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受伤常见的预防与急救的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其目的是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关于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一)急救包扎法包扎有固定夹板或敷料,限制伤肢活动,避免加重伤情;保护创口,预防或减少感染;支持伤肢,使之保持舒适的位置,减轻疼痛和压迫止血,防止或减轻肿胀等多种作用。
包扎时,动作要柔和、熟练、包扎的松紧度应适中,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绷带末端要用胶布粘合固定或将绷带末端留下了段,纵形剪开缚结固定,但缚结不要在伤口处。
1.绷带包扎法要根据包扎部位的形态特点,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额部等,也是其他包扎法的开始或结束时使用的包扎法。
包扎时,先张开绷卷带,把带头斜放在伤肢上并用拇指压住,将卷带绕肢体一圈后,再将带头的一个小角反折,然后继续绕圈包扎,每圈都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
包扎时先作2~3圈环形包扎,然后将绷带向上斜形缠绕,每圈都盖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
包扎时,先做2~3圈环形包扎后,用左拇指压住绷带上缘,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每圈反折一次,后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处不要在创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
方法有二:一是先在关节处作几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斜形环绕,一圈在关节上方缠绕,一圈在关节下方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相交,反复进行,逐渐离开关节,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最后在关节上方或下方作环形包扎结束。
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现场急救措施

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现场急救措施
体育课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但在运动过程中,
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需要掌握运
动损伤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1. 热身准备
在进行体育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热身准备,包括慢跑、拉伸、
活动关节等,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 适度运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3.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
学生应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服等,以保护身体部位,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安全环境
教师应确保运动场地的安全性,如场地平整、无障碍物等,以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二、现场急救措施
1. 停止运动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教师应立即停止学生的运动,避免损伤加重。
2. 冰敷
对于肌肉拉伤、扭伤等轻微损伤,教师可使用冰袋进行冰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按摩
对于肌肉疲劳、酸痛等轻微损伤,教师可进行按摩,以缓解疼痛和疲劳。
4. 包扎
对于骨折、严重扭伤等较严重的损伤,教师应及时进行包扎,以避免损伤加重。
5. 就医
对于较严重的运动损伤,教师应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就医,以避免损伤加重或留下后遗症。
总之,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在体育课中健康快乐地锻炼身体。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一、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1)症状与体征有明显的受伤史、疼痛、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压痛、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
)、功能障碍。
(2)处理(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②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
③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
(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3)预防1、要作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
3、运动负荷要合理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关节韧带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
1、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症状与体征①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②膝内侧红肿、(2-3天后)瘀血。
③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④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
(2)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
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
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
③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
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⑤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
(3)预防①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
②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③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
2、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1)症状与体征①有受伤史②疼痛(压痛明显)③肿胀和皮下瘀血④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
⑤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
(2)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
③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
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⑤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3)预防①准备活动要充分。
②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
运动损伤的处理措施

运动损伤的处理措施
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采取固定受伤部位、注意休息、冷敷和热敷、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措施。
1.固定受伤部位: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建议及时固定受伤部位,防止受到二次伤害,以免加重病情。
2.注意休息:运动损伤后,建议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轮椅等方法来帮助受伤部位更好地休息。
3.冷敷和热敷:建议在24小时内冷敷受伤部位,收缩皮下血管,减缓血液流动,缓解疼痛;48小时后,用热水袋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冷敷和热敷的温度要适当,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4.饮食调理:治疗期间,建议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南瓜粥、馒头等,对机体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5.药物治疗:如果运动损伤后导致患处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尼美舒利片等药物进行缓解,帮助抗炎、止痛。
治疗期间,建议抬高受伤部位,帮助受伤部位的积聚的组织液回流,避免过度肿胀。
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措施

脑震荡处理方法
脑震荡发生后,应立即让伤者平卧,绝对保持 安静。严禁摇动、牵扯,更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头部两侧用衣物填塞,以免左右摇晃,同时用 毛巾浸湿冷敷头部,身体衣着要保暖。对对神 志不清者可用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 醒。病情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重力性休克
重力性休克是一种暂时性的血管调节发生障碍 所引起的急性脑出血,出现全身软弱、头晕、 恶心、呕吐、出冷汗、脸色苍白、脉搏跳动缓 慢而弱、呼吸缓慢、甚至晕倒。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 急救措施
❖ 概述 ❖ 常见的运动损伤 ❖ 如何预防 ❖ 小结 ❖ 制作人: 王春景 ❖ 单位:胶南市第八中学
概述
“人虽然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体育锻炼 却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事物发展必然有两重性,体育亦然. 在现在的生活中,经常能使劳累的大脑休
息一下,让饥饿的肢体重新发达起来,是体育 运动的天职. 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损伤都称 为运动损伤.
疲劳性骨膜炎
由于肌肉不断收缩,牵拉骨膜,骨膜松弛出血, 引起骨膜炎。胫腓骨是常发生疲劳性骨膜炎的部 位,特别是冬季长跑,常由于足尖跑跳多,马路 比较硬,腿部力量不足等原因所致。
疲劳性骨膜炎的象征及处理方 法:
象征:跑步时,后蹬疼痛是胫腓骨骨膜炎的特 殊征象,局部出血,皮肤发红发热,有时局部 水肿;有明显压痛,压痛区内能摸到骨面小结 节。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减少或停止受伤肢体的局部活动或作局部固定, 是受伤肢体得到休息。
止血、防血肿,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均有内出 血发生,所以,应尽快止血,以防血肿的形成。 止血方法一般采用冷敷,抬高伤肢,加压包扎等。
活血祛淤,消肿止痛,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4—48 小时后,一般出血停止,这是可以进行轻度推拿、 按摩和热敷、理疗,达到活血祛淤、消肿止痛的 目的。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运动损伤,顾名思义就是参与体育运动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资料,仅供参考。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1 、突然的肌肉韧带拉伤: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 24 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 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2 、关节扭伤: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 24 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 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3 、运动过度受伤和处理方法:原因:长期过度运动积累产生的,它往往非一个原因的产生,预防:通过运用正确的动作技术、适当的休息、选择合适的设备或服装、循序渐进的运动强度和时间是可以减少损伤。
处理:解决过度运动受伤的方法是: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加强伸展练习,避免损伤动作。
4 、关节炎、黏液囊炎(比如网球肘和肌腱炎等)原因:这些损伤通常是由于过度运动某部位。
预防:恢复包括休息、增加关节周围的柔韧性、力量处理:关节炎可分一般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的恢复主要通过参加小量的运动、做些关节不痛的动作、在发病时不要运动。
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肿大,水肿。
但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免疫系统的紊乱造成的,主要靠提高免疫水平等。
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护与急救

(一)四肢包扎法
1、环行包扎法: 适用于额部、手腕和小腿 下部粗细均匀的部位。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 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
3、转折包扎法: 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 腿等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8”字包扎法: 适用于关节部位包 扎。
5、大悬臂带: 用于上肢损伤,但锁骨 和肱骨骨折不能用。
一是病人的呼吸、心跳已恢复后可以停 止;
二是有经验的大夫检查证实病人脑死亡 可以停止。
因为脑组织各部分对缺氧的耐受力不一样,大脑 只能支持4分钟左右,小脑可以维持10~15分钟, 管辖呼吸、心跳中枢的延髓能坚持20~30分钟。 这就提醒急救者分秒必争,越早越好,抢救持续 的时间尽可能延长些,还有求活病人的希望。过 去对脑死亡才是人的生命终结认识不足,只要遇 有病人心跳、呼吸一停即认为死亡,也不抢救了, 赶快准备后事,结果死者又从太平间或棺材中爬 起来了,这样例子并不罕见。应该接受这一沉痛 的教训。
(二)症状与体征
1、早期(兴奋期,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烦躁不安、呻吟或叫唤、表情紧张、脉搏稍
快、呼吸表浅而急促等症状。 2、抑制期: 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渴、畏
寒、头晕、出冷汗、四肢发冷、脉速无力, 血压和体温下降,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 亡。
(三)急救
1、一般处理 (1)安静休息 ①平卧。头部受伤者,头稍抬高。 ②给予鼓励与安慰。 (2)保暖和防暑 (3)饮水(适量盐水或热茶) (4)保持呼吸道通畅
运动损伤的急救
目的要求: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包扎、止血、骨折和关节 脱位的临时固定以及伤员的搬运、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 急救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1、出血的急救
2、急救包扎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预防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预防方法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理论,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资料,仅供参考。
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一、擦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
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 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
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
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 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
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
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 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
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
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 即关节脱位。
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
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
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 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受伤常见的预防与急救的方法
引言: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运动过程中却很容易受伤。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运动受伤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受伤预防措施以及在受伤时的急救方法。
一、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
1.热身运动
在进行任何剧烈运动之前,都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减少肌肉拉伤和扭伤的风险。
热身运动可以包括轻松的散步、拉伸、旋转等动作,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选择适合的运动装备
合适的运动装备是预防运动受伤的关键之一。
例如,跑步时应选择合适的跑鞋,篮球运动时应穿戴合适的护膝等。
运动装备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还可以减少运动对身体的冲击。
3.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在进行运动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是预防受伤的重要因素。
例如,正确的抬腿姿势可以减少跑步时的膝盖受伤风险,正确的摔倒
技巧可以减少摔车时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在运动之前了解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尽量避免错误的动作。
4.适度的运动量和强度
过度的运动量和强度是导致运动受伤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二、运动受伤的急救方法
1.扭伤和拉伤
扭伤和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受伤情况。
在受伤后,我们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找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使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同时,用绷带或弹性包扎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外力影响。
如果疼痛严重或无法行走,应尽快就医。
2.骨折和骨裂
骨折和骨裂是运动受伤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
在发生骨折或骨裂时,我们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通过包扎和固定受伤部位,可以减少骨骼的进一步移位或伤害。
同时,尽快就医以进行X光检查和专业处理。
3.脑震荡
脑震荡是一种在剧烈运动中常见的头部受伤情况。
在出现头晕、恶
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冷敷头部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应尽快就医。
4.其他伤害
除了上述常见的运动受伤情况,还有一些其他伤害,如皮肤擦伤、划伤等。
这些伤害一般不会太严重,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球进行清洁,并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严重,应尽快就医处理。
总结:
预防运动受伤的关键在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热身运动、选择合适的装备、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以及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而在受伤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冷敷、固定、就医等,可以减轻伤害并加快康复。
通过以上预防和急救措施的采取,我们可以在运动中尽量避免受伤,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