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的设计

合集下载

棘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棘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棘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棘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常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逆转。

它由一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被称为“主轮”或“棘齿轮”,另一个被称为“从轮”或“棘齿”。

棘轮的参数主要涉及到齿数、模数、压力角等,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基本参数:1.齿数(Z):棘轮的齿数是指主轮和从轮的齿数之和。

2.模数(m):棘轮的模数是指齿轮齿数与其分度圆直径之比。

模数常用于设计棘轮的齿数、齿宽和模数系列的选择。

3.压力角(α):棘轮的压力角是指主轮和从轮齿轮齿面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

4.螺旋角(θ):螺旋角是指棘轮的齿面螺旋线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

螺旋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传动的平稳性和噪声要求。

二、计算公式:1.主轮齿数(Z1)和从轮齿数(Z2)之间的关系:Z1=Z-Z22.主轮分度圆直径(D1)和从轮分度圆直径(D2)之间的关系:D1=m*Z1D2=m*Z23.主轮螺旋角(θ1)和从轮螺旋角(θ2)之间的关系:θ1 = tan^-1[(tanα) / (cosα - (Z1 / Z2))]θ2 = tan^-1[(tanα) / (cosα - (Z2 / Z1))]4.主轮齿宽(b1)和从轮齿宽(b2)之间的关系:b1 = b / cosθ1b2 = b / cosθ25.主轮螺旋线的半径(r1)和从轮螺旋线的半径(r2)之间的关系:r1 = (D1 / 2) / cosθ1r2 = (D2 / 2) / cosθ2其中,b为齿轮的齿宽。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设计棘轮的各项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棘轮的选择和设计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包括承载能力、传动效率、平稳性和噪声要求等综合考虑。

棘轮设计的书

棘轮设计的书

棘轮设计的书摘要:1.棘轮设计的概念与原理2.棘轮设计在各类产品中的应用3.棘轮设计的优缺点4.如何在设计中运用棘轮原理5.总结正文:棘轮设计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棘轮与棘齿的相互作用。

棘轮设计在各类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棘轮设计也有其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棘轮设计的原理、应用、优缺点以及在设计中如何运用棘轮原理。

一、棘轮设计的概念与原理棘轮设计的核心部件是棘轮和棘齿。

棘轮通常为圆盘状,棘齿为固定在轴上的齿轮。

当棘轮转动时,棘齿与棘轮上的齿相互作用,使棘轮只能单向旋转。

这种设计有效地防止了意外反转,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二、棘轮设计在各类产品中的应用棘轮设计在众多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自行车上,棘轮设计被用于变速器,使骑手能够根据路况和体力状况调整骑行速度。

在汽车上,棘轮设计被用于刹车系统,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稳定停车。

此外,棘轮设计还应用于各类工业设备、手动工具等领域。

三、棘轮设计的优缺点棘轮设计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安全性:棘轮设计能够防止意外反转,保证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危险。

2.可靠性:棘轮设计结构简单,磨损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3.便捷性:棘轮设计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进行单向旋转操作。

然而,棘轮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点:1.制动力有限:棘轮设计的制动力较小,不适用于需要大力制动的情景。

2.适用范围受限:棘轮设计不便于双向旋转的设备。

四、如何在设计中运用棘轮原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根据产品需求来确定棘轮设计的应用。

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分析产品使用场景: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棘轮设计。

2.确定棘轮类型: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棘轮类型,如单向棘轮、双向棘轮等。

3.考虑棘轮尺寸和材料:根据产品尺寸和负载能力,选择适当尺寸和材料的棘轮。

4.设计合理的棘齿结构:合理设计棘齿结构,以提高棘轮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棘轮机构设计举例全

棘轮机构设计举例全

棘轮机构设计举例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请高手指点棘轮机构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棘轮机构英文名称:ratchet mechanism定义:含有棘轮和棘爪的主动件作往复运动,从动件作步进运动的机构。

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其他机构(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审定公布棘轮机构示意图棘轮机构(ratchet and pawl),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

棘轮机构常用在各种和自动机中间歇进给或回转工作台的转位上,也常用在千斤顶上。

在自行车中棘轮机构用于单向驱动,在手动绞车中棘轮机构常用以防止逆转。

棘轮机构工作时常伴有噪声和振动,因此它的工作频率不能过高。

棘轮机构简介棘轮机构将连续转动或往复运动转换成单向步进运动。

棘轮轮齿通常用单向齿,棘爪铰接于摇杆上,当摇杆逆时针方向摆动时,驱动棘爪便插入棘轮齿以推动棘轮同向转动;当摇杆顺时针方向摆动时,棘爪在棘轮上滑过,棘轮停止转动。

为了确保棘轮不反转,常在上加装止逆棘爪。

摇杆的往复摆动可由曲柄摇杆机构、齿轮机构和等实现,在传递很小动力时,也有用电磁铁直接驱动棘爪的。

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称为动程。

动程的大小可利用改变驱动机构的结构参数或遮齿罩的位置等方法调节,也可以在运转过程中加以调节。

如果希望调节的精度高于一个棘齿所对应的角度,可应用多棘爪棘轮机构。

一棘轮机构(ratchet mechanism)的基本型式和工作原理图示为机械中常用的外啮合式棘轮机构,它由主动摆杆,棘爪,棘轮、止回棘爪和机架组成。

主动件空套在与棘轮固连的从动轴上,并与驱动棘爪用转动副相联。

当主动件顺时针方向摆动时,驱动棘爪便插入棘轮的齿槽中,使棘轮跟着转过一定角度,此时,止回棘爪在棘轮的齿背上滑动。

当主动件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止回棘爪阻止棘轮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而驱动棘爪却能够在棘轮齿背上滑过,所以,这时棘轮静止不动。

棘轮设计及运动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棘轮设计及运动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棘轮设计及运动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旨在全面介绍棘轮的设计和运动原理。

棘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如机械工业和自行车制造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棘轮的定义、功能以及常见类型,并解释其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棘轮设计、棘轮运动原理、研究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整体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对后续内容的整体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棘轮设计及运动原理的概述与解释说明,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重要机械元件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通过研究案例分析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中棘轮应用的具体实例。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笔者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提出对未来棘轮设计与运动原理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将进入到“2. 棘轮设计”部分,重点讨论棘轮的定义、功能以及常见类型等内容。

2. 棘轮设计:2.1 定义和功能:棘轮是一种机械装置,由一个齿形零件组成,常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单向的线性或旋转运动。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运动的传递、控制、锁定和保持。

通过棘轮的设计,可以实现有效的力学传递,并且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2.2 常见棘轮类型:在机械工程中,常见的棘轮类型包括径向棘轮、侧向棘轮和圆盘式棘轮。

径向棘轮一般由内外圈和滚针组成,可实现径向排列;侧向棘轮由套筒、活塞及摩擦片等部分构成,使用时往往考虑摩擦因数和承载能力;圆盘式棘轮则以齿面形状变化来控制其运动方向。

2.3 棘轮材料和制造工艺:对于各类应用场合而言,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设计好一个棘轮至关重要。

通常选择耐磨损、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如钢等作为制造材料。

此外,对要求精度较高的齿轮,还可采用硬质合金、铸造钢等材料。

在制造工艺方面,可选取车削、磨削和铸造等方法进行加工。

请注意:请根据您的实际需要适当修改内容。

棘轮设计的书

棘轮设计的书

棘轮设计的书1. 简介棘轮设计是一种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传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棘爪和轮齿之间的咬合来实现传动。

相比于其他传动方式,棘轮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等优点,在许多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书旨在介绍棘轮设计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工程实例,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棘轮设计。

2. 棘轮设计原理2.1 棘爪与轮齿咬合原理棘爪与轮齿之间的咬合是棘轮传动的关键。

当两者咬合时,由于摩擦力和垂直力的作用,可以实现转矩的传递。

而当两者分离时,则不会产生转矩。

2.2 棘爪形状与角度选择为了确保稳定可靠的咬合,棘爪的形状和角度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棘爪采用锥形或楔形设计,并且要考虑到摩擦力、咬合角度、材料强度等因素。

2.3 棘轮的工作原理棘轮是由棘爪和轮齿组成的传动装置。

当输入轴转动时,棘爪与轮齿咬合,实现转矩传递。

当需要改变传动方向时,只需改变输入轴的旋转方向即可。

3. 棘轮设计分类3.1 单向棘轮设计单向棘轮设计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递转矩,常用于防倒车装置、自行车踏板等场合。

3.2 双向棘轮设计双向棘轮设计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递转矩,常用于手动工具、机械设备等场合。

3.3 自锁式棘轮设计自锁式棘轮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倒退或滑动,常用于升降装置、停车制动器等场合。

4. 棘轮设计计算方法4.1 基本参数计算在进行棘轮设计时,需要计算一些基本参数,如咬合角度、咬合长度、摩擦系数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保证传动效果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2 强度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棘爪和轮齿的强度,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转矩。

强度计算包括静态强度和疲劳强度两个方面。

5. 棘轮设计工程实例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棘轮设计的工程实例,包括手动工具、机械设备等领域。

这些实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棘轮设计。

6. 总结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棘轮设计的原理、分类、计算方法和应用。

同时,通过工程实例的介绍,读者还可以了解到棘轮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03棘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03棘轮机构
8
图7-7所示为牛头刨床工作台 横向进给机构,
当曲柄1转动时,经连杆2带动 摇杆4作往复摆动;摇杆4上装 有图7—4b 所示的 双向棘 轮机
构的棘爪,棘轮3与丝杠5固连, 棘爪带动棘轮作单方向间歇转 动,从而使螺母6(工作台) 作间歇进给运动。
若改变驱动棘爪摆角,可以调
节进给量;改变驱动棘爪的位
图7-5 a 偏心楔块式棘轮机构
(2) 滚子楔紧式棘轮机构
图7-6为常用的摩擦式棘轮机构,构件1逆时针转动或 构件3顺时针转动时,在摩擦力作用下能使滚子2楔紧 在构件1、3形成的收敛狭隙处,则构件1、3成一体, 一起转动;运动相反时,构件1、3成脱离状态。
图7-6 滚子楔紧式棘轮机构
三、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附加图 c 球面槽轮机构
三、槽轮机构的运动性质
1.槽轮机构运动系数
(1)外槽轮机构 如图7-14所
示外槽轮机构,为避免槽轮2在 起动和停歇时发生刚性冲击,圆
柱销A进入与脱出径向槽时,槽 的中心线应与圆柱销中心的运动
圆周相切。
若外啮合槽轮2上均布的径向槽
2数动1拨为 盘z ,1的则2转槽2角轮2转Φ1动为22zΦ2 时
16
二、槽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1、类型 常用的槽轮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啮合槽轮机
构,另一种是内啮合槽轮机构。 (1)外啮合槽轮机构:图7-14a 为外啮合槽轮机构。 (2)内啮合槽轮机构:图7-15为内啮合槽轮机构。
图7-15
17
2、应用举例
槽轮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工作时有一 定程度的冲击,故一般不宜用于高速转动的场 合。图7-16为槽轮机构应用于电影放映机的间 歇卷片机构中。
k t2 k(z 2)

送料棘轮设计公式

送料棘轮设计公式

送料棘轮设计公式对于一个送料棘轮的设计理论来说,设计公式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棘轮的性能和特性,有助于工程师们进行精确的设计和计算。

针对这一话题,我将帮您撰写一篇 2000 字的关于送料棘轮设计公式的文章。

【标题】:送料棘轮设计公式的研究与应用【正文】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送料棘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元件,在自动化装备和机械加工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送料棘轮的设计公式作为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棘轮传动的精确性和效率性。

探索和研究有效的设计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计算公式的发展历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计算公式的发展历程送料棘轮设计公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最初的设计公式主要依靠工程师们的经验和实验数据来进行估算,计算结果往往不够准确。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工程师们开始着手建立数学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设计公式。

这些工程计算软件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送料棘轮设计公式的发展。

随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不断完善,设计公式也逐渐趋于科学化和精确化。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在送料棘轮设计中,能够精确描述棘轮传动特性的数学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棘轮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载荷传递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工程师们建立了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了相应的设计公式。

包括了对棘轮齿轮参数、接触应力、变形与磨损等关键问题的建模分析,为设计公式的推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工程应用基于科学的设计公式和数学模型,送料棘轮的设计可以更加准确、高效。

设计公式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可以通过输入设计参数和工况条件,来进行棘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与传统的试验和经验方法相比,设计公式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代工程设计实践中,设计公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开发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送料棘轮设计公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棘轮设计

棘轮设计

名称符号计算公式ρ=πm1、1.5、2、2.5、3、3.5、4、5、6、7、8、10、模数m12、14、16、18、20mm棘轮齿高h一般取h=0.75m棘轮齿顶厚a一般取a=m棘轮齿顶圆直径da da=mz棘轮根圆直径df df=da-2h=da-1.5m棘轮齿槽夹角θθ=60o或θ=55o(视铣刀角度而定)棘轮齿槽圆角半径r 一般取r=1.5mm棘轮厚度 b 铸钢b=1.5-4mm;锻钢b=1~2mm 棘爪工作长度l l=2p=2πm棘爪高度h1m≤2.5时,h1=h+(2~3)mm;m=3~5时h1=(1.2~1.7)m棘爪尖顶圆角半径r1一般取r1=2mm棘爪底长度a1a1=(0.8~1)m棘轮机构的设计1.棘轮与棘爪的轴心位置在棘轮机构工作时,棘爪给棘轮轮齿的作用力沿A方向(视棘爪为二力构件),在相同推力的情况下,为了能使棘2.棘轮的齿面偏斜角α,棘爪进入棘轮的齿槽时在A点处开始接触,此时棘爪上受到棘轮齿面法向反力N和摩擦力Ff的作用。

为了使棘爪能顺利地进入齿槽底部,通常将棘轮齿面做成与半径02A成一定的夹角α,这一偏斜角称棘轮的齿面偏斜角,一般取α=lO°~l 5°。

3.棘轮机构的主要参数(1).棘轮齿数z根据工作要求选定。

轻载时齿数可取得多些,可达250齿;载荷较大时,齿数取少些,通常取z=8~30。

例如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中的丝杠,其导程L=6mm,要求最小进给量为0.2mm,若棘爪每次拨过一个齿,则棘轮的最小转角为:所以棘轮的最少齿数z=360o/12o=30。

(2).棘轮齿距ρ相邻两齿齿顶圆周上对应点间的弧长,mm(3).棘轮模数m棘轮齿距ρ与π之比,即ρ=πm。

(4).齿顶圆直径da齿顶圆直径可由公式da=mz求得。

齿数z和模数m确定后,棘轮机构的其他几何尺寸,可由公式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棘輪的設計注意點
對步進馬達而言, 還須考 慮棘輪的送料角度是否為最小 步進角度的整數倍 如圖棘輪的送料角度為 36pin, 360 ˚ *2/36=20 ˚ 每次送2pin 馬達最小步進角度為0.72 ˚ 則20/0.72=27.77˙ ˙ ˙ 不是整數倍, 需重新設計棘輪
• •
棘輪的設計補救 ----編寫補償程序
棘輪的設計步驟(例)
步驟 1. 先設定棘輪的 直徑d=40mm Pitch=3.25 2. 棘輪圓周 6pitch c=d *π=125.66 125.66/3.25=38.66, 取n=39 3. 6*360 ˚ /39=55.3846˙ ˙ ˙˚ 4. 取n=38, 6*360 ˚ /38 =56.8421˙ ˙ ˙˚ 取n=40, 6*360 ˚ /40=54˚ 5. 則棘輪的直徑d=40*3.25 / π=41.38
取28倍的最小步進角度 則一次送料0.72 ˚*28=20.16 ˚,多0.16 ˚ 取27倍的最小步進角度 則一次送料0.72 ˚*27=19.44 ˚,少0.56 ˚ 36pin, 0.16與 0.56最小公倍數為1.12 每次送2pin 1.12/0.16=7 ; 1.12/0.56=2 則可送7次20.16 ˚再送2次19.44 ˚ 或送3次20.16 ˚再送1次19.44 ˚ 然後送4次20.16 ˚再送1次19.44 ˚
步進馬達的應用應注意事項
1. 注意所選馬達的最小步進角度
2. 注意所選馬達的最高有效轉速
3. 需高速時應設計大直徑棘輪
棘輪的設計步驟
步驟 1. 先初步設定棘輪的直徑 2. 根據棘輪的直徑計算出棘輪圓周c, 再除以端子的pitch, 並將結果取整n 3. 用一次所需送料的pitch倍數乘360, 再除去n, 看能否除凈 4. 如果能除凈, 則n為可用數, 可用n計算 出棘輪的直徑 5.如果不能除凈, 則n需作調整, 如n+1, n+2或n-1,n-2等,再重復步驟3, 直到能 被除凈為止, 然後再用調整後的n計算 出棘輪的直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