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其代表作品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寒的冬日江景,展现了诗人孤独、清冷的心境。

2. 《溪居》: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 《登鹳雀楼》: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4. 《登岳阳楼》: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虑。

6. 《江州司马青衫泪》:诗人以江州司马为背景,通过对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

柳宗元的作品以山水诗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充满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是中国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愈一生致力于提倡儒家思想,他认为儒家经典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因此他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

除了文学成就,韩愈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

他在唐宪宗时期担任过监察御史,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

后来,他回到长安,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教育事务。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行儒家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韩愈的文章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他的散文作品广泛涉及到政治、教育、道德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朝文化名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宋朝文化名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宋朝文化名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被誉为宋朝文化名人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见解而广为人知。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散文和修史等方面。

在诗歌方面,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意境,被誉为“欧阳体”。

他的诗作多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题,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代表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描绘了一个秋夜的美丽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又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伤之情。

在赋的创作上,欧阳修也有突出的成就。

他的赋作以描写宴会、人物以及史事为主题,文字优美流畅,富有音韵感。

他的赋作充满了感人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浓厚的时代氛围。

他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以醉翁亭为背景,描绘了文人雅士与世事的真实对话,展现了他独特的思辨能力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也非常出色。

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逻辑严密,表达清晰,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

他的散文作品多涉及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反映了他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的代表作《乐府杂录序》以叙事方式展现了对乐府文学的主张和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

除了文学创作,欧阳修还以其修史的成就而闻名。

他曾任职于宰相之职,对史学有着深入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他主持修订《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这两部重要的史书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和补充。

他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后世学者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研究方向。

总的来说,欧阳修是宋朝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化中独树一帜。

他的诗、赋、散文以及修史等方面的创作都体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文人、文化和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瑰宝。

宋朝苏洵的简介

宋朝苏洵的简介

宋朝苏洵的简介苏洵,字子存,宋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是宋代文艺复兴思潮的引领者,也是一名卓越的官员。

一、背景介绍苏洵生于宋初,出生于今福建漳州,先民后地,家境贫寒。

经母亲幼时教导,他早年便展示出非凡的才华,聪慧的头脑,迅速的成长。

由于家中无遗,他从小到大没有过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却展示出了杰出的文学天分。

苏洵5岁就能读书抄写,7岁就能读诗并加以写作,是宋朝罕见的秀才。

二、改革精神苏洵反对唯物主义思想,强调宗教信仰和儒家思想与自然联系,秉承本土文学及处世10000岁之理。

此外,他重新审视传统文学形式,认为文学不可局限与社会阶级隔阂而只能是人人皆可谈论的问题。

三、文学及思想成就苏洵是宋朝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复兴思潮的先驱者,在节奏、押韵、文字把握上有着相当成熟的技巧。

苏洵也不断完善与改进自己的文学技巧,对宋朝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苏洵思想深邃,批评社会公平,尊重人权,反对虚伪和炫耀,每一句诗都经过细腻的内心洗涤,充满了丰富的内涵。

他的诗歌写的几乎涉及了宋朝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物,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厚度和多样性。

四、出任官职苏洵后期被封为宋朝的大夫,相继出任拓跋仳车阇、宣城太守,掌管过衙门、布政使及翰林学士等职务,曾任桂州令,又担任宣国公(枢密院大学士)兼宣城太守,官至司马,苏洵成功地将文学融入官职,把文学艺术运用在外交政策,使宋朝的文学从空想到实践。

五、经典作品苏洵的文学作品简单又深刻,历久弥新,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桃花源记》、《拾遗记》、《聊斋志异》、《在宗祠偶习》、《灯影簿》等。

苏洵晚年夫妻二人创作了700余首诗文,组成诗集《清明上河图》,其中诗文离奇、意境深远,极具艺术性。

六、结束语苏洵曾表示:“办事必须由爱开始;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完美,才是最伟大的心愿。

”由此可见苏洵深厚的慈悲以及坚贞的品质和责任感。

由此,苏洵也就体现了宋朝文学思潮的精髓——心灵控制与社会实践,为宋朝及全局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人们永远尊敬。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有谁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有谁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有谁王安石是北宗著名的诗人,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宋代的有谁,希望对你有帮助!宋代王安石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21年,王安石在临川出生,自幼聪慧,喜爱读书,且能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王安石幼时随父亲到各地出游,因此对民生疾苦深有感触。

十七岁时,王安石跟随父亲来到京师,结识了曾巩与欧阳修等人。

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在地方任职,政绩显著。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得到了其赏识,被召入京城,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变法。

但因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罢免。

公元1086年,王安石在钟山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被葬于江宁半山园。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使天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且提高了当时北宋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有一定成效,但因各种元素还是存在一系列的弊端。

王安石变法虽然并不顺利,但他在文学上却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词、短文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于世的作品有《桂枝香·金陵怀古》、《读孟尝君传》等。

宋代王安石的品质文献记载中记载了多个王安石的典故,如《王安石待客》、《王安石改字》等作品,这些都是被收录在宋朝的奇闻异事中,从这些典故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

在《王安石待客》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个生活简朴,勤俭节约的人,虽然官至宰相,但是他依然过的很朴素,没有豪华大宴,没有铺张浪费,就算是自己的亲戚也没有例外,他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待客之风。

在《王安石改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真写作的态度,他注重语言与字句的锤炼,特别是艺术展现手法上独具创造力,也是有着这一份执着与态度,让他在文学上能有此成就。

在《王安石辞妾》中看以看出王安石为人仗义,能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不论是做事做人都有其原则,而且严谨,一丝不苟,他从不夸大自我也不贬低他人,这是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必须要做到的。

宋朝时期十大历史名人

宋朝时期十大历史名人

宋朝时期⼗⼤历史名⼈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帝,享国三百⼀⼗九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及科技⾼度发达,但军事相对较弱的王朝,亦是中国历史上直接亡于外患的朝代之⼀。

那么今天⼩编就来盘点⼀下,宋朝时期⼗⼤历史名⼈,我们⼀起来看看吧!注:本排名为⾮正式的排名,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字和仲,号铁冠道⼈、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今四川省眉⼭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学家、书法家、美⾷家、画家,历史治⽔名⼈。

公元1037年1⽉8⽇,苏轼⽣于眉州眉⼭。

苏轼的⽗亲苏洵,即《三字经》⾥提到的“⼆⼗七,始发奋”的“苏⽼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读书的状况,感觉⾃⼰深受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数千⾔”,也更不可能有⽇后的⽂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的苏轼⾸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篇《刑赏忠厚之⾄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的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第三等,为“百年第⼀”,授⼤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苏轼文学成就及其对宋代文化的贡献》

《苏轼文学成就及其对宋代文化的贡献》

苏轼文学成就及其对宋代文化的贡献
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广泛的知
识涵养对宋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成就概述
1.诗歌创作:苏轼以其自由奔放的风格与艺术修养成为当时最杰出的诗人之
一。

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包括:《赤壁赋》、《东篱乐府》等。

2.散文创作:苏轼在散文方面也有卓越成就,他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方面
具有独特的才华。

例如,《水调歌头》以及多篇骈文作品都是他最著名的
散文之一。

3.书法艺术:苏轼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擅
长行草楷隶,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

对宋代文化的贡献
1.文字改革:苏轼主张简化文字,提倡通俗易懂的文风,对促进宋代文字改
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文学创新:苏轼以其个人独特风格与思想深度成为当时文学界的佼佼者,
他对宋代文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重要改革,并在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散文发展:苏轼是散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他之前,散文主要是
以记事为主,而他则将情感和感受引入其中,开拓了散文创作新局面。

总结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他通过其卓越的才华和广泛的知识与思想对宋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论是在诗歌、散文还是书法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通过文字改革等方面对宋代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苏轼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文化贡献影响和延续至今。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

他们以独特的才华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是宋朝一些重要的名人,让我们来一览他们的伟大成就。

一、文化艺术领域1.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苏东坡一生致力于文学、书法、绘画等多方面的创作和研究。

他的诗词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自由奔放、豪迈峻逸、形象生动著称。

2. 黄庭坚(1045-1105)字耐之,号东坡居士。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其豪放洒脱、纵情奋发的创作风格被后人誉为“黄庭风骨”。

3. 文天祥(1236-1283)字元长,号伯仲。

文天祥是宋朝末年的抗金名臣,著有《大明寺诗案》等重要作品。

其诗词充满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被后人称为“忠烈辞章”。

4. 李时中(1162-1241)字重俊,号臞仙。

李时中是宋代重要的书法家和绘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宽厚大气,以刚健劲爽见长,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领域1. 梅尧臣(1002-1060)字介甫,号洪造。

梅尧臣是宋代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宋元杂算》、《天工开物》等,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沈括(1031-1095)字同甫,号东篱。

沈括是宋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气象学、航海学、水利工程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贡献。

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珍贵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

3. 张世杰(1091-1154)字文会,号乌巢。

张世杰是宋代著名的冶金学家和工艺学家,他在金属冶炼、焊接技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创新。

他的著作《竹庵丛话》收录了大量有关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的知识。

三、政治军事领域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洪洞,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被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

宋朝四大家的艺术成就

宋朝四大家的艺术成就

宋朝四大家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宋朝中期有四位画家、诗人和书法家,被誉为“宋朝四大家”。

他们分别是:梅花派的文同、草书泰斗的怀素、花鸟画大师的范宽、以及山水画先驱的李唐。

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历久弥新,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梅花派的文同文同的真实姓名叫做吴道子,他的字是“文同”。

他是五代末年到宋初的著名画家,被誉为“梅花派”创始人。

梅花派是一个文人画派,以诗歌为诱导,以梅花为主要题材。

其画风清新淡雅,富有诗意。

文同的梅花画,气势磅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

他的画作中,梅花几乎成了主角,或是几朵梅花的独立,或是梅枝上梅花的重合,或是瑰丽清雅的花瓶里的梅花,都表现出文人思想和情感。

二、草书的泰斗怀素怀素是北宋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除了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也在绘画和诗歌领域有着丰富的表现。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草书。

怀素的草书书法中,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韵味。

他所书写的字体,不论是大小形状,都散发出一种真实、天然、自然的风格。

字体中蕴含着气韵生动、奇妙莫测的美感,有时像龙飞凤舞,有时像山川起伏。

这种草书风格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花鸟画大师范宽范宽是宋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被誉为“南宋花鸟画第一人”。

他的画作清新淡雅,富有文人气息。

范宽的画作中,常出现各种动物鸟兽、花卉和果实等自然事物。

这些画作,既反映出范宽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造诣。

范宽的花鸟画,画风轻灵自然,笔法独特,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画作,不仅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成为了许多后人学习的典范。

四、山水画先驱李唐李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画家,其画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最著名的画作有《山水石壁图》和《寻山图》。

李唐的山水画,以“形似、神似、意似”为要义。

李唐在画作中,以点、线、面等表现山水中气势磅礴、悠远悠久的风貌。

他尤其擅长描绘山石的形态和纹理,画出来的山石别具风味,跌宕起伏、入木三分、硕大雄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他们的地位是卑微的,甚至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作,工匠将会被时代淘汰的观点一度被世界人民所认同,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他们的辛勤与智慧所铸就的结晶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永远闪光的存在,甚至至今为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其中来自宋朝更是令人惊叹。

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导论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卡尔.马克思
其中之一的印刷术便是由北宋发明家毕昇于11世纪发明。

与毕昇同时代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昇的这一创造性发明: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可见活字印刷术之精巧,然而在对发明者毕昇的介绍却只有寥寥数语,我们只能从中得知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我们一无所知。

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

关于毕昇的职业,据后人推测,毕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

由于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

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昇才发明了活字版。

他的发明大大减小了书籍大规模印刷传播的成本,在当时必然给寒门学子的求学带来极大便利,虽然他只是一介布衣,但是必然有很多的国之栋梁是受益于他。

这正跟当今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如出一辙,长久的坚持自己的事业,不计回报的为之努力,所得成就是世人受益广泛。

沈括与《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更是作为佐证活字印刷术的可靠史料为世人所共知。

它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

《续笔谈》一卷,不分门。

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可见其所涉及范围之广泛。

作为其作者的沈括更是博学,他精研天文,首先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他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物理学方面,他记
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

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著有《沈存中良方》(得称《良方》),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均有涉猎,如提及秋石之制备,论及四十四种药物之形态、配伍、药理、制剂、采集、生长环境等。

其《良方》由后人与苏轼之《医药杂说》合并,成《苏沈良方》,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沈括文武双全,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且为保卫北宋的疆土也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攻读兵书,精心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兵器、战略战术等军事问题,编成《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地应用在军事科学上。

同时,沈括对弓弩甲胄和刀枪等武器的制造也都作过深入研究,为提高兵器和装备的质量做出了一定贡献。

他所研究之行业,精通一项便足以令人称赞,令人惊叹的是他竟能个个精通,实在是不可多得之人才。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从小学至高中,从中国至国外秦九韶的名字一次次在数学课堂上被提起,由此可见他对人类数学事业贡献的卓越。

由他所著的《数书九章》全书共九章九类,十八卷,每类9题共计81个算题。

另外,每类下还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他创造性的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

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大大的增加了其书在当时的实用性,有利于人们对数学更加贴切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成为当今研究者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

《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

中国算筹式记数法及其演算式在此得以完整保存;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还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卷1大衍类中灵活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成大衍求一术,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被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卷17市物类给出完整的方程术演算实录,书中还继贾宪增乘开方法进而作正负开方术,使之可以对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根或无理根来求解,比19世纪英国霍纳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秦九韶算法。

直到今天,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实用的算法。

该算法看似简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求n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

在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

《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朱熹及其理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他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他还呕心
沥血的编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书,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被后世君王列为科举取士治国修身之标准,可见其理学研究之大成。

宋朝作为中国古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巅峰,其中所涌现的人物不能一一概述,但他们一个个对中国古代科技甚至是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会被遗忘的。

他们将与他们的伟大思想与发明一起长存于人类的史册中。

参考文献
【1】《梦溪笔谈》——沈括
【2】《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李约瑟(英)
【3】《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4】《数书九章》——秦九韶
【5】《宋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个人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类别:经典阅读
题目:宋朝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生姓名:邓银涛
班级/学号:机电1401班/ 2014010339
指导老师:韩剑英
学期:2015年大二下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