继回所,一时人才荟萃.1928年后,绘图室改称设计处,分设造船和造机两课,由叶在馥和郭锡分别担任课主任.在其全盛时期,造船课约5O一6o人,造机课约40 至52人,集中了当时中国为数众多的造船和轮机专家. 其中特别是叶在馥对于我国川江轮的设计有重大贡献.川江是指长江上游从宜昌至重庆的一段航道,距离647公里,两地间的水平线相差145米,平均每公里落差O.224米,在这段江面,河道迂回曲折,礁石林立,航道. 宽狭差距大,大小险滩35处,水流快慢差距很大,常速每小时6海里,险滩激流处每小时l3海里,自古视为天险,以往木船行驶,上水三个月,全靠人力拖绞,下水6至l2天,1909年英国人开始试图开辟川江轮船航线,外国轮船在川江试航初期,经常翻沉,曾把川江称为"轮船的坟墓".因此,对川江轮船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要求特殊,必须根据川江航道的自然条件,要求具有吃水浅, 船体轻,载重大,速度快,操纵灵活,抗沉性强.江南造船所在国内率先进行川江浅水轮船的研制,并取得突出的成就,这里有从引进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的过程. 1914年由英国人设计和加工主要部件,江南造船所合拢安装,建成川江轮船"蜀亨"号,船长57.95米,宽9.15. 米,深2.94米,蒸汽主机功率1639千瓦,双螺旋桨,航速l3.468节,基本性能适合长江航行,但枯水时期不能航行,险滩处仍需人力绞潍.叶在馥率领一批中国技术人员赴川江航道反复进行实地考察,并把以往中外船厂所造浅水轮船的式样收集起来,进行比较研究,自行设计建造出中国第一艘在洪水期间可直达重庆的川江浅水货轮"隆茂"号,长61.6米,宽9.4米,深3.O米,排水量800吨,航速l4.5节.该轮在洪水期间能自行冲过急流险滩,逆水而上,不用绞滩,打破历来川江行船惯例,其性能达以往所有川江轮船之冠."隆茂"号的设计建造成功,使各航运公司纷纷向江南造船所订造同型川江轮,相继建造了"峨媚","大来喜","万通","江庆",.,"福源","新蜀通","决川","浚蜀","听天","行地","护法","宣慈"等共约3O余艘,且每艘川江轮的性能和建造质量总是超过前一艘.但这些仍有不足是枯水季节仍不能航行.为使宜昌以上航段能全年通航,叶在馥再率一批船舶设计人员入川考察险滩航道,掌握了航道详情及有关数据,针对川江枯水季节航道狭窄,滩流急,暗礁多的特点,精心设计建造了又一艘新型川江枯水轮船"江南"号,船长47.2米,宽8.1米,深2.1,载重量372.6吨,江南造船所自行投资,具有船体轻,航速快,质量好等优点,不受枯水季节限制,大大提高了川江航运的效率.当"江南"号在枯水季节直达重庆时,深受中外航运界人士的注目和赞誉,各航运公司纷纷向江南造船所订购该型川江枯水浅水轮船.正如<海军江南造船所民国二十二年工作报告书>所说:"本所修造兵舰,商船为数~'既夥,而于制造长江上游浅水商船,尤能独出心裁,为国一52一石健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曲折和发展(1905年至1937年) 内外船厂所不逮",这充分反映江南造船所商船设计制造中的一大特色.1936年民生公司又向江南造船所订造1464吨的"民本"和"民元"轮,"民本"轮为客货轮,载货吨位为当时川江轮之冠,航速15.5节,舱口特别大, 有6大货舱,采用流线型,设150吨起重吊货杆2根,可装火车头,有各种安全设备,货舱内装有蒸汽灭火器,船上装无线电台和收音机,船内服务设备考究,是当时川江上最先进的轮船,成为嗣后这类船的主要蓝本. 1930年,海军部长陈绍宽兼任江南造船所所长,锐意整顿,进一步扩大江南造船所规模,首先将电机工程处和从海军部划归的轮电工作所合并,成立电机课,使电气技术得到发展.1930年底,又把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处并入江南造船所.开始制造水上飞机.次年就制成"江鹤","江风"号侦察机;1932年制成"江鹅,"江鹚" 号水上教练机;1933年又为"宁海"军舰制成舰载飞机l 架.由于入坞修理的海军舰艇和中国外商船逐渐的增多,两座船坞仍不敷使用,于是乃派员和军政部协商邻近的上海兵工厂迁让地皮开辟第三号船坞,1932年开始兴建,1934年竣工,1935年再行扩建,1936年4月竣工,坞长197米,宽30.5米,深8米,可容纳2万吨级的船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建设该坞前后共耗资260万元.另外,又新建海军码头和40吨起重船,再次扩建打铜厂.以上这些改扩建工程的费用,全部是由江南造船所每年的盈余中开支的.事实上,自局坞分家以来,该所盈余十分可观,以1915年至1926年为例, 累计盈余达1000万元,每年平均盈余80余万元.这是昔日衙门式官办工厂所不可能企及的.从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内,尤其是1929年陈绍宽任海军部政务次长(1930年任部长)以后,尽力谋求海军的建设和舰艇建造.在此期间,江南造船所建造各类船舶39艘.总排水量38560吨,其中为中国海军,地方政府,警察,海关等部门建造的军舰,巡逻艇,缉私艇等共29艘,总排水量11433吨.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在国内建造的战斗舰艇全部由江南造船所建造,着名的有"逸仙","平海","永绥","民权","民生","咸宁"等军舰以及"江宁","海宁","抚宁","绥宁"等浅水炮艇.还将原福建船政建造的"建安","建威"号鱼雷快舰分别改造成"大同","自强"军舰.同时被改造的还有l2艘大小不一的"胜"字号舰艇.1931年建成的"逸仙"舰总长82.4米,排水量1545吨,主机功率3200千瓦,最高航速19节,装有150毫米和140毫米大炮各l『],高射炮,机关炮等1O余f-i.1937年建成的"平海"舰,总长109.8 米,宽12米,吃水4米,排水量2400吨,主机功率5533 千瓦.航速25节,装有140毫米双联旋转炮塔3座,龟雷发射管4具,高射炮6rl,机关炮10f-j,750毫米探海灯2座.其主要尺寸与武备与向日本订造的"宁海"号舰完全相同.它的建成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近代舰艇工业的最新水平."逸仙"和"平海"两舰嗣后均编人民国海军服役,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海军的主力舰只.据统计,1905年至1937年,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种舰船716艘,总排水量219047吨,其中外国舰船376艘, 计148800吨.占总排水量的65.2%,中国舰船340艘,计76761吨,占总排水量的34.8%.1905年至1937年进坞修理的5270艘次,还有大量未进坞修理的船.在这22年中,江南造船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修造的舰船不仅数量大,技术水平也较高.当时江南造船所建造的机动船舶的数量和吨位约占全国的80%,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船和舰艇建造基地.福建,黄浦,大沽等局坞在艰难中延续福建船政,黄浦船局,大沽船坞等单位在经营体制上没有实行如江南那样的转变,常年经费仍靠政府拨款,处境都极为困难.福建船政虽于19Cr7年暂时停办,但坞厂仍有少量修船任务,由于经费不足.尔后竟至拆卖废旧设备和材料,以资挹注,以求生存,养活看守人员.辛亥革命后改称福州船政局,归省辖.福建省原本比较穷,不可能对船政局投入大量资金.1914年.福州船政局收购马限山下原由英商售与美商的船坞,用以揽修商船.由于资金不足,造船业务受到极大限制,1917年,1918年仅建成排水量各为190吨的炮艇"海鸿"和"海鸽"号.1916 年,为解决经费不足,曾将超龄旧舰"南琛"号拆卖.得款45万元,打算用来建造一艘海军测量船;但是,不久此项经费却被多方挪用殆尽,不得不半途而废.1926年, 福州船政局改名为海军马尾造船所(简称马尾造船所). 归属海军部管辖.1927年,为筹措经费,曾承办福建省银元局铸造辅币,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本作罢;后又承办长乐莲柄港灌溉工程,但杯水车薪,终究无法改变其经费困窘的局面,在艰难拮据中度日.马尾造船所的造船生产虽不景气,但其教育事业仍坚持不懈,成效卓着.1913年,船政前学堂改称福州海军制造学校(1926年又并入福州海军学校);后学堂改称福州海军学校,两校均归海军部直接领导.艺圃则改江南集团技术2001年第1期一53—称福州海军艺术学校,仍属船政局管辖.福州海军艺术学校终因经费短细难以维持,于1934年停办.海军界人士认为该校废弃实属可惜.于是利用原址另行筹资设立私立勤工初级中学,后改为勤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17年又创办海军飞潜学校.先是海军总长刘冠雄于1915年选派学员赴美学习飞机和潜艇制造技术. 两年后各生员学成归国,即筹建马尾飞潜学校,设有飞机制造,潜艇制造和机器制造3个专业,招收少量学生. 后来造船界比较着名人物如王荣殡,周亨甫,陈薰等人最早都毕业于这个学校.福建各个学校的毕业生以及福建,天津,上海等地在近代不同时期还选派一些学生到欧美留学学习造船,学成后都是学有专长,作为发展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技术中坚,不仅为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军,民船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把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系统地传授给下一代.1918年,福州船政局设立飞机制造工程处,由我国早期着名的飞机设计师巴玉藻任主任,1923年改组为海军制造飞机处,隶属于海军总司令公署,至1931年, 共制造了16架水上飞机,是我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端. 1931年初,该处迁并至江南造船所后,又制造水上侦察机和教练机共6架.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该处并入南京民国政府中央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第八修理工厂.黄浦船局曾于1893年裁撤,1901年又予以恢复,主要从事修船业务,经营体制上仍未改变,靠政府拨款和布置任务辛亥革命后由广东省接管,仍以修船为主,造过少量中小型舰船,因经费一直拮据,两个干船坞年久失修损坏,泥坞废弃.1925年以后厂务工作停辍,后曾企图恢复扩建,因经费无着未成.大沽船坞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曾被俄国人强占,后虽收回,但许多设备被俄国人抢走,厂坞损坏,职工流散,留下人员也只搞点修船维持生计,民国海军部1912年接管时,全厂只有职工220余人,海军部和直隶省联合筹资白银1O万两以图振兴,和内河航运合作,多方开辟业务,同时为海军建造小型浅水炮舰,又造机枪军火,一度很有发展,1920年全厂职工达160o 余人,又办大沽海军管轮学校.但1924年以后,直隶为军阀派系斗争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战乱不断,1O年间所长换15人次,换一次劫掠一次,后又是日本侵略矛头首向之处,日渐衰败.到1937年被日军侵占,职工被遣散.青岛,哈尔滨,求新等工厂的兴建.随着社会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民国时期,新建了一些船厂.青岛海军工厂的兴建.2O年代后期,山东属奉系军阀势力范围,青岛是东北海军的一个重要基地.东北海军属奉系,其舰艇如到南方上海修理,怕被南方扣留, 大沽船坞太浅,不能修理吃水3.3米以上的舰船,致使不少舰艇必须到旅顺或日本修理,耗资甚巨.时任青岛市长的东北海军副司令沈鸿烈利用1898年德国人设立的青岛水雷枪械修理厂旧址,于1931年建立青岛海军工厂,于1932年12月动工兴建青岛海军船坞,该坞由挪威工程师穆勒设计,1934年4月完工,全坞系用岩石凿成,坞底,坞壁表面再砌以崂山花岗石,坚实无比.该坞长157米,宽29米,其深度:高潮时为8米,低潮时为5米.船坞呈梯形,共16级,闸门2道,坞底明水沟,以保持清洁.坞首西侧设船坞抽水机室,按装有2台大口径(3O英寸)抽水机,3小时可排尽坞内所容全部水量.其原动力为200匹马力电动机两架,房内另装小口径(7英寸)抽水机一座,为抽坞内阴雨积水之用,其水工设施堪称完善.该厂码头也颇具规模,北码头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pdf
船舶制造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机械制造行业,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内制造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船舶制造需要大量的船用设备和高新技术,例如船用发动机、导航系统、通信设备等。

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其次,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升级。

船舶制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制造行业,需要多种工艺,涉及到机械、电气、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船舶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升级,可以推动国内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再次,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制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具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最后,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船舶是国家海洋力量的一部分,对于国家的安全、经济和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拥有强大船舶制造能力的国家可以拥有更强的海洋力量和更好的资源开发能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内制造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应该加大对船舶制造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船舶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