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报酬递减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1)(高起专)阶段性作业2

西方经济学(1)(高起专)阶段性作业2

西方经济学(1)(高起专)阶段性作业2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_______。

(4分)(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 上述都不正确参考答案:A2. 短期内的每一产量上的MC_______。

(4分)(A) 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B) 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C) 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又是TC曲线的斜率(D) 既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又不是TC曲线的斜率参考答案:C3. 如果固定投入的成本上升,则_______。

(4分)(A)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B)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C) 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不受影响(D) 平均成本曲线上移,边际成本曲线不变参考答案:D4. 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中,等产量曲线_______。

(4分)(A) 斜率为负(B) 斜率为正(C) 富有弹性(D) 缺乏弹性参考答案:A5.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表示_______。

(4分)(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 投人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是相等的参考答案:D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相切的切点上,AC_______。

(4分)(A) 最小(B) 等于Mr(C) 等于AVC+AFC(D) 上述都正确参考答案:D7. 当产量为10单位时,总成本为500,产量为11单位时,平均成本为51。

边际成本为_______。

(4分)(A) 51(B) 50(C) 52(D) 61参考答案:D8. 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 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MC_______。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中级经济基础(第3章节)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中级经济基础(第3章节)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中级经济基础(第3章节)【多选题】关于规模报酬,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规模报酬能够分为三类,即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B.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C.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D.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然后是规模报酬不变,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则会发生规模报酬递减现象E.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等答案:ABDE解析: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能够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规模报酬不变,就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单选题】从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位置关系图上可知,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 )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总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位置关系。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所以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

【单选题】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 )。

A.总成本B.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显成本答案:C解析: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多选题】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 )四种类型。

A.劳动B.资本C.时间D.土地E.企业家才能答案:ABDE解析: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单选题】假设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所获利润为3000元,现在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生产乙产品,则该企业生产乙产品的机会成本为( )。

西方经济学简答

西方经济学简答

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就可能越大;相反,越小。

3,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2.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1.当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2.当E 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3.当E d=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

4.当E d=0时,降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5.当E d=∞时,既定价格下,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无限增加。

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收益会减少为零。

3.简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形。

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要满足同一需求可以有多种商品供选择,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以代替其他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反之,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称作替代效应另外,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时候,消费者将感觉到实际收入下降而减少购买这种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

规 模 报 酬

规 模 报 酬

二、 规模报酬的类型
1. 规模报酬递增
若产量的增长率高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 长率,即λ>h,则称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规 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2) 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3)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2. 规模报酬不变
若产量的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率, 即λ=h,则称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例如,一般可以 预计两个相同的工人使用两台相同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 是一个这样的工人使用一台这样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的2 倍,这就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主 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因素吸收完毕,某种生产组合的 调整受到了技术上的限制。
3. 规模报酬递减
若产量的增长率低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率, 即λ<h,则称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随着厂 商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地理位置、原材料供应、劳 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 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另一个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 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
规模报酬
项目
一、 规模报酬的定义
生产规模变动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的关系即为 规模报酬问题。厂商生产规模的改变,一般来说是 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改变来实现的,因此在 长期中才能实现。
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以不同 的组合比例同时变动,也可以按相同的比例变动。在生产 理论中,常以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以相同的比例变动 来定义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动。因此,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按相同的比例 同时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对于不同行业的厂商来说,适度规模的大小是不同 的。厂商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概念的比较分析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概念的比较分析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概念的比较分析发布时间:2022-02-14T03:43:03.172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1期作者:吕宁[导读]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术语,经常会有将规模报酬等同于规模经济的现象。

但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学术语。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混淆的认识很可能是因为看上去,似乎规模报酬变化的某些情况会符合能够规模经济的要求。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5007摘要: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

它们是有确定的不同的含义的。

本文首先认为根据基本的概念,可以判定规模经济是一个完整的判断,而规模报酬是只是一个名词。

然后根据对于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的分类,将最具可比性的内部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者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第一,内部规模经济仅要求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而没有对投入要素有按同比例增长的严格要求。

而规模报酬递增要求所有投入的要素必须按同比例增长。

第二,内部规模经济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效益。

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从产出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效益的。

第三,规模报酬递增和内部规模经济不可以是对同一种情况分别从成本和产出角度进行的两种衡量。

第四,规模报酬递增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而内部规模经济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其相关理论也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报酬;内部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一、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的基本含义不同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术语,经常会有将规模报酬等同于规模经济的现象。

但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学术语。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混淆的认识很可能是因为看上去,似乎规模报酬变化的某些情况会符合能够规模经济的要求。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产品产量绝对数量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进而带来利润水平提高的现象。

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减

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减
$12
(5) COST WHEN PL = $1 PK = $1
$52
B
3
6
9
33
C
4
4
8
24
D
6
3
9
21
E
10
2
12
20
生產函數與對生產要素需求之特性 比較
生產函數的 是一種引申需求
函數
(間接需求)
2. 要素間有互補性 3. 要素間有替代性
入的邊際產量會遞減。
三明治的生產函數
(1) 勞動量)
0
1 2 3 4 5 6
生產函數
(2) 總產出
0
(3)
(4)
勞動邊際 勞動平
產出 均產出
-
-
10
10
10.0
25
15
12.5
35
10
11.7
40
5
10.0
42
2
8.4
42
0
7.0
Marginal Product
Total product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Q=f( L, K), >
生產函數與規模報酬
•規模報酬遞減(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所有投入要素增加n倍,則產出會g少於n倍
Q=f( L, K), >
生產函數與規模報酬
•規模報酬固定(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所有投入要素增加n倍,則產出亦會增加n倍
K
G
A
q 50 k
q 100 k
H
L
1. G點: MPL > MPK 應多使用L,少用K,最後達均衡。

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介绍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生产过程中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概念、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模型。

生产函数的定义和表示生产函数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关系式。

一般来说,输入可以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而输出可以是物品或服务的产量。

生产函数可以用数学方式表示为:Y = f(K, L),其中Y表示产出(输出),K表示资本输入,L表示劳动力输入,f表示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性质生产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 1. 递增边际产出:就是当输入因素增加时,产量的边际增加。

2. 递减边际产出:当某一输入因素增加时,产量的边际增加率递减。

3. 规模报酬递增:当所有输入因素的数量同时增加时,产量的增长速度增加。

4. 规模报酬递减:当所有输入因素的数量同时增加时,产量的增长速度减缓。

5. 规模报酬不变:当所有输入因素的数量同时增加时,产量的增长速度保持不变。

生产函数的应用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有许多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应用: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

通过分析生产函数,企业可以确定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最大化的产量和利润。

这在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

生产效率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生产函数的性质和效果,可以评估和分析不同产业或企业的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提升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技术进步的研究生产函数也被应用于研究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

通过分析生产函数的参数变化,可以定量评估技术进步对产量的提升效果,从而为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型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有许多经典的理论模型,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最早应用于描述经济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之一。

《管理经济学(一)》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管理经济学(一)》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一)主讲教师:卿志琼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2、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他目标分析3、量本利分析的应用4、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某一商品的价格趋势5、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6、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7、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8、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战略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决策10、需求法则与需求预测11、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1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13、机会成本与决策14、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15、生产三阶段与管理决策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17、总利润、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1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20、盈亏平衡点与企业决策二、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题——第7题可以加副标题。

比如,第7题,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摘要:早在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阐述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候就突出强调了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性,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中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献为数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6 19
Production with One Variable Input (Labor)
邊際報酬遞減法則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某一投入每增加一定量, 所增加的產出 (即邊際產量; MP) 終究會遞減 (最後可能 變成負數).

觀察: 1) 隨著勞動增加, 總產量 (Q) 先增後減. 2) 勞動的平均產量 (AP; APL) 先增後減:
Output Q AP Labor Input L
Chapter 6 14
3) 勞動的邊際產量(MP; MPL), 快速增加, 然後下降, 最後變成負值.
Output Q MPL Labor Input L
0
1 2 3 4 5 6
10
10 10 10 10 10 10
0
10 30 60 80 95 108
--10 15 20 20 19 18
--10 20 30 20 15 13
7
8 9 10
10
10 10 10
112
112 108 100
Chapter 6
16
14 12 10
4
0 -4 -8
13
6.3 單一變動要素(勞動)
Labor per year
10
Isoquants

要素的機動性 Flexibility
等產量線強調, 不同的要素組合, 可以生 產同樣的產量.
圖上的資訊, 讓生產者可以有效反應市場 的變化, 特別對應投入價格的改變.

Chapter 6
11
Isoquants

短期 vs. 長期
短期 (Short-run)
90
100 105
100
110 115
105
115 120
9
兩變動要素 (L,K) 的生產
5 EΒιβλιοθήκη Capital per year
The Isoquant Map
4 3 2 Q3 = 90 1 1 2 3
Chapter 6
A
B
C
等產量線是 從生產函數導出, 生產量: 55, 75, 90.
D
Q2 = 75 Q1 = 55 4 5
Chapter 6 3
6.1 生產技術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生產過程 (Process)

結合要素投入, 完成產出

投入 (Inputs) 的種類 (生產要素 factors)
原材料 勞動 資本 (土地與企業能力)

Chapter 6 4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Chapter 6
18
D 112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60 A
C
B
AP = TP上某點到 原點連線的斜率, 如B, C線. MP = TP 上對應點 的切線之斜率, 如 A, C線.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量 (每月)
勞動 (每月)
30
E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廠商考慮的期間, 短到至少有一個要素數量 固定, 來不及調整. 不能調整者, 稱為固定投入 (fixed inputs).


長期 (Long-run)

考慮期間內, 任何投入都是可變的.
Chapter 6
12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Amount of Labor (L) Amount TP of Capital (K) 總產量 (Q) APL 平均產量 MPL 邊際產量

生產函數 (Production Function):
在已知技術下, 一定投入組合, 與其能生產的 最大產量之關係. 廠商有效(efficiently)操作下的技術可行範圍

Chapter 6
5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兩要素的生產函數:
Q = F(K,L) Q = 產出, K = 資本, L = 勞動 (量)
17
0 1
Chapter 6

Observations:
When When When When

MP = 0, TP is at its maximum MP > AP, AP is increasing MP < AP, AP is decreasing MP = AP, AP is at its maximum
16
0 1
2 3
Chapter 6
Outpu t per Month
30
觀察: E 左邊: MP > AP & AP 增加中 E 右邊: MP < AP & AP 減少中 E: MP = AP & AP 最大, 前圖之C點 MPL
20
E
APL
10
前圖之D點
2 3 4 5 6 7 8 9 10 Labor per Month
Chapter 6 Production 生產
討論課題

6.1 6.2 6.3 6.4 6.5
生產技術 等產量線 單一變動要素 (勞動) 兩變動要素 規模報酬
Chapter 6
2
引言

討論針對供給面
廠商理論包括:
投入轉換成產出: 生產理論 成本如何隨產出而變: 成本最小的決策 市場供給的特性: 市場結構 管制問題 (regulation)

技術已知 (在一既定生產技術下)
(技術進步 同量要素, 生產更多產量)
Chapter 6 6
6.2 等產量線 (Isoquants)

假設: 用資本(K)與勞動(L)生產食物 (Food) 觀察:

1) 在任何 K, Q 隨 L 而增加
2) 在任何 L, Q 隨 K 而增加. 3) 不同的(K, L)組合, 可以生產同一產量.
Chapter 6 7
Isoquants

等產量線 (Isoquants) 生產同一產量的所有可能的要素組合的 軌跡
Chapter 6
8
食物的生產函數
資本投入量 1 2 1 20 40 2 40 60
勞動投入量 3 55 75 4 65 85 5 75 90
3
4 5
55
65 75
75
85 90
Chapter 6
Chapter 6
15
Output 112 per Month
D
C 60
Total Product
B A
A點: 切線斜率 = MP (20) B點: 斜率 OB = AP (20) C點: 斜率 OC= MP & AP AP在此點時最大 4 5 6 7 8 9 10 Labor per Mon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