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ileo_血流动力学监测

合集下载

PICCO(vigileo)

PICCO(vigileo)

PICCO(vigileo)Vigileo 系统建立操作步骤 1. FloTrac放入Edwards传感器托架。

连接输液管路,在非加压状态下冲刷FloTrac及连接管路,直到整个管路气泡被排除。

2. FloTrac系统排气完成,穿刺动脉留置导管,与FloTrac管路连接。

3. 压力袋加压至300mmHg,再次快速冲刷管路确保所有小气泡被排除。

4. FloTrac白色端口连接到压力传感连接线,再连到床旁监护仪。

5. FloTrac绿色端口连接到绿色导联线(APCO9)6. 导联线(APCO9)另一端连接Vigileo上表明FloTrac的插口。

7. 按面板“%”键启动Vigileo。

屏幕上出现“Opening”提示正在开机自检。

8. 输入病人的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使用巡航钮选择及输入以上数值,并打开主屏幕。

9. 旋转巡航钮到CO栏,按巡航钮开启CO 菜单。

10. 在CO菜单,旋转巡航钮到“动脉压调零”栏,按巡航钮确定,“调零”屏幕出现。

11. 将FloTrac联通大气(三通关闭病人端),点几屏幕上“调零”,Vigileo蜂鸣确认调零。

同时调零麻醉机及床旁监护仪。

12. 选中“退出”退回主屏幕。

13. CCO及SVV会在40秒左右后出现第一个读数。

14. 若SCVO2显示在屏幕右上角,使用巡航钮选中。

15. 按下巡航钮可显示参数选择界面,旋转巡航钮选择需要的显示参数并按下选中,返回即可回到主屏幕。

围术期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心排出量(CO)监测是评价围术期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重要指标。

肺动脉导管(PAC)作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已沿用多年。

由于其创伤较大、操作相对复杂以及相关并发症等因素,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1】。

通过Flotrac/Vigileo 系统进行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通过连续监测动脉压力波形信息计算得到CO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因此该监测方法又称为动脉波形分析心排出量(APCO)监测。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 “金标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
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
临床应用,同时在放置Swan-Ganz导管过 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肺 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结等 并发症的隐患,而且费用昂贵。目前国内许 多大医院都有Swan-Ganz,但是实际用量 很少,这主要是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
当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 明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 非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VIGILEO ---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Vigileo监护仪
FloTrac 传感器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
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没有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理想的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
准确:提供与创伤性监测近似的信息
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 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其测定心排量的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 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 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意义:反映左室充盈最准确的指标
05
PAWP=PADP=LVEDP
肺动脉嵌压(PAWP)
心排血量(CO)
每分钟心脏(左室)泵出的血量 正常值:4-8L/分 CO=HR×SV(每搏输出量) 意义: 取决于 心脏前负荷, 后负荷,心 肌收缩力, 判断心脏泵 功能。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
小儿 SBP=80+年龄×2
<1岁 SBP=68+(月龄×2)
各年龄组血压正常值(mmHg)
目 录
O1
无创:
O2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O3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O4
指氧饱和度监测
O5
有创:
O6
动脉血压监测
无创动脉血压(NIBP)
各类休克
心脏大血管手术
大量出血病人手术(脑膜瘤,肝脏)
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临床意义:
SBP: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其重要性在于维持脏器血流供应。SBP<70mmHg,脏器血流减少,SBP<50mmHg,易发生心跳骤停。
DBP: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的血流。
脉压:正常值30—40 mmHg,代表每搏量和血容量。
MAP:概念与正常值,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
穿刺前行Allen试验
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防止远端肢体缺血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防止感染
防止气栓发生
防止局部出血、血肿
监护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定义: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01
正常值: 5~12cmH2O
02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2011.11.30 血流动力学 ← 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系列物理学问题,即流量、阻力、压力之间的关系 ← 依据物理学定律,结合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对循环中血液运动的规律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测量分析,用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 随着对疾病理解的深入和治疗要求的提高,临床上需要更多的参数来精确的反映病情的变化 ← 重症患者的治疗离开了监测会变的盲目;而监测方法离开了对治疗的反馈指导将变得无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常规内容 ← 体循环: 心率、血压、CVP、CO、SVR← 肺循环: PAP、PAWP、PVR← 氧动力学参数: 氧输送(DO2)、氧消耗(VO2) ← 氧代谢参数: 血乳酸、SaO2、SvO2、ScvO2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 ← 容量评估及容量反应性 ← 细化体循环血压监测及指导治疗 ← 体循环氧动力学监测 ← 微循环监测 ← 线粒体功能的监测 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内容 ← 评价体循环:容量复苏和药物治疗效果 ← 监测、评估微循环:组织灌注与氧代谢状况 容量评估及容量反应性 ← 容量治疗是重症患者治疗的基础措施,通常在临床治疗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开始 ← 合理的容量治疗取决于对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 ← 容量评估是临床治疗的基石,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关键 容量评估的指标 ← 静态前负荷指标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心脏容积负荷指标---RVEDVI、GEDVI、ITBVI← 心肺相互作用相关的动态前负荷指标---SVV、SPV、PPV ← 容量负荷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静态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 根据心室压力-容积曲线,由心腔压力间接反应前负荷← CVP近似右房压,PAWP反映左心舒张末压,是目前最常用的容量评估指标← 但其评估容量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心室顺应性正常 心室顺应性下降 心室顺应性增强 静态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 ← 压力负荷受到测量、胸腔内压、心率、心肌顺应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前负荷的评估上有局限性← 静态或基础CVP和PAWP难以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 将CVP8 -12mmHg、PAWP12 -15mmHg作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的液体复苏目标,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存在争议← CVP的价值体现在动态的变化和观察中,而不是仅仅某一孤立的数值心脏容积负荷指标 ← RVEDVI、GEDVI、ITBVI在压力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不受胸腔内压或腹腔内压变化的影响← 能更准确的反应心脏容量负荷← 临床可通过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测量得到 多个研究表明RVEDVI、GEDVI、ITBVI数值在正常范围低限时数值越低,液体反应性越好;数值越高,则液体反应性越差;中间数值不能预测液体反应性 心肺相互作用相关的动态前负荷指标← SVV、SPV、PPV是动态前负荷指标← SVV可以通过PiCCO或NICOM技术动态监测获得← 更准确的反应心室SV的变化← 机械通气时动脉压的波形和压力值随吸气、呼气相应发生升高、降低的周期性改变;血容量不足时,这种变化尤为显著← 机械通气时SV的变化幅度大,提示左、右心室均处于心功能曲线的上升支,此时容量反应性好;反之,提示至少一个心室处于心功能曲线的平台支,容量反应性差← 大量研究证实SVV、PPV、SPV预测容量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静态前负荷← SVV、PPV、SPV是目前容量评估的重点 机械通气患者SVV正常值<10-15%SVV、PPV、SPV的临床使用受下列条件限制: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恒定(8 -12ml/kg)窦性心律、无心律失常 对于非机械通气或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 如何评估容量? 容量负荷试验或被动抬腿试验Frank-Starling定律 ← 只有在左、右心室均处于心功能曲线上升支时,增加心脏前负荷才能显著提高心排量,即容量反应性好 ← 心室处于心功能曲线平台支时,即使增加心脏前负荷也难以进一步增加心排量,即容量反应性差,且可导致肺水肿等容量过度的危害 ← A:收缩力正常← B:收缩力增加← C:收缩力下降容量反应性 ← 目前无法评估机体的绝对容量值,主要通过容量治疗后机体反应,间接评估容量的需求← 容量反应性好是容量治疗的基本前提← 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容量治疗后CO或SV较前增加≥12-15%,被认为是容量治疗有效容量负荷试验 ← 方法:在30分钟内输入晶体液500-1000ml或胶体液300-500ml,判断容量反应性及耐受性,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容量治疗← 可通过监测CVP的动态变化,遵循“2-5”法则指导容量负荷试验← 容量负荷试验特点:要求加快输液速度! 被动抬腿试验(PLRT) ← PLRT相当于自体模拟的容量负荷试验,但受自身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一般维持10分钟左右← 对于前负荷有反应的患者,通常在30-90秒内能见到最大反应,SV增加可达到10% -15%← 如果PLRT能够引起SV增加明显超过10%,那么容量负荷治疗可引起SV增加明显超过15%PLRTPLRT1. 患者位于半坐位(头抬高呈45度)或仰卧位2. 观察T1时间SV的数值3. 同时放平头部和/或升高脚的位置(脚抬高呈45度)4. 等待1分钟5. 观察T2时间SV的数值6. SV%增加>10-15%=前负荷有反应7. SV%增加<10-15%=前负荷无反应8. 必要时可重复上述操作← 可食道心脏超声同步监测PLRT期间主动脉流速的变化来预测容量反应性← PLRT后主动脉流速增加≥10-13%,预测容量治疗有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80%← 近年PLRT的趋势,儿童可经胸超声获得主动脉流速的变化、成人经外周动脉流速来预测容量反应性 容量挑衅 对于非机械通气或存在心律失常的患儿,没有CVP和超声,如何评估容量反应? ← 容量负荷试验以20ml/kg晶体液在30分钟内输入← 或PLRT← 评估容量治疗后CO或SV较前是否增加≥12 -15% ← 是,前负荷有反应,可继续容量挑衅← 否,前负荷无反应,停止输液 体循环血压监测 ← MAP=舒张压+1/3脉压差MAP=CO*SVR=SV*HR*SVR← MAP是2001、2005版EGDT的主要治疗目标← 在NICOM或PiCCO指导下,动态监测SV和SVR有助于指导容量复苏,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体循环氧动力学监测 ← 氧供(DO2)← 氧耗(VO2)← 氧债DO2← 氧供是每分钟内转运供应到组织的氧量,由血氧含量和心排量组成 ← 合适的氧供依赖于有效的肺气体交换、血红蛋白水平、足够的血氧饱和度和心排量 DO2------呼吸循环殊途同归← DaO2=[ (CO)×动脉氧含量(CaO2)] ← CO=SV×HR← CaO2=(1.38×Hgb×SaO2)+(0.0031×PaO2)← DaO2=SV×HR×[(1.38×Hgb×SaO2)+(0.0031×PaO2)]VO2← 氧耗是指组织所消耗的氧量,例如系统的气体交换 ← 此参数不能直接测得,可以通过动脉和静脉的氧供差值计算得出 ← VO2=DaO2-DvO2← VO2=CO×(CaO2-CvO2)×10← VO2=CO×Hgb×13.8×(SaO2-SvO2) ← VO2=5×15×13.8×(0.99-0.75)← 正常值=200-250ml O2/minVO2/DO2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氧供大约为氧耗的四倍,所以氧需求量并不依赖于氧供,即曲线上的氧供非依赖区;此时如果氧供减少,细胞可以摄取更多的氧以维持氧耗的正常水平 ← 一旦这种代偿机制被耗竭,氧耗量就开始依赖于氧供,这段曲线被称为氧供依赖区 氧债 ← 当氧供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则出现氧债 ← 一旦氧债出现,必须提供额外的氧供以偿还氧的欠缺 ← 氧需>氧耗=氧债 ← 影响氧债积蓄的因素: 氧供减少 细胞氧摄取减少 氧需求增加 微循环监测 ← 微循环障碍---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早期事件 ← 微循环障碍意味着随之而来的细胞氧摄取障碍和微循环窘迫 微循环监测 ← SvO2/ScvO2← 血乳酸← Pcv-aCO2← 侧流暗视野视频显微镜技术(SDF)SvO2← VO2=C(a-v)O2×CO×10← 若SaO2=1.0 SvO2=1-[VO2/(CO×10×CaO2)] ← SvO2与氧供、氧耗有关SvO2与容量复苏← SvO2>65%、ScvO2>70%是2001、2005版EGDT 的治疗目标← 2009年哈佛医学院牵头的急诊医学休克协作组研究结果表明,SvO2<70%或>90%均导致死亡率增加,以SvO2达标或过高作为复苏目标存在片面性← SvO2异常升高提示组织氧利用障碍,此时需要观察微循环功能以及线粒体功能← SaO2↓← SvO2↓← CaO2-CvO2 —←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肺氧合功能障碍 ← 周围组织循环不良 ← 组织代谢增加 ← 肺氧合功能下降伴心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对循环的抑制) ← 吸氧或MV使肺氧合功能改善 ← 组织氧耗量降低(低温、镇静、肌松) ← 组织摄氧功能下降 (败血症、氰化物中毒、硝普钠应用) ← 肺外分流 不能单纯将高SvO2水平作为容量复苏的目标 乳 酸 ← 血乳酸是评价危重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血乳酸持续升高与APACHEII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血乳酸>4mmol/L,病死率达80%← 目前多采用乳酸清除率和高乳酸(>2mmol/L)时间来作为评估指标 血乳酸水平与组织灌注、细胞缺氧,以及肝脏糖异生能力有关 Pcv-aCO2← 理论上,组织缺氧状态下组织PO2将下降,组织PCO2将升高,但实际并非如此← 内毒素血症组织PO2可能并不低---细胞病性缺氧← 低氧性缺氧时,组织PCO2没有升高;仅在缺血性缺氧时组织PCO2才明显升高← PCO2的上升与组织的灌注不足密切相关Pcv-aCO2← 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即休克存在时,组织PO2将降低,组织PCO2将升高,反映的本质是组织局部DO2减少和缺氧代谢增加← 更高的组织PO2和更低的组织PCO2可能才是休克复苏的理想目标。

FloTrac/Vigileo系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性

FloTrac/Vigileo系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性

FloTrac/Vigileo系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性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是通过分析外周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循环指标的新型技术,它相对于传统的监测循环指标的漂浮导管属于微创技术。

目前的研究证明,在低动力循环或正常循环条件下或在血管弹性变化不剧烈时Vigileo系统能够可靠的用于临床监测,但在高动力性循环时即使最新版本的Vigileo系统也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本文对Vigileo监测系统作一综述以及讨论它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标签:FloTrac/Vigileo系统;局限性;心输出量;每搏量变异;容量管理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的监测对于重大手术患者及危重患者有很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意义。

肺动脉置管(pulmonary arterial catheter,PAC)热稀释法作为临床测定CO的金标准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这项技术操作复杂,导管相关性感染较多,同时又是非连续性,对于病情变化快、需要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者应用受到限制[1]。

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循环指标监测系统。

它是通过分析外周动脉压力波形信息连续计算CO、SV、每搏输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2]。

目前为止,尽管很多研究发现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在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或其他高风险手术患者能够准确监测CO和判断容量状态[2]。

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证明了FloTrac/Vigileo系统应用的局限性[6,18,19]。

本文将FloTrac/Vigileo系统围术期血流動力学监测的局限性综述如下:1 FloTrac/Vigileo系统应用原理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是由爱德华公司研发的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监测CO 的微创技术,由主机、光学模块和FloTrac传感器等组成。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RAP RVP PAPs/PAPd PAWP/PCWP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肺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
支气管 肺泡
PAPd
PCWP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LAP
三尖瓣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LVEDP
二尖瓣
体循环
(39)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 临床意义
– PAP = RVP (20~30mmHg) – PAPD 可反应LVEDP (8~12mmHg)
血流动力学不稳病人
• 嗜铬细胞瘤 • 大出血 • 大手术
频繁监测动脉血气
创伤性血压监测
优点: 反应每一心动周期内旳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经过波形能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定时屡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 心电图有交流电干扰时,可经过动脉波形旳描记
了解心脏情况,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无创措施不能测到血压时,经过动脉穿刺直接连
• 临床意义
– 心衰、休克,SVR↑↑
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
– 右心室后负荷 – PVR=(MPAP-LAP)x80
CO
– PVR =(MPAP-PAWP)x80 CO
– 正常值:(20~130)250ynes/sec/cm2
• 临床意义
– 升高时有可逆和不可逆旳情况存在
续监测动脉压。
创伤性血压监测
预防桡动脉血栓形成旳措施
做Allen’s试验; 注意无菌操作; 降低动脉损伤; 经常肝素盐水冲洗; 导管针不宜太粗; 末梢循环欠佳时,拔除动脉导管。
无创伤性血压监测
手动测压法:听诊法,触诊法。 震荡技术 Penaz技术 动脉张力测定仪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低 血 压 状 态 CI<2.2 PAWP<12 静 点 5%糖 或 胶 体 250ml/30min(容 量 负 荷 )
PAWP?
测 定 PAWP和 CI
PAWP<12 CI<2.2
低血容量
12<PAWP<18 CI>2.2
PAWP>18
持续静脉补液 观察PAWP和CI变化 重复容量负荷 心原性
CI<2.2
<13%
SVV结果
>13%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TEE用于心功能监测和容量管理的优势: 操作简便——完全无创,只需要一个探头一台机器 诊断快捷——熟练者可10秒内做出评估和判断 实时动态——不限次数动态观测 准确形象——更加直观的将患者的心脏形态和结构在
左心室血量增多,导 致此时 SV 立刻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 供给下降
肺静脉系统血量 输出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空虚
左心室血量补给减少,延迟性SV
SVV的产生机制——心功能曲线
每搏量
SVV小
∆P
∆SV
SVV大
∆SV ∆P
呼吸导致每搏量的变化可判断 当前所处FS曲线的具体位点
左心前负荷
∆P = 每次机械通气引起前负荷的变化
屏幕上动态显示

经济环保——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无任何放射性伤害
风险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适应证

不明原因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是低血压 不能解释的肺动脉导管测量值 可疑心内结构紊乱和心内赘生物 瓣膜功能异常 分流 空气栓塞 心包疾病 胸主动脉瘤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E)技术

VigileoFloTrac工作原理及介绍

VigileoFloTrac工作原理及介绍

P, [mmHg]
Amax
C
P
L
1
P1
P P0 P1
2
• 血管顺应性
Langewouters GJ, et al, The static elastic properties of 45 human thoracic and 20 abdominal aortas in vitro and the parameters of a new model. J Biomechanics. 1984;17:425-435
ScvO2
*W当hSeVnVS不VV能ca被nn应ot用be的u时sed 候
氧疗, 提高PEEP
镇痛镇静
QuickTime?and a TIFF (Uncompressed)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inde x
PLR*
P被ass动iv抬e L腿eg Raising
分钟平均值. Bland-Altman 分析, 在65个数据对比点上, 来测量和CCO技术的偏差.
结果 CCO 区间为 2.77-9.60 L/min, 均值及标准差为 6.021.58 L/min. APCO 和 CCO的平均误差差 was –0.380.83 L/min, APCO 和 ICO was平均误差 0.040.99 L/min.
Jeffrey L Horswell, M.D.# and Tina Worley, R.N.* Medical City Dallas Hospital# and Cardiopulmonary Resear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 APCO 新的,微创CCO监测方法 • 仅需要外周动脉插管,无需通过中心静脉插管 也无需热稀释法注射进行校正. • 在术中及术后提供可靠监护 • 和ICO及CCO相关性好. • 准确,简便,微创,可以为尚未使用PAC监测的病 人提供血动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SVV或PPV>13%时,能通过扩容来增加CO或SV 30
n = 24 • 当SVV或PPV<13%时,扩容并不能增加CO或SV 25
20
Non-responders
13 %
15
10 5
Responders
n = 16
Michard et al. AJRCCM 2000

常规监测
年龄

ASA 合并症 手术范围 创伤手术 急诊手术 失血 大量的体液转移
SVV液体管理流程
SVV应用的条件
• 潮气量≥8ml/kg
• 无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模式(CMV)
• 心律整齐
胸膜内压力变化减小
每搏量
小的∆SV
∆P
大的 ∆SV
低潮气量 自主呼吸
左心前负荷
齐全的产品
完善的服务
提供齐全的治疗终末期心血管疾病的产品 和服务:
–心脏外科手术类产品
–麻醉及重症监护类产品
–血管类产品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
Vigileo提供的参数
标签
参数
心排量
正常范围/单位
4.8- 8 L/min
CO
ScvO2**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60 - 80%
60 - 80% 2.5-4.0L/min/m2
经外周动脉连续心排量监测技 术
爱德华(上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唐杰
Edwards Lifesciences
• 爱德华是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的领导者 • 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有率为76%
Edwards 50年风雨历程
Mr. Edwards 一个 当Edwards遇到年轻的 60岁的退休老人, 外科医生Dr. Albert 拥有63项个人专利。Starr,他们合作研发出 于1958年设立了世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机械 界上第一个心脏中 的球笼二尖瓣,并用 Starr-Edwards 命名。 心。
Pupert Pearse et la,Critical Care 2005
• 测定心输出量是否与组织氧需求相一致,
如果不是... • 决定需要纠正哪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来重
新建立氧供需平衡以达到最佳心功能和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储备
为什么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是 不够的?
• “发生失血时,SVR 相应增加,即使CO 已经显著下降, MAP 仍可维持正常,直到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 18%。”
左心室血量增多,导 致此时 SV 立刻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 供给下降
肺静脉系统血 量输出上升
肺静脉系统血量空虚
左心室血量补给减少,延迟性SV
SVV的产生机制
每搏量
SVV小
∆P
∆SV
SVV大
∆SV ∆P
呼吸导致每搏量的变化可判断 当前所处FS曲线的具体位点
左心前负荷
∆P = 每次机械通气引起前负荷的变化
SVV 23% SVV 45%
SVV 12% SVV 05%
SVV、 △PP、CVP、PCWP的关系
• SVV和△PP能正确反应前负荷变化 • CVP和PCWP的变化与输液无明显关 系
M.Cannesson,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2007
160 135 110 85 60 0
T0
50
T1 T2
100 150 200
T0
50
T1 T2
100 150 200
Time/mins
Heart Rate
120 110
Time/mins
pHi
7.45 7.4
pHi
Heart Rate/bpm
100 90 80 70 60 50 40 0
7.35 7.3
T0
50
T1 T2
100
7.25
150 200
0
T0
50
T1 100 T2
Time/mins
150
200
Time/mins
T0 –基础值
T1–出血后
T2–输血前
Hamilton-Davis et al. Int Care Med 1997;23:276-81
CVP不能准确预测前负荷状况
△CI≥15% △CI<15%
中心静脉氧定量导管和连续动脉压监测
镇静、肌松(如 有插管) 晶体 胶体 血管活性药物
输血至红细胞压积大 于30% 达标 正性肌力药物
住院
试验结果
2001年Dr. Rivers在 NEJM 发表了试验结果
– 死亡率降低34% – 费用节约$12,000 – 住院天数减少3.8天
外伤和失血性休克
Scalea等对以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VO2)为 工 具,来判断送到ED的外伤病人是否存在失血 进行了 研究 。有39%的病人CVO2不足65%,这些 病人的 失血量比估计的要大得多(800ml以上),伤 情也比
PLR和RFL产生机制
每搏量
∆P
∆SV
∆SV ∆P
左心前负荷
∆P = 每次机械通气引起前负荷的变化
PLR临床特点
• 操作简单 • 利用自身体液进行可逆的RFL • 避免了不必要的并且可能对机体有害的RFL 的应用(如肺水肿)
临床使用PLR指南
是否病员需要调整SV或CO
(通过临床检查、SV、CO或ScvO2监测,乳酸水平和肾功能情况等) 是
Scalea TM et al.J Trauma 1990
外伤和失血性休克
Scalea TM et al.J Trauma 1990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是明确外伤病人失血的一项 更可 靠的指标,能帮助早期确认需要输血的病人。
高危外科病人
Pearse分析了118例患者的数据,发现术后 ScvO2在 64.4%以下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大, 未发 大手术后ScvO2降低是很常见的,与术后并发 并发症的患者术后8小时内ScvO2的平均值是 症的 75% 增加相关。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 克
• 1998年 Dr. Rivers提出了早期目标引导性治 疗(EGDT) 方案: EGDT在治疗严重脓毒血 症及败血症休克中的应用 • 爱德华在Irvine为Dr. Rivers发明了中心静脉 血氧饱和度监测导管。
Rivers, E.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68-1377

不输液 (强心、扩 血管)
是否心律规则?

输液 (或降低Vt或 /和PEEP)
<13%
SVV结果
>13%
?
•低潮气量 •自主呼吸 •心律失常
SVV无法应用
其它预测容量反应的指标
• 快速液体负荷RFL
• 被动抬腿PLR
被动抬腿Passive Leg Raising - PLR
CO或SV增加10%以上 给予液体治疗
是否动脉压力波形非常准确?(进行冲洗试验)

病员是否存在自主呼吸干扰? 或潮气量< 8mL/kg 或存在心律失常? 不输液 (强心、扩 △SV<10% 血管)

输液 △SV>10% (或降低 PEEP)
PLR结果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
ScvO2
什么是ScvO2 ?
ScvO2是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实时心排量 监测
被动抬腿Passive Leg Raising - PLR
实时心排量 监测
CO或SV增加小于10% 不予液体治疗
带自主呼吸模式的机械通气病人
PLR引起的△ABF ≥10%说明血容量不足,
△ABF <10%说明血容量充足
10%
△ABF<15%
△ABF≥15%
△ABF<15%
△ABF≥15%
1960年9月21日,52岁的农 场主Philip Amundson 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人工机械 二尖瓣的病人,并存活了十 多年,最终由于其他原因病 逝。1961年Edwards又推出 世界上第一个主动脉瓣膜。
Edwards 50年风雨历程
Dr. Jeremy Swan and Dr. William Ganz
ScvO2代表在组织水平上氧供和氧耗平衡的结
果;
ScvO2=氧供-氧耗
ScvO2正常值: 60-80%
与SvO2有很好的相关性
临床应用
• • • • • •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 外伤和失血性休克 高危外科病人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 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复苏后
Cindy Goodrich.Crit Care Nurs Clin N Am 18(2006)203-209
Osman et al. Crit Care Med 2007
肺动脉楔压不能准确预测前负荷状况
△CI≥15% △CI<15%
Osman et al. Crit Care Med 2007
如何进行容量管理
Bellamy M. BJA 2006;97:755-7
帮助液体管理的参数
• • • • 心排量CO 每搏量SV 每博量变异度SVV或脉搏压变异度PPV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SvO2**
CI SV SVI SVV SVR SVRI
心指数 每搏量 每搏指数 每搏量变异度 全身血管阻力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60-100ml/beat 33-47ml/beat/ m2 <13% 800-1200dynes-sec/cm5 1970-2390 dn-s/cm5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循 环功能:
-Pinsky, Payan, Function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 Pg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