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doc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第一题: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质量为m,边长为l。
该纸片悬挂在水面上,完全浸没。
如果纸片边缘受到的浮力为F1,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2,求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解题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纸片的体积。
纸片的边长为l,可以计算出纸片的面积为A = l * l。
令纸片的厚度为δ,可以计算出纸片的体积为V = A * δ。
2.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纸片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
所以,纸片受到的浮力为F = V * ρ,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
3.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1。
假设液体对纸片下表面的压强为p。
由于压强的定义为P = F / A,我们可以得到P1 = F / A1,其中A1为纸片下表面的面积。
纸片下表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1 = (l - 2δ) * (l - 2δ)。
因此,纸片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 = F / A1。
4.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等于液体对纸片边缘施加的力除以纸片边缘的长度。
由于纸片边缘受到的力等于纸片边缘受到的浮力,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为P = F1 / l。
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纸片周围的液体对纸片边缘的压力。
第二题:一块金属板被放置在一个达到热平衡的室温环境中。
金属板的初始温度为T1,室温为T2,金属板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
金属板表面的面积为A,厚度为δ。
假设金属板和室温环境之间的热传导只发生在金属板的两个表面,并且忽略金属板的边缘效应。
请计算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解题步骤:1.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热传导定律得出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根据热传导定律,金属板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dθ/dt = (1 / (ρcA)) * (dQ / dt),其中ρ为金属板的密度,c为金屋比热容,A为金屋表面的面积,dQ / dt为单位时间内通过金属板表面传递的热量。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一、判断题: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瞧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就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就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就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就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就是自发过程。
5.过饱与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就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低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就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就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就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9.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与时,Γ达到极大值。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就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ﻩ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就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切线的表面紧缩力 ;(C)ﻩ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ﻩﻩ(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D)ﻩ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因( ) 正确答案:错表面张力是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与表面积大小无关。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 ) 正确答案:对3、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 ) 正确答案:错反馈:缺少“定组成”的条件。
4、过饱和蒸汽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 )正确答案:错反馈:是因为微小液地具有较大的指向液滴内部的附加压力:5、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 )正确答案:错反馈:决定于液体能否润湿固体.6、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 ) 正确答案:错反馈:多分子层吸附中的第一层可能是化学吸附。
7、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 )正确答案:错反馈:化学吸附需要活化能,因而较慢,不易达平衡。
8、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 ) 正确答案:错反馈:Γ值达最大值时,溶质浓度达到CMC,而没有饱和。
9、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 )正确答案:错反馈:产生负吸附时,恰好相反。
10、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 ) 正确答案:错反馈:应该是“少量溶质即可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1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 )正确答案:错反馈: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1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 )正确答案:错反馈:溶胶是多相体系1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 )正确答案:错反馈:大分子溶液也有丁达尔效应1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第11章 表面现象与胶体部分自我测试

第11章表面现象与胶体自我测试一.单选题(本题满分40分,每小题2.0分)1.在一定温度下,某液体由微小的液滴聚集成大滴的过程,该体系()A.表面自由能降低B.表面积增大C.蒸汽压增加D.体积减小2.水在两玻璃板间能形成凹液面,当在两块玻璃板间放一点水后比不放水前()A.更易拉开B.更难拉开C.难易程度差不多D.无法判断3.HLB值时表示表面活性剂的()A.效率B.酸碱平衡常数C.亲水性、亲油性强弱D.溶解度4.对表面活性剂溶液,当其浓度为CMC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单体浓度是()A.大于CMCB.小于CMCC.与CMC接近D.等于零5.一水平放置的毛细管内有少量润湿性液体。
若该液体在管内一直向右方移动,说明此毛细管()A.左端的内径大B.左端的内径大C.内径均匀无缺陷D.不能说明有无缺陷6.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润湿性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其成反比的是()A.表面张力B.毛细管半径C.液体密度D.液体粘度7.洗衣服时的洗涤作用除机械搓洗作用外,洗涤剂的作用主要是()A.润湿作用B.乳化作用C.增溶作用D.以上三种作用的综合8.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A.一定等于零B.一定不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9.当一束可见光照射溶胶发生散射时,则()A.散射光为淡红色B.透射光为淡蓝色C.散射光是淡蓝色E.无法判断10.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下属结论错误的是()A.微小晶体的蒸汽压较大B.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C.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大D.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A.空气 B. 烟 C. 雾 D. 豆浆12.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从胶体科学来看,是因为()A. 长江水中含泥沙太多B. 长江水中含盐量太大C. 长江水中泥沙颗粒太大,易沉降D. 电解质引起的聚沉作用13.下列各性质,不属于溶胶粒子的动力学性质的是()A.布朗运动B. 扩散C. 电泳D. 沉降平衡14.下列各性质中,属于溶胶的电学性质的是()A. 布朗运动B. 扩散C. 电泳D. 沉降平衡15.盐析是指在电解质作用下()A. 使溶胶产生聚沉的过程B.使大分子溶液变成半固体状态的过程C.使大分子化合物从其溶液中析出的过程D.使大分子溶液变成冻胶的过程16.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为多相体系B.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对电解质很敏感D.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17.下列体系的分散相粒子中,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A.粗分散体系B.溶胶分散体系C.无机盐溶液体系18.下列性质中,不是憎液溶胶的最基本特征的是()A.分散性B.聚集不稳定性C.多相性D.动力学稳定性19.已吸附了离子的胶核再吸附部分反离子形成紧密层的原因是()A.胶核表面能高B.范德华力C.静电作用D.离子扩散作用20.下列各方法中,能引起憎液溶液聚沉的是()A.温度的变化B.溶胶浓度的变化C.大量大分子物质的加入D.电解质的加入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33分,每小题3.0分)1.在溶液中,对固-液界面的吸附量()A.总是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C.随溶质极性的增加而增加D.能使固、液界面自由能降低愈多的溶质吸附量愈多E.对脂肪酸其吸附量随碳键的加长而增大2.在固体表面上,吸附溶液中两种相同类型离子时,已被优先吸附的是()A.浓度大的离子B.多电荷的离子C.粒子大小与晶格离子大小差不多的离子D.与晶格离子之一同名离子E.易与固体形成表面化合物的离子3.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下属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个不可逆过程B.能使被增溶物质化学势降低C.降低体系的稳定性D.与真正溶解作用不同E.增溶与形成胶束无关4.在密闭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滴水,那么()A.大水滴与小水滴趋于大小相同B.大水滴变大,小水滴变小C.大水滴蒸汽压高,小水滴蒸汽压低D.大水滴变小,小水滴变大E.大水滴蒸汽压低,小水滴蒸汽压高5.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指()A.形成胶束时浓度B.溶液中形成胶束最多时浓度C.界面张力最低时浓度D.胶束量显著增加时浓度E.表面活性剂的浓度6.形成稳定泡沫需加入起泡剂,其作用时()A.降低表面张力B.使泡沫持久、稳定C.使气泡彼此分开D.使泡沫液膜牢固E.使泡沫量增多7.溶胶的基本特征是()A.热力学不稳定性B.动力学不稳定性C.分散度高的多相体系D.分散度高的均相体系E.光散射现象弱,渗透压小8. 对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小分子真溶液中分子的热运动相同B.不需外加能量C.即可促使胶体稳定,又可促使胶体聚沉D.平均位移大小与胶粒的带电大小有关E.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布朗的速度越快9. 在重力场中胶体分散系在一定温度下达沉降平衡时()A.沉降速度为零B.扩散速度为零C.沉降速度与扩散速度相等D.沉降速度大于扩散速度E.粒子运动速度为一定值10.下列关于丁达尔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线透过溶胶可从光的进行方向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对光的散射作用引起的C.丁达尔效应观察到的是透射光D.真溶液所产生的丁达尔效应甚微E.超显微镜是根据丁达尔效应原理制成的11. 关于大分子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质点大小与溶胶相同故具有溶胶的基本特征B.将其少量加入溶胶中,能直接导致溶胶的聚沉C.将其少量加入憎液溶液中,可以显著提高溶胶的稳定性D.将其少量加入憎液溶液中,就可以显著减少某一电解质对该溶液的聚沉值E.在其中加入微量电解质就可以聚沉三、判断题(本题满分5分,每小题1.0分)1.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表面物理化学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表面物理化学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2.水在临界温度时的表面Gibbs自由能:( C )(A) 大于零 (B) 小于零(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3.一个 U 型管的两臂直径不同,一端为1×10-3 m,另一端为3×10-3 m,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 N·m-1。
如用这个 U 型管装上水来测量压力,将引入的误差为: ( B )(A) 72 Pa(B) 192 Pa(C) 96 Pa(D) 288 Pa4.低压下,气体 A 在表面均匀的催化剂上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其机理为:A(g) +KA K ─→ B(g) + K第一步是快平衡, 第二步是速控步, 则该反应表观为几级? ( B )(A) 零级 (B) 一级(C) 二级 (D) 无级数5 . 表面过程中ΔG(表面)= -W'的充要条件除了等温等压外,还有:( D )A,不做其它功; B,热力学可逆; C,组成不变; D,是B和C。
6. 物质表面张力的值与:( C )A,温度无关; B,压力无关; C,表面大小无关; D,另一相物质无关。
7. 以P平、P凸、P凹分别表示平面、凸面、凹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汽压,三者关系为:( B )A,P平>P凹>P凸; B,P凸>P平>P凹;C,P凸>P凹>P平; D,三者相同。
物理化学第八章表面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选择题1.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
A. 表面状态复杂;B. 表面不重要;C. 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得多,表面效应不明显;D. 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2. 在一支水平放置的洁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今在水柱右端微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水柱将( )。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
A.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B.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C.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D. 表面积缩小的过程。
4.若某液体在毛细管内呈凹液面,则该液体在该毛细管中将( )。
A. 沿毛细管上升;B. 沿毛细管下降;C. 不上升也不下降。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液体在能被它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
A. 空气压力;B. 毛细管半径;C. 液体表面张力;D. 液体粘度。
6.当表面活性剂加入溶剂中后, 产生的效果是( )。
A. /0d dc σ< 正吸附;B. /0d dc σ> 正吸附;C. /0d dc σ< 负吸附; D . /0d dc σ> 负吸附。
7.在影响物质表面张力的因素中,下列说法哪个不对?( )。
A. 与压力有关;B. 与温度有关;C. 与共存相有关;D. 与表面积有关。
8. 空气中有一肥皂泡, 直径为2mm, 若其表面张力为0.06 N· m -1, 则泡内附加压力为( )。
A. 0.06×103 Pa ;B. 0.24×103 Pa ;C. 0.12 ×103 Pa ;D. 0.48×103 Pa 。
9.对于一理想的水平液面,下列各量中,何者为零?( )。
A. 表面张力;B. 表面能;C. 附加压力;D. 比表面能。
10.对于化学吸附的描述,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9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

第9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1.如图所示,该U 型管的粗、细两管的半径分别为0.05cm 和0.01 cm 。
若将密度ρ=0.80 g ⋅cm -3的液体注人U 型管中,测得细管液面比粗管的液面高h ∆=2.2 cm ,利用上述数据便可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lγ=( ).设该液体与管壁能很好润湿,即θ=0°。
A 、5.20×10-3 N ⋅m -1;B 、10.79×10-3 N ⋅m -1;C 、12 .82×10-3N ⋅m -1;D 、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在100℃,大气压力为101.325 kPa 下的纯水中,如有一个半径为r 的蒸气泡,则该蒸气泡内的水的饱和蒸气压r p ( )大气压力0p ;若不考重力的作用,则该蒸气泡受到的压力为( )。
( )A 、大于;0p (大气压力)-p ∆(附加压力);B 、大于;0p +p ∆;C 、小于;0p -p ∆;D 、小于;0p +p ∆。
3.在T ,p 一定下,将一体积为V 的大水滴分散为若干小水滴后,在下列性质中,认为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性质为( )。
A 、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 、饱和蒸气压。
4.在室温、大气压力下,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下同体积的纯水和稀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其密度可视为与纯水相同)则水的滴数1n 与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数2n 之比,即12/n n ( )。
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无法比较。
5.已知在25℃下,水与汞、乙醚与汞和乙醚与水的界面张力γ(H 2O/Hg),γ{(C 2H 5)2O/Hg }和γ{(C 2H 5)2O/H 2O }分别为375,379和10.7 mN ⋅m -1,则当水滴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时的铺展系数S =( )mN ⋅m -1。
A 、743.3×10-3;B 、6 .7×10-3;C 、14.7×10-3;D 、-6.0×10-3。
医用物理学-自测题

第一章流体力学1.具有下列特点的流体是理想流体:A.绝对不可压缩 B.流动时没有粘滞性C.A、 B二者都对 D.A、 B二者都不对具有下列特点的流体是实际流体:A.绝对不可压缩 B.流动时没有粘滞性C.A、 B二者都对 D.A、 B二者都不对2. 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A.流体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一定相同B.流体流动时的流速一定要很小C.流体流经空间流线是一组平行的曲线;D.流体流经空间各点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E.流体流动只要内摩擦极小3.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流线上任意三点的:A. 三点各自的速度都不随时间而改变B. 三点速度一定是相同C. 三点速度一定是不同的D. 三点速率一定是相同 E.三点速率一定是不同的4.研究液体运动时所取的流管:A. 一定是直的刚性管 B.一定是刚性园筒形体C.一定是由许多流线组成的管状体; D.一定是截面相同的管状体E. —定是截面不同的圆形管5. 水在同一流管中稳定流动,截面为0.5cm2处的流速为12cm/s,在流速为4cm/s处的截面积为:A. 1.0 cm2B. 1.5 cm2C. 2.0 cm2D. 2.25cm2 E.都不对6. 水在同一流管中稳定流动,半径为3.0cm处的流速为1.0 m/s,那么半径为1.5cm处的流速为:A. 0.25m/sB. 0.5m/sC. 2.0m/sD. 2.5m/s E. 4.0 m/s7. 理想液体在同一流管中稳定流动时,对于不同截面处的流量是:A. 截面大处流量大B. 截面小处流量大C. 截面大处流量等于截面小处流量D. 截面不知大小不能确定8.伯努利方程适用的条件是: (多选题 )A. 同一流管B. 所有液体C.理想液体D. 稳定流动E. 对单位体积的液体9.一个截面不同的水平管道,在不同截面竖直接两个管状压强计,若流体在管中流动时,两压强计中液面有确定的高度。
如果把管口堵住,此时压强计中液面变化情况是:A. 都不变化B. 两液面同时升高相等高度C. 两液面同时下降相等高度D. 两液面上升到相同高度E. 两液面下降到相同高度10.理想液体在一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截面积S 、流速v 、压强p的关系是:A. S 大处 v 小 p小B. S大处 v 大 p大C. S小处 v 大 p大D. S小处 v 小 p小E. S小处 v 大 p小11.水在粗细均匀的虹吸管中流动时,图中四点的压强关系是:A. p1 = p2 = p3 = p4B. p1 >p2 = p3 = p4C. p1 = p4 >p2 = p3 D p1 >p2 >p3>p412.一盛水大容器,水面离底距离为H , 容器的底侧面有一面积为A的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开始时的流量为:A.2AH B. C. D.E.2AgH13. 一个顶端开口的圆形容器,横截面积为10cm2,在圆形容器底侧面及底部中心各开一个截面积为0.5cm2的小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1.如图所示,该U 型管的粗、细两管的半径分别为0.05cm 和0.01 cm 。
若将密度ρ=0.80 g ⋅cm -3的液体注人U 型管中,测得细管液面比粗管的液面高h ∆=2.2 cm ,利用上述数据便可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l γ=( ).设该液体与管壁能很好润湿,即θ=0°。
A 、5.20×10-3 N ⋅m -1;B 、10.79×10-3 N ⋅m -1;C 、12 .82×10-3N ⋅m -1;D 、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在100℃,大气压力为101.325 kPa 下的纯水中,如有一个半径为r 的蒸气泡,则该蒸气泡内的水的饱和蒸气压r p ( )大气压力0p ;若不考重力的作用,则该蒸气泡受到的压力为( )。
A 、大于;0p (大气压力)-p ∆ (附加压力);B 、大于;0p +p ∆;C 、小于;0p -p ∆;D 、小于;0p +p ∆。
3.在T ,p 一定下,将一体积为V 的大水滴分散为若干小水滴后,在下列性质中,认为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性质为( )。
A 、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 、饱和蒸气压。
4.在室温、大气压力下,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下同体积的纯水和稀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其密度可视为与纯水相同)则水的滴数1n 与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数2n 之比,即12/n n ( )。
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无法比较。
5.已知在25℃下,水与汞、乙醚与汞和乙醚与水的界面张力γ(H 2O/Hg),γ{(C 2H 5)2O/Hg }和γ{(C 2H 5)2O/H 2O }分别为375,379和10.7 mN ⋅m -1,则当水滴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时的铺展系数S =( )mN ⋅m -1。
A 、743.3×10-3;B 、6 .7×10-3;C 、14.7×10-3;D 、-6.0×10-3。
6.在一定T ,P 下,无论何种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过程的熵变一定是( ),而焓变H ∆也一定是( )。
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判定。
7.朗格缪尔所提出的吸附理论及所推导出吸附等温式( )。
A 、只能用于化学吸附;B 、只能用物理吸附;C 、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D 、适用于任何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8.在恒T ,p 下,于纯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时,则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层中的浓度( )其在本体中的浓度,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表面张力。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说明( )。
A 、分散介质带电;B 、胶粒带有相当数量电荷;C 、胶体粒子处在等电状态;D 、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10.溶胶中的胶体粒子处在等电态,是指该胶粒处在( )的状态。
A 、热力学电势为零;B 、斯特恩电势为零;C 、ξ电势为零;D 、无法判断的状态。
11.制备BaSO 4溶胶时,是用Na 2SO 4作为稳定剂,则BaSO 4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
A 、[]122244411BaSO Na SO SO 22x m n n x ++--⎧⎫⎛⎫-⎨⎬ ⎪⎝⎭⎩⎭; B 、[](){}2244BaSO SO Na 2Na x m n n x x --++- ; C 、[](){}2222444BaSO Ba SO SO x m n n x x ++--- ;D 、[](){}24BaSO Ba 2Na Na x m n n x x ++++- 。
12.在两烧杯中各放有25 cm 3浓度为0.016 mol ⋅dm -3的AgNO 3溶液,分别加入浓度为0.005 mol ⋅dm -3的KBr 溶液60 crn 3和100 cm 3,两烧杯中均制得AgBr 溶胶。
如将这两杯AgBr 溶胶进行电泳实验时,则( )。
A 、两杯AgBr 溶胶的胶粒均向正极移动;B 、两杯AgBr 溶胶的胶粒均向负极移动;C 、用60 cm 3 KBr 溶液的AgBr 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负极运动;D 、用60 cm 3 KBr 溶液的AgBr 溶胶的胶粒朝负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
13.将第4题中用60 cm 3 KBr 溶液制得的AgBr 溶胶装人到4支试管中,而且装入溶胶体积相同,然后往试管中分别 加入c 与V 均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 、NaC1;B 、NaNO 3;C 、Na 3[Fe(CN)6];D 、Na 2CO 3。
14.在四支试管中分别装入4题中用100 cm 3 KBr 溶液制得的AgBr 溶胶,而且每支试管溶胶的体积相同。
若往试管中分别加入c 和V 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 、NaC1;B 、NaNO 3;C 、Na 3[Fe(CN)6];D 、Na 2CO 3。
15.有一Al(OH)3溶胶,若往该溶胶中加入浓度为8.0×10-2 mol ⋅dm -3KCl 溶液时,溶胶刚好能聚沉;同样,若往该溶胶中加入浓度为4×10-4mo1⋅dm -3的K 2C 2O 4(草酸钾)时,该溶胶刚好能聚沉。
若用CaCl 2溶液,则其浓度为( )时才能令该溶胶刚好聚沉。
A 、8.0×10-2 mol ⋅dm -3;B 、4. 0×10-2 mol ⋅dm -3;C 、4×10-4 mol ⋅dm -3;D 、8.0×10-4 mol ⋅dm -3。
16.使用明矾(KA1(SO 4)2⋅12H 2O)来净水,主要是利用( )。
A 、胶粒的特性吸附;B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C 、溶胶之间的相互聚沉;D 、高分子的絮凝。
17、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10-2N ⋅m -1,在此温度和O p 压力下降水的表面积可逆地增大10cm 2时,体系∆G等于A 、7.28⨯10-5JB 、-7.28⨯10-5JC 、7.28⨯10-1JD 、-7.28⨯10-1J18、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将10g 水的表面积增大2倍,作功W ,水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G ,则A 、∆G =WB 、∆G =-WC 、∆G>WD 、不能回答19、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硫酸水溶液、丁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为A 、一样多B 、水的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C 、硫酸水溶液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D 、丁醇水溶液最多,硫酸水溶液最少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21、将装有润湿性液体的毛细管水平放置,在其右端加热,则管内液体将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动D 、左右来回移动2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基本无关:A 、温度B 、液体密度C 、大气压力D 、重力加速度23、298K 、O p 下,将直径1μ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需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面上升?已知此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10-3N ⋅m -1。
A 、288kPaB 、144kPaC 、576kPaD 、316kPa24、微小晶体与此同一种的大块晶体相比较,下列说法哪一个不正确?A 、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B 、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C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D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25、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高度为h ,若将此管垂直地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 /2,则A 、水会不断冒出B 、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C 、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D 、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26、设反应CaCO 3(s)===CaO(s)+CO 2(g)已达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CaCO 3进一步粉碎,则平衡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不能确定27、下面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哪一条不正确?A 、吸附力基于范德华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B 、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C 、有附速度较快,吸附热较小D 、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28、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n kp mx =适用于 A 、低压 B 、中压 C 、高压 D 、任何压力29、用BET 流动法测定多孔固体的比表面时,要求气体与固体之间最好A 、只有物理吸附B 、只有化学吸附C 、兼有两类吸附D 、只在高压下吸附30、兰缪尔吸附等温式所基于的一个假设是:A 、理想的气体行为B 、平整的固体表面C 、吸附热为一常数,不随吸附过程变化D 、吸附与脱附的活化能均为零31、气体在固体表面活性剂以后A 、∆S >0B 、∆S <0C 、∆S =0D 、 ∆S ≥ 032、往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A 、产生正吸附,0d /d >c γB 、产生负吸附,0d /d >c γC 、产生正吸附,0d /d <c γB 、产生负吸附,0d /d <c γ33、W/O 型乳化剂的HLB 值范围是A 、2—6B 、7—10C 、12—15D 、14—1834、对临界胶束浓度(CMC )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 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 、在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C 、在CMC 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 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35、在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下述哪一条操作规定是错误的?A 、毛细管壁必须清洗干净B 、毛细管口必须平整C 、毛细管必须垂直放置D 、毛细管插入液体内部一定深度36、已知293K 时水-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009N ⋅m -1,水—汞的界面张力为0.375N ⋅m -1,汞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348N ⋅m -1。
由以上数据可以断定A 、水可以在汞-辛醇的界面上铺展B 、辛醇可以在汞-水界面上铺展C 、水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D 、辛醇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37、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A 、热力学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动力学稳定体系D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38、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 2S 制备硫化砷(As 2S 3)溶胶,H 2S 适当过量。
则胶团结构为A 、[(As 2S 3)m ⋅n H +, (n -x )HS -]x +⋅x HS -B 、[(As 2S 3)m ⋅n HS -, (n -x )H +]x -⋅x H +C 、[(As 2S 3)m ⋅n H +, (n -x )HS -]x -⋅x HS -D 、[(As 2S 3)m ⋅n HS -, (n -x )H +]x -⋅x H +39、在溶胶的下列几种现象中,不是基于其动力性质的为:A 、渗透B 、电泳C 、扩散D 、沉降平衡40、下列诸性质中,哪一个属于亲液溶胶?A 、胶溶与胶凝作用可逆B 、需要第三种物质作为稳定剂C 、对电解质十分敏感D 、丁达尔效应很强41、对电动电势(ξ)描述错误的是A 、它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B 、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C 、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D 、有可能因外加电解度而改变符号42、以30ml 0.01mol ⋅dm -3的KCl 溶液和10ml 0.02mol ⋅dm -3的确良AgNO 3溶液混合制备溶胶,其胶粒的电泳走向是:A 、向正极移动B 、向负极移动C 、因温度而异D 、因电位梯度而异43、将带正电的Fe(OH)3溶胶与带负电的Sb 2S 3溶胶混合,结果将是A 、发生聚沉B 、不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搅拌速度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相等44、在pH<7的Al(OH)3溶胶中,使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①MgCl 2②NaCl ③Na 2SO 4④K 3Fe(C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