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园区域游戏有效性的策略1.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幼儿园区域游戏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跑、跳、爬、爬坡、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和成长,增强幼儿体魄,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灵敏度。
2. 发展幼儿智力区域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探索、体验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 提高幼儿社交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合作、协调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或游戏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品德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合作、分享、友爱、互助等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品德,提高幼儿的情商和品格素养。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游戏计划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特长、体能素质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游戏计划,包括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环境等方面的规划,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2.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幼儿教师是区域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积极参与区域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配合幼儿的活动,及时关注幼儿的行为和动态,引导幼儿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游戏场所,设置各种游戏器械和道具,注重美化环境,增加游戏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
4. 注重家园合作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向家长宣传区域游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区域游戏活动,提高家长对区域游戏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5. 加强评估和反馈幼儿园应加强对区域游戏活动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喜好和需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游戏计划和措施,提高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具有一定主题、目标和内容的活动空间。
通过区域活动,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策略,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供参考:1.营造温馨的环境:为每个区域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该环境应该是幼儿友好的,充满着引人入胜的绘画、图书、玩具和材料,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供多样的材料:为每个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探索和玩耍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例如,在艺术区域提供各种颜色的画笔、纸张和贴纸,在角色扮演区域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3.引导幼儿选择:在区域活动开始前,引导幼儿了解每个区域的主题和目标,并让他们自主选择参与感兴趣的区域。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
4.提供适量的指导和支持:提供适量的指导和支持来帮助幼儿掌握区域活动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在积木区域,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如何搭建稳定的结构,如何使用不同的积木拼出不同的形状等。
5.鼓励合作与分享: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互动。
例如,在图书角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享,让他们一起阅读、翻阅书籍,并相互分享自己的书籍喜好和阅读体验。
6.提供挑战性任务:为幼儿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区域,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任务,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
7.注重反思和评估: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反思他们的学习和体验。
可以通过绘画、口头表达或书面记录来记录他们的思考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和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指导日后的活动安排和幼儿发展。
以上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指导策略。
这些策略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有趣、安全和富有挑战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改进的基础上,幼儿园区域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初级阶段,不仅要注重学习,还应该注重游戏。
在幼儿园期间,区域游戏活动是帮助孩子们发展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一、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区域在幼儿园中,为孩子们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区域非常重要。
游戏区域可以包括图书角、积木区、绘画区、角色扮演区等等。
通过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的游戏区域,可以满足他们对不同种类游戏的需求。
同时,这也能帮助他们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比如,在角色扮演区域,可以布置成一个厨房、一个医生诊所或者一个公交车站。
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在这个情境下扮演相应的角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亲身体验不同的角色,并在游戏中学习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三、注重社交互动,培养合作精神区域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孩子们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的好时机。
在购物角、厨房角等区域,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合作进行购物、烹饪等。
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和交流,他们还可以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
四、鼓励自主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域游戏中,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游戏道具,让他们自由发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比如,在积木区域,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积木进行搭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五、注意活动的持续性和适应性为了让区域游戏活动更有效果,幼儿园需要注意活动的持续性和适应性。
持续性指的是定期进行区域游戏活动,而不是单次的临时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习惯,并且更好地发展相关能力。
适应性则是指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合理的设计。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需求和兴趣不同,幼儿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游戏活动进行不同的调整。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幼儿园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区域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和社交技能的有效方式。
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需要制定一些策略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从环境布置、活动特色和中心指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环境布置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区域游戏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的环境布置,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创造力的游戏空间。
1. 划定清晰的活动区域:幼儿园可以将整个活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例如角色扮演区、积木区、绘画区等。
每个区域都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并用柔软的地垫或地毯进行铺设,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2. 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不同的活动区域应该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例如角色扮演区可以提供衣服、道具等;积木区可以提供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积木。
这些材料应该易于获取和操作,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营造温馨的氛围:幼儿园的环境应该给人以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可以采用明亮柔和的灯光、柔和的音乐和适度的植物装饰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此外,对墙壁进行装饰,贴上幼儿喜爱的图片、绘本和绘画作品,可以增加活动区域的趣味性。
二、活动特色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造,可以使活动更加有趣和富有特色。
1. 主题活动:幼儿园可以按照季节变化或教育主题进行区域游戏活动,例如春天的花儿开放、夏天的海滩乐园等。
这些主题活动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消防员、老师等。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可以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活动:团队合作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沟通、协作和分享。
例如,设计一个集体建设的游戏,让幼儿团队合作完成一个任务。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
指导策略来引导和帮助幼儿们更好地适应园所环境,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和能力。
以下是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指导策略:
1. 观察和倾听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保持观察和倾听的心态,关注幼儿的行为和
言语表达。
通过观察和倾听,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们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并且及时
给予适当的指导。
2. 引导而非干预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而非干预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园所环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引,帮助幼儿发现可用的玩具和材料,并且鼓励幼儿们探
索和发现新的玩具和材料。
同时,教师也需要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决策,不干预他们的游戏
和思考过程。
3. 与幼儿互动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幼儿互动,与他们一起游戏和探索。
通过
与幼儿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帮助幼儿发展社交技能和语言能力。
同时,与幼儿互动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时机,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4. 鼓励和支持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和支持幼儿,激发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教
师可以给予幼儿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
同时,在幼儿面临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也需要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
5. 提供适当的挑战。
幼儿园开展有效区域活动的策略探究

幼儿园开展有效区域活动的策略探究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区域活动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开展有效区域活动的策略。
一、提供创意和丰富的区域设置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当有创意和丰富的设置,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例如,角色扮演区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场景,如医院、超市、邮局等,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
同时,绘画区域可以提供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
二、关注个体差异和兴趣导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当关注并满足孩子们的个体需求。
例如,音乐区域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乐器,以满足对音乐有兴趣的孩子们。
另外,读书角区域可以提供丰富的图书和绘本,满足对阅读和故事有兴趣的孩子们。
三、引导和激发孩子的主动参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当鼓励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
教师可以给予简单的指导和启发,但要尽量避免干预和指导过多。
例如,在科学探索区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物品和实验设备,鼓励孩子们自行发现和探索科学现象。
四、创造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也应当提供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建构区域,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共同参与建造、搭建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倡导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区域活动应当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例如,在动手制作区域,教师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制作任务,让他们自行完成,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制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总结起来,幼儿园开展有效的区域活动需要创意和丰富的设置,关注个体差异和兴趣导向,引导和激发孩子的主动参与,创造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以及倡导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应当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浅谈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

浅谈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构建良好区域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
下面本文将从设定目标、参与方式和评估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一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以期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效益。
一、设定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师幼互动的基础,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对活动中产生的师幼互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评估。
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目标应当具有以下几点: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幼儿应当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经验。
因此,师幼互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和创造。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师幼互动的目标也应当是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师者应当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的规律和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情感是幼儿最为脆弱的一部分,区域活动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师幼互动的目标应当是通过活动中的沟通、互动和陪伴,帮助幼儿感受到身心的安全与稳定,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和自信心。
二、参与方式设定好目标之后,就需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师幼互动策略,以实现目标。
参与方式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幼儿行为的策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参与方式:1、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参与方式,它可以促进师幼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身体接触可以包括抱孩子、拍肩膀、握手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接触必须以幼儿的意愿为主,师者应当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
2、语言互动语言互动是师幼互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通过言语交流可以增强师幼之间的情感联系,调动幼儿的情感和语言发展。
师者可以通过发问、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沟通。
3、情感体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师者可以适当的进行情感引导和体验分享。
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
建立有目的性的区域活动。
每个区域活动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设计。
在绘画区域活动中,可以设置不同的绘画任务,如描绘自然风光、表达情感等,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资源。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与材料和资源的丰富度直接相关。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各种颜色的纸张、颜料、剪刀、粘贴胶等,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提供多种选择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始前提供适当的引导,介绍活动的目标和规则,并在活动中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在积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如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地搭建,以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合作与互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与其他孩子社交互动的重要机会。
教师应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互助,并提供多种合作机会,如在角色扮演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定期评估和反思。
定期评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参与度、成果展示和表现等指标进行评估。
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反馈,优化区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有目的性的设计、充足的材料和资源、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合作与互动以及定期评估和反思。
通过改进这些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摘要】区域活动是指从幼儿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出发,设置各种活动区,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创设不同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的个别化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
我园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择区域活动,同时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应注意把握好内容、环境、过程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区域活动地方特色兴趣内容环境【正文】区域活动是指从幼儿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出发,设置各种活动区,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创设不同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的个别化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关键在于内容的选择。
我们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
一、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内容相融合。
主题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好活动呢?首先来谈谈主题区域的设置。
主题区域的布置首先是灵活的,由主题活动的内容可以进行多方面考虑而设置的。
如设置了操作区,这个区域就可以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在《亮眼看世界》这一主题时,鼓励们回家收集各种废纸盒,在操作区里制作汽车、楼房、画我的家、设计标志等等,而在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时,操作区里的孩子们就可以画画小动物、撕贴小动物等等。
其次,幼儿与之间关系,在实施主题下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产生对话、。
教师不是控制幼儿学习,而是在此过程中共同学习,如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规则,然后一起在区域活动中玩。
当然,由于区域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开放、内容丰富,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幼儿的区域活动内容选择是自主选择的。
因此,也是幼儿感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表现很投入、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培养。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具有共存性、相融性,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两者的开展形式都比较灵活多样。
从教学与发展的整体效益上看,两者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
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根据需要把主题活动的内容提前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把主题活动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两种活动内容互相融合。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中,我们在建构区请幼儿搭建各种各样的小汽车模型,在计算区给各种小汽车分类,在语言区展出“各式各样的汽车图片”,在美工区开展“绘画各种小汽车”、“设计未来的小汽车”的活动,在科学区进行“小汽车为什么跑得快”、“小汽车有哪些功能”的探索。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而且使区域活动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结合主题,幼儿所创造的作品,如幼儿作品、手工作品、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设计的标志等等,当然也有老师收集的图片、知识信息(如何节约用水、我知道的趣事等)来布置环境,让幼儿到自己在主题环境中做主人,每个墙面上都有自己点滴的创作,得到一种成功感、满足感,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
二、区域活动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为此,我们将农村的地方特色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之中,巧用资源,创设特色环境,我们农村自然材料丰富,这丰富的农家资源是我园的宝贵财富。
我们发动收集棉壳、丝瓜茎、稻草、麦杆、芦苇、竹子等等一些随处可见的可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共同创设乡土特色环境。
在环境创设方面,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开展区域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及活动目标,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然后各班有计划的创设环境。
室内环境我们是利用各班活动室前后的墙壁设置了两个大的板块,一个是主题活动墙,墙饰随主题开展而更换,由教师、幼儿共同创设,如中二班学习主题活动“健康时,教师提出“怎样才能少生病,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预防生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自己,自己把预防的方式如:多运动、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出来在主题墙展示。
在活动室内各班还设计了一面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供幼儿自由活动的操作墙,小班设置的操作墙是用各种废旧布料缝制的培养孩子动手的粘粘、扣扣、系系的毛毛虫,还有认识十二属相、蔬菜等,中大班设置益智、类的,这样即能方便幼儿随时操作,又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家长也自愿加入到环境创设的队伍中来,给我们适时提供材料,帮我们出谋划策,形成了、幼儿、家长共同创设环境的合力,的促进孩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增长了见识,而且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区域活动与幼儿兴趣相匹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常常会顺应幼儿的活动进程及他们的兴趣点,尽量多提供这方面的机会。
比如,在益智区小朋友们很喜欢拼图。
我们想到了让幼儿用自己画的作品、废旧书封面、广告图片等作为材料制作拼图,教给他们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先画后剪再塑封。
玩自己做的拼图是何等的急切,但在兴趣盎然中,却突然发现有的很难拼,是因为构图太乱、剪的块数太多……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除了预定内容外,许多时候根据幼儿的需求,运用生成的方法,从幼儿兴趣中产生、确定区域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由幼儿的兴趣热点拓展而来,这样,幼儿的学习动机直接来源于自身的需要,学习时会表现出很强的探索愿望和自立精神。
四、遵循区域设置的规则,寻找不同需求的平衡点。
对于学习区的设置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我觉得起码应关注到安全、舒适、控制噪音、可活动性、吸引幼儿等因素,才能成为有效能的探索环境,达到蕴教育因素于环境中的目的。
1、色彩谐调搭配,从所周知暖色调会使人兴奋,而冷色调则反之,幼儿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受色彩左右,我们应视各区域性质不同而选择色彩,如,在较需安静思考成份较多的棋类、图书、科学区等就多用浅蓝、灰色等冷色系,而在粘土、音乐等区域则可用暖色调如粉红、黄、橘色等。
2、难易及活动量高低的平衡,为年龄较小幼儿所提供的环境应较单纯;而接受较快,年龄较大的幼儿应增加环境的复杂性,比如,一个塑料瓶或一个小桶是单纯的玩具,但如果它们配合压力阀、接水管、转轮就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学习环境。
功能过于单纯或复杂都不利于幼儿学习动机的引发和注意力的维持。
环境同时也必须提供平衡高低活动量的器材与空间。
高活动量,必须有大肌肉运动的空间如攀爬、骑和,低活动量如拼图、拼插等小肌肉运动环境。
3、干预与隐退、个人与集体的配合在所设置的区域中,不可缺少的,既要关照幼儿与同伴一起协作的集体活动区域设置如娃娃家、积木区等,还要有相对独立的个人自娱的空间或少数两个人交谈、互讲故事等空间,所谓隐退与干预,指室内外的人、物、声音,需要有能有刺激性环境也要有能避开刺激的环境,如图书、棋类区的设置最好采用隔的半隐设计,这样幼儿会少受外界干扰,增进专心,当幼儿想独自呆一会儿时,有私密室,能让他有隐退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如此丰富的环境中满足不同幼儿需要,避免某些拒绝学习、焦虑等情绪的出现。
总之,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把握好环境、内容、过程这三个方面,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使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1] 陈磊.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2] BABY乐园.浅谈小班区域活动的投放[EB/OL].中国幼儿教育网[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戏指导:光明幼儿自选游戏实验的思路与方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 ...浅谈幼儿园如何开展区域活动滕州市级索镇中心幼儿园马艳龙文作者简介:(1)马艳,女,汉族,生于1979年11月5日,大专文凭。
2000年2月加入幼教行列,级索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级索镇优秀教师,语言教研组组长。
曾获滕州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多次参加各类大型舞蹈的辅导工作,并多次获奖。
其中,由她辅导的舞蹈《亲亲茉莉花》在2011年第三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评比中获金奖,滕州市“星星火炬”青少年才艺评比一等奖。
另外,在各类师德,安全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
(2)龙文,女,汉族,生于1979年2月26日,大专文凭。
级索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级索镇优秀教师,滕州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多次参加各类大型玩具的制作工作。
曾获滕州市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比赛二等奖。
多次参加各种大型舞蹈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简介:(1)金云霞女1981年12月21日出生,本科文凭。
2000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8月在级索镇中心幼儿园工作。
自工作以来,多次参加滕州市优质课评选先后获得荣誉有:2004年被评为滕州市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滕州市优秀教师,2010年12月获滕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枣庄市优质课二等奖。
2011年全市自制玩教具荣获一等奖,2013年6月全市幼儿教师基本功一等奖等,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发表。
(2)胡静,女,汉族,生于1978年8月5日,大专文凭。
1997年8月加入幼教行列,级索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级索镇优秀教师。
曾获滕州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多次参加各类大型舞蹈的辅导工作,并多次获奖。
其中,辅导的舞蹈《亲亲茉莉花》在2011年第三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评比中获金奖,另外,在2011年全市自制玩教具中评选中获一等奖。
枣庄市自制玩教具荣获三等奖。
(3)陈春丽,女汉族,生于1973年2月21日,大专文凭。
1997年8月加入幼教行列,级索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级索镇优秀教师。
曾获滕州市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多次参加各类大型舞蹈的辅导工作,并多次获奖。
其中,辅导的舞蹈《亲亲茉莉花》在2011年第三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评比中获金奖,另外,在2011年全市自制玩教具中评选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