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桥梁美学论文

合集下载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摘要:系统论述了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理论、原则、特性和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桥梁设计;美学理论;美学原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桥梁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桥梁显示了其强大的沟通功能,同时成就了不朽的建筑艺术。

它形成了一道道优美的风景,成为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形象标志,它是美的载体,而美也是桥梁不可或缺的设计原则之一。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探讨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突出现代桥梁的时代特性。

桥梁的美学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和造型上,而且应满足道路使用者在不同交通条件下的视觉感受。

一般说来,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理论、原则、特性和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一致性一致性即桥梁的建筑形式必须与使用目的和功能相一致。

建造桥梁必定有它的使用目的和功能要求,其中最基本的使用目的就是满足交通要求,它可能是联结两岸、跨越沟谷的道路桥梁,可能是跨越河流、有通航要求的水上桥梁,也可能是分流人车、减少壅阻的城市高架桥梁,还可能是公路、铁路两用桥梁。

从功能上要考虑相应的交通量、道路等级、行车速度、设计荷载、承载能力、抗震、防滑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建成后的景观作用。

这些使用目的和功能,就要求我们选择相适应的桥型、建筑高度、跨度、上部与下部构造以及所使用的材料。

所以,桥梁建筑的形式首先取决于它的使用目的和功能,只有二者达到一致性,桥梁的美才有了坚固的基础,才有可能达到质量与美的统一的最高境界。

2 协调性桥梁与道路、桥梁与周围环境应该是相互协调的。

桥梁是自然景观中的一种人工景观,要和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就如同亭台楼阁对周围环境有一种点缀、补充、增色的作用一样。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2.1 桥梁与道路的协调性一般情况下,桥梁是道路总体线形的一部分,道路处于主导地位,桥位应服从路线方向,符合路线布线规定,这样可以使整体布局合理、行车顺适、安全,以保证质量和保持线形的连贯性,满足人作为使用道路的主体对线形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浅析桥梁美学

浅析桥梁美学

浅析桥梁美学浅析桥梁美学一座桥梁,一般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他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功能的角度而言,他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说,设计一座桥梁,既是工程设计,也同时是一次艺术创作。

这就要求技术和艺术必须结合起来,使建筑师不仅有工程师的头脑,也要有艺术家的思想。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是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这一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工程和艺术的更好结合。

几千年来,建筑艺术(包括桥梁美学)的发展做走过了技术与艺术的“合一”、“分家”、“再结合”的过程。

在古代,建筑艺术,包括桥梁在内,并没有技术与艺术之分,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Ars,英文Art,德文Kunt,法文Lart 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匠”,当时的桥梁建设者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

这些都说明在当时技术和艺术是融为一体的。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使整个物质生产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科学有了明细的分工,多数人开始信奉纯理性主义,使科学与艺术、专业技术与艺术分了家。

技术与艺术的疏远,美和用的分离,导致本来含有艺术概念的技艺被局限于只讲技术。

被称为所有丑陋的顶点样品——英国福斯桥,就是这个时期的畸形产物。

19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包括桥梁在内的建筑不能只简单追求实现使用价值,还应使他给人们带来美感,基于此种情况,1941年英国工程师学会通过一项决议即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能范围。

从此,技术和艺术开始再次结合。

桥梁建筑的审美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审美不同,它是以一个的使用价值极高且位置固定的结构实体作为审美对象。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摘要:自从上了桥梁美学这门选修课后,我加深了对桥梁理性分析之外的感性认识。

通过资料,我选了陪伴我长大的汕头海湾大桥,家乡的彩虹广州新光大桥,一直想去的英国的两座千禧桥来具体赏析。

关键词:汕头海湾大桥广州新光大桥英国伦敦千禧桥英国盖茨黑德千禧桥正文:(一)汕头海湾大桥我的父母都是桥梁工程师,小时候我跟着他们天南地北地到处跑,见过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桥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汕头海湾大桥了。

对于这座桥,我只想谈谈我对它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感情。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

汕头是全国唯一拥有内海的城市,而汕头海湾大桥正是是细细品味汕头城市韵味的最佳观景点。

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它位于市区东部,经妈屿岛、跨越汕头港入海处,是一座主孔航道跨径432米的大跨度悬索桥,也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

全长2500米,宽23.8米,设双向6车道。

海湾大桥连接深汕高速公路和汕汾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汕头海湾大桥可谓是江城人民最得意的骄子,它伟岸、挺拔、大气、现代感十足。

长大后,我仍多次去汕头体验和感受大桥宏伟的雄姿。

乘车从南岸驶上大桥引桥,一眼望去宽阔的桥面。

一马平川,透过车窗饱览桥上的风景:近处一片茫茫滩涂,隐约看到靠海的渔船和渔民,远处海面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乘车自南向北只需20多分钟,快捷舒适。

过去,如果趁木帆船出海,随潮涨潮落需需日,20世纪90年代初,坐汽垫船也要数小时。

一次,夜晚乘车目睹汕头海湾大桥夜景犹如“银龙探海”,桥上有照明灯1844盏,护栏每5公里一种颜色,从南至北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真是“七彩长虹”。

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

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

《《构成设计欣赏》》课程论文题目: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学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邮箱:摘要:阐述在桥梁设计中进行美学考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现代桥梁设计应把强化桥梁技术品质与体现桥梁关学价值相统一。

同时还要与其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

介绍桥梁美学理论及美学设计的实现,结合生态审美的理念从各方面分析了桥梁美学。

关键词:桥梁美学设计欣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发现美、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审美理论都更为成熟、更为系统化。

对于桥梁建筑,人们已不满足于其单纯作为交通运输上的构筑物的要求,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融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纵观世界各国的桥梁建筑,优秀的桥梁作品常被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成为时代的象征,历史的纪念碑和游览的胜地。

我国古代修建的赵州桥,其构思新颖独特、造型简洁美观,于坚固雄伟中又透着柔美秀丽。

桥面两侧的栏杆板上,龙兽状精美浮雕栩栩如生,似飞若动,虽然距今已有 l 300 年的历史,仍不失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并在 1991 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又如北京的卢沟桥,不仅布局合理,宏伟壮观,栏杆上雕刻的485 个石狮子形态各异,堪称一绝。

在现代,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桥梁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桥梁作品,如重庆万县长江大桥,香港青马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作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港钢拱桥,它与悉尼歌剧院完美结合而成为澳大利亚国家的象征;日本的南备赞大桥以其雅致简约的风格形成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及美国的布鲁克林桥、旧金山金门大桥,英国的亨伯大桥等。

这些优秀的桥梁建筑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将美学融人结构之中,并通过不同的桥梁造型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美学与结构的完美结合而为大家所称道。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设计美学的论文3000字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设计美学的论文3000字

摘要:阐述桥梁美学开展背景,同时介绍桥梁美学根本特点,最后综述不同桥型的美学设计要点。

关键词:桥梁美学美学设计结构美学一、前言桥梁美是环境美的一局部,然而,桥梁美的作用却远远超越了所在环境那有限的范围一座著名的大桥往往以它的雄伟壮丽精巧多姿而显示出人民的创造力,以它的先进技术,精湛工艺反映出社会的生产水平;以它的磅礴气势、充分活力标志着时代的精神;它常因此而成为人们欣赏和赞颂的艺术杰作,并得以流传久远近年,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已在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有不少地区在宽阔的大江大河上建造了各种类型的特大桥梁,这是前所未有的;同时, 方案兴建的高级公路、高速公路,它的美学设计对桥梁又有更高的要求一桥型要优美,并配合景观, 现代化公路网建设中大桥工程也为数不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各项交通事业的开展,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世界各国,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我国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仍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并在1991 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悉尼港钢拱桥,美国的旧金山金门大桥、布鲁克林桥等,都表达了其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精神作用与美学价值。

桥梁建筑已不单纯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而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

研究、设计和建造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新颖的桥梁结构,是我国交通建设开展迫切的需要。

二、桥梁美学设计的特点桥梁的根本功能是交通负荷、跨越障碍,但是如果单纯地把装饰当作美的唯一途径,而不重视它的实用价值,呢么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美。

桥梁审美观点应该是集使用功能、施工技术、造价经济与造型美观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要共同作用,才能美寓其中。

桥梁美学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桥梁各构造形象桥梁本身各部构造的形象宜简洁纤细、流畅明快,最好使快速运动着的人们在瞬间的最初一瞥中得到“明确,深刻”的印象。

桥梁与美学论文

桥梁与美学论文

桥梁与美学论文题目:桥梁美学的鉴赏学生姓名:张宝鹏学号: 20101592院系名称: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0-1班指导教师:丁剑霆职称:教授二○一三年五月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 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 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

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

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 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论文)【范本模板】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论文)【范本模板】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摘要:人类对桥梁造型美的探索、人类对桥梁建筑与环境协谐美的追求、以及人类关于桥梁景观“美”的理念,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因此,便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桥梁文化、桥梁艺术、桥梁美学。

根据桥梁景观研究、设计、建设经验,探讨了桥梁景观建设中的理论问题以及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作用,其中包括基本概念、景观设计原则、程序、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的统一、桥梁景观与桥梁美学的差别及桥梁景观的美景评价等;并阐述了我国目前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说明了如何做好景观设计的步骤及建议,以期望能促进桥梁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的提升,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形态艺术Analysis of bridge aesthetics designAbstract:Human exploration of the bridge, beautiful human bridg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 good pursuit, as well as human on the bridge landscape ”beauty" concept,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As the source, has produced a cultural bridge, bridge, bridge aesthetics and ar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construction,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bridg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objective, func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program, unified, bridge landscape with bridge Liang Meixue's difference and Bridge 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and expounded; the present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explains how to do a good job steps and suggestions of landscape design,the bridge to promote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landscape functions in the hope of promotion, satisf y people’s viewing desire。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结课论文2013年5月5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桥梁深处的爱内容摘要:通过一个学期的桥梁美学选修课的学习,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桥的知识。

现在,在我看来,每座桥都是有灵魂的。

她的前世今生,她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颂歌与诗篇。

今天,我想通过对家乡的安庆长江大桥,武汉的楚河汉街放鹰桥,泰国桂河大桥以及奥克兰海湾大桥的介绍,来说说我眼中的好桥梁!关键词:安庆长江大桥;楚河汉街放鹰桥;泰国桂河大桥;奥克兰海湾大桥一,安庆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安庆段,全长5985.66米,主桥1040米,是万里长江上第35座变天堑为通途的桥梁。

安庆长江大桥建设创造了四项全国第一:从施工单位的选择到首节钢围堰下水时间最短,仅用22天时间;从首节钢围堰下水到着岩封底时间最短,仅用80个工作日;钢围堰着岩精度(为1/660)最高,超出设计规范的6.6倍;在全国同类大桥建设中,安全建设零事故记录保持时间最久。

这四个第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的堆砌,是善良勇敢的安庆人们心血的结晶。

一个梦:行人不再叹天堑----安庆,不单是以“为救李郎离家园”的千口传唱的黄梅戏闻名,更以其是临江宜城闻名全国。

但是在二十世纪后半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因江而兴”的安庆凸现“因江而阻”的矛盾,日益成为偏居江北、望江兴叹的“孤城”。

安庆开始了百年建桥梦。

一架桥:众人同唱一首歌----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无畏冬寒,无畏夏暑,齐心协力,共建“长城”。

一座城:大桥舞动经济龙------一条大江孕育了一座城市,一架大桥让一座城市热血沸腾。

因为一座桥,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座桥,对生活充满希望。

以桥兴市、借桥发展。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但是却是我心中最温情的桥。

依桥而生,伴桥而长。

喝的是长江水,忘不了的是故乡情。

二,楚河汉街放鹰桥放鹰桥,因为靠近东湖放鹰台而得名。

放鹰桥上立着四座桥堡,桥堡与桥堡之间有蓝色的横梁和悬索相连,采用欧洲古典“塔楼”式景观桥的设计理念和桥身“横三段纵三段”的设计手法,使得塔楼屋顶及墙体材料具有古典韵味,同时也具有异国情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桥梁美学论文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走向文明,而文明则往往伴随着对美的追求,美的概念比较含糊,且呈多样化,但当人们不得不从中选择时,就出现在了对比,从而就有了“最美”这个概念,就像我这次需要挑选我以为最美的桥进行赏析一样。

在本学期学习桥梁美学这门科目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桥,它或张扬,或低调,或“刺眼”。

而我所以为最美的桥,当属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其实,要分出个“最”美,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每个著名的桥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或协调于当地文化环境,或张扬而成为独立的风景。

而我把最美头衔冠予明石海峡大桥,很大程度在于它所带来的那种张扬,最能震撼我的内心。

下面我对明石海峡大桥进行文化与美学的浅析。

(一)明石海峡大桥的简介
明石海峡大桥由著名的法国埃菲尔集团公司承建,位于本州岛与四国岛之间,主跨1991米(960+1991+960),全长3911米,为三跨二铰加劲桁梁式吊桥,钢桥283米,高出333米桥宽35.5米,双向六车道,加劲梁14米,抗震强度按1/150的频率,承受8.5级强烈地震和抗150年一遇的80m/s的暴风设计。

说到该桥的主跨,就简单说下它“长大”的故事,1995年1月17日,日本坂神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震中距桥址才4公里),大桥附近的神户市内5000人丧生,10万幢房屋夷为平地,但该桥经受住了大自然的无情考验,只是南岸的岸墩和锚锭装置发生了轻微位移,使桥的长度增加了0.8m。

该桥获得了多向世界纪录,目前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是联结内陆工业中的重要纽带。

桥2根主缆直径为1122mm,为世界上直径最大的主缆;主缆钢丝的极限强度为1800MPa,也是世界记录。

该桥在技术又带来很多创新,为以后悬索桥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第一座用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悬索桥。

(二)明石海峡大桥的文化赏析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该国居民一直拥有修建一系列桥梁把4个大岛连在一起的急切愿望,但这在当时对日本政府来说是天方夜谭,因为明石海峡的平均深度为110米,中心最深处则为160米,而且终年水流湍急,每天都有上千艘船只在海峡里航行;更麻烦的是,如果要建桥,桥身的跨度将要达到两公里才行;而最难克服的障碍则是,日本是一个多震、台风频发的国家,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桥的各个构件还没有连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时,任意一次较大级别的地震或台风,都能让大桥毁于一旦。

但一
个事件推动了大桥的建设,1955年5月11日凌晨6时40分,100多名学生搭乘紫云丸号渡轮横渡海峡去上学,正值浓雾天气,凌晨6时56分在紫云丸号渡轮刚出港口不久,与一艘进港的轮船迎头相撞,5分钟后,紫云丸号渡轮沉没,约170名大人和孩子就此丧生,数十人受伤。

淡路岛居民强烈要求日本政府修建一座桥梁来结束两岸靠轮渡过海的历史。

不过日本在上述事件过后的第二十八年,才开始建设该桥,这和日本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分不开的,在1988年日本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而且在土木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该桥造型宏伟壮观也和当时日本文化是分不开的,日本不断吸取外国的文化,在东西文化的边缘,从而导致日本文化心态的不安定感,又由于本身强烈的民族主义,到八十年代后期,在日本的文化中就几乎看不到二战时的反省的意识,而是开始享受他的经济、科技、文化成果,整个民族具有张扬的特点,这座桥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建造,并作为当时文化一个体现。

(三)明石海峡大桥的美学特征
明石海峡大桥周围的没有大范围的高层建筑,所以采用的凸显的方法,让它独自成为一个亮丽风景。

悬索桥与其它桥型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以特殊的悬吊系统作为承载和传力结
构。

正是这种其它桥型没有的结构构成了悬索桥的美学特征。

该桥的悬吊系统多采用1800MP 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它悬垂于蓝天碧海之间,构成纤柔轻巧的曲线造型。

阳关下,银白色主缆如金龙行空,偏偏起舞,描绘出温柔颤抖,流动活泼的主旋律。

夜幕下,点点灯饰勾画出两道长河,在星空流动。

这是一支无声的交响曲也是“千寻水面跨长桥,隐隐青虹卧海潮”所描写画面的在线。

流畅的曲线造型最富于心理感召力,极易吸引观赏者的视觉,使他们领悟到没的感召、美的满足。

其次,悬索桥的吊杆细长,长短适度,排列有序,起伏协调,且简洁明亮,表现出连续反复、节奏优美的主韵律。

第三,该桥的行车道凌空漂浮于碧波之上,虚悬飞架在青山之间,犹如长虹卧波。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已是一道令人惊叹的风景,体现了柔中济刚、轻巧飘逸的总体造型。

该桥作为一个三跨连续悬索桥,蕴含了丰富的韵律美。

“韵律”是从诗词歌赋延伸到桥梁美学的概念。

它表达人类关于节奏连续、重复、深化、对比、和谐的思维、以及关于创意的规律性、完整性、连续性的追求。

三跨连续悬索桥的吊杆从东锚开始,至西锚结束,隐含在主缆和钢桁梁两条曲线之间,构成虚实结合。

吊杆先由短而长,由长而短,嘎然消失。

伴随车辆行驶,表现出高低反复,强弱循环,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的节奏变化,展示出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的韵律美。

三跨连续悬索桥的钢桁梁也起于东锚,止于西锚,同一种结构,同一条弧线,伴随主缆悬垂曲线和吊杆的起伏变化,反复奏出三重和声,加强了连续韵律和起伏韵律的美学效应。

而单跨简支悬索桥显然不具有连续韵律,所以主旋律不连续,显得生硬。

受使用功能和合理矢跨比的限制,悬索桥造型的选择余地较小,该桥桥塔轻灵通透,展示挺拔高耸,柔中具刚,刚柔相济的主格调。

且其横梁位置合理、轮廓优美,尺寸适度、比例和谐,取得了较佳的美学效果。

而一个成功的桥,和它的结构的色彩是分不开的,它一定要和环境的色调相协调,不然就会太突兀,影响人们的视觉享受,每个色彩都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明石海峡大桥桥身采取的颜色为银蓝色。

该色彩轻柔,与桥位所处环境和谐统一。

由于又属于高明度色,远远看去像一条银白色长龙跃过蔚蓝的大海,效果显著,具有标志性、象征性。

低彩度则给人亲切感,特别是在暑热的夏季,可让人感到容易接近,银蓝色使人联想到轻松、愉快。

在人的视觉感受中,近似白色的色彩
效果能降低粗大结构物的外观感受,使原本粗壮的索塔、锚碇变的轻巧、纤细,变现出轻柔、活泼、秀丽之美。

它无疑是美的,它的美,赢在它起跑线上——色彩。

水天一色的海峡,或浓或淡的海雾,赋予了它独特的灵魂。

站在桥上,看着海峡,碧蓝的海,白色的浪,一瞬间会有贴近天堂的感觉。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梁远远的高出水面,经历了各式的狂风暴雨、日晒和地震袭击。

仿佛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蔚为壮观,纹丝不动。

(四)结束语
在上述中,我从它的简介、文化、美学特征等三方面进行了浅析,而美学特征则从它的线条、造型,韵律美以及色彩三个大的方向进行阐释。

为期一学期的桥梁美学科目这么快就结束了,这门课教会了我从美学的角度欣赏建筑,体会建筑被设计者、被环境赋予的灵魂。

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同时,作为一个土木人,虽有不能将灵感变成模型的失落,但我为能有机会,建造这些大自然的杰作的感到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